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03-11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如今编写教案对于教师而言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借助教案能让老师上课时更加井然有序,到底应该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中学范文网的编辑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如需进一步了解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1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2

1.积累语言,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3.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3.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1.指导学生广泛搜集有关故宫的资料,并利用一节课交流。

2.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仿《故宫博物院》介绍一处建筑群。

1.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北京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的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举世闻名。我们可以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黄传惕所写《故宫博物院》看作一篇解说词,下面我们就顺着作者的解说去参观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作者正式动手写故宫博物院是在1979年夏天,但是开始酝酿写这篇文章,却是在头一年秋天,在写另一篇文章《*颂》的时候,作者翻阅的有关*的资料,大都是和故宫连在一起的。*和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皇城的正门,是皇帝“金凤颁诏”的地方;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人从这里出入。站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月台上向北眺望,故宫的重重殿宇,一直铺向景山的万寿亭,在湛蓝晴空下,闪耀着一片金辉,给人以壮美、雄伟的感觉,这就激起了作者写故宫的强烈愿望。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说明文的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说明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li)藻井(zǎo)蟠(pán)龙金銮(luán)殿击罄(qìng)檀木(tán)坤宁宫(kūn)鎏(liú)金玉玺(xǐ)嫔妃(pín)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宫修缮(shàn)诏(zhào)书

②额枋: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③殿试:科举制度一级考试,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那样安排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明确:本文以空间为顺序,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从篇章上讲是按照先总分总的顺序写的。逐一介绍各个宫殿之前,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观概貌和建筑特点,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对这个建筑群总体和局部的特点,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明确:抓住了故宫的特点来介绍。作者突出了故宫如下方面的特点:

宏大壮丽: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建筑精美: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

统一和谐的布局:紫禁城布局统一体现在很多地方: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三大殿规模不同,用处不同,而从外观上看属同一组建筑;紫禁城前后两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相对称,如三大殿和后三宫遥相呼应。

1.研讨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故宫的布局,处处体现着“君权神授”的观念。作为“三垣”之一的太微垣之南,有三颗星,被古人视为三门,起名曰:端门、左掖门、右掖门。故宫也按此布局,在前面建了端门、午门、午门东西各建有左掖门、右掖门。金水河穿过午门和正阳门之间,是天宫中银河的象征。皇帝、皇后居的乾清宫、坤宁宫,两宫名称,取天地之意,因为“乾”表示“天”,“坤”表示“地”。在其东西两侧有日精门与月华门,则是“日”“月”的象征。另外的东西六宫,也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这种布局,代表着“天地合一”的观念,表示了封建统治的威严,同时也为了封建帝王豪华、奢侈生活的需要。

太和殿的内部,更强烈地表现了封建帝王的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宝座”安置在一个高约两公尺的精雕细刻的基座上,使“宝座”从平地升起,有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样,实际上重复了一次太和殿的节奏,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在太和殿内空间的处理也很有特色。“为了突出以宝座为中心的明间部分,还充分运用了光与色彩的装饰效果,把当心明间的四根金柱沥粉画成盘龙,而且全部贴金。这四根盘龙金柱,光彩奕奕,十分典丽而雄壮,同其余森然林立的暗红色柱列形成强烈对照,不仅标志出明间的特殊重要地位和空间范围,并赋予明间以相对独立的性格。”(《建筑师》,1980年第2期,第151页)殿里的装饰大量采用了龙的形象,柱子上缠的是龙,屏风、宝座上雕的是龙,屋顶上盘的是龙,皇帝锦袍上绣的是龙,……太和殿可以说是龙的世界,皇帝在这里成了“真龙天子”。……此外,在殿内有限的面积密集着72根巨大的柱子,其中有6根金龙柱子。大量的柱子完全超出了实用的需要,表现出帝王的威严和永恒统治的幻想。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作者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

明确: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重点介绍养心殿,是因为它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能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作者是怎样介绍写太和殿的?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先写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其次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第三是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第四是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磬、烟雾缭绕。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

1.你对课文还有哪些不同见解?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3

一、 教材

1、教材分析。

《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小小说。这篇小说是全新的,它首次涉及到离异家庭的孩子需要至爱亲情的问题。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告诉人们: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而离异家庭的孩子也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2)能仔细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和揣摩中把握人物的命运,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1)能仔细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分析归纳本文的主题。

3、课时安排:一课时

因为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根据大纲要求及课文特点,计划授课时数为一课时。

二、教法

《甜甜的泥土》是一篇具有时代色彩的文章,教师在指导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学空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课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1)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作品,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阅读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全文内容,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4)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共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互动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三、学法

对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古人有云:“受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课特点,这节课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有:

(1)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圈点勾画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有疑惑或自己喜欢的字、词、句进行圈点勾画,以便之后更好的解决或赏析。

(3)讨论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拥有母爱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母爱,对有的人来说唾手可得,而对有的人来说却是那么的遥而无望。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小小说《甜甜的泥土》中那感人至深的母爱。

(二)、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解决生字词。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简要复述故事梗概。

(三)、自由阅读课文,和周围同学讨论完成思考题:

(1)从文中找出离异母亲爱孩子的语句,看看“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的幸福, 品味这份母爱。

(2)如果王小亮一直沐浴在母爱的怀抱里,该有多好啊!可现实是残酷的,爱他的妈妈偏偏离开了他,失去妈妈的日子王小亮就像根“草”一样生活。课文中哪些语句能很好的阐述这句话?把它找出来。

(3)“看人间万象,品人生百味。”生活这列列车有时并不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在运行,前面我们随着小亮一起感受了母爱,像块宝又像根草的小亮可以说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请同学们走进课文,找出文章的其他人物,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四)、探究“甜甜的泥土”的味道 (分析文章的结尾)

王小亮的遭遇已经很不幸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让奶糖被冰雪消融、渗入泥土呢?

甜甜的泥土的蕴涵:母亲的胸怀像大地那样宽广,那样慈爱,那样公正,她会给每一个孩子以温暖和热爱,使他们幸福成长。作者让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就是要告诉大家,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的大地,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五)、深情诵读 沐浴母爱

让我们伴着舒缓的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再一次和主人公小亮一起感受母爱,沐浴母爱。

读出人物的感情,读出文章的味道。

(六)、拓展延伸(也可以作为小结)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拥有母爱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文中的王小亮渴望得到母亲的疼爱,连做梦都想,但现实中更多的人,在母爱的呵护下,却麻木的感受不到母爱,觉得自己的母亲唠叨、烦,甚至开始讨厌自己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自己的母亲。结合本文和自身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4

【单元主题】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亦可称之为表现“理想”主题的单元。本单元的文章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模式,传达一种憧憬;或吟咏理想的人格,抒写一种追求。文章凝练而隽永,读来颊齿生香。

【课标要求】

1、能够了解“记”“铭”“说”等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通过夹叙夹议、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等方式,学会说点道理,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等。

2、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一步训练具独立阅读、诵读古文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古文基础知识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独立阅读较为浅显的古文,能初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在学习古文过程中,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性的词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从古文中发掘古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情感。在学习中要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单元学习目标】

1、注重诵读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一定要在课上争取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正确朗读的基本要求包括:

(1)读准字音。

(2)节奏鲜明。

(3)读出一点语气。

2、运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文言文,培养自行领悟的能力,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即通常所谓的疏通文意。

第二步是探究思想内容(有时也包括作者的感情)和写法。

f215.com小编推荐课件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通用


中学范文网编辑为您搜罗了“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的相关资讯供您了解。经师难遇,人师难遇,老师应该做好教案为上课打好基础。写好知识点,教师使用教案时能一目了然,有的放矢。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2)

教材分析:

《芦花荡》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上,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主人公老头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让人心生向往,文章优美明丽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花荡中,一同去感受这片土地上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日豪情。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已了解了的小说的特点,掌握了小说的学习方法(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学会初步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的方法。结合本课内容,我在教学时将考虑让学生以读感知,以读品析,以读启思,以读代讲,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探究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学过程预设:

共四个环节,以朗读、品读贯穿始终。

第一环节:整体美读——复述故事

第二环节:回扣文本——美读美析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把握形象

第四环节:融入自我——美说美写

教学步骤如下:

白洋淀图片——情景导入

同学们,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白洋淀水域辽阔,几十条水道交错纵横,这是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英雄的形象,大家还认识他吗?(学生答:小兵张嘎)今天,让我们走进白洋淀,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

第一环节:整体美读——复述故事

学生自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一天夜里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学生活动一: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学生互相点评,注意复述中的问题。

第二环节:回扣文本——美读美析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也非常得有感染力。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老头子)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独立思考,用“从句中,我感悟到这是一个的老头子”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老头子的形象。

学生活动二:“从句中,我感悟到这是一个的老头子”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老头子的形象。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把握形象

学生活动三:学生找出文中对老头子的描写,品读把握人物形象。

学生一: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学生二:“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学生三: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提示:1、想想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语调和语速,把握人物形象。

第四环节:融入自我——美说美写

教师引导:同学们,时光流逝,革命风暴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老头子的精神却鼓舞着当今的我们。你还知道哪些传奇英雄的故事?

学生活动四:你还知道哪些传奇英雄的故事?

学生活动五:

请发挥想象,联想“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看到这句话,你联想到了什么?

激情结语——激励学生

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新时代更需要老头子一样坚忍不拔、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刚性精神。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以顽强的毅力做基石,拼搏的勇气为力量。在生活的苦难与磨练中,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做一个顶天立地,豪情四溢的新时代的勇士!

作业:投影显示。

请课外阅读孙犁小说《荷花淀》、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3)

一、导入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

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四、品读文本

㈠三读蓄势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痴”)

㈡三痴解意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1)“痴行”(“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可有类似“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想象)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2)“痴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生读,有感情地读,说说此景异在哪里。教师提示: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茫的景象。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教师明确: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可多媒体摘要显示: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3)“痴心”1.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坏了?①一生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A.“此人”是哪种人?用文言文说说看。(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B.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最好有神态?(彼此彼此……)②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留电话、地址、QQ号,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现在我们重新来看我们最初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是不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现在,同学们知道“张岱心中有寒冰”的谜底了吗?

五、课堂练习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吧。

(可比较它们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或者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六、朗诵留白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动情的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就“我看古人之痴”为话题,课后练笔。

自我问答 语文教学不要拘泥于课本,要融汇古今,旁征博引,方能扩大学生视野。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 点,做到纳举目张。

课时安排:3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

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小结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三、作业

板书设计:

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

过年吃橘 淳朴善良

长毛故事 无知愚昧

抒发对阿长的怀念之情

第 三 课 时

一、理清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

教学后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较前浓厚了许多。但对待写平凡人的品格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5)

《信客》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性格。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点:

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教学难点:

揣摩典雅而有精辟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

1.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识记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大家看黑板,我写了一个“信”字,“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本意就是言语真实。20世纪初,在浙江余姚一代,由于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便产生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来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资讯

出示课件,指名读出作者简介。

三、认识新朋友

课下大家已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这些新朋友了吗?(出示课件)

唏嘘(xīxū)噩(è)耗呵(hē)斥诘(jié)问

伎俩(jìliǎng)

颠沛(pèi)吊唁(yàn)文绉绉(zhōuzhōu)

连声诺(nuò)诺

猝(cù)然昏厥(jué)

四、我读我知

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大家肯定很高兴。那么,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收获呢?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吧!(出示课件:上面有鼓励行文字:看,我有这么多收获,与我一起分享吧!并配有相应美丽图片为背景。)

(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五、我说我惑

大家有这么多收获,看来读得很仔细很认真,那么在预习时有没有疑惑呢?说出来,也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吧!说不定,有的同学还能帮助你呢!(出示课件:上面有鼓励行文字:我的疑惑是……,快来帮帮我吧!并配有相应的精美图片。)

(生说出自己的疑惑。)

六、我行我秀

(若学生所说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差较大,这时可预设几个问题。)老师我还有疑惑,大家想不想帮帮我?好!我思考,我能行!我说出,我一定是最优秀的!(同时出示课件:上面有鼓励行文字:只有学会思考,我才是一个有深度的.人。只有敢于表达,我才会是一个最优秀的人。)

1.大家说,信客这个职业好不好?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选择当信客?先自己考虑,后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最后全班一块儿解决。

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你能就具体语句谈一下你的理解吗?(对学生来说这可能有难度,师可先举一例,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说出。)

词语如“破烂灰暗”、“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等既典雅又精炼,值得我们积累。

句子如: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形象地表现了身居穷乡僻壤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关注。

七、我思我写

(教师激情地)信客走了,静静地走了。(稍顿)……或许在许多年以后,人们已经把他忘记,但作为学习了本课的我们每一个人,一定会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得到许多思考。那么就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来为信客的坟墓作一篇墓志铭吧!不过我先提示一下,可从他概括信客的一生,也可从他的品质或精神的角度;也可从他的职业特点的角度写;也可结合社会实际(我们现在的社会呼唤诚信这一点)来写。写出其中一点即可。注意写出你的理解,写出你的感情来!

(生写。后读出。)

师出示自己写的墓志铭:

例一:肩挑生死祸福担,尝遍人间屈辱苦。

饱受冤屈辞职业,为人师表扬美名。

例二:一生重情重义信字当头能但生死祸福担(上联)

换来千家万户讯息通畅生就侠骨柔肠心(下联)

虽死犹生!(横批)

八、我说我得

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出色,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总结一下,说出来吧!(生自有说出自己的收获。)

九、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余秋雨先生的其他文章,进一步感受余先生的语言风格。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6)

学习目标:

1、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

3、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4、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

1、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过渡: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此值得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板书课题)

1、这位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给他画一个像,用文字表述出来。

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的呢?请阅读第6-10自然段,思考: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老师觉得作者写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吗?

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相貌。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

明确:说明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反映他工作认真、全身心投入治学。

2、这样的一位藤野先生,鲁迅是如何来评价的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学生齐读第37小节,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这种情感。

3、为什么在鲁迅眼里和心理藤野先生都是伟大的?请同学们阅读11—35小节,思考:文中写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几件事?这些事又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格?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11-19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检查并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解剖图,表现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极其认真负责,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严格和对作者的关心。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2)、文中的“讲义”有哪两个意思?──前者指讲课内容,后者指课堂笔记。

(3)、“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因为看到藤野先生亲自给“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

(4)、“我”为什么“不安和感激”?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热情关心。

(5)、把“都用红笔添改过了”的“添改”改为“修改”可以吗?──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费神。

(6)、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讲义是否偶一为之?请从文段中找出根据。──不是。有两处可证明:1、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给他看一回;2、这样一直继续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最能表现改得全面的词语是──“从头到末”;

说明改得细致的词语是──“不但……连……一一”;

说明改得及时的词语是──“第二三天便还我”。

○2(第21-22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因“我”敢于学习解剖尸体而很高兴,表现他对作者的热情诚恳和关心。

○3(第23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想知道中国女人裹脚使足骨变形的详细情形,表现藤野先生注重调查,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4(第24-28自然段)写“考试事件”,一方面讽刺了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同时也表现了藤野先生和一些日本学生是主持公道的。

○5(第32-34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听“我”说不学医了,要改学生物学时的表情,表现藤野先生尊重学生的品质和待人憨厚的性格。

○6(第35自然段)写藤野先生临别前夕送相片并题词“惜别”,表现藤野先生对作者的真挚情谊。

藤野先生为什么“悲哀”?为什么想说却没有说?鲁迅为什么要说谎?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无民族偏见。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7)

《渡荆门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8)

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

○1、“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2、“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3、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2、通过这两件事情,你对藤野先生的“伟大”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1、如此伟大的老师当然值得鲁迅先生怀念,请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人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为什么鲁迅会时时想起他,为什么把他的照片挂在书桌对面的墙上?)

○3藤野先生平等意识、尊重他人的观点给鲁迅巨大的影响,使得鲁迅一直能够保持着对中国底层百姓和大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4看到照片便能时时想起在日本的经历,想起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从而不断地鞭策着自己笔耕不辍。

○5藤野的出现恰恰在鲁迅思想的重要转型期间。

课后作业: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注意联系写作背景)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9)

教学目的: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猫。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

(一)黑板上学习生字。

(二)看投影,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XXXXXXXXXXXXXXXXXXXXXX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对猫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2、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读第1—3自然段,找一试,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提炼要点,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胆小勇敢

3、自由读第1自然段表现猫“古怪”句子,注意自己在品读时的感受。

4、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体会古怪。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味读好写猫“老实”的句子。

(2)品味猫贪玩表现时引导想象: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呼唤猫回来?

(3)品味“屏息凝视”

①结合插图先说说什么叫“屏息凝视”。

②“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

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生练读)

④同学们,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10秒钟。交流感受

⑤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10秒钟啊!(生激情朗读)

(4)小结: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5、整体回顾读第1自然段,体会猫的确古怪,但又着实可爱。

6、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儿写得好,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7、多种形式理解读含有“蹭、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等重点词语的句子。

8、总体赏读,熟读成诵。

三、小结。

指导重点:

(1)想象母鸡和鸡雏所面临的危险,了解母鸡警戒的原因。

(2)指导朗读描写母鸡“警戒”的句子,感受母鸡的爱子心切。

(3)想象母鸡警告鸡雏的语言,体会母鸡的勇敢。

(4)设疑:母鸡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没什么可怕的事,为什么还要“警戒”?母鸡到底怕吗?

(5)提炼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了解母鸡的叫声即它的语言,也是与鸡雏交流的方式。

6、学习第6小节,体会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指导重点:

(1)借助对“紧叫、一点儿”两词的理解,体会母鸡“紧叫”所表达的意思。

(2)设疑:“叫”与“教”的区别,体会母鸡的辛苦。

(3)联系上下文,设疑:母鸡到底怕公鸡吗?

(4)体会“紧叫”的“紧”字的妙用,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

7、学习第8小节,再次体会母鸡的辛苦,任劳任怨。

指导重点:通过对“顶尖锐、顶凄惨”的理解,体会母鸡“啼叫”所表达的意思。

8、学习第7小节,体会母鸡的辛苦与慈爱。

指导重点:

(1)学生自主感悟,交流反馈其读懂及读不懂的内容。

(2)体会“──”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全文,升华母爱

(一)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义。(板书:英雄母亲)

(二)进一步体会“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10)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猫。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

(一)黑板上学习生字。

(二)看投影,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XXXXXXXXXXXXXXXXXXXXXX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对猫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2、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读第1—3自然段,找一试,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提炼要点,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胆小勇敢

3、自由读第1自然段表现猫“古怪”句子,注意自己在品读时的感受。

4、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体会古怪。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味读好写猫“老实”的句子。

(2)品味猫贪玩表现时引导想象: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呼唤猫回来?

(3)品味“屏息凝视”

①结合插图先说说什么叫“屏息凝视”。

②“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

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生练读)

④同学们,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10秒钟。交流感受

⑤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10秒钟啊!(生激情朗读)

(4)小结: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5、整体回顾读第1自然段,体会猫的确古怪,但又着实可爱。

6、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儿写得好,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7、多种形式理解读含有“蹭、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等重点词语的句子。

8、总体赏读,熟读成诵。

三、小结。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11)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考查本课生字及新词的'掌握情况,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能力训练点: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3、德育渗透点:自主感悟,体会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4、美育渗透点:让学生在生活中,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表达美。

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2、学生学法: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公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与《白鹅》的对比阅读,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了解“反语”的写作特点。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激趣导入,组织学生阅读感悟与讨论、交流,提供媒体展示;相机点拨。

2、学生活动设计:阅读感悟、小组讨论、汇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白鹅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白鹅会有哪些特点呢?

3、板书课题:在白鹅的中间加一个字鹅。白公鹅齐读课题

让学生说说今天的课与上一节课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

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和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逐段读文。

3、阅读提示: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

4、小组学习汇报。

师板书:姿态叫声步态吃相玩相

师:好一只用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呢?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列表,引导对比阅读

⑴再读课文划出重点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⑵从表中你发现什么?

(相同点、不同点)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⑶小组讨论:

同是白鹅,但不同的作家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⑷生汇报,师归纳总结:

相同点:抓住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

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突出其高傲。后者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荣膺,再解释说明中写出白鹅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也应抓住事物特点,突出其特点。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文中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表示注释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话题转移。

四、品读词语,体会感情。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篇12)

1、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

2、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3、怎样把握这篇新闻的诸种要素?

4、为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此处作者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何作用?

5、能抓住人人物的言行和细节进行对父爱的表达。

6、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7、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8、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9、语言探究:作者谴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

10、明确性:简明、扼要。报道事实,突出重点,不全面深入分析。

1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句中的“不料”一词有什么作用?

12、思考: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这个词语在许多时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但是它的表现力是极其强大的,谁能把它找出来!

13、谋篇布局探究: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14、文章开头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5、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16、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17、“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18、探究: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闻主体部分的最后一个层次。他们不服气,认为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你以为这样安排好吗?你能说服他们理解毛主席的安排吗?

19、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

20、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21、这样读新闻:读出新闻的结构魅力读出新闻的表达魅力读出新闻的情感魅力。

22、“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3、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24、狭义的新闻报道指的就是消息,新闻学认为,消息的对新进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最新变动的报道。

25、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文中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26、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7、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8、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9、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0、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31、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3、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12篇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老教师,也会在上课之前备好教案。如果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合理教案的设定。发现您关心的内容中学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1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哪些话只由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由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0.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15.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愚公移山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3

1、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

2、理清文章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3、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通过欣赏和共鸣,及主问题的设计与资料的补充共同完成本篇文章的学习。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习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问:同学们,我们经过了这两年的学习,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都认识了先生笔下的哪些人物呢?今天我们将再来认识一位鲁迅先生笔下的新朋友──藤野先生。

驿站(yì) 教诲(huì) 系住(jì) 杳无消息(yǎo) 芦荟(huì) 瞥见(peī) 畸形(jī) 深恶痛疾(wù) 匿名(nì) 诘责(jié) 绯红(fèi) 油光可鉴(jiàn)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2、接读课文,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明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吗?

1、为什么鲁迅对藤野先生有着这么深厚的感情呢?请以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老师。的句式来谈谈你对藤野先生的印象。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从符合人物的外貌描写和选取典型事例两方面来分析)附板书。

3、小结:

作者通过符合人物身份特征的外貌描写和选取典型事例的方法给我们塑造了藤野先生为人正直、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光辉形象。这种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来学习和模仿。

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当医生的理想,学成回国后救人救国,可为什么他又要离开藤野先生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呢?

1、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2、鲁迅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从他所做的决定让你有什么启发?

3、你还能在文章的其他部分找到体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句子吗?(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分析,给学生介绍有关资料)

4、小结:

在文章中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及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我们文章两条线索。

鲁迅的这种选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这篇课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全文结构明白,材料虽多但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描写方面,本文极有特色,写人抓特征,用白描手法人木三分表现了人物。如藤野先生如德国留学生为日本所谓爱国青年。在记事上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如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匿名信看电影等事件。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这篇课文语言方面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有感激教师之情的如对日本爱国青年。总之,文中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文的中心。

我相信在同学的求学经历中肯定也有给予了你们很多帮助的老师,请你们以手中的笔写下你身边的一位女老师。

本教案的设计我想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让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位语言,揣摩内涵,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收益。从实际教学来看,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做的较好,在利用介绍鲁迅的写作背景和在东京的留学情况时,能顺利和学生形成共鸣。几个问题的设立也呈现板块状,合理又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4

1、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

2、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3、怎样把握这篇新闻的诸种要素?

4、为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此处作者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何作用?

5、能抓住人人物的言行和细节进行对父爱的表达。

6、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7、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8、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9、语言探究:作者谴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

10、明确性:简明、扼要。报道事实,突出重点,不全面深入分析。

1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句中的“不料”一词有什么作用?

12、思考: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这个词语在许多时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但是它的表现力是极其强大的,谁能把它找出来!

13、谋篇布局探究: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14、文章开头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5、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16、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17、“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18、探究: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闻主体部分的最后一个层次。他们不服气,认为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你以为这样安排好吗?你能说服他们理解毛主席的安排吗?

19、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

20、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21、这样读新闻:读出新闻的结构魅力读出新闻的表达魅力读出新闻的情感魅力。

22、“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3、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24、狭义的新闻报道指的就是消息,新闻学认为,消息的对新进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最新变动的报道。

25、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文中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26、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7、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8、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9、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0、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31、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3、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答案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6

教材分析:

《芦花荡》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上,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主人公老头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让人心生向往,文章优美明丽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花荡中,一同去感受这片土地上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日豪情。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已了解了的小说的特点,掌握了小说的学习方法(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学会初步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的方法。结合本课内容,我在教学时将考虑让学生以读感知,以读品析,以读启思,以读代讲,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探究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学过程预设:

共四个环节,以朗读、品读贯穿始终。

第一环节:整体美读——复述故事

第二环节:回扣文本——美读美析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把握形象

第四环节:融入自我——美说美写

教学步骤如下:

白洋淀图片——情景导入

同学们,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白洋淀水域辽阔,几十条水道交错纵横,这是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英雄的形象,大家还认识他吗?(学生答:小兵张嘎)今天,让我们走进白洋淀,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

第一环节:整体美读——复述故事

学生自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一天夜里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学生活动一: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学生互相点评,注意复述中的问题。

第二环节:回扣文本——美读美析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也非常得有感染力。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老头子)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独立思考,用“从句中,我感悟到这是一个的老头子”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老头子的形象。

学生活动二:“从句中,我感悟到这是一个的老头子”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老头子的形象。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把握形象

学生活动三:学生找出文中对老头子的描写,品读把握人物形象。

学生一: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学生二:“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学生三: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提示:1、想想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语调和语速,把握人物形象。

第四环节:融入自我——美说美写

教师引导:同学们,时光流逝,革命风暴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老头子的精神却鼓舞着当今的我们。你还知道哪些传奇英雄的故事?

学生活动四:你还知道哪些传奇英雄的故事?

学生活动五:

请发挥想象,联想“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看到这句话,你联想到了什么?

激情结语——激励学生

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新时代更需要老头子一样坚忍不拔、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刚性精神。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以顽强的毅力做基石,拼搏的勇气为力量。在生活的苦难与磨练中,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做一个顶天立地,豪情四溢的新时代的勇士!

作业:投影显示。

请课外阅读孙犁小说《荷花淀》、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5.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6.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一、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

屏的作用:遮挡视线。

(三)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屏,猜想它们的用途。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屏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

(四)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六)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七)研读赏析

1、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二、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二)拓展延伸

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8

一、导入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

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四、品读文本

㈠三读蓄势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痴”)

㈡三痴解意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1)“痴行”(“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可有类似“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想象)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2)“痴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生读,有感情地读,说说此景异在哪里。教师提示: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茫的景象。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教师明确: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可多媒体摘要显示: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3)“痴心”1.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坏了?①一生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A.“此人”是哪种人?用文言文说说看。(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B.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最好有神态?(彼此彼此……)②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留电话、地址、QQ号,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现在我们重新来看我们最初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是不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现在,同学们知道“张岱心中有寒冰”的谜底了吗?

五、课堂练习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吧。

(可比较它们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或者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六、朗诵留白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动情的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就“我看古人之痴”为话题,课后练笔。

自我问答 语文教学不要拘泥于课本,要融汇古今,旁征博引,方能扩大学生视野。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9

一、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作品。了解相关的文体知识是学生把握新闻特点的前提,引导学生把握新闻的文体特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了新闻的特点,才能够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新闻作品,用新闻的方式去反映生活,养成关心时事、关注现实的习惯。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新闻作品,基本特点相近但样式各不相同,有消息、新闻特写、电视新闻和人物通讯。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比较阅读的作用:一是把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相比,比出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二是在本单元四篇新闻作品之间比,比出四种不同的新闻样式各自的特点消息讲求时效,语言简洁;新闻特写画面感强,对新闻事实的描述更集中;电视新闻讲究声画合一,多用短句;人物通讯翔实生动,注重思想意义。设计教学时,应该先引导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新闻作品的特点,然后提升、总结,帮助学生把握新闻作品的一般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

2、把握不同新闻样式的特点。

3、学习写作消息。

4、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现实。

四、课时分配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别了,“不列颠尼亚”》各2课时,《生命之舟》l课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课时,口语交际l课时,写作2课时。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10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猫。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

(一)黑板上学习生字。

(二)看投影,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XXXXXXXXXXXXXXXXXXXXXX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对猫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2、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读第1—3自然段,找一试,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提炼要点,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胆小勇敢

3、自由读第1自然段表现猫“古怪”句子,注意自己在品读时的感受。

4、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体会古怪。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味读好写猫“老实”的句子。

(2)品味猫贪玩表现时引导想象: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呼唤猫回来?

(3)品味“屏息凝视”

①结合插图先说说什么叫“屏息凝视”。

②“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

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生练读)

④同学们,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10秒钟。交流感受

⑤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10秒钟啊!(生激情朗读)

(4)小结: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5、整体回顾读第1自然段,体会猫的确古怪,但又着实可爱。

6、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儿写得好,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7、多种形式理解读含有“蹭、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等重点词语的句子。

8、总体赏读,熟读成诵。

三、小结。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11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庭中有奇树》和《龟虽寿》。

2.结合相关背景,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庭中有奇树

一、激趣导入

南朝梁一位文学批评家曾这样评《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句话说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

(板书:庭中有奇树)

【设计意图】由古代批评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通,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师范读《庭中有奇树》,同桌互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语气:诵读时应有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味。《古诗十九首》采用五言句式,一般采用“二一二”拍,和谐整齐;全诗压“i”韵,韵脚有“滋”“思”“之”“时”,朗读时要重读韵脚。另外,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2.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预设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前四句描写环境,描绘出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后四句抒发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3.读出意境画面

师: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诗句呈现的画面,想象主人公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古体诗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诗作内容,为后面理解情感、把握手法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歌之意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诗歌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

描写庭院中的奇树,抓住其叶、花等景物。“绿叶发华滋”中的“滋”为繁盛的意思,写出叶绿花盛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春日花盛图。

设问2:第三、四句写主人公,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预设

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一个“思”字,可谓诗眼。深闺中的女子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想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设问3:“馨香盈怀袖”一句中的“盈”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

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本应愉悦地欣赏,但此时思念之人却在远方,使这愉悦之情变淡了,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

设问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的“此物”指什么?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此物”指所折的最美的花。这样美的花为什么“何足贵”?显然这是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试想,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此花虽美,却不能相赠,有何可贵?不过更增思念之苦罢了。表达了主人公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师小结: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品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更好地把握诗情。同时,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妙处。

【板书设计】

龟虽寿

一、读通,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龟虽寿》,同桌互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指导阅读。

节奏:四言诗,有规律的短暂停顿(二二节拍)。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要读出诗中较大的停顿(层与层之间)。

重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如“志在千里”“壮心不已”要重读。

语气:语气高亢激越,应读出积极、乐观、豁达的感觉。

2.读懂诗歌大意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说说传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

预设

诗人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与文本对话,进一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发共鸣,为下文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二、品读,读出诗歌之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前四句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用意?

预设

选取了神龟、腾蛇两种意象。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得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设问2: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预设

这四句是千古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曹操以“老骥”自比,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设问3:如何理解诗歌第九至十二句的内涵?

预设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是说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说明人通过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健体强身,可以取得相对“永年”即长寿的。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的豪迈气概。

师补充:这里,曹操所说的“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设问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什么意思?

预设

这两句的意思是“真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这八个字常见于乐府四言诗形式性的结尾,是按乐章尾声的格式,应配乐的需要所加上去的(乐府诗是用来唱的),与诗意并无必然关联。

设问5: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品析。

预设

比兴。诗歌前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起兴,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比喻,照应。诗歌中间四句一反通常文人嗟衰的习气,以老马为喻,抒发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豪情。“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又相呼应,“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则互相映照。

师小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时光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然而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定会流芳百世。什么时代都需要昂扬向上的情怀,什么时候都需要积极乐观的信念,让我们满怀信心,怀着昂扬的斗志,努力学习,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引领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及艺术手法。采用问题引领,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板书设计】

龟虽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赠从弟》(其二)和《梁甫行》,继续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赠从弟(其二)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背景

课件出示: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东汉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设计意图】朗诵诗歌,让学生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读通,感知诗作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赠从弟》,同桌互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通过抽查朗读,发现问题,教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预设

断句:五言古诗一般采用“二三”拍,有“二二一”和“二一二”两种节拍。

押韵:本诗阅读时要注意平声韵要拖长音,如“松”“风”;仄声韵要急促而短,如“盛”“劲”“正”等。

语气:诗歌赞扬松柏凌寒的气魄,因而朗读时应读出坚定的语气。

(3)学生按照指导再读诗作,进一步体会诗作阅读的语气和节奏。

2.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设计意图】诗歌虽然为古体诗,但通俗易懂。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知内容,理解诗人写作意图,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人之意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从内容来看,写了什么?

预设

从弟即堂弟。题目的意思是写诗慰勉堂弟,写的内容是松柏树。

设问2: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预设

“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分别修饰“盛”和“劲”两字,突出的是风“大”和松“劲”,展现了松柏耸拔而起、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

设问3:本诗的题目是“赠从弟”,却描写了松柏这种景物,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属于哪种写法?

预设

目的是借青松刚劲挺拔的外形和不畏严寒、凌风傲雪的大无畏精神,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并以此来勉励堂弟要像青松一样保持坚贞本色,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峻挺拔,傲骨铮铮。这属于托物言志的写法。

设问4:品析诗歌第一、二句叠词“亭亭”“瑟瑟”的妙处。

预设

用“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模拟刺骨的寒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通过对比,以风的肃杀衬托松的高洁。

设问5: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预设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以此勉励他的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设问6:诗歌中除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之外,还运用何种写作手法?试简要说明。

预设

第三、四句用了衬托(或对比)手法。

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师小结: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本诗中,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把自己对堂弟的劝勉寄托于其中,委婉含蓄,更有诗意和韵味。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引领,抓住字词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文本,品析诗歌情韵,读出诗味。

【板书设计】

赠从弟(其二)

梁甫行

一、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课件出示: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才思敏捷,工诗善文。其诗内容广泛,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其“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诗品》)。特别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等。

二、诵读,感知诗歌韵律

1.题解

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梁甫行”原为挽歌,在这里曹植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活,为贫苦民众写挽歌。

2.读顺字音节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庭中有奇树》和《赠从弟》(其二),从体裁上来说,这三首诗都是五言古诗,因而其节奏的划分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这首诗应该是怎样的节拍呢?

生:二三拍。

师:其实,同学们可以根据注音,来把握诗歌的顿挫,也就是要学会区分平仄。

课件出示:

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平声和缓,仄声短促。

师:懂得了划分节奏和顿挫,还要读准语气。这一首诗描绘的是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同学们说说看,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预设

沉缓、低沉。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体会语气语调。

3.读懂诗词大意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歌的主要意思。(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

反映了海边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设计意图】“三分诗七分读”,学生反复诵读,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为理解诗歌情感做铺垫。

三、品读诗歌,含英咀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曹植在海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预设

民不聊生,破败荒凉。其中,“寄身”三句,从生活环境、生活艰难和居住环境三个方面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海民寄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难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狐兔翔我宇”一句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描写,侧面描绘出海边贫民家庭条件的恶劣以及家园的破败。全诗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使海边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

设问2: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预设

诗人用“剧哉边海民”一句,总括海边贫民的艰苦生活,点出了全诗的中心。“剧哉”是这首诗的“诗眼”,下面具体艰苦的生活由此而展开,起到了提挈全诗的作用。诗人面对海边贫民的痛苦生活,感慨万端,用“剧哉”二字,便把深切的同情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

设问3:“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两句,以对偶的句式,从自然现象写起,既渲染了气氛,又为正面描写海边贫民的生活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了烘托作用。

设问4:试简要分析作品写法上的艺术特色。

预设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白描、直叙的写法,不作雕饰,语言自然质朴。在展现海边贫民生活的时候,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 篇12

学习目标:

1、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

3、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4、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

1、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过渡: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此值得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板书课题)

1、这位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给他画一个像,用文字表述出来。

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的呢?请阅读第6-10自然段,思考: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老师觉得作者写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吗?

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相貌。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

明确:说明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反映他工作认真、全身心投入治学。

2、这样的一位藤野先生,鲁迅是如何来评价的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学生齐读第37小节,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这种情感。

3、为什么在鲁迅眼里和心理藤野先生都是伟大的?请同学们阅读11—35小节,思考:文中写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几件事?这些事又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格?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11-19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检查并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解剖图,表现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极其认真负责,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严格和对作者的关心。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2)、文中的“讲义”有哪两个意思?──前者指讲课内容,后者指课堂笔记。

(3)、“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因为看到藤野先生亲自给“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

(4)、“我”为什么“不安和感激”?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热情关心。

(5)、把“都用红笔添改过了”的“添改”改为“修改”可以吗?──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费神。

(6)、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讲义是否偶一为之?请从文段中找出根据。──不是。有两处可证明:1、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给他看一回;2、这样一直继续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最能表现改得全面的词语是──“从头到末”;

说明改得细致的词语是──“不但……连……一一”;

说明改得及时的词语是──“第二三天便还我”。

○2(第21-22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因“我”敢于学习解剖尸体而很高兴,表现他对作者的热情诚恳和关心。

○3(第23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想知道中国女人裹脚使足骨变形的详细情形,表现藤野先生注重调查,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4(第24-28自然段)写“考试事件”,一方面讽刺了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同时也表现了藤野先生和一些日本学生是主持公道的。

○5(第32-34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听“我”说不学医了,要改学生物学时的表情,表现藤野先生尊重学生的品质和待人憨厚的性格。

○6(第35自然段)写藤野先生临别前夕送相片并题词“惜别”,表现藤野先生对作者的真挚情谊。

藤野先生为什么“悲哀”?为什么想说却没有说?鲁迅为什么要说谎?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无民族偏见。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


教师可以培育出祖国的花朵,教案是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文书更是教师的能力体现,我希望这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能够成为您永远的珍藏,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

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

○1、“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2、“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3、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2、通过这两件事情,你对藤野先生的“伟大”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1、如此伟大的老师当然值得鲁迅先生怀念,请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人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为什么鲁迅会时时想起他,为什么把他的照片挂在书桌对面的墙上?)

○3藤野先生平等意识、尊重他人的观点给鲁迅巨大的影响,使得鲁迅一直能够保持着对中国底层百姓和大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4看到照片便能时时想起在日本的经历,想起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从而不断地鞭策着自己笔耕不辍。

○5藤野的出现恰恰在鲁迅思想的重要转型期间。

课后作业: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注意联系写作背景)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5.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6.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一、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

屏的作用:遮挡视线。

(三)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屏,猜想它们的用途。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屏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

(四)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六)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七)研读赏析

1、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二、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二)拓展延伸

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的: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猫。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

(一)黑板上学习生字。

(二)看投影,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XXXXXXXXXXXXXXXXXXXXXX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对猫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2、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读第1—3自然段,找一试,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提炼要点,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胆小勇敢

3、自由读第1自然段表现猫“古怪”句子,注意自己在品读时的感受。

4、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体会古怪。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味读好写猫“老实”的句子。

(2)品味猫贪玩表现时引导想象: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呼唤猫回来?

(3)品味“屏息凝视”

①结合插图先说说什么叫“屏息凝视”。

②“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

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生练读)

④同学们,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10秒钟。交流感受

⑤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10秒钟啊!(生激情朗读)

(4)小结: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5、整体回顾读第1自然段,体会猫的确古怪,但又着实可爱。

6、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儿写得好,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7、多种形式理解读含有“蹭、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等重点词语的句子。

8、总体赏读,熟读成诵。

三、小结。

指导重点:

(1)想象母鸡和鸡雏所面临的危险,了解母鸡警戒的原因。

(2)指导朗读描写母鸡“警戒”的句子,感受母鸡的爱子心切。

(3)想象母鸡警告鸡雏的语言,体会母鸡的勇敢。

(4)设疑:母鸡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没什么可怕的事,为什么还要“警戒”?母鸡到底怕吗?

(5)提炼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了解母鸡的叫声即它的语言,也是与鸡雏交流的方式。

6、学习第6小节,体会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指导重点:

(1)借助对“紧叫、一点儿”两词的理解,体会母鸡“紧叫”所表达的意思。

(2)设疑:“叫”与“教”的区别,体会母鸡的辛苦。

(3)联系上下文,设疑:母鸡到底怕公鸡吗?

(4)体会“紧叫”的“紧”字的妙用,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

7、学习第8小节,再次体会母鸡的辛苦,任劳任怨。

指导重点:通过对“顶尖锐、顶凄惨”的理解,体会母鸡“啼叫”所表达的意思。

8、学习第7小节,体会母鸡的辛苦与慈爱。

指导重点:

(1)学生自主感悟,交流反馈其读懂及读不懂的内容。

(2)体会“──”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全文,升华母爱

(一)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义。(板书:英雄母亲)

(二)进一步体会“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4)

这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突破其他相关的问题。

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依据第6段。

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依据第1115、21、22等段。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首先是一种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感情体现在以下行动上: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之所以有这种感情,是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然后是一种愧疚之情,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三、学生回答:文章除了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还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在课堂上看电影。等等。

这道题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在分析时,可以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找准相关的课文内容,准确筛选信息。内容分析如下:

文章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有密切的关系。

五、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明确: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土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注意分析上述内容时,教师切不可满堂灌,而应该引导学生依据相关内容进行思考,逐一分析,最终把握问题的实质。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36--38段等段落,体会文章的感情

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出其中的感情:第1段透出的是一种辛辣的嘲讽,第5段应该是一种轻松亲切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则是充满着作者的愤激之情,最后第36酗38段充满着作者的感激之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5)

【教材分析】

《唐诗五首》选入五首唐朝律诗,有五言,有七言。《野望》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黄鹤楼》写登临之景,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使至塞上》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渡荆门送别》摹写诗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钱塘湖春行》点染西湖早春气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不陌生,小学以及七年级,学生学习背诵了不少诗歌,在诗歌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积累。但是,学生对于律诗这种集中在同一课的学习可能还不多,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律诗相关常识的引导与教学,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律诗学习的深入。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3.借助资料,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学习律诗相关常识,整体理解诗歌文本。

【教学难点】

1.感受律诗的韵律之美,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古典诗歌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地读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简介唐诗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诗,但唯有唐代的诗歌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为广泛。作为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的唐诗,或雄壮浑厚,或清雅秀丽,意境深远,具有深厚的美学韵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走进唐诗,走进历史,走进情怀。

(板书:唐诗五首)

【设计意图】由对唐诗的简单介绍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了解律诗

1.律诗的基本特征

课件出示: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基本特征如下:

(1)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4)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了解律诗的基本特征,把握律诗结构,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课件出示:

元代范德机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设计意图】此课件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一般律诗的思路特点,加深理解。

三、教读《野望》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贞观初年,因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属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重要贡献。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东皋(ɡāo)

徙倚(xǐ)

驱犊(dú)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诗意。

预设

课件出示: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牧人驱赶着那牛群回圈,猎人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怀念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了。

4.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课件出示:

我们可以这样赏析诗句:这句诗中,“

”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表现了。

小组合作,选择诗句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句。

预设

(1)“徙倚”是徘徊的意思,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2)“秋色”“落晖”这些词充满了浓浓秋意,淡淡伤感。诗人举目四望,山、树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3)“返”“归”这些充满温情的词在诗人这里,却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这都是诗人心绪投射于外物的反映。

(4)“采薇”运用了典故,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

5.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师小结:这首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这首诗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诗人王绩,从而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然后通过字斟句酌的读诗方法,感受诗歌中投射出来的诗人孤寂的心境。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四、教读《黄鹤楼》

1.释题导入,知人论世

黄鹤楼是位于武汉蛇山上的一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当年仕途失意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情怀,加上被神话传说触动,胸中不禁迸发出诗情,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悠远的千古绝响。

课件出示: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他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时代,他二十岁左右中进士,因干谒著名学者李邕,不被赏识,自此“文誉”被毁,有二十年左右时间,多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中唐的文学家把他与盛唐大诗人王维并称:“沈(佺期)、宋(之问)既殁,而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开元、天宝之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崔颢(hào)

千载(zǎi)

萋萋(qī)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学生借助注释,默读并弄懂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地方只剩下一座黄鹤楼。(仙人驾)黄鹤离去不再返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分明可见,碧绿茂盛的草木长满鹦鹉洲。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

4.研读共品,自由赏析

(1)斟词酌句。

师:请同学们分析“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两个“空”意义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讨论,师点答)

预设

第一个“空”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下的黄鹤楼似乎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强调时间上的邈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读出空茫的感觉)

(2)赏析诗句。

师:诗人在第五、六句写了什么景象?第七、八句又抒发了什么情感?

预设

第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第七、八句抒发了清冷的思乡之情。

师小结: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愁思。

【设计意图】

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简单了解黄鹤楼,然后根据朗读停顿引导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在梳理诗意后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五、教读《使至塞上》

1.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押“ɑn”韵,在诵吟韵脚字时,要特别注意平仄起伏,这样读诗,才会读出韵味来。

2.借助注释,自行疏通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师点拨:这首诗重点写景,诗人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意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预设

课件出示:

朝廷的使臣轻车简从,将到边关慰问,行走到居延这个地方。你看,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汉塞,秋天归来的大雁飞入这北方的天空。广袤的沙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那道孤烟冲天而起,在蜿蜒曲折的黄河的映衬下,落日变得更红更圆。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他们报告说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

3.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我们可以这样赏析诗句:这句诗中,“xx”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表现了。比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字用得好,它写出了一缕烽烟直上云霄,在茫茫大漠的衬托下,显得很有力量,表现出一种劲拔坚毅之美。

小组合作,选择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句。

预设

(1)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担负朝廷使命的大臣,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2)“直”写出了孤烟之劲拔、坚毅,有雄浑壮阔之美;“圆”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感和苍茫感。这两个词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还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广阔的景象中,触动人心。

4.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这首边塞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再梳理诗意,并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2.品词析句,感受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野望》《黄鹤楼》和《使至塞上》三首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剩下的两首诗——《渡荆门送别》和《钱塘湖春行》,一起来领略荆门及钱塘湖的美好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二、教读《渡荆门送别》

1.朗读全诗

(1)读准节奏:按照“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读出情感:注重重音和停连。

比如“山随平野尽”中的“随”就要读成连音,因为船在航行,景在移动,是一个连续而又漫长的路途,所以读音要拖长。“仍怜故乡水”中的“怜”就要读得比较温柔,情意绵绵,结合诗人情感,让自己的心中也充溢着留恋与不舍,就会读出不一样的感情。

(3)学生个别展示读。

(4)读出大意。

散文译法:

课件出示:

从遥远的荆门之外乘舟沿江东下,来到楚国境内漫游。山野随着平原的出现渐渐消失,大江进入广阔无垠的原野尽情奔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雾弥漫,如同海市蜃楼。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设计意图】注意诵读方法的点拨,帮助学生提升诵读水平。

2.研习诗歌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感受其章法,思考以下问题。

(1)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表达方式是什么?

预设

首联交代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颔联写了哪些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预设

写了高山、平野、江流;从远景、俯视、动景角度来写的。

(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

预设

雄浑壮阔、意境高远。

(4)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预设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江月、云霞;从近景、仰视的角度写的。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的是什么情?

预设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水送人,人思乡之情。

师补充:尾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蜀地,对蜀地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此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他远行,这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

师小结: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逐联分析中感受律诗的章法结构之美。

三、教读《钱塘湖春行》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生自主交流,师补充)

预设

登上孤山寺北面贾公亭西面的山(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平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只早早飞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筑巢。色彩斑斓的春花渐渐要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好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蔽下的白沙堤。

4.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生交流讨论以下问题,师小结)

设问1:本诗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

预设

围绕“春”“行”来写的。诗人行踪: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设问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不能换成“处处”“家家”,为什么?

预设

不能。因为早莺尚少,只有“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几处”和“谁家”突出了初春事物都还很稀少。如果换成“处处”和“家家”,就体现不出早春的特点了。

设问3:颔联中的“争”和“啄”两个动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预设

这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了莺燕的动态,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图,流露出诗人对如此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

设问4: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预设

“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体现了作者对早春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总结:这首诗把西湖的初春描绘得生机盎然、生动传神。诗人陶醉于西湖初春的美景中,最爱的却不是那莺歌燕舞、绿树红花,而是绿杨荫里的白沙堤。诗人置身其间,饱览山光湖色之美,心旷神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读来让人倍感喜悦与闲适。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并根据注释梳理诗意,从而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点,引领学生体会唐诗的美感。更为重要的是,传授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教会学生朗读的习惯。比如“诵读法”“知人论世”“字斟句酌”“起承转合”等方法的呈现,让学生在读懂一首诗的基础上学会自读更多诗歌。

资料链接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其寓意

1.自然景物类。

如:“月亮”代表思乡、思亲之情;“长亭”“西楼”代表送别之所、离别之情;“夕阳”代表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空山”代表淡泊、宁静;“孤舟”代表漂泊、无依;“浮云”代表游子、漂泊……

2.植物类。

如:“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芳草”可以象征新生命,可以象征高洁的品格,可以象征爱情或美丽的女子,可以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或对情人的思念;“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梅花”,梁、陈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的象征;“松柏”常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木叶”,有萧瑟、飘零之感;“落花”,伤感;“竹”,高尚气节;“丁香”,愁思或情结;等等。

3.动物类。

如:“杜鹃”,哀怨、凄凉或思归;“乌鸦”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鹧鸪”,其鸣声像是在说“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蝉”,高洁;“鸿雁”,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

4.音乐曲调类。

如:“关山月”,征戍离别;“梅花落”,孤单、冷落、凄凉;“霓裳羽衣曲”,歌舞升平、粉饰太平;“后庭花”,绮靡之音、亡国之恨;“杨柳曲”,惜别怀人;“行路难”,世路艰难。

疑难突破

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探究1: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

探究2: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探究3: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色彩鲜明,抓住了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系列(6篇)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师们都会提前做好教案。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希望这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能够为您带来惊喜和满意,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1

一、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作品。了解相关的文体知识是学生把握新闻特点的前提,引导学生把握新闻的文体特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了新闻的特点,才能够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新闻作品,用新闻的方式去反映生活,养成关心时事、关注现实的习惯。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新闻作品,基本特点相近但样式各不相同,有消息、新闻特写、电视新闻和人物通讯。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比较阅读的作用:一是把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相比,比出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二是在本单元四篇新闻作品之间比,比出四种不同的新闻样式各自的特点消息讲求时效,语言简洁;新闻特写画面感强,对新闻事实的描述更集中;电视新闻讲究声画合一,多用短句;人物通讯翔实生动,注重思想意义。设计教学时,应该先引导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新闻作品的特点,然后提升、总结,帮助学生把握新闻作品的一般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

2、把握不同新闻样式的特点。

3、学习写作消息。

4、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现实。

四、课时分配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别了,“不列颠尼亚”》各2课时,《生命之舟》l课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课时,口语交际l课时,写作2课时。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2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哪些话只由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由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0.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15.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愚公移山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3

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

○1、“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2、“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3、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2、通过这两件事情,你对藤野先生的“伟大”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1、如此伟大的老师当然值得鲁迅先生怀念,请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人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为什么鲁迅会时时想起他,为什么把他的照片挂在书桌对面的墙上?)

○3藤野先生平等意识、尊重他人的观点给鲁迅巨大的影响,使得鲁迅一直能够保持着对中国底层百姓和大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4看到照片便能时时想起在日本的经历,想起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从而不断地鞭策着自己笔耕不辍。

○5藤野的出现恰恰在鲁迅思想的重要转型期间。

课后作业: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注意联系写作背景)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5.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6.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一、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

屏的作用:遮挡视线。

(三)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屏,猜想它们的用途。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屏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

(四)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六)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七)研读赏析

1、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二、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二)拓展延伸

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 点,做到纳举目张。

课时安排:3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

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小结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三、作业

板书设计:

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

过年吃橘 淳朴善良

长毛故事 无知愚昧

抒发对阿长的怀念之情

第 三 课 时

一、理清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

教学后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较前浓厚了许多。但对待写平凡人的品格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熟悉虚词“以”的基本用法。

(2)能够有感情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准确翻译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4)想象作者描绘景色,理解作者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1)自读自学,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把握作者视角和心情的转变。

(3)小组探究,体会融情与景的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悲凉的心境。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去游览山水名胜,大家有过什么特别的感受吗?引入本文。

教师范读课文。

(背景见附后)

预习准备: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初译课文;自学疑难生字。

课堂交流:提示生字,介绍背景。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师学友合作,通译全文,识别重难点,做好讲解准备。

学生讲解,教师适时指导。

1、学生分小组翻译课文,将重点单字整理出来,疑难问题商讨解决。

2、小组汇报:学友讲解翻译,师友做重点提示。

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课堂练习,分层提高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使用

西、乐、斗折蛇行、犬牙、

二、结合课后第三题,梳理中“以”的不同用法。

三、解读重点句子

全石以为底、蒙络摇缀、凄神寒骨、

四、文中哪处景色写得好,说说自己的看法。

1、学生口答,纠错。

2、整理笔记,识记文言文中“以”字的常见用法。

3、师友互查重点句子翻译。

4、寻找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赏析、交流。

深化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特别表达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课堂小结

读了这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表达。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学生回顾重点字词。

巩固基础知识。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整理出来。

2、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由景色作者想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小结:小石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是否还会产生作者的感受?

学生表达交流。

4、拓展提高

假设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为游客介绍小石潭景区呢,写一段导游词,看看谁说的更吸引人。

学生练笔、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板书

景 发现竹林—寻找石潭—寻觅潭源—坐潭上—记之而去 由

小石潭记

情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不可知——凄神寒骨 心

绿竹、清潭、游鱼、溪流 远在深山无人赏识

仕途受挫,故交远离,寄情山水,以解愤懑

四、反思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优质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三)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作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老师才能在面对学生时心有成竹。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优质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8篇


老师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能更好的写好教案。教案为教师的教学判断和决策提供了基础和保证,您是否也在为写好教案而烦恼呢?根据您的意愿我们为您准备了一篇题为“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的文章,我相信这篇文章会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篇1

第一部分

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

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第二部分

26、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杂食性(如人)

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哺乳动物是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恒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

第三部分

50、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55、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63、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肩关节;下肢: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趾关节

65、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第四部分

71、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76、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7、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8、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79、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0、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1、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2、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3、“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4、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5、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6、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7、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8、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89、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9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0、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第五部分

91、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2、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3、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4、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5、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6、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97、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98、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99、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0、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1、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2、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3、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第六部分

104、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05、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06、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07、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08、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09、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110、比较真菌与细菌

相同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同点: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篇2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5).扼制()(6).暂时()(7).繁衍()(8).蒲公英()

A.“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B.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C.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须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①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客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②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榈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它们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什么危害?

4.为什么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不是件寻常小事”?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活动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辽阔的海洋拥有巨量的海水,所以,尽管从远古到近代接纳了从陆地流人的难以计数的各种物质,海洋却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海洋排放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据报道,现在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5万吨铜,390万吨锌,30万吨铅和100万吨有机氯农药。以致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海洋污染灾害。

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赤潮、毒物污染、塑料垃圾和核污染。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其中最严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呢?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生产力,进而危害鱼类;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在海域中积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乃至人类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有机物污染会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异常繁殖,赤潮泛滥,破坏生态平衡。

现在,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1.第2段文字,用同近几十年来,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严重污染灾害进行比较,以此说明海洋污染的严峻现实。

2.第3段中,列举“石油污染”等例子,是为了说明海洋污染;紧接着从海域和国家两个方面举例,是为了说明海洋污染。

3.第3段中加点的“大体”一词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

4.用一句话概括第4段说明的内容。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当遇到新的矛盾需要去解决、面临新的困难要去克服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总说“我能行”,也有人总是说“我不行”。

请以“我能行”或“我不行”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1).luě(2).Qī(3).jiù(4).fān(5).è(6).Zàn(7).yǎn(8).pú

1.节制:限制或控制。制约:甲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称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扼制:控制。

3.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破坏生态平衡、对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威胁。给人类生活造成危害及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4.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以及是否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等重大问题。

5.如果生物种类的繁衍和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和繁衍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4.答案:海洋污染破坏海水环境的方式。或: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意思对即可)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篇3

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3篇范本

作为一名生物科目老师,应该要学会写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因为生物教案能够对你的生物教育工作带来帮助。快来写一篇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篇1

第2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常都是以很复杂的大分子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须先经消化,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而这一切过程是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让学生看消化系统挂图或模型,自己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

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1)口腔:口腔内有舌和牙齿。

①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A、结构:

.牙根:牙槽里的部分。

牙颈:稍细的部分,外包牙龈(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牙冠:表面覆盖着乳白色的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

B、功能:其中门齿可咬切食物,犬齿负责撕裂食物,臼齿负责研磨食物。

C、其他: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一是乳牙, 20个;二是32个恒牙,28~32个。

②舌:是口腔中一块肌肉质的结构,主要的功能是搅拌食物、辅助吞咽,此外还与发音和辨别食物的味道有关。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

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长约25厘米,可以依靠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层(借助挂图讲解),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胃壁的平滑肌十分发达,从而使胃的收缩强而有力。胃上端与食道相接的部分,称为pen 门,胃下段与小肠相接,称为幽门。在幽门部的管壁内,有一圈特别发达括约肌,能控制食物通过。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不同食物在胃里的储存时间各不相同,混合性食物一般4~5小时。空腹时,胃壁肌肉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故每5小时左右进食一次。

(5)小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大约有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起始部相当于十二手指并列的长度,故称十二指肠(结合挂图见讲解),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除了长度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适应性特点,后面会学习到。

(6)大肠

大肠较小肠粗大,长度约1.5米,可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利用挂图讲解)。

在大肠的起始端(与小肠相连接处),有一向下突出的盲囊,称为盲肠,其盲端又有一指状的突起,即阑尾。盲肠和阑尾在人体都是退化的器官。大肠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7)肛门

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

有三对,分别是腮上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另外,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

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肠液约1~3升。

(4)胰腺

位于胃的后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靠近胃与十二指肠。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位于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成人肝脏重1.5千克。肝脏能分泌胆汁,呈碱性,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帮助脂肪的乳化,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均先运到胆囊中暂存,待有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胆囊的收缩,把胆汁挤压出来,经总胆管注入十二指肠总胆管的末端与胰管合并而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该处也有括约肌的控制,平时紧缩,在进食时才会舒张而打开,使胆汁和胰液经此流入小肠。

另外,肝脏还能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等等。

板书:

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

(一) 消化道

(二)

1、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1)口腔:牙齿咀嚼;舌搅拌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管:

(4)胃:暂存食物,初步消化

(5)小肠:长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6)大肠:长1。5米,有一定吸收功能

(7)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2、消化腺

消化腺

开口

所分泌的消化液

含有的消化酶

唾液腺

口腔

唾液

消化淀粉的酶

胃腺

胃腔

胃液

消化蛋白质的酶

小肠腺

小肠腔

肠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肝脏

小肠腔

胆汁

不含酶

胰腺

小肠腔

胰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篇2

具体设计如下:

1、利用“动画片”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课上首先让学生看一段动画片后回答问题——这段动画片讲述了我们前面学过的哪点知识?动画演示的是一个小男孩想把一个体积很大的家具搬进屋子,但搬不进去,他动了脑筋后将大家具拆成小件,就一件一件地搬进了屋子。这段动画形象地表明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只有转变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进入细胞即“食物为什么消化”的道理,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学习兴趣也开始萌动。随之提出:“‘拆’的过程在哪个结构中进行?”的问题,学生很轻松地答出:“消化系统”。此时剩下的,也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拆’(大分子物质转变为小分子物质)是怎样进行的呢?”学生的“胃口”被调动起来,兴趣高涨。

2、利用已有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做出假设。

在明确了课题之后,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当天吃的早餐,再让学生将其归类:如面包、肉包子的皮儿、粥主要成分是淀粉;鸡蛋、牛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肉包子的陷儿、牛奶里含有脂肪。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题: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淀粉、蛋白质、脂肪是怎样被消化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有知识对其做出合理的假设。由于学生已有了“食物为什么消化”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的知识,做出假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找几个小组汇报后,将学生所说的消化过程进行归纳:在牙齿咀嚼、胃肠蠕动的作用下,食物可以由较大的体积转变为较小的体积,但大分子物质仍然是大分子物质,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性消化”;与此同时在口腔、胃、小肠里食物会与消化液混合,在酶的作用下,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脂肪会转变为小分子物质,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学生是很容易想象的,而化学性消化是难以想象的,“我们能看到人体内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变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吗?能否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设计实验模拟人体内发生的这个过程呢?”利用问句将这节课的重点指出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设计并完成体外实验模拟体内消化过程,解决问题。

(1)确定要研究的大分子物质:

由于4人一个小组,要想在课上通过实验解决三种大分子物质的消化问题是很难实现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问题,10个小组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再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汇报效果会比较好。因此在参与小组讨论的时候我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学生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兴趣、能力确定要研究的大分子物质。

(2)设计实验,初步定出设计方案:(可以参考阅读资料,或找老师帮助)

对于大分子物质的检验方法学生了解的较少,多数学生只知道淀粉遇碘酒变蓝,因此给学生准备了一份书面的阅读材料,里面介绍了一些关于大分子物质的特性、检验及一些关于酶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选择利于自己工作的内容,再给予一定的加工,初步定出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选择性、能动性都得到了锻炼,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也许连指导者都算不上,就是学生中的一员。

(3)交流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实验方案:

不同的小组,就算研究的问题相同,实验设计思路也各有千秋,让一些小组起来汇报,由学生进行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教师再给予恰当的点拨,学生再次修改实验设计方案,让其趋于可行。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4)进行实验(等待过程中预期实验结果)

在学生确定了实验方案后,首先要自己选择实验用具。教师事先按研究的大分子物质不同准备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及用具,与一种大分子物质相关的放在一个实验盘中,学生领取了实验盘后,要按自己的设计进行选择。学生的选择性、主动性得到了锻炼。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是由学生自主操纵的,每一位组员都得到了适当的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真正从自己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肯定了自己的能力。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学生亲眼看到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了小分子物质,尽管没有进行检测,但已经可以说明一定问题,即:一定条件下,消化酶作用于大分子物质,使其分解为相应的小分子物质了。

以上过程也可用较保守的方式讲解:教师做演示实验,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

1.口腔内的消化:

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咀嚼、切断、撕裂、磨碎,使食物和消化液接触。口腔中的舌的味觉可避免吃下有害的物质,在咀嚼食物时,又可借助舌的运动,将食物与唾液拌和成食团,以便吞咽。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但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存在时间短,所以,只有部分淀粉变成麦芽糖。如果咀嚼时间长,你会发现人口的馒头和米饭变甜,就是这个原因。

食物经咽吞下,食道受到食团的刺激,管壁的肌肉自上而下地扩张和收缩,交替活动,称为蠕动。将食团逐步向下推挤,推至食道下端,胃的括约肌舒张,食物进入胃。

2.胃内的消化:

食物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是否还能继续消化淀粉?不行,因为胃液是酸性的,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所以,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食团进入胃后,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与胃蛋白酶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胄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食物在胃内停留数小时后,破消化为粥状的食糜。随胃的蠕动,进入小肠。

3.小肠的消化

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在小肠内,小肠蠕动,推动食糜前进,同时将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而这些碱性的消化液也与食糜的酸性中和,发挥作用。

进入小肠的食糜,含有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质和多肽,经由胰蛋白酶的作用,将之分解为分子较小的多肽,然后在肽酶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产生氨基酸。

胰淀粉酶接替唾液淀粉酶的未完成的工作,把尚未消化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一步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葡萄糖。

脂肪的消化,主要是靠胆汁的乳化作用。因为脂肪不溶于水,不易被水溶性的脂肪酶所分解,但胆汁可以乳化脂肪,使脂肪分散为许多小滴而散布于水中,加大酶的接触面积,在肠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板书:

三、过程

(一) 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胃肠蠕动

化学性消化:

或者是:三、过程:

探究活动

探究胃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问题]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需要什么条件?

[假设] 胃蛋白酶需在酸性、温度为37℃环境条件下消化蛋白质

[实验设计]

(1)材料用具:鸡蛋;烧杯,试管,试管夹,滴管,量杯,玻璃杯,天平,角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玻棒,温度计,火柴,特种铅笔,石蕊试纸,开水,冰水(或冷水),浓盐酸,3%盐酸,10%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溶液,胃蛋白酶,食盐。

(2)实验方法:通过进行对比实验,比较胃蛋白酶在37℃酸性环境和胃蛋白酶在37℃中性环境以及胃蛋白酶在高温和0℃环境下,消化蛋白质的情况。

(3)预期:如蛋白酶确实需要37℃酸性环境,则该环境中的蛋白花与蛋白酶混合后就会消失,溶液就会变得透明,其它环境中的蛋白花溶液应该没有反应。

(4)实验过程

①制作蛋白花。取一个鸡蛋,把蛋白倒入烧杯中,加入1克食盐和少许清水,用玻棒搅匀,然后注入150毫升80~90℃的热开水,冲成白色的蛋白花。

②制人造胃液。称取0.2克胃蛋白酶粉末,溶于100毫升的水中,再加入10毫升3%的盐酸,配制成人造胃液,贴上标签。(或者把新鲜的猪胃冲洗干净,切碎或用刀刮下粘膜放入广口瓶里,加入5毫升浓盐酸,即制成同样含有胃蛋白酶的胃液)。

③制中和胃液。取1份胃液,逐滴加入10%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边滴加边用石蕊试纸测定,直到制成中性的中和胃液。

④取4支试管,编号。先在每支试管中各加入少许等量的、已冷却的蛋白花,然后,在1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人造胃液。在2 号试管里加入等量的中和胃液。在3号试管里加入等量的已煮沸的人造胃液。轻微摇荡4支试管,使各试管中溶液充分混合,成为混浊的蛋白花液。

⑤ 将1~3号试管放入盛有37℃~40℃温水的玻璃杯中(随时添加开水的方法,来维持杯中的水温)。把4号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或冷水的玻璃杯中,经5~10钟后,取出4支试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实验结果

1

2

3

4

蛋白花+等量人造胃液

蛋白花+等量中和胃液

蛋白花+等量煮沸人造胃液

蛋白花+等量人造胃液

37℃

37℃

37℃

0℃

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状

蛋白花没发生变化蛋白花没发生变化

蛋白花没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 根据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①第1号试管内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状。说明胃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在与人体正常体温接近的37℃左右的酸性环境里,能把蛋白质分解成溶解于水的多肽。

②第2号试管的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胃液不适于中性的环境;

③第3号试管内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胃蛋白酶经煮沸后已经被破坏了,失去了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

④第4号试管蛋白花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温度过低,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影响了蛋白质的消化。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证明胃蛋白酶适合在酸性环境和37℃范围消化蛋白质

八年级上册生物哺乳动物教案篇3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明确三个问题:第一、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第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第三、食物消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

2、事物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

1、小肠与消化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教法建议:

建议授课3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第2课时学习消化食物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第3课时通过实验探讨食物消化的过程。

关于“食物为什么需要消化”的教学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才能进一步被细胞利用。建议教师演示“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先让学会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实验,再演示。

在了解了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的基础上,很自然就会想到“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怎样才能转变为小分子物质呢?”引出——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可让学生看图自己说出。并结合自身实际指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自然位置。关于牙齿的教学,可以利用模型简单介绍,建议把牙齿保健的内容放到第四节讲解,让学生先收集一些资料。关于胃的结构的教学,建议先利用挂图明确胃壁的四层结构,并指出整个消化道壁的结构都与其相似;再结合录像或实物,让学生对胃壁内表面有皱褶,能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由于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在关于小肠的教学中应注意明确:一、小肠长(利用消化系统挂图就可看出);二、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演示实物或看录像)这种结构特点——面积大决定着食物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相对长,消化更充分。进而强调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于大肠的教学,可结合挂图进行讲述,要让学生明确平时易混淆的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关系。关于消化腺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明确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见下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胃和小肠的结构特点,重在突出“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难在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

3、“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重在实验的设计、实验的现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

第1课时: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食物,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必须经过人体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么营养物质为什么需要加工?要经过怎样的加工?又是由我们身体的哪些结构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呢?这就是我们在第二节要学习的内容。

: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不是都能进入细胞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自己设计实验)

在甲乙两个大烧杯内装入清水,玻璃管下端用玻璃纸(相当于细胞膜,也可以用鸡蛋的卵壳膜代替)包紧,玻璃管内是待透过细胞膜的溶液。甲装置里装的是淀粉液,乙装置里装的是葡萄糖溶液(课前准备好)。

一段时间后,往烧杯和玻璃管内分别加几滴碘液来检验,可见到烧杯中的液体不变蓝,而玻璃管中的液体颜色变蓝了。

再取乙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和烧杯中的液体各取5毫升,分别放入A、B两试管中,再各加入5毫升本氏液后隔水加热来检验,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溶液和烧杯中的溶液颜色都变成了砖红色。

这个实验可以表明像葡萄糖那样的小分子物质是能透过细胞膜的,而淀粉那样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

所以食物中那些淀粉、蛋白质、脂肪类的大分子物质必须要经过加工(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食物消化的过程),转变为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所利用。这就是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

补充:如本课时时间富裕,可将消化系统的组成提前到这节课学习。

八年级生物教育方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食物链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

(2)通过模型的构建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

(3)通过定量分析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并学会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发展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2)学会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进而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理解生命系统,初步形成生态学观点,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二、重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以及应用

三、教学设计:

【问题探讨,引入课题】

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生产力低下等方面的原因,农产品的产出十分有限,假设你是国家领导人,在不违反营养学规律的情况下,该如何分配有限的农产品养活更多的人?

A、粮食全部供应给人吃。

B、一部分粮食供应给人吃,同时用一部分粮食喂猪,人吃猪肉。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不给出确切答案,引导学生从获得能量维持生存的角度分析,进而引入课题。

【设置问题,引导思考】

问题1:能量对生命系统的意义?

讲述: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封闭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序性将增加。生命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可以通过获取能量来维持系统的有序性。对于个体来说没有能量的输入就意味着死亡;对生态系统来说,如果在较长的时间没有能量输入,必定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问题2:能量如何输入到生命系统?

讲述: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他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从而实现能量的输入。消费者和分解者不能利用光能,从摄入的有机物中获取能量,从而实现能量的输入。

问题3:输入生物体内的能量有哪些用途?

讲述:生物体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在此过程中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积累,一部分能量储存在了这些有机物中。呼吸作用同时产生了大量热能,热能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散失到无机环境中。

问题4: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讲述: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在个体水平上,也可以在群体水平上。将群体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系统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群体可以是一个种群或者营养级上的所有生物,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4,思考下列问题:

1、输送到地球的太阳能被全部吸收了吗?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都有哪些去路?

3、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全部都被吸收了吗?

4、初级消费者的能量都有那些去路?

【师生互动,构建体系】

投影能量流经第一、二营养级图解,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补充和完善相关答案。

强调:A、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B、粪便量归属上一营养级

师生共同完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图解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师生总结:

能量流动的起点: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能量的输入)

能量流动的渠道:沿着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流动(能量的传递);

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去路: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能量的最终去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合作探究,深入分析】

讲述:为了研究能量流动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时,每一级的能量变化数据和能量转移效率,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做了定量分析。1942年,林德曼发表了《生态学的营养动态概说》,他的这项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奠定了现代生态学的基础,

投影赛达博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问题: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引导学生用林德曼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值进行分析。师生总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林德曼从中国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得到启发:要从食物链的角度对能量流动进行研究。投影赛达博格湖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图解。

问题:2、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

引导学生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得出结论:大约是10%—20%。

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高到低绘制成图形,呈现出金字塔形状,成为能量金字塔。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再回到“农产品分配”的问题上,现在你会再选择哪种策略?

2、让学生从能量流动特点的角度解释如下两个现象:

(1)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2)、“一山不容二虎”。

思考: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举例:绘制一个有树木、白蚁和啄木鸟组成的食物链中个体数量关系图形。观察它们和能量金字塔的区别。总结:能量金字塔是普遍的规律,而数量金字塔则不是,跟生物个体的体型大小有机物含量有关。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B、能量流动可以循环流动

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把能量从无机环境带到生物群落

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

2、假设下图食物网中的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获得的能量为()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A、等于10—1NB、等于10—2NC、少于10—1ND、少于10—2N

3、在一个高产的人工鱼塘中同时存在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c+dB、a=b+cC、a>b+c+dD、a

4、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A、200gB、250gC、500gD、1000g

四、板书设计: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篇5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肋及其原因。

2.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二)能力方面

运用类比迁移等方法,认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2.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章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难度不大,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直接经验,因此,本章主要是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价值,并从具体行动上体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本章教学时,通过呈现大量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事实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归纳和概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得㈩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人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处,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四、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江豚的图片、视频和相关新闻;收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案例;收集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广告视频。

五、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播放视频:江豚)

[提问]

(1)认识这段视频十的动物吗?

(2)看到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觉,

播放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组图。讲述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

[提问]

看子这段新闻,你又有什么感觉?观看并辨认。

[回答]

(1)江豚。

(2)愉快、兴奋。

[回答]

惋惜、难过。

通过两段对比鲜明的材料,让学生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激发学业保护业物多样性的愿望。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问]

(1)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2)如果这样的事件持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小结]

其实,不仅是扛豚,从教材中所提供的很多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生物都面临着灭绝的可能,这使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肋,。

[追问]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案例?

补充案例:近年来火绝的动物及灭绝时间。

[提问]

你们觉得哪些原因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小结]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回答]

(1)这些江豚可能是因为饥饿、中毒、受伤、生病等原因而死亡。

(2)江豚可能会像白鳍豚那样走向灭绝。

阅读教材110—111页内容。

学生交流。

[小结]

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多物种会从地球上永久性地消失。而且近年来,物种消失的速度在加快。

[词论、交流并回答]

人类的捕杀;过度利用和开发;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等。

以教师提供的江豚的案例为点,以教材提供的和学生所了解的丰富素材为面,强化学生对于的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的认识。

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好铺垫,

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过渡]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如果不采取措施,江豚可能在未来10-15年功能性灭绝。

[提问]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保护江豚呢?

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进行陈述、修正、补充和归纳。

[案例]

我国保护大熊猫的主要措施:建立卧龙、工朗、麻咪泽等自然保护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比较成功的案例。

[追问]

(1)在保护大熊猫和同学们所提到的这些案例中,你觉得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2)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3)以江脉的保护为例,分析一下,要保护江豚赖以生存的环境,叫能面临什么样的阐难?

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引导。

[追问]

人与生物圈其他上物能在共有的环境中和谐共处吗?请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案例]

安徽铜陵江豚自然保护区,人与江豚的和谐共处。

[过渡]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看到,人和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当然,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

[提问]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对学生的观点做鼓励性评价,并以板书的形式进行归纳、提炼。

阅读教材113~114页资料,讨论、交流。

[回答]

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管理、建立种质库等措施,可以对江豚等濒危生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回答]

(1)关键在于保护了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3)人类生活、生产等活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小结]

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困难来源于我们自身。因为我们的活动,很可能挤占或破坏其他生物的上存环境。由于人类的生活也要依赖于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做到人与生物圈具他生物在共有的环境中和谐共处。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证明。

学生交流。

[回答]

不购买、食用珍稀动物及具制品;购物时选择环保袋;用餐时不浪费食物;做好废弃的作业本、草稿纸等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等等。

以江豚的保护问题,引导学业交流、归纳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分析保护大熊猫和其他生物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源头在于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通过进一步的追问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保护牛物栖息的环境,并不意味着人类的退出,而是人类要力争与其他生物在共有的环境中和谐共处。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课堂

总结

[播放视频]

两组公益广告:保护江豚的公益广告、姚明保扩鲨鱼的公益广告等。

请学生谈感受。

[结语]

很高兴同学们能想到采取很多力所能及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真心希望同学能把今天所学、所想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力。其实,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学生观看、感悟;

通过两组公益广告。进一步升华学业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牛物多样性的热情。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篇6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环境知识。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

3、重点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了解科学的引进生物物种。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态环境知识。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

教学难点: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及其危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讲几个生物入侵的例子来作为导入。

(一)文章整体把握:

文章主旨和结构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以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

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解释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文章首先从日常生活人手,引出本文话题,接着为“生物入侵者”下定义,并用一个递进复句,点出其严重危害:“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1、根据第①段内容的表述,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定义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答:解释说明。

3、为什么把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入侵者”?

答:因为他们不仅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第二部分(第,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偷袭”、“吞食”等动词来说明棕树蛇对其他物种的严重威胁,并用“不仅如此”一词指出其已造成的破坏。下文说其潜在的威胁更大。

4、根据第②段内容,试推断“生物入侵”是怎样造成的?

答:交通工具的发达导致。

5、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种种”指代哪些内容?在文中用“”线标出。

答: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安家落户……

6、第③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7、第③段举“斑贝”的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答:说明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若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给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

8、“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够,如果删去,说明人们在清理和更换管道上只花了十亿元,与实际情况不符,反之,更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9、第④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第④段举出棕树蛇的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答:说明“生物入侵者”会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威胁。

阅读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答:①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联系整个选文,说说第①段中“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答:领起下文。

针对“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一条或几条防范措施。

答:①加大宣传人们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

②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第三部分(第,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作者通过对“生物入侵者”的详细介绍,并举出恰当的事例加以说明,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严重危害,自然会联想到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什么.因此作者也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本段要说明的问题。这样巧妙地安排,把读者的认识引向深入,电的确引人人胜: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应当“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途径是它们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虽然海关“严加防范”,但“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侵入防不胜防,也使每位读者在头脑中画出了问号:对待“生物入侵者”应当怎么办?

第四部分(第,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这两段写人们的认识,有同有异;其中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段尾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并运用反问句,鲜明有力地表明大多数人的观点。

第五部分(第,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举出美国对此采取措施的事例,以说明人类已开始采取相应措施,使读者形成较完整的认识过程。

1、面对“生物入侵”这一问题,学术界有两种态度,他们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答:一种依据是生态平衡的原则;另一种则是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太漫长,人类社会会损失惨重。

2、“生物入侵”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答:一种是某些本土物种灭绝,一种是耗费大量钱财。

3、生物学与生态学有什么区别?

答: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4、文中提到的生物物种的迁移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完全一致吗?

答:不完全一致。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常态下的物种迁移是纯自然的,不依赖外界的力量,而文中提到的这种生物物种迁移则是被人为力量造成的不符合正常的自然界物种繁衍的法则与规律。

5、作者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谈“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的?

答:举例子与列数字。

6、调查一下你的身边,看看有没有生物入侵的现象?

7、通过本文的学习,请你想想如何在利用生物资源的同时,避免产生生物入侵的危害?

文章结构思路:

《生物入侵者》

(一)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人侵者”(

(二)介绍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一层:(生物在自然条件下迁移、繁衍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二层:(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说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会造成人侵现象及其危害。

(三)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四)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五)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8自然段

(二)写作特点:

1、整体逻辑顺序

第一步给“生物入侵者”下定义,这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文中第2段排除了古代生物的“自然途径迁移”,使概念的外延更明确。第二步,说明“生物入侵者”两大危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对某个地区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这是“入侵者”这一贬义词语的自然延伸。第三步由害及因——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引导读者由表及里,由物及人,由自然而社会地深化认识。第四步,介绍学者对“生物入侵者”的基本认识和对策,使读者的认识进入“改造世界”的层次,从而使整个认识过程体现出逻辑性。

2、局部逻辑顺序

第4段中“尤令生物学家们担心”一句体现出程度差异,这正是安排述说两种危害的顺序的逻辑依据;第5段举例说明“生物入侵者”日益猖獗的原因,作者先说“新鲜水果和蔬菜”,因为它们数量大,危害重;次说“跨国宠物贸易”,因为这是“近年来”发生的,数量和程度都居次位。这种根据不同程度安排材料的写法,是常见的逻辑顺序法。文章结尾介绍美国的两条对策,先写加强对交通部门的监控,再写制定跨部门的监控计划,也体现了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

3、事例安排有详有略

本文举例子安排详略有别,举二战期间棕树蛇落户关岛的例子十分详细,因为这个例子非常典型,而又是多数读者不了解的。而对“地中海果蝇”则一提而过,因为有段时间对地中海果蝇的报道充斥着媒体,人们已知之较多。看来.说明文详略的安排,既要考虑说明对象的特点,又要兼顾读者的知识背景。

(三)重点语句:

(四)指点迷津

①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的小事”?

②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③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篇7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肋及其原因。

2.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二)能力方面

运用类比迁移等方法,认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2.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章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难度不大,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直接经验,因此,本章主要是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价值,并从具体行动上体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本章教学时,通过呈现大量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事实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归纳和概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得㈩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人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处,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四、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江豚的图片、视频和相关新闻;收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案例;收集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广告视频。

五、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播放视频:江豚)

[提问]

(1)认识这段视频十的动物吗?

(2)看到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觉,

播放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组图。讲述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

[提问]

看子这段新闻,你又有什么感觉?观看并辨认。

[回答]

(1)江豚。

(2)愉快、兴奋。

[回答]

惋惜、难过。

通过两段对比鲜明的材料,让学生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激发学业保护业物多样性的愿望。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问]

(1)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2)如果这样的事件持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小结]

其实,不仅是扛豚,从教材中所提供的很多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生物都面临着灭绝的可能,这使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肋,。

[追问]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案例?

补充案例:近年来火绝的动物及灭绝时间。

[提问]

你们觉得哪些原因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小结]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回答]

(1)这些江豚可能是因为饥饿、中毒、受伤、生病等原因而死亡。

(2)江豚可能会像白鳍豚那样走向灭绝。

阅读教材110—111页内容。

学生交流。

[小结]

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多物种会从地球上永久性地消失。而且近年来,物种消失的速度在加快。

[词论、交流并回答]

人类的捕杀;过度利用和开发;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等。

以教师提供的'江豚的案例为点,以教材提供的和学生所了解的丰富素材为面,强化学生对于的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的认识。

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好铺垫,

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过渡]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如果不采取措施,江豚可能在未来10-15年功能性灭绝。

[提问]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保护江豚呢?

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进行陈述、修正、补充和归纳。

[案例]

我国保护大熊猫的主要措施:建立卧龙、工朗、麻咪泽等自然保护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比较成功的案例。

[追问]

(1)在保护大熊猫和同学们所提到的这些案例中,你觉得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2)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3)以江脉的保护为例,分析一下,要保护江豚赖以生存的环境,叫能面临什么样的阐难?

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引导。

[追问]

人与生物圈其他上物能在共有的环境中和谐共处吗?请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案例]

安徽铜陵江豚自然保护区,人与江豚的和谐共处。

[过渡]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看到,人和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当然,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

[提问]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对学生的观点做鼓励性评价,并以板书的形式进行归纳、提炼。

阅读教材113~114页资料,讨论、交流。

[回答]

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管理、建立种质库等措施,可以对江豚等濒危生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回答]

(1)关键在于保护了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3)人类生活、生产等活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小结]

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困难来源于我们自身。因为我们的活动,很可能挤占或破坏其他生物的上存环境。由于人类的生活也要依赖于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做到人与生物圈具他生物在共有的环境中和谐共处。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证明。

学生交流。

[回答]

不购买、食用珍稀动物及具制品;购物时选择环保袋;用餐时不浪费食物;做好废弃的作业本、草稿纸等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等等。

以江豚的保护问题,引导学业交流、归纳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分析保护大熊猫和其他生物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源头在于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通过进一步的追问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保护牛物栖息的环境,并不意味着人类的退出,而是人类要力争与其他生物在共有的环境中和谐共处。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课堂

总结

[播放视频]

两组公益广告:保护江豚的公益广告、姚明保扩鲨鱼的公益广告等。

请学生谈感受。

[结语]

很高兴同学们能想到采取很多力所能及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真心希望同学能把今天所学、所想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力。其实,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学生观看、感悟;

通过两组公益广告。进一步升华学业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牛物多样性的热情。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篇8

观察一张母子合影的照片。请学生分别找出他们相像和不相像之处。

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些属于性状?

你在哪些性状上像父母?

统计性状像父母的人次。

从刚才的统计可以看出孩子像父母即遗传是一种普遍现象。那其他生物有没有遗传的现象呢?

那到底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呢?

启发学生观察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的差异。

出示几组相对性状的练习题,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父母的性状为什么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呢?是父母把眼睛鼻子这样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了吗?

出示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逐一讲清楚实验的过程及出现的结果,让学生分析。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板书第二个问题,并把第一节的题目补充完整。

让学生分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亲子间的相似性就叫遗传,他们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引出课题

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引出子课题。

这些都是生物的性状。

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对学生的各种猜测不作对错的评价。

引导学生认识到超级鼠个体大这种性状,是由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出示转基因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转基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学生观察,并作出回答。

观察调查表并回答

学生举手

学生举例,如动物的、植物的遗传现象。

然后再认真观察书25页上的图片。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归纳出来。

观察姚明和他的教练的合影,寻找他们之间的不同。

学生做练习

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出猜测。

学生带着疑问观看,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质疑、提出问题。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_____________生物的性状

(将“基因控制”四个字的位置先空出来不写)

一、生物的性状

二、基因控制性状

(并把第一节的题目中空出来的“基因控制”四个字补充完整。)

作业训练

1)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

2)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

3)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4)你有没有怀疑过?

5)对动物来说,运动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什么呢?

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7)后代中只有转基因鼠的体量变大了,说明了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教案推荐: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篇)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教案推荐: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导入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

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四、品读文本

㈠三读蓄势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痴”)

㈡三痴解意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1)“痴行”(“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可有类似“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想象)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2)“痴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生读,有感情地读,说说此景异在哪里。教师提示: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茫的景象。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教师明确: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可多媒体摘要显示: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3)“痴心”1.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坏了?①一生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A.“此人”是哪种人?用文言文说说看。(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B.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最好有神态?(彼此彼此……)②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留电话、地址、QQ号,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现在我们重新来看我们最初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是不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现在,同学们知道“张岱心中有寒冰”的谜底了吗?

五、课堂练习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吧。

(可比较它们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或者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六、朗诵留白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动情的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就“我看古人之痴”为话题,课后练笔。

自我问答 语文教学不要拘泥于课本,要融汇古今,旁征博引,方能扩大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