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封神演义读后感(范例十篇)。
优秀的书籍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慰藉。 透过书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记录下阅读经历,如果你对“封神演义读后感”感兴趣那一定不能错过本篇介绍,请多留意我们网站最新资讯不要错过任何精彩内容!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1
寒假里,我读了《封神演义》这本古典名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的神话故事。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有时令人痛恨,有时令人欣喜,有时令人提心吊胆,有时令人畅快淋漓……但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情感元素,才构成了这部充满着英雄气概、荡气回肠的《封神演义》。
这本书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深深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在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英雄气魄。我十分敬佩周文王、周武王、姜尚、黄飞虎等大英雄,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推翻荒庸无道的纣王;我也十分厌恶纣王、妲己、费仲、尤浑等卑鄙小人,因为不是他们,就不会断送成汤六百年的江山!
这部小说描绘了许多人物,有机智可爱的小哪吒,有法力高强的杨戬,有貌丑心善的土行孙,还有冲动鲁莽的雷震子;有阴险奸诈的申公豹,有助纣为虐的闻仲,有心怀诡计的胡喜妹,还有卑鄙无耻的张奎。这些人物被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正是这些形象鲜明的人物,才上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大戏。
读了《封神演义》,使我又一次清楚地认识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明白了邪恶永远都会被正义打败。虽然《封神演义》这部章回体小说是神话故事,但是这些英雄的大无畏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2
《封神演义》是一部平民娱乐文学。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夸张奇特的想象,赋予了各类人物的奇异形貌,比如雷震子身具翅膀、哪吒三头六臂、杨任双手生目、杨戬额生第三眼等。各色人物也被赋予了奇幻般的仙术道法,如杨戬七十二变、土行孙遁地之法和陆压的躬身杀人之术等,此外,还有各种仙器、阵法,令人目眩神迷,这些都反映了本书作为一部神魔小说的独特风貌。《封神演义》大胆的想象力让人折服,基于这么好的题材,至今也已经被翻拍成许多的影视作品。
本书在人物描写上有着较为突出的成就,比如闻仲的赤胆愚忠、杨戬的机敏勇敢,尤其是对妲己的残忍毒辣和申公豹的歪曲是非描写得尤为出色,让人恨之入骨。书中描绘了纣王的残暴不仁,比如他设立残忍的炮烙之刑、建造虿盆等,这样的描写奠定了全书的情感基调。在历史上,周与商是两个没有从属关系的部族,但在本书中,作者将它们设置为君臣关系。这一方面突出了西周反商的正义性,另一方面也突出反映了以下犯上、以臣伐君的伦理思想。这些都是“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反映,残暴的统治必定成为众矢之的。
此外,书中充斥着一种“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的宿命论,每个参战的人物都是为了“完天地之劫数”,而阵亡之后也一起被封神,这就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难道神界就这么缺人吗?这也是本书的不足之处。此外,书中还意在宣扬儒、道、佛三教合一和“最毒妇人心”的“红颜祸水”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本书的价值,让众多的女性同胞背负着几百年的误解。
《封神演义》这部幻想奇特的神魔小说告诉我们,残暴的统治走向灭亡是必然的,而正义的力量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3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又名《封神榜》它的作者是许仲琳。该小说以商代灭周为背景,以武王征服纣为线索,描写了纣王的残暴、世界烽烟四起、商代晚期昏王被征服的故事。坐镇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博采民间传说,充分发挥神话故事夸张的特色,以荒诞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呈现出一个异彩缤纷的故事,使得这部巨著因幻想奇特而闻名于世,让我深受感触,爱不释手。
《封神演义》主要以神魔描绘出一个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而且处处充满想象的构思。作者笔下的人物有着奇特的样貌:堂堂商朝闻太师有三只眼睛,雷震子竟生有肉翅,哪吒则有三头六臂,张桂芳能呼名落马,杨建可随意变换形体,土行孙可在地下行走……不仅人物奇特,双方相斗时展示出的各种法宝也令人目不暇接:
哪吒有乾坤圈,姜子牙有打神鞭,等等。十绝阵、万仙阵也令人眼花缭乱、耳目一新。让人看了惊叹不已。
《封神演义》也塑造了一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姜子牙的刻意隐忍、马氏的世俗势力、闻仲的耿直愚忠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图书成为知己。我们应该多读书,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3)班·王志宇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4
读了《封神演义》后,有些情节永远记忆,有些人物不能忘记:
我最厌恶的是纣王,虽然他能用手托住宫殿的大梁,可是他贪图玩乐,还残害生灵,浪费资源,把祖宗传下的 600 年基业给毁了。
我最喜欢的是哪吒。他在母亲肚子里呆了三年零六个月。他出生时是个红肉球。他一出来,就戴着金手镯和红肚兜。他是个天才。他顽皮可爱,抽了龙太子的筯,剥了龙王的鳞,为了父母为了地方百姓,他剔骨还肉,死得壮烈 ! 师傅把他的灵魂往莲叶和藕上一推,就活了过来,成为一个永不衰老的英雄少年 !
我也喜欢姜子牙。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在他成为首相之前,他总是被别人打败和责骂,甚至被妻子抛弃。这不是说明要做个有出息的人除了不断地学习外,还要饱受磨难。
我讨厌千年狐狸精、九鸡精和玉琴精。她们成了有害的美女,就像有多少生命、健康和金钱被网络游戏、毒品和垃圾食品剥夺一样!
封神演义中的战争**也很现代:
雷震子长着一对翅膀,不像空中导弹和战机吗?土行孙的地行术,不是现代战争中的坑道和墜道吗?罗宣的千万只火鸦和火龙不是现代战争中的飞弹吗?
郑伦和阿奇喷出的气体不是现代战争的化学剂吗?高觉的千里眼和聪慧的耳朵,都来自柳根,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最先进的仪器,只要切断电源,就没用吗?
爷爷早在一年级时就跟我说过《封神演义》中的故事,而且我们家里就有一本厚厚的《封神榜》,可我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小字体就害怕,这次看的彩绘本,我化了半个小时就看完了。真是一本适合我们小学生读的小名著。
这本书不但有历史典故,最吸引人的是在商周两派的斗争中,还有许多身怀特异功能、能呼风唤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将、神仙道士参加了斗争。闻太师、申公豹是商纣保卫势力的代表,姜子牙、那吒是西周正义势力的代表。正邪双方运用各种异想天开的法术进行斗争,刀对刀、法宝对法宝,使得**更加引人入胜。
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谋,哪吒调皮有趣,纣王残暴无道,黄飞虎忠诚,武艺高强以及妲已(千年狐狸精)奸诈、可恶……等等。但是,**不压迫权利,正义最终战胜了**,而商纣违背了天意,最终未能逃脱毁灭的终结。
《封神演义》不愧为一本古代优秀的历史神话**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被纣王挖去眼睛的杨任,被赤精子所救,从眼里长出两只手,手里却还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上观天,下观地……看着看着,我彻底被书给迷住了,太好看了,我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
补充:细读《封神演义》,我们可以发现许仲琳并没有把姜子牙塑造成为一个大智大慧,道法高深,用兵如神,决胜千里的光辉形象,相反,他笔下的姜子牙具有许多缺点,有些甚至违背传统的道德标准。
文王就因为一个梦,连面试、试用都免了,直接封子牙做了右灵台丞相。别人的**是爬楼梯,而子牙的**是乘电梯,直接到顶楼。
子牙明白自己以前的那些做小买卖、摆摊儿算卦、钓鱼等的工作经历跟其他同事不能比,也清楚大家会瞧他不起。
在伐纣的过程中,子牙多次为了诱出对方主将以设计捉拿之,而同武王俩人跑到成汤大营外兜风,并且事先还不讲明。虽然调虎离山都成功了,但确实存在非常大的风险性。万一别人赶得快怎么办?
你子牙有四不象,双角一拍,四足生风,跑起来快;那武王呢?真要是有个闪失,怎么向西歧百姓交代?
当年子牙在朝歌,收了琵琶精,纣王就封他做了下大夫。俗话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子牙做了下大夫,整天就猫在比干那儿,啥都不干。自己不干活,还呆在别人家,弄得人家比干老爷子也没法办公。
日后还口口声声,说纣王无道,如果当官的都象子牙这么当法,这天下能不乱么?
子牙既然能捉妖怪占卜,就不知道妲己是狐精。为甚么不除呢,这也明明是看着纣王在一步步迈向堕落的边缘,然后坠入罪恶的深渊。相当的不厚道。
宋异人可能是《封神演义》里最厚道的人了。他在子牙困顿的时候无私的给予其帮助,张罗给他娶媳妇,给钱让他做生意。子牙先后编过筐,卖过面,开过饭店,贩过牲口,但都赔了个血本无归。
可宋异人丝毫不给子牙脸色看,相反还予以鼓励。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5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书有:《封神演义》、《笑猫日记》还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其中我最喜欢《封神演义》,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封神演义》讲了三十八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哪吒闹海。从前陈塘关有一兵叫李靖,他的夫人怀了三年还是没有落胎,就算生下不是怪也是妖。到了三更,夫人终于生了,但生的是一个大肉球,李靖一刀砍下,里面出来一个兜着红肚兜的娃娃。那个娃娃特别惹人喜爱,他的名子叫哪吒。过了七年哪吒长了四尺多高,有一天天气太热哪吒很热,他跑到河边洗澡。他哪知道他的`手镯是乾坤圈,肚兜是混天绫,他用混天绫来擦澡,用乾坤圈在水里打转,闹得龙宫不得安宁。龙王让巡海夜叉去一看究竟。
巡海夜叉一上去就跟哪吒打起来了,但还是输了,龙王三太子来了,哪吒用混天绫一捆,乾坤圈一套三太子直接拿下。
这就是我的哪吒闹海,你们的呢,也一起来写一篇吧。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6
篇1:封神演义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封神演义一书,他使我受益无穷!!!
在中华民族历经风霜苍茫的大地上燃烧这五千年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的鸿篇巨作,这个故事也是这个样子的。
纣王七年,春二月,一日,纣王出架女娲殿内,不像一阵大风吹开遮掩女娲娘娘圣像的布,纣王一看大囍,便在周围粉墙上作诗。娘娘看了大怒不已,命令三个修炼00千年的妖怪,九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娘娘说“三妖接旨成汤望气暗然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你等隐去妖形,托身宫院,不得残害众生,并去帮助一个有女娲石之人。可他们哪知原本在姜子牙手中的女娲石已被申公豹夺走,就这样,他们帮错人了,
有一天三只妖知道了这件事,可是时机已晚他们只能将错就错 再后来女娲娘娘知道了将他们困住,交到姜子牙手中,姜子牙将他们斩首。谁知道那狐狸精临死还不知悔改,还迷惑刽子手,姜子牙只好亲自把他杀死,
我真的佩服古人的智慧,我们一定把这文化之火传承下去。 篇2:封神演义读后感
这本书并非我国的着作,而是一部漫画,作者在画完它的时候,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封神演义》是一部老漫画,不折不扣的老漫画。当我重新拿起这套书时,竟然不知如何下笔。太过喜爱的东西恐怕是没有办法表现到最好。想要推荐这本书,却让我身心畏惧,生怕诋毁了好书,落得悔之不及的下场。所以,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把它放到一边,让有兴趣的人慢慢体会望的魅力。而作者则效仿故事中的姬发向不知名的方向遁逃……”。最后,这位作者署名“扭曲的作者”。
作者也许认为自己把原着扭曲了,毁了一本好书,但他也把书中的人物画得很出色,很有个性。
这是很长很长的一部漫画,故事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留在我脑海里的是元始天尊的秃头,太公望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贤人姬昌慢慢合上的双眼,闻仲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禁鞭……
说到闻仲,我不得不说的是他的心。3XX年前,他心爱的女人和皇帝成了亲,成了皇妃,使他失去了生存的目的。朱妃在临死前对他说:“殷和孩子都交给了你了。”而闻仲仅仅是为了朱妃这一句话,陪了殷3XX年,这成了闻仲活下去的目的,但闻仲就这样以殷为重心活着,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黄飞虎。他们在第一次见面时,黄飞虎就给了当朝太师一个重拳并大声训斥:“身为一国的太师,可不能只凭气力办事!”大约没有第二个人敢对闻仲如此。
当飞虎背叛了殷时,闻仲所表现的,是冷静的愤怒:被飞虎丢下的并不仅仅是殷,还有自己。
闻仲为了保护殷,不惜把金鳌岛的妖怪仙人牺牲了,还发动了仙界大战。
在红水阵里,闻仲又感受到了那熟悉的一拳,把闻仲那冰冷的铁面打碎了,飞虎对他说:“你和我的殷已经不存在了……”飞虎被强酸的雨水渐渐腐蚀,飞虎用生命唤醒了曾经的闻仲。在很久以前,闻仲虽然孤独,但却感觉不了痛苦,飞虎的出现,令他失去了孤独,而得到了另一种东西。
遍体鳞伤的闻仲笑着对太公望说:“飞虎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想要的并不是殷,而是过去那个有飞虎在的殷……”便向悬崖倒下去,他的灵魂飞过了殷,也飞过了朱妃的墓,最后,飞向了封神台。 看完这部书,我仿佛和太上老君睡着时一样,做了一个梦,一个叫“封神演义”的梦。
篇3:封神演义读后感
不知道的一天,突然翻起了《封神演义》,同时也在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这本小说。《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涵盖神仙总类最全,武器种类最多,神仙战争最大的神话小说,其实也可以说是神话小说类的“四库全书”。封神演义约成书于隆庆,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十余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原书最早追溯可能是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和《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古代魔幻神话故事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至于说到史实,除了里面几个人物如文王、武王、纣、子牙等借用历史事实,个别事例如伐纣、牧野之战等,其他神啊,道啊大多虚构。看完后我也在网上找了些关于封神演义的评论和评说,但总的来说不多。不过我要在这里声明任何小说都不是正史和正统教派理论,无论你写的多好就像《三国演义》也是作者在历史史实基础上的文学改编不是真的历史,有许多地方为了情节需要进行了适当的剧本化的改编。
可是《封神演义》这么一个大全一般的神话小说为什么没能成为四大小说之一呢?我认为有三个重要原因,第一四大名着是近代人封的,而《封神演义》思想意义和现代思想有一定冲突,那就是太现实的反应了古代政治斗争现实,那就是以道德这个大幕下的残酷党派斗争,没有大义只有利益,反面的过多,好歹这本书是要推荐给社会和青少年读者的这些云里雾里神话的事情还是不适合推广;第二与西游记相关甚至相同过多,整篇整篇诗句相同,缺乏独立性,就是在选择上也只能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选择其一,不然就有重复的问题了,不过与西游记谁好谁坏那是后话了;第三就是文学性不强,原是中国平民娱乐文学,很像是一个说书段子,夸大其辞的特别多,对人物描写不是很细致,特别描写纣王与西岐的战争,一轮又一轮,繁冗拖沓,情节严重雷同,特别是三十六路兵马伐西岐,就是三十六个情节完全一样的故事,使得让其成为范文式代表作仍然是有待商榷的。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7
【读后感1】
《封神演义》是一部著名的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的陈仲琳,也作许仲琳,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
《封神演义》全文想象奇特,篇幅宏大,它的主要内容是商灭周兴为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详细描写了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小英雄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百变的杨戬,日行千里的土行孙,有翅膀的雷震子,本领高强的各路神仙,还有什么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多么神奇的想象力,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讨厌杀害百姓的凶残的纣王,当然还有阴险残忍的妲己,他们杀人的手法真够残忍,同时我也很喜欢智慧过人的姜子牙中,还有本领强大的各路人马,比如木吒、金吒、哪吒、雷震子和杨戬等人。看完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做坏事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封神演义》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奇特、夸张的想象力,所以我向大家大力推荐这本书。
【读后感2】
在今年的寒假期间,我读了《封神演义》这本书。
这本书写了纣王昏君霸道、乱杀忠臣、听信谣言;而文武王却于纣王相反,文武王待民如子、尊重他人、最终,纣王因为听信奸臣和妲已的话语,而灭亡了。因为文王爱民如子,在众人的帮助下,杀了纣王,成为了国王,建立了周朝。最让我难忘的是文武王,他们真心的为老百姓服务,让他们吃好的,穿好的,让百姓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让我想来了现在当官的,他们大部分开着好车,吃着山珍海味,但从没体贴过老百姓的贫穷的生活,如果他们能像文武王一样,为老百姓服务,体贴老百姓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幸福。
今后,如果我成了一个当官的,我一定会像文武王一样造福百姓。
【读后感3】
《封神演义》这本书,使我释手不倦,里面的人物可多了:有聪明的姜子牙,残忍的纣王,勇敢善战的昆仑弟子,原始天尊,通天教主等等。
《封神演义》说的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王,他荒淫无度,残暴凶狠,在狐狸精妲己的挑唆下,日夜歌舞,神魂颠倒,杀害忠良,荒废朝政,内乱四起,民不聊生。还听信狐狸精妲己的毒计,把人投入毒蛇洞,征徭役造鹿台,残害了多少生灵。
书里我最佩服姜子牙,因为他精通各种法术,如:火遁,水遁,五行法术等等。他服从姬发即位,帅军东伐,破了九曲黄河阵,化血阵,万仙阵等等,打败了残忍的纣王,并宣布了纣王的十大罪状,使纣王无言以对。最后姬发一声号令,天下诸侯一拥而上,把纣王杀死了。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8
《封神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名气很大的神魔小说。小说成书于明朝,作者一说是许仲琳,一说是陆西星,但是更多的说法赞成这部书其实不是一个人写出来的,而是总结了以往大量的传说、评话综合而成的,是人类众多共同意识的结晶。
《封神演义》中有正义与邪恶两方,姜子牙代表的周武王一方是正义方,而商纣王则是邪恶方。这是人界的两派。各自都想要生长、存在下去,一方要消灭另外一方。所以,两派之间必然存在着战争。
我的理解,所谓正义和邪恶,其实是进步与落后。进步的一方,它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可以带社会和当时的人们一起进步,所以它就要萌芽。而另外一方——商末纣王时期,它已经到了衰败没落时期,阻碍了社会历史发展、伤害了人们的存在与幸福发展,所以,它必然会被新的进步力量所替代。它们各自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只是落败的那一方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就给新萌芽的这一方造成了一些阻力,因此战争是难免的。所以,客观上有正义和邪恶两派,但其实是进步与落后之分。
与此相应的,神魔界也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姜子牙的阐教,另一派则是支持商纣王的截教。这两派各自也没什么教义或教旨。阐的意思大概是阐明正义的意思,截则大概是要截住、阻挡的意思。两派都有很多有神通的人物,在人间战争里出现,帮助各自支持的一方。
我对此的感悟是:干一番事业,有的时候,且大部分时候,是需要借助外援的。一个人再能干(如姜子牙),一支力量再强大(如姜子牙率领的军队),也是孤木难支,所以需要借助外援。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9
是忠君?还是爱民?是在朝歌誓死守护醉生梦死荒淫无道的纣王?还是投奔西歧,讨伐摇摇欲坠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题。纣王进香起恶意,竟对女娲顿生淫心,使得成汤这颗六百余年的大树,断送在一个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为一个“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师更是因忠君而战异国他乡。为了一个将亡的ZF,牺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将,叫人看着心酸。
忠谏在满眼美色的殷纣心中,根本无任何意义,于是有人冒死进谏,有人投奔明主。西伯侯、苏护王、黄飞虎、李靖接二连三反商伐纣,纣王手下勇士非死那么投奔他国。如此的国家,如此的君主岂会不亡国?苛政败倒,明主救得百姓于水火,叫人看了抚慰。除了很模糊的是非之战,《封神》中另一大特点就是免除不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之分。即使在3000多年前,万物生灵就分了上级和下等,神、仙、人、精、妖、魔,像哪吒、李靖这等入“道人”门下的异人,无论有八条手臂还是三只眼睛,都是“天兵天将”;而火灵圣母、龟灵圣母这等精灵在邪教通天门下,即使得道,法力高强也不可免除被叫作“畜生”;通天是李耳的师弟,所以论字排辈,处处低师兄一等;申公豹是姜尚的师弟,虽神通广阔,也还是低姜尚一等。可见道家、佛门,虽口口声声“众生平等”,但实际上,众生却从未平等过。所以,申公豹、通天徒,并非为助纣而助纣,而是因为要与元始天尊、李耳等一分地位之上下而借题发挥。这样看来,有错的本不是涂炭生灵的“魔教中人”而是将它们归类到魔里去的“君臣之礼”和“三纲五常”的等级之分。
虽然书中的故事“三分事实七分虚构”,但书中的人物命运却始终能扣人心弦,使读者不自觉地同他们一起经历喜悦与忧愁,惊险过后又发人深省。这便是《封神》的高明之处。今天读完了小说《封神演义》,有很多的感慨。
《封神演义》说的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王,他荒淫无度,残暴凶狠。在狐狸精妲己的挑唆下,日夜歌舞,神魂颠倒,杀害忠良,荒废朝政,内乱四起,民不聊生。姜子牙顺天意在众神的'帮助下,辅佐周武王打败纣王,消灭商朝建立西周的故事。
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这个天就是天意,就是民心民意。纣王作恶多端令人发指,他敲骨验髓,剖腹验胎等残暴行径传遍朝歌城内外,官员们心灰意冷,人心离散。纣王失去了民心,百姓们痛恨,举国声讨,盼望着由姜子牙辅佐的周武王的军队早点攻占朝歌,杀掉昏君,挽救他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昏君纣王在大军压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焚于摘星楼,商朝建国相传十世,最终消灭在纣王的手上。周朝吸取了商朝的教训,顺应了天意,实行礼仪仁政,受到百姓的拥护。
孟子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顺民心顺民意,这是历代朝政得以长久相传的法宝。百姓的呼声,百姓的利益,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纵观历史但凡顺民心顺民意的朝政,往往是政通人和,经济开展,国家兴旺。反之那么相反。读史使人明鉴。虽然《封神演义》是一部神话演义小说,但它并没有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文历史,依然启迪着人们去思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是在不断的开展。两千多年过去了,人类已经从专制残暴的君主时代走到了民主文明的今天。顺民心顺民意,依然是治理国家的宗旨。是制定国家各种法规的依据。治理国家如此,依此类推治理企业、公司、学校更应如此。尊重人权,尊重人格,人性化管理,和谐社会的建立……这是当前百姓的呼声,也是历史潮流的必然。
孟子的哲理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将永远不能忘却。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10
他有一大群神仙朋友——会七十二变的二郎神杨戬,三头六臂的哪吒;他还有很多法宝——翻天印、太极图、杏黄旗、混元金斗;它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可以比肩四大名著的长篇经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哪吒闹海、姜子牙钓鱼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封神演义》的作者是明代的许仲琳。它以西周周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讲述了由纣王去女娲宫进香所引起的阐教与截教斗法、神鬼人妖三界大战、姜子牙帮助姬昌伐纣夺取商朝,最后纣王自焚而死,姜子牙封神等一系列的故事。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就是作者奇特的想法,有点异想天开的感觉,但却又写得特别逼真。他创造出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会七十二变的二郎神杨戬、有三头六臂的哪吒、胁身双翅的雷震子、会钻地的土行孙……。
而我最喜欢的部份就是以纣王和申公豹为代表的截教跟以武王和姜子牙为代表的阐教大斗法:打神鞭、阳阳镜、金绞剪、定海珠……双方各有异宝斗得不亦乐乎;魔家四将、哼哈二将、千里眼、顺风耳……各显神通。他们都能上天入地,撒豆成兵无所不能。十绝阵、天河阵、诛仙阵、万仙阵……座座凶险异常,双方绝一胜负,但死伤神仙无数。
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不计前嫌,把许多跟他的仇的人都封神了。他用一颗善待他人的心,容下了别人所不能容的事。封神结束后,申公豹讥笑他,姜子牙悠然地对他说:“难道我姜子牙下山,图的是荣华富贵?只要看到天下安宁,天地人三界协调有序,我心愿已足。至于我个人,别无所求。”他以广阔的胸怀看淡纷扰,看轻得失,视功名利禄为过眼云烟。他是真正的君子,做人无愧于心。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让我们向姜子牙学习,每个人多一份善意的宽容,少一份无意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