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传习录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4-17

传习录读后感十篇。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不可一日无书读。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十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传习录读后感 篇1

《传习录》读后感600字: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传习录》

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在心里出现的时候,你要第一时间知道。《修身要旨》把念已经分的很清楚了,杂念,妄念,思念,想念,动念,邪念,恶念。念分这么多种,当你的念出现的时候,你能明确的知道它是属于什么念吗?对于善念,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它扩大,不仅让它影响我,还要让它影响周边的人。对于恶念,你要做的是遏制。

对于我本身来讲,我觉得我还是能分清善念和恶念的,但是没有做到充之遏之,很多时候都是任其自然发展。但王阳明提倡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你要知道它是善念,必然充之;你要知道它是恶念,必然遏之。你要是不充不遏,那说明你还是没分清楚善恶之念。知道念的善恶并充善遏恶,这样的人是有志向的人,属于天理浮现的人。其实说的就是明明德。看到这的第一念,想到那明明德是不是太简单了,能分清善恶并能从充善遏恶就是明明德吗?是的,这就是明明德。偶尔能做到,那叫天理浮现,每一个念都做到就完全明明德了,这个时候就是圣人了。

作为按照儒家方式修行的我,需要做到的就是,当念头出现的时候,要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同时要发扬善念、遏制恶念。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儒家讲究的是渐修。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但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志向,这样我们的修行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传习录读后感 篇2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传习录》

《大学》开篇的止于至善,就是我们修行的最高追求。至善就是无善无恶的状态,就是王阳明四句教里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善恶之别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后天的习染,因为个人的喜好才有了善恶。

老天赋予我们那种光明善良的本性是没有一点恶的,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把后天的习染逐渐的去掉,让自己光明的本性焕发出来。这种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儒家提倡渐修。一点一点的修行,强其所不能,让自己在向好的路上一步一步踏实的往前走,终点就是至善。“止”有到达的意思,到达并停留在至善的状态才是我们最终目的,也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

这一段旅程说起来简单,终其一生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可人总是要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如果我们的目标和我们的能力是对称的,那人生也就没有了追求。就是要向着我们这种先天的本性前进,可能一生完不成这个目标,但闭眼的时候你也会无怨无悔。所以找回自己先天的本性是最难的。

传习录读后感 篇3

读《传习录》有感500字: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

今天我徒弟在找我聊天儿的时候,也问到了这个问题。没事的时候自己打坐,好像觉得心很静。一有事的时候就找不到她打坐时的那种心境了。首先我们要清楚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所有有关儒家的修炼都是为了在人世间过得更好。把关系处理得更明白,事情办理得更妥当,才能更容易达到人生的成功。

刚入师门时,自己在静坐思心的时候也特别容易达到一种状态,就是心很静,感觉好像所有的事情自己都想明白了。其实,要像王阳明说的那样,儒家的修行是要克己,不能总是去拿定义规范别人,觉得别人做的哪里不妥,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自己的情绪。要修到《中庸》里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情欲念,知道自己的情绪、情感是什么,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什么,更要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我徒弟遇到的问题就是她和她女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每个有子女的家庭当中都会存在。只不过是她的问题出现的比较集中,比较有代表性,在一个方面爆发出来。在她复述整个事件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她所说的问题都是她女儿的问题,她根本没有从自己的身上去找问题。儒家讲“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别人。当我们处理不明白一个问题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心乱了。王阳明讲“静亦定,动亦定”,只要心不动,我们都会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聊到最后的时候,她发现实际上女儿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把她隐藏起来的那一面全部的表现出来。所以她才很生气。还是那句话“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传习录读后感 篇4

《传习录》读后感500字: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传习录》

这一段王阳明说到了我们修行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人在社会生存,需要做的就是处理人际关系和处理事情,这两点都是要从人的情感和情绪中着手。

《大学》在正心和修身的章节里边说到了人的情绪和情感,这些都是影响我们判断的因素。《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自己有喜怒哀乐的时候,能不能发现并及时的控制住,不让它表现出来。生气的时候我们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火,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仅仅就是为了单纯的发泄?我们在外人面前都可以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很难。更难的是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念头都会涌现,如果不加控制,自己就会随着自己这个念头到处乱飞。杂念、妄念是最常见的,邪念、恶念也会出现,而且自己经常会给自己找借口安慰自己,就做不到诚。只要我们能做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且可以很好的利用自己的情绪,我们就可以向着“中和”的目标前进。

传习录读后感 篇5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曰:“何谓知学?”

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

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

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传习录》

薛侃的这个问题,只要是修行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有。儒家的修行既要尊德性,也要道问学。不能只关注于修心养性,我们要清楚为什么要修身养性,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修身养性是为了让我们在生活当中把事情处理得更明白,把关系处理的更妥当。有一句话特别适合儒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光想不做,不能光说。儒家的“学”,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知识,更多的部分是指修行。为什么都很多人修着修着就忘了?是因为我们修行的心不真切。很多人都跟我说“你学的儒家挺好,说的特别有道理,可是我现在太忙,没有时间学,等我闲下来的时候好好跟你学学”。这种人把学就单纯的理解为学习知识。

薛侃把“学”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就是要体认天理。我认为王阳明说的“知学”和他的“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这里的“知”讲的是良知,这里的“学”讲的是修行。想要分辨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我认为只要天理出现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现在不清楚是因为我们受到后天习染的蒙蔽。

最近我的一个弟子总是纠结在如何选择的问题上,如果我们实在分不明白很简单,找一枚硬币,通过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如果说抛硬币的那一面不是你想要的那一面,实际上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要是没有答案抛到哪一面就选哪一个。儒家是实践的哲学,光想是想不明白的。你没有一个修行真切的心,你的修行进步得就会非常的慢。我们先天本性浮现的时候,仁义礼智自然就会出现。智慧都有了,还愁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吗?

传习录读后感 篇6

“先生问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一友举虚明意思。先生曰:“此是说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二友惘然,请是。

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功夫。”

——《传习录》

这一段提到了我们修行最常见的两种现象,第一种就是修行的外在表现,既说光景;第二种就是修行的效果,既说效验。如果别人问我修行得如何,可能我也会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谈光景说效验。王阳明说这不是修行。那应该在哪下功夫才是修行呢?王阳明给的答案是为善之心真切。我认为王阳明说的善分两种,第一种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善行,第二种是我们修行追求的最高境界“至善”。

“真”是真实,“切”是迫切。当我们心怀这种真实迫切的时候,是来不及思考的。你在行善的时候无需去顾及社会所赋予这个人的行为,那些都是后天的习染。跟着自己的本心,错了又有什么关系?改过就可。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想想自己的修行,并没有做到这样。行善的时候总会去想,这个人是不是骗子?手脚齐全为什么不去干活?他的家人为什么不照顾他?然后给自己一个心满意足的答案,放心的走开。这就是自欺,而且我们有很多行为已经习惯的自欺,这样是去除不了人欲的。

如果把追求外在的表现和效果作为修行的动力,那么我们的修行就已经跑偏了。修行是给自己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环顾我们身边那些修行的人,包括我自己,汗颜!

传习录读后感 篇7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先简要介绍一下《传习录》。《传习录》由王阳明**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它分为三部分:上卷、上卷和下卷。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

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

1、 除格物说外,还论述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目的。本书以良知为主,反映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

它包括对儒学、理学、佛教和心理学的理解和分析。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我们理解这一点,我们应该理解,如果我们只说一个知识,就已经存在一条线;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

只有认识到知识与行动统一的目的,才能真正认识到知识与行动的意义。这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自我反省才能理解。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

在王守仁的心目中,圣仁的总信条是一样的,旨是叙述方式不同而已。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当今时代,人们对起源的探索不断减少,人们的内心也不断浮躁,趋于物质化。

所以在当今社会,王守仁的精神显得更加珍贵。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

在他看来,圣人之所以神圣,愚人之所以愚人,在于态度而非能力。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

这样的话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做到。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近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体现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观不能为我们所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伟大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圣人。

因此,王守仁的深邃需要我们现代人的继承和坚持。我们应该向这个几百年前的人致敬!

传习录读后感 篇8

问:“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着为物,是如此否?”

先生曰:“亦是。”

——《传习录》

这段话说到了“身”、“心”、“知”、“意”、“物”。“身”就是指我们的肉身,是什么在指挥控制着我们的这个肉身?是“心”。这个心指的就是老天赋予我们先天本性的那个道心。“灵明”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状态,心的灵明也可以和“未发之中”做约等号,这个状态叫做“知”。当“知”的这个状态发动的时候就是“意”,也可以理解为念头。你的意放在了什么上面,什么才对你有用,对你有用的才叫“物”。

很显然,这里的“知”并不是指知道,这里的“物”也不是指客观事物。通过这一段,我们就理解什么叫“心外无物”了,当你的心处在灵明状态的时候就会产生意念,你控制着这种意念所附着在的事物。你可以通过视力、听觉、言语、行为去附着,这个事物就进入了你的心,它才是你的物。你没有用意念附着的那个事物,虽然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跟你没关系,它没有进入你的心,就相对你而言它是不存在的。所以儒家说的格物,格的不是客观事物,也不是别人的物,就是自己的物。

王阳明肯定了陆澄的问题说明陆澄对心学的研究已经到了很深的地步。在王阳明的回答不是“是”,而是“亦是”,这就说明陆澄的答案并不是王阳明心里真正的答案,只不过是比较靠近而已。

传习录读后感 篇9

《传习录》读后感400字: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传习录》

仙家的精气神和我们平时的所说的精气神还有一些区别的。这里说的精气神是先天的精气神,先天三元的元气指万物之本源,元精就是元气的精华,元神是由元气产生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先天之性。我的理解是,宇宙的本源是一团气体,由气体的精华产生了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星球的自动运转和孕育万物就是先天之性。

我们平时说的精气神是后天的精气神。宋代理学大家陆九渊的话说:“精能生气、气能生神,人的全部身心就在于此。养生的人,首先要保精,精满气就壮,就充实,气壮、气充实了,人的神就旺盛,神旺那么身体就健康,很少生病。体内五脏有很好的充养,皮肤润泽,面色有光彩,耳聪目明,越老反而越健康、越壮实。”先天的精气神对当下的我们来讲过于虚无,先保养好后天的精气神更重要。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传习录读后感 篇10

《传习录》读后感600字: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传习录》

这一段又重新梳理了一遍心学的概念,“天、帝、命、性、心”都是一个东西,只是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呼。我们可以把最本源的东西叫做天,这个本源能主宰万物的叫做帝,可以产生运行的规律的叫做命,在万物身上显现的叫做性,主宰人的身体叫做心,他是从大到小一层一层逐渐细化的一个东西,本质是一个,表达的对象不同而已。

四端和四心都是心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个人的理解,修行还是要从修心开始。“天”和“帝”讲的是本体论,生活当中很难应用上。“命”和“性”都是规律性的东西,很难把握。还是由近及远,更容易着手,找心就已经很难了。师父最近一段时间,就在给我们讲如何找心。我自己的心有的时候能找到,有的时候又跑了。

师父在讲《二曲集》的时候讲到了心为什么往外跑?还是自己养分不够,留不住心。妄念,杂念太多,想要的东西太多,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在天理和人欲之间纠结。明知道是天理应该战胜人欲,可是心为物役的太严重。心找到了,天理也就出现了,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心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