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政治学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06

2024政治学读后感(合集13篇)。

中学范文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关于“政治学读后感”的资料,我们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就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读完这个作品中,让我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我要用读后感把它记录下来,你知道读后感的基本格式吗?强烈建议您将本页添加到收藏夹随时查看最新资讯!

政治学读后感(篇1)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

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教育。教育作为连接公私领域的纽带,被视为培养公民、实现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通过对教育与政制制度、公民职业和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讨论,将教育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认识也成为西方教育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见,在古希腊,政治、教育和伦理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了整个城邦乃至共同生活方式的基础,共同致力于追求理想社会和人的发展。

《政治学》共有八卷。第一卷和第二卷从家庭、国家的形成和前人关于理想城邦的论述入手,形成一个思想“爬高”的缓坡。第三章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公民作为政治基础的自然属性,从而确立了政治哲学的基础,达到了政治哲学的第一个思想高峰。

随后,论述具体政体的第四至第六卷成为第一个思想顶点之后的“高原区”。在第七卷开始,我进入了第二个思想高峰,讨论了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问题,即个人幸福,并将其与理想的城邦,即城邦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七卷后半部分至第八卷则是第二个思想顶点之后的又一个“高原区”,探讨实现个人和城邦共同目的的途径,也即公民灵魂教育和政治德性的培养问题。

在探讨体育和音乐教育之后,该书的论述戛然而止,但其论述的内在逻辑则引向伦理学主题,进而引导到《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而《尼各马科伦理学》在结尾也将对德性的讨论引向政体和立法,从而与《政治学》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结构。这也是一种整体视野的体现。“这意味着,没有关于灵魂与德性问题的研究的‘政治学问’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学问,同样的道理,对于公民灵魂德性之塑造无动于衷的政治体制可能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政治体制。

政治技艺的本职就是教养灵魂。”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书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问题处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作者对“公民“的定义是:“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

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 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

自然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了保存也建立了联盟。这样两种结合体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家庭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社会。

然后,通过繁殖,一个家庭形成了这个村庄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作者对政体的定义是:“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一种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

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另一个是根据拥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的人数:一个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还有以上两个标准综合起来划分: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变态政体。

尽管作者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哪个一定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是怎么坚持“中庸”原则。

作者批判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理想城邦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国家培养受过教育的公民和政治家,而且在于发展个人的本性,使年轻一代能够发展,为将来更好的生活作好准备。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他主张遵循灵魂的三个部分,从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对人进行教育。

关于体育,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健康、勇敢和意志坚强。在教育的三个方面,体育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战、过上好日子的基本条件。在道德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

当人的各种人才功能得到满足,并在理性的控制和领导下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人就是一个有德的人。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的感情和欲望被理性控制时,美德就产生了。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

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而且是为了让人们善于利用闲暇时间。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个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颇像,就是一种不为功力,实用的原则的自然发展状态的追求。

“凡是属于最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关注的事物”。人类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年轮也深深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了,但是这样一个思想的现象在当代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的,人类的一个观念的转变的真实渐进是转变,但一定不是到最后完全的没有以前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就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影响都给准备的把握到了。

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更是从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政治学读后感(篇2)

作者:和慧菊张添甜

**:《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0期

摘要:莱斯利·里普森的《政治学的重大问题》从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的五个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入手,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现实透析对政治学进行了分析,有力的理清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阐述了政治制度的设计理念及运作原理,引人深思。笔者把分析和研究政治的视野放在人类政治的大范围内,甚至放在社会历史的大范围内,而不是放在一定的阶段,为我们今后研究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政治学重大问题里普森读后感

莱斯利·里普森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他自1950年起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教授,1987年退休。研究专长为政治理论和比较政治。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出版于1956年,多年来盛行不衰,多次修订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有广泛的影响。在这部人文的和伦理的政治学著作中,作者从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的五个最基本问题入手,分十四章对政治学进行了分析:四五章阐述第一个问题即各种精英统治的构成同人类争取平等的基本努力的对比;六七章讨论了国家在社会中的一般作用和在经济中的特殊作用;**章阐述对**者运用的**主义政体同民主政体的比较;第十和十一章分析第四个问题即单一制及**集权体制与联邦制模式及分权的对比;十二和十三章对从城邦、帝国到民族国家的政治单位的演化及其关系的分析。

此外,里普森还分析了重要的实际问题。作为在美国有过修订再版六七次之多的经典的政治学教科书,《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视野广阔,做到了历史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将西方政治史、思想史与更为广阔的社会史背景相联系。本文将着重介绍第12章,国家的规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第13章,国家与国际秩序。

在国家规模及其相互关系一章中,作者从国土基础和最佳区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家规模。本文通过梵蒂冈的建立、波兰的历史和以色列的建立,指出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必须拥有自己的领土。然而,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的建立往往是基于亲属关系而不是领土。

但是,当血缘成为组织的可能或适当的基础时,政治组织就必须寻求另一个基础-领土。当领土取代血缘关系时,人与土地之间以共同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土地的所有权、分配和使用开始产生政治效果。因此,出现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即国家管下的土地的大小和形状。

作者指出,在当前条件下,任何时候最好的政治单位都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身安全、军事安全和物质经济繁荣两大目标。在这样一个不足以让人感到安全的政治单位里,人们会转向其他政治单位。

政治学读后感(篇3)

摘要:阿尔蒙德的在《比较政治学》中,指出了政治发展的两个脉络:政治结构的分化和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主要主张政治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指政治功能的发展,将结构的分化当做功能的一种发展,进而达到体系、过程和政策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政治的发展。事实上它为现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即所有的政治体系都必须完成政治体系、过程、政策三个层次的结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

但阿蒙德没有指出如何在政治结构和政治效力之间找到平衡。。

关键词:阿蒙德德政治发展结构-功能主义国家治理

在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上是政治发展的一个表现,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中就将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中,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解

结构功能主义是阿尔蒙德政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认为政治发展就是一个政治体系通过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实现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或变迁。因此,要理解阿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必须明确结构功能主义的内涵。

阿尔蒙德指出:“政治学如果要有效地解释各类社会政治现象,而不论这些社会的文化、现代化程度和规模如何,就需要提出一个更加综合的分析框架。”这里所提到的更加综合的分析框架就是结构———功能主义的框架。

具体来说,结构功能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须履行同样的政治职能。阿尔蒙德认为:

“任何政治体系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系统功能主要是指,政治系统的维持和适应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沟通。过程功能是指政治制度的利益转换功能。

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反映政治制度对环境的实际影响。这三种功能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自身的功能,所有政治制度都有三个层次的结构:制度、过程和政策。

总体上说,所谓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就是主张把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所有政治共同体抽象为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政治体系,并以此考察各个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即结构实现功能的情况。

2、结构分化的政治发展理论

阿尔蒙德指出:“当政治体系现存的结构和文化非经过进一步分化和世俗化就不能对付所面临的问题或挑战时,发展就会来临了。”可见他的政治发展理论包括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两个维度。

本文主要从结构分化的角度分析其政治发展理论。1.结构分化的含义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就是结构不断适应功能并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实现功能的过程,要达到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功能,就必须进行结构分化,使政治体系不断分化出适合政治发展和政治功能实现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角色,因此,结构分化是所有政治体系实现优化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就阿尔蒙德政治发展理论来看,结构分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结构和新角色的出现,即政治体系通过结构分化出现新的结构和角色,以更加专门化和专业化的形态履行政治功能。二是提高政治角色或政治结构的自主性。

3、 政治体制(体制)和结构功能主义(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分化和功能密切相关。政治系统包括输入、转换、输出、结果的反馈等等环节,政治系统依赖于特定的政治文化而存在,在特定的政治文化中有相应的催生出一定的政治需求也就是图中的要求和支持。这种需求和支持的利益表达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结构)进行整合,然后传递到另一决策部门进行决策。

在制定之后,要求下派一些部门执行这一政策,从而形成政治的输出,这种输出在政治文化中又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直接反馈到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之中)。从本质上讲,它把政治制度与政治结构的动态过程(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4、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

根据阿克蒙德的结构与功能理论,政治发展主要是指政治结构的分化及其功能的完善。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这是相当明显的。从最原始的家国制管理方式再到奴隶社会的政治管理模式到封建**统治方式,再到现代的资本主义民主统治方式,政治结构日益复杂化,政治结构(统治机构)的功能更为专业化。

它的优势在于对问题的处理更加专业也更为精确,对单一问题的解决更为高效。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那就是对于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多部门综合解决)效率太低,在成本收益的问题上,边际成本越来越高。总之,如何平衡政治结构的复杂性和政治效率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中国的国家治理也存在的这种情况,政治结构的不完善,使得政治处理的非专业化,进一步导致政治结果的不合理性,从而给政治系统以巨大的压力。政治结构的分化,使得一些专业问题的处理更加完善合理,但政治结构过于复杂也会使得政治系统的整体效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国家治理的关键是在治理结构与政治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政治学读后感(篇4)

《政治学通识》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其实不算厚,但我真是断断续续看了好长时间,内容简单易懂,但知识量非常大,看过真是有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看着了这本书,我深刻的感觉,中国人大多数既不懂历史,更不懂政治。我们是个有5000年历史,幅员辽阔的大国,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但是日常的耳闻目睹,所见大多都是各种肤浅而幼稚的言论,却还充斥着自鸣得意。人口虽多,却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都在巨大的井底看天,大声的吵着,自以为得意!无论是各大网站、、知乎、甚至抖音等,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滑稽和戾气。

想了想,其实我并不知道欧美国家的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是怎样的,但在中国,至少在非政治专业上,政治教育始终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历史教育也是潜移默化却更为坚定的追随者。

其实我觉得真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但我觉得这也是这正是刻意而为的。《道德经》:“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历了老妈病痛到去世、安葬,经历了一系列的人情冷暖,看多了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问题,而这一段正是疫情肆虐的时候。看着人们的“共情暴力”和“共情肤浅”,以及各国的相互抹黑,人和人之间的争斗。到现在天下逐渐太平,没想到形式主义却突然高涨,疫情成了某些人邀功政绩的棋子,而劳苦的却加倍劳苦……

所以如今,当我看见各种戾气和愚蠢,竟然也出乎意料的心平气和起来。毕竟清醒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也许没有最完美的政治制度,某些情况下,某种政治制度和政体可能会体现出一些优势,但终究在相较,在更多方面更好的政治制度和政体。然而我能说什么呢?作者也极为谨慎的几乎回避了所有关于中国的讨论,我又能说什么吗?

我只能自我的清醒,而感受这其中的巨大的痛苦!

政治学读后感(篇5)

读《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

彭晨***青少2

实事求是,这本书看到一小半的时候,我就被震撼了。从小在学校或者在电视网络上接受到的政治学,大多是很积极的正面的,类似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这样的叙述,而在官方的宣传中,学生和农民往往又被给予了比较正面的评价,但是我从这本书看到的却截然不同。

现在我明白了,政治永远不会因为道德而持久。政治需要的是政治家相当的智慧。而在这本书中,学生和农民是被在一个纯粹客观的角度来剖析的,没有半点感性,主管意气用事的评价,真正的看到的事实是,我们以前是被官方的说法蒙蔽了,一旦我们开始有自己的思考,一旦用彻底的冷静和理性去分析,其实这两个群体也没有那么悲壮,倒是一直被很小心的利用。

在政治领域,学生被认为是最激进、最不妥协的革命者,但是事上,他们没有建立统治秩序的能力和力量。所以学生团体可以作为先锋被具有政治野心的派别利用,同样通常也被已经大权在握的政治阶级抹杀。

农民在政治中也没有那样崇高,有史以来农民就是被利用的对象但是我们更要承认,农民是最苦的,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本可以过得和其他群体一样富足,就想改变处境,便有了造反的潜力,但是不到底线,不到涉及生死生存的问题一般无碍,何况当权者对付这群人,随便丢一点小小施恩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想维持统治,不仅不能硬碰硬,反而应该主动的,有实质性的,去分地给农,分权给民,当然无论是实质上的还是形式上的,只要是让农民觉得他得到了利益就行。

如果要夺取政权,从古代农民战争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反叛者是根据当时统治者形象的缺失而塑造自己的形象的。比如,周武王为了反对商纣王的**,把自己塑造成亲民爱民的形象;同样的还有刘邦的“约法三章”进咸阳秋毫无犯等等。

再说说军人在政治中的作用,用强大而尴尬几个字概括,当控制不了的时候,军人可以左右政权的更替,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军人似乎缺乏政治头脑,一旦得势,想要独揽大纲,结果通常有两条:要么被政党同化,要么便在政治中失败。成果者极少。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局限性吧,农民历来是***策的受益者,对于统治者来说,他的天下的子民越不聪明越有利于统治,统治者从来都不会说出他的统治术,学生在政治上不成熟,思想单纯;农民思想受局限,他们的目的仅仅只是想解决当前威胁生存的问题,这也是他们造反的源动力;而军人是掌握力量的群体,但是这一群人缺乏政治的周密性,容易冲动,义气用事,不计后果。

总之,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应该是觉醒的成分比较多,我知道,政治永远处在一个黑幕之中,政治永远不会像政治书中所说的那样,事实的政治一定是要“身在此山中”才会明白,才会懂得。

政治学读后感(篇6)

读书报告

周冰彦行政管理 ***

包刚升先生的书更像是前几章的教科书。它研究了政治学者较少关注的民主崩溃问题。本书并不是一项思辨式的政治哲学研究或者是已有经验研究的理论综述,前三章作者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理论论述民主崩溃的解释和富有逻辑的方**分析。接下来的章节通过对德国、尼日利亚、智利和印度民主崩溃的横向和纵向历史分析的比较,对民主崩溃作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阐述。

在这里,我选择对它更感兴趣的德国和不知名的尼日利亚作为知识延伸,他们的民主崩溃代表了我对民主崩溃的肤浅理解。

一、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崩溃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成为代表欧洲文明最高成就的国家的过程中,经历了100多年的政治起伏。整个20世纪,德国国内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魏玛共和国的崩溃。

魏玛共和国的历史起源于德意志帝国的衰落。19世纪中期,由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刺激,并且受民族主义思潮、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国际环境和国家竞争压力的驱动,被称作德意志的这片土地的人民形成了共识,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成为首要任务。普鲁士接受着这一艰巨任务,并在复杂的环境之下采用“铁和血”的方式统一德意志,成为一个具有民主特色不完善的君主立宪国家。

然而,的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脆弱的,例如,皇帝和议会的双重合法性埋下了政治冲突的种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是保证其统一的多种妥协与权衡的产物,强烈的分离主义的存在使其统一和集权的因素并不多,帝国议会从来都不是强有力的机构,**首脑俾斯麦依靠高超的政治技巧得以平衡**与议会,但也无法避免两者间将来的冲突。

帝国时期,各政党逐渐崛起,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严重危机下,德意志帝国体系崩溃,政治民主化的声音越来越强。魏玛共和国时在内忧外患中建立起来的。20世纪初经济结构转型所引发的阶级分化、民族主义、外交政策和宗教传统,已成为魏玛共和国政治**的重要因素。在共和国早期,左、右政治势力无法通过协调处理政治分歧,暴力的盛行无不展现高程度的选民政治的**;“**时代”的五年有了短暂的恢复和繁荣;晚期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致使税收下降和失业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国会和**内部难以达成妥协和共识。

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导致了政党的分权,治力破碎、高度分化的政党制度导致议会难以形成有效的政治力量。国民**的效率很低,这也是纳粹党在德国崛起的条件。选举制度和**形式两个方面都无法给政治家和政党提供有效的向心激励,时代背景下的巨大挑战使魏玛**无能为力,然而此时,“希特勒一共进行了320场演讲,他的演讲还被灌制成5万张唱片发行”,政治冷漠者和新投票者的支持让纳粹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德国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地解决当时的政治经济危机,能够恰当地处理不同选民高度的政治**,而无论民主还是非民主的方法。

”后来希特勒的****标志着魏玛共和民主的崩溃。

第二次失界大战又一次失败后,德国人反思纳粹极权统治所造成的暴行和苦难。面对相对友好德国际环境,联邦德国总体上有利于国际政治的和解和国内政治的缓和。德国《基本法》在总结失败后,采取混合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演变为较为典型的温和**制度,同时废除半**制度,采用议会制。与魏玛共和国相比,德意志联邦政治体系的向心度有了很大提高。选民政治与政治制度完善的结合,塑造了战后德国民主的稳定。

二、种群冲突与尼日利亚的民主困境

尼日利亚独立之初,由于其众多的人口、相对优越的人力资源、新近发现的强大的石油储备以及巨大的潜力而被称为“非洲巨人”。然而这个国家至今也没有实现民主转型。从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民主制度的崩溃来看,民主的实现需要一个非常严格的国家历史形态。

尼日利亚从英国殖民地的间接统治开始成为一个整体。由于不同地区政治结构的不同,间接统治的具体方式也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区与数量少、规模大,容易形成区与间激烈的政治竞争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后尼日利亚政治组织暴涨,主张国家统一和自治,但种群冲突使得组织内部就开始出现矛盾,经过发展,尼日利亚政党形成了东、西和北区三党鼎立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之下,英国承认尼日利亚的独立。

尼日利亚各方面都很落后,经济发展程度在地区发展中也有巨大差异,这也意味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差异。这种地区差距决定了非地区选民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政治偏好,直接影响到不同选民群体的政治**程度。不仅如此,由于落后,在选举上选民更有可能根据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宗教信仰来投票,而不是根据别的政治原则或政策偏好来投票,因而造成投票结果是政党获得的选票者大多是自己管辖地区的选民,政党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治权力而非整个国家的利益,严重的政治**和加剧的冲突带来选举暴力。

其采用的联邦制在地区极少的状态下无法发挥其优势反而加剧了由种群冲突造成的政治**,选举制度上的简单多数制和高度分权的地区主义框架相结合导致严重的离心效应。

尼日利亚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缺陷,鼓励政治精英和政党不惜代价追求自己所在种群和地区的特殊利益,使民主选举和正当竞争最终演变成不惜任何代价的政治恶斗,大大削弱了民主政体下的国家能力,使**无力控制法律和公共秩序,从而最终引发民主政体的崩溃。

三、总结

民主在建立之初是非常脆弱的。作为政治结果,民主崩溃的治结原因在于政治过程,而政治过程有收到结构性政治因素的制约。在分析了四个国家的民主崩溃案例后,最重要的两个维度解释了民主崩溃的理论,一个是选民的高度政治投票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另一个是离心释民主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

民主本身就意味着政治竞争和政治冲突的存在。因此,民主必须有能力控治冲突。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新兴民主国家维护稳定、防止民主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为此,首先,民主国家的宪政设计和制度安排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社会结构和政治选民的类型。

其次,选择选举制度的首要原则是帮助形成一个强大的政党和一个有效的政党制度。最后,**形式的首要原则是在政治行动中塑造行政权与立法权的适当一致性。

政治学读后感(篇7)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处身于纷繁复杂的办公室中,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什么?IQ?很多人认为智商最重要,才干胜过一切,然而许多人才高气傲,四处结怨,其悲惨的下场可想而知。EQ?人们说情商是要兼备的,不过没脾气的好好先生,却只会落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什么才能保证事业成功?全球专家学者研究发现这个重要能力就是PQ(Politi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办公室政治智商。可惜的是,这样的关键能力从来不曾有哪家大学教过,而几乎所有上班族都是在一次次的受害与失败后才习得教训,然而那时早已满身伤痕累累,甚至错失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机会。南加大马歇尔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全球知名企业咨询专家凯瑟琳?凯莉?瑞亚顿从PQ——办公室政治智商,这一不为人关注的职场晋升关键因素出发,解读你职业瓶颈所在,让你驰骋办公室职场不再是难题。

办公室政治学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一般来说办公室政治和经营事业一样,都不是只需袖手旁观的运动竞赛,要是你有些许功成名就的雄心壮志,就不可能忽略工作时的政治关系。真要逃避的话,那你只好远离人群,找个偏僻角落独自闷着头干活,毋庸置疑,你很可能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子过,不过亦难保不被政治的流弹波及。无论任何工作范畴,在你的专业技能纯熟到一定水准后,办公室政治就会成为左右你最终是否成功的重大关键,缺乏赢得决定性的支持肯定,即便是才华洋溢还是得屈就于精通政治手腕的同事之下,而这在职场上可是稀松平常的状况,之所以会这样,说穿了都是拜办公室政治所赐的缘故。有的人认为办公室政治意味着迂回策略或规则的灵活运用,然而让自己的见解得到众人的赞同,弄清楚该讲些什么,要怎么表达较好,选择合宜的时机和适当的对象,对办公室政治而言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倘若你拒绝参与被自己视为“粗暴的政治”,其后果只会让你成为政治游戏下的无辜牺牲者,眼睁睁看着自己人生的抱负烟消云散。

办公室政治学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工薪阶层无人不知与办公室里的同事相处好的重要性。可是,这虽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轻松。本书就此阐述了办公室内各种阶层的人如何恰倒好处地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在在办公室这个政治舞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把握晋升的机会和规律性,使自己的事业达到巅峰状态。

政治学读后感(篇8)

《政治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为古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著述是一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奴隶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危机,社会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原有城邦的统治岌岌可危。亚里士多德站在陆续兴起的中产阶级的立场,与其师柏拉图希图通过一种理想主义的极端“哲学王”的统治理想相反,希图通过对现实城邦的考察比较以一种调和的中庸的更为实际的途径去寻求优良城邦的建立与存续。

书的总体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讨论理想国,包括卷册

二、三、

七、八,这部分是在未摆脱柏拉图的影响而从应然的视角去构思理想国家的;二是论述现实国家,包括卷四(政体的分类)、五(讨论各种政体覆灭更的原因,以及保存政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六(讨论了平民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专门组织),这部分是在他从应然视角转换到实然视角之后完成的。从整体的内容来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论述了城邦(国家)的目的和起源、政体及其分类以及相互转换、政体的变革和革命、理想政体的形态、中庸理论、分权理论,还论及了法治与人治、个人与国家、社会与国家以及教育等问题。但中心始终是围绕何谓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以及如何建立优良城邦并使之存续下去。

本人读《政治学》后,有感于下:

第一, 书中序言部分说到:“《政治学》是一部专门讨***问题和原理的著作,亚里士多德之前,讨***学的问题是和伦理学的**分不开的。可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便把以往学者都会混在一起谈的伦理和政治问题截然分开了”。

即使亚里士多德另有一部《伦理学》来专门讨论伦理问题,但就个人而言,《政治学》通篇都洋溢着浓烈的伦理学的气息,他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善,必然要倾向于过政治生活,因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伦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善,而政治哲学研究的是集体的善,国家政治就是要实现公民的最高善德,因此其论述理想的城邦就是能实现和达到至善的目的,而优良的的城邦就是使人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比如,第一卷论及家庭问题时,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其目的在于使全家的人都达成善德”的观点;在卷二中论理想城邦时,为批驳柏拉图“取消家庭和财产私有,使一切财物和妻子完全归公”的主张,就用伦理善德相关知识来论述妻子公育不切实际和财产公有的弊端,还说到“人间因财物而引起的罪行,其根源在人类的恶性;公产既不能消除人类恶性,也不能整齐群众意志,惟有凭教育消除人类恶性,然后城邦可期统一”;在卷三中谈**民、好公民时,又涉及到了善人、善德的与伦理学相关的问题……同样,在《政治学》后几卷关于现实政体的讨论中也或多或少涉及了伦理学。

可见对政治学问题的**和对伦理学的**是完全不能分开的。

然而,亚里士多德对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划分,以及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使得政治学和伦理学在相对意义上的分离。对于伦理和政治的彻底分家,还有待于马基雅弗的《君权论》一书。由此,亚里士多德开创了“政治”科学的先河。

第二,亚里士多德从中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主张加强中产阶级的利量,平衡贫富矛盾和斗争,使奴隶主国家不至崩溃。书中第四卷在对现实中各种政体的建立以及其原则进行研究时。开卷提出了“什么是最优良的政体,以及若是没有外部的干扰,什么性质的政体最切合我们的意愿,什么政体与什么城邦相适合”的命题,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亚里士多德主要对平民制和寡头制进行了比较。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而这的比较,认为现实中最好的现实政治制度是而这的结合,其中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

然而,社会流动的趋势并非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单从经济角度说,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财产私有和剥削阶级的存在,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产富有的上层阶级固然不愿意也很少沦为中等阶层,而底层的穷人很难因为财产的增加而挤入上一阶层。再者说,中等阶层的变动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用一个经济地位不稳定的阶层怎么可能“稳定”另外两个阶层呢?

最后,还有政治、人口变动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折中”的政治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亚里士多德“中庸”的政治思想还是对后来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的。拿目前我们国家“解决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来说,不断壮大中产阶层,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意味着两极力量的逐渐减弱。随着赤贫群体的不断减少,社会问题得到了缓解。

调整不同部门和不同产业间不合理的劳动报酬;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等,这些措施的意图其实都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在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不平等。例如,他认为有些人生来就是奴隶,有些人生来就是自由人,有些人生来就是统治者。这一主张违背了“人人生而平等”原则

第四, 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批判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在理清各个城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批判了柏拉图等人以及别的时期的前辈关于政体的思想。他的政治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转向以人为中心,批判柏拉图取消家庭和私有财产的观点,创立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即使是建立在对老师柏拉图的批判之上的理想城邦的讨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仍然摆脱不了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他所提出的土地制度仍然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田间劳作的义务依旧归于奴隶;在理想城邦的设计中,并没有改变之前雅典城邦的做法,外邦人和妇女仍然被排除在公民范围之外,没有真正认识到城邦实际是建立在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之上的。

政治学读后感(篇9)

暑假我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一书。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让我对资本主义经济学有了本质的理解,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了资本的概念和构成,资本的流通和周转,社会资本的简单生产和生产中。

资本包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一个实现条件是i(c+v+m)=ic+ii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i(c+v+m)>(i+*v+m/x)=ii(c+*c)。

这些知识与目前社会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一致的,通过这些知识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的实质性知识。当然,可能由于学习得不够认真,我对其中的一些经济学观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并且无法认同某些观点。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对我来说,最深刻的一个方面是微观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比较。在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微观经济学更为深刻和广泛。微观经济学只是停留在研究一些经济活动表层的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研究经济学内在的本质,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论。相比之下,现代西方经济学属于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范畴。经济学必须从本质上理解,这说明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是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首次阐明了老动老动价值二元性原则,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发现剩余价值范畴,创立了剩余价值论,指出了利润、地租、利息的真正的**;在剩余价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过渡性。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路线等有极大的帮助。

政治学读后感(篇10)

《政治学》读书报告

本学期突然有冲动想阅读亚氏的《政治学》,本来想作为政治学的经典著作,即是苦涩地阐述严谨理论又是抽象的逻辑表达美好的制度,但是读着读着觉得蛮有意思,在那么遥远的世纪,在那么古老的年代、在那么物质贫乏的岁月中,人类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于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欲望不是通过暴力途径获取的,而是试图在一个民主公平和平的法治社会中寻求解决之道。历经千年的发展,到近代才将理性以及民主法治自由等当才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观念,尽管与现当代的内涵有所不同却在古代希腊人那里在早就不但广为人知,而且在多数城邦里实践过和其公民早就享受它,到此想想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只是物质世界不断更新和历史年轮的自然走过而已,其实人类内心的世界还是和当初的人类差不多。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本人在此主要谈谈这个书的内容和自己读完它后的感想,本人浅薄的认为可以把整本书的内容大概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书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问题处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第一卷即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亚是对“公民“的定义是:

“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

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 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

而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为了保存而建立了联合体(能够运筹帷幄的人天生就适于作统治者和主人,那些能够用身体去劳作的人是被统治者,而且是天生的奴隶,所以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这两种结合在一起,首先必须形成一个家庭。家庭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社会。

然后,通过繁殖,一个家庭形成了这个村庄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而高级的村落就是由多个家庭为着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形成的最后,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事物的本性(自然)就是目的“得出了城邦就是一个自然地形成的!还有论述证城邦作为整体必然优先于家庭和个人。当个人被隔离开时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就像部分之于整体一样等,还大篇章的讨论“致富术”认为政治家需要熟悉这些知识(如何致富的知识),“因为一个国家常常比家庭更需要金钱,更需要获得金钱的妙方,所以有些政治家致全力于理财。

卷三至卷六主要讨论的是各种政体,包括现实的政体和过去未来的政体等,亚氏对政体的定义:“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政体,一种是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地化为:

正宗政体和**政体。另一种是根据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的人数来划分的:一个统治、少数人、多数人,以及以上两个标准

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政体。尽管亚氏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那个一

定就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的是你怎么在都是有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坚持“中庸”的原则选择问题最少最适合你城邦的政体才是最好的!第二卷、第七卷和第八卷主要讨论如何建设一个理想的城邦。从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如工匠庶民卫士等的世俗幸福。

再他到理想城邦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和治国人才,而且要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年轻一代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他主张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的教育。首先,关于运动,他认为运动的目的是使儿童健康、勇敢和意志坚强。在教育的三个方面,体育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战、过上好日子的基本条件。

他主张儿童体育锻炼要适度,因为过度和不足的训练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因此他反对斯巴达式的操练,主张“在体育训练中应把高贵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兽性的东西,放在第一位”。他还认为,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不仅要进行体育锻炼,还要注意适当的饮食。

在道德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当人的各种人才功能得到满足,并在理性的控制和领导下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人就是一个有德的人。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的感情和欲望被理性控制时,美德就产生了。

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例如在莽撞与怯懦之间有勇敢,在吝啬与浪费之间有慷慨,在怕羞与无耻之间有谦虚,等等,其中勇敢、慷慨、谦虚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美德。

他认为,要培养德性,不仅要了解德性的含义,而且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即要通过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音乐和绘画对美德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亚里士多德把美育和德育联系起来了。

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而且是为了让人们善于利用闲暇时间。

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文雅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

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相当相似,它追求的是一种对权力不现实的自然发展状态。

写到这里,任然对他的一些话还是有感想“凡是属于最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关注的事物”这句话怎么写的那么准确而深刻 ,人类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年轮也深深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了,但是这样一个思想的现象在当代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的,人类的一个观念的转变的真实渐进是转变,但一定不是到最后完全的没有以前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就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影响都给准备的把握到了。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更是从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政治学读后感(篇11)

夏奇缘《政治学》一书内容博大精深,语言比较深奥,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梳理。本书共八卷,下面是每章节的主要内容。

卷一主要是对家庭的论述,具体内容有,1、简要论述城邦的目的--至善;2、论述城邦形成的过程,结论是城邦的形成是自然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3、进一步论证城邦作为整体必然优先于家庭和个人;4、由构成城邦的基本单位论述开始——家庭管理,以便比较各种统治。

卷二主要是对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的介绍,具体内容有:评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政治理想,论妻子公育,论财产公有,评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政治理想,评发勒亚和希朴达摩的法制,论三大城邦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的政体。

卷三是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和政治理论,具体内容为,1、城邦为公民的集体,我们就应该先了解公民的本质;2、正宗政体可分为君主、贵族和共和政体三类型,**政体则是相应的僭主、寡头、平民三类型;3、对不同的正义观念进行辨析;4、城邦的最高统治权应寄托给谁的问题;5、王制有五种:斯巴达式、野蛮民族的王、民选总裁、史诗时代的王制、全权君主。

卷四主要是对现实政体的论述,具体内容是,1、除君主制和贵族政体而外,我们应当继续论列正宗的共和政体和**平民、寡头、债主四类型;2、混合政体要求质量之间的平衡;3、寡头政体欺骗平民群众的方式有五种,平民整体也有相应欺骗富室的方法;4、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审判三机能,对这三种机能的详细介绍。

卷五主要是对政变和改革的介绍,具体内容是,1、从三个方面分析变革的一般原因:一般的心里状况,革命者的企图,以及事变发生的动机;2、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变革的原因;3、平民、寡头、贵族、共和政体所由维持和保全的方式;4、保全王室有赖于谦恭温和,保全债主有两种政策;5、评述柏拉图《理想国》中若干有关的论说。

卷六主要介绍了建立平民政体的方法,具体内容为,1、对平民政体的深入剖析;2、平民主义以最高权利依托于人数,寡头主义则依托于财富;3、由四种性质不同的人民所建成的平民政体,以农业式为最佳;4、最好的一种寡头政体相应于农业平民政体,任官的财产资格不高;5、一般政体都有应谨慎重建立各种职司,列叙一切城邦所应设置的重要职司,以及某些城邦所应特设的职司。

卷七、卷八主要讲述了理想国家的建设,具体内容是,1、最优秀的政体是怎样的一种体制;2、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财产不应公有,共餐制可以存在,公共祭祀费用由城邦承担;4、城邦的公民应生命力旺盛又富于思想;5、公民应具有健壮的体格,因此立法者要关心城邦的婚姻和生育的时间;6、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7、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教育分为:读写、体育、**和绘画,教育不能仅以一种德性为目标。

政治学读后感(篇12)

第2至5章构成第二篇“方法”,在这四章里,拉斯韦尔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分别具体分析了精英是如何使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等方法获取和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拉斯韦尔认为,这些方法是精英为达到自己的特定目标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无论处于支配地位的精英还是反对派精英,都要运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这些方法,而精英集团的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用这些方法成功地操纵环境。

第6至9章第三篇“结果”,各用一章分析了各种精英人物在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精英之间价值(尊重、安全、收入等)如何分配,并根据这些特点对精英人物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社会变化的重大政治意义,就在于直接影响各种价值在不同类型的精英之间分配的结果。笔者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思想教育和教育。社会成员的精神控制不仅体现在普通教育活动中,而且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第10章即第四篇“概论”是全书的总结。拉斯韦尔在概括和重申第

2、 在第三章重要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想对权贵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不能采用单一的标准,不同标准的政治分析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他把技能、阶级、个性和态度分别作为参照系,认为通过强调和偏爱参照系往往可以获得不同的意见。除了前三篇文章提道的各党派对权力人物和政治的影响外,作为普通民众(群众),他们也是政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政个政治环境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作者在第三篇中描写的“人格”这一章,其中着重**以林肯为典型代表的“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人格。在对林肯的分析中,作者充分利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首先他肯定了林肯人格中的优势特征,“林肯在他的公开声明和官方行动中态度坚定,同时也显露出能够调整他的战术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现实情况相适应的一种机动灵活的能力。他一直保持着对局势的强有力的然而又不是盛气凌人的控制。”也分析了其性格中的弱点,“林肯经受着失眠症、自卑感、负担过重、悲观情绪等各种折磨。

有时候**曾想要自杀。”也强调了林肯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抑制”,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与林肯的公开形象分不开的是他的文雅温和的性格。在一切地方和在他的同事们中间,他的仁慈宽厚是尽人皆知的。

”另外又导致了“他在管教自己的孩子方面怎样毫无办法,他对他的苛刻的妻子怎样过分放任。对这种温和性格的真正量度在于即使碰到挑衅他还是继续如此。林肯听任自己大发雷霆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

”但是“有一次一个想要强迫**同意他的要求的军官用轻蔑的态度说:‘我看你已经打定主意不公平对待我了!’林肯的面部在痛苦中抽搐起来,据说他当时就抓住这个军官的领口并毫不客气地把这个人撵出房间。

”最后作者把林肯归入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作者把林肯的个性归因于他早期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他生活经历的起伏。的确,我们都知道,林肯的人生是坎坷的:

他出生贫寒,9岁时母亲去世,15岁才开始读书;24岁时他与人合伙做生意,却经营不善而倒闭,并因此负了15年的债;25岁时他的初恋安妮因病去世,这使他悲痛万分,此后经常出现情绪抑郁;32岁时他与玛丽.托德小姐结婚,婚后时因妻子脾气暴躁而经常有家不归;35他时开始竞选公职,几乎输掉了每次的重大竞选;52岁时他当选美国**,结果南北战争很快爆发,北军在人员、军备上都优于南军,却在战场中一再失手,本来计划打两年的内战整整打了四年。这些都令林肯饱受煎熬。

在人格的形成中,首先作者认为,“林肯对广大公众的赞赏是抱有强烈渴望的”。 作者又说“林肯人格的大部分是为了反对过分要求广大公众赞赏的热望而构筑起来的一道防线。”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抑制部分。

作者认为这种人格部分的形成在童年甚至婴儿时期的事件就已经能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用举例说,“林肯就是因为他的谨小慎微和忠厚老实而出名的。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破坏倾向很少爆发出来成为外在的表现,我们只知道林肯对希尔兹的极端施虐狂式的攻击……”这就构成了林肯的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人格。

从作者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所说的“人格”,是指一个个实在的政治家的个人的人格。拉斯韦尔认为,政治学的任务是研究影响人格类型成败的各种因素,并以林肯为例分析人格形成的条件和环境。他认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人格的成功和失败的机会是不同的,并具体分析了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格。

读完了整本书后,我大致了解了拉斯韦尔在书名中提出的“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这一问题。对于像我这样的政治学初学者来说,拉斯韦尔简洁而严谨、逻辑性强的话语方式对我的阅读有很大帮助。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多,纸张也不厚,但拉斯韦尔所要阐述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他在论述了自己看法的同时,也告诉世人,政治学也是可以这样研究的,它不仅仅可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政治行为,研究权势和权势人物。

我在对这本书的理解上可能还不是很透彻。但从总体感觉来看,拉斯韦尔的这本《政治学:谁得到什么?

何时和如何得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时我也意识到政治学并不神秘但也不随意不简单。政治中的种种现象、问题不是表面谈谈就能明白的,也不是几句概括的话就能说清楚的。

政治学是需要深入思考的科学。读完这本书,我从另一个角度学习了政治,这使我受益匪浅。

政治学读后感(篇13)

民主崩溃的杠杆平衡

摘要:随着现代国家“阿拉伯之春”运动的爆发,民主转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民主崩溃应属于民主转型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为此,我们应究其根本,总结历史规律,以便更好地促进现代国家的民主转型和民主国家的民主巩固。

而民主崩溃的因素可以用杠杆原理来总结,通过双方的较量,达到民主杠杆的平衡。

关键词:民主崩溃杠杆平衡民主转型与巩固

一、主要观点

在《民主崩溃的政治学》一书中,包刚升教授立足于选民政治**和政治制度两大因素,认为当一个民主国家存在高度的选民政治**时,就很可能会引发激烈的政治对抗和政治冲突,而如果此时的政治制度不能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那么就会引发国内的政治危机,从而走向民主政体的崩溃。

二、框架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说明问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选民政治**的投票结构、重大政治议题、政治暴力等因素分析,向心和离心的政治制度等;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德国魏玛共和国、尼日利亚、智利、印度发生的民主崩溃,结合选民政治**和政治制度来进行横向以及纵向上的分析与概括;第三部分主要总结问题,并就如何避免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崩溃提出政策建议。

三、观点摘抄

1、“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往往受到特定的结构性条件的制约。”p152

一战后重新建立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其各项制度脱胎于德意志帝国,仍然有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以及政治领导和军事领导的冲突。显然,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所提出的“路径依赖”: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制度,同样也存在于政治制度之中。

对于一个有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全盘否定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也必须吸收借鉴的优势。

2、“当民主政体本身无力解决问题时,反民主的反对派会把威权统治作为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p218

魏玛共和国后期,国家无法解决政治冲突和暴力,国家处于民主崩溃的边缘。当时,纳粹党上台行使**统治。民主政体是多数人执政,**是少数人的执政,民主本身是建立在对立方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基础上的,一旦“游戏规则”失效,国家就将缺少效力。威权统治便能以增强国家效力而掌握国家政权,而当时的人民便也会对这种政权组织给予厚望,希望通过改革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

所以国家效力是国家运行的重要因素,维持国家效力也必须依靠有效的“游戏规则”。

3、“现代化伴随的是宗教价值的削弱和政教分离原则的进一步巩固,这个过程中选民宗教**常常会更加缓和。”p222

德国纳粹党倒台后,联邦德国在友好的国际环境以及自身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市场经济,保持了物价稳定和低通货膨胀,进而政治选举和竞争中的城乡**逐渐弱化。经济往往是一个国家阶级民主的根源,而阶级民主反过来又造成宗教和地区问题。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国民政治觉悟的过程,这种政治觉悟可能是激进的抑或是积极的,造成国家的阶级**加剧或者阶级**的缓和。

4、“缺少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背景下,不同族群、地区和信仰的选民与政治家要参与一个共同的“民主游戏”无疑是困难的。”p254

独立后的尼日利亚,分为北区、东区、西区三大政治营地,每个地区都有占绝对多数的种族,并且每个地区信奉的宗教还有区别,成立的联邦国的议员也都代表自己所在区的利益,政治分歧严重。参与一个社区,首先要有民族凝聚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民族认同感,它无疑会失败。

5、“族群**政治化和政党化,并成为政治精英进行政治动员的主要诉求。

p259”

在新兴的独立国家,尼日利亚的族群**会晋升为政治利益多样化,正如“经济人假设”一样,每个族群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通过政党实现利益诉求。这时的政治精英会由于群体效应,为族群“代言”,在联邦国中与其他政治对立体进行政治博弈,努力为族群争取最大利益,阿沃罗沃这种全局性的政治家在当时的尼日利亚是很难立足的。

6、“越是落后的国家,政治权力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支配能力往往越强。”p260

独立时的尼日利亚因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经济落后,并还在探索民主的道路上前行,这时必须依靠有力的**来进行有效力的统治。正如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的君主**,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的支配,往往能使充分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利用最大化。

7、“在一个自由民主政体的国家,军队实行国家化原则,应该在国内政党竞争和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p296

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后期,政治危机四起,军队逐渐开始参与政治,军官扮演政治秩序的提供者角色,同时开始与各主要政党产生政治关系,最终发生军事政变,推翻了民主政体。所以,在一个民主国家,军队应该保持中立,不代表任何的政治立场,也不能属于任何一个执政党,军政分开也是维持一个国家民主的重要因素。

8、“当政治参与扩大超过政治制度所能容纳的程度时,政治就会衰败。”p312

20世纪中叶后的智利,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普选权的扩大,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社会,下层阶级获得普选权后对经济平等的渴望也随之变大,于是导致政治陷入危机。亨廷顿的观点可以有效地解释智利民主国家的这种情况。显然,政治参与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一下子的放权可能会引发政治危机,应该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教育程度、阶级**等,以实现适度放权。

9、“拥有长期的历史传统更有利于一个国家在现代社会的民主转型”p373

印度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这有利于印度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构建,这是林茨和斯泰潘认为的。显然,对于印度的国家构建是有利的,但是,对于有些**国家来说,长久的历史传统必然是民主转型的一大障碍。国民的劣根性常常使得民主难以真正贯彻实施,长久的被动统治与支配,国民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诚然也是可悲的。

10、“这些有利于印度的“政治现代化”——按照亨廷顿的定义——即权威的合理化、政治机构的功能化、政治参与的扩大”p377

在一两个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下,虽然给印度带来了灾难,但是也引进了一些英国的政治制度,其对印度的政治现代化产生了本质的影响。权力的合理化,即宪法,使**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正如洛家辉所认为,**应该是公众需求所导致的权利转移,通过一定的契约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政治机构应该是具有分工并有效率,政治参与也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选民结构合理化、政治参与方式等都需要仔细酌量。

四、总体评论

许多学者对民主崩溃的因素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包括林茨对民主转型与巩固的研究。但是,他们大多集中在如何实现民主转型和巩固上,没有**民主崩溃的根源。在《民主崩溃的政治学》中,包教授提炼出选民政治**和政治制度两大要素,以选民投票结构、重大政治议题、政治暴力和冲突来结合向心和离心政体分析民主崩溃,并结合德国魏玛共和国、智利、尼日利亚、印度,从横向与纵向多维度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民主崩溃。

对于包教授的研究,其可行性毋庸置疑。对于选民政治**和政治制度,这里我想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分析一下,假设把选民政治**与政治制度视为政治冲突和国家能力,其分别为杠杆两端阻力与动力,冲突程度和国家能力大小为阻力臂与动力臂。当政治冲突程度越大的时候,国家能力也必须增强到与之相应的程度才能维持民主的平衡,其两者的关系是成正比例关系才能维持更好的平衡;当政治冲突程度较低,国家能力的强弱是固定的时,也可以根据权力部门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平衡。

但是如果两者不能通过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调节的时候,杠杆就会失衡,也就是现实意义上的民主崩溃。

根据包教授由政治冲突和国家能力提出了一个公式,即“民主政治危机≈政治冲突/国家能力≈选民政治**/政治制度安排 ”其理论解释他认为没有涉及民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政治行为者即政治精英和政党,我认为其公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其也忽略了所谓“民主国家”中的民众。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民是人民的一部分,但其他不参政的人也是民主国家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大部分的案例中,民主国家通过经济的发展与选举权的逐步扩大,使得一部分民众成为选民,影响着国家的政治,而另一部分民众,他们也许有一定的政治觉悟,但是是否由于一些迫于一些选民条件而无力参与政治呢?

以致他们更多地觉得依靠选民来影响国家政治已经无力改变自己现有的窘境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进行政治恐怖事件或者政治暴力等。所以,我认为这里的“非政治民众”也是杠杆一端重要的阻力,其存在不可忽略,或许这股力量会变成一股横力,使得国家能力无法招架,最终走向杠杆严重失衡而造成民主崩溃。例如,智利的议会制共和国时期,其选举制度原本为1833年宪法赋予部分公民的选举权,达到一定财产要求的、识字的成年男性公民有投票权,结果后来下层工人阶级的力量上升,其不能在政治体制中通过投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所以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严重的政治冲突,从而国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

由此可见,选民投票结构并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都要呈螺旋式上升发展,所以不断完善投票结构,把握选民范围,以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

对民主崩溃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民主国家的巩固和现代国家的民主转型。而对于中国,对其是否为民主政体,外界众说纷云。根据政治学家奥斯丁·莱内在《政治管理》一书中对民主的定义,包括四大元素:

1、最高政治权力在全体国民 2、**人员对国民的意愿意志负责3、每个国民的政治权利平等4、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决策,我们中国属于民主政体。然而,虽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但它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政治家认为衡量民主的标准是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

中国人民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多数党共同执政。但是,人**举对社会影响不大。甚至有些人已经符合选举条件但从未投票,比如大学生。同时,多数政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大,在重大政治活动中很难有一定的主动权。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政权应该届于威权主义和民主之间。但是,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民主趋势不可逆转,借鉴民主崩溃的研究,希望为我国进行民主转型奠定良好的民主基础。

就选民政治而言,其主要衡量因素是选民投票结构、重大政治问题、政治暴力和冲突。如何提高人民参政积极性,优化选民投票结构,缓解政治暴力和冲突,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人对美国铺张浪费的选举往往持消极态度,提倡节俭选举。

但是,我们作为大学生没有参加这一点显然令人惊讶。那么,选举人大的都有哪些群体,他们是否是按照政治中立态度来负责任地选出人民的“代言人”,选举过程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这都需要**的公开、公正、透明。借鉴民主国家的经验,应该扩**民的政治参与,至少慢慢提高选举的重要性以及公开度,使选举权真正落实到每个符合选举条件的公民手中,同时应该让选民真正了解参与选举的候选人,进行选举演说等。

在中国,**分子和**分子经常进行恐怖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恐慌。为了缓解政治暴力和政治冲突,我国应提高国家能力,合理安排政治制度。这些地区和宗教虽然在我国规模不大,但往往危害**。

借鉴尼日利亚当时严重的地区**、族群**、宗教**,应该提高这些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普及教育,扩大政治参与度,从而提高国家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