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百鸟朝凤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28

百鸟朝凤观后感7篇。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百鸟朝凤观后感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百鸟朝凤观后感(篇1)

百鸟朝凤观后感

师兄们告诉焦三爷,天鸣病得厉害。焦三爷略加思索,说:“游家班班主病了,今日就由我代劳吧。

”说完,他背朝人们,剧烈地咳嗽几下。片刻,他转回身,捧起唢呐,坚定而又大声地说:“《百鸟朝凤》,敬送亡人。

”唢呐声响起,抑扬顿挫,真好似百鸟朝见凤凰。天鸣的鸟叫也是惟妙惟肖。渐渐地,天鸣惊呆了。他看见一股红色的血流在生锈的唢呐管上。太耀眼了!

一股,两股,天鸣毅然拿走**的唢呐,三爷再也没忍住,“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吐在地上。但他顾不得擦去嘴角的血迹,大吼一声:“拿鼓来!

天鸣,你继续吹!”说着,便“咚咚咚”地敲了起来。那一刻,他的眼神是那么坚决!

那么无畏!

我的眼泪从眼角悄然滑落。这个坚毅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

焦三爷是在用生命吹唢呐呀!他不顾自己老弱的身子骨,毅然决然地吹响《百鸟朝凤》,这不仅是对德高望重的死者的敬重,更是对唢呐艺术刻骨铭心的热爱啊!他把唢呐吹到了骨头缝里!(实用文书网 wEI508.coM)

我的视线又一次模糊了。

为什么焦师傅能用生命吹唢呐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是传承的力量!他用自己的鲜血,叮嘱村民们不要忘记唢呐,叮嘱天鸣不要气馁,要牢牢守护唢呐技艺。八百里秦川离不开唢呐!

现在,只要你打开收音机和电视,你就能听到或摇滚或悠扬的西方**。它们像细菌一样无处不在,肆意入侵民族乐器的世界。许多民俗艺术正在远离我们,濒临失传。

幸运的是,一些人开始重视民族乐器,唢呐艺术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些曾经努力救人的民间艺人能得到一些安慰,对吧?

《百鸟朝凤》告诉我们,民族文化才是我们的根,我们要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瑰宝重新绽放光芒!

百鸟朝凤观后感(篇2)

现在很少人愿意听唢呐了,百鸟朝凤,是什么。我也是如此,没有看《百鸟朝凤》也不喜欢听。

吹唢呐在以前是十分光荣的,尤其是班主坐在太师椅上领吹可是一个唢呐师傅的荣誉,也是家族的。而《百鸟朝凤》是师父传给他一个弟子,传承他的衣钵,也就是下一个班主了。

《百鸟朝凤》是被认为荣耀,是用于白事的,而却不是所有人死后都可以演奏的,必须是生前没有污点,深的大家尊敬的人。而继承《百鸟朝凤》的人也不是技艺好就行,还要品行好,真正爱唢呐的人。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焦师傅传《百鸟朝凤》时没有传给更有天赋的的蓝玉而是传给了爱唢呐,有情有义,始终守护唢呐的游天鸣。在后来洋乐器和中国的唢呐冲突时,大家都放弃了,而天鸣始终没有放弃。最后焦师傅走了,只剩下天鸣一个人在坟墓前吹唢呐。

以前的光荣和现在衰落,人们的态度,反映人民如何看待一种技艺,一种文化。天鸣的父亲因为自己没能吹唢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鸣身上,不管他喜欢与否。而后来唢呐的衰落劝天鸣不要吹了。先前和别人谈到天鸣要学《百鸟朝凤》时多么自豪而后来的劝说对比明显,反映他对唢呐的看法。

天鸣由于不喜欢到喜欢是不得不听父亲的到真正喜欢吹唢呐。是一个技艺人的初心不变。

真是如此,我们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保留下来,对他们予感谢,也谢谢这部电影。

文化之路,要的就是坚守,让我们一起坚守吧。

百鸟朝凤观后感(篇3)

《百鸟朝凤》5月6日上映,在13号之前应该始终是高口碑低排片的状态,上映7天的总票房360万,与同期《美国队长》的8亿票房相差甚远。5月12日晚,63岁的方励先生双膝跪地求网友在微博、朋友圈上推荐《百鸟朝凤》;求电影院线的经理增加拍片量,证明他们是有情怀的、爱电影的!此举有人点赞,有人抛砖。

方先生以下跪的方式推荐一部他认可的电影,我们愿意相信他的真性情。但每一部电影都有它的市场逻辑,观众不喜欢,也不应该有什么人心浮躁,情怀单薄之类睥睨天下的话来,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话很不爽。

市场不那么喜欢《百鸟朝凤》并不等于大多数人讨厌艺术片,《百鸟朝凤》票房不好也不等于对吴天明导演的否定,他的《人生》观影超过两亿;他的《老井》是中国第一部获得A类国际电影节大奖的作品;他的《变脸》获得近50个国际电影节大奖……这些殊荣都不是岁月的小溪可以带走的,偷换概念往往看似有理,实则无理。

《百鸟朝凤》是唢呐匠人的最高追求,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人品的考验。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会有多少只唢呐被搁浅,我们不知道,但又会有多少人追忆过去,死守着承诺?生活的艰辛让不少唢呐人换了行当,但凡可以为生,游天鸣的师兄们也不会换了行当。喜欢这部电影对渐远艺术追忆的主题,但感觉它不细腻,削弱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比如说下雨天焦三爷和他夫人找吸水练气的天鸣,焦三爷把蓑衣、斗笠披在天鸣身上,很感人的画面却少点动人的情绪。还有电影的某些部分画面略粗糙,剪辑好像也不那么流畅,如天鸣第一次独立吹唢呐挣钱后看望焦三爷,三爷喝醉酒后的画面很模糊,我说的模糊不是从三爷的视野,而是从旁观者的视野,可能他转的快了,让人晕,但还是心里还是觉得画面质量不高。还有就是语言,除了焦夫人的话有点陕西方言的味道,其他演员普通话太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村,这样的普通话和对话内容违和感太强。

如果艺术片想保持自己的独立,就做好自己吧!如果还想得到市场的认可,不妨多了解一下观众,或许他们没有某些人眼中那么功利。

百鸟朝凤观后感(篇4)

看完《傩面》立刻看《百鸟朝凤》。《百》里最后一个故事《犯罪嫌疑人》真的深深地击中了我。如果说《傩》是靠新奇取胜,那《百》真的是靠作者语言的功底和笔力了。《百》看完了,到底真正的罪犯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三个平凡的人、三个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人、三个无辜的人因此改变了人生。看起来压抑而悲凉,但在那个时代又是多么的真实!内心的这种压抑只在看莫言的《檀香刑》时有过,那是对现实的无奈、对人生的无奈、对无形的力量的无奈!还有刘小把自以为是的报仇,反应了那个时代民众的愚昧。关于村民们的态度,谈不上批评或认同,在整个过程中,所有人表现出来的不过都只是赤裸裸的人性而已。合上书,煤矿工人老大和老二、蚂蚁、《犯》里的一众人

走马灯一般在眼前游走,很多东西是因为时代的大背景造成的,但更多的人性正躲在文字的背后让我们去思考。是的,社会进步了,但人性并没有进化。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语言功力还有人物的塑造,不管是《天堂口》里最后接了担子的青年,还是生产队长,起码他们是这黑暗与压抑里的一束光,像一个封闭空间里唯一的一处罅隙,虽然很细小,但起码不至于让人绝望。

百鸟朝凤观后感(篇5)

整部影片以主人公的回忆视角,展现了主人公童年时期跟着师父学唢呐,期间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推崇西方文化,唢呐被人们忽视与遗忘,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唢呐,只有他与师父依然坚守传统文化的故事。

百鸟朝凤,此曲一出,百鸟称王,此曲的有深刻的渊源,只有像凤凰一样奉献的人才有资格享有此曲。影片中把三个人与百鸟朝凤联系在一起,查老爷子,师父与窦村长。三人中有人配得上,有人配不上,配的上的人不允许给自己吹,配不上的人却求别人吹,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师父在别人加钱的情况下也拒绝给查老爷子吹奏百鸟朝凤,因为在师父的心里,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配得上这曲子,而师父临死时却不允许徒弟给自己吹百鸟朝凤。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师父表面上严肃无情但内心善良坚忍,他把生命献给唢呐,他的形象在银幕上展现得如此真实感人,另观众难以忘怀。

影片中的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天鸣与蓝玉的对比,一个天赋不足,却视唢呐超过自己的生命,另一个天赋异禀,却不珍视唢呐。与其余师兄弟比较,他们都放弃了,天鸣仍然在坚持,世人都在变,他们师徒却不曾改变。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人性的伟大。正印证了师父的那句话:吹唢呐不在于吹得有多好,而在于是否把唢呐吹到骨子里,最重要的是那颗对唢呐虔诚的心。直击主题,发人深省。父亲始终作为一个旁观者,自己年轻时不能吹唢呐,就将希望托付给天鸣,儿子被选为接班人,自己比谁也高兴,跑遍了整个村子传递消息,当唢呐衰落时,自己也曾经嫌弃过唢呐,可最终选择了坚持把文化传承下去。柳三作为一个喜剧类型人物,给影片沉重的情感氛围上增添了诙谐成分,虽然是一个配角,性格单一却典型,轻描淡写却不流于呆板,使人耳目一新。作为双方争执的导火线,引燃了双方的争斗,促进了影片的高潮的产生,衬托了主角的特征,暗示了当代人在面对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态度,他是当代社会人的一个缩影。

此外,该影片的摄像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优美如诗的画面,芦苇丛与大河相依,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使每一帧镜头都充满诗意。在师徒三人于芦苇地与鸟儿互相应和的一场戏中,长镜头的使用,配合追随人物运动的跟镜头和主观视点镜头,使观众跟随人物穿梭在芦苇丛中,加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与纵深感,更好地展现了空间环境,画外音配合画内音,一唱一和,互相映衬,由此使观众对画外空间产生无限遐想,将芦苇丛美好的景象与人物的淳朴自然显露无遗,观众如同进入了故事中的世界,同入此镜,同生此感,领会到那种质朴纯粹的情感。影片在展现广阔的芦苇地时多采用远景,展现人物活动时以芦苇作为画框,使人物如同活在画里,体现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点,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好和对传统文化的永不放弃。在表现吹唢呐的艺人独自在古城楼下吹奏的场景时,运用远景体现出纵深空间,使道路通向无尽的一端,人物只占画面一小部分,表现出艺人的渺小,暗含了社会对唢呐的忽视与遗忘,这时行人入画,扔下硬币,渐行渐远,只留下艺人一个,背景音乐是凄凉的唢呐声,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观众久久沉思。在师父与天鸣喝酒的一场戏中,摄像师手持摄像机,随着唢呐的节奏晃动镜头,并采用旋转镜头以师父为中心,使师娘与天鸣的特写分别入画,烘托欢乐的氛围,表现师父喝醉酒后似孩童班的天真烂漫与对唢呐赤诚的心。这时音乐由欢快突然转到悲伤,师父倒下,跟天鸣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直点影片主题。情感的前后对比,以喜衬悲悲更悲,表现人物心境,也与社会遗忘唢呐、文化从此断了根互相映衬。师父把唢呐传给了自己的徒弟,一代又一代,眼看快要走到尽头了,内心无限凄凉。

天鸣不告而别的一场戏中,天鸣与师父师娘三人在画中,背景是生机勃勃的绿色田野,天鸣远远望了他们一眼,然后转身出画,紧接着是山野的远景,画中是奔跑的天鸣,一动一静,配合优美的音乐,过渡自然而富有美感。在影片结尾天鸣站在师父墓前吹唢呐时,当镜头转到师父时,画面从虚变实,从近景推到特写,引导观众更深刻地感受人物内心活动,这时师父起身,转身走向远方,渐行渐远,画面右上方是飘荡的纸钱,师父的背影越来越小,直到音乐停止,影片结束。

该影片很好地运用了唢呐与其它乐器共同作为背景音乐,表现出时代感与民族特色。例如二徒割麦的场景,配合富有节奏感的唢呐声,增添了活泼的气氛,音乐节奏与割麦节奏互相映衬,天鸣稳重不乱,蓝玉鲁莽心急,二人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为后来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成为师父选择天鸣的原因。在婚宴那场戏中,西洋乐器与唢呐交杂,极不和谐的音乐突出讽刺的意味,进行曲与南山松,一个中国文化,一个西方文化,双方在厮打时以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配合以快节奏的镜头切换,既迎合了影片中情绪的浮动与动作变化的节奏,又使原本血腥的打斗变得富有趣味,增强了戏剧效果与感染力。

该影片剪接自然,不仅从技术上实现了转场,而且在艺术上利用了摄像、音乐与旁白等其它技巧实现了完美的剪接。例如在影片结尾处,从唢呐艺人转到师父的墓碑,先由天鸣的脸部特写化到山野远景,画面再化到墓碑,剪接跨度小,使影片节奏更加柔和,符合此时的情感节奏。音乐实现了声画组接,由艺人的镜头转到天鸣的镜头,从而产生整体感,实现了背景音乐的流畅不中断,使转场更加自然。影片后部分的转场多采用黄昏时丛山的剪影,夕阳西下也预示着师父即将离世,凄凉的氛围烘托出悲伤的情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百鸟朝凤观后感(篇6)

敬畏生命的高贵与永恒

“1990年冬天落脚天山脚下快五年了,遥远的故乡出现在梦中,黑压压奔腾而来,化作马群和鹰,凝固成青铜大方鼎,悠长的啸声成为古老传说中的凤鸣,故乡一下清晰起来,醒来后我写下了‘百鸟朝凤’四个字,初稿于 1990 年冬天的石河子与奎屯。”阔别故土后的红柯把浓浓的乡思幻化成奇特的梦境,将目光投回故土,以其故乡陕西渭河流域为背景,吟唱了乡音缭绕的人生悲歌。《百鸟朝凤》是带着一种哲学期待的:

探寻具有神性价值却无可寄托的人间性。

历史与现实交织着呈现,两条时间跨度足够大的线索并行不悖:以渭北师范的姜永年老师、学生周长元、侄子姜发梁的悲哀人生,呈现现实的磨难坎坷;明朝陕西、湖北布政使姜天正、川鄂布政使曹玉林兄弟的悲剧故事,再现官场的跌宕险恶,丰富明朝历史的记忆。

初读**的感受是混沌一片,眼前只有一大片白茫茫的文字,连带着一串影子:人的影子、佛的影子、寺庙的影子、也有皇宫的影子,连同一颗颗人头落地的刀光剑影。这些全都粘在了一起,好像一块血肉模糊的纱布。

起初,人们认为中共的线索太杂,故事太跳跃,太多的线索交织成一团。不过,仔细想想,这也许是对这片历史文化底蕴无限深厚的三秦大地最准确的描述。事实上,这些民间叙述的背后,一直伫立着《百鸟朝凤》中民间血脉的丰富魂灵——雄踞于世的三秦文化。英雄和英雄的内涵在这里发生了变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和作者的文本中,那些独自在这个世界上停留片刻的人应该被视为英雄。

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红柯关注的焦点。征服与敬畏、善行与暴力的悖论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睦邻战略。

《百鸟朝凤》诉说的人物与故事,大部分与现代生活无关,对许多人而言,遥远而陌生。那恍如隔世的淡淡衷诉,西部子弟执着生存的跋涉与高贵,却赋予作家的文学思想和表达更具现代性。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流畅的图画。世界是冷暖的,生活是悲欢离合的,都凝聚在画面中。在悲歌般的唱叹声中,原来的上岐山变成了一个凄美的历史寓言。

红柯深邃。他的深邃不在于崇高,而在于崇高的发现,这就在于对一个古老民族文化的当代挖掘。他在西方写作的另一个极端,他所吹起的风尘,将永远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逝。红柯追求纯粹的精神意义,使《百鸟朝凤》这部殚精竭虑推出的作品, 成为一部厚积厚发的具有史诗品质的佳作,把他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展示得淋漓尽致。

红柯世界的想象性和梦幻性是远离利益化尘嚣以及文学的实用主义的,它并不作为现实的工具性和表面性依附而存在,既不将文学作为获取利益想象的工具,也不将文学作为宜传利益想象的工具。红柯的童话化世界以现代人的身份,代表着现代文明,去体验和感受着一种想象化、梦幻化的诗性生存方式,这种诗性生存无法等同于实际生存,它永远是在梦幻中的,永远只在精神现象的层面出现。

在这本书里面,万物与人共同一致的纯粹和天真感,产生一种强大的对生命的敬畏。在红柯的诗性生存精神里,纯粹和天真是可敬畏的,它是世间唯一什么也不能战胜的,当你真正纯粹之时,世间就没有能超越你、奈何你的力量了。生命可以幻化,可以化为物、化为精灵、化出童话、化出神奇,生命就获得了敬畏。

红柯的叙事表面是对自然的敬畏,但当生命像自然一样纯洁、天真时,生命就获得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敬畏。红柯这个角色对生命的渴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不同的东西,另一个生物,在死亡中重新获得生命。

红柯希望通过**传达生命的高贵和永恒:当生与死,人与宇宙没有界限,成为彼此的形象,真正的自由和永恒就会诞生。

建纬诉讼部田曼钰

百鸟朝凤观后感(篇7)

看了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就是:沉重、压抑、无奈。

电影最后,游天鸣一个人站在焦三爷坟头吹奏《百鸟朝凤》的情节,我实在是没忍住,哭了。影片结束后,发现居然有四分之三的人没有立即起身离场,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来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年龄多是80后、90初的观众,女性观众占60%,男性观众占40%,一半以上的女性观众都还沉浸在电影情绪中没回过神,抹着眼泪,一半的男性面露沉重,看着抹着眼泪的女生。个人认为能生出这样的情绪来的大多都是有过类似亲身体验和感触的人。

我生长在四川农村,白事在中国农村是一件特别浓重的事,在我们老家也一样,哪家有丧事就会请到“道士”到家里做“度亡道场”。四川那种民间“道士”并不是真正的道士,(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门手艺)是一种佛、道、巫(地方民间信仰崇拜)融合的产物。这些“道士”确切来说是术士,正真的僧、道(出家)他们是要遵守清规戒律的,并且长住寺庙、道观中…这些术士在民间多是家族、师徒相传、无任何清规戒律…佛道的金典多数人是一无所知。

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过度诵经,同时也是**家。受川剧的影响,川剧的伴奏乐器也普遍使用:小鼓、小铃鼓、大锣、大钹、小锣、唢呐。其中打鼓的是指挥,其他人演奏完全看他的手势。

道场,是四川人对死者奠祭规格的量度。《百鸟朝凤》里讲的陕西一带丧事操办分为4台、八台和最高级别《百鸟朝凤》,和电影里一样,我们老家道场也分类,分类标准主要是看价钱,由价钱来制定相应的“**”。一般百姓,做一天道场算是尽了孝子的心;有钱人家老人归天,做三日、五日、七日的道场是常有的。

除了请道士到家来做道场,丧事中还有一个仪式感特别强的环节,就是“抬棺”,农村流行土葬,我们川渝一带丘陵土坡,道路难行,由八个壮汉将棺材架起来,必须通过喊号子来统一节奏,丧葬号子节奏缓慢、旋律悲伤,八个人前后呼应,声音却能响彻山谷。让所有送葬的人们无一不为之动容的。

还有一种号角,只存在于我童年的记忆中。我从十岁起就没听说过。我家附近的山上有一个石场。当你在院子里演奏时,你能听到石场传来的号角声。按照川渝号角的分类,应该是石工号角。石工小号铿锵有力,节奏轻快,旋律简单琅琅上口!

这三种文化在我们家乡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状态。

“道士”这个职业得到的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我的爷爷奶奶外婆都在大前年前年去年相继离世,我亲自参与了三次丧事。大前年爷爷的道场和去年外婆的道场上就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参加了许多新项目,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设备。

我在他们的业余时间学到了一些东西。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由家庭继承,由师徒相传的。首先是传承:第一:

**;他们要熟背丧葬里会用到的所有**,我也大致翻看了一下,大约五经书,每本约150页左右,要求吐字清晰,语速要快。第

2、 乐器:小鼓、小铃鼓、大锣、大钹、小锣、唢呐,这些常用乐器一定要熟练。二胡、长笛、箫、笙等也必须会演奏那些常用的丧葬曲调。第

三、毛笔字;帮丧家抄写**,一手好字代表了他们“道士”的职业基本素养,我亲眼看到一位“道士”随身携带《王羲之兰亭序毛笔字帖》,空余的时候便拿出来逐字逐笔的研究着,十分刻苦,而他的学历仅仅只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第四:写祭文;“道士”根据丧家家属提供亡人的生辰八字,一生经历,写一篇感天动地的祭文,要求极高,我觉得我们如今的高考高分作文也未见得比他们写的出彩。

由于他们这个行业是没有固定团队的,所以以上四点要求非常严格,你必须全部掌握甚至精通,过程和《百鸟朝凤》里一样,基础功的学***苛而枯燥乏味的,当你学成之后,你的师傅觉得你可以出师另立门户的时候,也会搞个仪式,师傅会请到当地所有的道士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进行考核,众人来评定你是否够格出师。其次是发展,他们会到各地进行学***,还有四川一带的丧葬从业者每年都会约定俗成的相聚青城山,进行行业**,互相学***。所以“道士”这个职业在我们老家发展的很好,个个收入不菲,这两年不断看到有年轻面孔出现在这个行业当中,总归让人看起来是有希望的。

“抬棺”不容乐观,抬棺材的人我们称之为“抬棺匠”,他们不像“道士”一样是职业的,“抬棺匠”一般都是乡邻来进行帮忙的。如今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农村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已经没有了劳动力,大前年我爷爷下葬的时候,只请到六位会喊号子的“抬棺匠”,平均年龄应该有五六十岁了吧,抬棺必须是8个人以上,还差两个怎么办,四处找人,好不容易找到两个看起来比较壮实大爷,还不会喊号子,现教现学!去年外婆下葬的时候,由于外婆住在镇上,坟修在二十里外的村子里,道路遥远,8个“抬棺匠”肯定是抬不到的,所以就想着找两拨人换着来抬,这就需要16个“抬棺匠”,想法自然是好的,可是想想爷爷下葬凑齐8个人都那么难,何况16个人的队伍,因为这个事儿家里还闹出了些许的不愉快,甚至商量着要去另一个县城请一拨“抬棺匠”来帮忙。

“抬棺匠”他是义务的,农村人向来都爱相互帮忙,为自己今后谋善谋德。但是这“抬棺匠”没有收益便没人继承。那抬棺的大梁都已被老人们拱了起来,那悲凉的“抬棺号子”更是无人传唱。

“石工号子”已经绝唱!我家附近的石场早已树木繁盛,没人在开采石头,即便需要开采石头,也无“石工号子”的用武之地!

“抬棺号子”和“石工号子”应该算是我最早接触的**方式。而如今我只能模糊的记得旋律,那个旋律在我听来是动人的,想要再次听到却是太难!在我学***之后就不曾停止想要将他们记录保存下来,但是这却也不是一样容易的事情,心不甘情不愿却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