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中国女排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12

中国女排观后感合集七篇。

编辑为您精选的这篇“中国女排观后感”文章是值得您一读的好文章,随着社会的发展,看电视或者看电影成为了我们的娱乐项目之一,看完影片之后,我们获取到很多人生的道理。此时最好将内心的感受记录成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察觉到各种事物背后的内涵与意义。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格式有哪些呢?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1)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深陷所谓的“死亡之组”,同组对手有北京奥运冠亚军巴西队和美国队,可谓是每场都是硬仗,面临小组即遭淘汰的危险。然而,中国女排仍发挥着独有的中国女排精神,虽最终无缘四强,仅位列第五,但还是让国人由衷佩服女排姑娘的拼搏精神。

终于,里约奥运会上,郎平总教练再次执教中国女排。虽然在小组赛中接连输给荷兰、塞尔维亚与美国队。但在半决赛晋级赛中,女排姑娘在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情况下,艰难拿下东道主也是夺冠热门巴西队,那一天,中国姑娘哭了,巴西姑娘也哭了,中国人民都哭了。

如果说战胜卫冕冠军有一点运气使然,那么3:1击败荷兰则是最好的“复仇”。四局比分分别为27:25、23:25、29:27、25:23,中国女排时隔12年之后再次杀进奥运决赛。

在今天与塞尔维亚的比赛中,3-1胜塞尔维亚女排,摘得金牌,四局比分分别为19-25、25-17、25-22、25-23。时隔12年再度折桂,女排姑娘用她们出色的表现诠释着永不过时的“女排精神”。

郎平说:“我们一直在等待,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我觉得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女排姑娘秉承中国女排精神,一路连克强敌,最终站在里约奥运会的领奖台上。

中国女排一直以来都是国人的骄傲,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能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动力;都能在这种精神中汲取更多砥砺前行的正能量,都能于这种精神的共振中找到爱国主义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2)

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小编整理了2020《中国女排》电影影评_ 优秀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国女排》电影影评

“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这几天,年轻网友这样说。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奥运赛场,向来是最高强度的竞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发、昂奋、高涨、磅礴,形成气吞山河的力量。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中国女排硬是咬下了这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这是拼搏精神的胜利与壮歌!

中国女排在里约再度夺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日益崇尚训练条件、奖金待遇的当下体坛,拼搏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必须弘扬!

中国女排在奥运赛场写下的新的壮歌,将鼓舞国人在感动落泪之时,用踏踏实实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点滴奉献汇入时代大河。

女排精神不朽!

2020《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5千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万亿元。各个领域,中国都迎来了收获时刻。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越来越理性。毕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但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为何仍然让中国人揪心关注、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理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天,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前面路上充满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许多人像中国女排在里约那样“一分一分咬牙顶”,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缩,还有人堕落……在今天,时代和人民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女排在里约的坚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梦想实现的路径吗?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梦想总是美丽的、动人的,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但追梦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艰难与险阻,有不少的挑战与考验。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2020《中国女排》电影心得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死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起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集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天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理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2020《中国女排》电影体会

8月20日晚,在里约热内卢小马拉卡纳体育馆,中国女排在万名现场观众和亿万电视观众的见证下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

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少女傅园慧的一句“洪荒之力”,让国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风。而随着中国女排的登场并且最终摘得金牌,很多国内网友才明白,原来女排精神才是真正的“洪荒之力”,让我们在激动落泪之后能够感受到昂扬向上的力量。

“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但是不可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历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哪怕是遭遇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诉自己,也告诉国人,希望的启明星仍旧悬挂在前方。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无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里约奥运已经结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却早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我们向女排姑娘们致敬,向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致敬。

2020《中国女排》电影感悟

她们毫无比赛的紧张,沉静自若,随着最后一跳的扣杀,哨子响了,宣告全世界,中国女排3:0战胜日本。女排姑娘们抱在一起,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这是她们第五次的3:0大获全胜,创造了排球世界杯15:0的战绩。赫赫战功高涨国人气势,全世界为中国欢呼。

这是女排世界杯中国队的出色发挥。第一轮对韩国,毫不费力、3:0;喀麦隆也不是强大得可以抗恒的对手,仍然3:0告捷;俄罗斯依然不费吹灰之力,直接3:0扳倒;多米尼加虽然也是世界上排名第十的有力对手,但女排姑娘们出色的战斗方法和能力。也终究是3:0的好成绩、一路走来,女排姑娘们零封对手,优势和土气大大提升。今天的日本,是东道主,也曾连续6年获得世界冠军,针尖对麦芒,很值得一拚。

第一局,女排始娘们沉稳发球,传球,准确扣球,令日本队有点措不及防,25:17。嬴得第一场;第二局,悠然自得但仍步步紧逼,最终以25:21结束,又赢一场:第三局,中国队愈战愈勇。日本队则有点灰心意冷,张常宁和朱婷两人联手,共同去击溃对手防线,主攻张常宁则更是打出了排球史上最奇迹、极罕见、无人问津的七连发球直接得分。把日本队直接打懵了。以25:10的优异成绩大获全胜,也保特了始终零封对手的纪录,15:0。下次的对手是老朋友一巴西队,这支队伍实力也不容小觑,曾多次3:0击败中国队。还有美国队和塞尔维亚,也吒咤风云。中国队必须发挥最大实力,实现郎导的目标“升国旗、奏国歌”说白了就是夺得冠军。

中国女排的精神,愈挫愈勇,激励的不仅是女排姑娘们更是无数中国人,奋斗前进、为国争光!希望中国女排发挥更为出色,中国必胜!女排必盛!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3)

网传即将上映的重磅大片《中国女排》遭到影片中一原型人物的抵制。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中国女排功勋主教练陈忠和,原因是陈指导不满电影中对自己的丑化,认为导演陈可辛有丑化自己形象的嫌疑,并且黄渤的荧幕形象与自己相差甚远。

网络有人爆料了电影中这样一段情节“年轻时的陈忠和因为食堂阿姨不给担任中国女排陪打教练的他鸡腿吃,而在食堂大吵大闹,他夺过鸡腿就啃了起来,嘴里还说着我就吃、我就吃”视频传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有发文者偷偷删除了这一视频爆料。为此陈忠和还上书广电总局领导,要求对这部电影严格审核,相比之下由巩俐扮演的主教练郎平却还原度较高。

对此事陈忠和虽然没有公开发声表态,但是有“黄金一代”多位女排冠军站出来纷纷进行网络声援,支持自己的恩师、前女排主力队员赵蕊蕊在个人微博上发表了一篇感慨的诗作“一杯好茶、尽管人走茶凉,尽管茶杯上起了风波,就如剧末也会曲终人散”,疑似支持恩师陈忠和,表明了对现实的无奈,但笔锋一转“但无碍,它终究是一杯上品的好茶”也有安慰恩师之意。这条微博发出后就得到了“黄金一代”周苏红的点赞。昔日“重炮手”杨昊也发微博他写道:“一打开微博发现好多留言,公道自在人心,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4)

1981 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驱除外敌,解除封闭后的中国急需在精神上找到的寄托和依附,迫切给迷茫中的国人寻求一个精神支柱。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条件下,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以七连胜的战绩夺取了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冠军,第一次站在了世界的最高领奖台,这象征着中国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已经慢慢苏醒,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挑战。随后,中国女排又相继在 1982 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 年世界杯赛和 1986 年世锦赛上夺得冠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五连冠”。 1985 年第 5 期的《当代》杂志中刊登的《中国姑娘》中第一次提到了“女排精神”这个名词。《人民日报》在社论中发出了学习“女排精神”,振兴中华的号召,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学习“女排精神”,并将“女排精神”运用到的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从此以“女排精神”作为代名词的“为祖国荣誉而拼搏、坚忍不拔、奋力登攀”精神响彻在华夏大地,“女排精神”从那时起就成为了一种鼓舞民族精神的旗帜,并在一代代的中国人心中继承和发扬。①

虽然拥有过五连冠的辉煌,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女排身上不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20XX年对中国女排来说是痛定思痛的一年,在世锦赛上取得了令国人难以接受的第十名创历史性罕见大溃败的第二差的战绩,历史最差要追溯到1974年世锦赛的第14名,因而这是中国女排36年来的最差战绩。对于这支曾经成就女排历史上首个“五连冠”的荣誉之师,世锦赛第10名显然让人痛心。中国女排陷入低谷有很多原因,女排队员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非常时期,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储备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成长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②

相关分析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由于我国的排球体制改革进行得比较晚,各种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俱乐部自身缺乏“造血”机能。经费没有保障,福利待遇低,金牌至上,群众基础薄弱,市场价值近乎于零,输赢压力大,青少年排球人才少而急功近利,专业排球圈封闭保守,这些都是造成中国女排实力下滑的原因,造成这个后果是因为运动员个体到排球环境整体不行,每一个环节都落后,导致了成绩的急剧下滑。③而队员与教练员的相互配合程度也很重要。事实证明,教练过于频繁的调换,不利于女排的健康发展。更换教练必然会导致技战术指导思想的不统一。

运动员只有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有所专精,形成特长,掌握绝招才能使队伍保持稳定,创造优异成绩,因此,培养尖子运动员是训练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落实抓好,但中国排球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强攻不强”、“缺少明星”成为困扰中国排球的一块心病。要想在今后的大赛上有所作为,必须同时与国际排球市场接轨,培养球星; 加强梯队建设、培植科学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是我国女子排球不断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④想要再创女排辉煌,就不能不研究学习“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经历了近 30 年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女排精神”也与时俱进的发生着变化。不论是二十多年前还是今天,“女排精神”最根本的东西,并非胜利而是努力,并非荣誉而是拼搏。输赢并不重要,成败也不是衡量“女排精神”的标尺,重要的是“女排精神”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新时代的 “女排精神”已经不仅仅是“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顺应时代性的又融入了更丰富的。“女排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祖国至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品质,是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现如今象征着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勇于创新、海纳百川、博大宽容的精神也被融入其中,促使“女排精神”更具时代意义。因此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可以概括为:为国争光、振兴中华的精神;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的精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海纳百川、博大包容的精神。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5)

总有一种精神,支撑我们前行。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持之以恒。

中国女排是一支让国人骄傲的队伍,

更是由几代人顽强拼搏铸就而成的精神。

讲述几代中国女排奋斗历程的电影《中国女排》即将于大年初一登陆大银幕。

「当看到所有人对女排的反应,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本身的东西,跟整个社会、全民期待和自信都有关……那个东西是很值得拍的。」

——陈可辛

流汗,流泪,流血,不留遗憾。

不怕,不躲,不服,永远战斗。

这就是,中国女排。

在陈可辛导演眼里,中国女排远远超出体育本身,承载了几代人共同记忆,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现不屈不挠的女排精神,为中国女排征战明年东京奥运加油鼓劲。

「那时候我们打球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但我们心里边有排球!」

——陈忠和

没有生来就能夺冠的天才,

也没有不费吹灰之力的胜利。

每一个「上场」前,都是千锤百炼。

这就是,中国女排。

初入国家队的郎平,与陪练陈忠和的初次见面,为两人走上王牌主帅之路埋下伏笔。

「排球,不只是我们的工作,还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郎平

是刻进骨子的「顽固」,

是磨砺而出的无畏。

越来越勇,越挫越强。

这就是,中国女排。

从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到20XX年勇夺第十冠,冠军之路,从未止步!历过三十多载的风雨,女排精神传承不息。在影片中,朱婷、惠若琪、徐云丽、丁霞、张常宁等国家队员也将本色出演,再现荣耀一刻!

「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作为电影《中国女排》汽车行业独家合作伙伴,凯迪拉克与影片所有主创人员一起,向观众呈现这段从辉煌走向下一个辉煌的燃情历程。同时,敬请期待电影《中国女排》与凯迪拉克联合推广短片。

百万种勇敢,同一种风范。

20XX大年初一,记忆重燃,致敬传奇。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6)

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返世界排球之巅,主攻手朱婷功不可没,一时间,鲜花掌声和赞誉纷至沓来。网络微博、报纸新闻等媒体纷纷发表贺文,政府更是给予朱婷家慰问与鼓励。但也出现了质疑和声讨,我认为,这不仅是对朱婷本人的嘉奖,更是对中国女排女排精神的赞美与发扬的一种表现,值得称赞,有什么说三道四的呢?

国人无理由不骄傲自豪。有人认为,政府只会为成功者锦上添花,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他们又做了些什么?这样的牌匾和奖金背后的意义是否太过复杂?的确,有关政府部门可能错过了对运动员成长时期的关怀,但成功的嘉奖是政府对她的支持与肯定,更是国家对她的器重与褒扬,这非议不值得认同;还有人说政府办事不经程序,决定太过草率,难道你没有看到他们成功背后辛酸与苦痛吗?难道你没看到赛场上为国争光挥洒汗水的身影吗?

奖励是一种激励的象征。再说,一份牌匾和2万元奖金不仅仅代表政府对朱婷的慰问和鼓励,更是国家对女排精神的赞颂和发扬。不多,你看看俄罗斯政府,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每个奥运获奖者颁发一辆宝马轿车,总理亲自发车钥匙,多么高的规格和礼仪?中国女排里约奥运成绩骄人,我们一同见证了女排奇迹,也见证了朱婷等中国女排姑娘们的努力和拼搏,这份荣耀和奖励理应属于朱平们,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7)

从80年代的五连冠开始,中国女排这个球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球队,而是一种不认输顽强拼搏中国精神的代表。中国人看中国女排的代入感自豪感非常的强烈。

今年更是特别,在祖**亲70华诞之前,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上,在郎平的带领下,以11场全胜的战绩拿下世界杯冠军。这个简直是送给祖**亲最好的礼物,属于那种好到头的礼物。再加上《中国女排》这部电影郎平是有我们国内女演员一姐巩俐扮演,所以说对于即将公映的电影《中国女排》来说,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女排》丑化陈忠和?

不过最近几天《中国女排》在人和方面出现了点问题。就是网上传言中国女排另一个功勋教练陈忠和抵制电影《中国女排》,说这部电影预告片出来以后,丑化矮化陈忠和教练。这个**在去年12月份《中国女排》预告片刚出来不久,网上就有点这方面的风言风语,但是当时没有形成很大的**。

可是今天早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在流传一封陈忠和给体育总局领导的信,信的内容大致就是说《中国女排》这部电影丑化自己,给自己带了很大的伤害。

而且说《中国女排》就是金钱至上,娱乐至上,自己的诉求就是删除关于自己的所有镜头。很快这场**在网络上发酵。看网上的留言也很让人纳闷,很多网友不问青红皂白,就是猛烈的攻击这部《中国女排》。

其实这件事到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好像没有人关注,就是这封信是不是陈忠和教练写的?没人求证,完全不知道真假!然后网络上一片声讨,这个感觉很不正常。觉得陈忠和抵制《中国女排》这部电影这件事不可能是真的,原因如下:

第一,从电影制作方来说,完全没有理由丑化曾经的一位很重要的教练,中国女排的影响力在观众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制作方太明白了,所以谁傻的去冒犯观众?和电影票房过不去?陈可辛是最早在大陆拍电影的导演,他已经驾轻就熟的掌握到了我们这边的文化和观众心理,不可能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

第二,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一点,这部《中国女排》,中国体育总局参与度很高。没有体育总局的支持怎么可能把现役的一群女排队员请到电影中自己扮演自己?还有了解我们的这边的电影制作环境的人,明白这部《中国女排》剧本阶段,体育总局应该就参与度很高,故事是怎样的的,人物是怎样的?体育总局肯定提前都已经知道。

关于女排这样大的电影,总局作用很大,所以不可能让电影引起女排的不团结,然后去丑化一个曾经的功勋教练。《中国女排》这部电影和其他商业电影不一样,这部电影和《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电影差不多,都是在体现中国的精神宣传中国精神的。所以这样的电影,剧本阶段都已经把可能引起不必要争端的内容给pass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