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近代史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25

近代史观后感14篇。

观后感是我很喜欢写的一种文体,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所应用。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或书籍的内涵和深度,同时也可以锻炼我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撰写观后感时,我通常会先回顾整个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然后思考其中所传达的主题和哲理。我会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剧情发展以及人物性格等方面,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评述和思考。撰写观后感不仅可以让我更好地吸收电影或书籍的精髓,还可以分享给他人,引发对作品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总之,撰写观后感是一项有趣而有益的活动,能够帮助我提高思维和写作水平。

近代史观后感 篇1

从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来看,马克思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印度的影响是复杂的。

首先,不列颠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英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利用专制机构压榨居民,迫使他们交出产品,并为自己的劳动力做出贡献,加剧了政府造成的灾祸。英国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印度失去了旧世界和所有古老的传统、历史和所有的联系。

不列颠导致了印度农业的衰落。英国侵略者打破了印度的手摇织机和纺车,不仅将印度的棉织物挤出欧洲市场,还向印度出口商品,彻底摧毁了印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英国还扰乱了印度的乡村制度和封闭的生活,打破了他们的自治。

他们摧毁了当地的公社,摧毁了当地的公业,从而摧毁了印度的文明。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同时还为之后对中国的侵略做了铺垫。

然而,除了履行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社会之外,英国也有重建的使命,也就是为亚洲的西方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首先是使印度成为一个生产国。蒸汽机加上铁路和轮船,使印度摆脱了孤立状态。

二是为印度提供交通工具和水利设备,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这条铁路还可以减少军事机构的数量和开支,并将其他地方的发明和设备知识带到它经过的每个村庄。另外,还有训练印度人军队,实现更加牢固和扩大的政治统一;确立私人土地占有制;加强教育从而促进一个新的知识阶级的崛起;引进报刊等。

而且,破坏印度的农村公社本身,也是一种重建。英国机器和自由贸易的应用摧毁了半野蛮和半文明的公社,破坏了它的经济基础,也打破了农村自给自足的惰性。因为这种刻板的村社制度使人局限,迷信传统规则,过着没有尊严、停滞、苟安的生活,并让人屈服于环境,一成不变,野蛮地崇拜自然。

不列颠对他们的社会改造,虽然使他们丧失古老形式的文明,丧失祖传的谋生手段,同时却也促进了印度的社会革命。英国社会在印度的重建带动了当地工业的发展,并逐步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印度的社会形势需要一场根本性的革命,而英国是这场革命的推动者。古代世界的崩溃是人类使命的开始。

但是,马克思也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虽然为印度社会的转型创造了物质前提,但资产阶级的极端虚伪和野蛮是无法掩盖的。人民没有解放,社会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在维护财产、秩序、家庭和宗教的真面目下,是单纯的利益驱使。

在这方面,马克思也预见到了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弊端。

因此,资本主义只能为印度创造物质基础,需要真正的社会革命,使生产力属于人民。马克思最后说,只有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就,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使所有这些都受到最先进国家的共同监督,人类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近代史观后感 篇2

读罢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我深有感触。

先说蒋廷黻先生其人。蒋廷黻先生生于1895年,1965年逝世,享年70岁。出生于湖南邵阳(今邵东),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研究院院士。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反对学生学习和阅读死书;关注中外历史,采用中外史学方法;改造清华大学历史系。他的代表作品有《蒋廷黻选集》、《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这本《中国近代史》也是蒋先生的一部著作。

再来谈谈本书。本书可是让人大呼过瘾: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

这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读罢此书感慨万千,不愧是一部被称作“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的好书啊!

(部分资料提供:百度)

初一四班李相燚

近代史观后感 篇3

《民族英雄邓世昌》

读书心得

专业:13级电子信息(1)班

姓名:马金福

学号:p13181378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一句爱国名言深入人心。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救国、爱国、保国而牺牲的人就不计其数。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牺牲,一直是许多英雄和英雄的志向。他们的故事感人肺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保护中国的每一寸热土。

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屈辱和战斗勇气的体现。邓世昌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积极抵抗、为民族牺牲的精神,表现出一种如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为什么会选到这个人物来写读后感呢?去年暑假主要是去定远舰游览。当时,对于定远舰,在近代史课之前,我只知道它是清末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时被日本击沉的一艘中国海军舰艇。中国民族英雄邓世昌好像就在这艘军舰上英勇就义的。

后来,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这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在国外定制的更先进的战舰。但是,洋务运动时期是短暂的。很快,随着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和北洋舰队的彻底歼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越来越深陷黑暗和贫穷的深渊!

在被邓世昌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慑的同时,也为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感到不可调解的愤怒和惋惜。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图书馆借了《英雄邓世昌》一书,了解一下邓世昌的生平轶事誓为海军,此生无憾

邓世昌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邓焕庄是一名茶商。他到广州、上海等地做生意,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当时卖茶的利润相当可观,所以邓世昌家比较富裕,也比较富裕。在与外国人做生意的过程中,他们当时思想比较开放,这也直接影响了邓世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少年时邓世昌随父移居上海,目睹外国舰船与日俱增,在黄浦江上横行霸道,催生其忧患意识,发出:“中西互市久远,西人日驭风涛,稔知我国厄塞,若我国不以西法练海军,一旦强邻肇衅,何以御之!”的慨叹,于是逐渐萌发了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邓世昌放弃了进士及第的光景,也放弃了从商致富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挽救民族危亡,采取了求实而非功利的原则和目标,从长计议,“留意经世之学”,潜心学习在当时被贬为“夷技”、“蛮夷之语”的西方技术和语言,并最终考入福州船政学堂这所新式海军学堂,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近代海军事业。

邓世昌放弃了学习文学、经商的机会,却把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忧国忧民,选择了一条不同于普通人的道路。明知前路荆棘遍布,邓世昌却无畏将要面对的重重艰难,决心拯救被挨打任由宰割的中国。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

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

如果我在海上遇到日本船,遇到危险,我就会沉下去!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海军将领,邓世昌“执事惟谨”,“治事精勤”。他可以刻苦学习海军战略战术理论,关注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队伍中去实践。

在北洋水师服役期间,邓世昌通过考察学习,深深意识到发展海军,必须认真学习西方海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所以极力主张向外购置舰只,用西法练兵。邓世昌除了敢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外,更能坚持学以致用,靠自己说服后人。

“致远舰”在他精心训练下,“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力的主力战舰之一。

在军事管理方面,邓世昌不仅重视锻炼和训练,而且重视思想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点,实为可贵。

作为民族英雄,邓世昌最著名的英雄事迹是100多年前中日甲午黄海之战。

战斗中,邓世昌沉着镇静,认为“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主动迎战日主力舰。在“致远”舰体严重受伤后,他毫不退缩,激励官兵: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近日之事,有死而已!”为此,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面对这一气壮山河的举动,敌人恐惧万分,纷纷跳海逃命,但“致远”不幸中雷,战舰没入黄海,邓世昌和全舰官兵坠入茫茫大海。

在这生死关头,邓世昌上演了一出感人的英雄悲剧。随从刘忠抛给他一个救生物,但邓世昌“阉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与200余名官兵一起壮烈殉国。

那场景非一句“轰轰烈烈”可评述。自古以来,战死沙场是军人的最高荣誉,邓世昌用“义不独生”的举动,践行了其作为一个军人的不朽军魂。

回顾这场历史长空中的海战,它带给中国的是一场耻辱的悲剧,但耻辱却让人觉醒,让人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这场海战也成为中国的新起点。

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带来的启示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发展中保持足够的清醒,坚持改革开放,大力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增强国力。

100多年后的今天,中日乃至全世界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日两国都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但是,中日战争的历史教训不仅会被两国人民遗忘,而且会越来越深刻。

邓世昌以爱国热情唤起官兵的爱国情怀。正是在这样的军事管理理念下,在中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全体官兵献身于与敌舰的战斗,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场悲壮的爱国主义运动。

在辉煌的古代中国,汉、秦、唐是全能的帝国。在这一时期,只有其他国家来中国学习经验,平等地与中国进行贸易。如果他们侵略中国,那时候的王朝会给他们造成重大损失。匈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近代中国,却只有被别人欺负的分。

一个国家,如果长期的处于繁荣昌盛的局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祖国面临危难之际,还不是有许许多多的进步人士,为了民族的兴亡而舍生忘死。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说能为祖国做出多大贡献,但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做一个有用的人,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力而为,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是我对现阶段大学生的理解,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近代史观后感 篇4

有一首歌叫做:“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每每当我唱起它是总感觉自己十分的有力气,充满了朝气,就如黄土高原的后生们打起他们的安塞腰鼓一般……

我欣赏我的祖国,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我热爱我的祖国,是因为它在毛泽东、邓小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敬佩我的祖国,是因为在孙中山这位大总统的领导下,打响了“武昌起义”,发动了“辛亥革命”使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走了出来;我喜欢我的祖国,是因为祖国的壮丽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历史又翻到今日。新的仇恨,新的血泪又涌现在我眼前:1999年5月8日一对新婚不久的中国青年夫妇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20XX年4月一位优秀的中国飞行员为了祖国尊严血洒南海上空……

同学们,我能无动于衷吗?我能让鲜血再洒在中国历史的十字架上吗?我能让闪着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国人吗?

不!决不!血、泪、仇。我记住了,永远地记住了。让我化作冬雨,将南斯拉夫的血场刷清。让我化作精卫,将汹涌的大海填平……

雪耻复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这一代中国青少年责无旁贷!

然而,我许多少年人将自已民族的新仇旧恨忘掉了,将“五四”青年匍匐喋血,在血泪中仍高喊祖国万岁的那一刻忘记,将日本刽子手在南京城中狞笑着举起钢刀的那一刻忘记了……同学们如果我沉溺在享乐之中将学习荒毁了,将前程荒毁了,将民族兴衰抛置脑后……这是一种毁灭,一种自我毁灭。

鲁迅先生穷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荐轩辕”唤醒了刀俎上的中国人,我的前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前仆后继,建立了新中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怎能放任自流,荒毁一生置民族大业于不顾?否则,枉为炎黄子孙!

梁启超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当今世界的残酷竞争中,中国青少年能否肩负起民族振兴和洗刷国耻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命运。

我的老师学识渊博、温文尔雅、谦和真诚、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我青春焕发、热血沸腾。摆脱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风雨,敢于战斗。我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是我可能要阻挡不期而来的洪水,抗击非典,预防禽流感,我的飞船要上天,我的足球要获胜,我要研究转基因,我要征服沙尘暴,我要保护环境、维护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重担、义不容辞、任重道远。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今天的我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是我初中生活不变的主题。“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也许会受挫,也许会失败,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远航的水手告诉我“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还有梦。”

努力吧!奋斗吧!中国青少年。为我开辟民族复兴的新蓝天!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近代史观后感 篇5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讲述了中国人抹不掉的耻辱。如果那些士大夫不跳起来反对的话;如果慈禧太后不做那些士大夫的“傀儡”的话;如果那个时候多一些有认识的人话。那么中国就不会承受一系列的耻辱。但是,当时的领导者与人民,统统都不知道,我们的衰败,反而在那里安享荣华富贵。

不过,在李鸿章领导的时代中,还有三年光明,但是,在三年之后,慈禧太后与那些士大夫把皇帝“软禁”了,并且杀掉了一些有志之士,不过,还有些有志之士逃往国外,例如康有为。

之后,国民党的建立人孙中山先生,也是逃亡国外的爱国人士。他几次组织发起大反攻,但还是因为有人把秘密外泄,没有成功。不过,在之后的一次大反击当中,创造了杰出的功勋。

在大反攻,刚攻下一个省城时,立马有十三个省相应,纷纷发出话来:“我们省不再属于清政府管辖内。”犹于这一次大反攻,清政府被彻底瓦解,在没有人归他管理了。

在战斗结束后,人民推举,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但是,当时日本又选出了一位“傀儡”,他就是袁世凯。在以后,日本就极力拥护袁世凯,以至后来袁世凯挤兑掉了孙中山先生,无论谁当,当时的时局,已经四分五裂了……

近代史观后感 篇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不断成长。虽然错误很多,但我们可以及时纠正,最终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正经历曲折发展,这告诉我,成功之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冷静分析各方面情况,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我才能最终成功。

西方殖民者用鸦片战争的炮火唤醒了闭关自守的中国人。从此,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这种学习经历了四个飞跃的过程,从开眼界,到物质技术的学习,到政治制度的借鉴,再到思想文化的探索。

1.面向世界的思考-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作为帝国大臣,领导了广州的禁烟运动和反英斗争。他一改清****鄙薄夷人、惟我独尊的观念,对西人进行实地了解。

他组织翻译英文《广州周报》而编成《澳门月报》,他还特别组织编写了《四洲志》以了解世界形势。为了外交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林则徐还组织选译了《各国律例》等书和大炮瞄准法、战舰图式等资料。通过了解,林则徐认识到,外国船只和枪支远远高于中国。

必须学习西人长技,才能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基于这一认识,他曾购买外国大炮装备清军,并当场做了中国大炮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他甚至扮演道光皇帝,建议用关音钱的1/10来模仿外国船只和枪支。

他还对彼得大帝穿着微服旅行、学习西方技术的行为表示赞赏。

2.物质技术的学习

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中国人学习西方长期技能的正式开端。洋务派在认清敌强我弱形势的基础上,试图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强船强炮的技术,以维持清王朝的统治。这些人在**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对外事务,衙门内设有英、法、美、俄四股,以后又增设海防股;在总理衙门之下,设有南、北洋通商大臣,分管南、北口岸的通商和交涉事务。

为了培养翻译人才,总理衙门还成立了北京同文博物馆学习外语。这些制度的建立,为洋务运动创造了条件。

3.政治制度的借鉴

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强国梦的破灭。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改变政治体制,才能有效地研究物质技术。这种上升的思潮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即1898年的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是在"救亡图存"的呐喊声中拉开帷幕的。它从一开始就把向西方学习的重点放在政治体制上,希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挽救中国被别人**的危险局面,真正实现中国的自力更生。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人,继续努力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他们认为,改革和强盛的理想,不能通过适度的改进来实现。只有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彻底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才能真正改变中国的贫弱状况。

推翻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思潮十分盛行。涌现出一大批革命报刊和革命团体,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宣传资产阶级共和思想。1911年的武昌起义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革命。腐朽的封建帝治被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诞生。

4.思想文化的探寻

以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邀请德先生和赛先生,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民主和科学的热切追求,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已经实现了中国的转型,必须从文物和制度的移植向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转变。

他们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体,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举凡一切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观念形态,如自由、平等、公正、人权、个性解放等教育可以德先生即民主代表,民主是合乎理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是自由、公正、平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

作为一个90后学生,我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说非常优越,就像在蜜罐里长大一样。我们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却不知道30年前,又是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一番生活——就在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生活的那个年头,人民生活产生水平不是很高的时候。没有义务制教学的素服和家庭经济的贫困这两个原因,许多到学龄的孩子上不起学,读不起书,不得不早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教育前景也是十分的萧条。人们没有电灯,只能使用蜡烛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外出工作或回家探亲的人只能步行,条件较好的人只能乘船。交通运输业极不发达。

在邮电方面,人们也只能靠电报互相联系,但是打电报既烦琐又破费,因此许多亲人推动联系。不仅是个人家庭,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候也非常紧张和困难。比如如今繁华的青泥洼桥,在那时的充其量也不过是条小巷子……

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应使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我们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把未来图上五彩缤纷的颜色。

近代史观后感 篇7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

风一页页地翻动着历史书,掠过了一个个字眼、一张张**……

——这只是一个个名字吗?这只是一条条曾经鲜活的生命吗?不,这是中华民族屈辱、血泪的历史!

在这里,世界看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没落:《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英国,法国,**,日本直至八国联军——疆域领土百万百万地割让,****百万百万地流失,奇珍异宝一批批地被掠夺——往昔的辉煌一去不返——土地,金钱,财宝……都可以失而复得,但堂堂华夏民族的尊严,和有着千年悠悠历史的华夏文明啊,怎容得他们随意蹂躏?

而清**呢却悠闲自在,只知享乐,享乐,享乐,即使担心忧虑也是为了自己的宝座,他们早已名存实亡,跟傀儡政权并无差异。是一无所知还是漠不关心?他们把黎民苍生的死活抛之脑后,在外表的兴盛繁荣下,百姓们其实活得很苦,很苦——不仅是因为列强们霸道的入侵,或是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

更因为,天上没有眼睛,金銮堂的王座竟然坐着一个奴隶!更是因为,他们要眼睁睁地看着,腐朽的朝政要把千年积淀,奴颜婢膝地拱手赠与敌人!

但是,世界难道没有看到过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祖国、为人民、为全世界而奋斗吗?民族英雄林则徐大笑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谭嗣同为变法大义凛然歩上断头台,爱国青年当街游行**呐喊“外争国权,内惩**”……

历史虽然不是现在,但毕竟不是历史。但历史曾经是现在,它终将成为历史。历史影响现在,现在它重复历史。也就是说——百年沧桑尽管终究不是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但是它和二十一世纪终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我们的学习很匆忙。我们在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多世纪的学业。但在这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嗅着那熟悉的墨香奋笔疾书时,或许我们又会义愤填膺,又会攥紧拳头,想要侵略曾经万般**我们的那些国家。

现在我觉得这是愚蠢和不切实际的。不管以什么理由或是什么心情去发动战争,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况且侵略我们的不是无辜的人民啊,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向来热爱和平、坚持和平,怎么会再去做这种蠢事呢?想成为一个大国,就必须有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和胸襟——既然犯错者愿用泪水洗涤尽他心灵的污垢,忏悔毕生的罪孽,何不原谅呢?

古人早就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早说过在昏庸的君主统治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衰交替是历史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而再多的哀叹也不能将历史改写。

往事如烟,让它在历史的语境中静静地流淌,静静地安息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我们必须深深地感谢上苍!上帝给了我们这么多苦难,没有苦难的民族就不会成功!

我们必须狠狠地努力和奋斗!我们不仅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更应该在雪前羞愧!我们更要让苍茫大地听到,沉睡雄狮的怒吼终将响彻天地!

我们要让芸芸众生看到,浴血凤凰终将在曙光下华美重生!

近代史观后感 篇8

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所以,在读完李侃版的《中国近代史》后,我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了下来。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本很值得思考的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近代史观后感 篇9

每每翻开近代史,我的心情都会特别的沉重。这也是我为什么爱着近代史,同时又不敢去翻开它。但历史就是历史,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如不是,当我们成为历史时,后人是不是也会怀着这种沉重的心情来看我们呢?在那段如鲜血般令每个中华儿女都刻骨铭心的历史里,每发生一件事,都关乎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1840年,英国用当时的红衣大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我不知红发碧眼的英国人踏上我们这一片炽热的土地时是怎样的心情,也不知当时的大清子民又是怎么看待这些外来者,也许他们也会像紫禁城里的贵族一样,认为这些蛮夷不足为惧,反正我们的天朝地大物博。在侵略者的枪炮下,那徒有外壳的清政府,一步步地瓦解。帝国倒塌的痛苦和屈辱终于慢慢的唤醒了消沉的民族。

开眼看世界的魏源,鞠躬尽瘁的林则徐,英勇就义的义和团,血洒菜市场的六君子……一批批的战士,在国难时,为这个已经千疮万孔的民族做他们最后的努力。每一次看到战争爆发,每一次看到我们的民族英雄牺牲,我都无法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心不停的抽搐,只愿那段屈辱史快点过去。没错,时代要变更,但这太残忍了。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可以怨恨,愤怒,但却不可以改变。

1911年,特别的一年。八国联军侵华给了孱弱的帝国沉重的一击。但它同时也将人民长久以来积攒下来的力量给激发出来了。虽然孙中山和革命军们把那庞大悠久的政治机器给推到,给了我们短暂的希望,但是这个希望就像泡沫一样,随着袁世凯把革命的果实窃取,很快又破灭了。但是在1911这特殊的一年里,这个瞬间即灭的希望给当时的人们孕育了更大的希望。

1921年,一个伟大的组织产生了。谁也预想不到,当时只有13个人小组织最后真的成了燎原之势,点燃了整个华夏大地。当近代史被翻阅到这里的时候,我总不禁露出少少的欣慰,这个久经战火的国家,它真正的领导者终于出现了。即使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仍有人在牺牲,但最终我们这个饱受欺辱的国家还是站起来了。这个晒满鲜血的近代史,还是过去了。

近代史观后感 篇10

近代史老师最大的价值是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陈岳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本是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并且个人更喜欢后者,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改变了看问题非黑即白的逻辑。

在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作者将近代中国的激荡八十年娓娓道来,讲述了列强轰开国门时的剿夷派与抚夷派的作为,从洪秀全,曾国藩两个人物去解读太平天国起义,然后是变法自强。此书作于民国时期,语言却十分口语化,几乎找不到古诗句(引用材料除外),更没有马克思的术语,不在语言上设置阅读障碍,而是用别样的观点引人入胜。

近代化

在总论中,作者说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独立富强是我们要达成的目标,必经途径就是近代化。作者还对近代化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利用科学机械,组织近代民族国家,赶超西洋人。

作者把中国的衰落归结为三点:科学,技术,民族观念。其实民族观念的背后是政治体制,是思想文化,我觉得最根本的是政治体制。在封建集权体制下,产生了这么一批好大喜功,妄自尊大的官僚,产生了这么一批仁义道德至上,极为重视个人名誉,固步自封的官僚,产生这么一批只知宗族,不知国家的民众。这个国家看上去文明礼化,尊卑有序,却从来不知道平等是什么东西,更不知个人,自我在哪儿。

爱国

从剿夷派和抚夷派看什么叫爱国。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爱国?这个无从判断。因为这是一个道德判断。就如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好人一样。如果非要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看他所做的,不要听他所说的。如果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对国家有利的,不管他的动机如何,他都是爱国人士。如果一个人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所作所为甚至所言,只是满足了道德上的虚荣心,却不考虑这么做是否对国家有益,那他就是不爱国的。对国家有益是指对国家的实际物质利益,并非道德上的。在面临列强的枪炮时,如果按照强硬派所说,那么中国人都去当炮灰了,这可能会得到别人道义上的赞扬,但这明显是损失国家利益的,是极其不明智的做法。

还有一点,无论是剿夷派,还是抚夷派,都没有这个观念:国家之间是平等的,我们强调的是有权有势就高人一等。英国贸易之初想要通过谈判外交与中国通商,却因使者不肯跪拜,惹得乾隆这位西方人眼中的开明皇帝不快,通商也就无从谈起。

改良

改良能够取得稳固的成果,减小成本,但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把握好节奏,然后水到渠成。但近代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越来越激进,越来越等不及。洋务运动从近代工业上撕开一个小口,然后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然后是培养技术人才,建立新式学堂,从学习西方技术,逐渐就会引进西方的思想。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转变无疑是漫长的。革命不会缩短路程。“乱是容易的,拨乱反正是困难的”改良需要平和的环境,不仅仅是国外环境,还有国内环境。这使人不得不惋惜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浪费的十几年的光阴。

看世界

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眼光和思考能力。清王朝盲目自大,完全陷入自我的状态,不看世界一眼,鸦

片战争失败了,却没有给中国带来什么震撼。她已经麻痹了,或者已经狂傲到感知不到疼痛的程度了。曾国藩在日记中虽提及此事,却并不明了这件事的历史意义,他仍埋首与古籍。林则徐刚开始也是对洋人一无所知,以为用“民心”就可以战无不胜,后来才意识到这不过是拿民众当炮灰,于是睁眼看世界。可恶的是那些见识到洋枪洋炮厉害,还守着“民心”不放,只在嘴上逞强。李鸿章值得人佩服,有眼光有能力。明治维新以后,李鸿章就认为日本不可小觑,主张发展中国的海军。可在一般人眼中,日本不过弹丸之地,根本不值得一提。这也是为什么甲午战败使国人如此震惊。

近代史观后感 篇11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让人无法释怀的历史。读史的过程就是不断生出慨叹的过程。但是站在后来的角度,选定一个既定的基点去阐述历史,是谓“盖棺定论”者,实在让人疑惑它的释读。教科书中的近代史如此,教科书外的近代史,此是其一,也未脱窠臼。所喜者,毕竟接触到些许不同的历史追述,些许开明了一些观点和立场。

之前读曾文正公的传记,最大的感叹就是,所有著史者,皆是局外人。因为是局外人,便只能凭借史料推敲连缀;因为是局外人,便对历史的走向有了一点两点通明,因而似乎更易评说好恶;但也因为是局外人,便永远无法从当事人的角度还原历史的真相。换句话说,大多数读史人,永远只有扼腕叹息的份儿,把他们换回历史现场,他们的所为只有更糟。

所以,读史或在于了解现代一切的由来和背景,或在于于风云变幻中习得一两点人生积累,而决不在于顿生义愤。

近代史观后感 篇12

本月,推荐自己阅读的一本书籍《中国近代史》。作为最有分量的近代中国史,蒋廷黻(fu)先生以其独特的笔触,超然的视角,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从日俄战争、甲午海战到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展现了近百年中国近代史的一副历史画卷。读来颇为生动,仿佛每一场关键历史事件,作者都在空中凝望。

一、关于作者其人蒋廷黻(1895.12.7-1965.

10.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研究院院士;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中“最知外交的人”;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

二、关于阅读本书的几点感悟 (一)思想落后比**落后更可怕本书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起因说起,从清廷**在剿夷与抚夷之间不断摇摆,细论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尤为令人扼腕的是,已落伍于世界潮流的我们,即使经历了“城下之盟”的屈辱与苦痛,然后却并未触动改革,所以在道光、咸丰治下随后的20年中,我们仍然如同1840年以前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中华民族丧失了整整20年的宝贵光阴,摆脱落后挨打的机会窗口悄然逝去。究其原因,笔者指出,中国人民的保守主义和以士大夫阶层为主体的就是力缺乏独立勇敢的无畏精神和自我革命以士。

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仁人志士能够看到问题的关键,如林则徐,但终究担心清议的指摘、顾忌自己的名誉而慎言。作者指出,林则徐不肯公开鼓吹改革,不肯让士大夫睡在梦里,不肯让国家一天天衰落,不肯牺牲名誉,不肯与当时的人民斗争,用自己的名誉比国家大事更重要。这个观点倒也新奇。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背诵的中国近现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割香港岛、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治外法权,我们在艰难的谈判中,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事实上,条约关税和域外管辖权是对中国影响最大、伤害最大的条款。而英国之后、美、法等都以英国为样本,要求同样的权利;我们竟然善良地以为赋予同权给其他列强可以有效限制英国的独占性,这一方面是源于我们无知,更是源于我们的法制远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二)“**贼”李鸿章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东方俾斯麦” 印象的历史课本中,李鸿章简直是丧权辱国的代名词,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然而我们也都知道“弱国无外交”,外交事宜终究是要靠拳头和实力的,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必然得不到,尤其是近现代中国被识破外强中干之后,留给外交腾挪的空间实为有限。尽管如此,书中展现了李鸿章纵横捭阖,腾挪跌宕,在狭窄逼仄的环境下,为中国(清**)争取这一点点空间。1860年代起,认清必须***方科技方能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设外文学校、设江南制造局、筹办铁甲兵船、设水师学堂、设矿务局、筑旅顺军港、建北洋海军,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

事实上,从恭奕欣、文祥太子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清末五代领导人领导了自强运动,继续给清**以生命。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即使在150年后的现代社会,这些历史人物的真知灼见也足以让我们佩服。 (三)“以变应变”当是永恒的主题西方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兴起以及大航海时代的拓展,世界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中西方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再也不能偏安于一方然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欧洲人不断蚕食、国外殖民势力的更替,康熙大帝匪夷所思地放弃了“一统无外、万邦来朝”,既有其自身高超的外交智慧,也有列强无暇或忌惮的侥幸成分,使得列强进入推后了若干年,但仅仅是推后,该来的终究要来,英国输入鸦片导致虚弱的平衡被打破,从抚夷的无解难题到剿夷付出的代价,我们在两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无法彻底自省,如果说中英是“餐前小点”,那么中美、中法、中日则更为惨痛,而俄罗斯更是直接侵吞大量国土,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断自强又不断失败,到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彻底站了起来。 总之这部中国近代史,虽着墨不多,但字字珠玑,眼界开阔,让曾经熟记更多不平等条约、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我们能够对那段历史理解的更加深刻、丰满并带来更多的思考。

近代史观后感 篇13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图景,笔者认为,李鸿章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词是对其最好的概括。而蒋廷黻先生便是对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忠实纪录者,他的《中国近代史》也正是在讨论一个主题,那便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对此他提出的主要方案是:近代化。

当时的中国史学界认为中国近代史尚未到著书立说的时候,这本被蒋廷黻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中国近代历史虽仅百年,历时不长但内容极为复杂丰富,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这本书是最早提出中国的强国之道在于“近代化”。哪个国家率先“近代化”,哪个国家便占据了主动。书中说,英国领先全世界率先“近代化”,从而变成了第一强国。他还举出土耳其、日本、俄国、土耳的`例子,讨论“近代化”对于国家发展的突出意义。

书中多次提到“近代化”这词,由此可以认为,他是以这个独特视角来解读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他曾无数次的号召,中国人民走向“近代化”的路程。若说对其评价很高,笔者想这个观点一定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近代化”真的是理解中国历史的唯一途径吗?“近代化”的理论真的毫无缺陷吗?

这里笔者不单独论述“现代化”范式下中国近代史的编写态度,在这里,笔者以蒋廷黻“洋弟子”费正清的“冲击-反应”原理来讨论“近代化”理论的弊端。80年代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即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争论。而“冲击-反应”理论正是现代化范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现代化范式是什么?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总结为传统农业国家到现代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冲击-反应”理论也正是如此。但问题在于:“冲击-反应”是社会进化论学说和国家有机体学说,将人类的生老病死用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之中,国家也因此生老病死的特征。那么,由此延展出来的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过程,是一个单线程不可逆的过程,那以此推断,这个国家走的是什么发展过程呢?显然是一个走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一个西方化的发展过程。用一个常见的词就是“西方中心主义”或者叫“欧洲中心论”,暗含的意思就是中国也应当并且必须按照欧洲的道路走。在这个体系下,显然列强是冲击,中国是反应。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个,冲击的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动态的文明,反应的文明是一个静止落后的静态的文明。第二个,这个静止落后的文明只有在发展进步的文明的触动下才会发生改变。第二点用赫德的话来说就是“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变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候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呵欠,又朦胧地睡着了”。这里可以看出冲击回应将传统和现代对立,将传统看作落后,将现代看作先进,又走上了西方路线唯一的道路。第二点是显而易见的西方中心主义,忽视了中国传统社会在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体作用。

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发展或者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两半社会的独特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谈不上社会转型的成功。“冲击-反应”理论简单的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总结为转型的过程,是非常片面不合理的。而“近代化”也正是“西方中心论”思想下的产物,是单纯的“西洋化”,而非通俗意义上理解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它是社会在工业推动下发生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一种属性”。在今天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更应当注意这个理论对于本书的影响与我们现实思考时的角度问题。

但具有“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中国近代史》是否就不具有可取性呢?答案当时是否定的,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的总论中明确指出,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找出中国近代史的教训”,为抗战建国提供借鉴。而我们正应当把握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在内忧外患的社会条件限制下,他不得不寻找发展的捷径,而学习西方正是合理的选择,所以我们应当站在多重立场上考虑他对于“近代化”问题的解读与看法,不能只站在现在或当时的视角下给予片面的评定。

另外一个问题便是“内外”问题。蒋廷黻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对于国际形势的把握切中肯綮,但令笔者觉得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阐述角度却始终以“内”为主。1938年蒋廷黻用两个月时间写就了这本《中国近代史》,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侵略的危机之中,同时也是中国开始现代化改革的百年之机。“外交虽紧要,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他的这本著作即是从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体现了他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正如他在全书的《总论》中说到此书的写作宗旨是:“现在我们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但我们也可以体悟到贯穿始终的外交线索对于作者行文思路的影响。

最后笔者要讨论的问题便是书中对于人物新颖独特的评价问题,相对于其他学者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最打动笔者的地方便是别出心裁的人物评价,以林则徐为例:

提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著名诗句可谓耳熟能详。他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便是:百战百胜、忠君爱国。历史对其的评价也多是褒奖。而在作者看来,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晚清士大夫最忌惮清流指摘,林则徐在海疆一线,深知中国器物不如西方,必须改革,可是林则徐不敢说。因为在北京朝廷的清流们,对西方器物一无所知,如果林则徐提出改革,势必会说他扬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倘若失了名誉,当官就难了。

由此不得不联系到书中另外一个见解:中国社会的守旧势力太大,一个人提倡维新,有十个人反对。在晚清士大夫群体中,能够发现维新才能救国的远不足十分之一,而能够公然提倡维新并身体力行的,更是少之又少,毕竟提出者总要遭到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对。郭嵩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在西欧时,努力研究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认为不仅仅是器物,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也值得中国学习。他的这些超时代言论自然是引起全国士大夫的谩骂,说他是个汉奸,“有二心于英国”……故而旧时的中国官场造就了一大批如林则徐、李鸿章这样的政治两面人:一方面,公开场合上坚持维护政治正确,不敢说朝廷一个不字;另一方面,私下里洞悉中国不如西方,必须加紧变革。

所以,作者认为“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其实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场,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颇有远见,但是他们都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也正因如此,在他笔下的林则徐由此形象鲜明同时极具代表性,这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特点。

综合上述讨论,笔者认为,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便是一次追寻近代中国的复兴之路的拓荒,他的历史研究观对于后世学者的近代史研究有着奠基作用,对于近代史的阐释也符合当时对于近代中国复兴的求索,开拓了近代史研究的“荒原”,不仅如此,“墙里开花墙外香”,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国内外研究领域都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影响。

近代史观后感 篇14

蒋廷黻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另辟蹊径,从外交的角度讲述中国近代史,从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原因。《中国近代史》折射出蒋廷黻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者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是对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一种深刻反思。虽然他的历史观不可避免受到他的政治倾向影响,其观点在今天看来也并非完全正确,但其思考的精神,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1914年,蒋廷黻中学毕业后,进入了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读大学。在大学里,蒋廷黻主修历史学,兼修其他多门自然科学课程。他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他对当时中国国内的军阀纷争和混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产生了探究欲望,想通过学习历史,获得“将来在中国从事政治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由于历史系的课程枯燥单调,他在课外阅读了许多德国史和意大利史,了解了俾斯麦、加富尔、马志尼、加里波第等德国、意大利政治家是如何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努力的。接受了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自然学科的教授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而要求他们学会观察事实;研究报告一定要做到观察仔细和结论客观。这种训练使蒋廷黻终身受用,使得后来他从事历史研究时能坚持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凭史料说话;从事政治工作后也极重视实际观察,对很多事有较为清晰的见解。1919年夏季,蒋廷黻从巴黎重返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再次进入大学进修后,他想做个能左右中国政坛的新闻界大亨,就进了新闻学院。他不久便觉得要左右政坛必须懂得政治,便进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学。后来,他认为政治学科所讲的政治只是理论而非实际的,“欲想获得真正的政治知识只有从历史方面下手”,又转为专攻历史,主修历史学,导师是著名政治社会史教授卡尔顿・海斯。转了一圈,蒋廷黻又学习历史了。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中国近代史》就是以进化史观为指导,以“经世致用”为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