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篮球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15

篮球教案。

老师都需要为每节课准备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必须认真地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为了实施好教案和课件,老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教案和课件呢?接下来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篮球教案”将会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

篮球教案 篇1

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活动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内容有机结合,以大班幼儿最喜欢的球类运动为突破口,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使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体验,实现了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在活动中,我非常关注个性内向、动作不太协调的幼儿,试图通过个别指导、赏识、鼓励等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尝试“夹球投篮”的时候,有个小男孩遇到了困难,我越鼓励他越紧张,越着急越投不进。于是,我放弃了预设教案,改变策略,请小朋友来帮助他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帮助他体验了成功。看着小男孩一蹦一跳地回到座位,大家都觉得好开心。在以后的活动里,小朋友们更加积极勇敢,充满自信。“小松鼠运松果”的游戏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老师的点评“你们都是最棒的”给了幼儿积极的肯定,幼儿由衷的欢呼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玩球”。在活动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的求知态度又反作用于教育活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篮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教学器材:篮球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www.F215.com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篮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学会复式分段方法并能根据分段统计的结果作出分析与判断。

2、在实际探索活动中,体会复式分段统计在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时的作用。

3、结合现实统计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复式分段方法并能根据分段统计的结果作出分析与判断。

教学难点:

学会复式分段方法并能根据分段统计的结果作出分析与判断。

教学关键:

体会复式分段统计在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时的作用。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出示情境图)教练员为了对红蓝两个篮球队队员的各项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进行了哪个项目的测试?老师把两个队队员的纵跳成绩带来了,(出示红蓝队员纵跳高度成绩)请看大屏幕。看了这个表,你知道了什么?

2、提出问题

谈话:你觉得他们的成绩怎么样?想不想知道哪个队的弹跳力好呢?用什么办法才能比较出哪个队的成绩好呢?

(生各抒己见,会用两个队的总成绩或平均成绩比较出哪个队的成绩好,师予以肯定。)

二、小组探究

汇报交流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师:总成绩和平均成绩都能比较出两个队的总体弹跳水平,如果想要知道两个队队员弹跳力的具体差异,又怎么办呢?

2、尝试整理,小组交流

师:为了便于大家的整理,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表格(单式

复式复式分段)请同学们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种统计表将各队的成绩整理一下。(生整理,师巡视)

3、班内交流,体会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每个小组交流的意见,优化方法,逐步统一到复式分段统计表上来。

4、解决问题,解释结果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从这个统计表中能比较容易地看出两个队的弹跳水平,那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统计表是怎样进行统计的?从复式分段统计表中,你认为哪个队的弹跳力好?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

小结:我们通常把这种统计的方法称为复式分段统计,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三、巩固拓展应用

自主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1、学生两人合作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2、班内交流统计结果

3、进一步体会分段统计的作用

师:从统计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四、师生概括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的?

五、作业设置

补充作业

板书设计:

信息窗2:复式分段统计表

单式复式复式分段

篮球教案 篇4

1、看录象(姚明打篮球时的精彩录象)

请幼儿说出录象的人正在干什么?谁投篮投的准?你知道他是谁吗?

(孩子们目不转睛的看着录象,当看到姚明将球扣入篮筐里的精彩动作时,纷纷大喊:

“哪,姚明,姚明,你真棒……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呼,鼓掌孩子们完全融入到比赛中去了,当录象完毕,提问时,他们个个积极踊跃举手,参加讨论姚明的故事)

2、认识姚明,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姚明的资料,如,身高,体重,出生地,球衣号码,场上位置,打篮球时的特点等等

(当我讲关于姚明的个人资料时,孩子们昂着头认真的听着,求知欲很强的他们连姚明的个人小细节也不愿放过,甚至有个孩子用好奇的眼神问:老师,你知道姚明叔叔今年几岁了吗?)

3、使幼儿初步了解NBA是世界顶级的篮球协会,并请幼儿想一想,姚明为什么可以进入NBA,成为登上NBA的中国球员。

(由于NBA这个词在孩子的脑海中出现的太少,有的孩子甚至没有听过,因此,我在给孩子讲姚明进入NBA时,做了一个前期的铺垫,把篮球运动比成一座宝塔,NBA就是塔顶,使孩子对NBA的理解更简单明了。

4、了解姚明的训练:比赛,并出示图片。

使幼儿知道姚明在训练当中遇到的困难,和比赛当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而并未灰心,放弃,而是勇往直前,不放弃,最终取得不错的成绩,为国争光。

5、总结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信心,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做到永不言弃,总有一天成功会属于自己。

6、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到室外进行投篮,拍球等活动。

篮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对行进间运球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教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正确运球动作,提高控制球能力。

3、在分组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加强同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树立自信、不断进取的精神,增强团队配合协作意识。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材重难点

重点:控制球稳难点:运球手型

掌握技能

课次一:

1、复习单手原地运球,初步认识和学习行进间单手运球的正确做动作

2、通过练习使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完成练习,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3、通过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

重点:手控制球稳

难点:运球手型

组织:分组活动

教法:

1、指导学生复习原地运球。

2、利用各种形式练习行进间单手运。

学法:

1、小组活动。

2、学习自评。

要求:配合协作。

课次二:

1、进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初步认识和学习行进间换手运球动作。

2、使学生能主动尝试换手运球,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3、通过使学生勇敢挑战自我,树立自信,同时增强团队配合协作意识。

重点:运球手型

难点:手腕拨球

组织:集体—分组

教法:

1、讲解、示范。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3、指导学生练习。

学法:

1、自己练习。

2、尝试练习,体会换手是手腕动作。

要求:控制球稳。

课次三:

1、巩固练习行进间运球、摆设不同的障碍,提高学生运球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换手运球得到进一步熟练。

1、通过游戏比赛,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勇于拼搏。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点:运球手型

难点:运球换手用力适中

学法:

1、小组活动。

2、观察模仿,自主体验,改进动作。

要求:树立自信、完成练习。

课次四:

1、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动作概念,提高行进间运球能力。

2、进一步增强学生团体活动时配合协作意识,发杨集体主义精神。

3、通过教学比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运球手型。

难点:运球速度快。

组织:分组

教法:

1、单手运球比赛。

2、障碍赛。

3、计时赛。

学法:

1、比赛中体会动作。

2、吸取经验,力争胜利。

要求:不断进取。

舒缓情绪

1、带领学生放松。

2、总结本节情况,宣布下课。

篮球教案 篇6

1.学习简单的球类,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2.能模仿简单的'单个动作,如运球、急停等。

3.让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

1.学生围着教师自然站,宣布课的内容,自由组织四人一组散开练习。

2.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站在教师设置的场所上(图一)。

3.教师在场内做运球、急停动作,边讲边示范。

4.在教师的口哨指挥下,开始运球哨声响做急停动作,哨声响开始运球,哨声响急停,然后归队。

1.      1.      教师引导学生“你们看过美国MBA篮球赛吗?”你们想不想当一名篮球运动员,要跟老师从基本的篮球动作学起。

2.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站在两边的端线,前排持球,教师哨声响,学生从两边同时运出。

①    ①    运球要积极,主动找人躲过对方。

②    ②    急停要稳妥持球动作要正确。

③    ③    回原队将球交给同学,不能随便乱甩。

××××××××

××××××××

○○○○○○○○

×××    ×××

×××    ×××

1、通过篮球基本动作(拍球)及篮球运球比赛,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

2、在集体游戏中培养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合作竞争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听鼓声变速跑,跑步热身。

2、篮球热身操:听口哨的8拍子节奏做热身操,包括伸展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高手运球和低手运球。

2、幼儿探索练习,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原地运球动作要领: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或侧方;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部控制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

行进运球动作要领: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侧方,跑动的步伐要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背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3、个别幼儿示范“让球走起来”,老师提升要求。

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队,共二组,进行拍球、运球拉力比赛。

红、黄两队第一名幼儿同时运球,把球分别运给对应的绿队和蓝队,接到球的幼儿继续运球,给球的幼儿站在接球幼儿一队的排尾。

1、太极球操。

2、整理器械玩具,整队回教室。

游戏规则:每人手持一球,游戏开始进甲同学背对大家,当老狼在前面运球前进,其他同学运球紧随其后,后面的同学齐声喊“老狼老狼几点了,”老师答“几点钟”经若干次后当老师喊到六点时,老狼转身向后追拍他同学,其他学生向预设的(罚球区)家中跑去,当跑到“家”中则安全了。

篮球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感受统计的意义

教学难点:

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关键:

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球类运动呢?同学们想看看我校篮球队比赛的风姿吗?

播放段红、蓝两队比赛的录像。

出示红、蓝两队运动员的身高测试记录(师挂图出示两队队员的身高记录单)

红队队员的身高(CM)是

160156172169156145148156160145165163160160151151165151160156158

蓝队队员的身高(CM)是

145150150163153157161163158153169158145163150158161172157153157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数据,你从中能得到那些信息?教师提问: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

(1)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

(2)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

二、小组探究

汇报交流

1、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

学生讨论交流。

比较两队的平均身高。

2、比较三种方法,感悟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3、让学生独立做,先求红队的平均身高。

4、学生交流

(1)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60+156+172++158=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2)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452+1513+1564++1721=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5、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异同,深化认识。

-教师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师小结: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种方法,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板书课题:求较复杂平均数

6、生独立完成蓝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交流。

7、集体共同比较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板书:红队队员平均身高158CM;蓝队队员平均身高157CM;

红队队员身高占优势

三、巩固拓展应用

1、出示四年级六个班学生捐书情况的统计图。

教师提问:从图中大家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2、你能求下列各题的平均数吗?如果能,只列式不计算,但请估计答案合理范围。如果不能,什么理由?

(1)甲乙两个小组,甲组平均每人9岁,乙组平均每人11岁,那么这两个小组的学生平均每人几岁?

(2)小燕子用8天时间读完一本书。他前2天每天读26页,后6天每天读40页,小燕子平均每天读几页?

(3)某公司在9月份的前17天每天节约用水280吨,后13天每天节约用水320吨,问9月份该公司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四、师生概括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置

1、同学们,你的压岁钱是多少,你认为怎样使用比较合理?

2、调查一下我们班每个(也可以是一部分)同学的压岁钱,并计算一下每个人的平均压岁钱是多少?

板书设计:

信息窗1: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1、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60+156+172++158=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2、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452+1513+1564++1721=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