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矛盾论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2-20

矛盾论读后感精品15篇。

这是一篇涉及“矛盾论读后感”话题的网络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在阅读这篇作品的过程中,我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深深触动。面对书中人物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我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推理,并认真地撰写了一篇读后感。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矛盾论读后感 篇1

浅述《矛盾论》的一般原理及价值意义

《矛盾论》作为一篇关于辩证法的著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抓住了形而上学的要害和教条主义者在思维方式上的致命弱点,突出强调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集中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科学原理,引导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具体研究中国的特殊国情,据以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一、提出背景:

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这是由中国革命所要解决的矛盾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旧中国不仅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阶级的矛盾,还有无产阶级群众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个帝国主义者、个帝国主义附庸的封建势力和买办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

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迫切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

2、 批判党内教条主义的需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只知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只言片语,根本否认中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不懂得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因此,毛泽东在革命的大环境下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人要把革命引向胜利就一刻也离不开对中国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和正确解决,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提供了我们认识和解决复杂矛盾的锐利**。

二、核心思想:

唯物辩证法所涉及的问题有:两种宇宙论,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中的对抗地位。其中主要涵盖的思想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矛盾普遍性问题的完整解释:

一。无论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形式,还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形式,无论是一种客观现象还是一种思想现象,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过程之中。

2。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是研究事物发展过程必须运用的方法。如果我们不知道矛盾的普遍性,就找不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原因和基础。

第二、 关于矛盾特殊性问题的系统详尽的介绍:

一。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这是世界事物多样性的内在原因或基础。

2。人类认知运动的顺序总是从对个体和特殊事物的认识扩展到对一般事物的认识。人类认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特殊到一般,二是从一般到特殊。

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

三。研究每一种物质运动形式在其远距离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和本质是十分必要的。一切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实在的非臆造的发展过程内,都是不同质的。不同性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4、 不但要在各个矛盾的总体上,即矛盾的相互联结上,了解其特殊性,而且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所谓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就是了解它们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后,又各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对方作斗争。

第三、 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科学思想的解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普遍性与个别性的关系。其共同特点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贯串于一切过程。矛盾是运动,即是物,即过程,即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小学作文网 ZwB5.coM)

第四、 关于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理论的介绍:

1、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一个过程,如果在复杂的过程中存在两个以上的矛盾,就应该尽可能找出其主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相互转化的,事物的本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这些主要方面由取得了主导地位。

第五,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分析:

一。同一性是指一切相互矛盾、相互联系的事物。它们不仅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同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 矛盾的斗争贯串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三。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斗争相结合,构成了万物的矛盾运动。斗争在于认同,没有认同就没有认同。

三、价值意义

《矛盾论》是中国人民多进行的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历史运动的理论表现。它是毛泽东从哲学理论上对我党领导的两次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我党反对“左倾”教条主义斗争的巨大理论成果。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误的形而上学实质,指出,他们不懂得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是为人们所不能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共识;他们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很好的事情弄得很坏。因此,对教条主义的哲学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中国革命的未来发展和走向。

它不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达到成熟化和系统化的标志,而且还具有中国革命的丰富历史内容和特有的新鲜经验,它充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作出了新的伟大的贡献。

毛泽东的《矛盾论》对于自身发展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矛盾无处不在,生活中总有矛盾。矛盾贯穿于生活的全过程,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下的我们,面对复杂多样的矛盾时,要清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要学会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并且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在不同阶段的解决具体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理想于现实的关系,更应注重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理想植根于现实,同时要用理想推动现实的实践。总之,学会运用矛盾论的方法才能在人生中的普遍性创造属于自己的特殊性。

矛盾论读后感 篇2

该文章中介绍了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首先作者论述了矛盾的性。作者写得简略,作者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作了客观的分析,“矛盾的性被人所承认,关于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的同志,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缘故,当着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性的问题。

”作者对于客观情况的分析,对全局有得心应手的把握。讲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几种情形。

“是物质运动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特殊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进而,“不但要每大系统的物质运动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每物质运动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进而,“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联结上,在其各情况上,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注意。”进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去看。

”这在的逻辑结构:各个物质运动的矛盾→各个运动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层层明晰,浑然一体。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

作者在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地提分析,这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可见,是对的细化。在最后一段中,作者阐述了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不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矛盾之主要的和非主要的这两种情形,也说不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地懂得矛盾的情况,也就找出解决矛盾的的方法。”就将和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

本文认为,当时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由于农民阶级的经济状况比工人阶级还要糟糕,它们会成为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他们本身也是剥削阶级,与工人阶级有一种天然的对抗性,加之官僚资产阶级制定的法律总体上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他们在很多时候会占在无产阶级的对立面;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官僚大资本的盘剥和压迫,随时处于破产而沦为无产阶级的境地。因此,他们和官僚资产阶级也是矛盾重重。可以说,建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斗争。

在这对无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官僚资产阶级。从人数对比上,无产阶级和它的同盟军占绝对的优势,但是,占人口极少数的官僚资产阶级却占有决策和**的主导权。他们可以利用他们所占据的国家机器使他们的利益合法化。

围绕着《物权法》的争论本质上就是是否允许官僚资产阶级将他们的既得利益合法化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无产阶级明显处于下风。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官僚资产阶级的主要力量就在共产党内,这种特殊的地位就给了他们极大的便利:

他们可以利用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共产党在群众的威信谋取他们的私利,他们更可以将他们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行为披上“改革”的外衣,以“改革”的名义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正是因为他们占据了矛盾的主体,中国社会才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现象。“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矛盾论》”。从对立统一的观点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促进这一转变的过程。当无产阶级和它的同盟军在这对矛盾中成了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谐社会就到来了。必须指出,和谐社会只是阶级的妥协,而不是阶级的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总会有官僚资产阶级形成的土壤。

在公有制占绝对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所谓阶级,也包括一种思想路线,由于世界观和理想的不同,这种思想路线可以表现为向共产主义发展或向资本主义倒退;所谓阶级,也包括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表现为大公无私或自私自利;所谓阶级,也包括一种执政理念,由于国家机器中当权阶层的信仰和道德观念的不同,可以表现为以权谋私或者权为民用。这种“隐性”的上层建筑的阶级,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向“显性”的经济基础的阶级转化的可能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艰巨的任务。其最大的困难是无产阶级不能以风暴的形式同官僚资产阶级斗争,而只能在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法制范围内有秩序地进行斗争。但其斗争的对象恰恰在其先锋队共产党内部。

比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产党似乎是在用右手和左手作战。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共产党能否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怎样领导?当前的中国社会有哪些制约和谐的矛盾呢?

在当今社会,事实上,每一种矛盾下都有许多大小矛盾,如:干部群种矛盾、劳资矛盾、城乡矛盾、地区矛盾、供求矛盾等等。“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矛盾论》。

”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找到影响和谐的主要矛盾。不去找这个主要矛盾,不去解决这个主要的矛盾,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到许多次要矛盾上,花大气力去制定针对枝节问题的方针政策而对主要矛盾视而不见,和谐社会就只能是一种空想。一般地讲,“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决定》”。

但是,这个“主要矛盾”指的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制约当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在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一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不能只承认主要矛盾,就认为只要坚持发展生产,只要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谐自然就来了。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理解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意味着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和谐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存在相对和谐和相对不和谐。事实上,这个“主要矛盾”,从广义上理解,属于人与自然的矛盾。

和谐社会虽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在当今中国,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第二位的,最大的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社会是一个群体,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包括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矛盾论读后感 篇3

用哲学的眼光思辨矛盾的世界

031c12102 肖尧

老师让我们静下心来选读一篇有关本课程的原文著作来阅读,于是我就选取了毛泽东在1937年八月写的《矛盾论》这篇文章。我只是浏览了一次,发现这篇2万多字的文章构思良好,结构合理。

第一部分就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第二部分则论述矛盾的普遍性。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问题有两层含义。

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他认为,不仅要研究个大系统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而且要研究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长其发展的各个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第三部分的提炼,深入分析了我国过去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在最后一段,对主要矛盾与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第五部分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第六部分他讲述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最后,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单是从本文的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可见作者的高层次思维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实在让人不禁佩服。

对整篇文章的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我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精读,并查阅了相关的书籍文章,对毛泽东写《矛盾论》的历史背景、目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不禁被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严谨把握和熟悉诠释,以及他的文学和历史背景所折服。

《矛盾论》写于1937年的八月,在这篇文章之前毛泽东已经写了《实践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奋斗了16年,经历了北伐和土地革命两个时期。正确总结前两次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带领中国打赢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看到毛泽东反复提到要抛弃教条主义,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这是有缘因的,因为党内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所谓的“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的表象形式虽有不同,却都是违背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是主观主义。

毛泽东写出此文是有着深远的考虑的,事实上,《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发表,使全党从思想上认识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并为后来开展的延安整改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两篇文章在全党也产生了非常身影的影响和伟大的指导作用。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整个世界几千年的发展都是在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度过的,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世界的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同时,矛盾理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和使用。如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原则等,对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都分析了这类问题,并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这样说道:“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理解矛盾规律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矛盾论读后感 篇4

近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毛泽东同志写于1937年8月的《矛盾论》一文,使我深受影响。《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论著之一,是毛泽东同志继《实践论》后斗争哲学的又一经典论著。本文以精辟的文字,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知识,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所谓矛盾理论是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在革命战争年代,《矛盾论》科学的统一并指导了全党的思想,消除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为抗战和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思想力量。而在当代,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矛盾论》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及生活过程中,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当着手一项全新的学科学习或者学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学习,或者用轻易的以往经验读死书。在学习目标达成的不同阶段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及周围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即矛盾,多考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目标的实施过程相对立的一面,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的细节,提前做好预备措施,使得我们的学习在进展过程中不被动,对将要遇到和已经遇到的困难要有解决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能够有效、高效的开展,得到预期的效果。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一个矛盾必须是主要矛盾,因为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并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分清主次,首先要解决主要问题(即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解决次要问题(即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这样我们在遇事的时候能很好的解决它,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达到和解决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需要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在不同的阶段,各种不同的次要矛盾又会上升为阶段的主要矛盾,就目前我们以后的规划来分析,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矛盾就是“怎么努力的学习,为自己打好基础”,目前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达到这个目标,所有在学习中遇到的矛盾都必须要服从于这个目标。

在矛盾的同一和斗争中,毛泽东分析说:第一

1、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每一个矛盾都以对立的方面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共存

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在处理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由于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存在着矛盾,但这些矛盾的一方的存在是基于矛盾的另一方的存在。因为矛盾是不同的,一切矛盾都必须服从主要矛盾,所以在矛盾出现的同时,必须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了解,尽快回到和服从主要矛盾,最终实现统一

一、同一。总之,我们就是要学会分析并利用矛盾,认识矛盾并用矛盾的方式分析问题,利用矛盾开展学习、创新学习,使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但我们并不能搞教条注意,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照搬照抄,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一样,要在矛盾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好;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活用矛盾论中所学的知识,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好的解决方法。

矛盾论读后感 篇5

阅读完毛泽东的《矛盾论》后,虽然对哲学不太了解,这本书还是能带给我许多知识,带着我思考了很久。主要提出两点我读书的心得。

第一,是有关事物发展的原因。书中谈到矛盾论时,常与形而上学论作比较。“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这句话,触及了我曾经思考过的问题。过去,在涉及事物的原因时,我总是注重其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虽然没有系统的想过为什么,但这种思考方式在我脑中扎根已久,今天读到这部分和我的想法有些出入的内容,使我停下来仔细的思考。

的确,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了最根本的原因。先有了内部的矛盾作为主导,外部的因素才能起到作用。通俗的表达,“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们早已在生活中明白了这个道理。

而我过去注重外部环境影响的思维方式也并不是错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事物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如果两个能力相似的高中生,一个在一流大学学习,另一个在餐馆工作,他们的未来会大不相同,因为环境对人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那么重视学校的质量的原因。我们希望学校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我们成功的外在原因。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成功的关键是在自身。

如果我们不珍惜学校宝贵的资源,让青春花在玩游戏上,不能克服快乐与学习的矛盾,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走向灰色。

第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当我们审视各个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时,我们应该科学冷静地加以分析。目前,很多人在网上表达对某些制度的不满,发表一些愤世嫉俗的帖子。

在我看来,他们太理想化了世界,不能容忍国家的任何缺陷。中国当前还是发展中国家,连美国这个世界霸主都不是完美的,中国又如何能做到满足每一个人的意愿呢?中国目前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正视当前的不足,而不是批评和怀疑国家和政府。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对政府有信心,而不是消极批评和容忍腐败。我们应该相信,中国正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虽然犯过错误,走过了弯路,但总的方向没有改变。在国家发展中,不可能把各个方面都考虑进去。总会有一部分先发展后发展。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障经济发展和就业,然后是教育、医疗等。

这就是抓住本阶段的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当中国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时,我相信政府会更加重视医疗保健等方面,使中国能够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国家。因此,我们不能急躁,要有信心。

矛盾论读后感 篇6

为了增加对《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与概论》这本书的了解,在老师推荐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两本书里,我选择了《矛盾论》。读了《矛盾论》之后,让我感觉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鉴,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水平只能对文章做一些浅显的分析,和对现实的意义。

首先,它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之一。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矛盾论》主要是为了揭露教条主义者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方法,要人们学会掌握矛盾的分析方法。

《矛盾论》写作的时期,是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转入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时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党的主要错误倾向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无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唯书”、“唯上”,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损失。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虽然有不同的形式,但本质是相同的。既否定又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则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如何从理论上特别是从哲学上概括总结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战线上最重要的任务。这时《矛盾论》应运而生。

《矛盾论》这篇既《实践论》之后的哲学**,曾指导了我国的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思想堡垒作用,通过认真学***的哲学思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篇力作不仅对现今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今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该书还阐明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

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该书从五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一般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关系,二者是不同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④ 详细阐述了矛盾各方面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认为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斗争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统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斗争相结合,构成万物的矛盾运动。⑤ 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指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本文对现实的意义在于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一切事物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毛泽东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用什么方法去看世界,用什么方法去分析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现阶段,要提高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要学会用这个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从众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看矛盾的发展变化,看矛盾的特殊性,切实分析和解决特殊矛盾。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在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情感与理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方面,要更加关注和要求我们矛盾统一地对待它们。就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而言,要正确认识到理想生活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同时要用理想生活来指导和推动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

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毛泽东同志写的矛盾论,精辟深刻,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我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现在只能理解个皮毛,应该好好品味和领悟,我将在今后学而时习之,努力把这个宝藏学到手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于矛盾中谋求前进,于矛盾中谋求发展。但愿我们都能自觉地学会用矛盾的方法面对矛盾的人生世界,从而使我们人生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坚定,更有力。

矛盾论读后感 篇7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接触到了矛盾主题的研究。在空闲时间读了关于毛泽东的《矛盾论》。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以为所谓的矛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矛盾,后来才慢慢的发现虽然对里面的理论只能理解部分,但依然觉得文章具有深深的哲理性,里面的的内容其实很丰富,重要的是更具有教育意义,也能透过深入浅出的文字悟懂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1937年7月完成《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于同年8月完成的,曾今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矛盾论》精辟的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的指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绝对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矛盾论》一书中从宇宙观的角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该书从五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 。

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它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具体阐述了矛盾各方面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认为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斗争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统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斗争相结合,构成万物的矛盾运动。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指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动,《矛盾论》深刻剖析个人主义对公众责任、社会利益漠视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动力。这种动机往往表现为以个人为中心,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不相容,从而导致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破坏社会和谐。

《矛盾论》深刻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个人片面发展的原因。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社会物质财富匮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人过于对发展物的依赖和对获取的物质生活条件把获取物质生活条件或物质财富当作目的,而忽视自己本身能力的发挥、个性的丰富和创造天赋的发展物质财富当作目的,导致个人的片面发展。

《矛盾论》还在微观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政治课中提到的“解剖麻雀”,很明确的说明了这一点,企业要先抓好试点,取得一定的经验,而且要在获得成熟经验之后,在社会上逐步推广,以少变多,把一般和个别有机结合起来。

《矛盾论》对当今社会仍有重大的意义。(一)调整了社会阶层,推进了社会公平。使社会和平相处,友好相邻,建设和谐社会;(二)加强了思想建设,从思想道德上防止和消除矛盾的产生,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思想基础;(三)健全了民主法治运行机制,民主与法制是一个统一体;(四)健全了**运行机制;(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六)健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制度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是经济发展要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矛盾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也有很多人回避矛盾,否定矛盾,找不到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和解决矛盾。这其中也包括我曾有过类似的想法。

我逐渐意识到,不仅在生活中,而且在整个社会中。社会和谐是与社会矛盾相对应而存在的。没有社会矛盾的存在,就没有具体明确的社会和谐目标;没有社会和谐目标,社会矛盾就没有正确的发展方向。

社会矛盾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新水平的标志,是促进和保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条件。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对应,在互动中发展,相互转化,促进社会进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会有层出不穷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这个过程不是也不可能消灭所有矛盾,而是以矛盾论和实践论为指导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就能早日实现和谐社会,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世界。

因此,我们应该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回避矛盾,否定矛盾。毛泽东的矛盾理论给了我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了我正确的理论指导,也给了我很多好处。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矛盾理论中所学到的知识,让它为我的生活增添光彩,为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矛盾论读后感 篇8

读《矛盾论》有感

在由对立统一律、质的互变律、否定否定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对立统一律是其本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

这样,我们才能抓住辩证法的核心,但它需要解释和发挥。”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谈到了两种宇宙观——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形而上学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的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从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角度看世界。

这种宇宙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式和类型,都是永远相互孤立和不变的。如果有什么变化,那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地点的变化。增、减、变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受外力的驱动。

毛主席指出了形而上学思想的漏洞。为了社会的发展,他们用外部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来解释。他们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所以他们不能解释事物质量的多样性,也不能解释一种质量成为另一种种质的现象。

这些现象揭示了形而上**用片面的、静态的主观观念来看待问题。

毛主席说,辩证的宇宙观主要是教会人们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因此,理解矛盾规律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问题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万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万物的发展过程中总有矛盾运动。由于历史原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的创造者和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发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已经把唯物辩证法应用在人类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历史的分析的许多方面,因此普遍性为人所熟知。

毛泽东采取恩格斯说的运动本身就是矛盾列宁对于对立统一法则所下的定义,说它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他还列举了生活的常例。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初等数学,力学的作用于反作用,化学的化合与分解社会科学,中的阶级斗争等,这些反映出毛主席一声涉猎之广,为他坚信唯物主义并在党内做出发扬埋下了伏笔。

矛盾无处不在。它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达。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万物之中,总是在万物发展的过程中,旧的矛盾得到解决,新的矛盾产生,事物总是矛盾的。

毛主席以党内不同思想的反对和斗争为例。如果党内没有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活就会停止。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他结合苏联哲学界批判德波林学派的文章他们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毛泽东指出,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著矛盾,差异就是矛盾。

劳资之间,从两阶级发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即使在苏联的社会条件下,工人和农民之间也有差别。它们的分歧是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会激化,而且会变成对抗,而不是阶级斗争的形式,不同于劳资矛盾;

二、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时不同事物的矛盾有其自身的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首先,各种形式的物质运动的矛盾是特殊的。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不同性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机械运动、发声、发光、发热、电流、化学分离、化学合成等。这些物质的所有运动形式都是相互依存的,本质上是不同的。

就人类认知运动的顺序而言,总是从对个体和特殊事物的认识到对一般事物的认识。人们总是先认识到许多事物的特殊性,然后才能进一步进行泛化工作,认识到各种事物的共性。在概括矛盾特殊性的同时,毛主席批判了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一是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二是不懂得在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

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矛盾论读后感 篇9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

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大学生《国富论》读后感【一】

对于经济研究领域的人来讲,亚当·斯密的名字绝对不陌生。他是经济思想体系的鼻祖,曾影响过马克思、李嘉图、穆勒、凯恩斯等几代人的经济思想。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作为经济学的必读之书,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国富论》对于我来说,读起来确实很吃力,尤其是里面的专业名词,让我很有无力感。据我所知,经济学领域的许多专业人士并没有读过一本完整的书,更不用说我这个领域之外的普通读者了。所以,我就选择了一些自己较感兴趣的章节来仔细阅读,避免陷入“有量无质”的境地。

大学生《红与黑》读后感【二】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红与黑”?搭配后是什么颜色?渐渐地,我开始幻想……等到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似乎隐隐约约的明白了。

红,是指一个人飞黄腾达的时候,而黑,则代表着死亡……

《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专着。这本专着共为五卷。它从国家财富的**——劳动,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分工。因为分工而交换。它讨论了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商品的**和**的组成部分——工资、地租和利润。

该书总结了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重要的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做了系统的描述。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矛盾论读后感 篇10

毛泽东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一位天才诗人。他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制度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学术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毛泽东选集之《矛盾论》给我带来很多感悟。这篇哲学**,是毛泽东继《实践论》后,为了同一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矛盾论》有七个部分,即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结论。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政治哲学的核心是矛盾或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变化。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指出: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文章的最后几页,毛泽东还指出:

不同性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除,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第一段基于明显的决定论立场,而第二段则展示了两个方面的思想:

一方面,即使是从特殊矛盾中引申出来的解决方法,在理论上也与矛盾本身是分离的:另一方面,它有人们要运用适当的方法这种含义。其结果是,必须把这种陈述当作更接近于唯意志论的一种典型观点来看待。

毛泽东试图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观点,来解决他的立场中明显的矛盾。他还用朴实的,有时甚至太通俗的例子说明他的观点:“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在具体的时间和场合下,有关的社会冲突究竟是什么?毛泽东以自然界的矛盾为例来说明他的观点,真是难以置信。但对我们来说,社会矛盾似乎并不是那么不言而喻。

但毛泽东认为:“无论什么世界,当然特别是阶级社会,都是充满着矛盾的。有人说社会主义可以发现矛盾。我觉得这不对。

不是找不到矛盾,而是充满矛盾。”

一旦社会领域的相关冲突确定下来,随之而来的差异就是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产生差异。根据冲突所要实现的目标,可以判定主要矛盾就是那种起着领导的、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的解决会推动社会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不管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有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的世界。

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在苏联留过学,住过洋房,喝过洋牛奶,吃过洋面包的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们,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经验”,甚至聘用由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李德来指挥红军打仗,结果致使**苏区的第

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而上学那一套,因为它是不切合实际的唯心主义的理论。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这种宇宙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式和类型,都是永远相互孤立和不变的。”从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看什么事物,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唯物辨证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它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全过程,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又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以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无所不在。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并适用之,开辟一条新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规律。这与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它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事物的矛盾法则能够使我们击破违法马克思列宁基本主义原则的不利于我们革命的教条主义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从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如果世界是有缺陷和不完善的,就会引起冲突和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生的各种问题的冲突,形**生矛盾。世界上到处都有矛盾,生活中总有矛盾。生活矛盾贯穿于生活的全过程,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一切关系中,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情感与理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这些方面,更应注意,更应要求我们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须植根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

生命的普遍性造就了生命的特殊性。

矛盾论读后感 篇11

摘要:事物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矛盾理论,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推断革命的未来,制定自己的战略策略。

关键词:矛盾毛泽东客观主观马克思主义

今天,读了毛泽东的矛盾理论,我有很多想法。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吧。

毛泽东的文章是1937年8月写的。当时,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抗日形势来临,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由于在长征之前的江西**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使得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蔓延,这种不良影响一直持续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虽然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清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对于王明这些人在党内所造成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不花费一番大的力气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为此,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

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对建党16年来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我们党从她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不可能对任何国家的革命提供现成的公式和答案,特别是中国革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不能死板教条式的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更不能照抄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做法,只能在坚持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出适合中国革命的路子来。

文章开篇写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在研究法则时必须要涉及很多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论;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矛盾的各个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中的对抗地位。

形而上学,亦称玄学。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的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从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角度看世界。

这种宇宙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式和类型,都是永远相互孤立和不变的。如果有什么变化,那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地点的变化。增、减、变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受外力的驱动。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著和互相影响著。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内在,在于内在的矛盾。

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般性与个别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这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研究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必须认真把握共性与个性相联系的本质和原则,才能正确认识矛盾理论,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找到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有中心、有中点、有主攻方向。我们不可能抓住眉毛胡子,平分秋色地打仗。同时,强调要注意重大矛盾,不能忽视非重大矛盾的作用。

应当看到,在以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时候,正确地解决非主要矛盾,不但不会妨碍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且只会有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推动全局工作的发展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权利存在于相对中,斗争存在于同一性中。

我们绝不能离开斗争谈同一,因为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也无所谓同一;也绝不能离开同一谈斗争,因为同一制约着斗争,同一性的情况,性质不同,决定斗争的内容、形式、方法不

同。正确处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在斗争中把握同一性,在斗争中把握同一性。矛盾同一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全面反对片面性,特别是从两个对立的方面。

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高层次思维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联系到我们专业的学习与以后工作有以下几点看法。在学习中,要认清事物的两面性、矛盾的统一性和对立性。用唯物辩证法看待事物,多思考遇到的问题,加以总结,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比如,在设计包装盒时,在考虑好结构和创意的同时,也要考虑是环保的还是过于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各种矛盾。只有坚持辩证法,从对立中认识和把握问题,才能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是要正确处理治本与治标的关系。近些年来,行业一些单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轻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治本即忽视了对如何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立场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这一根本性问题的研究。相反,却过分注重对一些枝节、表面、形式化的问题的研究,疲于应付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治本只注意形式,难免滑向形式主义的邪路上。二是要正确对待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系,要坚持说服教育。

做好疏导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之一,但疏导并不是为了避免思想斗争的积极性。对错误的思想和不良倾向,要严肃地开展批评,不能姑息迁就,或去迎合那些落后的东西。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既避免简单粗暴,又有鲜明的原则和战斗力。

第三,要正确处理动人心弦与说服理性的关系。要在思想工作中打动人心,使人们乐于接受真理,就要有真挚的感情,关心和理接受教育者。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把讲感情强调到了不适当的程度,不去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甚至采取哄骗的方法,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低格调。

实际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以情感人,又要以理服人,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深入人心。现在,党**提倡:

加强理论学习,首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不仅是提高党的工作性、预见性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领导干部哲学水平的根本措施。

这是一篇很好的教育作品,这篇**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如何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在发展事态下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这篇**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可作为我们处理事物的方向坐标。

参考文献:

1 邱家政,《矛盾论》学习体会,广西烟草, guangxi tobacco,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10期

2)陈世珍. 《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当代价值[j]. 前线, 2010,(05) .

矛盾论读后感 篇12

必须坚持“两点论”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也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两者都不可忽视,这是两个观点。而一点论与此相反,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只看到一种矛盾情况或一个矛盾方面,而忽视甚至抹煞另一种矛盾情况或另一个矛盾方面。

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的存在。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则,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与重点的统一。在坚持两点论的前提下,要把两点论和关键论统一起来。要抓住制约矛盾发展变化的关键点,而不仅仅是眉毛胡子。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

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现实中,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社会和国家,万事万物,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学会弹钢琴,坚持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平同志讲的“两手抓”和“两手都要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

为了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手指的动作要有节奏,相互配合。”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要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大学生,也是如此。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课程,把知识与素质、能力融为一体,把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地发展起来。

要找准学习重点,解决制约自身发展的关键点,坚持全面发展,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

3、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注重从我做起

毛泽东同志在本文中还着重指出了“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坚持这一思想的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他有利于抓住世界革命的机遇,充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自己的工业革命思想。

指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路线。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党和政府始终强调“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原则。这是国家发展和强大以及政治独立的根本。

在学习和工作中,无论是工作还是行为,都必须坚持这一理念。凡是要多找自己的原因,少强调客观,解决问题首先在自己,在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搞好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关键是要从自己做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根本原因和动力。

四、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实际出发

《矛盾论》中指出了矛盾的普遍性,更有特殊性,“不同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才能解决”。矛盾是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为我们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指明了方向,这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质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一刀切”,也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比如说这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而我们党内的矛盾,还有人民内部矛盾,就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绝大部分人才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处在贫困线上这样就出现了贫富之间两极分化的矛盾,而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不能靠别的,只能靠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就业的岗位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才能解决贫富不均的矛盾。

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做任何任何事情约不能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要从国情、单位情况、个人自身条件和学情出发,不分具体条件的照抄照搬和墨守陈规于事于己都是有害的。王明对苏联革命道路的照搬,脱离了中国革命的现实,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符合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将中国引向了繁荣富强、健康发展的方向。

在学校学习时,还需要分析专业特点合自身特点,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做到适半功倍。

5、 善于从矛盾的发展变化中寻找积极因素,乐观自信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指出了矛盾的运动是其存在形式,矛盾始终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新的矛盾也成为解决旧的矛盾的方式。恩格斯说:“运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新过程的发生是什么呢?这就是旧的统一和构成统一的对立因素让位给新的统一和构成统一的对立因素,所以新的过程发生了,而不是旧的过程。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

新的过程包含着新的矛盾,开始了自己的矛盾发展史。事物发展中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就是矛盾本身。”毛泽东还指出:

“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内在,在于内在的矛盾。”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还论述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是可以转化的。

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要正视矛盾,不要怕矛盾,因为矛盾是普遍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就会出现,新的矛盾也会形成。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运动是其存在方式。

因此,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增强战胜矛盾、解决问题的信心。矛盾是发展运动的,可以克服的。要正确认识积极与消极、优势与劣势、进步与落后等问题,正确把握它们的转化规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劣势为优势,乐观、自信、阳光、积极,成为主导学习、生活、工作和生活的基调。

矛盾论读后感 篇13

--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主要矛盾

《矛盾论》是毛泽东主席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而写出的辩证法的理论经典,也是我们党的行动基石之一。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亿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因此,倘若读完了《矛盾论》却不能把其中之道理与世间普遍之实践结合起来,那么读了也是惘然,起不到理论经典应有之推动作用。读罢此文,豁然开朗,这《矛盾论》中之所讲与当今会计界所推崇的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岂不不谋而合,其岂不就是《矛盾论》在现实中应用一经典案例?于是,顿感《矛盾论》应用之广泛,遂撰文以舒胸臆。

首先,让我简要介绍一下会计中会计重要性的原则。

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即要求我们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时要遵循重要性原则, 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重要的企业财务信息, 以帮助其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对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其一,对于企业的会计人员,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 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 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 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 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 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 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 可适当简化处理。

其二,对于注册会计师,其对审计的要求便已经融于其所要求的“风险导向”审计之中,即要求注册会计师在通过风险评估程序,按照被审计单位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配置审计资源,计划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并在整体审计过程中注重对错报的性质和金额的考察,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判断错报的重要性时,应当将错报的累计影响和错报的性质考虑在内。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是如何对主次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进行阐述的。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对主次矛盾做了如下的论断: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然后,根据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分析,他得出以下结论: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一个过程,如果在复杂的过程中存在两个以上的矛盾,就应该尽可能找出其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进一步地,毛主席又对矛盾的主次方面做了如下的论断: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方面是所谓矛盾其主导作用。

事物的本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取得支配地位方面存在着矛盾。主席指出“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阶段,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

”,他认为一个事物想要得知其性质,就必须抓住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加以分析。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在会计的重要性原则的要求中无处不渗透着毛泽东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例如,众所周知,企业应该特别关注一些影响很大的账户。例如,为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日记账;占资产比例较大的预付款项应单独列示;对于固定资产,不仅要设置反映其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账户, 还需要设置专门反映其损耗价值的“累计折旧”账户, 通过累计折旧账户的余额对固定资产账户余额的抵减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对部分存货等采用个别计价法。同时,又由于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多个账户,其繁杂程度,难以想象。

倘若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年终编制的会计报表中对所有细小金额都进行披露,无疑将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成本,降低企业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因此,由于有些会计账户的细小金额相较于公司整体庞大的规模来说是不重要的,在年度编制报表的事后可以采用近似或者估计值。因此,在这多个矛盾中,即多个账户中,对时局,即财务报表对投资者的利用价值,有显著影响的几个账户,我们可以将他们看成一体,称其为“主要矛盾”,而那些金额细小零碎的账户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次要矛盾”,这样,我们便能够明显地看出,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旨在于帮助企业抓住主要矛盾,以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率。

正如毛主席所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再例如,在审计工作中,会计的重要性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们要根据金额和性质两条线来判断一个错报是否属于重大错报。于是,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错报的金额大到一定程度足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的时候,金额便成了错报这个矛盾体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该事物,即错报,的性质也便有其金额决定了;而当错报的性质至关重要时,错报的性质便成了这个矛盾体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错报的性质决定了整个错报是否属于重大错报。这正式应了毛主席的那段话“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因此判断一个事物的性质,一个错报是否影响重大,应当找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此,从上文的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所要求的与毛泽东主席在《矛盾论》中所阐明的是同一个道理,即一个时期要抓住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在繁杂的事物中要抓住其关键作用的那个,而凡事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对事物性质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以上便是我读《矛盾论》后的一点浅见,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矛盾论读后感 篇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方案

1、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著和写作经验(学生以自己的形式参与)

1.每名学生精读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文章,写出不低于的读书心得,第9周交纸质心得体会1份到主讲教师处,由主讲教师评分(总分40分)。具体评分标准根据教师的讨论情况再定。

2.读书心得的格式要求:

用a4纸打印; 首页要求有封面,在封面上方适当位置,用2号、宋体、居中方式写清心得体会的题目、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读书心得第一页上的题目用3号加粗宋体来写,正文用“小4”号宋体,单倍行距,“页面设置”为:上:2厘米,下:

2厘米,左:2.2厘米,右:

2厘米,请装订左侧;在阅读体验得右下角插入页码。

附:原著选读参考文献(原著选读参考文献):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序言》——马克思

《资本论》——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

《反杜林论》—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

《国家与革命》——列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实践论》—毛泽东

《矛盾论》—毛泽东

……附封面设计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心得体会

题目:学校:姓名

学号学院

专业班级

2、 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所有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

1. 原则上在自然班以10人为一组分成若干调研组,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共同完成一项调查报告。本学期第12周以小组为单位须把以下材料交由指导教师处:

(1) 提交调查原始资料,如问卷或访谈录音等(附在调查报告中);

(2) 提交上述调查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附模板);

(3)交***电子汇报材料(***要简明扼要,**并茂,其中包含调研时以及撰写报告时的代表性**或**)。

2.格式要求:

调查报告封面应注明调查题目、学校、学院、专业、班级、组长姓名和教员姓名。所交电子文档(调查报告和***)需将所有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名称为班级名称和小组组长姓名(如:化11.

1 黄华)。

3. 成绩考核标准、方法:

调查报告的总分为60分。根据小组的调查报告、问卷调查、**的质量和小组成员的实际态度,教师对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原则上,所有小组成员成绩大体一致,但如果出现明显搭便车行为,该同学成绩记为小组成绩的50%。

参考选题(可自选题目):

一。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调查与分析

2。当代大学生对资本主义认识的现状与分析

三。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现状与分析

4.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分析

5.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分析

6.大学生勤工助学情况的调查分析

7.大学生恋爱问题调查分析

8.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分析

9.大学生网恋问题调查分析

10.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查分析

11.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分析

12.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13.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分析

14.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负面因素调查

……附调查报告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学校:学院

专业班级

组长姓名:

调查地点:

指导教师

读《矛盾论》有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1937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所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一部分,是毛泽东极为重要的理论哲学经典。这部诞生于延安窑洞昏暗光线下、跨越70多年的光辉作品,再次获得了深刻的思想和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章的无穷魅力。

魅力源于它的深刻批判。《矛盾论》开篇指出“我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并通篇贯彻了这一思想。这种旨在批判错误路线和思维方法的理论态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

魅力源于它的思想高远。《矛盾论》以两种对立的宇宙观为逻辑起点,从古代原始社会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纵贯而论,跨越了历史的、地理的界限,高屋建瓴、大气磅礴,体现出了深邃的思想和世界眼光,具有很强的时空穿透感,也从根本上阐明了形而上学宇宙观的错误。

魅力源于它的论证缜密。谈到矛盾的特殊性时,既研究了物质运动形式,又研究了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既研究了**革命运动,又重点分析了中国革命实践,既有正面阐述,又有反面批驳,环环相扣,论述精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魅力源于它的通俗易懂。毛泽东用《水浒传》宋江三打祝家庄的事例,来解释唯物辩证法;用温度不能使石头变成鸡的日常事例,来说明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同时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作了生动阐释,增添了理论的亲和力。

在部队建设实践中,《矛盾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具有改造思想、指导实践、凝聚班子、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运用矛盾认识论把握形势。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领导工作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和矛盾打交道。

要全面、准确、客观地认识军队建设中的矛盾,把握发展形势,进行科学指导。要认识到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军队建设中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恰恰是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内因,必须加以引导和利用。

运用矛盾分析法统一思想。在军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矛盾。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了解各个方面的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搞清各个矛盾的特点、规律、性质,以及矛盾之间的相互联系,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形成处理事物矛盾的基本思路,以此来统**委“一班人”和部队官兵的思想。

运用矛盾主次观凝聚力量。《矛盾论》告诉我们,复杂矛盾必然包含着一个“领导着其他矛盾”的矛盾,要善于分清主次,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主要矛盾的解决促使、带动其他一般矛盾的解决。当前军队建设的根本矛盾依然是“两个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赢聚焦、全部工作向打赢用劲,用军事斗争准备牵引带动部队全面建设,这也适用于我们的大学生活和将来的社会实践中。

矛盾论读后感 篇15

工商121夜升***陈燕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继《实践论》之后的又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哲学著作,是第一部系统地阐述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法的著作,因而它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矛盾论》的专著有几十本,**也达数百篇。毛泽东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

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矛盾理论作为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的作用。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同时,《矛盾论》中闪烁出的辩证法思想不仅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应用发展的新阶段,推动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深刻的哲学思想仍然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毛泽东的《矛盾论》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个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估量,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它都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在实践上,《矛盾论》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发挥了伟大的指导作用,它不但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直接理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发展并取得胜利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提出的基本理论经受了中国革命实践的严峻检验,战胜了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方**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另一方面,《矛盾论》的基本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并且在运用中,毛泽东结合新的实践对一些重大问题在理论上作出了新的概括。

抓主要矛盾是《矛盾论》的重要思想之一,也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在革命与建设中,我们成熟了的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正确地运用了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明确指出,主要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有妥善解决这一重大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基于这种科学认识,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七大提出仍然“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这使得毛泽东的主要矛盾观得到了更好的具体运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思想是社会主义主观主义的基础。矛盾的两个方面之一在决定事物的性质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一国两制”思想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在分配制度中,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在文化政策中,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仍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流;在政党政策中,更是坚持以共产党领导的**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这种矛盾的斗争无处不在。认识到矛盾统一和斗争的转化,区分矛盾和对抗,就要促进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这方面。构建和谐社会还要求我们敢于正视矛盾,不回避不掩饰矛盾,要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完善,不断处理好**与群众的矛盾、处理好领导和群众的矛盾、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等等。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社会和谐与否,不取决于矛盾的存在,而取决于现有矛盾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学习意识形态的矛盾理论,充分利用这一伟大工具,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矛盾。”泽东凭借《矛盾论》折射出他缜密的哲学思维,指导着中国革命实践,影响着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更赋予了辩证法永恒的魅力。

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科学世界观和方**。它不但“具有中国民族的形式,而且还具有国际意义。”所阐发的思想和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