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08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独具匠心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篇1

最近,我观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感受颇深。通过观看纪录片,我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使朝鲜免遭侵略者铁蹄的践踏,同时也保卫了国家和世界的和平,有力地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威武与骁勇善战,同时也向世界宣告了全体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说到:“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

我认为应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也就是说,我们要积极学习抗美援朝战争精神,将它们运用到当下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朝着目标努力拼搏,不断前进!当然,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在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里,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世界舞台也离不开中国。希望在更久的未来里,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中国也能更加强大!

以上是好作文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篇2

在家人的搀扶下,他从病床上艰难坐起来,说话口齿不清。但当听到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旋律,他突然有力地戴上泛白的旧军帽,敬上标准的军礼,坚毅果敢。

他就是那位三次奔赴朝鲜战场,九死一生,荣立一等战功,荣获朝鲜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会见,1953年随志愿军代表团回国受到_亲切接见的战斗英雄:孙景坤——今年96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

就是他,和平年代深藏功名数十载,复员回乡带领乡亲拦河造田,造福一方;

就是他,坚守初心、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本色不改。

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一个为祖国和人民建立赫赫战功的共和国英雄的生命,却可以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这是战士孙景坤军旅生涯中经历的最惨烈战斗。

“那场战斗打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鲜血染红了阵地,最后只剩下我们4个人。”回忆起68年前并肩作战的战友,孙景坤眼含泪水。

1952年10月,炮火连天的朝鲜临津江畔,激烈的秋季战术反击作战正在进行。

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孙景坤所在部队夺取了美军王牌部队陆战一师苦心经营一年有余的一处坚固的环形防御阵地——161高地。

为重新夺回161高地,美军在大批飞机、坦克、火炮配合下,疯狂发起进攻,阵地一片火海。

志愿军将士们拼死阻击,伤亡惨重。

本来,孙景坤是不用参加这场战斗的。

1950年10月,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随部队入朝参战,很快就与美军在朝鲜龙水洞地区展开激战。冲锋在前的孙景坤腿部中弹,被送回丹东治疗。

“养了一个多月伤,心里时刻想着奋战在朝鲜战场的部队和战友。”腿伤还没好利索,孙景坤就第二次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

再次入朝后,孙景坤没找到老部队,只好二次回国。当他费尽周折终于打听到老部队下落后,又第三次入朝。

1952年10月27日,孙景坤闯进了357团3营指挥部,请求参战。营长当即命令他向161高地增援。

那时,阵地上的3营8连只剩下副连长支全胜和5个战士,他们已把爆破筒和手榴弹抱在怀里,准备随时与敌同归于尽。

副排长孙景坤带领营部9名战士,一人扛着一箱手榴弹,利用敌人火力死角,机智勇敢地冲上161高地。

“老孙,你们可来啦!”浑身是血、多处受伤的支全胜大喊了一声。孙景坤赶紧把他抱进坑道,一边为他包扎伤口,一边察看阵地。

孙景坤看到,整个高地硝烟弥漫,尸横遍野。正在这时,一群头戴钢盔的美军,端着卡宾枪向阵地冲上来。

孙景坤大喊:“打!”战士们一齐开火,手榴弹投向敌群,打退了敌人进攻。

“敌人第四次反扑的时候,有2个敌人借着烟雾的掩护,从侧面绕到我身边,离我就两三米距离。”孙景坤端起“水连珠”步枪,“砰、砰”两声,敌人应声而倒。

这场战斗,孙景坤和战友们一连击退敌人6次反扑,守住了阵地,但牺牲很大。他说,这么多年,他最怀念牺牲在战场的战友。

这场战斗,是志愿军发起的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援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11月8日,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孙景坤记一等功。

1953年,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行的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三周年授功典礼上,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受到中国代表团和金日成的亲切接见。

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孙景坤至今激动不已。

如今,硝烟散去,孙景坤身上却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篇3

回望历史,启迪当下,展望未来。该片叙事结构遵循纵向的时间顺序,开篇带领观众回到1950年6月25日,杜鲁门与毛泽东在同一天得知同一个消息:朝鲜战争爆发。紧接着纪录片娓娓道来,为观众梳理抗美援朝作战前的历史脉络。在叙事视角上,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多元视角回顾70年前的这段历史。

纪录片引入中美方权威专家视点,客观审视历史。专家学者们,无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与挖掘,还是对历史节点的分析与点评,其发言更具权威性,也能帮助受众深入浅出地理解历史。国内方面,纪录片采访了中共党史专家、军史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为观众带来清晰明了的解释。比如专家罗援对“杜鲁门主义”的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观众点明其内涵与影响;专家齐德学补充了毛主席、彭德怀在斯大林暂缓援助空军后的决策细节,增加了观众对历史的亲近感。与此同时,引入对立者视点,平衡双方话语权。通过美方亲历者与美国权威专家的讲述,对历史过程与细节进行权威解读。纪录片中,美军亲历者贝文·亚历山大回忆了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开始前,制作备忘录交给美国政府的历史;美国学者威廉·斯图克则陈述了美国入侵朝鲜导致中国介入的事实。由此,更加全面地展示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实况,也再次提升了该片的真实性、准确性。

同时,解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表达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对于纪录片来说,解说的基本的作用即解释说明。解说并不是对画面的简单描述,而是协助画面、字幕等元素,给予观众全面的视听感受。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样的历史纪录片中,解说更是起到了支撑聚合的作用。从设置悬念到引入细节、交代事件背景,解说引领观众走入历史,拨开历史迷雾。本片解说词高度凝练、准确到位,如描述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时,形容“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可以看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解说设计并非单纯的史料堆积与铺陈,而是经过文学化、艺术化的处理,将中美两国最高领导层的反应和应对,以故事化的口吻讲述出来,勾勒出生动真实的场景。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篇4

说起战争年代的经历来,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白德善老人小的时候因家境贫寒四处流浪,吃不饱、穿不暖,1947年7月,14岁的他,在陕西省神木县参军入伍。

白德善告诉记者:“为什么那么穷?穷是谁造成的?国民党这三座大山压着咱们,还有地主的剥削。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要把这三座大山推翻。”

白德善老人说,枪林弹雨也不怕,就想着多消灭一个敌人。战友们一个一个在他身边倒下了,他顾不上流泪,只有咬着牙踏着战友的尸体往前冲。

1952年,白德善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老人回忆说,他和战友们白天打仗,晚上躲在防空洞里,每天只吃一顿饭。在一次战役中,战斗很激烈,敌人的轰炸机狂轰滥炸,后勤人员也牺牲了,阵地上到处都是焦土弹坑,他的听力也受到了损伤,但依然坚守在最前沿,因表现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听着白德善的故事,感受着身边安宁的生活环境,记者对眼前这位老人,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解放后, 他工作兢兢业业,从来没有私心杂念。在旗乡企局工作时,单位盖了几次家属房,他都让给了困难职工,一直到离休也没分到房。全家有四个下岗职工,老人从没向组织张过一次口。而且,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和孙子也先后光荣参军入伍。

白德善三儿子白利平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和媳妇儿都下岗了,拜托我父亲去找领导们说说,希望能给我们两口子安排工作,我父亲说不行,咱们不能给政府找麻烦,下岗的人多了,又不是只有你们两个。我父亲平时就教育我们,有什么事情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白德善看到公安民警、医护人员放弃休假,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将10000元的爱心捐款交给了伊旗老干部服务中心,以实际行动助力抗疫。

白德善说:“疫情这么严重,国家有困难,我们应该为国家分担。”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篇5

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我们交出了一份相当优秀的答卷,最主要就是这一仗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连《剑桥中国史》都毫不否认这一点。抗美援朝作战之后,全世界认识到:新中国作为一个军事强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然这个军事强国指的不是国防投入如何巨大、装备如何精良。从这两方面看,我们的国防投入、我们的装备与美军是完全不能比的。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在过去,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已经看透了中国东亚病夫般的孱弱。只要别人一瞪眼,腿肚子就哆嗦;别人一挥拳头,脖子就往后一缩,赶紧往后藏。这是中国人传统的形象,被国际社会所熟知的。中国人忍让,中国人难以和强权对抗,在安全和生存发生冲突的问题上,中国人基本上是保生存,对自己安全的考虑、安全的要求都是很低的,这是旧中国给世界的印象。新中国完全不一样。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界上最强的国家较量,还能战而胜之,对于新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来讲,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我们的国际地位,另外开拓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在纪念这场战争时,其实很多文章并没有提到这一点。美国人在入朝作战以前追求的是什么?要把对手彻底击倒。。一战",让德国无条件投降;。二战。,让日本无条件投降。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麦克阿瑟追求的也是这一点,就是让对手彻底地失败。但是他面对中国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当然对我们来说也有一种转换。当美国提出要对手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我们的解放军作战也有一个传统,就是完全、彻底、干净、全部地把敌人消灭光。中美双方在朝鲜经过较量达成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出现了有限战争的状态。我觉得这对新中国的领导人建立这种国际视野有很大的帮助。从朝鲜战争来看,它有个非常大的启示:今天世界,你压倒我,我压倒你;你战胜我,我战胜你;你把我消灭,我把你消灭,实际上都不可

世界观,使大家共存、发展、互派。所以,朝鲜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接触有限战争的概念,它第一次知道军事手段是有限的。中国从朝鲜战争这场仗里获得了很大进步,这场仗是一场政治仗,打到最后是边界谈判,通过谈判的形式确定了朝鲜的军事停火线,确定了各方利益的划分。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对我们过去传统观念的一种转换。我们今天采取融入世界的这种方略,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包括改革开放等,都能从其中看到朝鲜战争带来的视野观念上的改变和影响。当然,朝鲜战争还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提示,就是如何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如何由革命战争的革命军队向新中国现代化军队迈进。但我们绝不单单是学到了军事,实际上它还给了我们更大的启示;就是怎样在一个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和各大国打交道。我们从朝鲜战争中,第一次学到了在各大力量的较量之中纵横捭阖的能力。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篇6

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 杨根思 罗盛教 毛岸英等.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不久前我刚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抗美援朝》的抗战事迹,这篇文章讲述了1950年6月间,美军悍然侵朝鲜,打到中国边境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彭德怀率兵赴朝鲜,五战五捷定大局,将美军赶回“三八线”。读完文章后,文中的抗美援朝烈士们的故事就像短片一样在我脑海中浮现,一位位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也领悟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和精神。

邱少云在执行391高地反击任务时,和战友们埋伏在距离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不料有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引起了大火,火一直蔓延,直接烧到了邱少云身上。可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保证战友的安全,他忍受巨大痛苦,让熊熊大火夺走了自己的生命。战友们都说邱少云没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是啊,他们说得多好啊!邱少云为了党和人民,虽然在烈火中葬身,但是他的意志,他的心,永远在烈火中永生!

1952年10月19日,黄继光所在的部队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攻坚小组,负责消灭这个火力点,在战斗中,一名战友牺牲了,另一名战友也负伤了,黄继光又受了重伤,可他依旧不顾一切地爬到敌人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大家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机会,最后光荣殉职。

不畏惧生死的吕松山,

吕松山原来是一个技术工人,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上了一个战斗连队的小组长。那一年十月的一天,快接近黄昏的时候,攻击信号打响了。吕松山这个小组的任务非常艰巨,就是要摧毁敌人的核心工事。他们冲进去的时候,敌人的子弹“嗖嗖”地飞过来,好多同志都负伤了,可是吕松山还是坚持了下去。他朝敌人的战壕里一发一发的打枪,不让敌人出来。终于,敌人投降了。可是还有几个胆小的美国鬼子窝在战壕里,趁着这时打中了吕松山的肩膀,吕松山咬咬牙,在把所有的敌人都俘虏后,终于支持不住昏了过去……

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更多的英雄甚至连名字也不为百姓所知,可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世界最可爱的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飞机侵入我国领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时的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我们伟大的祖国还处在艰难时期。抗美援朝的前线上,广大志愿军在粮食和衣服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领袖之子毛岸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标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整理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一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我们“为中华之安全而读书”。刻苦学习,终有一日我们也能像我们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 篇7

读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

我们志愿军老兵,

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我们掂出你沉重的份量,

看到了你耀眼的光芒。

不怕敌人多凶狂,

不怕敌有高技术武装,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一口炒面一口雪,

千难万险无阻挡。

我们想起长津湖、上甘岭,

杨根思、黄继光,

硝烟弥漫,红旗高扬。

打出中国英雄气,

打败美国野心狼。

敌人滚回三八线,

战火远离我家乡。

中华儿女,挺直脊梁,

屹立世界东方。

曾经任人宰割的羔羊形象,

从此扔进太平洋!

纪念章啊,纪念章!

亮闪闪,沉甸甸,

多少汗水鲜血换!

多少烈士,长眠青山!

多少战友,负伤致残!

永难忘,年轻姑娘张道华,

敌机轰炸救伤员,

弹片炸瞎双眼,

目残,心亮,志坚,

笑对人生几十年。

七十年啊,七十年!

多少同志已作古,

领纪念章已无缘。

但他们知道,

曾用血肉保卫的祖国,

正一日千里勇向前。

他们知道,

党和国家,

今天再次肯定了志愿军的牺牲奉献,

最有力地驳斥了污蔑抗美援朝的谬论谎言。F215.COM

他们知道,

活着的人一定会对他们深切怀念。

他们完全可以气顺心安无遗憾,

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