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音乐伞教案

发表时间:2023-12-27

音乐伞教案十二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一份完整的教案和课件。相信老师对于写教案和课件并不陌生。教案和课件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写教案和课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子、知识点和目标、教学过程、课堂活动、教学资源和评估等内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信息,请继续往下阅读!

音乐伞教案【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一曲山歌送给大家,希望能给您带来片刻的轻松和愉悦。请大家记住我.

一、说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丰收乐》的第二首曲目《栗子大丰收》。这是一个以“丰收”为情境,“欢庆丰收、赞美丰收”为主题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单元,而《栗子大丰收》是一首旋律明快活泼童声合唱曲,极具民歌风韵,洋溢着丰收的喜庆,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民族民风的学习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领域的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但由于我们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缺乏正规系统的训练,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在歌唱技巧与表现力上有待进一步加强指导与自主领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中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

能学会用活泼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合唱《栗子大丰收》。

过程与方法:

能采用朗诵、游戏、伴奏、舞蹈、绘画、合唱等多种形式来表现丰收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歌曲的学唱,让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是学会用活泼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合唱《栗子大丰收》

教学难点:

通过音准、节奏的把握和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来表现农民丰收的喜悦。

四、说教法学法

在遵循审美教育为核心,新课标为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优点,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丰收的氛围。针对儿童爱玩的天性,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而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观,在本课学习中,我力求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思想,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创造法进行学习。

五、说导学过程

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引下,根据我市推广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激趣、体验、探究、创新、延伸”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1、多媒体播放“花果山超级栗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

(背景音乐《栗子大丰收》)

2、导入:中秋时分,金风送爽,都说是土地不负有心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花果山的“超级栗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正如火如佘的进行着。观摩者的称赞声和农民的欢笑声交融在一起,奏出了一首动听美妙的的丰收之歌! (板书课题 《栗子大丰收》)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通过多媒体播放“花果山栗子观摩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热闹的场面、煽情的解说渲染和营造了一个丰收的喜悦气氛,自然而然的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审美体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感受旋律

录音机播放《栗子大丰收》。

设计意图: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

2、发声练习,巧作铺垫

师:今年的栗子有了好收成,花果山的农民个个喜笑颜开,嘴里还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栗子宝宝们看到自己的主人那么开心,也不甘寂寞地跟着唱和。听!

(出示发声练习要求:农民—高兴地;栗子宝宝—活泼可爱的)

A. 女生饰“农民”演唱高声部:

B. 男生饰“栗子宝宝”演唱低声部:

C. 合唱:

小结:他们在一起欢快的唱歌,俨然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多么美妙,多么和谐!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角色扮演,学中玩,玩中学,轻松突破本课声部协调的难点,为新课教学巧作铺垫。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安排:“卡拉OK”大家唱

1、再听歌曲,进一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2、学生按角色分别视唱,相互解决难点。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3、大家一起唱。

设计意图:响应新课改要求,教师身份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在第三板块“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中,我制做了一个“卡拉OK”的音像视频,学生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分角色视唱,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解决音乐中的重难点,)摒弃以往音乐教师不厌其烦的机械带唱,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创新,即兴表演

1、问题设计: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心情会怎样?你们又是用哪些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呢?

2、分组设计,集思广益

表现形式:舞蹈、歌唱、绘画、器乐演奏、剪纸、诗朗诵等

活动安排: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以剪彩条、贴窗花、写对联等方式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丰收的农家小院,然后在里面载歌载舞。

设计意图:张梅玲教授说过: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陷的创造它也是创造。(在“巩固创新、即兴表演”这个环节上,我结合本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的特点,引导其根据自身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以剪彩条、贴窗花、写对联等方式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丰收的农家小院,然后在里面载歌载舞。)(这种)自主、合作的即兴创作,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完成了学习任务,培养了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精神。同时这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也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

(五)、综合演练,情感延伸

1、虚拟电话,传来喜讯:

中央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主持人毕铭鑫盛情邀请我们花果山的农民带着甜甜的栗子前往北京参加《欢庆丰收》大型歌舞汇演。

2、渲染情绪:

师:谁家的栗子最大?

谁家的栗子最甜?

谁的歌声最美妙?

那我们还磨蹭什么呢?此刻,就让我们挑起担子唱起歌,一起前往美丽的北京吧!让首都人民也尝尝我们的大栗子!

3、音乐响起,踏音乐出教室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添花加彩之后,在第五个板块“综合演练,情感延伸”中,我)通过电话情景模拟,(参加中央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的《欢庆丰收》大型歌舞汇演活动。)

利用电视媒体的影响,以及三个问句的渲染 ,再次提升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扎头巾、挑担子,加入到歌表演的行列中去,使学生更加真切的体验到愉快的劳动生活和丰收的喜悦。课堂虽然结束了,情感上却仍在不断延伸。

音乐伞教案【篇2】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我有一只小羊羔》。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第1册第四单元的表演课。本教材通过对动物的描写,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按照《音乐课程标准》对学习领域的划分,本课属于“表演”这一学习领域。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感知音乐内容、体验情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看、想、画、演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音乐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听、唱、看、想、画、演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音乐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变化,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四、说教法

1、教学理念

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要以兴趣爱好为学习的基本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习。

2、营造教学环境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视听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尽可能地使学生融入音乐的氛围中,使其愉悦地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的美感。

(2)设情境,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分组合作讨论,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获得主体经验,并相互交流,评价,促进共同发展。

五、说学法

音乐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放松的课。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抓住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学习知识以及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通过多种媒体,再结合其他艺术科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采用合作学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铺垫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玛丽有只小羊羔》,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好奇心,点燃他们的求知欲。

2、进行分组讨论

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让他们就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展开讨论,老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或行动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三)小结

通过播放图片、歌曲以及动画,将歌曲形象化,结合视听艺术,让学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掌握这一歌曲。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音乐伞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创编这一集体舞,培养与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通过队形的穿、绕及舞蹈动作来表现花篮的手工编织过程。

3、 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舞蹈 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编花蓝》及入场的乐曲磁带、录音机

2、五颜六色的绢花一束

3、每人一个利用方便面碗等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花蓝编织的半成品

4、 模具(演示队形)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 发声练习《欢乐颂》 练习跳音与连音

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3、 复习歌曲《夏天》

(二) 基本部分

1、 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蓝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蓝的愿望。

2、 播放《编花蓝》的歌曲,幼儿手工操 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蓝,感受编织的方法。

3、 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蓝(分组进行)

4、 创编舞蹈《编花蓝》

(1) 出示玩具花蓝,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 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 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

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 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 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 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

c、 男女互换,女孩子做“枝条”教师启发“枝条在来回穿动时,除了用小碎步表现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舞步来表现?”鼓励女孩子换一种舞步。

活动结束

(1) 节奏儿歌《我真的很不错》

(2) “我们一起到更远的地方去玩一玩吧”-随《效游》的音乐出活动室。

音乐伞教案【篇4】

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六课《嘀哩嘀哩》。《嘀哩嘀哩》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一幅宽广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课教学正是对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发展。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一堂自创音乐课。

二、教学目标

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本事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经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本事。使他们的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本事得到煅炼,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三、教学重点

经过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分组为旋律创编春天的歌词。

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思品、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五、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让学生点击鼠标自由选择画面上的对象,组成春天的图画。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所以,我为这节课拟定的题目为《春天的旋律》。它所蕴涵的资料本身很美,给学生供给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供给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忙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歌曲,感受春天,游戏活动这三部分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说春天、赞春天三环节。经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本事得到提高。

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请看窗外,此刻是什么季节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的情景里。之后我告诉学生,“让我们一齐来唱首春天的歌吧”,这时候,学生就能够看着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歌单,拍着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起了歌曲。我又采用听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听辨自我和教师模仿小黄鹂唱歌的不一样,突出强弱关系,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使演唱更加完整悦耳。之后进入第二个环节:看春天。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一特点,让学生看关于春的录像,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钢琴旋律,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感染,审美情趣,审美本事得到培养。

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语言来描述,并进行模仿。也许有的孩子会说太阳,有的学小鸟,有的用身体表现柔柔的柳条,还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风筝。你一言,我一语,我再让他们用自我的小手在电脑上,选择出喜欢的春景,用电脑拼图的方法自由组成春天的图画,这时候,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美景。经过这一部分的安排,在教学资料上,就把语言、律动、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齐,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学生积累了许多描述春天的语言,也为后面的创编歌词打下基础。接下去,我又让孩子们用优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

在教学方法上,我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尊重个体的不一样体验,让学生在键盘上敲出自我所喜欢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采用不一样速度时所产生的不一样情绪。欢快的音乐像小朋友在做游戏,舒缓温柔的音乐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让他们在感受音乐中丰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进行了乐感的培养。之后,我让学生分小组为这段旋律填写春天的歌词,这唤起并促进儿童潜在的音乐本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学生在一齐进行创作,发挥团体协作精神,我再让小组展示自我的创作,并进行互评。这样的创作活动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孩子们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肯定、愉悦。最终,我采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室创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草地,在春天图案的背景下,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在简便欢乐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明白了春天到底藏在哪里?它,在温暖的阳光里,在嫩绿的枝头上,在大家的歌声里,在教师的笑脸上,在我们的心里,在完美的生活里。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经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音乐伞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3、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重点】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知识难点: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能力难点: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来了解维也纳的有关资料,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案设计及分析】

一、谈话导入,领略音乐之都的风情。

同学们回家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维也纳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吗?(课文第一段)这是书上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还是去亲眼看一看,欣赏维也纳风光。。观赏了维也纳风光,你能用第一段中的两个成语概括维也纳的美丽吗?(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细细游览(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

(课件出示维也纳风光图片,播放《蓝色多瑙河》音乐)

【设计意图:在教学前,展现一幅幅美丽的维也纳迷人风采的图片,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交替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投入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有目的地使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二、初读感知,提出问题

1、检查课文预习情况。开火车读,从第二段读。

2、了解课文内容学生交流:

维也纳美吗?这座美丽的城市为什么又称它为“音乐之都”呢?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用笔画出。

(课件出示四个中心句,齐读)

(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课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设计意图:检查了解学生对本课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读通课文,夯实基础,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为接下来的精读扫清障碍。】

三、通过网站,合作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想解决哪个问题材就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分小组交流回答。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

a——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有关这部分内容你们小组找到了哪些资料?

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

④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

⑤媒体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是()的摇篮。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伞教案【篇6】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是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它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以全新的感觉来面对课堂、学生和教材。同时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我本次参赛课的理论依据。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次参赛课的内容,是初二上册第六单元教材。本课共分三个课时,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有:歌曲《新年好》、综合训练(一)(三)(四)。

《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 拍,F大调,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乐歌舞,互相祝贺的愉快心情。

综合训练(一)是认识铃鼓并掌握其演奏方法;(三)让学生按节拍用踏脚、拍手、等方法为《新年好》伴奏。(四)是用铃鼓、碰钟为歌曲伴奏。

2、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年好》。

(2)、认识铃鼓,掌握其演奏方法,并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进行创编练 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

(1)、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4、教学难点:掌握歌曲节奏,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学习。要使学生学得主动,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如下教法:

1、根据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原理,运用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乐学。

如在教学节奏时,我采用了用学生与小兔子交朋友的方式,让学生按节奏说话,学生便在玩中学会了本歌的节奏。

2、创设情境法:通过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

3、根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我运用了“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和“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我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范唱让学生感知的。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现。在学会唱歌曲后,我通过学生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及,选择表演形式自编表演动作,对歌词二度创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舞蹈、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4、运用谈话法、讨论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这两种方法在本课中主要体现在理解歌曲内容和对歌词的二度创作及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上。

5、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直观教具,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如:在节奏练习时,通过直观教具小兔子的说话,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歌曲导入时,我充分运用了VCD范唱及图片,使学生既理解了歌曲内容又激发了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了新年的情景。

音乐伞教案【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15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唱脸谱》。我的说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说教材分析、说学生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效果、说我个人的作为音乐教师的基本功。

本节课教材对学生了解和认识国粹京剧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着重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京剧的特点和独特魅力,特别是对京剧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感知。使同学们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八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京剧艺术对他们来说很新奇,八年级还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京剧兴趣产生与否,决定了他们对音乐审美的态度。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教法】

我运用了讲授、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使之贯彻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乐的意境。

【学法】

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学法

对于音乐课,我的设计理念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音乐氛围,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感受。在本节课上我一直以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为主线,唤起每个学生的心灵共鸣,使他们尽情地畅游在戏曲艺术的海洋中。

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我采用了动感时尚的表演京剧节目形式,歌曲《粉墨人生》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对本课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热情。精彩的教师示范,引发学生共鸣。

设计意图:创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感。

【环节二 视听感知,走近京剧】

精彩京剧选段视频欣赏,引出京剧的行当。彻底征服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完成对京剧行当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在合作体验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流畅的完成从兴趣到知识的过渡。

教学意图:学生经过视、听、演加强对京剧艺术知识的理解。

【环节三 勇于实践,提升审美】

1、整体听赏歌曲《唱脸谱》,用学过的知识来感受歌曲。

2、欣赏美丽的脸谱图案,并引导出脸谱图案的含义。

3、完整演唱歌曲,难点部分教唱。

4、“我是小戏迷”环节,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意图:在实践学习中,进一步体验京剧的乐趣和美妙。

【环节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完美的课堂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投入,通过几个有特点的戏歌实例向学生表明,美妙的京剧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在流行音乐中完美结合,产生精彩的效果。只要大家积极的探索,梦想总会实现。

【环节五:教师寄语——小结】

京剧让我们音乐更加绚烂;音乐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多姿;音乐为我们插上寻找梦想的翅膀,让我们在音乐的曼妙天空下,自由的翱翔!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喜欢、热爱音乐,用音乐美化我们的人生!这也是我这样设计这节课的目的。

【板书】

我的板书展示出了这节课的知识要点——京剧的相关知识及教学流程。

【效果】

我认为我的这节课能够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京剧的特点及独特魅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戏曲的美,是一种享受。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使同学们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也因为我个人的教学和艺术功底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音乐伞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1、乐曲简析:《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乐曲欣赏《十面埋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册的欣赏曲目。《大纲》要求音乐教育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而《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曲目,因此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该册第四课中,学生已学习过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组,认识了包括琵琶在内的几件弹拨乐器的知识,在第七课又出现了琵琶独奏曲的欣赏,很明显地显示出承接的作用。

3、教学目标:《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根据这个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① 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② 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③ 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

其中目标1、2为普通目标,要求全体学生达标;目标3为提高目标,只要求部分优生达标。

4、教学重点:《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套武曲,篇幅较大。根据欣赏课中精赏与泛听结合的教学原则,本课重点欣赏“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

5、教学难点: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二、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在选择教法时,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是首先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以下教法:

1、情景创设法: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常到山间海边观赏风光,清泉与波涛会使他产生许多灵感和创作欲望。这就是情景发挥的作用。乐曲《十面埋伏》是展示古战场上铁马金戈的战斗场面,这些场面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让学生去感受一些陌生的东西,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这样的存在问题,我为学生创设情景。具体的做法在下文有详细的说明。

⒉主题辅助欣赏:乐曲的主题是音乐的精华,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弹奏或播放音乐的主题让学生聆听并熟悉,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的作用。/

⒊分段欣赏法:乐曲《十面埋伏》是一首情节性很强的作品。对于这一作品我采用了分段欣赏法,按乐曲的顺序逐段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欣赏,使学生能掌握每段的音乐特点和表现的内容。

三、 说学法指导:

《音乐教学法》指出:“欣赏教学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欣赏:

1、指导节奏律动辅助欣赏:儿童有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如果欣赏课只是单纯的听就显得单调,难以奏效。因此我引导学生将身体的各种感官都充分调动起来,用身体的节奏律动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在三个重点乐段的欣赏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不但有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其他的音乐感觉。

2、指导自由想象:艺术是没有定格的,尤其是音乐的欣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因此我提倡自由想象。例如在欣赏一段音乐,它是表现什么的?让学生大胆地想,想到什么说什么,并敢于发表不同于一般的独特见解。这样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 说教学程序:

我认为目标教学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本课使用了目标教学法的四个环节: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来进行教学设计。

附教学流程图:

前提测评

认定目标

导学达标

初听 分段 全曲

全曲 欣赏 欣赏

达标测评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方 法 意 图

前提测评:

⒈下面乐器哪些属于弹拨乐器

⒉听辩哪段音乐是琵琶演奏的 用多媒体出示测评题目。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为导学达标做好准备。

认定目标:

⒈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⒉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⒊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创作。 教师借助讲台设计大屏幕演示和讲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乐曲的情景。然后在学生阅览课本并提出问题后教师小结时自然地导出学习目标。既让学生进入欣赏情景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导学达标:

初次全曲欣赏要求:根据课本中的提示进行,并初步感受乐曲表现古战场的壮烈情景。欣赏后小组讨论 在播发乐曲时,大屏幕只出现古战场的静止画面。这次的欣赏让学生初次感性去认识乐曲,目的是培养感受音乐和独立欣赏的能力。

分段欣赏:

⑴泛听1—5乐段

⑵欣赏“埋伏”① 播放主题句让学生用“啦”模唱② 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模唱主题句让学生分辨哪种能更好地表现“埋伏”

⑶欣赏“小战”“大战”① 播发“小战”“大战”的视频让学生先简单了解古战。② 播发“小战”“大战”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句,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哪一段是表现“小战”,哪一段是表现“大战”。再让学生对比:哪一段的力度更强?哪一段的节奏更紧凑?听后讨论,教师小结。

⑷将“埋伏”“小战”“大战”三个重点乐段用大屏幕演示一次让学生欣赏。

⑸根据乐曲填空(见附表)

⑹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音乐创作。

⑴泛听这一部分采用音乐主题辅助欣赏和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的方法进行。⑵欣赏“埋伏”时,通过播发音乐主题让学生听并且模唱,使学生熟悉该段的音乐主题。然后用两种不同的速度、力度模唱该主题(其中一种是乐曲的原速度和力度)让学生通过分辨感受该段的力度和速度。

⑶①学生对古战不了解,因此在欣赏前先让学生看“小战”“大战”的视频来了解古战。②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分辨“小战”和“大战”。学生已初步了解古战,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用这个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力度和节奏去欣赏音乐。

⑷指导学生通过模仿琵琶演奏的动作,用身体的节奏律动去感受音乐。

⑸该表是以上分段欣赏的小结。

⑹要求用拍手、拍腿、跺脚打节奏为创作手段,运用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

⒋再次全曲欣赏 要求将刚才理解和想象的重现一次。鼓励大胆发表见解,奖励有创新的同学。

达标测评:⒈请同学根据乐曲编一个故事。(导学达标中〈根据乐曲内容填空〉〈用标题进行创作〉都是达标测评的内容。要求将刚才分段欣赏时理解的和想象的用口头表达出来。力求语言简练。

附填空表:

标题 力度 速度 场面

埋伏

小战

大战

附板书设计:十面埋伏

战前准备:1--5段

战斗过程:6、埋伏

7、小战

音乐伞教案【篇9】

教学内容

1、唱:《快乐的音乐娃》

2、动:律动《上学路上》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上课时间

第2周

教学目标

1、学习律动《上学路上》,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结合手势的高低,建立“sol、mi”的音高感。

2、用快乐、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娃》,通过演唱,使学生知道音乐课的内容,产生爱上音乐课的兴趣。在歌中红色标注的部分进行适当处理,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丰富与快乐。

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结合手势的高低,建立“sol、mi”的音高感。

2、用快乐、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了解歌词的内容,产生爱上音乐课的兴趣。

教学难点

1、随音乐进行声势律动,并进行简单的创编。

2、对歌曲进行适当处理,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丰富与快乐。

教学具准备

电脑、光盘、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律动《上学路上》。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在上学的路上,一路小鸟叽叽喳喳,花儿向我们微笑,小草向我们点头,小朋友开开心心地上学校。

2、熟悉走路音乐

师: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快快乐乐的上学。

3、熟悉问好的音乐

师:来到校门口,看见许多小朋友和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打招呼。可以怎么问好啊?

生:你早、你好……

师:我们还可以唱着问候呢

1)听老师唱——跟老师模唱

2)请小朋友齐唱

3)问:你能设计一些动作吗?

生:握手、鞠躬……

4)边做动作边唱歌

4、听音乐完整表演《上学路上》。

三、新授《快乐的音乐娃》。

1、谈话导入:

师:来到新学校,我们今天上的是音乐课,小朋友你知道音乐课学些什么吗?你能配上动作说说吗?

——交流,生:唱歌、跳舞、做游戏……

板书:唱歌跳舞听音乐……

唱歌跳舞做游戏……

师:小朋友们唱歌跳舞,心情会怎么样呢?

板书:快乐

2、学唱新歌:

1)欣赏范唱。

问:你能听出歌曲一共有几句歌词吗?

2)听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生随老师的节奏朗读歌词

——请会说这4句话的小朋友站起来为大家朗读

4)律动朗读歌词。

师:下面请小朋友唱起来,人人都做快乐的音乐娃娃。

5)跟老师单句模唱第一段歌词。

6)师生接口唱。

7)请全体小朋友演唱。

8)请会唱的小朋友为大家演唱。

9)跟琴学唱第二段歌词。

3、小朋友开心的完整演唱歌词。

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领唱齐唱

4、创编动作。

四、小结下课。

请小朋友回家把学会的歌曲唱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音乐伞教案【篇10】

一、设计意图

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或殴打能够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小鸡》是一首外国歌曲创编而来的一首幼儿歌曲,小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我所选择的音乐将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另外,活动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音乐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新《纲要》中强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呕吐能够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皮亚杰指出:在前运算时期(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脱班幼儿很喜欢一边哼唱一边做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及感兴趣,并好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对这首歌有强烈的兴趣成了游戏的基础,目标2是目标1的基础上进行,又是目标1的突破口,而遵守游戏的规则幽将是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对音乐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加强节奏感等,我适当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

1、情景课件。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四、活动流程

一、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

二、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

托班幼儿正处在听觉感官发展时期,听觉的发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对音乐能表示出明显的情绪反应,这一环节是幼儿的听觉感受及动作感受,使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印象。

五、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

1、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

2、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3、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

六、幼儿游戏

1、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2、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反思

今天,我组织了小班音乐游戏《小小鸡》。在活动前,我认真的揣摩教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的设计了教学环节,并为此次活动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一、目标的完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幼儿与同伴愉悦的玩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和美,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目标顺利完成。

二、教学亮点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和幼儿在看课件的过程中让他们想各种办法学习不同动作的小鸡,并想办法藏起来。通过这一环节,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并且幼儿对动物的模仿非常感兴趣,所以本环节对之后的学习游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首歌曲的第三乐句是让幼儿把自己藏起来,通过课件及教师的'引导,幼儿能想象到不同的办法进行躲藏。

三、教学启示

1.带孩子听音乐,做律动入场。我利用《小鸡走》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下边的活动做准备。

2.看课件,学习“小小鸡”歌词,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因为课件的形象直观,幼儿对这个活动的特点特别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模仿小鸡的不同动作。

3.让幼儿根据图谱学唱歌曲。我首先以清唱并拍打节奏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和幼儿一起边拍边唱歌,加深幼儿的记忆。在本环节中重点引导幼儿边唱最后一句边回到座位上,在这里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加上了游戏规则,这样就为突破难点,也为下一环节的游戏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4.交待游戏规则,学习完整的做游戏,因为小班的控制能力差,所以我觉得这个环节是此次活动的难点。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难点,我就抓住了孩子比较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告诉幼儿:“你们藏起来的时候能不能说话?”幼儿回答:“不能”“为什么?”“说话会被抓到!”这样的谈话形式让幼儿自己讲出游戏规则。所以在进行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能遵守游戏规则,也会在最后一句时边唱边回到座位上。

5.活动结束的时候,在音乐《小鸡走》中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选择的这个音乐又与本次活动的主题相呼应。

四、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次的教学展示是我第一次参加,在说课的时候因为紧张而说的不够完整。之后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有点欠缺,到最后的玩游戏时结束的有点仓促。

五、参观完整个活动后的个人感想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活动课,之前的各项准备都很重要。要提前了解幼儿的各项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环节,设计出有趣的情景。让孩子快速的融入活动中去,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孩子们也更加喜欢这样的活动设计,更加喜欢这样的幼儿教师!

音乐伞教案【篇1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是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它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以全新的感觉来面对课堂、学生和教材。同时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我本次参赛课的理论依据。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次参赛课的内容,是初二上册第六单元教材。本课共分三个课时,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有:歌曲《新年好》、综合训练(一)(三)(四)。

《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 拍,F大调,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乐歌舞,互相祝贺的愉快心情。

综合训练(一)是认识铃鼓并掌握其演奏方法;(三)让学生按节拍用踏脚、拍手、等方法为《新年好》伴奏。(四)是用铃鼓、碰钟为歌曲伴奏。

2、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年好》。

(2)、认识铃鼓,掌握其演奏方法,并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进行创编练 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

(1)、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4、教学难点:掌握歌曲节奏,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学习。要使学生学得主动,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如下教法:

1、根据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原理,运用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乐学。

如在教学节奏时,我采用了用学生与小兔子交朋友的'方式,让学生按节奏说话,学生便在玩中学会了本歌的节奏。

2、创设情境法:通过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

3、根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我运用了“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和“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我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范唱让学生感知的。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现。在学会唱歌曲后,我通过学生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及,选择表演形式自编表演动作,对歌词二度创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舞蹈、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4、运用谈话法、讨论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这两种方法在本课中主要体现在理解歌曲内容和对歌词的二度创作及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上。

5、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直观教具,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如:在节奏练习时,通过直观教具小兔子的说话,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歌曲导入时,我充分运用了VCD范唱及图片,使学生既理解了歌曲内容又激发了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了新年的情景。

音乐伞教案【篇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雨中乐》为情境主题,教材安排了歌曲《踩雨》、《大雨和小雨》和乐曲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雨打芭蕉》以及音乐活动《找邻居》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听赏,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雨中情景,激发学生对雨水声响的兴趣和模仿欲望,体验雨中的乐趣,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愉快、美好的生活。

教材的学唱部分包括《踩雨》、《大雨和小雨》两首歌曲。其中,学唱《踩雨》,初步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雨声的美妙动听,雨中美好的景色,体验夏季踩雨的欢乐情绪,教材中小男孩、小女孩雨中嬉戏的情境画面,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另一面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19面唱歌时的提示这是编者有意给学生设计的自由选择参与方式的空间,更加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 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乐曲通过描绘初夏时节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表现出一种明快,健朗的情绪,富于生活气息,全曲以短促的顿音和均匀的八分音符为主的轻快雀跃的旋律进行,形象地描绘出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淅沥之声,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

2、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而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在大雨和小雨的情境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和声势节奏,表现大雨和小雨,唤起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能认真听赏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所表现的雨中情境。

(3)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雨声的美妙动听。

(4)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用声势动作或者打击乐来表现音乐的形象。

3、教学重难点:

在戏雨环节中学会歌曲《踩雨》第二乐段的乐谱,培养学生旋律流畅感,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具体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图谱教学法、比较法、听唱法、讨论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使儿童在充分地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得形式、技能的领悟。

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

具体做法有:

1、听赏讨论乐曲《雨打芭蕉》。课的开始,我引导学生听《雨打芭蕉》,让学生认真的听完全曲,并想象出乐曲中所表现出的雨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这首民乐合奏中用的那些乐器来演奏。

2、创设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以“雨”为线索,通过听雨、唱雨、说雨、戏雨、踩雨等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不仅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更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本节课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演唱《踩雨》完成说雨这一教学环节,接着以游戏戏雨的形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看雨,踩雨这两个教学环节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来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4、积极评价: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有利于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加盖小红花、发放笑脸娃娃、争当小老师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三、说教学流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首先是师生问好歌的设计, 以说唱的形式,拍拍手、拍拍肩,再加上补词“嗨”,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浑然不觉地进行了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二是音阶训练,训练了学生音高的感觉,为本节课的识谱教学作一个良好的铺垫。

2、听雨----《雨打芭蕉》 本节课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的基础上,让学生复习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再认真听赏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进行把握,并在听、唱、动的情感体验中感受美、表现美。

3、说雨

小组交流,个别演说,讲雨中趣事,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雨的兴趣,注重学科间的相融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觉。

4、戏雨——突破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视唱《踩雨》第二乐段的乐谱,首先,我创设情景,以四把不同颜色的伞将歌曲《踩雨》中的难点部分提出来,并以请同学们帮忙唱一唱伞上的歌,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伞或者喜欢的旋律进行演唱,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展示的舞台,注重不同个体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在主动参与中突现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歌曲难点的学唱变得活泼、有趣。

5、踩雨——学唱歌曲

结合教材19面的参考动作,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编踩雨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熟悉第一段歌词,然后在熟悉第一段歌词的基础上进行乐谱教学,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学到的读谱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为学吹竖笛打下基础。

6、师生告别,以说唱的形式师生告别,伴随着《踩雨》的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