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汇集五篇)。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 篇1
一、构建建体系、完善制度,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努力营造全员德育体系。动员全校建设积极参与德育工作,营造“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氛围。首先动员全校行政干部积极参与到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中来,然后制定《徐东路学校教师德育规范》,鼓励并督促教师参与德育工作。
2.完善制度。首先着手修改《班级考核方案》,将考核时间向考核效果转变,鼓励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创新。增加对班级日常效果的考核。制定《文明班级评比规定》,每月对班级一日常规进行评比,促进学校整体校风的好转。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论坛、参加校外培训、听报告等方式,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加强对班主任业务能力的提高,加强工作方法的交流。本学期尽量组织与兄弟学校的交流。通过主题班会比赛等形式加强德育竞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4.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通过人文关怀、感情交流,构建班主任队伍的和谐氛围;通过制度倾斜,如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搭建平台等方式,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二、加强学生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1.以班级为阵地,以班主任为核心,情理并重,认真细致地搞好班级常规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在校不得迟到、早退、不能无故旷课,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戴校牌,不得佩带手机,不得佩带戒指、耳环、项链等装饰品,不得染发、烫发、染指甲、留长指甲等,男生不得留长发,任何时候学生不准抽烟、喝酒,不能进行营业性网吧和电子游戏室。
2.系统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班会主题,充分发挥班会课的教育作用,使班会课成为学生人格心理和首先情操教育的主阵地。
3.组织行政干部和年级组长加强常规检查,并做到及时反馈,客观评价,使学生常规管理工作稳健开展。
4.开展系列月主题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貌、感恩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和爱好公物教育。
5.继续办好学生业余团校,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做好入团积极分子的培训和发展工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育人环境F215.cOM
1.发出《告别不文明行为》倡议书,开展“校园文明标语”征集活动、“寻找不文明行为”投稿活动和“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字活动。
2.继续办好学部广播站,使之成为宣传学校的一个窗口和学生展示才华的一个平台,从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3.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努力实现“阳光一小时”。
4.重视宣传工作,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校园网”、学校宣传橱窗、学校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局教育网以及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让学生热爱学校,让社会了解学校,形成“人人关心徐东路学校”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
1、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以个别谈心和专题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后进学生和违纪学生的个别教育。
2.利用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开展防火防震演习,加强对全体学生防病防疫,防火防盗,防毒防灾等方面的教育。
3.加强学校财产的管理,对学校财产(如学生桌椅、餐具等)落实财产负责制,如有损坏,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负责。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 篇2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是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大发展的有力契机。卫生局按照瓦房店市精神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瓦文明委发12号)要求,认真组织卫生系统开展“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中心医院在岭上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开展了“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义诊服务到社区活动。对社区内58名妇女同志进行乳腺疾病的普查和乳腺病防治、自查以及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科普宣教。同时,发放中心医院印制的《应急自救与互救常识》手册、《美食巧吃更健康》饮食指导手册和《血糖自我监控日志》180余份;三院组成18人的志愿者服务队来到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为船厂的临时工人进行义诊活动,受到当地政府和船厂领导的好评;妇婴医院医护人员来到街心公园为社区空巢老人和市民义诊,为他们免费进行健康检查,免费测血压,讲解健康知识,发放各种健康知识宣传材料;中医医院、老年病医院、结核所、妇保院的志愿者分别来到老年公寓、社区敬老院、市福利院进行义诊活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并为他们提供医疗保健咨询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
通过本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加深了同志们对志愿者精神的了解,同时,也强化了系统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工作中,卫生局将进一步规范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 篇3
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我校组织开展“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美志愿者”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本次志愿活动以党员教师志愿者为表率,优秀学生志愿者为主要参与对象,全校共动员110人积极参与本次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涵盖环保、交通、邻里守望、关爱学生等方面。
1、12月2日上午,团委少先队组织八年级13班的优秀学生杨同学做为优秀志愿者代表在国旗下发言,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用满怀爱心的语言,向全校1700多生诠释志愿服务的精神,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校园闪光。
2、12月2日下午,由学校团委牵头,由优秀学生志愿者组成的50名志愿服务队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本次志愿服务共分为两队,一队于消防大队、宾馆附近开展志愿服务;一队在音乐广场和边上的花圃大道开展志愿服务;他们认真清扫垃圾、清理卫生死角,用他们的双手拾起花圃中的纸片、玻璃瓶、饮料罐等;他们用手、用铲子清理粘贴在电线杆和墙壁上的小广告,哪里脏、哪里累,哪里就有城中的红帽子志愿服务队员。清理完垃圾后,他们还自觉的当起“小小交警志愿者”,在车站、斑马线附近、交叉路口引导行人走斑马线,提醒行人不要随意穿马路,上车有序排好队。他们的身影很小,他们的`举动很小,他们的举动很小,但是他们的服务精神却深深影响的路人,他们是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3、12月5日上午,在国际志愿者日,为使我校志愿服务精神能够很好的传承,学校团委组织30名优秀学生进行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宣誓仪式,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会上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均用自己的言行向刚入队的志愿者们解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 篇4
为了进一步营造志愿服务的浓郁氛围,推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经局党组同意,我局组织开展“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我局机关党委把开展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抓手,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统筹兼顾,有组织有步骤地赴埇桥区汴河街道秦湖社区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12月2日下午,局党组组织召开了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部署会议。
二、关爱社会志愿服务
机关党委党委要求我局三个党支部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利用秦湖社区服务广场、社区活动室、生产现场等在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期间,结合“12·2”交通安全日、“12·3”国际残疾人日、“12·4”国家宪法日,广泛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拒毒防艾”宣传、科技知识宣传、文明交通、质量安全、文化辅导、护绿保洁、清扫卫生等类型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 篇5
一、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安全和谐”、“文化引导、道德教育铸就灵魂”为方针,着力提高学生礼貌素养,以“培养创新精神、塑造健康人格”为立足点,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学会生活,从“学会学习”中学习,从“学会做人”做起,深入开展学校环境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学校和谐、师生安全,让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建立一支敬业的班主任队伍。
2、加强安全教育,努力创建“安全学校”。
3、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4、创建学校文化,形成文化特色。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6、从小事做起,促进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具体措施
(一)建设一支强大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的向导,在学生思想道德和智力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加强年级部管理,以年级部主任为主导,班主任为主体,加强学生自主、自律、自学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年级部、班级、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2、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用《班主任工作条例》规范班主任工作,用《班主任管理与考核办法》指导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以完善的制度建设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3、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学习先进经验,研究讨论管理办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利用例会时间及时处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安排和反馈各项工作。
5、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和考核。以班主任到班现场、班级学生出勤现场、班级日常管理现场、临时工作完成情况为指标,每周考核,每月考核,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安全意识,创建安全学校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创建安全和谐的学校。
-
中学范文网小编精心推荐:
-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 | 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 | 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 | 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 |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 |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
2、利用家长会、升旗大会、班会、标语、黑板报专栏等形式,开展电力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防雷、防溺水等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应对技能。
3、加强对校内外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的检查,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4、加强出入境管理。学生凭单进出学校。未经允许,社会人员不得进入学校。
5、定期检查校舍,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6、编制月度安全报告,完善安全教育档案,确保安全稳定。
(三)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养成习惯
以规范发展教育为出发点,以专项法制教育、升旗仪式、大型校会、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纪律尊重和礼貌习惯,增强学生的纪律和守法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习惯,确保学生不发生严重违法行为。
1、每周一中午的第四节课是由政教部确定主题的班会课,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教育学生爱国主义和行为准则。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年级例会安排活动主题,并落实到主题班会中,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安排、早检查。
4、任命沃牛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特殊作用,对学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
5、严禁学生进入网吧、商业歌舞厅等场所。学校严禁学生使用手机。
(四)创建学校文化,形成文化特色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现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加强环境建设,使每一堵墙、每一个场所、每一项活动都发挥教育作用。备战学校田径比赛,让全体学生参与,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技能。不断净化和美化学校环境,使学校有花草,没有死角。同时,学校重视人性化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使广大师生树立“兴校兴校、衰校辱校”的理念,形成“道德第一、爱为魂、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1、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和解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学习困难学生和少数孤僻陌生儿童的心理问题,记录咨询材料、过程和结果,完善案例建设
2、开展青少年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3、开展各种形式的家访活动,如电话家访、上门家访和学校访问。将留守儿童和问题学生的.异常行为列为家访重点,做好家访记录,努力将监督转化为教育。
4、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不同年级学生开设心理讲座,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和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5、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落实学校教育要求,充分利用家长座谈会,开展家长与学校面对面、点对点沟通,变一般性谈话为针对性谈话,变歌唱独白为家校戏,变盲目等待为主动出击,与学校教育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开展校外教育活动,让学生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并提高他们在参与和体验活动方面的素养。
(六)从小事做起,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
1、把健康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面子工程,不断完善各项健康管理和检查制度,加强对全体学生健康习惯的培养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确保学校时时处处清洁美丽,为全体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七)坚持每天训练,促进学生习惯形成
1、为激发精神,激发斗志,弘扬健康精神,坚持集体跑操呼号制度,学生组织到位,教师指导到位,提高呼号质量,学校监督到位。
2、每天中午上课前15分钟是学生“发展纪律”和总结当天学校生活的时间。
-
推荐阅读:
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锦集十四篇)
全国助残日宣传标语
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集锦13篇)
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热门七篇)
最新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系列八篇)
全国助残日的活动总结(分享10篇)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网内容,请访问全国助残日活动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