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4-25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经过精心制作“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应该能够达到您的要求了,在阅读了由{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后,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写读后感时,要突出表述那些让你感到最深刻的感受与经历,怎么把作品的读后感写得既有趣又让人印象深刻呢?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请把它收藏起来!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1)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法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种外语,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季羡林先生还是一位别具一格的散文家,早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创作并发表小说,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作品。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写作的《年》、《黄昏》、《寂寞》、《枸杞树》等散文,直到现在,还是赢得一片赞美之声。近年来集结成册出版并为大众所熟悉的散文集也非常多,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季羡林谈人生》,感触颇深。

该书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季老用非常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爱情、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谈感悟,细细品读,感觉自己在同大师对话,对人生的体会也随之得到净化和提升。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季老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承担责任”“有所作为”这类词如果从一个普通人口里蹦出,实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联系季老的学识与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认同。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若非要要求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并为人类发展贡献力量就有些矫情了。但是一个成年人能够在单位和家庭里都承担好相应的责任,还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在供职的单位里,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做好本职工作;在家庭里悉心孝敬父母、培育子女,创造并保持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我认为,做到这些也是“承担责任”“有所作为”,也实现了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季老的座右铭是陶渊明的.诗作《神释》中的最后四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老认为:成功来自于天资加勤奋加机遇,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不期而来,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是有我们自己决定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己要做的事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其他不必多虑。中国古话说得好:“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态的平衡。

书中季老强调:“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其实在生活中芸芸众生大都是平凡人,没有一个是一个完满的人,我们可以一直去追求完满但不必强求得到,只要脚踏实地工作生活,尽到自己的责任和本分,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畴内不懈努力,争取去做到最好,就活出了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2)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季羡林

人生,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什么是人生?也许哲学家们能讲出很多高深的道理,但他们的精辟之论往往玄妙晦涩,离现实生活太远。

而《季羡林谈人生》却不同,耄耋老人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话语中正平和,人人皆懂,却又时时让你感到“眼睛立即明亮,心头涣然冰释”。读这本书仿佛是在听一位老人说话,让你能静静地反思,让你的心情变得更加纯洁美丽。

季老开篇便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只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仔细思索: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当然自杀除外,但人不能老处在被动和糊里糊涂之中,应该有所作为。

季老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如何找到自己,如何生活和工作,以及如何让平凡的生活变得更不平凡。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对社会、对他人、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才能像个“人样”地活出生活质量来。

“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季老从另一种意义上对人生的新诠释,也是一种虚怀若谷、谦虚做人的态度。尽管人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每个人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要食人间烟火,都会有人情烦恼,都逃不脱“生、老、病、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凡人”。

所以,人活一辈子,不要以为生活总是充实的,最重要的是要采取一种生活态度。有时候生活就像冥想。只有当你了解自己,超越自我,你才能成为你的主人。在书中,先生对人生的“世态炎凉”、“走运与倒霉”、“缘分与命运”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析,让我们对做人与处事、迁就与适应、成功、毁誉、压力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可领悟到另一思维方式,另一种生活智慧。

通观全书,季老讲得最多的是伦理道德,强调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己的“三个关系”,从更深层面昭示了一个生活真理:这世界不属于哪一个人,甚至也不仅仅专为人类所备。人要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大自然,用一颗慈善、平和的爱心来构建和谐,这对人对己,都将大有好处。

这不禁让人想到,当前书店里、书摊上,摆满了大量的“人生指南”丛书,大谈人生奋斗、如何成功,有的甚至教人一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厚黑之术”,吸引了不少的“有志”读者,但到头来却会让你大失所望,甚至害人不浅。而季老期望的是,每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对家庭都要尽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在道德方面不断修养和锻炼,“能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平凡的人生就会增添不少的光辉。

读完此书,深感季老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3)

孩子们,因为浅读了一个美妙的童话和幻想世界;老人会因为阅读亲戚的来信而感到温暖。你,因为浅读了一篇睿智的哲学**而感慨万千;我,会因为浅读了一本学者的感悟书籍而思绪翻腾。

为什么说是浅读?因为这样一位几乎可以说是跨越了两个世纪的国学大师,又拥有了90余年的生活感悟,凭我一位十几岁的中学生是不可能完全读懂的,至多也只能读懂一二。但就是在读懂这一二后,我发现自己对人生就已经有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大多数人是通过别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季羡林则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管他去**,国学大师都不会忘记写作。写作已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点,单看他每篇文章后的落款便了然。

他可以将一篇文章写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就像是在叙述一件事那么简单,仔细品读,却发现其中暗藏着许多的哲理,简单却又不失“风度”。但在文学方面有颇深造诣的他还在谦虚自己的文笔不好。一个成功者是永远不懂得满足的,这不是贪婪,只是不想安于现状的表现、想要更努力的表现。

就我看来,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有输有赢,但重要的那个点绝对不能放在结果上,过程才是最快乐的,最能使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好的,但并不坏;过程不好,结果不够好。对我们来说,体验过程就是把握结果。

在与人交往中,季羡林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比如:有点迷茫潇洒。季老将“糊涂”与“潇洒”分为真假两类,他认为“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

”季老在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的情况下,还能嬉皮笑脸大说其笑话,这就是真糊涂,极不难得,却极为愉快。

我认为每个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季老最长的座右铭是四首朴实朴实的道诗:

纵观大浪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对于这一格言的是现,季老采取了让自然为自己,让自然为自己的方法。国学大师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在礼貌上,粗鲁的人不会赢得每个人的爱,它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这是季老评判的。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带着善意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子里的人在对你微笑;当你粗暴地面对它时,你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也在向你挥舞拳头。人生在世,请拥有一颗友爱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吧!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最深刻的是季老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处理的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社会在不断变化。处理这三种关系并不容易。

贝多芬、托尔斯泰和米开朗基罗一生都没有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在书的《做人与处事》这一章中,国学大师季羡林给我们完完整整地解析了这三种关系。能将这三种关系分析得这么透彻的一定是一位成功的生活者。

从他身上,你学到的不是浮在水面上的东西,而是真正让人深思的东西,能让人体验一生的灵魂感受。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季老一定是属于前者,他用他90余年的生活感悟,诠释了这世间最复杂的一个名词——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4)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是着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佛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1911年8月6日,季先生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六岁离开家乡到济南随叔父上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先生一生着作等身,品行高洁。

2009年7月11日8时50分,98岁的季羡林先生走了。当噩耗传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沉默良久之后,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重新又读了一遍季先生的着作《季羡林谈人生》,读后略有所悟。

人的一生要学会处理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天人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的平衡关系,也就是个人身、口、意中正确与错误的关系,即修身问题。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在谈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先生提出的观点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人的一生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大师、泰斗、国宝,这是三顶多么光荣的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老先生对于自己一生的学识,一向都非常谦虚谨慎,常称自己不才。九十岁高龄时还常常自己警告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决不能白白把生命浪费掉。如果我有一天工作没有什么收获,晚上躺在床上就疚愧难安,认为是慢性自杀。季老还告诫人们:人贵有自知之明,学海无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并勉励年轻人,一寸光阴不可轻,做学问干事业要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

人的一生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季老高寿,且身体健康,思路清晰,耄耋之年一直没有间断写作与研究。先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长寿之道》介绍自己的长生之道,养生之述。文中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无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老告诉我们: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只有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季老用一生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成了名的人,只有不图私利,勤勤恳恳地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尽职尽责,不图回报,才能名垂青史,一个人要把精神世界的超升作为一生永不松懈的奋斗目标。

季老先生朴实的文字,真切的情感,娓娓道来,给人启迪,让人回味无穷。先生的文字,是他一生的写照和对人生的感悟,随着岁月的流逝,先生的做人处事,已渗透在字里行间了。在公司大力培塑员工品德教育的今天,学习季老先生的做人、处事、治学之道,对指导我们的思想言行大有裨益。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5)

季羡林谈生活。他是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季羡林谈阅读生活的后遗症。)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

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

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

”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

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读后感《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晚年等的论述,都是开明、宽容、乐观、务实的。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它是朴实的、善良的、务实的。

人民大道被丛丛的树叶所簇拥着,连滤过的阳光也是绿色的。

在天一书店的路上,远远看见两位老人在行乞,记得很久以前他们也在,穿着朴素而破旧的衣服,脸庞干洁,微黄却不失笑容,我都会在他们的塑料碗上放上一些硬币,我不用理会他们是否骗我,一位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人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尊严,他们会出来行乞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我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

虽然我没遇见过,但我对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深恶痛绝,也许是出自本能,他们拥有双手却不努力工作,拥有头脑却不努力思考,拥有双脚却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更应该被指责,相比于那两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难事,行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他们理应被我们所尊重,去帮助。

我们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环境时,却挤得出时间去几趟kfc,逛几次ktv,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什么好得到的,我想他们才应该被指责,被批评。

但我经常只听到乞丐被鄙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被鄙视。

这真是奇怪啊?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6)

读书就是和作者交谈。不同的作者给你不同的信念。与季羡林这样的大师交谈,你会发现他总是那么高大,令人钦佩。即使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学者,像任何普通人一样,也要面对疾病和死亡。

当死亡临近时,每个人似乎都醒了。如果我的生活能回来,我会怎么做?可是人生是线性的单程,不能任意往返,不能随意下站,这样的单程只有起点和终点。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欣赏季老身上的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欣赏他的那种脚踏实地和持之以恒。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不期而来,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是有我们自己决定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做自己要做的事,应尽便须尽,无须想的太多,尽人事而听天命。

知足知不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知足长乐,很是不容易,人生或许就是一种平衡,有得必有失。其实,最难做的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缺点,所以在与人打交道时,你应该三思而后行。

一本书,一段人生,季羡林论人生,可以说是一部人生史。90多年来,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从清华到哥廷根到北京大学,从各种学校到古代印度文明。时光流转,岁月沉淀,别人看来,季老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了不起的人物,但季老却能用一颗平常心却看待。

不完满才是人生,一个人活在世上,一要做人,二要做事,而做人更多的时候要务虚,凡是不可斤斤计较,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一是真,二是忍,做事更多的时候要务实,立足当下,做好每件小事。同时又要放眼于未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7)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通古今,对中华文化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的著作也一直颇受推崇。近来赏读季老的随笔杂谈《季羡林谈人生》,从中体会到不少季老的人生感悟,很是受用。《季羡林谈人生》,单是看这本书名就让人眼前一亮,心头涣然冰释。细细翻来,书中理论并无玄妙莫测、恍兮惚兮之处,而是真真切切,鞭辟入里,入眼入心。

整书中,季老反复强调:人生于世,主要要解决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的自身修养,也就是人的行为与感情的关系。处理好这三个关系,人就能顺利发展,快乐生活,社会就能阔步前进;处理不好,就会磕磕碰碰,停滞不前。季老对人生这三个关系的提法引发了我的深思:人活着,无论于己,于人,不管苦痛、喜悦,这一切事物、情绪不都在这三种关系之中吗?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定胜天”。

说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环境问题。这两年坊间一直流传着2012地球灭亡的玛雅预言:神奇的玛雅人预见到地球和人类会在2012年彻底被毁灭。虽说这已经被无数的科学家证实只是一个谣言,但却给我们每一个人都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我们砍伐森林,我们围海造田,我们能飞上天空,潜入海底,一时间人们真的以为人定胜天,人类无所不能。我们按着自己的意愿改造着这世界,乐此不疲。可你有没有停下脚步看看,这世界天空还那么蓝吗,绿色还那么多吗?我们对大自然的改造就像是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也回报在我们的身上。全球变暖,冰川恶化,厄尔尼诺等异常现象的增多,这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示。大自然已经告诉我们,与它相处,我们要学会彼此适应,互相合作,那种只顾着自己的发展享乐,而丝毫不考虑它的赔本买卖,大自然是不会答应的。若是一意孤行,我们只能得到大自然的同等回报。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关于“也让别人活下去”。

这里要拽出两个人,一说名字——张明宝与高晓松,大家就会发现这两人的共同特征。这两个酒驾的罪犯,因为漠视生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锒铛入狱。季先生在书中列举了数多个“傻瓜”,虽然这两人已远不能仅用“傻瓜”二字来形容,但是,他们在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上,确是“傻瓜”之最——既损了人,又不利己。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能,给他人造成了重大伤害的同时,自己也损失重大,悔恨终身,是实打实的大“傻瓜”。所以,季先生在书中还提到要处理好抑制本性和放纵本性的关系。为什么要抑制本性?无非是既让自己活,又让别人活。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比方大马路上的红绿灯,你着急赶路,想加大马力,别人也如此这般,每个人都不加以限制,想往哪走就往哪走,想跑多快就跑多快,那这样的马路上一定是交通事故不断,人们都吓得不敢出门。所以,我们这个社会愈发展,各种规章、制度、法律就应当愈完善,这是让所有人都能跑得更快的有力保障。

第三,人的自身修养问题——关于“修什么样的身,养什么样的性”。

书中季先生引用了一则“通告”:

识者每以今日的社会潜伏下列诸问题为忧:即功利气息弥漫,只知夺取而缺乏奉献和服务的精神;大家对社会关怀不够,环境日益恶化;一般人虽受相当教育,但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碍教育整体发展,亦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这段话虽引于十几年前,但今天看来,仍切中时弊。现如今,有多少从商者都是一切向钱看,为政者费尽心思的一心向上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服务”都成了书本上的铅字,应景时的口号,鲜有人真正为之。我们的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可还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伤张妙,因怕她记住自己惹来麻烦,竟用他那双弹钢琴的手残忍地将其杀害;同样是大学生的李启铭酒后在校园内飞车,撞人欲逃被截之时竟然高喊着“谁敢抓我,我爸爸是李刚!”。在法律依法严惩他们之后,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社会风貌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社会成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如果一个人本身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偏差,波及开来,整个社会都会受影响。因此,在强调他律的同时,良好的自律不可或缺。季老一生经历无数的风起云涌,大起大落,之所以被人们所敬仰,除了他所取得的崇高的学术成就外,季老刚正不阿、从容淡定、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更是关键之所在。

谈道德,谈修养,终究要归结到分清善恶,趋善去恶上来。读罢此书,“善恶”可谓昭昭——考虑自己生存,也考虑别人生存,考虑大自然的生存,谓之善;只考虑自己生存,而不考虑他人,不考虑子孙后代,不考虑大自然的生存,谓之恶也。去恶从善,人间正道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8)

篇一人们惊叹他的头衔之多——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人惊叹他精通语言之广——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有人佩服他的崇高精神,他生前写过三个桂冠字:国学大师、学术冠军、国宝。我对他的感觉最深的是他的人生价值观。

季羡林在书中写到:“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的责任感。”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1911年,季羡林出生在山东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他可以和马景恭一起在清平读书。在此之后一直到死亡的最后时刻,季羡林老先生一直在求知和写作的路上前行:学国学、识英语、习德语、攻略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在学习期间自己创作和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最终成为中国文坛巨擘。

对比现在的很多学生,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比之季老当年不知好了多少倍,但现代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学生中却再也没有类似季老的才学之士脱颖而出,哀哉!悲哉!

仔细思考人们对知识态度的变化。中国古代儒家治国,讲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治学理念;而经过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和建国后的*****浩劫,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开始瓦解,而西方严谨的人文科学思想又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和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金钱至上的理念被世人普遍接受,学习知识成为了一种赚钱谋生的前提和手段,其内在动力肯定与季老的责任感和周总理的“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相差甚远。中国知识界青黄不接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随着国家对国家软实力和知识的重视,中国的知识人才的培养在慢慢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中国知识界必将在不久的未来出现无数个“季老”,撑起中华民族的崛起之梦。

篇二很早看过艺术人生参访季羡林老人的专题,知道他是位名人,但真正让我关注他,对他产生敬佩的是在去年暑假期间,我才真正的知道了他的许多故事,接触了他的一些文章,也拜读了他的《季羡林谈人生》一书,在文字不多的一节一节的小内容中,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阅读之后,让思想得到洗涤和升华。

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写道: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做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这说明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他认为: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

在任何时代或社会,只要这一步能够实现,整个社会都会是聪明人。没有傻瓜,整个社会就会安定团结。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9)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问题的短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最近有幸拜读之。

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出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观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季羡林谈人生》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以前看到谈到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义”一统,“口号”满篇,而季先生用非常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语言朴实无华,但从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世纪老人笔下绘出,渐觉启迪之意非同寻常。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季先生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他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句评价:“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有所作为”“承担责任”这类词如果从一个普通人口里蹦出,实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联系季老的学识与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认同。季老的文字初读平淡如水,索然寡味,并无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诲。掩卷深思:大智大慧者,自然返璞归真;世间之真理,又何需华丽的词藻来修饰?

书中讲述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哲理。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读完之后让思想得到洗礼与升华。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写到: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他认为: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老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节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为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诚实意对待,不充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和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唯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事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总之,季老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季老的思想象一本厚厚的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幕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篇10)

无意中,看电视里一闪而过的新闻,得知季羡林老先生去世了。于是,立刻到网上搜索最新的消息,确定季老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确实已经安然地走了。联系到这几日阴霾、多雨的天气,仿佛早已预示着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将要随着潮湿的空气一起飘飞。只是,惊闻季老离去的消息,我还是忍不住在心底悄悄地感伤着、缅怀着。

真正开始认识季老是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清晰地记得颁奖典礼的时候,厚重的奖杯是记者特意送到季老病房的。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是在清华大学念的西洋文学系,之后去德国留学,归来后常年在北大任教。在语言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季老熟练掌握多国语言,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季老笔耕不辍,虽已耄耋之年,但是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做学问之外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去年的这个时候,对我来说是个失意的夏天,偶然在图书馆读到了季老的《季羡林谈人生》,一个下午都沉浸在这位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之中。朴实的文字,纯真的情感,这恰恰也是季老文字的精髓所在。记得钟敬文先生有过如此评价:“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而我在此刻却无法对季老的文字做出任何评价,因为,我的年纪、我的阅历即使运用再华美的语言,在季老的文字面前都将是苍白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