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课件精选: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2-07-07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有了严谨的教案课件,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地掌握知识点。要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课件精选: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引领着教学方法的新潮流。作为教师首先要积极响应,至少掌握一两种新模式,关键还是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角色关系,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创新的课堂核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个性创新。要客观辨证地审视传统教学法,讲授法至今仍然是非常好的最见教师功底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年青教师首先要运用好这一方法(多看百家讲坛,肯定受益匪浅),我们不应一说改革就六神无主,或者飘飘欲仙,必须脚踏实地,做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随便拿一个课件,照“件”宣读一节课,这样肯定不行,在课件资源十分丰富的条件下,必须注意两点:

(1)学生的实际水平(地区差距);

(2)取舍有度,切忌滥用课件,华而不实。

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形成自己特色且符合实际的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f215.com编辑推荐

[2024课件]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一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4课件]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一”,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历史教学中,往往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基本模式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评价、归纳总结五个基本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通过活动、体验、表现来完成教学。

为了很好的贯彻问题式教学,本节课的设计环节如下:首先,从学生自己组织的新闻播报导入本课,引出辛亥革命的主题。第二步,给学生5分钟时间预习新课,梳理辛亥革命的线索,并按小组把线索写在黑板上。第三步,从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革命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做了哪些准备?通过这样的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问题即革命的准备阶段。第四步,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结果来描述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对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后,还设计了一个学生自己反思提问,考察其他同学的活动。第五步,反思革命成败,感悟革命激情。

本节课在设计上,遵循一个基本模式,从提出问题到分析、解决问题、反思、归纳评价,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也充分体现了问题的基础、层进、综合、开放等特性。特别注重发挥小组成员积极性,通过讨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其中还设计了小组及个人的反思评价量表,学生需要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做反思。比如,在课堂的最后,学生要反思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在小组活动中做了些什么,自己是怎样调节自己的学习的,如果自我评价是否定的,那就要考虑以后如何改进,等等。

但是在本次课堂教学中,设问的技术和提问的技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问题式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认为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既要有学生个体的自主思考探究,又要有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关注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但是个体的自主思考就会忽视,或者说是教师不太相信学生,不敢放手,往往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很短,迫不及待的要提示学生。而且,在反思、反馈评价过程中,虽然有设计评价的量表,但是这种单纯的数字表格很容易流于形式,反思的真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特别是反思本节课堂教学对问题式教学的贯彻运用,我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努力和改进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二、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备课方面下功夫,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

[实用课件] 高中历史教学思考(写作示例)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老师才能在面对学生时心有成竹。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实用课件] 高中历史教学思考(写作示例)》,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虽然作为一门考试升学的科目,但是我们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历史。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明白自我是谁了。

历史科是一门综合学科,资料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历史的学习对于人尤其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构成中的青少年学生更加重要。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历史学习,历史学家司马迁说:“有国者,不能够不知《春秋》”;伟大领袖毛泽东熟读二十四史。古人说得更好:“学史使人明智”,确实如此,使学生认识学习历史在认识社会、决定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认识到历史很重要,学习历史不只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激发学习兴趣,达成学习目标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好处,它能够帮忙学生进一步明确历史学习的社会好处,唤起学习历史的热情,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

1。针对教材的枯燥无味,教师在备课时要多搜集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尽量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历史故事中灌输着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传递人文精神,树立起民族气节和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老师讲的简单,学生们学的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2。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创设形象直观的历史情境,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抽象的变具体,制作优秀课件、剪辑影像资料,丰富学生的试听感受,渲染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与课堂气氛的关系很大。有提问而又得当,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处于用心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往往一堂课的重点部分透过一到两个高质量的提问就能解决。而这一到两个提问往往能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所以教师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把自我精心设计的这一到两个提问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从中悟出提问的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教学改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既对立又统一,在这对矛盾中,双方都是用心因素,把两者的用心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用心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潜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所以历史学习,应在学生主体自学、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大胆质疑,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随着课改的进行,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能够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事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治史潜力。组织历史辩论会、一分钟的历史演讲、撰写历史小论文、组织历史文物参观考察等。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提高了学史兴趣,同学之间也增进了解,师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学生在撰写“抗美援朝利弊谈”中,还走访老人,进行访谈,增进了对社会、民生的了解

。只要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不一样的教学模式都能够尝试一下。

四、老师要建构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爱屋及乌”。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务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老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尤其要帮学生清扫心灵的垃圾。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点亮学生心灵之灯。所以我们历史教师要利用自我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忙、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阐述历史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潜力为教学中心,若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的境界,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推荐课件] 高中历史教学思考篇二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推荐课件] 高中历史教学思考篇二》,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进行课前反思,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对教学目的进行明确,整个教学环节缺乏计划性和连贯性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实际教学过程较为盲目。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都是以教师的主观兴趣作为主要选择标准,从而导致教学过程出现严重的“跑题”问题。历史教师在讲解各种知识点时,一般都是大量论述自我观点或者态度,不能结合实际教材来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受到重视。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反思工作,在上课之前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目的,坚持教材内容的指导作用,合理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例如教师在对“甲午中日站争”进行讲解时,首先要明确相关章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即让学生明白战争的前因后果,并对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行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从而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能够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二、通过教学课堂反馈信息来提升教学针对性

很多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难认识到对各种课堂教学信息进行反馈的重要性,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或者沟通,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反馈,导致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还要强化整个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升历史教学效率。[2]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试或者提问等环节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对整的教学课堂进行反思,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强化教学,从而提升整个教学效率。

三、做好历史教学课后反思工作

不同的高中历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同之处,因此,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教学方法并不存在好坏之分,主要是看教师如何对教学方法实施改进,能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加以重视等。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能够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并且及时总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制定并完善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3]例如教师在讲解“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展示工业革命产生的生产工具,利用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等给学生提供相对直接的视觉感受,从而让他们对工业革命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利用多元评价方法强化师生沟通效果

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所有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突出这一主体地位,坚持学生学习需求的导向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时,大都是根据自身角度来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从而导致整个评价过于主观,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种问题,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并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从而获取更多可信度高、全面科学的信息,给教学反思活动提供一定的资料数据,有利于教师对各种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教师在利用多元评价方法时,可以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学生评价教学活动、调查问卷等方法来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对实际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让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教师在讲解不同的历史知识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必须要能够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历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4]通过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分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自我主观性的影响较为严重,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整个教学反思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并且采用全面科学的分析方法,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升自我教学魅力,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精选(12篇)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经过整理,中学范文网的编辑为你呈上高中历史课件教案,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一)地位及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现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总结,又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背景。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根据新课标我设置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交战双方、性质、结果及以及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3、通过评价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多角度地观察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构建本课知识树,探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战争的性质、后果和深远的影响。

2、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以史为鉴的意识。

3、通过图片欣赏,观看影片,焦点关注,时事报道等活动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战争的憎恶、对和平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

2、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性后果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大战的性质及大战结束的原因。

二、说学情

年龄特点:思维敏捷、积极性强、好奇心重,关心国内国际局势。

具备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和简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基本上能辨别是非,但不够全面 ;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通过6W法、阅读分析法、情境体验法、归纳构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教法

通过学案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材料教学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

(一)图片导入、情境激趣 (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三)互动交流、质难问疑 (四)以史为鉴、情感升华

(五)整理归纳、知识建构

(一)图片导入 、情境激趣

通过现代战争的图片展示,导出发生于1914-1918年燃遍全球战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用6W法(原因why 、时间when、人物who、地点where、经过what、性质结果影响how)自学“一战”的基本概况。

(三)互动交流、质难问疑

设置了“时事报道”环节:

小组合作后,学生派代表以记者身份对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进行报道,增强故事性,让学生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大战的导火线,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此外,还设置了“合作探究”环节 :

1、探究问题一:“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材料得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让学生对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探究问题二: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从刺杀目的、手段性质、刺杀结果三方面来评价。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 一分为二”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通过这种途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

3. 探究问题三:“一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学生从各个国家的角度归纳概括得出答案,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并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4. 探究问题四:“一战”的性质和影响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一战”爆发的原因,参战国的性质和目的以及战争后果等方面出发,分析得出它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战争的深远影响是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这场战争是一场罪恶的战争,同时它也改变了国际格局。

(四)以史为鉴,情感升华

通过观看《凡尔登战役》 视频,让学生感悟战争的残酷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让学生树立和平的意识,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我通过以上途径来突破本课重难点。

(五)整理归纳、知识建构

让学生自己用知识树归纳本课知识点,建构本课的知识框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让学生根据学科特点主动获取信息,提炼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规律性认识,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用“一二三四”总结本课。

最后,本课的教学设计适应现代课程观要求,发挥历史的现实性功能,拉近历史与现实、与学生的距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

五、教学反思

1、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读问题的时间不是太充足,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效果。

2、讨论的重点还可更多地放在结合实际方面。如现在的美国对伊拉克、利比亚的战争,“斩首”行动等,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恐怖行为?个人所进行的和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活动性质一样吗?对现在美国的行为如何评价?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我将按教学理念、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思路来说课。

●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历史课程要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即: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说课标:

对于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电影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应该能讲述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掌握导致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并形成一定的认识。

●说学情

经过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他们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12课,本单元的前5课是以经济近代化为主线,介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则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如大屏幕所示):

(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阅读、分析教材,了解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深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识,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参与探究、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各种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激发爱国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我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一)重点:

1、知识:结合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难点:探讨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认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和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关系。

●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决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情境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积极创新等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二)学法指导: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去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说教学过程设计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分析课标、学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我的教学设计包括下列环节:(大屏幕展示)

教学环节一:我行我“究”———学生课前探究

教学环节二:引生入境———一句话导入,直奔主题

教学环节三:我行我“秀”———探究展示、课堂小结、板书

教学环节四:我行我“思”———提高、升华

教学环节五:我行我“练”———巩固、训练

教学环节六:我行我“论”———课后作业,撰写小论文

具体设计如下:

(一)教学环节一:我行我“究”———学生课前探究

◆具体做法:将学生分组,印发课前探究学案(详见说课稿附件),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并把搜集的有效图片、文字等资料和探究成果整理成ppt,以备在课堂上做展示交流。

探究学案设计的问题如大屏幕所示:

第一组:1、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如何理解“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第二组:1、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列举近代中国几部著名的电影,并指出其主要题材是什么?

3、近代报刊和电影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三组:近代中国日常礼仪、婚姻风俗和丧葬礼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设计依据和意图: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使学生能像一名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历史,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环节二:引生入境———一句话导入,直奔主题

◆具体做法:教师直接一句话导入:“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接踵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设计依据和意图: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课前探究,直接一句话导入,简单明了,引导学生的'思维直奔本课的主题。

(三)教学环节三:我行我“秀”———探究展示、课堂小结、板书

预计20分钟左右

◆具体做法:

第一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课前探究的情况,包括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

第二步:教师加以点评,引导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总结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原因,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的关系。同时,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生成板书。

◆设计依据和意图: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对自己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又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

(四)教学环节四:我行我“思”———提高、升华

预计10分钟左右

◆具体做法:

第一步:教师大屏幕展示相关材料和问题(如大屏幕所示);

材料一: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与中国传统消费方式和文化有很大差异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也开始在当时中上阶层出现。如留声机、自鸣钟、电影、霓虹灯、火车、电报、机动车等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商业与娱乐方式的变化;广告和时尚杂志的出现,从时间、空间、感官、概念上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中产人群开始以看电影、喝咖啡、品西餐、穿西装、举行西式婚礼、开舞会等形式展开社交活动,形成不同群体的社交场域。

——郁方《中国的中产阶级与他们的消费文化》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上流社会活跃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却手持文明棍,西装革履,吃着西餐,满嘴洋文,恨不得自己生成蓝眼珠、黄头发、高鼻梁,对中国的传统文明嗤之以鼻,这是一种很尴尬的现象。

材料三:茅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出现了“西化”的趋势?你认为材料中的“中产阶级”接受西方消费文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很尴尬的现象”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吴老爷为什么会昏死过去?

3、结合材料和课前探究,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外来文明的冲击。

第二步: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指导和规范;

第三步:学生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教师点拨,并适当进行学法指导。

第四步:展示相关图片,播放歌曲《中国人》,创设情境,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设计依据和意图: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再一次为学生创造了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当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以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环节五:我行我“练”———巩固、训练

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做五道有一定思维含量、涉及本课重点知识的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弥补学生对某些知识点认识的不足,进行必要的教师进行必要解题指导,使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课堂训练:

1、“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以下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样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D.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3、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上海

A、经济发达B、交通便利

C、开放早,受外国影响大D、人才集中

4、(08年江苏高考试题)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5、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近代中西文明、新旧文化冲突激烈

B、西方先进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程度受到中国社会条件的制约

C、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既有进步性,也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D、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比政治制度变革更加复杂和滞后

(六)教学环节六:我行我“论”———课后作业,撰写小论文

题目如大屏幕所示:

撰写论文:

结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认识,谈谈你对当前“哈韩”、“哈日”现象的看法。

(要求:字数不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作业设计说明: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题的设计,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历史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

最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英国学者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由此可见,历史认识比知识重要,学习过程比结果重要,探究体验比结论重要。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教师课程理念的更新,利用了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合理的课程资源,力图引导学生从接受性、知识性、封闭性的学习走向探究性、方法性、开放性的学习,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3

各位领导和同行:

大家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通过上公开课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开诚布公,多多指出我这节课堂教学的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下,我将从三个大的方面先抛砖引玉。

课前准备

一、教材地位:《“蒸汽”的力量》在专题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条件、成就和影响。工业革命是英国崛起的重要途径,也是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重要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原因及条件。本节内容一直在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学好本节对于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发展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仔细梳理教材知识,并结合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确定以下作为本节的重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的条件和主要成就;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结合班级学生具有一定自学能力,但分析归纳能力相对较差的学情,确定了课堂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和主要成就;分析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特别是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1840年英国工厂主威廉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看图说话,总结和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阅读“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了解各个行业新技术和机器的重大成就,

学生讨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提高学生阅读、概括、归纳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讨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和自然观,确立以人为本,关心生活质量的.意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

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本课整体贯穿宜川中学倡导的“预习——互动——检测”的教学模式,鉴于本课内容较多,知识体系不是很明晰,采用课前预习的方法。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情景再现法、总结概括法和小组讨论法等,以问题为载体,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起引导作用。

学法——本课主要指导学生采取自主阅读法、图表阅读法、提炼概括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学习,并了解一般的历史思维角度和解题方法。

课堂实践

五、教学过程和策略

导入:

授新:

本课分三大步骤和四个环节展开,贯穿一个理念。

1、预习的检查和巩固阶段:主要通过“过关斩将”和“思维地带”两个环节来体现。

“‘大工业’的狂飙时代”一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所了解,如果单纯重复史实的话,比较枯燥。所以授课时换了个角度,采用故事的形式(“工厂主威廉的一天”),将英 国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故事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看图说话的方式归纳出工业革命的知识点,这样子比较生动、有趣。

“打造‘世界工厂’”一框主要讲了工业革命 对英国的影响,鉴于课标只要求探讨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结合新课标理念,我的处理是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不做具体知识的要求,只作为训练学生提炼概括能力的学材。

“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主要讲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此处课标的要求是探究,但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相对匮乏,加上教材内容简单明了,我的处理是把本框题作为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学材,同时通过概括也达到了对课标要求的主线知识的明确,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对尚有讨论空间的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进行了重新处理。

2、知识的小结和拓展阶段:主要通过“各抒己见”环节来体现。

本课课题是“蒸汽”的力量,也就是重点讨论工业革命的影响,那么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什么地方?鉴于这些疑问,设置了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讨论,既是教材内容的小结和拓展,又是训练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整体、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可谓一举四得,这就是虽然课时紧张,但我仍然作这样处理的用意所在。

3、知识的检测和升华阶段:主要通过“课堂练兵”环节来体现。

习题主要注重基础性,紧扣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巩固课堂知识,并体验到课堂学习的成就感。其中课后探究性问题“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启示?”的设置主要希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4、一个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预习——互动——检测”的模式是体现这个理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析讨论也是体现,教学过程中注意一般原理和思维方法、做题方法的传授,也是基于这个理念。

课后反思

上完本课后,虽然还没有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反馈,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觉得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如:预习检查仍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加强;检测习题可以再有梯度一些;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学生积极性没有淋漓尽致地发掘,以后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可多让学生活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自己还有很多,今后会更加努力,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4

一、过程设计

导入:请一学生阅读上节课课文的倒数两个自然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受到很大刺激,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商鞅辗转来到了秦国,辅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进行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运动。”

通常课堂教学的导人新课,是注意本节课与上节课的衔接,没有必要就不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这段课文阐述了秦孝公急于变法的细节,完全可以做开场白。

问题1:秦国变法的决心来自哪里?

学生能想到决心来自国君秦孝公。教师要进一步说明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成败决定于国君,成果能否延续则要看变法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商鞅是卫国公子的儿子,他姓公孙,应该叫他公孙鞅,或卫鞅,后来他率秦国军队打败了魏国,秦孝公把商这个地方赐给他,封号“商君”,《史记》中有一篇他的传记,司马迁按封号取名“商君列传”,后人习惯上叫他“商鞅”。小小的卫国实际上是大魏国的附庸,地域都在现在的河南省,因此,商鞅应该算是河南人。他起初投身于魏国丞相的门下。

故事1:魏国丞相公叔痤非常赏识商鞅的才干,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亲自来探望,问:“您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谁能接替您呢?”公叔痤说:“商鞅虽然年轻,但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以把全部政务交给他。”魏惠王沉默不语。公叔痤让左右的人都出去,又对魏惠王说:“大王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去别的国。”事后,公叔痤本着先国君后臣子的原则,把原话又告诉了商鞅,让他赶紧逃走。商鞅却不以为然,说“魏王不听你的话起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结果正如商鞅所料,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的建议很荒唐。

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

商鞅真是个人才啊,你看,他对自己命运的判断很准确,面临被杀头的危险,还那么从容,一般人做不到。说明他判断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有政治头脑,有政治智慧,是一个可以担当重要政治责任的人。

上述故事教科书只讲了一半,完整地讲这个故事,意在介绍商鞅这个人的特征。商鞅长的什么模样?史书没记载,教科书里的画像也是根据他的性格想象的,一幅冷面孔,看上去坚毅、果敢。商鞅是变法的主角,因此必须让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人。以往教学大都忽视人物的个性,讲王安石变法,不讲王安石这个人,讲张居正改革,不讲张居正。尽管考试很少涉及人物的个性,但这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历史情境进而理解历史的“药引子”。商鞅的个性特征和政治智慧与他后来能够推行改革有直接关系。

但是,他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当时只有一个渠道──把自己推荐给一个能够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于是他跑到现在的陕西,投奔决心发愤图强的秦孝公。

故事2: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商鞅也得走门路,怎样打通的关系?史书没有记载,这已不重要了。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求见。第一次见孝公,他大讲“帝道”,即:黄帝、尧、舜等统治经验。孝公听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气地斥责景监:你怎么介绍这样的混入?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人呢!景监挨了训,责备商鞅。商鞅却说,我在试探他的想法呢,要求再次接见。5天后,第二次见孝公,商鞅大谈“王道”,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国方略,秦孝公耐心听下来,但不以为然。事后又责备景监,景监又责备商鞅,商鞅说,我还没说到正题呢,请再安排接见。第三次商鞅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到战胜各国、富国强兵的话题。秦孝公对景监说,这个人行。我还要和他谈谈。商鞅就争霸之道、强国之路,再次与孝公交谈时,孝公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地挪动双膝,凑近商鞅(那时还没有椅子。席地而跪坐)。两人一连谈了几天,孝公还不满足。

问题3:司马迁就这件事评论说,谈帝王之道本来就不是商鞅的本意。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可是商鞅为什么不直接切入正题呢?

这是一个引导想象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猜测,比较合理的解释包括,试探孝公的诚意、志向、价值观念;商鞅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啊,夏禹、商汤、周文王如果按照帝道行事,就不会出现夏商周三代了。落点应强调:时代不一样,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应该选择新的政策。

问题4:为什么秦孝公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但他还屡次接见商鞅?

这是教科书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学生可以想到。为什么不感兴趣?就是时代变了,按照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这个故事有情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问题设计成两个,意在说明两个人的思想一致,这才能够结合。用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思考问题,改革都是要改变传统中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改革关键在于主政者,他们的思想决定改革的力度。

故事3: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大臣甘龙认为:“依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力就会成功;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是不能与你讨论变法问题。”大臣杜挚又提出:“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商鞅回答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因为不改旧制而亡国。违反旧制不能否定,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辩论的结果更加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问题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商鞅留传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能拘泥于旧制度。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和推进改革有什么关系?

设计这一问题,是让学生认识改革需要作充分的舆论准备,估计学生可以想到。可能想不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上层,教师应强调这一点,以便认识其他改革。改革者意志坚定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的征途不会因为一次辩论而一帆风顺。最后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后世改革的依据。

故事4:变法的法令拟好了,但没有公布。商鞅派人在城中人流较多的市场南门,立起一根大约6米多长的圆木,布告:“谁能将此木搬到市场北门,赏十镒黄金。”一镒按照20两计算,就是200两黄金,一两约折合今天20克多一点,(也有说合31.25克),至少4公斤的黄金!太多了,没人相信,也就没人去试。“谁能搬,赏五十金!”有个楞小伙儿扛起木头搬到北门,没想到,立马就得到五十镒黄金(20多公斤啊)。这事能不传开吗?

问题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可是,这么多黄金的赏赐,秦孝公多心痛啊。司马迁说的是赏“十金”“五十金”,春秋战国时,黄金的单位有时论“镒”,有时论斤。一镒20两、一斤十六两,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

这样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兴趣。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35—前93年,这个故事应该发生于商鞅变法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356年。变法的起始时间写在板书上。司马迁追记200多年前的事,从时间上说,《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已不是原始材料。司马迁是严肃的史学家,他写这个故事肯定有依据,至于细节是否完全准确,可以存疑。在学生发言后,这样解释,目的有二:一、变法开始的时间容易让学生记住;二、对史料要看是否是当时人的记载,这是渗透历史重证据的意识。

就这个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么?

学生马上反应“取信于民”。仅仅是“取信”吗?还有“令行禁止”的作用,等于布告天下,千万别拿政府的法令不当回事,不信你就试试?11912年,##在你们这个年龄曾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三叹”商鞅这一做法,还得了100分呢。文章怎么写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看。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开始变法。看教材: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帛,指丝织物。还有,因懒惰而贫穷的要罚为官奴。再看后一页: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承认土地私有,那么生产积极性就能够提高;配之鼓励耕织的政策,产量就可以增加。因懒惰而贫穷,全家都要失去自由,这就逼着懒人干活。强制到年龄分户,史学家考证,17岁就要另立门户(你们这个年龄),也有说以身高5尺、7尺定年龄,不分户就要多交税。这些都是以农求富的政策。

问题7:这些政策使农业发展起来,秦国税收增加了。农民有哪些税收负担项目?

教材没有说明,估计学生回答不完整。确认土地私有,是要按亩征税,实物税包括粮食和帛,免除徭役说明农民要出徭役,还有户口税。可以再追问:怎么理解秦国的土地私有权?学生肯定语塞。结合学生的经验启发:你家的房屋是私有的吗?要不要每年缴税?税额多少?结合古代国家强制分摊到土地上的赋税负担,说明土地私有不是现代意义的私有权概念。

统一度、量、衡,也是一个高明的经济政策,好理解。有时间可说明那时度、量、衡与现在标准的差异。

新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奖励军

功政策的推行,使没有军功的贵族就要失去贵族身份。编户制和连坐法的推行,老百姓也不适应。新法推行第一年,有上千人到秦都“上访”,这时又发生了太子犯法的事情。

故事5:商鞅知道后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就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犯法。”太子违反了什么法令,司马迁没写。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啊,总要留点儿面子,不好动刑,商鞅就严惩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削掉鼻子,另一个脸上刺字涂墨。这无疑会产生轰动效应。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新法令了。

问题8: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进入高二下学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但是从整体上看,文科班学生的素质并不理想:课前预习情况很不乐观;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倒是会做笔记,但课后是否会根据笔记复习梳理知识点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部分同学课堂纪律堪忧;学习普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愿意开动脑筋多想多问;作业完成情况喜忧参半……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对高考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何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让同学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5

 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高一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方法与过程: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高一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高一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高一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高一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高一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材料分析: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高一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武官师执掌军权,各类官职的主要职能划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商朝疆域图》和高一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高一学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材料说明:“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西周疆域图)

1、西周的分封制(“分土封侯制”)(武王开始,周公继续)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响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高一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高一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的特点)。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总结: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②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⑵、过程与方法: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灵活运用学科整合等形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爱国主义情感,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背景的铺垫,需要学生做到对知识的有效迁移和概括总结,所以被认为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并且,在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主动学习,有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与时事联系引导法导入、问题预设法等。在这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分析问题的诱导,做到“因材施教”。

说学法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归纳法、对难点的合作讨论法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把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古为今用,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

学习目标

孔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北京欢迎你》,同时大屏幕展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提问:这五句话出自哪里?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迎宾用语这一导入设计,在于让学生了解现在孔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孔子”这一重点。

二、预习反馈

让学生简单介绍孔子,并完成体现学习目标的表格,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学习探究

(一)孔子

孔子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课上有所了解,并结合学生刚才谈到的对孔子的了解。

教师出示:(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予以补充总结。

(1)孔子生平:展示孔子像及生平简介。

(2)思想主张:孔子思想以“仁”为主。

①提问:“仁”的意思,借以了解孔子的思想。

②提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孔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对吗?

可以让学生辨证的回答这一问题

③畅想天地:孔子倡导的“仁”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学生谈完的基础上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

(3)文化成就:

提问:你知道孔子在文化领域有哪些贡献吗?

在学生看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强化记忆。

(4)教育成就:

提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让学生看书中有关内容并结合语文课所学,在谈完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小结:

①创办学校,广收门徒(展示图片、总结)

②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对这些教育方法予以解释。并总结孔子及学说的影响力。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

这是本课的难点。应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百家争鸣?再去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难点。

2、表现: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1)提问:“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教师以图片的形式作小结。

(2)看书填表

让学生自主阅读P60-61页的内容,学会标记知识点,完成图表的填写。

3、影响:促进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4、小结:

再次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主要知识点,加强学生记忆。

四、强化练习

分为知识巩固、问题探究两部分。

五、堂堂清

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六、推荐作业

分为能力拓展、课下练兵两部分

七、附板书设计

第11课孔子和百家争鸣

思想主张

孔子教育成就

(春秋)

文化成就

形成原因

百家争鸣代表

(战国)

进步作用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要求一节课让学生了解五位思想家,内容很多不可能一一理解的特别透。所以我就采取了简化处理,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了一个表格的形式。由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各位思想家的成就,条理清晰,印象深刻。学生基本都能概括出来,而且当让学生说时学生非常踊跃。本节课的最大收获就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本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觉课堂容量太大,所以这次说课我把本来课上应做的问题留做了课下作业,应该说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儒家思想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宋明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明清出现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历年高考也多有涉及,因此本课十分重要。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A、通过复习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B、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归纳、概括和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C、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教学重难点:

①儒家思想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②通过问题探究,政史结合得出结论。

三、说学生

高三学生已经对必修一、二、三及选修都已学过,还有一些电视剧的演播,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

四、说教法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先通过二个题来回顾知识;

2、全程分析儒家思想(3、4、5、6、7),得出结论;

3、儒家思想的综合评价(8、9、10),得出结论;

4、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11、12),得出结论。

5、预示高考,布置作业(问答题)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2、新知介绍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出现儒、佛、道三教相互吸纳渗透局面。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

明初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用纲常礼教更加束缚了人的思想。

(4)传播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1)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2)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课后小结

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复习总结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2.宋明儒学新发展

3.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朱、陆素来观点对立,“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彼此不和”,在学说上各执一端,早已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思想体系,成为南宋理学上的两大派系。

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4.北宋的程颢、程颐(合称“二程”)

程颢被习称为“大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颢青少年时代就学于周敦颐,他的思想发展和其他理学家一样,受到佛、道学说的一定影响,再加到儒学。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5.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

“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

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

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

第四谛为道谛—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灭一切欲望。

“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念,正定。

6.道教的教义

7.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

课堂练习

1、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2、王阳明在镇压农民起义时感叹地说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为此王阳明主张

A.格物致知B.致良知

C.经世致用D.内省自修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引导 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对中国历史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 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 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先预习一遍教科书, 再从网络、 课外读物中搜集一些关于古代中国君主与宰相的关 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科举考试等内容的资料,基本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并进一步布置学生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些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新课导入 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 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随之消亡了没有呢, 在 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内容。 3.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主要讲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部分学生自学。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四个问题: 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 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北宋分割限制地方权力;元朝的行省制度 (1)注重补充材料,让学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口与动脑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 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 为淫luan,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改其枝群…错所更令 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错. ──司马迁《史记》

材料四 偃说上曰: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 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习惯。

(2)唐朝藩镇割据与之后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预习时搜集的一 些资料掌握, 将此内容仅作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的一个背景。 要求学生通过对 这段背景的理解来分析讨论北宋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 以此背景引出北宋如何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难题, 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背景分析解决重大历史 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 :

设置问题: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 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 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4.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 其中 交叠着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 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不断加强。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注意能够概括本科内容: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发展轨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思路引领:分别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谈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朝代为时间顺序作答。 答案提示: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汉朝时“中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 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 、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方面的新发展,中书 省和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州、道等观察区的设立;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 权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及作用。

(2)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各朝代发展特点。 思路引领:从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轨迹和趋势,从各朝代发展概况总结出相应特点。

答案提示: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 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在中央政权中, 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 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 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 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6.布置作业 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我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有没有联系?

六、教学总结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 学生容易弄混淆, 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 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 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 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10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提炼教材信息:(本环节约8~10分钟)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本课的主要信息,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大部分知识点初中已学过,避免占用大量时间。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和对后世是具有进步意义以及消极影响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约1~2分钟)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课堂小节不仅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前后引申,让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约5~6分钟)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

(一)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二)用稿纸写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本环节设置突出对本节课主题的测评,测评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测评,所提出的问题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解决。

5、布置作业

课下小论文撰写: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一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请说说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环节要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所学,归纳整理思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题目属于课后"思考与探究"栏目问题,考虑到课上时间紧无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当天完成收齐,并检查评分,选出优秀小论文下节课课堂表扬,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避免放任自流。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11

一、说教材

1、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在本专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专题五世界逐步变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上一专题知识内涵,下启罗斯福在什么背景下实行新政,从而突现美国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殊地位。本节课在旧教材和新教材中均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年高考都会在这里出题,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史实学习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可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2、本节课课标内容: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背景。

3、在本节课的施教中,我紧依课标、紧扣新课程改革要领,注重高一学生实际,充分把握人民版专题史教学的特点,想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①知识与技能:主要让学生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刻影响;了解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分析其“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必然性。

②过程与方法:注重创设情境,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阅读教材和阅读课件中情境材料,归纳原因、特点、影响等史实,培养学生概括观察、表达能力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资产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及造成的无法克服危机的认识;通过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高度“繁荣”和1929年迅猛的经济危机的学习,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从学生中以史鉴今,逐渐梳理出科技、环境、政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保障作用,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启示。

4、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②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二、说教法

1、本课的总体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重点分析原因,然后归纳特点,认识危机的严重害;第二部分对比方式让学生感知胡佛自由放任不适应形势,从而推出自由放任政策必然失败;第三部分通过阅读概括危机对美国的严重危害,涉及经济、政治和全面社会危机,营造一种严峻的形势,引出美国人渴望“救星”出现,学生感悟“时势造英雄”。

2、本节课我从高一学生特点的实际出发,主要围绕提高学习兴趣、有效进行知识储备,培养一定的阅读概括、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历史思维解决一些问题。教学中主要采用:①情境教学法---提供背景材料,创造历史氛围,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学习知识。②阅读法---主要是阅读教材和课件中的图文资料。③探究式教学法---涉及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还有自主探究,锻炼学生做自主钻研能力。④归纳法---积极总结,并在理清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本节课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对课本知识进行细化、整合,外加一些影像资料渲染氛围。既可以拓展视野,又可以为高考知识点积累奠基。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高,易调动其主动性;但高一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缺乏系统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是什么”,对于“为什么”、“怎么样”、“实质”,“根源”等历史问题深入分析上欠缺。

2、学法指导:学生应有初步的预习,基本知道是什么;在老师的学案指导下,应进一步梳理线索,建立体系;再者学会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探究,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火花,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观看一些经济危机方面的影片加深印象;最后及时做一些习题,查漏补缺。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1928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自信的告诉美国人民“如果我当选,我会让每个家庭的锅里有一只鸡”。然而不久他竟然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美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929年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

师:这场危机虽然是突如其来,但它是历史的偶然吗?

生:不是,历史的必然。

师:为什么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有何特点,又会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下面请大家与我一起来感受这场大危机吧!

2、教学步骤

本部分主要通过初步感知,创设情境和深刻领悟,合作探究,课堂延伸,学以致用,学生自主评价等六大部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

①初步感知:通过3分钟左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起因及当时的混乱状况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从心理上拉近学生与这场危机的距离。

②创设情境,深刻领悟: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文字、图片材料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由被动转变到主动。然后在每个情境材料的后而设置针对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最后在交流中归纳,在点评中求精,在总结中梳理,在练习中运用,从而得出一些学史感悟,明白一些道理。

情境创设一:美国小女孩艾迪与妈妈的一段对话,主要信息是无煤生火——爸爸失业——工厂煤太多——妈妈捡菜叶生活等,最后一句,艾迪又冷又饿,回想起几年前的幸福生活时,显得无比的……

情境创设二:老板是百万富翁,就是不愿给爸爸涨工资,妈妈说到了房子、汽车先卖掉应急生活,因为这些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而获得的,还提到许多美国人都在股票市场投机赚了不少钱。

合作探究问题: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

学生交流后,回答: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渡,过渡信贷消费,资本家盲目生产等。

师:这会引发什么矛盾。(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或者市场供需矛盾)

师:生产的相对过剩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但为什么资本主义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呢?

师:分析原因内在联系和资本家为何盲目生产,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

生: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情境创设三:万恶的股票灾难,黑色的星期四。

问题设计:经济危机发生的标志及主要表现是什么?从中能观察出什么特点:

生:阅读P110第一、二、三自然段。

生:标志——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股票狂跌

表现:银行倒闭,金融混乱,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下跌。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师:展示一些危机方面的'图片并解说和点评。

问题设计:为什么这场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联系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世界)

情境创设四:流浪者更多,领救济粮;工人农民示的威游行;“法西斯万岁”;政府血腥镇压。

合作探究二:这场危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阅读课件中的图文资料和P111最后一自然段。

师:板书影响并点评。

情境创设五:一天爸爸说政府要给我们工作和救济,一家人充满希望和期待,但几个月过后仍无变化,于是,许多人对“胡佛政府”产生厌恶。

问题设计:胡佛政府反危机的举措是什么,这些政策有何效果?

师:板书二、标水车薪

生:自由放任,陷入困境。

师:引导阅读P112页第一自然段认识“繁荣背后”的隐患和自由放任的内涵。

师:引导学生阅读P113页第一自然段。“胡佛袋”、“胡佛车”、“饥饿总统”。

师: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在30年代收效甚微,致使危机更加严重。

师:板书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生:阅读P113最后一段概括危害的表现。

(本环节共解决三大问题的时间分配:危机——25分钟;胡佛政策—6分钟;危害——4分钟)

本环节达到梳理线条,理解概念,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增强感悟的教学目的。

③课堂延伸

为什么自由放任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促进经济发展,而到30年代却加剧危机发生?从这场危机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面对危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④课堂小结(略)

⑤学以致用

主要是通过六道典型选择题和一道课后作业题,检测对知识点掌握和知识运用情况,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反思思路。

⑥信息反馈,学生自主评价

(学生填写老师制好的表格)

3、板书设计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爆发原因

2、表现(金融;工业;农业;其他)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4、影响

二、杯水车薪

1、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原因,背后隐患

2、胡佛政策①自由放任②局部干预

3、结果:失败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六点表现)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分析材料、讲故事、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知道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怀;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校园文化”之“国学文化”图片,用学生身边的古典文化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文化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吗?(春秋战国。)那我们来回顾一下春秋战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播放视频,由此导入新课。

讲解生产力发展导致了经济政治的变化,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导致思想文化变化,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和学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这是哪两位?

展示《孔子问道图》,提出问题:孔子向谁请教?初步认识老子和孔子。

(二)探究新知:

1、老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投影片,了解老子生平。

完成学练案上老子档案。适当讲解老子的政治观点及在当时和后来盛世的影响。

2、孔子

A、孔子的生平

活动:请同学讲述自己知道的孔子生平。

投影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地位。

展示“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地方说明孔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

投影世界十大思想家图。

由此引出孔子政治主张。

B、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吕氏春秋﹒不仁》言:“孔子贵仁。”一语道破了孔子学说思想的核心。据清人阮元统计,仅《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5次之多。——许杰编著《新编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也。”(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C、孔子的教育思想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孔子在教育思想上有没有体现出“仁”呢?

当然有,“有教无类”。

它为什么体现仁的思想?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孔子还有哪些教育思想?

投影图片资料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思考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和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引领

自2004年创立至今,孔子学院已走过13个年头。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目前,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余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次。——中新社西安2017年12月10日电

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文化的世界名片。)

3、百家争鸣

结合图片,讲述历史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大家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合作,猜一猜下列观点是战国时期儒、墨、道、法诸家哪家、谁提出的?并指导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战国时期诸子的故事或者成语。

(1)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2)“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3)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4)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5)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适当进行讲解。

展示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百家争鸣的影响: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会选择支持哪一家学说?为什么?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没有什么借鉴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三)本课小结

投影诸子头像。讲述春秋战国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是时代智慧的结晶,百家争鸣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那场大辩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及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四)巩固练习

1、选一选

(1)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连一连

将观点与对应的学派相连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道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墨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法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儒家

(五)板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三、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

墨家:墨子

儒家:孟子,荀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

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怎么写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怎么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新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体系,课程结构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对老教材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这既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新课程体系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一个教案用了好几年,同一个历史知识去年这样教,今年还是这样教,教学能力停滞不前,这种缺乏反思的、静态的历史教学,是不利于历史教师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因为过去的许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正在受到新课程的挑战。

明确历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然而在教学中师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新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过深过繁,教材内容过多,在教学实际中任务往往难以完成。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现象、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采用中外合编的体例本意是通过对比、联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的历史结构是以中外通史的形式出现的。而初中是开卷考试的形式,学生没有记历史基础知识的习惯,由于没有初中的基础作铺垫,又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因而,初中的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实在很难衔接。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

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理解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地位,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指导教学,全面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新课程分为三个必修部分和六个选修部分模块。新课程教材的几个模块涉及领域广,知识深邃,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教师应该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二.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把握新课标,优化教材结构。

我们以往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新课标的方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教师在备课时要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结构及在本专题中甚至在本书中的地位,然后再选择如何处理教材,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作一下适当的调整以优化教材结构。

三.高中历史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要正确处理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尽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当然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目前为止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交流与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因此,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

四.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质疑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为“应试”服务的,始终以高考为目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之下,历史这门学科长期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很多历史教师仍是传统的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很多历史教师依然是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和质疑精神,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过去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由过去的从教师的权威性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由过去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历史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在历史教学中要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

真正弄明白了反思的含义,才能进行认真、深刻的反思,只有有价值的反思,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反思可以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反思可以.增强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作为积极投身于高中历史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就要善于自觉运用“教学反思”,尽管长期不懈的坚持的确很苦很累,但天长日久这些苦和累就会化作生命的芬芳,永远滋润和飘香。有经验的历史老师往往不会忽略一些看似意外的教学片断,也不会随着一节课的结束而结束自己的思考,更多的是通过多节次的课堂教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永远把更好预设在下一节。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将历史教学上升到艺术层次演绎出来,教学设计过程是历史教学艺术生成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才能使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成长的道路上产生质的飞跃。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系列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 了解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诊断课堂问题,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小编花时间整理了高中历史课件教案,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阐释历史概念,如宗法制,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特定时期的政治制度概况。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2)通过比较落实知识,如商代的方国与西周的封国的区别。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与能力。

(3)通过认识宗法制是为了巩固分封制而实行的一种措施。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并锻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让学生对夏、商、周三代各个部分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情况的分析,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社会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

二、三点剖析

重点:商代的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分封制何以难?主要因为它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变革而选定的,这个社会变革就是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使中国社会从早期古代向古代转变的关键,过去把这个转变说成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也是有道理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同一的,互相表里,讲分封制就一定要讲宗法制。关系在下面具体还要讲。

三、教学方法

初步尝试采用构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协作会话,调动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大要素,力争使学生能主动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四、课标体现

1.构建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靠主动地探求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基于以上认识,本教案试图通过向学生提供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脚手架),把复杂的重复性的事物分解、抽象出共性的东西,以便于学习者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

2.为适应研究性学习和3+X考试的需要,本节课的讲述试图通过政治、历史、地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并适当介绍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使学生能把微观知识与宏观知识结合起来,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

3.通过本节课对若干政治问题的剖析,反思夏、商、西周三代发展政治的一些问题,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某种借鉴的东西,学史明智,鉴古而知今,从而使历史学习更接近学生认知的“最邻近区域”。

五、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

1.我国从什么时候进入奴隶社会?

2.奴隶社会主要有哪几个王朝?

导入新课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发韧和源头。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至三代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请同学们思考:三代各自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夏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商是奴隶社会的发展,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高峰,在这之后的春秋则是奴隶社会的最终瓦解。三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较之原始社会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故而全面推动了三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探讨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问题,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归纳一下夏、商两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夏:约公元前20xx年。商:约公元前1600年)然后让学生归纳夏、商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表现,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如下:夏朝,公共权力商朝,内服、外服制度。

1、夏:公共权力

补充:“公共权力”的理解

国家是在氏族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它与旧的氏族组织的不同在于:第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而不是如氏族公社那样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原始制度;第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这种权力是为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而服务的。恩格斯曾谈到过这种权力的来源。他指出:“在每个这样的公社中,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样的职位,在任何时候的原始公社中,…还可以看到的。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就是国家权力的萌芽。”所以夏朝的政治制度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

2、商:内服、外服制度

(1)方国联盟

让学生看书理解“方国联盟”的定义然后选择性补充:受秦汉以后大一统社会现实的影响,人们往往把上古时代的国家想象并构拟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司马迁作《史记》,夏、商、周三个王国的兴衰便被描绘成大一统王朝的更迭。其实,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所谓“部族”,是指由原始时代的部落组织衍变而来的、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基础的社会集团,它是中国国家的早期形式。商王作为方国联盟的盟主,具有向盟国征取贡物、巡狩盟国境地、仲裁方国间争端和惩罚方国的权力。

为了处理商人本族及方国之间的关系,并控制联盟的实际权力,商王实行“内服、外服制度”

(2)内服、外服制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理解什么是内服制度?什么是外服制度?内服官员有哪些?外服官员权力有哪些?外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有选择性补充:成汤建国后,为了奖励那些跟自己南征北战的诸侯和部下,建立了自己的官吏制度。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与“外服”的划分。

所谓的内服官就是在当时商都郑州任职的.和由商王指派到各个诸侯国当驻地大使的官员。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商都郑州是商王自己能够直接控制的地区,商王亲自委派官吏对辖区内的各种事务进行管理,这些官吏和其他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一样,是“内服”官吏。内服官中职务最高的政务官,是为商王出谋划策的“相”,又称“阿”、“保”、“尹”,如成汤时期的伊尹、武丁时期的傅说等,他们都是商王重要的辅佐人物,常常为商王决定国家大事。王朝中所有仅次于相的高级官吏统称为卿士,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官名,而是对高级官吏的泛称。

另外,商朝还有“三公”这样的官职,但在成汤时期还没有设立,因为它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所以并不常设,是属于卿士之列。在卿士之下,还有很多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如掌管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还有专门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掌管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等等。

在成汤灭夏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诸侯国跟随他并肩作战。建国后,成汤在商都郑州以外的地方,把全国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把王室诸子和其他贵族封为诸侯,他们就属于“外服”官。这些外服的诸侯都要接受成汤的封号,成为商王朝的臣子。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班爵制度,甲骨文记载有侯、伯、子、男等爵位之分,规定了诸侯和贵族的等级和地位,是奴隶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诸侯也是有可能成为商朝政权中的高级官吏,即成为内服官。

各地的诸侯接受成汤的封号,也是要尽自己的义务的:诸侯必须对成汤表示臣服,并每年定期进贡大量的食物、珍宝;还要应成汤之召参加或者统领征伐、狩猎和其他力役;遵守商王朝的一切制度,维持封区内的安定和发展。

(3)垄断神权

目的: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商王的身份:在商代,王室人,也是神,即是方国联盟的首领,又是群巫之长。

(二)周:封邦建国(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

周族是活动在今中国西部陕西省、甘肃省一带的古老部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联合许多方国部落,大败商军于牧野,灭商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前期一直以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丰、镐为都城,因在东周都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以西,史称西周。灭商第二年,武王病死,由周公摄政,武王弟管叔、蔡叔与商王后裔武庚叛乱。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叛乱,迁部分商遗民于洛邑,建造东都“成周”。同时,大封诸侯,“以藩屏周”。

2、封邦建国

在讲述“分封制”时,教师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周人原来是商朝统辖的一个西方部落,灭商后又四处出兵,征服许多地方。为了统治征服的辽阔地区,西周实行了分封制。概括来说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

2、分封办法: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封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3、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还要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分封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统治。教师在讲述西周分封制时,利用本目地图《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图》,让学生了解西周统治区域扩大的概况。另外,应让学生明确通行亲族与异性封国的差异。

1、宗法制度

(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定义:所谓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宗法制度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发展起来,经夏商两代至西周时期达到完备的程度。

(3)原则:西周的宗法制有三个基本原则;其一,从周天子到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二,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周天子相对于其他一切封国领地来说是大宗,其他诸侯相对而言皆为小宗。同样,在诸侯国中,诸侯为大宗,其他卿大夫皆为小宗。在各个相对关系中,小宗应服从大宗,有义务纳贡、帮助出兵征伐;大宗有义务保护小宗,调解小宗之间的纠纷。其三,各级诸侯、卿大夫、士即是一种家族组织,又各自构成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向最高宗子——周天子负责。这种宗法统治的特征在于家族统治。周王即周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家长。在这种双重统治之下,官吏与各级行政机构的选择采用“任人唯亲”的原则,完全依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

(4)实质:宗法制度的实质在于保证夺得政权的家族对全社会实行家长制的专制统治。

(5)工具:礼乐制度

注:此项让学生自主看书,合作讨论,进行归纳。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引导 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对中国历史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 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 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先预习一遍教科书, 再从网络、 课外读物中搜集一些关于古代中国君主与宰相的关 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科举考试等内容的资料,基本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并进一步布置学生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些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新课导入 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 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随之消亡了没有呢, 在 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内容。 3.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主要讲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部分学生自学。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四个问题: 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 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北宋分割限制地方权力;元朝的行省制度 (1)注重补充材料,让学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口与动脑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 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 为淫luan,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改其枝群…错所更令 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错. ──司马迁《史记》

材料四 偃说上曰: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 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习惯。

(2)唐朝藩镇割据与之后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预习时搜集的一 些资料掌握, 将此内容仅作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的一个背景。 要求学生通过对 这段背景的理解来分析讨论北宋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 以此背景引出北宋如何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难题, 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背景分析解决重大历史 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 :

设置问题: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 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 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4.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 其中 交叠着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 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不断加强。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注意能够概括本科内容: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发展轨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思路引领:分别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谈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朝代为时间顺序作答。 答案提示: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汉朝时“中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 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 、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方面的新发展,中书 省和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州、道等观察区的设立;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 权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及作用。

(2)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各朝代发展特点。 思路引领:从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轨迹和趋势,从各朝代发展概况总结出相应特点。

答案提示: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 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在中央政权中, 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 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 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 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6.布置作业 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我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有没有联系?

六、教学总结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 学生容易弄混淆, 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 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 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 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3

一、 说教材

1、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在本专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专题五世界逐步变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上一专题知识内涵,下启罗斯福在什么背景下实行新政,从而突现美国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殊地位。本节课在旧教材和新教材中均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年高考都会在这里出题,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史实学习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可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2、本节课课标内容: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背景。

3、在本节课的施教中,我紧依课标、紧扣新课程改革要领,注重高一学生实际,充分把握人民版专题史教学的特点,想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①知识与技能:主要让学生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刻影响;了解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分析其“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必然性。

②过程与方法:注重创设情境,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阅读教材和阅读课件中情境材料,归纳原因、特点、影响等史实,培养学生概括观察、表达能力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资产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及造成的无法克服危机的认识;通过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高度“繁荣”和1929年迅猛的经济危机的学习,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从学生中以史鉴今,逐渐梳理出科技、环境、政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保障作用,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启示。

4、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②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二、 说教法

1、本课的总体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重点分析原因,然后归纳特点,认识危机的严重害;第二部分对比方式让学生感知胡佛自由放任不适应形势,从而推出自由放任政策必然失败;第三部分通过阅读概括危机对美国的严重危害,涉及经济、政治和全面社会危机,营造一种严峻的形势,引出美国人渴望“救星”出现,学生感悟“时势造英雄”。

2、本节课我从高一学生特点的实际出发,主要围绕提高学习兴趣、有效进行知识储备,培养一定的阅读概括、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历史思维解决一些问题。教学中主要采用:①情境教学法---提供背景材料,创造历史氛围,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学习。②阅读法---主要是阅读教材和课件中的图文资料。③探究式教学法---涉及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还有自主探究,锻炼学生做自主钻研能力。④归纳法---积极总结,并在理清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本节课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对课本知识进行细化、整合,外加一些影像资料渲染氛围。既可以拓展视野,又可以为高考知识点积累奠基。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高,易调动其主动性;但高一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缺乏系统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是什么”,对于“为什么”、“怎么样”、“实质”,“根源”等历史问题深入分析上欠缺。

2、学法指导:学生应有初步的预习,基本知道是什么;在老师的学案指导下,应进一步梳理线索,建立体系;再者学会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探究,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火花,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观看一些经济危机方面的影片加深印象;最后及时做一些习题,查漏补缺。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1928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自信的告诉美国人民“如果我当选,我会让每个家庭的锅里有一只鸡”。然而不久他竟然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美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929年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

师:这场危机虽然是突如其来,但它是历史的偶然吗?

生:不是,历史的必然。

师:为什么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有何特点,又会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下面请大家与我一起来感受这场大危机吧!

2、教学步骤

本部分主要通过初步感知,创设情境和深刻领悟,合作探究,课堂延伸,学以致用,学生自主评价等六大部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

①初步感知:通过3分钟左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起因及当时的混乱状况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从心理上拉近学生与这场危机的距离。

②创设情境,深刻领悟: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文字、图片材料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由被动转变到主动。然后在每个情境材料的后而设置针对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最后在交流中归纳,在点评中求精,在总结中梳理,在练习中运用,从而得出一些学史感悟,明白一些道理。

情境创设一:美国小女孩艾迪与妈妈的一段对话,主要信息是无煤生火——爸爸失业——工厂煤太多——妈妈捡菜叶生活等,最后一句,艾迪又冷又饿,回想起几年前的幸福生活时,显得无比的……

情境创设二:老板是百万富翁,就是不愿给爸爸涨工资,妈妈说到了房子、汽车先卖掉应急生活,因为这些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而获得的,还提到许多美国人都在股票市场投机赚了不少钱。

合作探究问题: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

学生交流后,回答: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渡,过渡信贷消费,资本家盲目生产等。

师:这会引发什么矛盾。(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或者市场供需矛盾)

师:生产的相对过剩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但为什么资本主义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呢?

师:分析原因内在联系和资本家为何盲目生产,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

生: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情境创设三:万恶的股票灾难,黑色的星期四。

问题设计:经济危机发生的标志及主要表现是什么?从中能观察出什么特点:

生:阅读P110第一、二、三自然段。

生:标志——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股票狂跌

表现:银行倒闭,金融混乱,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下跌。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师:展示一些危机方面的图片并解说和点评。

问题设计:为什么这场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联系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世界)

情境创设四:流浪者更多,领救济粮;工人农民示的威游行;“法西斯万岁”;政府血腥镇压。

合作探究二:这场危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阅读课件中的图文资料和P111最后一自然段。

师:板书影响并点评。

情境创设五:一天爸爸说政府要给我们工作和救济,一家人充满希望和期待,但几个月过后仍无变化,于是,许多人对“胡佛政府”产生厌恶。

问题设计:胡佛政府反危机的举措是什么,这些政策有何效果?

师:板书 二、标水车薪

生:自由放任,陷入困境。

师:引导阅读P112页第一自然段认识“繁荣背后”的隐患和自由放任的内涵。

师:引导学生阅读P113页第一自然段。“胡佛袋”、“胡佛车”、“饥饿总统”。

师: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在30年代收效甚微,致使危机更加严重。

师:板书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生:阅读P113最后一段概括危害的表现。

(本环节共解决三大问题的时间分配:危机——25分钟;胡佛政策—6分钟;危害——4分钟)

本环节达到梳理线条,理解概念,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增强感悟的教学目的。

③课堂延伸

为什么自由放任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促进经济发展,而到30年代却加剧危机发生?从这场危机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面对危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④课堂小结(略)

⑤学以致用

主要是通过六道典型选择题和一道课后作业题,检测对知识点掌握和知识运用情况,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反思思路。

⑥信息反馈,学生自主评价

(学生填写老师制好的表格)

3、板书设计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爆发原因

2、表现(金融;工业;农业;其他)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4、影响

二、杯水车薪

1、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原因,背后隐患

2、胡佛政策①自由放任②局部干预

3、结果:失败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六点表现)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1、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在本专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专题五世界逐步变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上一专题知识内涵,下启罗斯福在什么背景下实行新政,从而突现美国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殊地位。本节课在旧教材和新教材中均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年高考都会在这里出题,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史实学习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可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2、本节课课标内容: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背景。

3、在本节课的施教中,我紧依课标、紧扣新课程改革要领,注重高一学生实际,充分把握人民版专题史教学的特点,想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①知识与技能:主要让学生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刻影响;了解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分析其“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必然性。

②过程与方法:注重创设情境,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阅读教材和阅读课件中情境材料,归纳原因、特点、影响等史实,培养学生概括观察、表达能力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资产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及造成的无法克服危机的认识;通过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高度“繁荣”和1929年迅猛的经济危机的学习,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从学生中以史鉴今,逐渐梳理出科技、环境、政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保障作用,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启示。

4、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②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二、说教法

1、本课的总体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重点分析原因,然后归纳特点,认识危机的严重害;第二部分对比方式让学生感知胡佛自由放任不适应形势,从而推出自由放任政策必然失败;第三部分通过阅读概括危机对美国的严重危害,涉及经济、政治和全面社会危机,营造一种严峻的形势,引出美国人渴望“救星”出现,学生感悟“时势造英雄”。

2、本节课我从高一学生特点的实际出发,主要围绕提高学习兴趣、有效进行知识储备,培养一定的阅读概括、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历史思维解决一些问题。教学中主要采用:①情境教学法---提供背景材料,创造历史氛围,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学习知识。②阅读法---主要是阅读教材和课件中的图文资料。③探究式教学法---涉及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还有自主探究,锻炼学生做自主钻研能力。④归纳法---积极总结,并在理清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本节课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对课本知识进行细化、整合,外加一些影像资料渲染氛围。既可以拓展视野,又可以为高考知识点积累奠基。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高,易调动其主动性;但高一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缺乏系统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是什么”,对于“为什么”、“怎么样”、“实质”,“根源”等历史问题深入分析上欠缺。

2、学法指导:学生应有初步的预习,基本知道是什么;在老师的学案指导下,应进一步梳理线索,建立体系;再者学会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探究,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火花,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观看一些经济危机方面的影片加深印象;最后及时做一些习题,查漏补缺。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1928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自信的告诉美国人民“如果我当选,我会让每个家庭的锅里有一只鸡”。然而不久他竟然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美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929年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

师:这场危机虽然是突如其来,但它是历史的偶然吗?

生:不是,历史的必然。

师:为什么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有何特点,又会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下面请大家与我一起来感受这场大危机吧!

2、教学步骤

本部分主要通过初步感知,创设情境和深刻领悟,合作探究,课堂延伸,学以致用,学生自主评价等六大部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

①初步感知:通过3分钟左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起因及当时的混乱状况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从心理上拉近学生与这场危机的距离。

②创设情境,深刻领悟: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文字、图片材料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由被动转变到主动。然后在每个情境材料的后而设置针对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最后在交流中归纳,在点评中求精,在总结中梳理,在练习中运用,从而得出一些学史感悟,明白一些道理。

情境创设一:美国小女孩艾迪与妈妈的一段对话,主要信息是无煤生火——爸爸失业——工厂煤太多——妈妈捡菜叶生活等,最后一句,艾迪又冷又饿,回想起几年前的幸福生活时,显得无比的……

情境创设二:老板是百万富翁,就是不愿给爸爸涨工资,妈妈说到了房子、汽车先卖掉应急生活,因为这些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而获得的,还提到许多美国人都在股票市场投机赚了不少钱。

合作探究问题: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

学生交流后,回答: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渡,过渡信贷消费,资本家盲目生产等。

师:这会引发什么矛盾。(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或者市场供需矛盾)

师:生产的相对过剩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但为什么资本主义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呢?

师:分析原因内在联系和资本家为何盲目生产,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

生: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情境创设三:万恶的股票灾难,黑色的星期四。

问题设计:经济危机发生的标志及主要表现是什么?从中能观察出什么特点:

生:阅读P110第一、二、三自然段。

生:标志——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股票狂跌

表现:银行倒闭,金融混乱,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下跌。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师:展示一些危机方面的'图片并解说和点评。

问题设计:为什么这场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联系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世界)

情境创设四:流浪者更多,领救济粮;工人农民示的威游行;“法西斯万岁”;政府血腥镇压。

合作探究二:这场危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阅读课件中的图文资料和P111最后一自然段。

师:板书影响并点评。

情境创设五:一天爸爸说政府要给我们工作和救济,一家人充满希望和期待,但几个月过后仍无变化,于是,许多人对“胡佛政府”产生厌恶。

问题设计:胡佛政府反危机的举措是什么,这些政策有何效果?

师:板书二、标水车薪

生:自由放任,陷入困境。

师:引导阅读P112页第一自然段认识“繁荣背后”的隐患和自由放任的内涵。

师:引导学生阅读P113页第一自然段。“胡佛袋”、“胡佛车”、“饥饿总统”。

师: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在30年代收效甚微,致使危机更加严重。

师:板书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生:阅读P113最后一段概括危害的表现。

(本环节共解决三大问题的时间分配:危机——25分钟;胡佛政策—6分钟;危害——4分钟)

本环节达到梳理线条,理解概念,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增强感悟的教学目的。

③课堂延伸

为什么自由放任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促进经济发展,而到30年代却加剧危机发生?从这场危机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面对危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④课堂小结(略)

⑤学以致用

主要是通过六道典型选择题和一道课后作业题,检测对知识点掌握和知识运用情况,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反思思路。

⑥信息反馈,学生自主评价

(学生填写老师制好的表格)

3、板书设计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爆发原因

2、表现(金融;工业;农业;其他)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4、影响

二、杯水车薪

1、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原因,背后隐患

2、胡佛政策①自由放任②局部干预

3、结果:失败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六点表现)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掌握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

2、学会用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历史问题,用科学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

二:教学方法:

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思考;

教师有条理的讲解历史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并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重点: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四: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课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同学们还记得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吗?——(众答:儒家)

对,那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儒家这一学派,还有其他派别吗?——(众答:有)

对,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大家可以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哪两种局面?——(学生:乱,闹)

那在这样一个乱纷纷的时代里,诸子百家们到底在闹什么?诸子是谁?百家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在今天的新课《百家争鸣》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8页

五:讲解过程(板书和讲解)

百家争鸣——标题

1、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的定义

一:定义:

诸子百家:(子是对人的尊称,诸子指的是孟子,荀子,庄子等人,百家指的是这个时候的学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那了解了诸子百家,同学们知道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吗?有请。同学起来回答一下,你是怎么样理解的?——学生答:不知道或者明白。

好,那下面老师和大家说一下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就是各派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开馆讲学,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

现在老师出一道考题:古代历史上的百花齐放指哪一个历史事件?百家争鸣

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每个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相应的背景,在刚刚那句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中,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其中一点背景是什么?(众答:乱)

对,但是我们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要学会全面的分析,今天我们就从经济、政治、社会三点来分析他的背景。

下面我们来学习最重要的第三点内容,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请同学们预习三分钟后和老师一起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三、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

同学们预习好了吗?同学找到答案了吗?(学生:找到了)好,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

四、分组讨论:

在诸子百家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一个派?最想加入哪一个派成为他们的弟子?为什么?现在同学们前后两排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老师走到学生中看学生们讨论的情况,并适当的给予引导)

同学们讨论讨论好了吗?下面有请。同学起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学生一:我喜欢儒家。)好,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的好,他从儒家的思想,和教育方面的贡献说了他的观点,分析的很全面

(学生二:我喜欢墨家。)这位同学分析的的很好,他的角度很新,从现代意义的角度,分析了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给我们现代人的影响,还有国家的角度,人才的培养方面。很有见解

(学生三:我喜欢道家。)这位同学是从现代社会自身的角度看,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是一个功利的,追求自身利益的社会,想一些词就可以看出,走后面,灰色收入、潜规则,社会很黑暗,但是我们可以借古人的观点净化自己的思想)

(学生四:我喜欢法家)这位同学的观点很好,法律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准则,现代社会的依法治国,从国家的高度看待这思想,很好。

为什么要组织同学们讨论发表不同的观点呢?就是要让大家学会正确的分析历史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历史现代自身来全面的看待问题、要又新颖。有眼光的学习历史、

(分组讨论:辩证唯物主义、结合历史现代自身、全面——板书)

五、课堂小结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遍这节课的内容,讲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定义,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重点是表格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熟记。

六、课后作业

这节课的课后作业就是复习黑板上的内容,下节课提问、另外一个作业就是抄写表格里的内容)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6

各位尊敬的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由希腊文明的摇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三个子目构成。这三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古代希腊文明得到充分发展,为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揭示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对理解世界政治文明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一的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历史的学习趣味较强。初中时期已经学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简单历史史实,但是对于专业的政治术语,如“民主制”“贵族制”等概念,感觉深奥难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出发,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将形象思维上升至概念与结论的理想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分析雅典的自然自理环境,增强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树立历史的时空观念。

2.通过搜集古希腊政治制度的信息和资料,养成初步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及影响,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增强辩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古希腊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留下来的重要遗产,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雅典的三次民主改革。

【难点】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五、说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通过讲解概念,使得学生由形象思维变成理论思维。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众所周知,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心怀期待地投入新的学习内容中去。为此我生活实例导入法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会提问:同学们,现在我们班级是通过怎样的方式选举班委成员啊?国家又是通过什么方式选举领导人呢?在学生回答出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我会继续设问:这种民主选举的方式最早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雅典,雅典为什么会产生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具体的操作过程又是怎样的?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同时,我设置的思考问题又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我会先出示古代希腊地图和欧洲地图,请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希腊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希腊的地形有是怎样的特点?这种地形有利于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学生通过读图能够得出结论: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海岸线曲折,便于从事海上航行,海路交通发达。境内多山,适合商业活动。

接着,我会呈现中国地貌图,引导学生比较希腊和中国地貌图的差别,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

随后,我会展示城邦和公民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古希腊城邦的特征和城邦公民的权利: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的公民可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有对民主权利的渴望。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我会强调:城邦制度是希腊民主的摇篮。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能够增强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二)雅典的三次重要改革

接下来是对雅典三次重要改革的学习,也是我教学的重点。

首先,我会多媒体展示梭伦与贵族们争论的图片,让学生们大胆设想如果你是梭伦,你会和贵族们在争论什么?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可以认识到梭伦改革的背景是由于当时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激化。

接着,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以历史小组为单位,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学生通过归纳可以认识到: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制度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最后,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中关于陶片放逐法的介绍,探讨其利弊。然后,我还会向学生讲解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等概念。

【设计意图】采用这种情景扮演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表格法的使用,一方面能方便记忆,另一方面能够容易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简单而实用。通过教师讲解专业的政治术语的概念,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雅典的繁荣景象、雅典人的一天、苏格拉底之死等史料,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上述史料,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下问题: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人都可以参与的吗?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和评价。

学生讨论回答后,我会引导学生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在于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在于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而且容易造成民主的滥觞。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史料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史学思维。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加强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正确认识,更好的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影响。我会进行总结,升华情感,实现智育和德育的相互统一。

2.作业:请大家课下查阅有关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资料,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谈谈你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感想。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原则,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7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第1课相同)

落实课标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带来思想的大解放,

2、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起;

3、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

5、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

6、科技条件: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4个思想要点:仁政学说——思想核心;人性本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评价: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荀子:4个思想要点:“明天人之分”与“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

“性恶论”;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评价:综合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子和墨家

1、墨子的8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上天、节用、节葬。

2、评价: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取征引;战国之后趋于没落。

四.庄子和道家

1、3个思想要点:哲学观点:齐物(任何事物本质相同);人生态度: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天人关系:不相胜(人必然顺从自然)。

2、评价:不仅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在文学和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他的寓言和散文蕴含哲理,具有神奇浪漫风格,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

五.韩非和法家

1、5个思想要点: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以法为本,主张法治。

2、影响:韩非的主张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吴起:文德与武备兼重的战略思想

2、孙膑:强调把握战争规律,取得桂陵之战胜利;重视人的作用;创造利己形势;著有《孙膑兵法》,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七、“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后世思想文化的基础,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因而,百家争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断作用。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8

一、说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说教具:

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说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七、练习巩固:

i.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 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9

 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高一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方法与过程: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高一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高一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高一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高一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高一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材料分析: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高一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武官师执掌军权,各类官职的主要职能划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商朝疆域图》和高一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高一学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材料说明:“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西周疆域图)

1、西周的分封制(“分土封侯制”)(武王开始,周公继续)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响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高一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高一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的特点)。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总结: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10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提炼教材信息:(本环节约8~10分钟)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本课的主要信息,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大部分知识点初中已学过,避免占用大量时间。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和对后世是具有进步意义以及消极影响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约1~2分钟)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课堂小节不仅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前后引申,让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约5~6分钟)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

(一)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二)用稿纸写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本环节设置突出对本节课主题的测评,测评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测评,所提出的问题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解决。

5、布置作业

课下小论文撰写: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一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请说说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环节要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所学,归纳整理思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题目属于课后"思考与探究"栏目问题,考虑到课上时间紧无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当天完成收齐,并检查评分,选出优秀小论文下节课课堂表扬,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避免放任自流。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 篇11

一、说教材

(一)地位及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现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总结,又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背景。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根据新课标我设置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交战双方、性质、结果及以及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3、通过评价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多角度地观察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构建本课知识树,探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战争的性质、后果和深远的影响。

2、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以史为鉴的意识。

3、通过图片欣赏,观看影片,焦点关注,时事报道等活动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战争的憎恶、对和平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

2、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性后果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大战的性质及大战结束的原因。

二、说学情

年龄特点:思维敏捷、积极性强、好奇心重,关心国内国际局势。

具备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和简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基本上能辨别是非,但不够全面 ;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通过6W法、阅读分析法、情境体验法、归纳构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教法

通过学案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材料教学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

(一)图片导入、情境激趣 (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三)互动交流、质难问疑 (四)以史为鉴、情感升华

(五)整理归纳、知识建构

(一)图片导入 、情境激趣

通过现代战争的图片展示,导出发生于1914-1918年燃遍全球战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用6W法(原因why 、时间when、人物who、地点where、经过what、性质结果影响how)自学“一战”的基本概况。

(三)互动交流、质难问疑

设置了“时事报道”环节:

小组合作后,学生派代表以记者身份对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进行报道,增强故事性,让学生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大战的导火线,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此外,还设置了“合作探究”环节 :

1、探究问题一:“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材料得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让学生对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探究问题二: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从刺杀目的、手段性质、刺杀结果三方面来评价。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 一分为二”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通过这种途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

3. 探究问题三:“一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学生从各个国家的角度归纳概括得出答案,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并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4. 探究问题四:“一战”的性质和影响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一战”爆发的原因,参战国的性质和目的以及战争后果等方面出发,分析得出它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战争的深远影响是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这场战争是一场罪恶的战争,同时它也改变了国际格局。

(四)以史为鉴,情感升华

通过观看《凡尔登战役》 视频,让学生感悟战争的残酷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让学生树立和平的意识,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我通过以上途径来突破本课重难点。

(五)整理归纳、知识建构

让学生自己用知识树归纳本课知识点,建构本课的知识框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让学生根据学科特点主动获取信息,提炼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规律性认识,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用“一二三四”总结本课。

最后,本课的教学设计适应现代课程观要求,发挥历史的现实性功能,拉近历史与现实、与学生的距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

五、教学反思

1、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读问题的时间不是太充足,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效果。

2、讨论的重点还可更多地放在结合实际方面。如现在的美国对伊拉克、利比亚的战争,“斩首”行动等,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恐怖行为?个人所进行的和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活动性质一样吗?对现在美国的行为如何评价?

热门课件: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精选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热门课件: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精选”,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的时光倏忽间就过去,回头想来高三这一年是那样的紧张、又是那样的充实。对于教学,这一年称得上更上层楼,而这是只有高三才有的,高三如同高中三年一个熔炉最后的高温加温时期,它是为成品出炉做准备,所以高三这一年是一直战斗在前沿的,它是热烈的、是紧张的、是充满希望的!

前沿给了我一个最好的平台,把以前不断积累的,在这一年厚积而薄发

一、责任重大

高三是非常累的,高三备课,要新课、复习课一起备,尤其还要每周两个晚上10:30的自习,所以疲惫不堪是很常见,但责任心让我非常明确,教师努力的一切关乎学生的未来,一定要用120%的精力与耐心去备课、备学生,这样才可以说得上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身为教师的这颗心。

高三从时间上来看两头适应难,容易出现波动,中间过程需要稳中有升,作为老师,在学习上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因为高二的相对宽松使得学生上了高三有些不适应,这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情与学情的调节,既要系统知识体系,也要不断渗透方法,用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去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会以一种重视但心中很踏实的感觉走好高三这一年。这是给教师本人和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氛围,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的责任心,责任重于泰山,实际上何止于此!

二、学习、学习再学习

教师这个行业决定着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行业,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可能人们更重视经验的积累,但实际上经验一定要与学习相结合这样二者才能真正焕发魅力。高三这一年在两位有经验的老师刘慧英老师和段永志老师带领下,我不断学习他们的方法与经验,我们一起听课、同头备课、互相讨论,这让我在复习课中进步很快,逐渐认识到复习课要符合考试说明、计划得当、体系清晰、主线明确、基础扎实、详略适宜、训练到位、巩固时间合理、推陈出新。

同时自我的不断学习极其重要,对于第一年担任高三的年轻教师来说可能更注重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因为那是经过多年的试验后很有效的方法;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自己要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自我的积累和感悟更是自己教学特色形成的重要部分,高三这一年我认真钻研这几年的全国和地方的高考题,又不断作大量习题,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考试报这样的书报杂志,一些专家的评议和分析出题走向,加上自我分析来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一点现在想来非常重要。

三、多与学生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他们的需要。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系统知识,化解过去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强化基础提高应试技巧等等,这都需要需要区别对待,而这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分不开,高三下半年会有很多城区的模拟题,但题有些是超纲或问法和答案不够准确,这时要认真分析给学生更多的问法和更准确的答案,同时有些问题用一种开放的心态与空间让学生和老师交流起来课堂活跃,学生自主学习气氛很强,老师和学生都会进步。

但高三还是留下遗憾,因为年轻,有些急躁,对于一些学生忽视基础知识,处理上过于简单。关于鼓励与批评的应用上还需讲究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经常和多年带高三的老师交流,不限于本科的交流,有些问题会豁然开朗。

而且一定要记录和沉淀这样一年下来才会留下很多。

最新课件: 高中历史教研教案wps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课件: 高中历史教研教案wps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2、新知介绍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出现儒、佛、道三教相互吸纳渗透局面。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

明初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用纲常礼教更加束缚了人的思想。

(4)传播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1)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2)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课后小结

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复习总结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2.宋明儒学新发展

3.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朱、陆素来观点对立,“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彼此不和”,在学说上各执一端,早已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思想体系,成为南宋理学上的两大派系。

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4.北宋的程颢、程颐(合称“二程”)

程颢被习称为“大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颢青少年时代就学于周敦颐,他的思想发展和其他理学家一样,受到佛、道学说的一定影响,再加到儒学。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5.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

“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

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

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

第四谛为道谛—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灭一切欲望。

“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念,正定。

6.道教的教义

7.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

课堂练习

1、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2、王阳明在镇压农民起义时感叹地说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为此王阳明主张

A.格物致知B.致良知

C.经世致用D.内省自修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