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观后感推荐7篇。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观后感是我们与世界的交互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改变,观后感要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最近你在寻找作品名的观后感吗?考虑到您的需要我们进行了“时间观后感”的编辑,请认真阅读本文的每一个部分!
时间观后感 篇1
作为一个高中毕业就没有再碰过物理、数学的人,居然津津有味地看完了。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初中的时候我看过一个理论说只要我们的速度超过光速,就能拦截过去的画面,比如看到三国赤壁大战在眼前重现。当时觉得非常新奇,现在看来真是荒谬至极。
任何信息的传递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是宇宙奥秘的建立基础。
那么我们能否看到过去的画面呢?其实我们每天看到的星星就是它们过去的样子。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到达另一颗星球,距离地球100光年,再拿出一个天文望远镜,就能看到地球上100年来的沧桑巨变。
还记不记得《星际穿越》里面,最后男主角回到地球,去看自己的女儿。结果女儿已是鹤发鸡皮,而自己还和离开地球时差不多岁数!
这就是时空的概念。在空间中运动的速度越快,在时间上的运动速度就越慢。在高速宇宙飞船上的一年,就是地球人的一生。
看来我们老祖宗编的“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还真有点道理。
除了时空,书中还引出了黑洞、虫洞、奇点、量子等看似很高深的概念,了解之后,再看一些科幻大片,对其中的卖点也就能心领神会,甚至还能吐槽一二。
可惜的是,相对论并不能对量子的世界做出很好的解释,因此科学家一直在探索能够统一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而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超弦理论——
“如果上帝可以听见振动着的弦发出的声音,那么每一个基本粒子就是一个音符,原子就是乐句,分子就是乐段,世间万物、你和我就是乐章,整个宇宙就是一首恢宏的交响乐。这首交响乐从宇宙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演奏,一刻不停歇,直到宇宙消失的那天为止。”
无垠、神秘的宇宙,最后居然是一首交响乐,这个充满浪漫主义的解读,又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时间观后感 篇2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时间的皱折》,我十分喜欢看这本书,今天就让我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吧!
这个故意发生在梅格,她的弟弟查尔斯和她的好朋友凯文身上,讲的是他们一起去五维空间救爸爸的一个故事。在一场下雨的晚上,梅格十分害怕,想起了爸爸。自从爸爸走后,就再也没有接到过他的信了,梅格很想她的爸爸,于是他和弟弟查尔斯一起去找爸爸,在路上他们遇到了邻居凯文。之后又碰到了哈太太、谁太太和那太太,她们告诉梅格和查尔斯他们的爸爸有危险。梅格很担心那该怎么办呢?那太太说:“你们的爸爸在黑暗的世界抵抗黑暗力量,我们可以带你们去救爸爸!”说着哈太太的手臂变成了一对翅膀,带他们去救爸爸。哈太太把他们带到了五维空间的一个星球上的一栋楼房前。奇怪的是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做事的步调都一致,原来是黑暗力量在控制他们,而爸爸是在跟黑暗力量对抗。哈太太进不了这座建筑,而是给梅格一副那太太的眼镜帮忙他们。他们进了楼房看见建筑锁住了爸爸,于是梅格从口袋摸出那副眼镜,然后让爸爸戴上这副眼镜,就这样爸爸抱着梅格离开了这个地方,并战胜了黑暗力量
这本书真好看呀!如同不灭的火光照亮黑暗,带领我们走向不断扩张的宇宙深处。
时间观后感 篇3
现代物理两大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对应两本很棒的科普:汪洁的《时间的形状》,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两大理论惺惺相惜又相爱相杀,两部科普小品都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说得简洁优美严肃还很有趣,让人一翻开就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记得以前和前老板午餐,为了避免在午餐时谈工作,借着墨子号升空的新闻和他胡扯了一通量子纠缠和隐态传输,(没错就是转世三毛公众号七千字长文中号称和文艺导演的量子纠缠),前老板果然被我绕得晕头转向没有谈工作而化身一个科普粉问我,“那么量子传输的载体是啥”,我竟无言以对百度也搜不到答案[衰]读完这两本书我大概猜想“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应该不需要载体?”(欢迎圈内各位大咖指正解惑)
《时间的形状》是一个文科生写的文科看得懂的现代物理科普,很佩服。一个在我们天天搭乘的电梯里扔小球的无聊游戏就一笔勾出了广义相对论,而最终对定域到底有没有超光速的质疑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因为一旦光速恒定被推翻,那下一个坍塌的我猜应该就是经典的相对论了。从牛顿伽利略的万有引力,到时空的基本概念,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和宇宙的维度,引向超弦理论和终极理论TOE,一部脉络清晰饱经沧桑的现代物理卷轴就这样缓缓打开,一眼千年的感觉,人类三百万年,宇宙138亿年,哪怕沧海一粟渺小如粒子,人类对终极理论的探索从未停止,引用作者的话“不管上帝发不发笑,我们都不会停止思考”,强烈推荐
时间观后感 篇4
首先这本书翻译得不错,可以自然而然的阅读,书里面很多只是对于之前的认知有颠覆性的转变,比如:之前认为高原上的人衰老得比平原的快,是因为光照,缺氧等一系列的自然环境造成,而这本书上给出的解释则是因为高原上的时间比平原的快,也就是平原上的人过了一年。
高原上的人实际上已经过了超过一年的时间,只不过高原上与平原上的人用一样的时间度量制所以才显得高原上的人寿命较短而已。f215.Com
还有速度会延缓时间,地球是个庞然大物,会使其附近的时间变慢。我们的双脚可以牢牢站在地面上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倾向于待在时间流逝较慢的地方,并且与头部相比,脚部的时间流逝较慢。按以前的认知,难道不是因为重力才使得我们可以站在地面上?
看完这本书后,更加确信的是时空的存在,时空穿梭的合理性。毕竟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所存在一定时间段的当下是没有统一计量标准的,非线性的。
时间观后感 篇5
《时间的秩序》读后感800字!
时间和连续是哲学家们一直热衷于解释的谜题。伯格森的时间理论直接间接的影响了一系列的意识流作家,我们穿梭于小说里层层的时间眩晕中,它们跳跃连续,时快时慢,偶尔交叉又偶尔分叉。
喜欢物理的A给我推荐了好几次作者另一本《七堂极简物理课》。我一直没读反而先被这本书吸引了眼球。总的说来书里面大部分的解释还是很好懂的,作者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地用简单的语言和熟悉的例子为我们一步步揭开时间的神秘面纱。
1.时间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奏:高度越低,速度越快的地方,时间流逝越慢。
2.时间没有方向:过去与未来并没有本质区别。“过去与未来之间区别的唯一来源就是过去的低熵。”时间流逝的过程只是宇宙熵增的过程。
3.“现在的宇宙”是没有意义的:时间结构的次序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
4.时间量子:最小的时间被称为“普朗克时间”。当发生相互作用时,只有对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来说,时间才是分立的、确定的;对宇宙的其余部分,它们仍然是不确定的。
5.世界由事件而非物体构成:思考世界的最佳方式应该基于变化,而非不变。不是存在,而是生成。
6.视角的“特殊”:时间是人类模糊视角下的宏观世界的表象,是我们对世界无知的体现。生物的生成和进化,人类的出现,时间的概念不过是宇宙在熵增的过程中偶然出现的一个物理系统。而它的“特殊”性仅仅是源于我们主观的视角。
为了易懂所以很多复杂的概念并没有展开太多,即使偶有疑惑也不影响整体的理解,不过如果真的因此产生了兴趣还是需要读更深入的量子力学书。对我来说还有一个小缺点,作为一本科普却糅杂了诗歌哲学和小说,偶尔让本来就迷惑的概念更加迷惑,似乎为了讲述的精美与韵律遮掉了物理本来的理性魅力。当然也可能其他读者更偏爱这样的形式。
科学就是去神秘化,去特殊化的过程。大概会有一天,人类可以摆脱感官的局限,认识所有表象下的本质。
时间观后感 篇6
心烦的时候看看相对论。这是一本物理科普书,是一本物理简史。我喜欢纯理性和纯感性的东西,觉得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纯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无论最后变成了一首诗还是变成了一个物理方程,它们都不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影响,透明,闪着光。
最开始的几页作者为了趣味性写得有些油滑了,但是很快,当进入正题之后,那种为了吸引人故作的油滑就没有了。作者用很通俗易懂的故事解释这物理学的演进过程。一个个问题提出,一次次灵光一闪,一次次找到世界规律的兴奋和狂喜。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一位位神奇的物理学家出现,推动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
物理学天生和天文学是亲戚。作为一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学科,地球太渺小了,太没有说服力了,必须看到整个太阳系、银河系甚至全宇宙。
和《费马大定理》一样,书里有着高中知识可以驾驭的烧脑。一环扣一环,一个问题解决,出现瑕疵,下一个问题提出,再被解决,再出现瑕疵。当到了爱因斯坦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激动,甚至有些颤抖。相对论完全颠覆着我的世界观,时空观。我想象着宇宙,在茫茫宇宙中随着光速穿行,随着引力波荡去。时间、空间、宇宙全都不一样了。合上书,看看周围的世界,它是新的。那些琐事显得那么无关紧要。
时间观后感 篇7
今天的阅读课,我们班的梁妍同学介绍了一本书,名为《偷时间的贼》。听到了这个题目,我有许多的疑问,例如:这个贼指的是什么?时间为什么会被偷走?这些疑问,在我的脑海里连成了一串珍珠。这些疑问,在上完今天的阅读课后都会一一解决。
《偷时间的贼》主要讲述的是:欧皮皮与他的小伙伴在公园里玩耍,偶遇了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白衣服的老爷爷,白爷爷发现了欧皮皮和他的小伙伴身边的贼,最后,在白爷爷的教导下,这些贼已经被捉拿归案了。
在欧皮皮的小伙伴中,有一个名叫孙强的同学,他长得并不出众,成绩也没有班长马琪琪好,可以说,他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他生活中的贼是健忘和冲动两个坏毛病。这两个毛病呢?可以靠自己去改掉,健忘这个毛病,你如果真的忘记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的话,你可以请父母帮助你一起找。冲动这个毛病呀,说实话还真不容易解决,可你要有办法。如果你因为听不清别人说的话,而与人发生冲突的话,你可以再次问别人,你刚才说了什么,请你再重复一遍,好吗?这样健忘冲动两个毛病就会离你远去。
班长马琪琪生活中的贼是分配工作太平均,刚开始阅读有关马琪琪的篇章,我认为它是一个有责任心,爱干家务的同学,怎么生活中还会有贼呢?原来,他每天做事太平均了。她墩地半小时,给自己的猫咪煮饭半小时,给同学补习班小时干什么事都是半个小时,那这样,他的生活会很累,甚至有些枯燥。我觉得她应该改变她对时间的规划,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学习钻研,不必要的事,可以不用在上面多费时间,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很充实,很快乐,从而,自己身边的贼也悄然而去咯。
而我呢?在家的时候。总喜欢疯疯癫癫的。然而,这也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毛病,邋遢,每次学校发定书的书刊,我总是一看完就,哗随手让在书桌上,还有,星期六星期天,我总爱窝在书堆里看书,每次看完书后,书就会飞到我们家的各个角落,茶几上有书,餐桌上有书,书桌上的书更是数不胜数,妈妈每次检查都让我无言以对。一天,她又开始唠叨了,;你能不能每次看完书后都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桌,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呢?我总是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我收拾就是了嘛。可每一次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柜,都要花上许多时间。有一次双休日,到了星期天晚上我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文,一想:完了,完了。这时妈妈又说:书柜又乱了,快去收拾。我心想: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写完作文,我已经成了一只熊猫。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把书柜弄得那么乱了。现在,我的书柜已经大有起色,什么书我都分好了类,比如:小说类,文艺类,杂志类我再也不用因为生活中的贼而烦心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时间总是会不翼而飞。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一分一秒,不让时间白白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