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作文 > 导航

捏青团作文

发表时间:2023-12-17

捏青团作文模板。

作文是人生的启示启发了我们对生命和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立场和信仰。有些学生写作文时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您可以看到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这篇文章名字叫“捏青团作文”,我相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您增加销售额!

捏青团作文 篇1

4月5日是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包青团的日子。

奶奶打来电话,叫我和姐姐一起去包青团。接到这个消息,我兴奋不已,一蹦三尺高。爸爸带着妈妈、姐姐和我开着红色的`汽车,飞奔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

来到奶奶家,桌上放着面粉,绿色的不知道什么东西(后来知道那叫艾靑,是做青团必备的东西),还有一把剪刀。先把绿色的东西倒进面粉里,搅拌好,就变成了“绿面粉”。再将“绿面粉”做成一个个小碗的形状,里面放些咸菜或芝麻,还可以直接把这个洞用面粉填满。然后,把口子填满。

还能做花样式的。如绿刺猬、绿兔子、绿苹果……

最简单的是做绿刺猬,圆身体,小脑袋还长刺。圆身体就是一个圆青团,小脑袋可以用手轻轻捏一个小小的,尖尖的小椭圆形。而刺不是用手的,是用剪刀一刀一刀地剪出来的。眼睛、嘴巴、鼻子,可以用剪刀刻出来。一只小小的、绿绿的、圆圆的、长刺的小刺猬就这样诞生了。它小巧玲珑、非常可爱。

捏青团作文 篇2

在时间的长河里,华夏悠悠五千年文明,沉淀出了许多宝贵文化遗产。勤奋智慧的炎黄子孙,创造出了许多奇迹。

立夏快到了,在我的记忆里,立夏总是飘着一股清新悠远、挥之不去的艾草香。每逢这夏日伊始,春季接近尾声的美好节日,一大家子人总是齐聚一处,一起做“米鸭蛋”。立夏做“米鸭蛋”,是家乡的风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流传不衰了。

做米鸭蛋的第一步自然是取材,当雨季来临,春天拉开帷幕,就可以去田间采摘新鲜的艾草。我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剪足满满一盆的艾草。这可能需要在田埂上蹲上好久,可是却别有一番趣味。剪艾草也是有讲究的,手法要恰到好处,不然就会影响米鸭蛋的质量。拿着一把大剪刀,经历了一次次地实战,我才学会熟练快速地剪艾草。无论艾草隐蔽的有多深,都无法逃出我的眼睛,摘着摘着,看着盆里的艾草越来越多,最后满载而归。接着需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把这些艾草清洗,烧熟,冷却,再切得细碎,和和好的面团揉在一起。开始艾草和面团还很分明,用力搓揉一阵后,就逐渐变色,淡绿色溢着清香气味的汁液融入了面团中,直至两者合一。这看似简单机械,可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外行的我只搓了一会儿,就觉得双手发软发酸,面团似乎没什么变化,而我再也没有力气了,只好甘拜下风。

面粉和好了,一旁的妈妈也将馅料拌好了。最常见的馅料莫过于咸菜笋馅和黑芝麻白糖馅,配置的过程都很简单。而包米鸭蛋的过程更是全家一起动手: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我,甚至是六岁的小妹妹都吵着要一起包。我用双手轻轻拈下一块面团,把它揉成扁平状,再往中间倒上一勺馅料,最后小心翼翼地搓成椭圆形,一个米鸭蛋就初具雏形了!刚开始,我包的米鸭蛋总是“露馅”,而且相貌奇丑,奇形怪状。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再加上我的小心谨慎,终于能包出像模像样的米鸭蛋了,馅料也终于听话地藏在里面不再流出来。把一个个带有我们汗水和笑声的米鸭蛋放进锅里蒸一会,待到出炉时,满屋都是艾草独具的清甜而悠远的香。

至今回想起那一锅大小、形状不一的米鸭蛋,也像回想起了那段浓浓的亲情和乡情。又糯又香,甜而不腻,余香袅袅,经久不忘。

米鸭蛋以及它的制作过程,都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它象征着浓浓的亲情、乡情,是家的味道。愿这份艾草香在我的心里,在奉化这块土地上经久不散!也愿这份亲情、乡情镌刻在每一个奉化子民的心中。

捏青团作文 篇3

在人间的十月天里,和风细雨里,雨蒙蒙的清明如约而至,在这个饱含思念的日子里,你吃青团了吗?

青团俗称“青圆子”,因为这上等美味也唯有清明节前后才有,所以青团又叫“清明稞”。

我对儿时清明节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外婆把做好的青团拿给我,对着我说:囡囡,吃几个青圆子,只有吃了这青圆子啊,才真正算进入春天。

把从野地里采摘的艾草细细切碎,用葛布滤出青绿的草汁来,与上筛得均匀的糯米粉一起揉成艾草面皮,然后把先前做好的馅料用清甜软糯的面皮包裹起来----青团的馅料最常见的有鸭蛋肉松和红豆馅。

馅料与面皮不断融合,形成了不同口味的青团以及对同一个春天的期待。把揉好的青团往蒸笼上一放,待揭锅之时,那扑面而来的味道似吹过树梢的春风,似解冻澄澈的溪水,似一院子的花香,舒服、甘甜、芬芳。咬上一口碧绿绿的青团,软糯糯的口感同红豆的香在口中久久不散,味蕾回味的片刻,是春天的味道。

时间从指缝中溜过,一眨眼,便已是七年之后。算起来,我离开外婆的日子又悄悄多了一年。当夜深人静之时,偶尔想起那时已背上行囊的我,和看着我远去背影的外婆。越行越远之时,身后似有声音传来,依稀听见一句:“清明节记得吃青团子......”

声音越来越小,如牧童的笛声终归在这辽阔的大地消失于夕阳落日之下。我回头,发现她已不在。

又逢清明,从街上买来青团,咬一口,还是春天的味道,将满满的思念都藏于这青团的柔软之中,让我想哭。

是青团让我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给予我对生活永不失落的勇气。愿你,也可以在每一年的清明节,吃到那饱含思念的青团。

捏青团作文 篇4

走到正门前,就能看见在门正中间挂着的那块牌匾。牌匾上写着“共青团公园”这五个醒目的大字。在正门的两侧,各有一个花架。夏天一到,上面就摆满了花盆。每个花盆里都有美丽的鲜花。有牡丹花、万年红、迎春花……每盆的鲜花都竞相开放。它们的香气引来了采蜜的蜜蜂和飞舞的蝴蝶,这些美丽的景色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走进正门,就能看见一片绿色的草坪,草坪里还长着白色的小花。在草坪的后面有一条长廊。在长廊里也有几个花盆。花盆里栽着葡萄藤和牵牛花。它们的绿叶把整个长廊都围了起来。每当炎热的盛夏,人们都在这里乘凉。

顺着小道,就来到了喷水池。喷水池是圆形的,周围还围着一圈儿蓝色的铁栏杆。在池中间,有一个又扁又粗的圆柱,上面盘着一条巨龙。那条龙眼睛睁得大大的,尾巴向上翘着,好像要飞腾到空中似的.。在龙的身上站着一个小孩,他就是神话故事中传说的那个哪吒。他单脚站着,右手拿着金钢圈,左、手举着长予,好像正在和龙搏斗似的。这碍碎闹海的景象雕刻得十分生动逼真。在池底,安装着无数个彩灯,彩灯周围围竭还有喷水管。到了晚上,彩灯一亮,喷水管就升开始喷水。喷出来的水形状不同。

这里的景美,人更美,长春第一汽车厂——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汽车工人用勤劳的双手,生产了“解放”、“红旗”、奥迪”……这些国产汽车犹如一支支画笔,在祖国大地上勾画宏伟的蓝图。

捏青团作文 篇5

春天来了!溪水叮咚叮咚地唱着歌,柳树迎着微微的春风跳着舞。温暖的阳光照着大地,一望无际的田野边,长着一种野花,叶子散发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人们喜欢把一种叫艾的叶子和面粉裹在一起,这种食物就叫艾青团。

爷爷围好围裙,带上塑料手套,做起了艾青团。先把艾青和面粉揉在一起,干了,放一些水,用力地揉,面团变成了淡绿、青绿和深绿,可漂亮了。手也痒痒了,忍不住也想揉几下,说:“爷爷,让我揉揉吧!”爷爷马上答应了,他又拿了一副手套给我。戴上手套,双手一碰到面团,感觉凉凉的,很舒服也很好玩。卖力地揉了起来。过了不久,面团终于揉好了,已经分不出哪个是叶子,哪个是面粉,青绿色。开始分面团了,爷爷把面团捏成长条形,跟油条差不多,又用手捏成一小团一小团,每团和乒乓球一样大。速度很快,非常均匀,就像变魔术一样。

青团分好了,现在要裹馅了。我们一共做了两种馅,一种是用黑豆做成的馅,叫豆沙馅,还有一种叫做咸菜笋丝馅,也非常可口。爷爷拿起一个青团,熟练地用手指把青团的中间打了一个洞,再把青团的洞变大,把馅裹进去,再一捏,一个漂亮的青团做好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艾青团从爷爷的手里变出来,小巧玲珑,可爱极了。

蒸青团,把青团放入高压锅里。蒸好后,青团变大了许多,香气扑鼻。清明节晚上,屋外灯光闪闪,月亮的光柔柔地照在大街上。屋内的人们其乐融融,吃着美味的艾青团又说又笑……

捏青团作文 篇6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清明・青团600字作文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盼望着、盼望着,清明节来了,青团也来了。

说到青团,我便“飞流直下三千尺”。清明节前一天,奶奶召集我们一起做青团,一走进厨房我就看到一摊黏糊糊又软绵绵的绿面团和一盆红豆沙。做青团,我会呀,因为我在学校学过,相比妹妹他们,我多少也是一个熟练工。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先取下分好的面团中的一小个,把它捏成碗状,用勺子舀一勺豆沙,把豆沙倒入“碗”里,最后把“碗”口捏合,一个青团完成了!我捏了几个后,觉得自己挺有成就的,于是把捏合的青团拿来一看,哎呀我的'老天爷!青团们好调皮,好几个露了馅:捏合的“碗口”太薄了,裂开了个超级大的口子,红红的豆沙露好似鲜果酱要溢出来。于是,我只好做一次医护人员,又用了一些绿面团,当作“狗皮膏药”,贴在了那些流血的伤口。青团的表面虽然难看了点,不过还算有用。

香喷喷的青团出锅了,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我知道青团表面看似光滑,实际上是奇黏无比的,所以我早已准备好了白砂糖。用青团蘸糖吃起来的口感果真十分不错,一口下去甜甜的,这是白砂糖的味道,再一口下下去仍然是甜的,这是红豆沙的味道,真是美味啊!三下五除二,我便消灭了三个。

吃完了,我问奶奶:“清明节,为什么吃青团呢?”奶奶似乎也不太知道。我查了资料知道:青团是寒食节的冷食,因为寒食节不可生火做饭。后来寒食与清明融合,青团习俗自然成了清明节的习俗。

青团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的代表食物,它不但为清明节代言,还让我记住另一个节日:寒食节。

捏青团作文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时节,我的奶奶都会为我们包青团。今天,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自己包青团。

首先,奶奶让我将艾草放进锅中,可我一放,它就像调皮的小鱼一样在锅中跳动,我的心里很不安,生怕它飞到我身上,果不其然,还好我闪得快,不然我的衣服就完了。接着,我把白白的糯米放在艾草中,搅拌搅拌,不知不觉,那白白的糯米变成了绿色,面团做好了。接下来开始揉面团了,我先把它们揉成圆形,可那面团一点也不听话,粘到这儿,黏到那儿,我有点泄气,可奶奶一直鼓励我。于是,我又做了次调整,将它们分开,然后把它们揉成碗形,再把馅放在里面,可一不小心,馅儿放多了,一大团馅冒出来,我吸取教训,少放一点,一个完美的青团完成了,我做的青团一个比一个漂亮,奶奶给我投来表扬的眼神。

青团做好了,原来,只要努力什么事都做得成。

捏青团作文 篇8

每逢四月清明节,我们都要去祭奠先祖,赏花踏青。当然在这个春天的节日里,也少不了一样特别的江南美食——青团。北方的很多小朋友可能都没见过,更不用说亲手制作了,那么就让下面这位同学来教教你们怎样做成好吃不黏牙的青团。

又是一年清明到,古诗云:“清明時节雨纷纷。”果真淅淅沥沥的春雨一直下个不停。我和妈妈依然按照原计划去乡下的外婆家,因为去年就和外婆说好了,今年我要亲手做青团!

刚到外婆家门口,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拎起外婆准备好的小菜篮子,快速地换好鞋,急匆匆地跑到房子后面的菜园里,开始找做青团需要的艾草。外婆告诉我怎么辨认可以吃的艾草。我按照外婆的示范,轻轻地掐断刚长出来的`嫩草叶,放到鼻子下面闻闻,一股艾草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的脑子里立刻闪现出冒着热气的草绿色的青团,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我们三个人采了满满一篮子的艾草。

回到家,外婆首先将艾草拎到池塘边,将里面的泥土、枯叶子全都清理掉。洗好后,外婆端来一个木盆,将艾草倒进盆里,然后使劲将艾叶揉成一个个团子,深绿色的艾草汁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揉出来了,并且散发出一种非常好闻的清香!外婆再将艾叶剪碎,倒进糯米粉,混合着艾草汁均匀地搅拌。这个过程很费力气,妈妈也开始帮外婆一道揉面团了。我眼巴巴地看着,心里很是着急,想加入其中一起动手,当然也想将青团早点吃到嘴里。

终于,揉面团工作结束了,可以包馅了!我赶忙揪了一大块揉好的面团,先捏成窝窝头的形状,小心翼翼地将红糖和芝麻填进去,再慢慢地捏成包子的形状,可是我手中的面团总也合不拢,无奈之下只好向外婆求助,外婆手把手教我,并向我传授经验:主要是巧用食指和大拇指的力量,在收边的时候,要用巧劲,快速地揉捏,就可以合拢起来了。在外婆的指导下,我终于做好了一个青团!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妈妈和外婆动作要比我快得多,转眼间已经包了一大盘的青团。而我的脸颊、鼻子上到处都是面粉,成了一个大花脸!

接下来,就是烧水蒸青团了。青团刚一出锅我就拿了一个,但是由于太烫,我不得不一直吹气。等到青团凉了,迫不及待地咬一小口,青团甜甜的、黏黏的、香气扑鼻,真是太好吃了!

我爱外婆家的青团!

捏青团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青团,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我来到厨房,看见盆里有一大团看上去发霉了似的绿东西,觉得很奇怪,便去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说:“这是用面粉搓合一种草,再加上一点水做成的面团。别看它这么难看,其实是用来制作青团的。”听到包青团,我就来劲了,一定要帮外婆一起包。

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面团来反复搓揉,使面团变软。搓着搓着,我的手都要没力气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看到外婆还是那么用力地搓,我也就坚持了下来。

搓好面团之后,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把面团分成一块一块的,再取出其中的一块拿在手上继续揉。外婆说:“先在粉团的中间戳一个洞,再用大拇指把四周的粉捏得薄薄的,最后把粉团做成碗口形状,就可以放馅了。”我照着外婆说的去做,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做不好。这粉团太不听话了,好像成心要跟我作对似的。就在我打算要放弃的时候,外婆说了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我又继续做。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粉团捏得有点像碗口的形状了。然后,外婆又教我怎样放馅,怎样封口。原来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讲究的。我学着外婆的样子,认认真真地做,终于把一个青团包好了。我激动地嚷了起来:“我成功了!这个青团一定要留着自己吃。”外婆看着我这兴奋的样子,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我看见外婆把包好的青团贴上几片叶子,再把叶尖剪掉,觉得很好奇,就问:“为什么要贴上叶子呢?”“这样蒸起来才不会黏着锅,方便拿出来。”外婆边贴着叶子边说。我见外婆这么忙,也过来帮忙。

最后,是把青团放入锅里蒸。我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就问:“外婆,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外公听见了,抢着回答:“吃青团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就拿我们这些农民来讲,青团又称苦团,吃了青团后,就要开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开始了。”听了外公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青团蒸好后,揭开锅盖,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凑近一看,个个青团晶莹剔透,就像一块块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说:“青团要凉一会儿吃才香。”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着。凉了一会儿,我们全家人就聚在一起吃青团。我尝了一口,真是又软又香,有一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这次包青团,不仅让我尝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团,还了解到了关于青团的知识和传统,真是令人难忘啊!

捏青团作文 篇10

我的家乡有个习俗,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青团,我家也忙碌着过节。

清明节的早上,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从菜场里买来了做青团的材料。只见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我走进厨房,看见妈妈在揉面团,面团里加了一种草,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草呀?”妈妈说:“这种草叫青。”

过了一会儿,一个圆圆的面团呈现在我的眼前,妈妈说:“可以包青团了。”我听到“包青团”就来劲了,我一定要帮妈妈包青团,学着妈妈的样子,取了一块面团搓了起来,妈妈教我先在粉团中搓一个洞,再用大拇指捏得薄薄的,最后把面团做成碗口的形状,把馅放进去,并封口,可手里的粉团就是不听使唤怎么也封不了口,当我正要放弃的时候,妈妈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捏青团作文 篇11

“哇,真香!”一大锅热腾腾的自制清明团子出锅啦!奶奶吃了一个甜的,细细地品尝,“嗯,味道不错,手艺真好!”她赞赏道。教室里一片其乐融融的景像。

这一切都要从中午说起,因为下午要包清明团子,所以老师让我们通知要来的家长早些报到。我也通知了奶奶,可是她怎么还没有来呢?看着家长们陆陆续续的到达,我心里更慌张了,不时地瞧教室门口。

“请小组长来领面团!”突然虞老师的声音如闷雷在半空响起,“快点,面团会冷的!”组员们催促我道。噢对了,我差点忘了我作为小组长的职责了。我一个箭步冲上讲台,真幸运,我是第一个!而且还领了很大的一块面团。我喜滋滋的捧着这面团回到座位上,眼睛还是向门口望去,险些把面团丢到地上。“唉,你小心点,还不如我来当呢。”罗润之见我这样魂不守舍,连忙拿话提醒我。

家长们都到齐了,只剩我奶奶了,啊呀,我带的材料都还在她手里,怎么办啊?但是时间在不断往前,我们开始做了,我只好先把奶奶扔在一边,按照罗润智妈妈说的开始做:先将面团揉成一个小圆,再压扁,要很平很平的那种,不能有凹凸起伏,再在里面放馅,然后把边对好就大功告成了。做这个我可是强项啊,因为二年级时老师在美术课时教过我的。还说我手巧呢。

不过奶奶还是没到,我愁死了,正无计策时奶奶正从门口探进头来,我连忙跑过去,内心兴奋得不得了。奶奶一坐下就手脚麻利地干了起来,她兴致勃勃地参与了进来,哇,好快,不一会儿就包了一个咸的,而且样子明显不错,我连忙把我捏的“面团碗”递了过去,奶奶快速地旋转着,并麻利地盛好了馅,我也现学现做,但总是不让人满意,捏成了一个螺旋形。虞老师正好经过,见了我的手艺,笑着说:“哟,这不变成包子了吗?”奶奶笑得眉毛成了一朵花。

快结束的时候,绍老师拿了个小面团不知在做什么,我们凑近一看,哇,原来是个小刺猬,她向我们组借了一点豆沙,又点了两个芝麻眼睛,也去蒸了,我们很兴奋,更让人兴奋的是,虞老师夸耀起我们组来:“你们组的馅最好,芝麻喷喷香,咸菜也切得细细的……”大家一起说:“虞老师,要尝点吗?”

蒸好,哈哈,好诱人啊,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我吃了一个咸的,真是好爽啊,不过回家后又发现做得最好的小鹅和刺猬全在我这里哎,我是不是大赚了呢!

这次,做清明团子真是太兴奋了!真希望还有下一次啊。

捏青团作文 篇12

每逢清明节,就到了无锡人吃青团的时节。春日里第一次吃青团,也被称为尝春。青团藏春,软糯、绵甜、草香馥郁,无锡人爱惨了这口。

每年清明前,我都会去外婆家,和她一起做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青团的青是怎么来的,青团的颜值有多高,清朝袁枚,很早就在《随园食单》里给出了答案。外婆家菜园里,就种了很多做青团需要的艾草。轻轻地掐断刚长出来的嫩叶,闻一闻,一股艾草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将艾草洗净后,使劲将艾草揉成团,深绿色的艾草汁就被挤出来了,并且散发出一种好闻的清香。外婆再将艾草剪碎,倒进糯米粉,混合艾草汁均匀地搅拌。

终于,揉面团工作结束了,可以包馅了!外婆准备的是传统的豆沙馅。将精心挑选好的红豆泡上一晚,然后蒸熟碾细,入锅反复翻炒,软糯的豆泥在锅中翻滚着,直到细腻的沙感呼之欲出。这样的豆沙才不会给人有太甜腻的感觉。

包青团是我的拿手活,从米粉团中揪出一小块,用双手搓成一个圆溜溜的球,再用大拇指压在圆球中心,放在手掌上不停地转动,做成一个小碗的形状,再用勺子舀了一小勺豆沙进去,再把小碗的口子收拢。一个个青团活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又似一只只温顺的小猫;如同一块块光滑的翠玉,好像每一个青团都有一个自己的模样,各不相同。

揭开蒸笼的那一刻,艾草的清香扑面而来。一个个绿油油,软糯糯的青团趴在粽叶上,水蒸气把每个青团的表面都渲染的油光水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顾不得烫一口咬下,糯米香,豆香,艾草香,混杂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味蕾上爆炸开来。

无锡的春天很短,吃青团的日子也就是那么几十天,清明一过就难找了,稍微耽搁就吃不上,就要再等一年,所以我也格外珍惜吃青团的日子。咬一口藏春的春图,让舌尖感受温暖的春意,这才能触碰到实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