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雨中的树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21

雨中的树观后感(实用10篇)。

深入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在观看时我们会想到很多事情。写一篇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系统地理解电影中的细节,从而理解电影的主题。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雨中的树观后感》这部作品带给我们的感悟和思考吧!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对某些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1

李林森,初识这个名字是在《雨中的树》的拍摄现场。我问我的朋友,他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拍电影来纪念他?万源的一位朋友说,万源这些年的发展全靠他。他是个好人。

一个好人。是的,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好公务员。

还记得电影里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2004年9月5日,持续的暴雨洪涝导致宣汉县天台镇义和村突然发生山体滑坡。位于前河上游的五宝镇数万人面临洪灾危险。“共产党员,请跟我上!

”灾情发生后,时任五宝镇党委书记的李林森火速组织9个应急分队,分赴8个村、1个居委会,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转移群众。经过10多个小时的生命搜救,2万多名受灾群众已安全转移,全镇无人死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是怎样舍生忘死的一个人才能造就的奇迹?

他在雨中挺立,不管风雨怎样的叫嚣,他依然坚守;他在雨中挺立,不管积水怎样的冲刷,他依然前行;他在雨中挺立,不管天空怎样的灰暗,他依然奔走。

最终,他倒下了,倒下了就再也没有起来。然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温暖如春的世界。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和一个中国人的荣誉——献身于自己的职责!

正如那首歌:“没有语言,却是本读不完的书。不是音乐,却拥有动人的音符。

风雨中洗涤出,蓝天的情愫。生命把根脉深植在脚下的热土。雨中的树,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

雨中的树,把人间最美的画卷颂读。”

有人说李林森是一棵树,一棵在暴雨中受不了的树。有人说李林森是火,一种在暴雨中燃烧得越来越多的火。我却认为,他是一团绿色的火焰,如伟岸的树一般挺立,如刚烈的火一般灼热。

他点燃了自己的生命,投射出生命的每一寸光芒,传递出生命的每一分钟的热都。

他赢得了人民的掌声和幸福的泪水。我们都哽咽着读着他的人生。一段艰苦、坚强、忙碌的人生。

他的妻子哭着说他每次说话都不算数,说好看了忙完一项工作就去安心的看病,可工作一项接一项,没有尽头,医院里也只能留下他匆匆的背影。他的儿子追逐着他的脚步,去到他曾经工作的地方,听到每一个人说的话都是惋惜,都是怀念。然后,小姐慢慢收拾了一个盒子,贴上邮票寄往天堂的方向。

小时候大家都会唱:“我们是共产主义**人!”长大之后才明白,这句话承载着多少的责任,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有多重。

我们不再只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已经开花了。我们需要考虑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作为预备党员,李林森同志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好榜样!我们也有责任,我们也要学会:

“爱祖国,爱人民,不给组织添麻烦”。

我坚信,绿色的火焰不会熄灭,他站在风中,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2

雨中的树,把人间最美的画卷颂读

电影《雨中的树》以原中共四川省万源市委组织部长李林森的生前故事为蓝本,从李林森儿子李东阳的视角出发,回顾了他的父亲平凡、短暂却卓越的一生。不同于以往很多主旋律电影中“高大全”的先进人物,《雨中的树》用朴实的生活细节最大程度上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李林森。看完电影的一瞬间耳中恍能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片中雨滴敲击树叶、屋檐与大地,在此时仿佛闭目伸手,亦能触及,一个人生命的盛衰之变和伟岸价值尽为诸如此类的质感所袒现。

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林森说:“空气可以不干净,水可以不干净,但人心不行。”他以他对官场与人心的理解,摸着良心干活,看到干实事的会卖力提拔,理由很简单“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面对反驳,他给出了一个理由,说办公室里的干部说不出话来。或许,很少下基层的他们听着那些惊人的数字,再硬的心也软了。影片泪点甚多,当追寻父亲足迹的少年走入父亲常去的面条店的时候,老板娘在他对面为李林森也摆上一碗,父子相对吃面的场景本是文艺作品中极为温馨的意象,然而逝者难追、少年终是独坐,听乡民缅怀已去世的父亲,这情节,让观者不得不动容;与年轻人在一起的圣诞联欢会上,李林森要大家以“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转瞬之间,生命便将走向终点,我们是眼睁睁看这伟岸的生命渐渐流失而无能为力,生命于盛衰过程中的瞬息反差,足以让人感喟不已,在接近百万字的《三国演义》里,最感人肺腑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在秋风夜、五丈原说的那句“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毕竟对生命的注视,是最动人的情怀。

感悟“雨中的树”,感动之余,更多的是体悟,是以此为镜,反观自身。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显微镜”捕捉李林森的公仆情怀,以“透视镜”透视李林森的崇高党性,以“平面镜”反观当前工作实际,自觉将先进和优秀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让“雨中的树”成长为一片植根热土、风雨洗涤、巍然挺立的森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政治残酷,社会黑暗,我深知无法改变外在,但却依然可以坚守自己的执着,做个干净的人。

英雄不是特例。他看到了许多优秀的领导者,许多值得钦佩的领导者,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和一个善良的人。看完电影,我很感动,也很有共鸣。我记得电影里的角色,并通过角色反省自己。这是一部好电影。

我希望我只能有一片森林,一整片森林一起支撑着一片晴朗的天空。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3

让雨中的人们心安

电影《雨中的树》由真人真事改编,真实再现了“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公正廉洁的感人事迹。观影之后,精神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升华,特别是片中那一句句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的台词,直观地反映出了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信仰和操守,也一次次地敲打着我的心灵。

心系百姓,不畏风雨挺身而出。“要是淹死一个人,你甭活,我也甭活了”。在山区暴雨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死关头,李林森不会临危不惧,以最快的速度组织群众转移。

他身先士卒,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持冲在救人第一线,带领党员干部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展开地毯式搜救,不放弃任何身处险境的群众,最终创造了全镇无一人死亡的奇迹,而他也终因疲劳过度累倒在救灾前线。只有心中真正装着百姓的人才会在极度劳累的时候还惦记着“让老人和孩子吃上热乎的”,李林森就是这样一名干部,时时刻刻将百姓的利益置于最高处,将百姓的疾苦记在心间,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也只有这样的干部,才能让百姓动情地对他的儿子说“你父亲是个好人”。对老百姓的认可,是李林森最大的荣誉,也是他永无止境奋斗的源泉。

“你时时把人民记在心间,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时时想着百姓,处处念着百姓,李林森做到了,我们每名党员干部也都应该做到。

牢记职责,任人唯贤辛勤渡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身为组工干部,考察干部是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李林森讲党性,讲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干部工作情况。

在偏远落后的紫雾乡,他与默默奉献,坚守岗位15年的乡长并肩战斗在抗洪抢险的阵地上,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了对干部的考察,在推荐这名干部时,他深情而坚定地说道,“什么都比不上做人重要,我们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其实,李树森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老实人,他心无旁骛,只想着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他把自己比作船夫,以渡人过河为己任,从坚守岗位的乡党委书记,到心怀家乡的热血青年,再到扎根基层的青年学生,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在他的引导和鼓励下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用自己辛勤的工作诠释着我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我们的岗位不尽相同,我们的职务各有高低,但我们的工作目标高度一致,都是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牢记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看似平淡无奇,却正是我们为党和人民事业添砖加瓦的最好方式。

敬畏权力,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空气可以不干净,水可以不干净,但人心不行”。作为组织部长,李林森权力很大,但他知道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实事的,所以他从不利用权力谋取私利,搞特殊化。

个别干部找他送礼、拉关系,他拒绝了;自己的妹妹想让他说句话解决工作,他也拒绝了;就连身患重病坐火车时,他也是和别人一起挤在人满为患的硬座车厢。“人心就得在土里泥里受这个煎熬,谁能够熬过去,谁就是好样的,谁能够把该留的宝贝东西留下来,把该扔的扔了,谁才是好样的”。他抛弃了享受和特权,留下了清廉和正气,正是因为这份胸怀坦荡,他才能在面对行贿未果的干部醉酒后放肆的挑衅时依然保持那份威严和从容。

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搭建自己的安乐窝,人民不会答应。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像李林森那样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在面临**和特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既有严于律己之心,又有严于律己之力,真正将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影片一大成功之处是并未将李林森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形象,让我们感到好干部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但是懂得用良心去限制欲望,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片名为何定为“雨中的树”,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理解,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它代表了李林森身上所具备的宝贵精神。风雨可能会给人带来无助和畏惧,在这时看到一颗苍劲挺拔的大树,就仿佛惊涛骇浪中看到了闪耀的灯塔,人们会感到有了依靠,雨中的树多了,人们心里也就安定了。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4

学校校庆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了《雨中的树》这部电影。电影用插叙的手法,结合意识流的手笔,感人地叙诉了李林森同志一生的先进事迹。

我深深地体会到他用短暂而又平凡的42年书写了人生不平凡事迹,向社会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忠心、干事尽心的责任感,铸就了公务员“公道正派、甘为人梯、对党忠诚、清正廉洁”的灵魂,是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创先进、争优秀的一个时代典范。

李林森,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年仅42岁,这正是一个生命绽放的年龄,然而他却永远的走了,走的那么匆忙,以至于放在他病床前的、手头的许多工作都还没有完成,都没来得及听百姓的一句“感谢”。李林森同志在工作中为党的事业放火。他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组工干部,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素质和精神。努力工作需要李林森同志无尽的激情。

满腔工作热情。“我不是怕死,不怕取消我的职务,我是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这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忘我工作践行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工作就是他的良药”。在大病期间,李林森仍然审阅和签署文件,组织会议,采访群众,到村里调查,一刻也没有停下。每次下村吃饭后,盒装的药要吃上一大把,别人看望他最高兴的还是谈工作,在他生命的尽头,病床前仍摆放着随时要审阅的文件,用心工作需要投入满腔的热情,才能做的更好。

满腔为民深情。令我深深感动的是他的全心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了解了他的事迹后,我认为做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树立忠诚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所谓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时刻为群众着想,为群众着想,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做人民的好孩子,做党的好干部。

李林森同志把自己摆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关心,自觉承担当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他决不会动摇。群众有危险有困难的时候,他与群众一起在现场处理;大学生刚进入岗位时,他亲自帮助解决必备的生活和工作物品、亲自对年轻干部进行培养锻炼;单位里的每一项工作,他都要亲自审阅;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他心理惦挂的仍然是市里最为重要的党代会。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描述他,丝毫不过。

作为组工干部,摆在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做事要讲原则,对人和事要有责任意识,干工作要有热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从优秀的角度去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要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在干部中率先垂范。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无限延伸,生命的高度也可以前后攀爬。李林森是在达州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他为写忠义而烧尽了生命,巴山和渠水为此哭泣。他努力塑造党性,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他短暂而光荣的一生给基层干部留下了许多思考。

作为一名队长,我们应该从李林森身上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无限热爱。李林森把党和群众的需要当成使命,凝聚起自己的心血、精神和生命的华彩,他的生命长度世世长远,生生不息!

作为党校研究生部的一名研究生,通过电影对李林森同志的事迹描写,我深刻的体会到应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做一名成绩突出、思维活跃、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研究生。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5

《雨中的树》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该片主要讲述“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燃尽生命谱写忠诚的感人故事。

李林森的故事并不新鲜。他不止一次在书、报纸和网络上读过他的故事。但当所有的细节都变成特定的图像呈现在眼前时,这种震撼和感动就直接指向了心脏。影片的对白很有特点,朴实真诚。当李林森面对生死考验,他是幽默的:

“咱活着呢,活得好好的”;当碰到苦干在第一线的乡党委书记,他情真意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对于前来巴结他的干部,他立场坚定,但是评价客观:“他不掩饰自己,官场的老油条不这样”。

与一味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不同,《雨中的树》里的李林森真实、亲切、可信,一位朴实、平凡而又卓越的新时期基层优秀组织部长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

从李林森之子李东阳的角度来看,影片选择了追寻父亲的生命,这也是探索父亲人生道路的动力所在。毅然折返,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水灾被困的群众,是因为坚信“老百姓的命就是我们的命”,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提拔重用多少年如一日坚守在偏远乡镇的乡党委书记,是因为坚信“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这是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关心大学生村官的个人问题,耐心做老村长的思想工作,是因为坚信要“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这是他正确对待手中权力的最有力诠释。表面上看,这是李东阳对父亲脚印的追求。事实上,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是李林森坚韧不拔和奉献精神的**人。影片希望观众能感受到模范人物走过的人生道路,感受到他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和价值源泉。

李林森深入基层的“树根精神”让我动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李林森扎根基层、真情融入,他带领群众修桥铺路、重建“新五宝”;他无私资助贫困女孩上学,弥留之际仍然牵挂着帮扶对象;他总是穿梭在抗洪救灾第一线,迷彩服、黄胶鞋、扩音器是他不变的行头。学习李林森,就是要学习他一心为民、扎实深入的“树根精神”。

同样身为组工干部,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带着责任、热情、真诚做群众工作,扎根基层,真心为民。

李林森坚毅正直的“树干精神”让我动容。李林森以崇尚原则、公道正派的形象,展示了一名组工干部的高尚职业风范。他干练、任人唯贤,选派了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干部到适合的岗位上去,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信服和社会的满意。

学习李林森,就是要学习他公道正派、刚正不阿的“树干精神”。对于组工干部来说,公道正派是立身之本,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公”与“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公道正派、知行合一。

李林森无私奉献的“树叶精神”让我动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燃尽生命写忠诚——从乡村教师到组织部长,无论在什么岗位,李林森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面对疾病的挑衅,顽强奋斗到最后一刻,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事业。

学习李林森,就是要学习他不求所取、但求奉献的“树叶精神”。我认为,选拔组织干部,就是选拔无私奉献、甘当人梯的人。要用实际工作成果回报群众、回报组织、回报社会。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6

这不是一部可以轻轻松松地抱着爆米花、喝着可乐观看的电影,正如电影片头清脆的乒乓球声一样,这部电影直击心底,引起反思。 观看的时候我也多次忍不住流泪,引发我对人性、对社会的反思。

故事通过林森儿子追溯父亲的足迹的视角,展开了父亲的一生。乡委书记时可爱的抠门儿,抗洪时不死一人的责任感,任组织部长时识人、知人、用人,不仅以上位者的思维分析别人,更以下位者的角度体验别人,真正地把工作做到别人的心坎上,一心一意只为把工作做好,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部电影固然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最让我深思的却是林森的坚持。很多时候,要做一件事很容易,要做好一件事也不难,但是始终如一,坚持做事,跟着时代的步伐,坚持做好每件事,很难,需要开阔的胸襟,广阔的视角,李林森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坚持与时俱进、一个敢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病重时,坚持工作中,在楼梯与办公室主任相遇,他要求的日历,让我动容,人们在病重之时除对奇迹的期待,对生命的坚持,但像李林森一样,执着、坚持不懈地追赶时间的足迹,坚定不移的开展自己的工作计划,努力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的人不多,而这一切都是为百姓、为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让我不禁思考,是什么样的情怀铸就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理念使他坚持了一生。

自古英雄多寂寞,有时候,我想,英雄或者说是像这样一位模范,不一定孤独,是有迹象可以追溯他的成长。希望我们都像树一样,扎根泥土,经得起风雨雪暴,经得起夏日炎炎、冬日严寒,向着阳光,挺拔生长!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7

沉重,肃穆,压抑,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初的感觉,昏暗的场景让我感觉心头压了一块石头似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跟随剧中的李东阳,我一点一点的了解着李林森这个人,脑海里慢慢地勾勒出他的轮廓——消瘦、忙碌、拼命,他的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他的工作好像永远做不完,他的身影好像永远疲惫不堪,但他对工作的热情却好像永远不会褪色。跟着他儿子,踏遍他曾经工作过的每一寸土地,看着他的事迹在这里重演,他的感动在这里延续,我对他更添了几份钦佩,倾佩他身为党员的大公无私,尽职尽责,散发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钦佩他身为人父做出的榜样作用,即使不在家人身边也丝毫不退减的那一份深沉的关爱;钦佩他身为人子的孝心恭敬,无论身在哪里,心里总是记挂着父母的安慰。

全部看完电影之后,我对他已不仅仅是钦佩,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心疼。他对工作的投入太深,深的把命都快搭进去了,宣汉县五宝镇抗洪救灾的场面惊心动魄,他一趟一趟地把群众从灾区转移到安全地带,又一次一次地将自己至于险境中,只是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一个也不能死亡”,他歇斯底里的在暴雨中怒吼着,“不能让一个村民饿倒、冻倒”,却忘了自己有多么单薄、多久没进食!他对工作的投入太深,深得连自己都快忘了,隐瞒绝症的病情长达一年之久,只是想坚守岗位,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花在老百姓的身上,做百姓的父母官,他记得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百姓,记得每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记得每一个同事的优点,却永远记不得自己有多久没回家,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

一个连自己都忘记的人,怎能不让人心疼?他做的都是点点滴滴的小事,却一点一滴的进入百姓的心中。像极了电影的主题曲,没有语言 ,却是本读不完的书;不是音乐,却拥有动人的音符;雨中的树,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雨中的树,把人间最美的画卷颂读;雨中的树,把人间最美的画卷颂读。

李林森是一棵雨中的树,一棵在风雨侵袭下顽强生长的树。他的苦难和挫折不仅没有摧毁他,反而让他茁壮成长,在有限的时间内给许多人带来希望。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8

做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雨中树”。李林森同志对待工作满腔热情。“我不怕死,不怕取消我的职务,我是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这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忘我工作践行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工作就是他的良药”。在大病期间,李林森仍然审阅和签署文件,组织会议,采访群众,到村里调查,一刻也没有停下。

每次下村吃饭后,盒装的药要吃上一大把,别人看望他最高兴的还是谈工作,在他生命的尽头,病床前仍摆放着随时要审阅的文件,用心工作需要投入满腔的热情,才能做的更好。

李林森的先进事迹感染了我们,甚至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警示教育。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一定会赢得群众的喜爱。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始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以饱满的热情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扎实的作风工作,什么都不干,不懈怠地做好工作,为人民服务。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9

**电影《雨中的树》,使自己的心灵接受了一次纯洁的洗礼。《雨中的树》是一部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它真实的再现了李林森同志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讴歌了李林森同志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提供了生动的学习教材。

“没有语言,却是本读不完的书,不是**,却拥有动人的音符,风雨中洗涤出蓝天的情愫,生命把根脉深植在脚下的热土。雨中的树,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雨中的树,把人间最美的画卷颂读。” 这是电影《雨中的树》的主题曲,很简单的几句话,却描绘出雨中树的平凡、感性、坚持与挺拔。

而李林森正如那雨中树,无私奉献、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燃尽生命谱写忠诚

他能够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帮助弱者和穷人,体现了共产党员爱民爱民的光荣传统。他在工作中甘于清贫,显示出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浩然正气。洪浪滔天之际,他沉着应对,奋不顾身地救助百姓。

病重后,他被迫忍受痛苦,忘记了工作。万源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在生命的尽头,还坚持修改文件,布置会议,上传下达。最后,儿子深情呼唤父亲的那一幕,让所有的人都泪流满面。

李林森是平凡的人,同时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体现在他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上。他始终保持善良、真诚的本性。

这正是我们所苦苦追寻的人生主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如何做到这一点值得思考。是糊里糊涂,还是像李林森那样为群众服务,烧了自己的命?

《雨中的树》告诉我们应该把这可贵的精神延续,并实际行动起来。从平凡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践行,结合我们每个人的本职工作,深入到老百姓当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我们跟随李林森的脚步,以爱心、奉献、无怨无悔的理念,忠于岗位,为人民服务,无愧于心。

雨中的树观后感 篇10

《雨中的树》——一曲真实的感动

作为十八大的献礼影片,与其他献礼片不同的是,《雨中的树》更“接地气”。没有遥远的年代,没有陌生的人,片中的一切都真切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车站得纷攘浮世绘、一家人围坐吃饭的样子,都和印象中的老家一模一样。与其说李林森是原中共四川省万源组织部长,不如说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普通的丈夫,普通的儿子,这样的贴近使得主人公形象更易于观众接受,接受主人公的价值观和坚持,引发情感共鸣,也使得片中的台词少了几分说教色彩,而更像是一位父亲、一位导师的循循善诱。

从儿子寻找父亲足迹的角度,影片展现了父亲的一生。儿子的行踪和父亲当年做过的事双线并进,若干年前的故事同现实时有交叠,这就使它的叙事风格呈现出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步步重温父亲十几年前走过的地方睡过的床说过的话,慢慢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形象。

他有自己的坚持。他坚持不**的原则。他坚持消除一切意见,提拔实干干部的原则。即使他病得很重,他仍然坚持工作。他对生活的坚持,使我始终坚持时间的追求,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工作计划,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最幸福的是,他有一个明确的父亲,一个尽管生活困难但仍支持他的原则的姐姐,还有一个给予他理解、宽容和支持的妻子。

最后的最后,他在妻子陪伴下安然离去,母亲面对跑来的儿子压抑半天没有眼泪,其喷薄而不出的情感尤让人目不忍视。一个平凡地如同森林中一草一木的人,却把人间最美的画卷颂读。

窗外,林木秀美,锦绣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