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课件必备]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之五

发表时间:2022-10-10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必备]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之五”,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正式开始前,我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质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一块儿重要的知识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同样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观察、想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多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多动手,多操作,多观察,多思考,也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与机会,学生发表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见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立了本节课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学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其中,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探究实验法、,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思考、归纳、总结,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结合新课程标准及以上的分析,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我会列举之前学过的化学反应,例如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水电解生成氢气氧气,然后抛出问题,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存在什么关系?然后告诉同学们,关于这个问题拉瓦锡做了一个实验: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这个实验的结果是氧化汞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汞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再提出问题,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相等是一个巧合还是规律?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板书)。

在本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本节课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我会指导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探究试验一(磷和氧气燃烧试验),试验二(CuSO4和Fe的`反应),在试验开始前我会通过PPT展示试验步骤,同时讲解试验如何进行和注意事项,并做好试验记录,填写PPT上的这个表格。然后同学们进行试验,我会进行巡视和点拨。试验结束后,由小组派代表填写他们的试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参加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

在本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探讨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提高

我们说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接下来的巩固提高环节,我讲引领学生用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会引导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轻,为什么?由此来引发学生思考运用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之所以轻是因为有机物燃烧生成了CO2,而CO2是空气,所以燃烧后灰烬比纸轻。以此来对质量守恒定律有个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4.小结作业

接下来的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在本环节,我会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我们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点,然后找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有了一个回顾之后,让学生思考实验一为什么要用气球?实验二为什么要铁钉为什么要打磨,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以简明扼要、清晰明了的板书呈现了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更好的帮助学生理清楚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这就是我的板书。

f215.com小编推荐课件

实用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怎么写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只有提前做足教案课件设计环节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实用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怎么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目的要求】:

1. 掌握酸的分类和命名以及酸的通性;

2.了解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并能初步运用其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培养分析和解题能力;

3.理解中和反应,了解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4.了解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溶液的酸碱度对生产的意义。

【重、难点】: 1.酸的分类和命名;

2.溶液的PH值;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练习巩固

【教具】: 铜、硫酸、盐酸、PH试纸、酸、碱、盐溶液和土壤溶液、 氢氧化钠、酚酞、氧化钙、水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复习酸的概念,举例说明学过的酸。

投影:观察下列两组酸在组成上有何特点?电离出氢离子个数如

何?

H2SO4 HCl

HNO3 H2S

H2CO3 HF

H3PO4 HI

H2SO3 HBr

归纳:酸的分类和命名

投影:

含 氧 酸 无 氧 酸

一元酸 HNO3 HCl HF HI

二元酸 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 H3PO4

练习:《掌握化学》250/2

学生活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反应规律

(1)Al + HCl Fe + H2SO4

(2)Fe2O3 + HCl CuO + H2SO4 Fe2O3 + HNO3

(3)HCl + NaOH H2SO4 + Ba(OH)2 HNO3 + Cu(OH)2

(4)HCl + AgNO3 HCl + CaCO3 H2SO4 + BaCl2 H2SO4 + Na2SO4

提问:回忆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它们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从酸电离产生的离子来看,有何共同点?

提问: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演示实验: Cu + HCl ; Ag + HCl

讨论:哪些金属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哪些金属不能呢?有何规律?

讲解: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金属与酸置换反应的条件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Fe + HCl Cu + H2SO4 Al + HNO3

Pb + HCl Mg + HNO3 Zn + HCl

Na + HCl Sn + H2SO4 Hg + H2SO4

提问:什么叫碱性氧化物?它有何性质?

讲解:1.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其性质(少数与水反应;与酸反应)

2.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中加酚酞,用盐酸滴至无色为止

[课件必备] 小学五年级教案反思之五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重视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这样老师才能在面对学生时心有成竹。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课件必备] 小学五年级教案反思之五》,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儿童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认识注释,并能够借助注释帮助了解《儿童和平条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注释,知道注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画面,谈话导入

近年来,中东地区战火不断,我们随着画面到那里去看看。(出示课件)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认识注释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右上方有符号)

3、教师引导:这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同学在预习中弄明白了?打开课本55页,看“金钥匙”,自己读读看这是什么意思。

4、读读《儿童和平条约》的注释,看看它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我国石家庄市的刘玲同学代表我们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举行的《儿童和平条约》签字仪式上签了字。这个和平条约到底说了什么呢?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宣告”是什么意思?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评价,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3、各组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总结: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4、学生集体读全文。

四、自学生字,交流释疑

1、和同桌交流一下,预习中你发现的这些生字的注意要点,提出问题,两人探讨。

2、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进行生字读音和书写的再强调。

[推荐课件] 初三化学教案其五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推荐课件] 初三化学教案其五”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学习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基本要领,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实验。

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学法指导:

1.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2.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航: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

以及对xx 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 xx和xx 化学原理,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什么是科学探究呢?在生日晚会上,停电时我们都用过蜡烛,你还记得蜡烛燃烧是什么样子?点着之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参考课本P12进行家庭实验:

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 ,

说明蜡烛_______溶于水,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

(2)点燃蜡烛后可观察到其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层。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最先碳化的是火柴梗_______ ___,说明火焰各层中________的温度。所以我们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物体时,应用它的_______进行加热。

(3)熄灭蜡烛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 ____。

二、课堂探讨:

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观察顺序: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

2、提出问题:蜡烛越来越短生成了什么物质?

假设与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方案-----得出结论:

3、提出问题:蜡烛熄灭后白烟是什么成份?

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那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去学习化学?

三、课堂练习:

(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灰烬

( )2.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 )3.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该气体是:

A.氧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能力闯关]

4、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上_____________产生,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翻转,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__ 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 _____。

5、用一根玻璃管伸入蜡烛火焰的焰心中,再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玻璃管的另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火焰产生,这说明焰心有_ ____。

[中考连接] 6.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7.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以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热搜课件] 最新初三化学教案之四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按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热搜课件] 最新初三化学教案之四”,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1) 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

律。

(2) 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

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

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并没有改变。这是从质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一:红磷燃烧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气球胀大,待装置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的

质量相等。

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小结: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提问: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

有普通意义?

探究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

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1)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

(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

第二课时

【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板书】2、质量守恒的原因

【讲解】这是因为化学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

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小结】 宏 观 微 观

元素种类 六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不 原子数目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板书】3、质量守恒的应用

1.进行有关的计算

例:1gA和3gB参加反应,求生成C的质量(4g) 2.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例:见课本

3.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

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

【讲解】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了化学反应物和生成物。

(2)表明了该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

(3)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 O2

CO2

12∶ 16×2 ∶ 12+16×2 12 ∶ 32 ∶ 44

【讲解】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所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和”,不能读成“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生成”,不能读成“等于”。

化学方程式可读出质的变化,也可读出量的变化。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 现以2H2O2H2↑+O2↑为例说明。

(一)物质读法

上式读作“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

(二)粒子数目比读法

上式读作“在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结构微粒的变化,并反映出微粒个数比关系。 (三)质量比读法

上式读作“通电时,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关系。

【板书】2H2O2H2↑+O2↑

[优质课件]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优质课件]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东洲中学颜秉升

今年我任教九年级(1)班,化学是初三才学的,学生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我如下的一些反思:

案例一

开学第一节课,讲“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书上提到了我国古代的一些化学成就。我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了学生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我想接下来问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哪些。我没有想到的是居然班上很多学生说不上来四大发明。我愣了一下,始料未及。为什么这个本该他们小学就应掌握的内容(这是常识),到了初三,却回答不上来。通过这件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的同时,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我认为,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怎能走向世界呢?化学的学习,也可以和历史学科做到更紧密的融合。

案例二

蜡烛燃烧的实验,学生观察到吹灭蜡烛的一瞬间,冒出一缕白烟。之后的另一个实验,我打开浓盐酸的瓶塞,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到:有白烟。这个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因为在没有学习化学之前,学生对于烟和雾的概念是模糊的,不了解烟和雾的本质区别。我于是讲解了一下,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我以为学生从此以后会分清烟和雾。没想到之后的,几个实验,涉及到此类现象,还是有学生出错。看来是我太高估他们了。今后,我要注意重要知识点的不断反复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他们才能铭记在心。

案例三

上到“认识氧气的性质”那,我问学生:氧气的密度如何?他们回答大或小,然后我引导,说:气体的密度要和空气去做比较。随即有学生回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我对这个回答皱了一下眉头,很显然学生不爱动脑思考问题。我就反问刚才那个学生:请问你是每天插了翅膀飞到空中去呼吸氧气的吗?全班哄堂大笑,但是我知道,这一笑之后,大家就能记住氧气的密度是比空气大了。还是要对学生强调多动脑,多理解记忆,我还需要在上课的时候多点语言的技巧和思维的灵敏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掌握好知识。

课件精选: 初三化学教案范文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精选: 初三化学教案范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讨论]

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讲述]

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分析]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本质:溶质的质量;

单位:克。

[举例]

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热搜课件: 初三化学教案范本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每位教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重视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热搜课件: 初三化学教案范本”,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 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