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工作总结 > 导航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4-03-12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七篇。

你掌握范文的写作格式规范吗?无论是在线或离线文档都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写作中学习优秀的范文。好的范文可以在我们的学术生涯中指引方向,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个人工作总结”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阅读本文内容或许能够拓展您的视野为您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信息!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篇1)

《开发区》这本刊物在我们开发区阅读范围非常广,上到领导下到科员,这本刊物都非常受欢迎,这和省商务厅、省开发区协会领导们的重视以及编辑部同志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开发区》,我们不仅可以及时学习上级领导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各兄弟开发区先进发展理念、创新招商方式、独特产业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它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可以借鉴到各开发区的先进发展理念和经验,充当领导的助手,有效促进开发区健康快速发展。下面我就经济开发区一年来宣传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向大会做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搞好宣传工作的根本

作为我省较早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一贯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开发区》等媒体作为充分展示开发区形象的重要平台,特别是20xx年以来,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宣传部门,抽取精干人员专门从事新闻写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第一时间将开发区优越的发展环境以及好的经验和做法传播出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专门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室下属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部,由各部室爱好写作、熟悉业务知识的同志任通讯报道员。领导小组和通讯报道组每周联席召开一次会议,座谈各部室工作情况,交流信息工作,通报上周信息采用情况,安排本周信息工作重点,同时,对全区的热点、焦点问题及重大工作,安排专人进行及时跟踪报道。二是投入了较大的资金,用于信息宣传报道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全区下属公司均开通了宽带网,部分单位还购买了单反像机,为信息员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三是先后举办了指导,大大提高了我区通讯报道员的业务水平,稿件质量也不断提高。

二、抓制度建设,重激励机制是做好宣传工作的保证

近年来,开发区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形成了有利于开展宣传工作的小气候。如先后建立健全了信息上报制度、稿酬制度、评比奖励制度等等,通过实行这些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年以来,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在目标任务、稿件报送程序、奖惩政策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为今后全面开展信息宣传工作明确了方向。一是制定了具体的目标任务。规定各部室、下属公司每月要向宣传部报送一定数量的工作信息,宣传部对所报送、采用情况进行全面登记,一季度一通报。二是规范了稿件报送程序。凡是涉及到综合性工作的,由书记、主任审批签发;凡是涉及到具体业务工作的,部室负责人审核后,由分管领导审批签发。凡需报道县级以上的信息和文章,经区领导签字后,统一加盖印章后上报。三是制定了奖惩政策。在完成目标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对超额完成的进行奖励。完不成任务的,给予相关部门相应处罚;并且在年底评先树优中实行一票否决。根据发表在不同级别刊物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奖励金额,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全局考虑,精心策划,主抓重点专题报道是做优宣传工作的基础

为了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增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经济开发区确立了对事关开发区全局的重大活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线索以及大家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等进行超前介入和精心策划的宣传新思路,时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开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利益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并密切配合《开发区》等媒体所设栏目以及专题报道进行撰稿发稿。今年我们主要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土地集约利用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专题做了重点报道,通过努力,2014年我们仅在《开发区》上就刊登文章十余篇,而且几乎每期有稿,甚至一期两稿,在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开发区的知名度,促进了招商引资,也赢得了领导的信任与赞许,可谓是一举多得。

各位领导、朋友们,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需努力。经济开发区宣传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仍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和激励,注重重大专题和深度报道,为经济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继而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篇2)


        

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各位委员: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总结报告,请予协商,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3年的主要工作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全县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新一届县人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XX州委、州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XX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领工作全局,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牢记“两个务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克服了冰雹等自然灾害和“非典”疫情带来的影响,全面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一)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昆河经济带建设三大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五大战略,着力培植八大产业,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953万元,比上年增长9.68%。其中第一产业15986万元,增长4.42%;第二产业9265万元,增长10.93%;第三产业13702万元,增长15.6%。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43.82:21.35:34.83调整为41.52:22.28:36.2。为实现一产业调优、二产业调强、三产业调快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认真贯彻中央的积极财政政策,强化税收征管,培植新财源,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确保了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176万元,增长32.2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3万元,增长26.41%;上划中央“两税”808万元,增长43.01%;上划中央、省州个人和企业所得税462万元,增长7.69%。财政总支出14224万元,增长27.4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187万元,增长27.0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2409万元,增长12.0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10万元,增长15.95%。

(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增收调结构、特色求发展、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3828万元,增长9.81%,乡镇企业总收入32460万元,增长27.71%。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7017亩,其中杂交玉米种植53695亩,杂交水稻种植62553亩,冬季农业开发59700亩。推进仔猪快繁快育,以仔猪杂交化工程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全县生产杂交仔猪42344头,完成生猪存栏169521头,增长5.5%,肉猪出栏119711头,增长7.67%,出栏率70.62%。围绕“两个转变”抓林业生产,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35000亩,其中旱冬瓜11962亩、八角10514亩、竹子5865亩、肉桂3563亩、其他树种3096亩,完成其他项目造林3200亩。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新一轮国企改革有序推进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电力及其配套产业。全年建成小水电站5座,新增装机容量35400千瓦,全县小水电站达18座,电力装机容量81320千瓦,发电量46711万千瓦时。积极引进资金发展电冶配套产业,投资1200万元、年产5000吨的XX金属硅厂投入运营,九千岩、高桥、白寨铁合金厂相继恢复生产。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687万元,增长20.45%,实现限额产品销售收入11821万元,增长13.57%,五户限额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350万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步伐加快,全县列入州级新一轮改制的粮油工贸公司、绿洲矿泉水厂2户国有企业均已完成改制任务。

(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建设资金渠道,以建县四十周年为契机,以市政建设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51万元,增长23.35%。城镇建设方面,投资8300万元,完成了XX宾馆、民族体育馆、大围山广场等工程建设项目,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660万元,完成了大平田片区开发土地征用、控制性规划和道路设计。完成了湾塘新区主大街、白云新区土石方开挖工程和白河四寨街道规划设计,启动了新华阿母黑集贸市场建设工程;水利建设方面,完成水利工程72件,解决了10074人和4283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争取到红旗水库加固除险工程立项实施,完成了团坡水库加固防渗工程招投标工作,启动了白云坝塘扩容续建工程;交通建设方面,启动了和小公路弹石路面改造,动工开挖了白大公路和白团公路麻布冲至马马、和平石坎至咪租连接路段,改扩建了和平白沙——石坎——白鸽环乡公路,改造了湾塘、西沙和职中公路,完成了大围山公路延伸路段弹石路面改造和人白公路整修验收工程。全县新增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篇3)


做好经济工作,既要统筹推进、也要抓住重点,既要厚植优势、也要补齐短板,既要巩固强项、也要做强弱项。我们要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好打基础、创优势、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在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着力强化弱项来夯实发展的基础。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推动事物发展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当此之时,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这样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跨越两大关口:第一个关口是非常规的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个关口是常规性、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具体到XX来说,跨越这两大关口更加迫切——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发展优势和后劲亟待增强,特别是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优强企业较少;创新引领作用不足,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聚力加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县域经济的支撑能力较弱,脱贫攻坚任务尤为艰巨;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偏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再加上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外部挑战与自身深层次问题交织,如果不能抓住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加强协同攻坚,就会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补了东墙短西墙”的困境,跨越关口或许就成了“驰于空想”“骛于虚声”。

既要“筑屏障”,也要“填洼地”,更要“辟蹊径”。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结合XX实际,县委围绕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的突出问题,完成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路径设置,即围绕加快建设四川三产融合示范县和深度参与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绵阳南向东出战略支点总目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区域发展“两个短板”。

(一)全面发力、突出重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致富,先修路”,以交通代表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在XX高质量超常规发展格局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既事关XX发展的环境,也关系到长远发展后劲;既是保证发展的基石,也是拉动投资增长的途径。基础设施对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各个产业的发展就缺乏支撑和载体,各种资源就难以体现出应有的市场价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而且是驱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从目前来看,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仍然是制约XX经济社会高质量超常规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把一个地方看做一个躯体,那么交通网、能源网、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网络就像它的神经、血管一样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功能配套健全,遍布每个角落,时刻高效运转,只有这样躯体的整体机能才能正常发挥。对于XX来说,基础设施的布局合理与运转正常,至关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迟缓,就会降低发展的效率,增大运行成本,降低XX的竞争力。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必将有力支撑XX经济社会高质量超常规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重点工作方面,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的安排部署,坚持近中远布局、点线面统筹,下气力抓好对XX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项目,以通达条件改善助推城市开发和产业突破。要以S209线(XX段)改建工程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交通“项目年”建设,全力推动三金路、三百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开工启动。要加紧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交通枢纽项目,加快绵遂内、成金三、绵遂渝铁路和通用机场的项目审批、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实施,尽快补齐铁路、航空交通缺失短板。要全力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道路绿化、厕所、停车位、客运招呼站点以及公路养护站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可持续协调发展,方便农村群众出行以及农产品流通。

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交通规划布局,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以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通用航空为补充,以势如破竹之势全力构建XX沟通内外、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同时也要统筹推进信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有效支撑XX发展、更好服务“11331”发展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从根本上改变XX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

(二)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一个个乡镇的发展犹如一块块砖石,共同垒起县域经济发展的摩天大楼。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突破口与发展潜力也在乡镇,乡镇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全县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当前,我县乡镇发展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多数乡镇公共基础设施不全或等级偏低,没有或少有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商业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二是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不少乡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地域文化,注重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塑造,造成特色褪失。部分地区仍存在规划执行不到位、规划执法难、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等问题,导致城镇开发粗放甚至无序,质量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多数乡镇公共设施陈旧、道路损毁严重、雨天排水不畅、绿化覆盖率低,虽然即将建设垃圾压缩处理中转站,但是中转能力多数仅能满足场镇需要,虽然48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但是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仍然较为滞后。三是城镇产业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多数乡镇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甚至没有、拉动力不足,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很多仅扮演着当地农副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易场所的角色。部分城镇尽管有不少产业,但是相当程度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与城市相比,多数乡镇经济发展受外在条件影响较大,发展基础并不牢固。总之,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资源、历史文化、产业结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县各乡镇在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等方面差异较大。加之财力有限,导致多数乡镇无力提供和改善公共服务,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对于大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而言,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收入仅够维持机关正常运转,无法承担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

这些问题关乎乡镇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与群众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县委对此高度重视,决心下大力气加以研究解决。持续推动城镇人居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各乡镇要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将提升功能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建设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等项目,通信、路灯、下水道、绿化等配套设施同步到位,环卫设施及卫生保洁全面覆盖,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硬件设施日趋完善。根据乡镇发展条件不同,全力保障路、水、电、气等基本生活条件,重点做到镇容整洁、管理有序、设施配套、生态宜居,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不断提升环境和功能,促进特色发展。要把创建卫生镇、文明镇等作为重要抓手和推动力,鼓励农民集中居住或进镇居住,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稳步提高小城镇环境质量。着力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既要抓住主要问题,剖析问题根源,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短期见效;更要坚持建管并重,加强源头管控,健全长效机制,遵循“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原则,提高管理水平,力求长期成效。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依法拆除违章搭建,规范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车辆停放,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设施标识标志,合理设置公共停车场所。规范广告店招,整治广告设施,清除非法广告。建立健全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队伍,做到经费、人员、责任“三到位”。制定广大居民普遍接受的社规民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共同维护美好家园。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路子。产业兴则城镇兴,产业强则城镇强。各乡镇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紧密围绕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城融合,打造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乡镇整体经济实力。同时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强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城镇功能,凸显城镇产业活力,带动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口规模明显扩大、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增强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从现实情况来看,XX最大的不平衡在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而突出的短板在农村贫困地区。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确保今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

总的来说,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因此要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增强活力,充分尊重和顺应乡镇客观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小城镇、村庄三个层次的不同功能,促进城市和乡镇合理分工、互补发展,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此,县委将全县乡镇划分为综合发展类、工业主导类和现代农业主导类,通过分类指导和梯次奖励,有针对性地调动乡镇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积极性。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篇4)

经济学教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够为学生们传授经济学知识,并帮助他们培养有关经济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课堂上持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以下是对我这一年工作的总结。


我积极参与了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我注重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我与同事们共同研究并更新了教学大纲,使课程更具贴近实际经济问题的特点。我在课堂上运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等互动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这些努力,我感受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进步,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高,而且在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方面也有了显著的发展。


我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师培训课程,以了解最新的经济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我还和其他经济学教师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分享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心得。这些专业发展活动使我获得了更多的思维启发和教学技巧,为我在班级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另外,我注重与学生的个体化交流和辅导。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我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我安排了辅导时间,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解答和指导。通过这种个体化的关注和指导,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的增强和自信心的提升。


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经济学是一门抽象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其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我通过细致的教学辅导,示范与实例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加深对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其次是时间管理的压力。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课堂教学,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教案和评估学生作业。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时间管理和优先级设置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工作和私人生活的平衡。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教学和个人成长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注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我坚信经济学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我的工作重点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设计,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与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交流和辅导。虽然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篇5)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要体现"人民"意愿、使改革红利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摒弃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观念。

       对非公有制经济来说,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必须为他们创造更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使他们更为紧密地依靠、融入和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二是推进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加快金融财税司法等相关改革,提振实体经济发展。四是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为党的十九大后第一个全国性会议,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度阐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总体部署,对今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业态新模式,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为此,应在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基础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释放非公有制经济更大活力,引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一现实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截止2022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已超过2300万户,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为4200万人。在数量上、规模上、影响力上,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之一,是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产品供给的重要源泉。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更是认为中国经济“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对于民营资本乃至民营企业给予很高的评价。

       因此,中国经济发展要体现“人民”意愿、使改革红利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摒弃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观念。要消除传统的“姓公姓私”歧视,突破过去“以所有制论英雄”的藩篱,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依靠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新发展理念,助力民营经济发挥创新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要实现发展质量的提升,科技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则是创新发生的主要场域和平台,也是加速创新的主要引领者和受益者。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显示出其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新兴产业上的独特优势,对于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发挥着支撑作用。比如欧盟委员会于12月刚刚发布的“2022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以104亿欧元超过苹果(95亿欧元),排名全球第六、中国第一,其研发投入占其营业收入的19.2%,拥有多项领先技术。此外,华为、腾讯、百度等等众多民营企业,也非常重视研发对自身企业的带动作用,这势必会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风向。

       因此,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加强技术研发的实效性,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扶持,加快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并推广到市场上的速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领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能使更多人、更早地、更大范围地应用新技术,也能为中国经济源源不断地开发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战略目标,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把握“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根本要求。市场是试金石。对非公有制经济来说,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必须为他们创造更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使他们更为紧密地依靠、融入和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效率,非公有制经济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习近平同志强调“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也是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更为公平、有序、法治、和谐的市场环境,消除“潜规则”,不打“擦边球”,一切有规矩,凡事有章法。无论是官,还是商,要在一个“清”字下,清清白白做官、大大方方经商,要在一个“亲”字里,公道正派待人、真诚坦荡交友。

       二是推进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一要求在十九大得到再次强调。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给国有企业,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国企民企交叉持股,可以进一步消除以往存在的不平等,将体制优势和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目前,国务院已经推出了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连同前两批共有50家国有企业成为试点,其中将有三分之二的央企会逐步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因此,要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参与混改铺平道路,促进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共赢发展。

       三是加快金融财税司法等相关改革,提振实体经济发展。当前,供给侧改革的着眼点应放在实体经济上,重点应该放在非公有制经济上。因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是我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而非公有制经济才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补齐供给侧短板的关键所在。而在现实中,非公有制经济仍然被“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发展甚至生存举步维艰,那更何谈发展质量呢?究其原因,还是集中在政策不配套、措施未落实、环境待完善上。为此,要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必须以提振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完善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与之相关的金融、税收、司法、监管等等一系列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强心针。

       四是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已近四十年,市场环境的变化、相关政策的调整,始终是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而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四十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家始终屹立不倒、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时代呼唤“实干者”,改革需要“领路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乃至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仍然需要企业家们继续发挥“勇立潮头、砥砺前行”的拼搏精神,这是企业家精神中最为可贵的品质,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新时代的精神财富。(作者为中央党校博士生)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篇6)


年初以来,按照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我市不断强化政策落实,强化融资服务,完善服务体系,开展创新创业,大力推进“小升规”培育工作,积极建立民营企业帮扶机制,有效推动民营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主要工作举措如下:

一是推进《全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宣贯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网站、白城市企业家微信群、白城市商务局网站、白城市线上企业工作群等相关平台上发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扶持、监督和服务。抓好学习培训,对《促进法》和《条例》条文进行全面梳理,在工信系统内将以个人学习、支部分别学习和全局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做好文件学习工作。同时将通知转发市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协调各部门组织开展培训学习工作。准确把握和理解法律内涵,提升对法律理解和执行能力。下一步计划企业家开展一次《条例》政策解读培训,让企业家了解政策,运用政策。确保《促进法》和《条例》精准落实到企业。

二是推进入规升级培育工作。制定了《小微企业升规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并按照拟入规的不同情况,梳理汇总出了2018年度入规升级培育库。以培育库企业为重点,突出抓好培育计划的落实工作,实时更新完善小微企业升规培育库,着力为培育库企业提供融资、双创、市场开拓等相关服务,助力企业壮大规模,全年累计推动新升规企业31户,为规上工业经济实现稳增长提供有力增量支撑。

三是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上半年,全市共有3家开展了助保金池业务,池内资金累计达到2400万元,累计为助保金池内企业提供贷款40笔,支持总额10900万元。5月份,我市组织召开了白城市2018年第一次政银企保对接暨金融机构扶助中小微企业会议。会上,15户企业与8家银行、2家担保公司进行现了签约,签约金额共计19.34亿元。6月份,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企业自身积累为主,同时积极争取省担保补助资金、奖励资金、市财政补助资金等,实现增资1300万元,注册资本金达到亿元以上,突破了与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合作开展业务的门槛,有力地增强了我市融资担保能力。

四是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1.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平台作用。上半年,全市通过平台内企业及中介机构共为中小企业提供了1800余户次的便捷服务。其中,企业担保贷款262户,贷款金额2.05亿元;助保金贷款4户,金额990万元;提供财务代理110余户;提供法律服务300余户次;职业资格及人员培训700余人次;政策解读及宣贯服务企业500余户,企业满意度达100%。2.推进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在政府利用闲置厂房建设公共孵化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孵化器建设。全市共有省级创业孵化基地9家,在孵企业225户。

四是强化服务助推双创。1. 打造创业指导线上服务。联合创业创新服务机构,围绕“众创、众扶、众包、众筹”四个方面,以线上、线下双结合方式为打造双创服务。着手开发创新创业服务产品及服务模式,打造创业指导线上服务,整合优质社会服务资源进行线上服务对接。2.实施百个重点创业项目。2018-2020年,谋划推进重点创业项目100项。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依托各级各类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培训基地等,对重点创业项目进行了跟踪调度和开展服务,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我市创业项目建设蓬勃发展。

五是引导民营企业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和扶持工作,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创新,按照通知文件要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认定,全市共计筛选出5户企业符合认定条件,并报送省厅。截止目前,累计培育认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8户,共计为企业争取贷款贴息323万元。2018年,国家首次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按照省厅通知文件要求,全省推进2户企业认定申报,我们积极组织已认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申报,经过审核与筛选,最终确定成来电气推荐申报,并最终通过省厅的审核,成功上报国家工信部。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家和省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扶持。

六是建立民营企业帮扶机制。积极落实市政府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制度,重点对市政府领导联系的41户民营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发挥市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发改、财政、统计、国税、地税、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求形成合力,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7月份,按照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省政府领导联系民营经济工作部署会要求,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纳税额、吸纳就业等主要指标以及突出贡献等因素综合考虑,白城市筛选出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等共10户有代表性且存在突出问题的重点民营企业,并将初选名单统一报送省公安厅。8月份,刘金波副省长调研了我市2户重点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并为我市民营经济下一步如何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七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依托省工信厅组织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等帮助企业开拓域外市场。截止目前,累计组织鹏吉粮食、白粮农业、鑫源禾米业、裕丰米业、黄栀花药业等多家企业各类特色展会,为我市食品和医药行业打造更广阔更快捷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把本地区产品推向全国构筑了更加高效的交流平台。

经济个人工作总结(篇7)

2011年经济办工作总结

2011年的工作即将结束,我们经济办公室以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工作的主线,把项目建设作为统领经济工作的核心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办事处的总体安排部署下,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努力作好各项工作。

年初以来,单位领导班子深刻分析了江北街道面临的新形势,把重心放在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的工作上,通过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和指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我们努力适应新形势,进一步优化街道经济结构,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努力抓好各项工作。2010年党工委办事处把经济工作做为全街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真抓实干,精细安排,量化分解目标,落实到人头,取得了突出成绩,2010年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8375万元,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入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工业投资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21万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485万元,同比增长27%;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万元。同比增长%;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同比降低568%。

二、招商引资工作 江北街道2011年区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万元,其中省外万元。以下为我街道目前招商引资项目进展情况:

1—8月份已认定项目:白山市浑江区佰万汽车配件经销处,投资人辽宁省沈阳市宋佰万,总投资500万元。

9月份上报项目:(1)白山市八道江区嘉鸣成套设备厂,投资人河南省永成市王祥友,总投资5000万元;(2)白山市浑江区大治水暖建材商店,投资人辽宁省沈阳市董舒睿,总投资950万元。

10月份拟上报项目:(1)白山市长晖矿业有限公司,投资人辽宁省大连市赵民,总投资2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9000万元;(2)白山市宇峰水泥制品厂,投资人安徽省宿州市晏传杰,总投资1350万元;(3)白山市浑江区兄弟喜洋洋饭店,投资人山东省青州市刘铁梅,总投资600万元;

上述项目总计投资万元,预计年内能完成招商引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