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24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推荐11篇。

我刚刚看了一篇关于“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的文章作者的思路很清晰,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我们可以将心情写进观后感,让回忆得以留存。观后感应该展示自己对作品中人物场景情感的理解,写观后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哪些重点是需要我们写进作品名的观后感里的呢?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1

《中国医生》这部影片主要描述了在疫情期间,中国医生们同心协力救治病人的故事。武汉的一家规模并不大的传染病医院的院长张竞予,即便身患渐冻症行动不便,但依然奔走在第一线,面对物资紧缺资金不足和对对手的不甚了解下,他依然坚持把病人都拉来,其他的事情,他去解决,即便是自己的妻子也被感染了,但他也没时间去看。在防疫一线上,他并不是个例,有很多医护工作者舍小我为大我,而他们也只是这个岗位的一个缩影。

面对这个不甚了解的对手,即便知道它很强大,但也丝毫不畏惧它,心中坚信我们一定会战胜他们。大家知道新冠肺炎的传染方式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唾液传播,但有很多病人都呼吸困难,医生不得不为他们插管,往喉咙里放喉镜,这些行为都是极为危险的,稍有不慎便会被感染,但医生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零零后医生杨小羊,从最初的不敢插管,然后不断练习,最终为病人插管成功。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年轻、害怕而放弃这份工作,转去普通病房。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应向他学习。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努力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剥去“医生”这个光线靓丽的身份,他们也是一个人,也是儿女、父母,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中心谷,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从各地来到武汉、来到医院支援、工作,这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责任和使命,更是他们对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的崇高的敬意和对人民群众的使命和担当。邓小平先生曾说过,“我是人民的儿子”,而医生们此刻的表现不正是体现了这些吗?曾经英俊帅气,美丽大方的脸被防护面罩勒出一道道的印痕,也有的医护人员为了工作剪掉了自己心爱的头发,他们顶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压力,在为人民服务。

作为医学生,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当我们踏进医学学府的那一刻,我们的肩上就有了难以卸下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大公无私,勇于奉献,对工作严谨,对生命尊重的态度,将会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深刻,感悟更加彻底。医学是一生的学习与磨练,只有遵守自己的初心,才能做到“除人类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为人类健康奋斗终身。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2

好久没有去过电影院,那天她说一起去看电影,她因为喜欢易烊千玺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而我喜欢朱亚文,这部电影让我感受颇深。让我感动的不仅是医生的奉献与担当,还有面对疫情下所展现的坚强。

故事开端和疫情之初爆发一样,与其说是电影,我感觉像是疫情的纪录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轻孕妇,曾有过不懂事与医生闹别扭的幼稚,有过不敢插管的胆怯,但更有作为一个母亲的伟大:天塌了我也要把孩子生下来。“生命诞生,人类才能得以存续,孩子代表的是未来、是希望。”现实中,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对当时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们,有多大的鼓舞,我不得而知,但在电影院里,几乎是所有人都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曾怕自己染上肺炎给家人添麻烦而拒绝接单,却在听到电话里听到别人小孩缺奶粉的哭声而触动,为各家各户日夜奔波。

年轻一代的医生,曾有过像杨小羊一样报名时的犹豫,曾有过像年轻女孩对满脸勒痕和高压生活的崩溃与焦虑,却在医院需要他们时挺身而出。

生命的意义并不仅在于活着,更在于人类生命独有的光辉,所能创造出的不朽的精神。环境很绝望,但每个人心中微弱的光聚集在一起更明亮了。于是我在看到医护人员伴随着“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的歌声跳着可爱的舞终是泣不成声。

跟我们一起看电影还有她的妹妹,也是一名医护人员,我看到她俩被电影情节里触动后的泪水……

假如没有疫情,就不会一夜之间让人世间覆没成炼狱,就不会让芸芸众生从享受着生活一下子跌落到“拼命地活着”的窘迫。

但假如没有疫情,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陌生人的相逢、相知、相助,不会有那些来自于平凡人的、震撼人心的战斗、牺牲与壮举。

在中国医生的故事里,人性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我。疫情过后的现在,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3

这个春天,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巨大威胁时,有一群人如钢铁洪流一般,逆流而上,驻守在疫情一线。他们没有武器,没有超人一等的体魄。他们以信仰的白衣作为战袍,在人群中逆向而行,与最危险的病魔殊死搏斗,他们感动着我们,也牵动着我们的心。

这群人的名字就是中国医生。正因为呼应了当下人们对医生群体的关切,近日上线的纪录片《中国医生》获得热烈反响,引发社会思考。《中国医生》获得关注,首先在于它所蕴含的真切的、炙热的、足以打动人心的力量。《中国医生》将镜头对准成都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6家大型三甲医院,跟踪拍摄了近30位医护人员,深入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镜头更多聚焦的是医者之心,以及他们身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

在《中国医生》第一集《挚诚》中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无前兆,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片中,一位83岁的患脑梗的老太太,从打电话到抢救,仅仅用了12分钟。手术结束后,朱良付骑上一辆小电驴,匆匆回家吃饭,和大女儿聊两句天、瞅一眼襁褓中的小女儿,又接到了急诊电话。朱良付穿上大衣奔出家门,打车赶往夜色中的医院。

天天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有时候就担心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的家庭责任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朱良付有过对生命的怀疑,更有着不能死的决心,我现在是主任医师,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直白又实际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惊天逆转了,可事实上,医生是平凡的,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但,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用平凡铸就伟大。

医生凭借医术给患者带去治愈和慰藉,文艺作品通过故事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信任和力量。据说,《中国医生》纪录片中的几名医生也参与到了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支援的一线队伍,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4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让我十分感动,同时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了医护人员、医疗专家们,不顾一切前往武汉,去帮助武汉,他们也不想离开家人、亲戚和朋友。但祖国需要他们,需要他们来拯救被感染上新冠肺炎的人们。

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在疫情的非常时期,一位孕妇感染上了新冠肺炎,金仔就是这位孕妇的丈夫,金仔一来到医院就争抢床位,医生让他排队,他却张口就骂:”你们这是什么医院啊?怎么见死不救,这可是两个人的生命呀!”这时一位主任走了过来,那就是文婷,文主任对着金仔说:”那些人”,昨天晚上就开始来排队,你问问他们哪个病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你老婆孩子的命?”文主任说完,就推着病床走了。

第二个片段是在疫情爆发严重时,让我特别伤心的片段就是一位小女孩叫张子枫。这一次新冠肺炎夺走了她父母的生命,也夺走了他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心。就在一位主任把张子枫的父母个人信息交给张子枫时,主任掉下了眼泪,但张子枫不敢拿着父母的个人信息,因为他知道,拿到了父母的个人信息时,他就变成了孤儿。张子枫走了几步,回头时,并说:”叔叔,你知道一个人没有父母该怎么办吗?”

第三个片段是在疫情快要结束时,有个医生叫小羊,他在骑车时,明知这位女子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他还骑车把她送进她了医院,因为他知道,如果再让她走着去医院的话,会把病毒传染给更多的人,所以自己却感染了新冠肺炎,过了一段时间,张院长来看望他,这时他正准备做换肺手术,之后,身体会慢慢的恢复正常。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白衣天使,在我们遇到危难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来抢救感染上新冠肺炎的病人,。向我们的白衣天使致敬!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5

电影《中国医生》中钟南山院士没有出现,影片中因此也就没有出现相关的扮演者。

电影《中国医生》,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作品真实地还原了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场景,令人深受感动。在观影过程中,无数次被影片中真实的情节所打动,令人泪目。这是一部令人动容的作品,影片真实地还原了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场景。本片以武汉医护人员为原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援鄂的医疗队的人物原型,真实地展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抗疫的史诗级感人画面。该片是由袁泉、张涵予领衔主演的。

本片主要特点,就是突出了”真实“,真实展现了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影片从整个场景,道具,以及情节内容,完全是真实地一比一地还原了武汉抗击疫情的情景。描述了来自全国的白衣逆行者们,在这场艰巨的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舍小家而为大家,争分夺秒、忘我地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为了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这部电影也得到了钟南山院士的中肯赞扬,他深情地说“我看完这部影片非常激动,我特别欣赏影片的真实性,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在武汉早期的情况,我们遇到困难,床位的紧张和病人的情绪。我感受到非常地真实,能从中悟出很多东西。”

这部影片中的人物角色,虽然名字是虚构,但是完全取自现实中真实的抗击疫情的医护者们,来自真实的医护英雄们原型。没有这些白衣逆行者们负重奋斗,我们的岁月静好是他们用生命坚强守护和奉献换来的,真诚向他们致敬。

这部电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真实的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影片饱含深情,诠释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众志成城,彰显我们伟大的中国力量。此生无悔入华夏,为我们是中华民族一员而骄傲自豪。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6

病毒可怕吗?可怕。截至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很不够,尽管科学家在一些机理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但还有很多临床表现尚未找到原因,它是极其的“狡猾”“诡异”。她们不是英雄,更没有身带超级抗体,他们也是普通人,也容易感染。为了科学家的研究,几十万份的标本,都是护士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采集。四川护士郭科蓉去武汉前给老公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如果我抗疫回不去,你就可以看那封信。”当记者询问一名武汉医生时,他说疾病来了,医护人员会冲到前面。在一封封请战书前,我们感动得不禁热泪盈眶。是什么让他们不害怕呢?是责任是使命,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还有成千上万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他们同样也是最美逆行者。十几天建一所医院,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只不过是上万普通人在日夜不停地奋斗。在工地的工人说:“每天几拨人,大概七八千人。他上的夜班,夜班是通宵,从晚上六点到白天三点,白班是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一天24小时没有一分钟停下。就是这么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家聚在一起要快速的完成这个共同的任务,这就是中国速度,也是中国精神。

最美逆行者,人民的抗疫英雄,因为有你们的奋斗牺牲,才有人民的幸福安康。是的,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到春暖花开时节,武汉的樱花一定会更加艳丽!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7

电影《中国医生》除了真实还原医护人员不畏生死、艰苦奋斗的同时,也有战疫前线无数的公安干警、社区干部、乡镇干部和志愿者。他们是聚光灯照不到的人群,但同样也是直接和病毒打交道的群体,甚至有时候比在病房更加凶险。因为他们所面临的人群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知道是否已经被感染,也不知道曾经接触过哪些人。在防护措施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他们坚守在社区、村口、车站、码头、机场和各个交通要道,排查重点人群,检测人员体温,送诊可疑对象,帮隔离群众代买代送生活物资。

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让青春力量在火线中激扬。在风雨中前行,在磨砺中成长,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生动写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省各市和军队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踊跃“请战”,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让青春力量在火线中激扬。在抗击疫情一线的4.2万多名驰援湖北医护人员中,其中“90后”有1.2万多名,且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同样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奋斗者中,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各类志愿者亦是“90后”,他们成为战疫中披坚执锐、英勇奋战的生力军。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无数“90后”青年胸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不畏艰险繁难,坚守各自岗位、认真履职尽责,为疫情防控斗争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不愧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英勇奋战、不畏艰险,让青春篇章在行动中书写。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穿上白大褂,我就是战士!”无数的“90后”在疫情防控中的铮铮誓言证明,他们不愧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他们如今已经长大是懂得感恩的。这些“90后”青年表现出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令人动容,也令人振奋。他们年轻的脸庞朝气蓬勃,青春的力量一往无前,他们在这次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用实际行动写出了青春篇章。“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植根于中华大地的“90后”甚至“00后”,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侵害时,受命于危难之间,救人于危难之际,不惧风险,不畏艰险,英勇奋战,为国家尽匹夫之责,他们向世界展示了当代青年蓬勃向上的群像,展现了当代青年捍卫青春中国之姿态。

舍生忘死,担当奉献,让青春本色在危难中闪光。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面对这场生与死的严峻斗争中,“90后”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与疫魔的较量,看不见硝烟,听不到枪炮声,但生与死的考验真真切切,有的医护人员倒在了抗疫一线,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医生夏思思今年只有29岁。他们中很多人火线入党,上海瑞金医院医生、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插管小分队”的“90后”小伙缪晟昊就是其中一个。这些“90后”青年所表现出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让青春本色在危难中闪光,令人动容,令人振奋。他们是当代青年的缩影,我们从他们身上强烈感受到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新时代历史发展的步伐将见证,以抗疫一线“90后”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8

作者:胡诗雨

在疫情期间,我们大家一直在家里,并不知道医生们是怎样跟时间赛跑,只知道外面时不时地传来救救护车的声音。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医生是怎么和时间赛跑。我的内心有种深深的敬意。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武汉某家医院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争分夺秒的救着病人,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的守护着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在电影的高潮里,有许多人得了肺炎,医生们争分夺秒地抢救着病人。有时,因为工作繁忙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有时连觉也不能睡,只能利用休息的时间睡觉,当医生们摘下口罩,摘下护目镜时,那脸上到处都是印子,护目镜上都是汗水和水雾。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哭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想:“他们医生是多么辛苦,多么劳累,又是多么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奉献。”我想他们医生是多么的无私奉敢,他们和雷锋一样。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救死扶伤忙昼夜,寒冬炎夏省昏晨”,这首诗让我体会到了医生们的劳累。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在我的身边也有和医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疫情期间的志愿者们,要是家里没有菜了,志愿者们就会送来一些菜。家里没有米了,志愿者们就会送一些米。不管他们多么忙,多么累,都会准时送达。在志愿者当中有一些感染了新冠,甚至累倒在岗位上。志愿者们是最无私的,最默默无闻的。

感叹当下,是白衣天使们守护了我们的生命。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要是没有他们这群可爱的人,武汉的疫情不会那么快的好转过来。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9

这个片子最大的困难就是认人,好多演员都是因为戴着口罩,我都认不出来了。如果单纯评价电影要素,无论是故事、镜头语言、剪辑,《中国医生》都要比也是在不久前上映的《革命者》要弱了不少。

不过从观看后的感觉上上,我们会发现,看完《中国医生》后,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

因为整部影片都在燃烧你的情绪。

是的,这部电影,就是靠共情,靠渲染情绪,不用考虑啥电影剧情,啥镜头。

观众是非理想的,很少有人去观察镜头、剧本、表演到不到位,他们想要的是一种情绪的扩大化,无论是喜感的,还是悲情的。在这一点上,本片和《革命者》的初衷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想通过情绪的渲染来吸引观众。

这个片就是能让你哭,从片头哭到片尾,从一开始的伤心和无奈,到最后的激动和自豪。

前半部分的泪水来自于悲伤。

影片并没有为疫情的到来做铺垫,而是直接就看到一个个患者被送进ICU,尤其是在影片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恐慌的市民,能看到垂死任病毒宰割的患者,我们能看到竭尽全力想让病人活下去,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的医护工作者。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影片并没有渲染病毒多么恐怖,而是突出一种人面对未知疾病的无力感。

竭尽全力,但是病人仍旧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这种无力感恰恰是医生最能够感受到的,这也是最打击他们内心和意志的东西,所以我们能看到,有退缩,有放弃,有抱怨。

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亲人也被感染,自己却无可奈何,帮不上忙。

我们看到因为工作而忽略的留言已经从他们留下的求助变成了最后的遗书。

我们看到拿到父母遗物后无所适从的女孩子。

影片里的新冠病毒就像飘荡在城市上空的坠天使一样,肆意的嘲弄众生。

本片的表演很有难度,大家都带着口罩,更多的还是需要肢体语言。

人因为无力,人因为事与愿违,人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人面对病毒,从无可奈何,转变到了一种恐惧感,这种对无可奈何的恐惧,与我们之前接受的人定胜天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会让观众更震撼!

人唯有之时方能勇敢。

是的,当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当病人和银幕前的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那些医护工作者所爆发出的勇气就显得如此耀眼,以至于我们的眼泪会不自觉地流出来。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婆娑起皱的手,看惯了布满勒痕和汗渍的脸,要知道,这些护士们还是二十几岁的年华。

电影中的脸,要比海报上的触目惊心得多。

他们同时承受着身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身为一名母亲、一名丈夫的双重压力,他们救人,但是却对亲人的境遇爱莫能助。

影片中没有从天而降的救星、没有绝世武功的顿悟、没有干掉总Boss后的逆转,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再次站起来,然后再失败再起来的过程中,实现的胜利。

没有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哭过、退缩过、迷茫过的普通人。

他们只是一直站在那里罢了,他们的眼前是病毒和绝望的患者们。

也许是因为工期短的原因吧,本片的遗憾还是挺多的。

我曾经畅想,能够在影片中看到那最美的日落,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就在那里,一躺一站、一老一少,我相信通过电影的镜头,我们能看到比那张照片更美的一幕。

这张照片其实是最适合放到大银幕上的。

我也曾想,在影片中看到武汉夜晚的大合唱,歌声从一个阳台到一幢楼,再到一个小区,然后是整个夜幕下城市的合唱。

可惜这些都成为了影片的遗珠。

当然,我们不否认影片存在的缺陷,故事主线的缺乏,以及缺少一个作为灾难性电影需要贯穿始终的核心戏剧冲突,同时人物支线上也是过于繁复,因为人物视角过多造成了每个人物多给予的笔墨有些少,如果没有演员功底的支撑,很难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站立在这个历史时刻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人物,我个人认为表演和塑造人物的亮点,就只有朱亚文了,这个张狂、鲁莽、毒舌的专家,同时也具备着顽强、干练、高度的责任感等特点,是影片中唯一个具有矛盾性的角色。

张子枫的角色,短短几分钟,但是说出了最催人泪下的一句话:“没有爸妈的孩子怎么活?”

张子枫客串的那几分钟,很精彩,请注意她的手,握着拳头,并不想去接父母的遗物。

很遗憾,其他几个重要人物,包括张涵予的张院长和袁泉扮演的文主任,以及易烊千玺扮演的杨小羊等,虽然戏份很多,但是并没有给到我们特别多的亮眼之处。

瑕不掩瑜,这部影片的卖点本就不是演员,本就不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本就不是角度、灯光、声效、特效,真正感染观众的,让观众流泪的是那隐藏在死亡、绝望、未知后面的勇气和医者仁心。

当医院的院长无法为自己的妻子找到床位的时候,当护士把自己的长发剪掉的时候,当一个城市能够用十天时间建起一座医院的时候,当一座城市迎来了两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者时……

吾国!吾民!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10

落叶之秋,微风徐来,所有的美好如期而至。通过不懈地努力,我获得了一晚上的露营。星空为幕,帐篷为营。老师有条不紊地指挥我们成功地安营扎寨。长满绿草的操场上支起一顶顶帐篷。风吹草低,我们席地而坐,迎着落日的余辉开启了美食的饕餮盛宴。大家都不禁感叹!真是美好难忘的一天。

美食的盛宴伴随着渐渐鼓起的肚皮和夜幕的降临落下了帷幕。老师带着我们来到风雨操场。里面早已拉起了巨大的幕布。随着灯光的变暗,屏幕上播放起了《中国医生》。影片让人一下子将记忆投入到了2020年的武汉。一群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拯救患者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的的故事。他们中有上了年纪,身患渐冻症,仍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张院长、有刚毕业初出茅庐却充满仁心的杨小羊、也有不顾安危替他人东奔西跑的金仔……这些事,让我时而紧张、时而惋惜、时而感动。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临危不惧的文婷主任。

随着疫情的爆发,大批患者涌入病房,争先恐后地拥挤踩踏、霸占床位。一些医护人员去劝阻时候,被推到在地,碎掉的玻璃划伤手指,鲜血直流。我感到非常气愤,希望恐慌的患者们能安静下来,遵守秩序。面对比菜市场还混乱的场面,文婷主任拿起喇叭,对着蜂拥而至的患者喊道:“你们想活吗?你们想不想活?”简单而掷地有声的问话顿时让众人鸦雀无声。混乱终于回归宁静。良好的秩序慢慢开始建立。文婷医生的临危不惧,让我由衷的钦佩!

在观看影片时,总能听见抽泣声,我也多次泪奔。在病毒肆虐惴惴不安的日子里。医护人员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体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果敢英雄的特质,凝结了所有医务人员的形象。”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或许说是一部纪录片更加合适。一暮暮画面是多么熟悉,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忙碌的白衣身影,把我们带回了一年多前那段举国同心共同抗疫的时光岁月。

我和家人遵守规定和全国人一样居家减少流动来对抗疫情,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抗疫!疫情中,困难时我们都要遵守秩序,力所能及做出自己的贡献,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躺在帐篷中,脑海里还久久闪现着电影里的画面,感动又庆幸,致敬医者的伟大与仁心,致敬中国医生。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了帐篷里,也照进了我的心里。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11

影片塑造了生动感人的中国医生群像。大量纪实性段落展现了当下医生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既有在应对疑难和重症过程中的判断、选择甚至是冒险,也有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耐心、诚恳甚至是无奈。在第一集中,有一条长镜头完整记录了朱良付大夫用手机录制他和患者家属术前交流的告知确认环节,真实表现医生面对医疗过程不确定性时的无奈,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寒夜一次又一次从家中赶赴急诊现场,在查房过程中他频频和患者开玩笑,用最简单的语句鼓励患者积极康复。第四集中的孙自敏大夫长期从事血液病治疗,她一度因为治愈率很低备受打击,甚至不想继续从事这个职业。但也正是这些人间疾苦让她立志一定要攻克难关,最终带领自己的科室成为世界上知名的脐带血移植中心。

医生凭借医术给患者带去治愈和慰藉,文艺作品通过故事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信任和力量。这些真实、鲜活、普通的医生,让影片的弹幕和评论充满敬意。“我们是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本身”,这些质朴的话语由拍摄对象讲述出来,更能引起共鸣。可以说,《中国医生》主动呼应了社会热点,通过贴近式的.拍摄展现了医疗卫生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影片也弘扬了专业、诚实、信任、勇气,让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力量。这正是危难之际,他们勇于向着“战场”逆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