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经济学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12

经济学观后感7篇。

如何规范的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呢?在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看一些我们喜欢的影视剧,我们在观看过一部影片后内心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写观后感最要注意的是观感合一,二者缺一不可,写观后感时要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心意,今天推荐一篇网络文章介绍的是“经济学观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我们的网站能够成为您的常去之地还请多多关注!

经济学观后感 篇1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活中的经济学》讲述的是茅先生在1993年留学美国,发现美国市场经济下值得学习和研究种种经济现象,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现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灌输经济学思想,让读者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

书中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三个部分,例如超市管理、后院经济、环境保护等日常点滴,篇篇反映出令人细细品味的经济学原理。我不会具体描述本书细节,以下两点是看完之后的一些思索和感受:

1、为什么一本非原理类书籍可以流传16年之久,翻版14版而经久不衰?

——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小事情反应大道理。

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学习的是这种做学问学以致用的方法,再深奥的原理,如果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应用于日常现象,那才真的实现了知识的价值。在生活中,要有敏感性,遇到事情多思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现象,从现象中获得知识,形成知识储备运用的良性循环。

2、节约时间创造财富,社会道德促进发展

书中提到的许多现社会存在的问题,现实依然存在,例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问题。书中讲到:有次作者看到马路上交通事故,只用了三分钟,当事人交换了驾驶执照,清理了事故现场,马路又恢复了平静。他们有很完善的保险制度,更重要的是双方寻求可以接受的.妥协办法,把是非放到次要地位。这让我不禁想起前几个月在三环上两辆汽车的刮蹭事件,为了保持事故现场,两辆车足足停了4个小时,造成三环交通大瘫痪。如果两位司机可以放下是非,协商妥协,那么节约的不仅仅是四个小时,还有这四个小时整个三环带个社会的财富。

社会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大,良好的社会道德与秩序,可以减少纠纷,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节省社会监督成本,可以促使资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更多财富。所以,“社会成员自觉程度越高,整个社会就越富裕”。

以上是读罢《生活中的经济学》感受很深的两点,尤其佩服茅先生数学、经济与哲学的综合素养,以及敏锐独特的视角。这是一个研究人员最应该具备的两个素质,以茅老为目标,学习,学习,再学习。

经济学观后感 篇2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茅于轼老先生写下的一本浅显易懂的经济学书,尤其以美国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案例来解释说明其中的经济性原理,让我深受感染,书中运用了很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来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非常生动形象。我们现在正在学习微观经济学,存在一定难度,通过阅读此书,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微观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相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我虽然还没接触,但是在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现象可以用宏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因此,此书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而且对我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讲到宏观经济学,我们就要关注一下国家及世界的整体经济形势。中国人在北宋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纸币,在我们四川成都,被称为“交子”。然而近代,当美国的银行业发达的时候,我们却却是固步自封。我觉得这并非坏事,中国人讲究实在,美国人玩的是浪漫,而且是金钱上虚无缥缈的浪漫。最终,也得到了印证,就是20xx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就通货膨胀而言,大家都讨厌甚至痛恨通货膨胀,但如果和中国比起来,美国人讨厌的程度大概不像中国人那样厉害。因为绝大部分美国人的收入来源于市场,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他们的收入随着上升,水涨船高,所以他们的购买力并不受多大影响。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拿固定工资的国家职工,如果工资不相应调整,涨价就等于降低生活水平。中国现今的收入虽然高上去了,但是这完全没有按照时代的应当有的规律发展下去,人们不觉得幸福,我觉得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于房地产。

本书中很多讲的实例都展现的是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学差异,我觉得造成这种差异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经济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应该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根据自己的民族生存方式和特点,选择性地吸收西方现今的经济学知识。但是,并不需要完全把我们的否定,因为现在美国好的经济模式,不一定将来就好。就算将来好,也不一定对我们就好。所以我们要发展适合自己的经济学。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的!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要力求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规律,利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待身边的现象,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经济学观后感 篇3

本科生课程论文

我用了三个星期,终于把《**经济学——行政管理系列》这本课外读物读完了。说真的,对于老师要求阅读的这本书,我感觉真的挺难读懂的。也许是我自己本身就对这类书比较不敏感,所以读起来很困难,有很多地方都要重复阅读数次,才能从中领悟到书本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书本上的有些地方,我甚至感觉到,我反复阅读了数遍都还是没能弄懂书本的意思。

一开始,我误以为**经济学指的应该就是我们中国**,于是在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把讲述到外国的部分都忽略不看,可是阅读了全书大概三分之一时才发现领悟到,“**经济学”指的不一定是中国**,而是囊括了世界大多数**对经济的管理知识。于是我又返回前面重新看了一遍自己之前忽略的内容。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这本书的内容有点类似于我们上学期的课程中所学过的《宏观经济学》一书。

大概是关于**对经济的政策如宏观调控的手段等内容的存在,都是差不多的吧。当然两书中肯定有很多知识都是不一样的。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做了很多相关的笔记,这些笔记可以用来写这篇文章的阅读感受和回忆很多知识和感受。看完导论部分,我意识到当时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环境决定了要生产的公共产品和市场产品的数量,而**部门的选择相对复杂。例如:

战争期间,公共产品的生产大大超过市场产品的生产;在一些高福利国家,公共产品的生产将远远大于一些放任市场国家。从介绍中我知道,一个国家想要生产的产品数量有其自身的依据,不是随意生产,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

书本对于市场部分说道,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继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产生的一种经济手段,但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对于我自身而言,我一直不认为二者是对等的,感觉市场经济只是比资本主义私有制更好一点,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因为我觉得市场经济比较适合共同富裕,大家一齐致富国家才是真的富有,一个国家,如果只有少数人是富裕的,那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只能说,这个国家还存在着问题。

市场本身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完全失灵、外部性失灵、公共失灵、垄断失灵、社会公平分配失灵和宏观失灵。由于市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经济管理手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市场中,**担当了很重要的经济角色,**担任的这些角色如下公益人、管制人、守夜人和调控人。

**在经济活动中发挥这些作用,就是帮助市场,改善市场的缺陷,从而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例如:对于市场中的一些工作,如:

这些植树种花、科研、发明创造的工作,具有积极的外部效应,可以改善我们的经济环境。但是,只要市场不干预经济活动,就不会达到鼓励的效果,正面的外部效应也不会更多。**的调控是具有一定的范围的,应该说是一定的程度,不能过强也不可以过弱。

像是经济活动中,**有“兴竞争、反垄断”的想法,是要反垄断但是又要防止果度竞争。

在历史上,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国家干预经济到古典和新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再到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再到新经济自由主义,再到国家干预经济的多个不同阶段,最终形成了二者的共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个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替代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基本形成了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相结合的状态。

我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可以使经济有序发展,但如果仅仅以国家干预为基础,那么经济发展就会滞后。同样,如果仅仅建立在自由经济的基础上,也只会有一段时间以后,经济就不能向前发展。若果两者相结合,则可以各自发挥优势,确保经济稳定发展,只是,多大程度上发挥国家作用和多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需要经济学家们今后去研究了。只要适度发挥各自作用,必定会使经济稳定向前发展的。

**经济管理行为的产生必须建立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必须经过权威的授权,但绝对不能越权或擅自。这说明,作为一名家长**,不能滥用职权,为自己牟取暴利,这是道德不允许的,也是违法的。平时的经济管理活动是会受到管理者的心理所影响的,所以,经济管理者的各方面都需要很认真的审视才能选拔出合理、合适的管理人员。

权利的拥有和权利的监督是产生**行为的共同前提。否则,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污吏,出现更多更多的腐败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独立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在利益冲突下越来越无法达成一个社会契约来遵守。国家干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平衡因素。

从前,**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现在已经逐步向监督者这个角色转移了。

文化背景不同,所产生的管理经济的行为也就会不同。如:西方**经济管理行为主要以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的经济权益为基调的;而东亚**的经济管理行为却会首先依据社会及集体的利益,即“施仁政”。

以上这两个例子,都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状况,当然就会造**的思维方式、思考角度也很有差异,所以,我们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的想法也是很有差异的。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二重性,也有其优缺点。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需要**的帮助来解决自身的劣势。过去,经济管理者对企业的干预是直接的,但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越来越独立,**只能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引导和制约企业的经济行为,而不能直接干预。

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管理者应超越封建社会**与人民之间的统治和统治角色,实行经济管理,而不是越权。**经济管理者除了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外,在其他领域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要防止经济管理者有越权行为的方法,只有是通过长期的培养教育、思想改造和建立起一定的监督管理制度。

这样才能基本保证人民的权利不受侵犯。经济管理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行为价值观、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思维方式、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社会公关能力。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经济管理者将无法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只能被社会淘汰。

宏观经济管理是拥有一套完整过程的管理。首先,需要对宏观经济的信息管理,指的就是对现在的经济状况、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出来的经济规律等的信息进行搜集、探索和总结。信息收集是一个困难的步骤。全面、完整地收集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

然后,需要对宏观经济的**和决策。指的是对经济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料、估计、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接近实际地反映出实际的经济规律。这一步,要做到如实很好地反映经济规律,是很难的,但是也是很重要的,要有经济计划的出现,必然需要**出经济的状况今后的发展,才可以做到。

然后,就开始对宏观经济的计划管理。指的就是经济管理者对国家未来的事业发展而作出的具体规划。这是关键性的一步,因为对以后的经济**,是关乎一个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大决定,如果计划做得不好,将影响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国名的经济水平,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当然,索要制定的计划必须经过严谨的考核,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此经济计划才能得以实施。

最后,要做的,当然是对宏观经济的监督了。值得是对**及其管理机构的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这一步是最难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没有了监督,腐败、越权的现象就会得不到制止,而且,有了监督的存在,在经济运行中如果发生了问题,也可以迅速得到了解从而去解决和完善。

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要有速度和效益并存的发展,而不是只要速度而罔顾社会经济效益的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很多方面的发展比我们完善,固然不存在片面追求产量多、速度快而忽视经济效益的不良现象。

但是我们国家不同,在过去中,我们常常只顾着发展经济,却忘了更重要的效益问题。像污染环境,很多工厂、企业的壮大,却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是沉重的,造成了我们现在的极力补救想要挽回,可是现在才知道要补救,要付出的就要是很多很多、很努力很努力的。在我国,国家需要掌控一定的物价管理权,否则,讲给人民带来严重的危害,****也将受到威胁。

可是,我国也并不是要全部价格都要去控制的,只是控制一部分物价。例如:材米油盐、水、电等的类似品,就是日常生活必需品,这个领域就是国家所必要控制的。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物品,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如果国家不对某些物价进行控制,就会出现价格的高升。好像在非典时期,醋和板蓝根的价格就是上升了很多,甚至达到几十元甚至一百多元的价格。

当时人们的恐慌导致了对它们的抢购进而造成了价格的急剧上升。可是最后,幸好有国家的控制使之在短暂的时间内恢复原价。又例如:

前段时间日本的核辐射污染,传言到中国又导致我国人们的恐慌,进而导致加碘盐的抢购,加碘盐的价格随之上升到几十元一包,经过几天的国家调控后,才又降回了原价。所以,国家对物价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需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呢?其实,是想通过**干预,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的目标有五个:

1、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这个是首要目标,希望能够通过干预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2、使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个达到后,能够决定国民经济能否平稳、协调发展;3、使物价稳定,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保证、政治上的安定团结;4、使经济增长,避免大起大落;5、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物力和财力状况选择合适的,不然只会有反的效果。要根据国情国力去选择,也要根据国际环境去选择。

国情国力关乎的是自己国家的情况,只有着力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真正了解国民的情况。但是也必须考虑到国际情形,因为一个国家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依靠国际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才能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我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和手段的认识程度不高,具体的内容并不清晰。但是在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后,对此的认识程度才有所提高,而且我也诧异原来**可以运用如此多的手段去调整经济的发展。首先,经济调节方法。

第一,可以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经济,其实质就是对物价的控制。利用价格去引导企业生产,调节产品在各个地区的平衡,引导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还可以通过物价的控制,达到协调国民收入、企业经济利益的效果,促进企业改善自身生产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我国产品、对货物的进出口有控制的效果。第二,可以运用税收杠杆调整经济。

这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手段,也是我本身就知道的手段。每个国家,税收都是重要而且必要的经济调整手段。运用税收可以调节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调节人民的收入差距,是我们要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的重要手段。

税收要有一个适合的度,过重的税收会造**民和企业的负担,也会让大家不相信**。可是税收的取消或是过少,又会造成**的负债,造成国家不能正常运行的后果。所以,税收要适度。

第三,可以运用信贷杠杆调整经济。这是我最不熟悉的一种手段。我国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和财政拨款来组织和分配资金的,国家通过银行发放信贷,可以调节存款利率,吸收人民的闲置资金,还可以调节信贷投向,促进企业的生产合理化,更可以促进企业合理运用资金。

然后,还有行政调解方法和法律调节方法。行政调节方法主要是根据政策、法规等去调节经济。而法律调节方法主要是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规范企业和人们的经济活动。

虽然,**拥有着很大的权力,能够规范经济生活,促进经济正常有序平稳地发展,还能够帮助贫困人民,调节收入差距等等等。**的管辖范围很广,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是万能的。**有其职责,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依赖**,依靠**。

而且,什么都依赖**去落实、实行只会降低**的管理能力。我们需要的,是提高**要的能力,建立起**权威,使**职能可以正常发挥出来。其实,任何东西都是要适度的,要有自身的一个范围,超出或不足都是达不到一个最有效的值,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或者说**的任何工作,都是要有一个度的,在这个适当的范围内,一切都可以做到最好。

**有其职能,必须将**与企业之间进行职能分工,**只负责生产公共产品,而企业只负责生产私人消费品,两者之间各施其职,但是**要权利和义务去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这样,对经济发展来说,就是最好的安排了。公务员作为**人员,他的选拔必须严格要求。

要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参加公务员应聘考试,进入**的公务员也必须进行培养,树立和强化他们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对**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工资报酬。以免人才的流失。

经济学观后感 篇4

试着读很多经济学书籍,但大多数都会半途而废。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却是少数几本能够一直读下去的书。这本书并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而是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将那些专业的知识普及给平民读者,另一方面,它又以清晰明了的结构,向读者完整的讲解了经济学的基础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理,博大精深。

前言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的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洁明了,明确了经济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的一般事务中的基本地位。据此,如果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都没有,完全无知,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

事实上,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也解释了这个道理。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据这些原理,阐述了微观经济学的几个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求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

然而,笔者对此显然并不满意。最后,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消费偏好、政治经济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经济的基本观点,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联系《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学习,结合国内的企业及行业现状,无法回避的严肃思考是,对于广为诟病、举步维艰的国内垄断行业的改革,我们究竟应该是何去何从?在下一篇文章中,笔者将展开一些个人**对国内垄断行业改革破冰之旅。

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告诉我们,由于对于市场产品**的话语权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垄断企业的产品**要高于其边际收益,产生了超额垄断利润,这种利润是以抑制有效需求,减少社会福利、产生无谓损失为代价的,是一种市场不合意的行为。因此,一个公平、负责任的**应该介入市场垄断,维护公共利益,促进公共福利。针对目前国内垄断行业存在的权责不清、企业与**不分青红皂白、管理成本高、个别**石油名义损失、**听证经验等怪现象,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做点什么:

一、建立明晰的现代权属关系。针对供水、供电、燃气、固话、铁路、航空、石化等国内垄断行业,由于一次性建设成本巨大,技术门槛高,综合协调要求高,历史上形成了国家自然垄断。这些行业机构人员冗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通病,不从体制权属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上入手无法**历史顽疾。

有效的做法是,将这些行业的固定产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管线、设备、铁轨、采油井等固定产权归国家独有,经营权全面向社会挂牌出让,扩大民间财富投资途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电信、石油开采、铁路运营等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经营权和产权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工,完善市场调节功能,进一步分离经营权中的生产权和销售权,并将两项权利转移到社会资本中进行公共运营。同时,要制定紧急状态物权的使用办法,在发生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保留国家征用和信任公共资源和战略物资的权力,保护国家重大利益和生存安全。

自然垄断行业权属关系的剥离,虽可以较大节约管理成本,更大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但缺点是由于产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往往没有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更新动力,而**也不会主动去升级设备和更新管网设施等。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备老化,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按权属关系,应由各级**编制相关行业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发展规划,报送国家审批或备案,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以上规划内容的调整和修编须立法加以规范。

同时,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当地**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负责国有固定资产的全天候日常维护(保养)管理。

对于金融、电信(固话除外)等其他非自然垄断行业,进一步扩大**特许经营范围,允许社会资本兴办私人金融、私人电信业务,逐步破除垄断现象,最终完全实现市场化竞争,对于国有和私有企业在政策上实行同等国民待遇。

二、建立严格的激励、问责和考评机制。作为现代自由经济的倡导者,曼昆指出,垄断产业的发展水平低、效率低。尽管他也强调了监管的必要性,但他依赖市场机制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较易得出“国次民优”的一般结论,笔者认为,其易产生一定的误导性。

问题的关键在于,除了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机制外,国有垄断企业效率低下的另一个关键是缺乏责任和权利明确的激励、问责和评价机制。

民营企业之所以效率更高,是因为他们的责任和权利都很明确。管理者的责任是为董事会创造利润。企业经营质量直接关系到管理者的任免和收入。责任与权利模式简单有效。国营之所以效率低下,是因企业责权不明晰,导致没有严格科学的激励和问责机制。首先,没有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现行以裙带关系和资历为中心的官僚体制下,管理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第二,管理者只需要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国家负责。

中国人治的特点是,企业管理的职量不影响管理者的地位和待遇,而取决于高层领导是否满意;第三,**和企业的责任不分。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需要经常请示,**严重干扰企业经营,往往错失市场良机。四是党企职责不分。

党务干扰国营企业正常经营情况成为常态,管理者经营手脚很难施展。

针对国有企业垄断的弊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国有企业用人过失责任追究制度。科学制定管理人员选拔标准,面向社会,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用人不当给国有企业造成损失的,要严格追究上级用人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

(2) 制定更加统一、合理、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由国务院制定垄断国企的业绩考评纲要,国家各行业部委依纲要和行业特点制定行业考评细则,量化到具体操作,考评业绩同企业管理者任免和待遇直接挂钩,任何垄断企业和地方部门不得随意放宽考评标准。(三)实施异地考评制度。

绩效评估由国务院专门机构牵头,跨地区甚至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虽然可能增加行政成本,但可以有效消除地方利益共生的不良评价现象;(4)规范企业管理者的日常监督。在赋予企业管理者人、财和物管理权的同时,**委派精通业务的技术干部负责对于企业管理者行为的日常监督,派驻人员参照公务员实施管理,其收入由财政负担而和企业脱钩,同时,对于企业管理者和监督人员实施个人和家庭财产公示和审计制度。

针对社会资本进入传统垄断行业的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实施日常行为监管,坚决维护公众利益。(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由国务院牵头,各行业部门制定企业经营行为准则、合同规范和监督规则,出台细化到数量的考评标准,任何垄断企业和地方部门不得随意放宽标准;(二)实施每半年度监评制度,重点对企业是否损害公众利益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估,监评结果直接与企业特许经营权和奖罚相挂钩,监评结果向社会定期公开;(三)对于**监评人员实施严格的个人和家庭财产公示和审计制度。

三、构建科学的垄断**管制体系。(1) 建立精益、高效、快速、客观的垄断行业计量机构。由国务院成立这一机构,直属国务院高层管理,成员由精干的物价、统计、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组成,分设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核算三个部门,采集部下设各片区的**调研队,调研队实施垂直直属,由国库直接拨款运作。

分赴各地的调研队第一手现场搜集当地垄断行业的成本数据,这些数据不经地方**和部门直接汇总至国务院采集部门,交由分析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初步确定各地**成本,然后初步成本送核算部进行核验,最终确定各地成本,同时,对于信息的详实程度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二)建立将各地成本核算数据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开披露制度。由国务院专门机构直接确定的成本每月度向社会进行公示,信息实施阳光操作,接受群众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和更正。

(三)本着公平、高效、规范、透明的原则,立法制定垄断行业的**确定、浮动和调节政策,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地方**听证程序,在法律上保障群众的**话语权。(四)对于金融、电信(非固化)等非自然垄断行业的**成本核算,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在法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微利空间,以进一步吸纳社会资金,促进行业的竞争发展。(五)《微观经济学分册》表明,自然垄断行业由于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下行,合意的**均衡点将导致企业的负利润。

因此,为维持自然垄断企业的正常生存,国家可以考虑将非自然垄断行业的超额税收用于自然垄断零利润状态的财政补贴。另一种解决途径是,自然垄断行业的定价水平向非自然垄断行业看齐,保持**水平的微利状态,微利部分的超额税收用于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的财政补贴。(注:

经济学中的利润是指考虑机会成本影响的利润,而非财务专业所指的利润)

综上所述,国内垄断行业的破冰之旅是一场涉及面广、层次较深的系统改革,以上的权属、权责和定价等重要改革内容之间是互相关联,盘根错节,改革的难度颇为艰巨,需要的是管理层的魄力和智慧。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的管理层心中真正放着民众福祉,真正抱有塑造一个民富国强的大国理念,垄断行业的改革进程是虽任重而道不远。问题是,在现有的上层建筑框架内,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经济学观后感 篇5

《僵尸经济学》读后感


《僵尸经济学》是由史蒂文·曼德尔(John Quiggin)所著的一本经济学研究类图书。这本书的标题非常具有吸引力,引发了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同时也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有关经济学的新视角。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被其内容所折服,并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引人注目的标题“僵尸经济学”让我对书中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以为这本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恐怖经济领域的内容,但实际上,这本书讨论的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思维方式。曼德尔以“僵尸经济学”来描绘那些早已丧失了现实意义但仍然被坚持、死灰复燃的经济理论,从而引领读者思考现代经济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束缚。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庸俗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并以生动的案例说明了这些理论的局限性。


在阅读《僵尸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不禁感慨经济学的广度和深度是如此之大。曼德尔通过讲述一些极具现实意义的经济学问题,使得经济学不再是那种遥远的、与生活无关的学科。他将经济学的现实应用贯穿于全书,让我感到经济学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深入剖析了经济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市场失灵、环境问题、贫富分化等等,引导读者思考经济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


《僵尸经济学》的一大亮点是其批判性思维。曼德尔不仅在书中清晰地指出了庸俗经济学的错误和危害,还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他从中立公正的角度出发,批判地审视了经济学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的错误假设和片面观点,以及其对于政策制定的不当引导。他将这些问题列举出来,帮助读者更好地分辨和理解现代经济学中的谬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经济学的重要性。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货币和市场的学科,它是一门关注人类行为、资源分配与福利改善的学科。通过学习经济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学既是一门学术研究的领域,也是一门干预实践的工具。掌握经济学知识,可以更好地规划的生活和社会。


{网站}小编认为,《僵尸经济学》这本书给予了我全新的经济学视角和认知。通过书中对经济学的深入探讨,我明白了经济学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批判性的思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经济学的原理。我相信,《僵尸经济学》这本书将对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经济学广阔世界的大门。

经济学观后感 篇6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Mankiw's Ten principle of economics

--------关于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原理一:People face tradeoffs 2.原理二: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原理三: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4.原理四: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原理五: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原理六: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7.原理七: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原理八: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9.原理九: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原理十:society face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结论-------- 关于个人作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

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原理一),任何一种行动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

来衡量(原理二),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作出决策(原理三),以及人们根

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原理四)。

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原理五),市场通常是协调人

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原理六),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如果市场结果不平

等,那么政府有可能改善市场结果(原理七)。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的源泉(原理八),货币增长是通

货膨胀的最终的根源(原理九),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原理十)。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刘倩(2006

0

2341)

0

0

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刘倩

国民经济学

2006020234 最近,一直都在忙兼职班主任的事情,书,确实读少了不少,但是在与小师弟小师妹的交往中,我又对“经济学”这个词汇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华师经管院的招生是大类招生,我带的班级是经济学类1班。经济学类,别说对于他们,就是对于我这个理论上已经读了6年大学的人来说,都觉得十分不解。于是,他们带着很多疑问,很多困惑,很多迷茫迈入了大学校门,开始了大学的生活„„作为兼班师姐,自然会面对很多来自他们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要学哪些科目,学经济学以后有什么用。后面两个问题都还挺好回答的,但第一个问题,一个本源的问题真的把我给问倒了。于是,新生进入军训后,趁着一些空闲,我端起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在这本经济学的里程碑和经济学入门教程中找到答案。

马歇尔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他在这本书里建立了静态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的这一著作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这本经济学著作,在马歇尔在生之年就出版了8次之多。

马歇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相当严密的体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分成了6篇。第一篇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需求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第二篇,说明财富、价值、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生产、消费、劳动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需求及其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在这一部分,讲述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第六篇,国民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即微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运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也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时起作用的。而《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刘倩(2006

0

2342)

0

0

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马歇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那个本源问题。书中是这么讲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学问,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即人为什么会进行这样那样的选择和活动”,马歇尔得到的结论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最坚定的动机还是获得工资和货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拿工资及货币来衡量的,比如说情感因素,经济学并不能直接衡量,但是经济学却可以用来衡量情感所带爱的苦乐得失。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学主要研究各种人类活动的动力或阻力。这是经济学的起点。也是关于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Principles of Economics,作者:N.Gregory Mankiw。依我看来,这是一本每个人都应当读一读的好书,若你对经济学知之甚少,则尤其如此。我看的这个版本是它的第三版中文版,由梁小民翻译,分上下两册。现在最新的英文版已经是第五版了。我现在只读完了它的上册,即前十七章。我打算先暂停一段时间,看看其他的书,然后再继续学习它的下册。

我这个人是比较缺乏经济头脑的:不会赚钱、不会投资、也不会花钱。从小,周围就没有真正懂经济学的人,所以没有受到过这方面的熏陶。因而对我来说,就不是单纯看看投资一类的书就可以学会赚钱的了,需要从头开始,首先培养自己最基础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读完这本书,果然收获不小。很多以前不是太明白的一些现象,现在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大到国家的经济,比如,中美之间的贸易对谁有利,对谁有弊;英国当年为啥要搞圈地运动;小到个人经济,比如我的工资是如何被制定的等等。以后我会慢慢把这些想法都整理记录下来。

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开篇就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后的章节都是围绕着这十大原理对各种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论述。在这里,我就以重新复习一遍这十个原理的方式来作为自己的读后感吧。这十大原理中的头两条不单适用于经济学领域,而是对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适用,所以我在这里对这两条做了评论。其它条目领会得还不够深,要过些时候单独写评论。

1.People face tradeoffs.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这一条作为十大原理之首,是因为每个人即便从未学过经济也会对它有最深刻的体会。经济学中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权衡取舍引出来的;而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也正是在于帮助人们在权衡取舍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刘倩(20060202343)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我想大家应该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欲望很多,能得到满足的却很少。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一个最熟为人知的权衡取舍。而我自己也是每天面对各种权衡取舍:早饭吃包子还是油条;多花点时间工作还是多花点时间锻炼身体;平时多学计算机还多学习经济;是买房还是投资;是愁眉苦脸地计划将来的每一步路,还是干脆啥也不想又傻又开心的过日子。

2.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所放弃的东西。

假设我现在开始考虑是应该出去做搬运工还是去上大学,去当搬运工可以每月有1000元的收入,而上大学没有收入还要交学费。这样看来,还是当搬运工比较合算,但这是在没有计算成本之前。做搬运工是有成本的,它的成本就是因为没有去上大学而失去的一切,其中之一就是毕业后的工资收入。假设你这辈子工作30年然后退休,则做搬运工的成本是大学毕业后一辈子的收入,至少3百万元;而做搬运工的收益顶多只有它的1/3,收益减掉成本其实是亏损了2百万元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有机会上大学就千万别去做小工。

上大学也是有成本的,它的成本不单是学费,还包括因为上学而失去的工作机会。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出去工作能赚到的钱数大不不同,因而人与人之间上大学的成本也有着天壤之别。比如说我,假如不上大学,也许就只能当搬运工,这个成本是非常低的,那当然是上大学比较合算。但比尔盖茨没有上完大学,就去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并且占领PC机操作系统市场,收益相当于大约1000亿美元。这个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对于他来说显然读完大学是不合算的了。基于同样的原因,没有选择上大学的还有 Apple 的总裁,Oracle 的总裁,众多的体育明星等等。

在金钱方面,人与人之间是非常不平等的,贫富之间差距巨大。但有些东西人与人之间基本平等,比如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比如时间,大多数现代人都拥有60~80年。

在时间与金钱之间做权衡取舍又是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时间这东西在不同的情形下,所对应的金钱是大不相同的。对于穷人来说,时间并不值钱,对于富人则正好相反;对于同一个人,时间剩得越少,越剧的它值钱。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做实习生,一个月有500块钱就可以乐得屁颠屁颠的;而当他即将去见上帝的时候,哪怕花5万块钱延长一天的生命,也觉得值得。

我要去城里的另一边,可以打的,也可与坐公交。也就是说,除了舒适之外,更要在50块钱和多花费在路上的一个小时的时间之间权衡取舍。对于我来说,50块钱还不是一个可以想都不去想的数字,不过我经常这样说服自己:算了,就花50块钱吧。到我快死的时候,这50块钱也许连1分钟都买不来;而现在能买来1个小时,已经很合算了。

刘倩(20060202344)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有些权衡取舍非常容易做决定,因为成本比较低。比如是取鱼还是取熊掌。我决不会在饭桌上为这个问题多费脑筋,无论选什么,成本都不高。有些决定就难做了,比如当生和义不可得兼,取生还是取义?无论取什么,其成本都大的不可估量。

3.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6.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刘倩(20060202345)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观后感 篇7

三块钱的东西卖三百块,你说他是骗子,三块钱的东西买三百块,再开张发票,那就是商业。

这世界有三种荒言最可恶,广告,广告以及广告。

如果牙膏的目标是没有蛀牙,他就应该白送给你用。

物有所值就是那些不用广告的东西,大米五毛钱一碗,猪肉五块钱一斤。

市场经济就是掩耳盗铃,卖价一百块的东西,你明明知道它只值一块钱,还是要买。

全国牙防组织,中华营养学会都是些什么单位?有几个人?

骗中国人最简单了,在地上捡泡狗屎,只要你敢说它是用美国技术弄出来的,再给它起个洋名,保准卖个好价钱。

“阿梳达带卡”是什么?一种化妆品,这个词什么意思?没意思。

这世界骗来骗去的,骗子都被骗子骗了。

中国的股评家都是好人啊,拿着庄家的工资冒充散户的亲戚。

骗人不是罪恶,骗不成才是。

——《伊甸樱桃》

随着老潘频频在各大媒体露面,出席各种大型活动,写博客,拍电影,可说是新时代的另类商人,大众不得其解,只以为是老人家没事干爱凑热闹。实际呢?

soho的房子越卖越好,越卖越贵,以为是什么新设计理念或者是什么地点之类的因素,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广告。

老潘之所以成为“文化商人”,目的,只有一个,卖房子,而他自己,就是最好的广告。不需要请什么明星大腕,不需要去争那些指标,只需露面,让消费者们记住他潘石屹,以及,soho现代城。

普洱茶在经过一阵肆虐后,开始归于平静,当然,东山崛起,不是不可能。很长时间没弄明白,做了那么多年的云南人,自然知道普洱的名贵,可是,也不至在短短几年之内,由几十块,变成几万块。知名度之高,之远,是从未预见的。

03年,云南出了一件事,从茶马古道开始,组织了一批规模不小的.马帮,托着普洱茶,一路走到北京,走了三个月,死了很多马,也算是历经艰辛,为什么这么做?弘扬文化没错,让云南打造知名度没错,最主要的却是商家看到了普洱的商机,借此炒作,一时间风起云涌,人们纷纷跳水,往里砸钱,想乘机大赚一笔,最终演变成为价格战(更类似于股市)。

某天吃饭时,小餐馆的老板说,期货交易就是只看见价格,看不见实物。股票跌了,还能再涨,茶价跌了,大批的货物堆积在阴暗的仓库,何时能见阳光。人们就在这样的盲从中将价格推到浪尖,去过勐海,也去过思茅,茶场的老板说,其实,普洱的成本是相当低廉的,即使是出厂价也如此。卖到外地,甚至出口,这其中的差价,早就被大鱼吃进,而小虾只能随波逐流,随着政府颁布收取印花税,一夜之间,俨然是93年海南泡沫经济崩塌的场面。

广告,顾名思义,广而告之,目的就是宣传,变相说来,是大众能够消费的商品,消费不起的,打广告有用吗?国际名牌不需要打广告,垄断行业,一样不需要,没见过蔗糖的广告,没有见过食盐的广告,没有竞争,广告也就失去价值,同样,没有消费能力,再好的创意也是对牛弹琴。

坐在去往南宁的火车上,遇到两个韩国人,一路聊了起来。

在首尔,大多数人是不买房子的,因为买不起,有钱都买车,那比较实际,且,租来的房子,只要有家人,又温馨,与自己买的有多大差别?

土地是有限的,房价上涨是必然的。可是,在大多数人买不起的情况下,房价涨到天上,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会有多大影响?消费力不足,只是一些投机倒把的行为,犹如空中楼阁,可高,也可低,到达一定的承受度,就是爆炸的气球。

租与买?所有权是最大的区别。而自古的观念却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很多时候,定向思考,成为了我们的方式,足以左右人的一生,意识形态,环境风俗,固有的沉积,限制新的事物诞生,当你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也许,换角度,会带领我们走上崭新的人生。

这是我读完史帝芬.列维特《魔鬼经济学》的感受,05年的畅销书,却在这时才看,虽是迟,但,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