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

发表时间:2023-04-24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精选10篇。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或许能够帮助您找到对这个问题更好的回答,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是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教育提供的有效支持。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责任的来源;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

教师指导归纳: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2、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

(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

(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我们和15岁的少年是同龄人,他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教师归纳过渡: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分两组: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上级领导、消防战士、医生、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学生)。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1、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P6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2、学生带问题阅读P6第一自然段。

3、教师强调责任的几种来源:

(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4、过渡:在生活中,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认识一下中学生的角色。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子女、学生、同学、朋友和普通公民)

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并填写表格,然后交流。

4、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注意点: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

总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布置作业:

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

2、你现在在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该承担哪些责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2、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

3、为什么不同的人会负有不同的责任?

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对他人负责、承担责任。这节课我们学习谁对我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小含忘带作业本后,组长、老师、父母有何表现?

谁负有责任责任是什么应当向谁负责责任的来源是什么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

①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

②谁应对小含负责?

学生思考回答:

1、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

2、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在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3、有哪些责任本应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

4、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结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2、制作一幅表格,按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分类,把上述事例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进行评析。

布置作业:

1、你认为你要对谁负责,负哪些责任?

2、你认为谁要对你负了责,负哪些责任?

课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不能逃辟责任、

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方法:

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2、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什么意义?有何表现?

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而承担任何责任有代价也有和回报、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了解班委改选的情况、

了解小柯参加班委改选,周围人的意见、

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回答材料后4个问题。

②小柯参加班委改选有什么回报?

3、教师总结导入: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是假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做出决定。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学生阅读P14第一自然段。

板书:

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代价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2】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及落实这种分配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

2.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知道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不同内容。

3.知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即“四个尊重”的具体内容。

4.懂得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品、教育科学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官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许多学生还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还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内容之一。

本设计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四个尊重”等内容;由两目构成,第一目“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内容与上一目的内容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上一目主要讲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目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第二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引导学生理解“四个尊重”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培养进取精神,大胆创业。

【教学重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允许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收入结构,收集这方面的材料。

(二)、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本P93-95页《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的分析:第一,调查自己家庭收入的主要来自——第二,他们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第三,先富帮后富对促进共同富裕有什么作用?第四,教材中小严的创业之路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切入

导入:新闻播报:播放个人所得税调整得相关视频和显示材料

学生观看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短短5年时间个人所得税的三次调整说明了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

老师总结,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设疑,导入主题)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展示交流:

(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

经济学家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我们面对着每年10%的经济增长速度制成的蛋糕,该如何分分配,怎样让人民共享成果呢?让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切蛋糕”的方式即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活动一: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来源,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

【老师归纳总结】人们获得合法收入的方式有:

A、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B、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非劳动收入;C、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D、购买国债、股票、基金等增值;E、出租房屋收取租金;F、投资分红等等。

【过渡】让人民共享社会经济繁荣成果,分享社会财富的合法方式有很多,归纳起来就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实例分析:多媒体显示材料

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他家收入情况主要依据什么来分配的,这种分配方式有什么好处?

【设问】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分配制度?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通过图示讲解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过渡】为了调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如果把社会财富比作是一块大蛋糕的话,那么这块蛋糕应该怎么分才合理?我国确立了分配的原则。就是

2、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走向共同富裕

(阅读课文P93材料及观看《共同富裕》的相关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几位民营企业家提出以扶贫开发为主题的倡议,号召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界人士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原则,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培训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动一份真情,献一份爱心,作一份贡献。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3】

1、知识目标: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②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③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能力目标:①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②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①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②树立责任意识;③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难点:②如何关爱集体。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反思。

(一)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歌曲《爱的奉献》,鼓励学生一起唱。(教师提问):

(1)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句歌词是什么?

(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答:因为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即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答: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活动2:某校九年级3班,许多同学只关心自己学习,很少有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时常有人讲话,影响老师教学;卫生打扫马虎,教室脏乱;……

(1)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答:会导致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思想涣散,无心学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道德品质败坏等等。)

(2)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

(答:因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每位同学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做到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答: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答: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答:因为小铭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摆在第二位,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答:关爱集体的表现: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活动5:“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答:因为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菜油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答:因为他们不团结,也没有协作。更不能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不能团结他人,无法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从而能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巩固新课:

先浏览一遍板书内容,边问边答讲过的一些知识点。

师生一起唱《爱的奉献》,体会其中的歌词说明的道理。

[教学反思]

能紧密围绕课标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合理,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主体,切实提高学生能力,不同学生有所收获。利用现实事例贴近学生生活,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得作用,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扩大了知识面。在目标任务部分应更多考虑学生能力和完成情况。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4】

一、班会目的:

通过“聪明来自勤奋”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深深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会使自己更加聪明起来。虚心学习身边伙伴的典型学习经验――课前预习法、创办个人文集、不动笔墨不读书、制作剪报、把精彩的语段背下来。

二、活动准备:

请五位同学做好发言准备,向全体同学介绍自己的典型学习经验――课前预习法、创办个人文集、不动笔墨不读书、制作剪报、把精彩的语段背下来。

主持人:这节课是班会课,班会课的主题是什么呢?先不告诉大家。想不想做个游戏呢?游戏的名字叫:快乐大比拼。请听游戏规则:这是一个动手游戏。我将给每一个小组的组长6个不规则的卡片,请组长发给你的伙伴。当我说“开始”的时候,每一个小组内的成员开始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拼成一个词语,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迅速?

主持人:聪明来自勤奋。我想:每一位同学都想成为聪明的孩子,都想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但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使自己聪明起来。曾记得,从《成长》班刊第十二期开始,陆续刊登了《全面发展 点滴做起――精英小学二年一班学生典型经验介绍》的文章。今天,我们把文章中的主人公请到了台前,与这些勇于开动脑筋,勤奋努力的小伙伴面对面。

主持人:要说“聪明”,其实我们每一位小伙伴都具有聪明的条件,知道为什么吗?

主持人:“聪”字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将“耳、眼、口、心[脑])“心”,实际上是大脑在发挥它的.作用。现在,你知道了我们每一位同学为什么都具备了“聪明”的条件了吧!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耳、眼、口、脑,随时都可以发挥作用。

主持人:想不想小组之间打比赛?那好,我们一起来快乐赛一赛,比比谁的耳、眼、口、脑用得好?全班一共6个小组,每次比赛获胜的那个小组将获得一张“顶呱呱”。荣获“顶呱呱”最多的那个小组将成为冠军队,奖励小组成员每人一张“顶呱呱”纪念卡。

主持人:第一题是听力题。请听一段音乐,音乐声停止后,请把歌曲的名字写在答题板上。准备好了吗?

主持人:第二题是动手题。同学们,给你一个长方形,然后你给它加上一条直线后,看看能组成多少个有意义的图形?例如: (旗子)请各小组把由长方形和直线组成的图形画在答题板上,开始。

主持人:第三题是动口题。请看题板,这是一段绕口令。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练习,一会儿请各组派代表参加比赛。

主持人:第四题是动脑题。请听题:你能用“听”来说句话吗?这很简单吧,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融入自己的想像,我来抛砖引玉:夜晚,小星孩子们都睡着了,可路边的一颗小草还在听月亮姐姐讲故事呢!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5】

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第一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从事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生产劳动。 2、了解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历程,认识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极端低下的。3、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产关系”这一基本概念;识记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氏族组织的发展情况;了解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氏族是最基本的单位;懂得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4、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金属工具、手工业出现的意义,懂得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懂得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能力目标1、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能从课文的阐述中把握要点,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2、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认识原始社会。3、了解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过程,用发展的观点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思想觉悟目标1、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应该认识到生产劳动的重要作用,从而初步树立劳动的观点,培养劳动的习惯。2、初步懂得生产力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初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教学重点]:1、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2、 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3、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4、 原始平等的氏族制度。5、 私有制的产生。[教学难点]:1、 生产劳动是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2、 生产力三要素的地位。3、 生产关系的基本概念。4、 私有制的产生。[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法。[课前准备]:布置自学本节课内容并思考:本节课有几个小标题?这几个小标题共同说明了什么?挂图、投影片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长期困惑的三个问题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原始社会在生产劳动中形成19世纪中期,达尔文论证了人猿共祖。(古代人们对人类起源问题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1876年,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真正解决了人类起源问题的是恩格斯。阅读教材P.4页楷体字部分了解动物利用自然物和人制造工具的区别:利用自然物;将自然物加工成工具进行劳动。例:鲁智深打造禅杖。黑猩猩不能削木棍。蜘蛛不能不织网。1.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从事生产劳动,制造工具是生产劳动的主要特征。什么是生产劳动?⑴制造和使用----做;⑵目的、计划----想。人类使用工具从事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动物则不可能这样做。比如,动物在吃光某块地方的植物时,并不懂得它们在干什么;而人类铲除某块地方的野生植物,是为了腾出地方来播种谷类或种植树木,他们知识这样做可以得到较多的收获。这种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劳动的能力,就是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首先在懂得:生产劳动既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劳动是形成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进行。正是在共同进行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以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史称原始社会。课堂讨论:从生产劳动中,能否得出“人们制造工具仅仅是为了自己使用?人们制造工具,并不只是为了给自己使用。锄头、钢笔、电脑、火箭、核武器等等。农民分工和协作。投影片: 动物、人类对自然界的活动动物只能适应和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生存条件,自然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动物就会出现“生存危机”。例如,虎的数量不过6000只,我国的华南虎已濒临灭绝,要靠人类来保护它们传宗接代。 人类社会自下而上的首要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料来。为了获得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就必须劳动。同时,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就成为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的基础。如生产中的协作关系、分工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生活中的家庭关系,以及后来出现的宗教关系、政治关系,等等。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二、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1、漫长的石器时代石器不仅反映了原始人类改造自然的艰辛,而且表现出人类童年的智慧。石器是人类制造的最初的工具,也是原始社会主要的工具。2.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1)过程采集、渔猎→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 植物 →原始农、畜牧业3、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阅读教材,看投影片,小声议论生 劳动者-------à制造、使用者——》主导作用产 生产工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力 劳动对象----------》生产资料1.结合图表分析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2.结合生产力三要素分析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原始人的生产经验贫乏,劳动技能很差。◆原始人使用的工具绝大部分是用石头加工而成的,比较简陋、粗笨。(简陋的石器)◆原始人的劳动对象极为有限,仅限于石头、树木、果实、种子、野兽等。总之,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提问:为什么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因为各社会的劳动者和劳动对象都不好进行比较,而劳动工具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如:石器与机器比:很明显哪个先进、哪个落后。提问:你如何理解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不断增长,能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如:我国目前各行各业进行的等级考试,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它将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是未来的劳动者,更应努力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平等互助的经济社会关系1、没有剥削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①.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②.平等互助合作关系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平等分配消费品→ 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这种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原始社会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2、没有压迫的氏族制度(政治关系) ①.氏族的定义、发展阶段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也叫氏族公社,是按照血统关系结成的集团。②氏族的发展氏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③.原始平等的氏族制度 在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中,氏族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部落和部落联盟也有相应的议事会。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男女享有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在议事会上,选举或撤换氏族长(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和军事首领。讨论生产活动的组织安排和产品的分配,决定收容外族人或俘虏加入本氏族,为被杀害的氏族成员接受赎金或实行血族复仇等重大问题。氏族是被推举出来的勤劳勇敢、又有威信的人,他不脱离生产,也没有强制的权力。一旦他辜负了氏族成员的信任,可以撤换。氏族长和军事首领被撤换后,便同氏族同其他成员一样,成为普通一员。④.没有私有观念的精神文化(文化关系)生产关系:平等互助合作------->文化关系:朴素的道德观念——没有私有观念总之,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和道德观念表明,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社会。四、私有制的瓦解和原始社会的解体1、金属工具及手工业的出现金属工具及手工业的出现 → 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结果:农业、手工业从多数人→ 个体劳动2、私有制的产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同学们知道:生产工具是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问:在原始社会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主要使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它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原始社会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主要使用石头加工制作的简陋工具进行生产,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金属工具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3.金属工具和手工业出现的意义------->个体劳动的盛行原始社会后期,以金属工具的出现为标志,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这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手工业逐渐有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这表明,生产力水平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碑原先需要许多人共同进行的生产活动,这时不再需要那么多人了,畜群分散给各个家庭去养,土地分配给各个家庭去耕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代替了以氏族公社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请看教材第7页第4段。提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个体劳动代表一种怎样的生产力?(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个体劳动代表着一种更高的生产力,成为生产发展的趋势。提问: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就要求生产资料怎么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4.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由氏族公有制转变为个体家庭私有当原始人在氏族公社范围内共同劳动时,生产资料自然归氏族公社所有。当个体劳动日益盛行后,生产资料也就相应在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5.私有制的确立----à土地开始变成私有财产由于原始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当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后,标志着私有制已经在社会上确立起来了。个体家庭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出现财产占有的不平等和贫富分化现象。6.氏族制度的瓦解 ①贫富分化的产生在私有制产生的过程中,氏族公社的成员,由于各个家庭占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数量不同,劳动力的多、强弱不同,家庭人口多寡不同,以及受到天灾人祸等灾害的影响的程度不同,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贫富不均。少数占有较多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家庭,就成了公社中的富人;而大多数氏族成员则陷入贫困和破产。这说明,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 读一读教材P7最后1段。②.交换的发展及影响 提问:交换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它对原始社会的解体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大家知道,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原来非常低下,生产没有什么剩余,产品主要是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有时一个氏族偶然获得较多的某种生产资料,就用多余的部分去同其他氏族相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畜牧业和农业发展起来以后,每个氏族、部落生产出来的东西,除了自己吃、用之外,还有一点剩余,就拿剩余的东西去跟别的部落和氏族进行交换,于是,交换便逐渐经常起来。最初的交换,只在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随着氏族内部各个家庭都拥有私有财产,交换也在氏族内部成员之间发展起来了。在手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才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这时交换就更频繁,而且交换范围和规模也有了扩大。交换在促进私有制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和氏族成员的地位不平等。[课堂小结]今天主要学习了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瓦解,以及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情况。[课堂练习]见“课堂练习(第一课第一框题)”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6】

初三政治三月份教案(9个)   一课时       第1单元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复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可贵,认识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价值。      能力:发展感受、体会生命的可贵与美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自觉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知识:认识人类生命的独特性,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爱美好的青春年华。          复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2、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学习难点:                   1、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创造。                   2、青春的意义。                学前准备:                   1、课前自主复习第一单元第1课、第2课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2、与同学合作交流,彼此释疑解惑。 复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第1课:生命最宝贵 1、为什么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 (2)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众多生命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 (3)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1)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①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 ②能够不断推动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追寻自己美好的理想。(2)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3、为什么要珍爱我们的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1)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2)生命充满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3)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4)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它无比宝贵,必须倍加珍惜。 4、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严厉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3)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第2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5、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1)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 (2)创造和奉献会充实人们的生活,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6、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我们应该如何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体现:人生价值就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实现: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2)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工作的积累,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7、怎样珍惜青春美好时光? (1)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2)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3)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4)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布置作业:《学业达标》   第二课时         第2单元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 复习目标 态度情感价值观:体会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培养集体主义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能力:增强自我调适能力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会融入新的集体;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 知道自我调适的方法,理解良好的班集体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初步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学习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懂得教育与个人和国家发展的关系,知道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单元重难点 新生活新起点 融入新的班集体 正确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第3课: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 8、怎样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1)我们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要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 (2)确立新的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 (3)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加强自我管理:学习上做到自主;生活上做到自理、自立;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 9、理想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 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10、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11、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 (1)建立纯朴、融洽的同学关系,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 (2)纪律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 (3)树立主人翁意识,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12、正确认识自己有何益处? (1)有助于我们明己之长,知己之短,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2)有利于发掘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塑造崭新的自我。 13、怎样做到正确认识自己? (1)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看待自己。(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抓紧时间弥补昨天的遗憾,改正今天的不足,去实现明天的自我。(3)要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①通过自我观察、反省自己。②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认识自己。③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 第4课:知识让人生更亮丽 14、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说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1)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尚品德,正确把握人生之舵。 (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 (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5、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16、如何贯彻“终身学习”(珍惜受教育权)? (1)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2)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3)努力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4)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17、怎样学会学习? (1)转变学习方式。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2)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①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②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③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需要自己勤奋和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学好问、专心致志、认真思考、劳逸结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布置作业:《学业达标》   第三课时     第3单元 相逢是首歌 第5课:友情伴我同行 18、为什么生活需要友情? (1)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友情也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里需要,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2)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的进步和发展。 (3)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19、如何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可把“让友谊之树常青”也答上,那样更全面些!) (1)我们要获得真挚的友情,就要消除闭锁心理,敞开心扉主动与人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2)我们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谨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20、怎样让友谊之树常青?(交友的原则) (1)平等、尊重、真诚。①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②朋友之间需要彼此尊重。尊重朋友就要懂得尊重朋友的自尊心。③朋友相交,贵在真诚。朋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7】

知识目标: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事迹。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选择,能为自己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3)、教师总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做出决定。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 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注意:对承担责任的深化。对于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担的,也应该对此负责。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2)、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的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注意:问题有一定难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同时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的,学生的责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对问题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如果学生给予否定的答案占主流,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框后的启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己在履行责任时的态度等方面来做答。

六、课堂作业:

可让学生学会整理本框的知识点,并整理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

八、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课本有效资源及课本中的案例,设计了5个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中探索质疑,学习知识, 同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学会了主动学习,初步掌握了本学科的学习方法。

2、课堂师生互动比较成功,配合比较好。

3、课堂中学生能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虽然答题语言不是很规范,但观点阐述基本正确,这还需要教师今后做进一步引导。

需要改进之处:

1、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还不够!

2、在学法指导上,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这个方面还需加强。

3、在知识的归纳总结这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上做得还不够。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以课堂教材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向课堂要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果等。

二、主要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质量意识。

继续认真学习中共十_大会精神,提高政治素养;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论;关注国际国内的重要时事,紧跟时代脉搏。用更扎实的的专业素养和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做好自身工作,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决战课堂。强化对学生认知和记忆知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加强学法指导,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规范答题,严谨求实、勤奋竞争的学习意识和氛围。加强课外辅导,做好培优转后工作,促进成绩全面提高。及时进行阶段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3、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同进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方法,跟上时代步伐,并把所学及时融入日常课堂教学。

4、加强情感教学,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发现学生思想问题,进行正确的帮助、指导,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本门学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加强对中考的研究。

对于历年中考题型变化及时反映,提高中考应考策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践性。不断提高初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一步适应近年来中考政治的新变化,结合我校学生学情,做出相应调整,为20__年中考做好准备。

三、教学进度:

第一周9.1-9.3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基本路线

第二周9.6-9.10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三周9.13-9.17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周9.20-9.25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五周9.27-9.3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二单元复习

第六周10.4-10.8复习检测及讲评

第七周10.11-10.15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八周10.18-10.22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单元复习与随堂练习

第九周10.25-10.29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第十周11.1-11.5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学会合理消费

第十一周11.9-11.13复习检测与讲评

第十二周11.15-11.19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的文明之花

第十三周11.22-11.26第三单元练习、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十四周11.29-12.3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

第十五周12.6-12.10理智面对学习压力、未来道路我选择

第十六周12.13-12.17拥抱美好未来、第四单元练习

第十七周12.20-12.24复习第一单元

第十八周12.27-12.31复习第二单元

第十九周1.3-1.7复习第三单元

第二十周1.10-1.14复习第四单元

第二十一周1.17-1.21期末总复习及考试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根本的教学原则,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思想发展,行为健康,丰富学科知识的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

本单元共有三大课题:①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②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③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

本单元共有三大课题:①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②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二)主要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科技意识、人才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热爱劳动,热爱科学,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及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事物及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

(2)能力教学和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通过教学和实践,学生逐步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般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学生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辩证的观点,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有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逐步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人翁责任感。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掌握和理解以下基本知识。

(1)明确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2)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3)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任务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4)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其核心的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

(6)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一国两制”的含义。

(7)认清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面临教育发展的形势,必须坚持科技兴国、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8)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正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奋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9)懂得在党的领导下,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0)了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继续和吸纳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教学方法与措施

1、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从身边或社会中的情景入手,体验、探索不同的学习主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辨别是非对错,领悟所学知识。

2、国情导读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重要观点和基本理论,为提高学习提供知识或理论指导,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3、实践评价法:引领学生开展实践与评价活动,进行道德、情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实际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觉悟。

4、阅读感悟法: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经典材料、报刊文章、观看录像、电视,欣赏各种绘画或对榜样人物事迹的感悟,达到认识的深化或道德、情感,精神境界的升华。

5、变革学习方式,要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设计

,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而设计,为学生的体验学习而设计,要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学生在一定情境中的体验,突出以评价对学生情感的调控,突出以活动方式使学生情感得到渲泄。

6、优化课堂教学。①备课要认真,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觉悟目标等。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及其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想问题,指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社会,关注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③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秩序,不得随便旷课,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勤奋刻苦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④要重视复习教学工作,复习教学依据知识的结构、系统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型进行,要关注社会中热点、难点问题,指导学生综合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三政治教案课件【篇10】

第6课  走强国富民之路 第3单元知识结构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强国富民之路----党的基本路线指明了强国富民之路 1.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改革是国家发展的直接动力 3.开放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科教兴国之路 1.走科教兴国之路是时代的选择 科教水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更替; 在科技领域,我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压力 2.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 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峻 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 2.可持续发展重在行动 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 坚决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发展必须靠民族精神的支撑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五千年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当代青年应该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1、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什么?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4)坚持基本路线有何意义? 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路。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人民群众的日子也日益红火。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经过多长时间?有何特点和主要特征? 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时间: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特点:特定性(特指我们国家);长期性(上百年的时间) 主要特征:不发达,表现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2、“一个中心”是关键 (1)“一个中心”的地位如何?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国防、教育等,而经济建设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 经济建设。 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来抓,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 (2)发展有何意义?(或者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页) “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增强综合国务,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外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性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3)我们对待发展的态度如何?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关注国家发展,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准备将来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青少年要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作好准备。 3、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闸门。我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推动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或者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要全面把握改革的'含义,明确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指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我们对待改革的态度怎样? 我们为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4、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1)开放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2)开放的基本途径有哪些?开放有何作用? 我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3)开放的必要性是什么?(或者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或者我国为什么将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于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我们对待开放的态度如何?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作好充分准备。 (5)在对外开放中国家的态度如何?   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的重要性) (1)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教育的地位及作用如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 必须对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4、目前我国的科技与教育的差距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能源、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各级各类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科技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逼迫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6、为什么要鼓励科技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科技的整体水平,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要想真正的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因为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7、为实现科技创新,我国正在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新的科技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 8、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 人才为本。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