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色彩作文
发表时间:2025-05-04读唐诗色彩作文(通用十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唐诗》有感作文600字(通用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1
一首短小唐诗让人流连忘返;一段宋词让人沉醉不已;一首流传百年的元曲让人心旷神怡。
每一首诗都让我与作者一起享受他的故事,像在与作者交谈,每一首诗、词、元曲情感不同,但都让我陶醉其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的看到了六月那美不胜收的粉嫩的荷花,让我赏心悦目。荷花已红就够让人陶醉了,但满池的荷花在西湖上盛开时,就更让人喜欢了。要不怎么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呢?看到了西施似的西湖能不让人喜欢吗?
每当我读完岳飞的《满江红》时,我的.心里就激起一团怒火。“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作者愤怒至极,连头发都根根立起。因为国君被掳的奇耻大辱,至今尚未洗雪,因为秦桧是个叛徒,所以作者岳飞大怒。
如果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人心里美滋滋的,《满江红》又让人愤愤不平,那么《春望》则让我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哀伤。“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长安被叛军侵略,只有山河还依然存在。最悲的是,长安城中尽管春天已到来,可却只有野草树木。春天不是春天,这个国家何时才会有美好的春天呀!
当你看到我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时,便是我正在读一首让人开心的诗——《小儿垂钓》。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不在读书,也不在练字,而是在一处背阴少人的地方专心致志学钓鱼呢!你瞧!当行人路过时,他还招招手,生怕惊动鱼儿。如今,我们还在上学,如果还可以悠闲自在地钓鱼该多好啊!
唐诗、宋词既有喜怒哀乐四种感情,还表达了诗人的心情,每一首诗也在讲述一个故事。我想,这就是我喜欢唐诗、宋词的原因吧!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2
唐诗,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我的眼前,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每当我沉浸在唐诗的世界里,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感动。
读唐诗,我感受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雄浑的笔调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风貌。而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是以豪迈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些诗句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唐诗里,还有那些细腻温婉的情感流露。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朋友间温馨的情谊和深厚的情感。而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与珍贵。
除了情感与志向的抒发,唐诗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我。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则以巧妙的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忠贞不渝和牺牲精神,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读唐诗,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行。它让我领略了不同的人生风景,感受了不同的情感波动。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唐诗为伴,让这份千年的文化瑰宝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3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在我蹒珊学步的时候,在我还会吱吱呀呀的时候,唐诗便贯穿了我的生活。
我听过的第一首唐诗便是李白的《静夜思》,如今还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时听的时候就觉得李白好厉害,能写出这么好听的`诗,直到后面,爸爸才告诉我,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呀,李白想家了,我问爸爸为什么?爸爸笑着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长大了,唐诗伴随着我长大,我知道的静夜思的意思和由来,感到十分同情李白,我也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静夜思》的小女孩了。杜甫《春夜喜雨》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
《春夜喜雨》将雨的灵性和动态描写出来,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最欣赏的也就是诗里雨的那股灵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还有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我也很喜欢,通过这首诗,我知道了原来人们常说的相思豆,是红豆啊,用来表达人们的相思之情。
唐诗伴随着我的成长,生活和学习,身边无时无刻都有唐诗的影子,唐诗无处不在,唐诗我的伙伴!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4
一窗雪花,几枝寒梅,尘世的清苦与荣华,都被关于门外,暗香拂过,落在江南青瓦黛墙上,瞬间有了唐宋韵致。一时心中无句,只好研墨铺纸,信笔点梅,在疏影斜枝中,独守一个人的简净时光。
曾几何时,我和唐诗结下一段不解尘缘。活在当下,安于今朝,做一位素色女子,与唐诗相伴,赏花,折柳,煮茗,品香。手中一本唐诗,安然翻阅,惟有一分清净,在心中漾起涟漪。
唐诗,我在春天寻你,一如找寻前世那个作诗的自己。以为走过山长水远的日子,昨天的记忆该是杳无音讯,不留痕迹。看过多少物是人非的风景,到底还是放不下你。我与唐诗,不过在梦里有过相逢,年岁虽久,总如初见。
在最美的年华,诗书相伴的光阴,谁曾幸免。有些人,原本并不相识,却因了一首诗,而相知如镜。诗言志,亦咏情,只需单薄的几个词句,就可以清澈地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唐朝,是诗的春天,万紫千红,开在长安城富丽的枝头,难舍难收。
最早的诗歌,见于商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而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直至大唐盛世,这个将诗歌演绎到极致的时代,后来竟再也没遇见过这般诗意盎然的春光。这是诗的国度,似一个漫长的春天,从初唐,盛唐,中唐,再到晚唐,整整几百年。回首处,却也只是几场人生聚散,几次山河易主。
李白有诗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玄宗赏慕他的才华,愿陪他吟诗弄笛,醉酒欢歌,然李白青云之志,始终不为所动。每日御前行走,不过是帝王的诗童,如此恩宠,非他所愿。倒还不如仗剑江湖,漂泊天涯,做个风流潇洒的诗客。所以他生出那“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感叹。
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一生凌云壮志,终付东流。在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他写下千古长诗《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亦是倜傥风流,为销人生愁烦,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小蛮和樊素是他至爱的姬妾,他老时,曾遣散她们离去,不忍她们陪同自己受苦。一首《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尽了人间情爱,更是动人心肠。
山水诗人王维,以画入诗,以诗入画。在不经意的落笔间,总带着淡淡禅意,空灵流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的诗清新淡远,优雅脱俗,简约的笔墨,描绘出寂静幽清的画卷,悠然飘逸,令人神往。
不知何时,诗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失的美丽。我们宠爱着它,依赖着它,亦沉醉于它风雅的意境里,难以自持。后来,那个离不了诗的年代,被时光的潮流所淹没,写于历史篇章中,徒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限感慨。
告别了大唐盛世的漫天繁花,如何还能写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旷意境,如何还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痴绝。尽管后世,再没有如唐人那般深情于诗,但却从不敢遗忘,依旧执著痴迷于它的风采。宋元明清亦有绝代诗歌,有风华故事,但终少了那份端雅姿态,却有另一番世情况味。
美好的时光,是云水过往。多少故事,随着诗歌,还有那个春天的落花,一起埋葬。但我们依旧读诗、写诗、爱诗。那么多的风景等着你去追寻,那么多的人等着你去珍惜,当无惧尘世浊浪,否则与诗的相逢,又是百年。倘若你执意做个闲逸之人,甘守寂寞,时光亦会对你宽容。“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世间风物,总有一些,可以碰触你心底的柔软。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或枕着幽窗入睡,梦回一次长安,和某个诗客,裁景对句,片刻光阴即作一世。
或许平生从未真的遇见,字里相逢,也是缘分。想来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可凭借一首诗、一阕词、一段曲,相通心意。若可,我愿做一位秋水女子,安守人生,枯荣随意。在温和的时光里,和唐诗,双双终老。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5
诗词,由一个个普通的方块字,凝成一首首不朽的文化。它普通,但又有着不一样的光芒。
我爱诗词,我爱这个伙伴!爱它的质朴,爱它的意境,爱它所承受的情感。我从未奢望我能将所有的诗词都领略一番,但我永远都怀着一颗初见到它的心……
白落梅,一个周身散发着梅花气息的女子,因此,她的笔下,一字一言都书写出无限的意境和情感。她曾写过许多书,书中常引用到一些委婉含蓄的诗词,慢慢地,我将她们记了下来。那是多么美妙的`语言啊!短短几字,说出了道不尽的愁,道不尽的思念。
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诗句藏在怀里,刻在心中,我的心开始因这一句句的诗词泛起了点点涟漪。
一次,与父亲一同去书店,随手一翻身旁的书——《宋词》,看到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心中一喜,这不就是我怀中的其中一句吗?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暗流,央求父亲为我买下这本书,父亲应了。
当我将书欢欢喜喜地捧回家,翻开第一页,这些个有生命的文字开始舞动其曼妙的身姿,展现出一个个场景。于字里行间,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道不尽的愁与思念,有感觉到了心中泛起的涟漪。时间一长,家中与诗词有关的书越来越多,父亲劝我舍弃一些,可我怎么能够舍弃她们呢?无奈之下,父亲也对我没法子了。他也再没说什么。我小心翼翼的抚摸着那书面,哭着笑了,因为我想起与这些书的过程。这是普通的诗词,它陪伴了我多少个日日夜夜,陪我走过了多少独自一个在家中的日子,给我讲了多少的故事。这书,见证了我的成长,给予了我莫大的勇气,是它使我有勇气独自一人呆在家中,是它教会了我许多人生的道理……
诗词,从小陪伴我长大,读起时,心中总会泛起涟漪,这便是我爱它的原因。但每每看见它,又会想起它陪伴我的日日夜夜,以及父亲的回答,这便也是它所给予给我不同的意义吧。
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谢谢你,我的伙伴,谢谢你的陪伴和告诉我人生的意义。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6
唐诗是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叩开唐诗的大门,你会聆听到枫桥的钟声,欣赏到大漠的孤烟。
我从小就与唐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我牙牙学语开始,姑姑就会时不时地教我读唐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骆宾王的这首《咏鹅》是我学会的第一首唐诗。据姑姑介绍:这首诗是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岁时所写的一首诗。那时我也不知道唐初四杰是什么,只是无端地觉得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清新欢快。这首诗理解起来也不难,一只鹅弯曲着脖子朝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轻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我仿佛看见一只活泼可爱的白鹅展现在我面前,朝着我不停地鹅鹅叫,好像在说:“客人来了!客人来了!”
自从读懂唐诗,使我对唐诗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之后我又开始读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是一首思乡詩,“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其中的“霜”字用的十分妙,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疑”字说明了诗人是睡梦初醒,所以才把照射在床前的月光,误以为是落在地面上的浓霜。我摇头晃脑的吟诵了几遍,仿佛看到李白忧心忡忡地站在窗前,透过窗子望着天上的明月,隐隐约约还能看见眼角的一丝泪水。我想,李白是多么思念家乡,思念家中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
再后来,我又懂得了给诗歌分类。什么田园詩,边塞战争詩,思乡詩等等。格式上又有五言詩、七言绝句,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诗让我感受到了潺潺的溪水与明媚的阳光,唐诗伴随着我慢慢长大,他也是我的第二个启蒙老师!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7
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和爸爸一起吟诵唐诗宋词。
每天晚上睡觉前的规定“曲目”便是朗读唐诗宋词。我俩一边泡脚,一边手捧《唐诗300首》,爸爸读一句,我跟一句;我读一遍,爸爸重复一遍;我看图片,爸爸解释诗句的意思。有时,爸爸从中抽一句,让我接下句;我也抽一句,让爸爸接下句,两人争先恐后,乐此不疲。慢慢地,通过吟诵大量的诗歌,我不但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中国汉字,而且还明白了不少道理。我们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印章,每学完一首,在诗歌的题目旁印上我喜欢的花样,三百多个图案就是我学唐诗宋词的美好回忆。
至今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孟郊写的`《游子吟》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歌的意思是: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母亲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出门在外,衣服破了,没人缝补。母亲的爱,做儿女的无以回报,就像小草,怎能报答春天的阳光给予它的光辉呢?
我们都是家中的“小宝宝”,这首诗使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小朋友,要尊敬、孝敬父母、长辈。在学校里,应该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在家里,应该孝敬父母长辈。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能做家中的“小皇帝”。
与爸爸一起遨游在“唐诗宋词”的海洋中,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经典文化,感觉真好!亲爱的小朋友,快快一起来加入我们的队伍吧!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8
唐诗,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诗歌的高峰,而《唐诗三百首》更是唐诗中的精华。从牙牙学语起,父母就教我们背诵唐诗。什么:白日依山尽呀,床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们童年的歌谣。自学习认字后,各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也成了我们启蒙读本。
就诗人而言,我比较仰慕李白。李白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诗仙”啊!我很喜欢他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呀。F215.com
我还喜欢李白的《春思》、《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这些语句优美的诗歌。
就诗歌形式而言,我比较喜欢的多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之类的诗,因为它们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容易记住。但有时不足二十余字的唐诗竟也包括多层的意境,而且每个字各具文采。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可谓唐诗中的有名典故,竟会达到得一字而诗意盎然,易一字而诗意全无的地步。这,真让我佩服之极。
现在,许多唐诗都已进入了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成了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入门阶梯。而我的书架上,也有几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它们成了我常读常新的读物,读后令人浮想联翩。我爱《唐诗三百首》。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9
严羽讲,“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我特别欣赏这句话。
纵览唐诗三百首,我注意一个事实,在盛唐那个时代,诗人的笔下,诗情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真的是在“理”之外。细读唐诗后我才明白,只有当诗歌插上了浪漫的翅膀之后,它才有可能尽情地翱翔在“理”的上空。
诗有别趣,其趣令人动情。日前重读唐诗,感慨颇多,现归纳体会如下:
其一、高明的诗人往往会驰骋其想像力,空所依傍,以求其境界出人意料。譬如读到一首好诗,而其技法、灵感及境界又为自己所不能时,我会由衷地感叹:泼墨简笔描之难。诗和禅一样,重在心悟而离言说。诗在技法上讲究“妙悟者不在多言”。当一首诗能达到一种禅境时,就更属不易。就我本人而言,我更喜欢那些具有禅意的诗作,因为它所表达的意境能够直指人心。
其二、一个博学有品位的诗人,总是一个能够纵览诸家的聪明人,总是一个能够改其习端,习禅心法的觉悟者。日久天长,他的诗作自然会达到一种无碍的境界,诗人也会活泼泼地创新出一道为世人所瞩目的风景。
其三、一个有成就的诗人,一定是一个经过了几十年的修行研磨,已经到了一种“志于道、游于艺”境界的人。因为只要读他们的诗作,读者总能够品味出一种大自在的境界。就像架在千刃绝壁上的木桥,那是一种无心之心。
其四、一个体悟了禅境的诗人,一定是一个“夺一切境,入诗歌三味;乘境深处,自由无碍”的人。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10
我是一个生性开朗、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从小我听着爸爸在读古诗,有时我也“咿咿呀呀”的跟着读,从此,我就迷恋上了古诗。
自从我识字以后,爸爸就帮我买了一大堆关于古诗的书。其中一本叫《唐诗三百首》。古诗带给我的不止是无穷的知识,同时也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诗让我感受到陆游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也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微薄之力。当我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时,我深深的被妈妈对我们无心地付出和默默无闻的奉献感动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使我知道了家乡的亲人是最珍贵的,当你在异国他乡的时候,别忘了曾经为你日夜操劳的亲人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定要珍惜朋友之间那份真挚深厚的友谊,他们会听你诉苦,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朋友将人伸出宽大的肩膀让你依靠,为你遮风挡雨。《唐诗三百首》带给我很大的帮助,它可真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好书啊!
古诗改变了我的一生,它让我的人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也让我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独特的光彩,耀眼的光芒。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11
中国,是东方的古国,悠久而深远的历史,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这正是中国的魅力所在。作为炎黄子孙,我读《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了解了中国的古代历史,知道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是上名列前茅的之国。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两朵绚丽的奇葩。有人说世间的好诗、好词都被唐宋两代的诗人、词人做尽了。的确世间的万物、日月星辰、人情的冷暖在他们的笔下总能娓娓道来,他们或直抒胸臆或隐喻其中;情感或如山洪暴发而一发不可收拾,或如潺潺溪水淌过绿草地,细腻而又缠绵。推敲字句力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读了《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情境下,依旧可以大声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在他笔下,祖国的山山水水更是奇妙无比: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浩瀚。他的愁绪更让人牵肠挂肚:“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他豪迈、他纤细、他乐观、他忧郁,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李白,一个不折不扣的“谪仙人”。
我读了《“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超越自身的苦难,为天下百姓着想。他们不愧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我还读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走进宋朝,走进宋词的王国,我读《才华横溢的苏轼》。苏轼,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没有因离别而悲伤叹息,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念思亲人的忧愁。
我喜欢读《李清照词才闪耀》。不管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还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我都喜欢。我喜欢她的天真烂漫,喜欢她的忧郁寂寞,更喜欢她的风度气节。
我读《陆游临终示儿》、《辛弃疾壮志难酬》。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陆游;还有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无不流露出他们忧国忧民、立志为国捐躯的爱国激情……
唐诗宋词,记载着悠久的历史,激荡着人们无限的遐思。唐诗宋词,装满了诗情画意,侠骨柔情,像一泓清泉在我心中永远流淌。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12
月色如水,轻轻洒在我的窗前,给这静谧的夜晚披上了一层银纱。手捧一卷泛黄的唐诗,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唐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静夜思》首先跃入眼帘,那简单质朴的诗句,却道出了游子心中无尽的`思乡之情。月光下,我仿佛看到了那位仗剑走天涯的诗人,站在异乡的土地上,望着那轮明月,心中涌动着对家的深深眷恋。这份情感,跨越千年,依旧能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继续翻阅,杜甫的《春望》映入眼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仅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更有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一片荒凉之中,诗人独自站在废墟之上,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去的怀念。
再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那清新脱俗的意境,让我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感受着那份宁静与淡泊。王维笔下的山水,不仅仅是自然之美的描绘,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随着夜渐深,我沉浸在唐诗的世界里,与诗人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通过这简短的诗句,跨越千年,传递给了我。我感受到了唐诗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
月下读唐诗,让我梦回千年,体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那些古老的诗句,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这份宁静与美好。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13
星期天,我和妈妈乘公交车去陆埠。
在我身旁的座位上坐着一位阿姨和她的宝宝。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块面包,一边吃一边听妈妈教他背唐诗。阿姨念道:“锄禾日当午……”每当阿姨念完一句,小男孩也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跟着念:“锄禾日当午……”看到小男孩这么小就会念唐诗,还念得有模有样,旁边的乘客都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汽车一路往前开,小男孩手中的面包还没吃完,大概是吃饱了吧。他攥着面包随着汽车的晃动,一些面包屑掉在他自己的衣服上。阿姨看了看,皱着眉头说:“吃饱了吗?不想吃了,就扔掉。看,衣服都被你弄脏了。”说着,顺手拿过小男孩手里的'面包,扔进了车上的垃圾桶里。接着,她又叫小男孩背唐诗给她听,小男孩嘟着嘴,结结巴巴地说:“锄禾……日当午,汗滴……汗滴……”看来他是想不起来了,小脸儿涨得通红,可怜巴巴地望着阿姨。阿姨带着指责地口气说:“是汗滴禾下土。告诉我们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汗水都滴下来了。现在记住了没有?”小男孩懂事地点点头。于是接着背道:“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粒粒……”正当“大功告成”时,又被卡壳了。这下,阿姨可真生气了,点着小男孩的头说:“怎么老记不住?粒粒——皆辛苦。就是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你脑袋里装着什么东西,怎么就是记不进去?”小男孩委屈地哭起来。车上一阵骚动,大家都投去异样的目光。
也许这位阿姨也感到气氛不对,在躲闪中,无意间瞥见垃圾桶的面包,顿时羞得满脸通红。除了小男孩偶尔的抽噎声,阿姨的安慰声,垃圾桶的碰撞声,车厢里安静极了。
读唐诗色彩作文 篇14
我乐于阅读,尤爱品词。每当我徜徉于书海中,就会感到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本《宋词精选》,本想让我到高年级再看,可我心血来潮地翻了翻。这一翻,就让我翻进了宋词之海。“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峨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我喃喃地念着。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填的《蝶恋花》,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未免有些“高深”了——且不谈对整首词一知半解,就连字音也读错了几个。幸亏这本《宋词精选》有注释,我和着注释、赏析和词一起看,也能懂个大概。
我入了迷,深深地沉醉在宋词之海,汲取着她的灿烂精华,吮吸着她的馥郁芬芳,并惊叹于她的瑰丽奇异。看到不懂之处,翻一番字典,注一注拼音,也不觉繁琐,反倒乐在其中;看到快意之处,吟一吟词句,舞一舞手臂,仿佛自己成了诗中人,穿着雪一样的白裙,绾着云一样的发髻,撑着荷叶,乘着木筏,划着小桨,去池中采莲。
我细细品读着一篇篇词,她们为我开启了一扇崭新的陌生的`大门,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快乐——阅读之乐。放学归来,从木质书架上取出一本词集。读一读华丽精致的花间词,想一想破晓时的荷塘之景——波光荷影,露珠滴滴,绿茎红花,清丽可爱,乘兴猜一猜温词人面对清凉的水风,回以悠然的神情。
品一品菩萨蛮,念一念采桑子,翻一翻浣溪纱。词的光辉耀眼,蕴含在油墨中,萦绕在指尖上,使人不知不觉间入情入境。来自女蛮国的“菩萨蛮队”,梳高髻、戴金冠,披璎珞、笼轻纱,热烈地舞蹈。葳蕤苍翠的桑树林中,一个女孩,恬静淡然地采桑,耳边的碧玉玦时不时打着秋千。又是一个女孩,停在溪边,无思无虑地浣着沙,唱起了越国的歌谣。我囫囵吞枣地看,大有不求甚解之感,可阅读词带给我的那种舒心畅快之乐,却是真实的。
一花一世界,一词一天地,手执书卷,时而会心微笑,时而皱眉感慨,时而长叹人生苦短,时而赞美宇宙无垠。走进诗词之海,有谁不承认它的乐趣之深也,它的乐趣之广也,它的乐趣之长也?
- 想了解更多读唐诗色彩作文的资讯,请访问:读唐诗色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