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作文 > 导航

三年级下册作文

发表时间:2024-04-06

三年级下册作文集合。

如果对“三年级下册作文”感到好奇可以从下面的资料入手,读完这篇文章后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作文是展示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文字将情感化为作品,通过写作 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意识形态表达技巧。写作文前需要整理思路,做到胸有成竹。

三年级下册作文 篇1

暑假的一个下午,我和哥哥在丰丸游泳池学习游泳。

我跟着哥哥去了丰丸的游泳池,去更衣室换了泳衣,然后来到游泳池准备下水。我只是在游泳池边走来走去不敢下去,但是哥哥鼓励我说:“这里的水很浅,很凉,快下来!”我想了很久才慢慢跳起来。这里的`水真的很凉。

我下到水里,哥哥先教我潜水,让我先屏住呼吸,然后把头伸进水里。我一遍又一遍学了好几遍,很快就学会了潜水。然后哥哥教我怎么学蛙泳。哥哥先给我讲解演示。哥哥说:“抬起头,用手拔水,用脚蹬水,用双手双脚游泳”。我自己慢慢学会了游泳。刚开始手脚配合不好,一直往下沉。哥哥看到了,把我扶起来,很认真的教我。我游啊游。哥哥偷偷让我游泳,学习了几个小时。终于学会蛙泳了。

暑假学游泳真的很有趣。

三年级下册作文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2.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3.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大熊猫图片、油画棒、绘画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谁来说一说大熊猫长得什么样子?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其余均为白。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老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①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②画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③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④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⑤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3)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①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②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③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④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三、结束部分。

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活动反思:

《国宝熊猫》作为一个美术活动,相对于新教师来说,在执教控制力上是比较容易的,而且作为我比较喜欢的领域,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奠基了我不少的信心。在后来的课堂反思交流上,采用了自我讲述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交流方式,我也从其他听教者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建议以及对我此次课提出的相应不足。最大的不足点,在教师范画时,关于熊猫的耳朵形状,并没有强调是半圆形。幼儿的作品呈现中就直接反应了这个情况,幼儿开始操作就发现了很多孩子画的熊猫耳朵是三角形、尖形,类似猫耳朵的形状。熊猫的动态形象,幼儿画中体现的效果都还可以。对于熊猫的习性、生长地,幼儿也足够掌握了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作文 篇3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5.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总结出有类似规律的词语。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第二行:写日月的第三行:描写山的(4)多样读

(5)背诵

三、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三年级下册作文 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好阿姨》,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

2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有时就是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招待客人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读懂例文,明白如何写作;把接待客人这件事写下来。

教学难点: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地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连忙换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曲子往学校走去。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小鸟悦耳的叫声,非常有趣。

2老师在说什么呀?(说今天早上起来后的事情)

3对,告诉你们,这就是作文。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想试试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

(1)小组讨论讨论。

(2)大组交流,指名回答。

2再读例文《好阿姨》,讨论写法。

(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的那位阿姨的。(放录音)

(2)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写作文真的很简单,而且很有趣。

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

(1)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东西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读吧!学生自由读。

(2)指导模仿说话。

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呢?

小组交流--指名说。

(3)小结:我们的同学想像力真丰富,写出的作文一定会很出色!

三、指导习作

1明确写作要求。

2创设情境。

(1)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按照请进--请坐--倒茶--削水果--给爸爸打电话的顺序进行表演。

(2)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给予补充。

(3)再请一组同学表演。

3学生写草稿。

4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1

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作文 篇5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习作:

1、出示一幅著名运动员刘翔运动会的冠军后十分激动的照片,同时出示三种写人物语言的方式:

(1)、刘翔()喊道:“!”

(2)、“!”刘翔()喊道。

(3)、“!”刘翔()喊道,“!”

看看刘翔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会说什么?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人物说话的不同方式,并能发挥合理想象,把人物语言说清楚。

2、引导学生注意三种不同说话方式中,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3、引出本次习作内容,板书:学写对话。

二、写作指导

1、谈话,这样的对话我们见过很多,哪里还有对话?(生活中有对话)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各种生活场面:商店里买东西有对话;学校里同学之间有对话……

2、引出例文:有一个叫陆孝娟的小朋友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碰到一件有趣的事,她把自己和妈妈的对话写了下来——请学生读例文。

3、交流:陆孝娟和妈妈聊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

指导并板书:首先要写清一件事

4、出示两篇范本:一篇为结构单一的原文,一篇是课文例文,让学生比较两篇内容完全一样的习作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学生在读例文,交流谈论

教师板书:分段描述

写好提示语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分段习作的要求,再加上要让学生自己明白提示语在文章不同地方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光靠例文的力量和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用了一个比较,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成就感,又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5、出示课本提供的一幅画:燕子和小鱼的对话

交流;这个地方你想去吗?

听一听,能听到什么?

闻一闻,能闻到什么?

想一想:小鱼和燕子会说些什么?

6、学生小组合作,把这幅图画表演出来(尤其注意演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师生合作表演交流点评(强调动作、语言、神态)

三、逐层指导,深入写作

1、补充对话

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来到这里的一段不完整的对话出示,让学生学着补充,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2、接着提供的开头往下,写小鱼和小燕子之间的对话。

写之前,再次强调习作要求(即板书)

第二课时

让学生把自己完成的习作拿出来交流,互相评议,学习修改。

继续完成习作。

三年级下册作文 篇6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思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习作从“看图写话”到“为别人画一张像”;从“我的发现”到“写一篇日记”,还有“编写童话故事”等,不难看出这些话题都是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都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于人物的描写,不外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其中,人物语言的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结合本学期的习作内容,我设计了一节关于人物语言描写的复习课,旨在通过交流与引导、讲解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语言描写的要点,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不同形式描写人物语言。

【复习过程】

一、直接点题,自然导入

突出人物性格时有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人物语言描写方面的话题。

二、原作点评,发现方法

1.佳作赏析,梳理标准。

(1)“言为心声”,我们来看一位同学日记原作中的一个片段。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之一:

“天哪!我太困了,睡过头了。欣悦,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快点!快点!要来不及了!”听到妈妈的喊声,我赶紧起床。

师:读到这样的语言,你能想象小作者妈妈当时的神态和心情吗?(紧张、着急、性子急等)

(忙碌的样子,写得多形象、生动啊!那么,结合自己写过的习作,想一想,你是怎样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同桌交流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梳理:

①突出个性特点: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就是说,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性格等特点。

②富有生活气息:习作是对生活场景的再现。对话一般用口语,所以人物的.语言要口语化。口语最能表现生活,因而充满生活气息。

③语言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应该有所选择,不能全部照搬,更不能写一大堆废话。

2.对照标准,点评习作。

(1)我们来看看一位同学“为别人画一张像”习作中的一个片段。这里的人物语言描写有没有做到这几点呢?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之二:

奶奶笑着说:“我都七老八十了,哪还能像你这样一阵风似的就爬上楼啊!”

学生先自读,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片段体现出了描写人物语言的什么要点。

3.综合运用,达成标准。

(1)在描写人物语言时,不但要注意这些要点,还要学会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这样的语言表达才会更丰富,不至于单一呆板:我们来看一位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你发现他这几句对话的共同点是什么?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之三:

我说:“爸爸,我可以下楼去玩一会儿吗?”

爸爸说:“作业写完了吗?”

我说:“还有一点。”

爸爸说:“全部写完再出去玩。”

我说:“哦。”

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说。

(3)有的人物语言描写可以不出现说话的人,如刚才看到的第一位同学原作的那个片段。来看看这句话,你还能变换一下语序吗?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之四:

“你长大了!”妈妈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学生读一读,再试着换成另外两种表达形式。

(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方面来表现人物形象。那么,如果在这几句话中加上表现人物神态或动作等的提示语,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出示原作例句:

妈妈说:“你长大了!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你长大了!”妈妈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你长大了!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说。

①学生选择一句加上表现人物神态或动作等的提示语,再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②展示学生添加上提示语的句子,感受描写人物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三年级下册作文 篇7

第二课时【36】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课后反思:

习作三的教学,我吸取了习作二的教训,没有先指导学生读例文,这样避免用例文的框框将学生牢牢套住。而是和学生共同走到了室外,在春天的校园中,和孩子们去共同发现。整整一节课,孩子们在垂桃的花香中,观察层叠的花瓣。在泥土的芬芳中,逗弄着西瓜虫(一种甲虫)。在他们的观察中,我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引领者。

生:老师,我抓住了一只西瓜虫。

师: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生:就在那!

师:能具体说明白吗?

生:就在假山边的泥土中。

生:我也发现了,就在花坛的边上。

生:草地上也有,老师,你看就在这些岩石的下面。

师:这可不能称作岩石,还是叫做石块更形象。

生:我知道西瓜虫因为怕太阳所以住在泥土和石块下。就像蜈蚣和蚂蚁。

师:蚂蚁是住在石块下吗?想想。

生:噢,不是,是在窝里。呵呵

师:对,西瓜虫有窝吗?

生:没有看见,可能它不修窝。

生:老师,这有个洞,他是不是就住在这里?

师:你仔细看看。

生:不是的,我将西瓜虫放到洞里,它又爬了出来。

师:西瓜虫有几只脚呀?

生:不知道

师:仔细看看。

生将西瓜虫翻到过来,仔细的数着。

生:哈哈,我知道了,有十二只,还有两个触须

生:老师,你快来看,西瓜虫会爬墙。

师:它这爬墙的姿势,多像一个动画片中的人物呀

生:我知道,是蜘蛛侠

生:它和蚂蚁一样

生:它和壁虎一样

师:所以你可以猜想它脚上可能有什么?

生:吸盘

生:老师你看这两只西瓜虫见了面还是不理睬,各走个的。

师:为什么它们没有撞到一起?仔细看看相遇后的情况。

生:他们像蚂蚁一样,对着触须。哈哈......

生: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叫它西瓜虫。因为我们一逗它,它就弯成了一个西瓜样,圆圆的,身上还有一些条纹和西瓜上的一样。

师:你观察仔细,联想贴切。但是它就弯成了一个西瓜样的弯,能不能换个更合适的词?

生:缩

三年级下册作文 篇8

教材分析:

乌鸦反哺是一种现象,例文循序渐进地写了妈妈和我在树林里散步,通过我们的对话写出老乌鸦饿了、老了,而小乌鸦勤快地喂食给老乌鸦。我懂得了子女报恩的道理。对话是这篇看图写话的明显特征。

学情分析:

1.学生观察能力逐渐敏锐,但是注意力还是比较分散,在图意的核心价值上有把握的难度。

2.学生的分析能力缺乏,需要活动游戏的介入来帮助理解、展示学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体验。

3.学生有运用提示语的基础,但不够具体深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对话的形式表达看到的、想象到的内容。知道对话的特点,有说有答,有问有答;问答之间有联系;问答前后有层次。

2.过程与方法:体验想象,提高观察能力,观察有重点,正确反映图意的核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孩子的环保意识,热爱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想象能力的提升。

2.对话问题的指向性和层次性。

教时安排:

第一教时指导对话表达图意,第二教时学生写作,第三教时作文评讲。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看懂图意

1、出示图片,教师语言帮助进入情境,造成学生心理反差,引起学生关注图意的核心。

2、学生看图说出图意

3、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浓烟滚滚遮挡阳光

乱扔垃圾河水污染

小鱼呼吸困难保护环境

预设:(1)为什么这样排列?(看图顺序从上到下)

(2)连贯说一段话

过渡:除了用一段话表达图意,还可以用对话来把图意表达清楚。

板书:对话

二、学习例文,学习对话特点

1、分小节,开火车朗读例文。思考:例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用对话表达除了把图意说清楚外,而且还能通过故事人物把意思说得更生动,更具体。

2、请同学们自读例文,思考:你能找到如何进行成功对话的秘诀吗?(小组合作)

板书:有说有答有问有答

问答之间有联系

问答前后有联系

三、学例文,练对话

1、分别以图中的两种角色来对话说清图意,你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一起来完成对话。(学生练习)

2、评价。提出要求:说清图意

表演生动

3、同桌分角色练说。

四、巩固使用提示语和标点

1、会说不一定会写,会写是会说的飞跃,在之前你们思考过,如何把你们生动的表演写出来吗?

板书:提示语

2、学生练说

3、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