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教案必备]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word版

发表时间:2022-10-08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必备]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word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教学时间: 20xx年1月3日 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课:家校 合 作

教学过程:

一、家校合作 共同教育孩子 :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能否配合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得好,家庭教育就能使学校教育得到延伸,得到强化,反之则可能会削弱学校教育。很多家长将孩子的一切教育都交给学校,首先我们老师很感谢他们对学校如此的信任,但是同时我也想提醒这些家长,第一,学校教育的时间仅仅9小时,在这9小时内学生需要接受新的文化知识;第二,学校不可能实现“教师学生“一对一”的学习生活方式,所以教师不可能从学生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切活动一一关注;第三,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儿童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 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占所有教育的首位。但是仅仅靠家庭教育也是不够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三项教育各有其职,缺一不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与哪一方面的教育,而应该三者互相沟通,特别是学校教育,家长需要与教师多交流,这样不仅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也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共同教育学生。德才兼备的孩子需要我们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培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养造就优秀的孩子吧!

二、家长的教育意识:

父母良好的教育意识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行为和品德的形成。教育意识包括5个尊重意识、信任意识、锻炼意识、适应意识和发展意识。

1、尊重意识。孩子一出生,就成为独立的个体,无论年龄大小,他首先是一个人。家长应该培养他的独立性,设法帮助他成功。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推着童车走路,父母不要阻止他,要微笑地看着他给予鼓励,让他走得更快、更远、更稳。认可孩子想独立行动的意识并给予鼓励,这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2、信任意识。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真没用”之类的话。即使孩子遭受了失败,走了弯路,也要理解、信任孩子。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叹气,而是要拍拍孩子的肩膀,给他信心。

3、锻炼意识。把握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迁就,不姑息,不过分保护。当3岁的孩子摔倒时,你可以不去扶他,要他自己站起来。10岁的孩子要和伙伴一起行动时,你不必阻止,但要耐心教他使之既受到锻炼,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之法和应急措施。

4、适应意识。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克服困难,注意不要埋怨环境,也不要挑剔他人,要从自己做起。孩子嫌地方太小,你可以教会他利用空间。当孩子和伙伴相处不合群时,要教育他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方面不能“呵护”,要孩子学会适应他人和环境。

5、发展意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设计,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使孩子有广阔发展天地和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要发现孩子的长处,挖掘其潜力。不能让自己的好恶影响了孩子。总之,父母良好的教育意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有助于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l、重视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用自己正确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表帅。

2、树立良好家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美满的家庭,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3、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家庭教育的经验,提高教育水平。

4、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等教育活动。

四、建立学习型家庭

1、建学习型家庭就是要求每一位家长都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新观念、新技术,学习新理论、新经验,营造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求知识求发展的家庭学习氛围。读懂孩子这本书,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教育方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就是意味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学前儿童到高龄者,形成继续学习的教育过程,家庭成员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父母行为、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互相合作,不断学习,调整自身潜在能力,建立尊重知识,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实现家庭成员"再社会化"的过程,实现两代人一起成长的目标。

2、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意识

建立学习型家庭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般家长认 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是指物质建设的现代化,诸如购买家庭影院、冰箱、空调、电脑、高档家具等,并且随着时尚不断更新它们的大小、品牌及自动化程度。首先,这些的确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突出标志,它们使家庭成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休闲娱乐和教育学习活动,它们为建立学习型家庭提供了最根本的时间保障和物质保障。

同时,真正的家庭现代化不仅仅指家庭物质建设,还应合理地安排消费结构。现代家庭已不满足于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而是越来越重视家庭的智力与文化消费投资:或不惜重金参加培训和进修,或购买书籍报刊、家用电脑学习软件,进一步为建立学习型家庭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然而现代化物质的添购并不意味着现代人观念的获得,而做个现代化的父母才是建立学习型家庭所需的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所在。

家长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和子女的学习状况、学习需要,适当地选择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和子女共同制定学习发展计划,安排一定量的时间用于学习。比如看电视能使人见多识广,但看电视时间过长则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电视里的知识多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在这一方面不能代替读书;互联网使不同国家、不同地位和不同阶层的人平等地共享人类信息资源,使人足不出户晓天下之事,但是网上也有垃圾",对人危害很大。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家长要不断地学习新思维、新观念,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3、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学习气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仍然固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天下无不对的父母"等陈旧观念,在子女学习上表现为不尊重子女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强加于孩子,只允许自己说教,不许子女发表意见。

学习型家庭反对权威,崇尚真理,家庭成员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子女犯了错,要自我检讨,家长在子女面前也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为了顾面子而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甚至不懂装懂。学习型家庭注重与子女平等交谈,互相商讨,不武断,不强迫,充分尊重子女的人格尊重。棍棒教育"。

民主的学习型家庭亲子关系和谐融洽,子女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权利,因而他们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思维更易于创造性,学习成绩自然更会提高。

只有在民主的家庭学习气氛下,家长才能虚怀若谷,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这种家长不但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能发现孩子在其成长历程中给予自己的启迪和教育,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在成长中曾经失去的许多优良品质。这样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成才,家长自己也随之日臻完美。

f215.com扩展阅读

2024教案:家长学校教学设计精选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4教案:家长学校教学设计精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们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们,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们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们明确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 … 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们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 “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们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们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们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们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勇敢的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们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们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们,甚至于向家长们。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切忌有事闷在心中。本班有个孩子,年龄最小,性格十分内向。父母经商,高龄得子,十分惯养这孩子。父母不敢说他的不是,一旦说他不是,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闹,或者当的一声把门关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知道此事以后,专门找他谈心,开导他,经过开导,他明白;这样下去不但对自己身心健康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要主动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求得别人的宽恕、原谅、理解、帮助。渐渐的孩子懂事了,学会与父母交谈了,父母一见到我就是一席感激的话。事实证明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热爱丢脸,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热搜教案: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最新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工具,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热搜教案: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最新模板”,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要求:

1、在“三理”教育的宣传和实施中,引导家长们明白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2、帮助家长学会怎样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从认识上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义重大。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有资料显示,在家庭生活中62%的家长包揽了许多本应该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事情,59%的学生不愿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更有73%的学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家庭责任感。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观,必然将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无论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还是从整个人类的未来着眼,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势在必行,时不可待!

一、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而父母则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就需要所有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不断增强家校联合的力度。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意义所在,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还要以家庭为阵地开展了多种体验活动,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结合学校培养学生孝心规则,还应大力开展了“当好小家,管好大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父母一日工作生活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一个小“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或者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生活自理。从而更尊敬长辈,尊重父母,培养了“我爱我家”的家庭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认识上加以引导

学生的家庭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感,是因为他们对家庭责任感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应承担什么家庭义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经常想一想、说一说“父母辛劳的一天”,体会父母的艰辛,想一想:我应为家里做些什么?已经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发学生的家庭责任行为。

三、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情感上加以激发

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毅力的源泉。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对命令式的方式会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这点启发我要让学生对家庭负责任看成是一件“我要做的事”、“我愿做的事”。为此,我校组织学生开展“厨艺大比拼”、“拼盘大赛”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他们的做事能力,然后引导学生由活动本身的兴趣迁移到对家人、家事关心的“乐趣”,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爱家情感,引发了学生的家庭责任行为。

四、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行为上加以巩固

行为教育的原理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构建主要通过实践行为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践,需要从行为上加以不断地巩固。

1.要从平时做起。从平时做起,就是要从家中最经常的事做起。如我校开展的“小鬼当家”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记家庭日记帐,了解家中一天的收入和支出,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家中的每一件事,做家庭的小主人。有一位学生在他的体验日记中写道:“当奶奶看到我用‘当家’一月好不容易节约下来的100元为她买来生日蛋糕时,喜得热泪盈眶。而我也深深地感到家的温暖……”这一切都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做家长的辛苦和尽职的快乐。

2.要在困难时表现。每个家庭难免会遇到困难,发生一些令人忧愁的事。这正是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绝好时机。我们通过家长会要求家长敞开心扉,向学生讲一讲家长的苦恼、家事的烦琐、工作的困惑,使学生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然后组织讨论:家里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教育学生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主动为家庭承担责任。

教案范文: 家长学校教案范例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有了完善的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要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教案范文: 家长学校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要求:

1、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帮助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3、 建议家长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时间:20xx年11月8日 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又迎来了一个和家长沟通的日子,和你们交流沟通使我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你们是我工作的后备军,是我工作的支持者,虽然只接触了短短两个月,可我深深感到家长们的责任心很重,这期间搞了几次活动,家长们对待孩子门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今天我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2、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重视文明礼仪教育,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化妆,不配戴成人的道饰。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号“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

二、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

孩子智力开发早、社会影响复杂的 情况下,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以下两点:将来的生存带来很多忧患。因为。这样的人,经受的困难和挫折的 磨练较少,心理娇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将来生活中一遇挫折,心 理上便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要舍得让孩子承受挫折,以提高其挫折的承受能力,他 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困难。

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人生的道路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遇到坎坷,遭受挫折。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当今孩子而言,可能会在学习、爱好的选择、自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遭受挫折。如: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没能上理想的学校;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在自尊方面,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经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委屈,没有被评上“三好生”,没有被选上班干部;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等。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入挫折不能自拔,就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丧失自信心,焦虑、自卑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孩子寻求适宜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主动了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

在学习上,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同时还应帮助受到挫折的孩子正视困难,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消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学习策略方法,争取下次考好。

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 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 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3、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你可以对你的行为负责,但你无权对你孩子的一生负责,尽管他是你生的养的,但他最终属于社会。

四、小结:

今天的课是针对目前家长们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展开来的,我作为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角色深深的体会到家长们的不易与困惑,我力求通过这个家长学校的渠道和你们沟通交流,和你们共同进步,让我们携手把我们的孩子交好。

2024课件推荐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之四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这样老师才能在面对学生时心有成竹。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024课件推荐 家长学校教学设计之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氛围,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人的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

二、什么是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组成的人、物、精神等方面给予人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印象。家庭氛围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显性的、隐性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在一定环境与氛围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对于身心均未成熟的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1、环境氛围:

这里指家庭周围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举“孟母三迁”的例子:

2、情感氛围:

指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气氛,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的组成、结构,家庭人员的意识、作风、气氛和情调都是隐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商”。

3、父母人格氛围:

这里指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气质能力对孩子的影响。

举“岳母刺字”的例子:

4、文化氛围:

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

三、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2、爱慕虚荣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

5、家长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子成龙的方法。

6、家庭结构破损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和创伤。

四、怎样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尊重、理解、信任孩子:

(四)营造言传身教的氛围:

面对几代人宠爱的独生子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家长应努力做到的。教育部门一再重申,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有其深层原因的。现实中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自杀案件不能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家长要教育孩子接受批评,正确面对挫折,于失败面前百折不挠。要帮孩子分析挫折,与他一起笑对挫折,战胜挫折,还可有意识地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让孩子提前在逆境中锻炼挫折容忍力,使他们在逆境中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炼。可以让孩子隔几天过点“苦日子”,吃几餐粗粮咸菜,对孩子买玩具、制新衣等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要求他们进行某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在比赛中有意识安排与强手交锋,利用寒暑假送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

五、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

六、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热搜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范本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热搜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范本”,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授课题目: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目的: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而发生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群体。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方面是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道德情操、理想志趣。

意义: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家教方法

一、怎样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 区”。

1、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学习吗?殊不知,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家庭生活困难的时候怎样教育孩子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攀比风。不少人爱比吃、比穿、比派头。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这股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学校,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报、比学习用具,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使之真正顺应我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这句古话呢?

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理解孩子的心情

中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成熟,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被动性;外界的评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家长若一看见孩子情绪低落就呵斥、责骂、不仅不利于调整孩子的低落情绪,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待搞清楚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2、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

家长可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及支出状况,一起进行家庭收支记帐、核算等待。这样,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不要让孩子仅仅在满足了吃、穿、用时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和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心情。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就易形成积极的情绪,增强自信心,相反,一味地让孩子自我封闭,容易使他们精神状态不佳,再加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孩子极易形成消极的心态。

4、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

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让他们了解那些曾被家庭生活困难所困扰,后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发挥所长,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自卑心理也就会不驱而散。

5、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因为生活条件差而争吵,甚至离异;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

三、父母离异后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离异后,常会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变差,孩子失去应得的爱,心灵遭受创伤,产生诸如自卑、内向、敏感、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曾说过:“家庭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病态的肥沃土壤。”为此,离异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履行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关怀和引导。

1、要和孩子真诚地讲述家里发生的事情

在夫妻双方的婚姻挫折问题上,忽视孩子是不明智的。什么也不告诉孩子,会增大孩子窥视大人隐私的欲望,或对大人产生种种怀疑的心理。而告诉孩子太多,又会使他处于为父母忧虑的状态。较好的方式是,自然而又恰当地表述你们当前关系的变化。你可以这么说,“我和你爸爸之间有些矛盾,不过我们正在着手解决。”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真诚地对孩子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永远是你的妈妈和爸爸,我们会永远爱你的。”

2、离婚后父母双言应继续关心孩子

离了婚的父母虽然已经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的父母、妈妈,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些离婚后,的父母觉得孩子成了累赘,是“拖油瓶”,不抚养孩子。勉强抚养孩子的一方往往也不真心爱护孩子,甚至经常拿孩子出气,随意训斥、打骂、这既违反了我国《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我们知道,家庭在孩子心目中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家庭的破裂,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不幸,如果离婚的父母双方再不关心爱护孩子,不仅会加剧孩子对爱的失落感,而且表碍于他们对人生道路的正确理解,或自暴自弃,或郁郁寡欢。如此,何谈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要满足孩子生活上所必需的物质要求

离异家庭,因为经济条件 下降,容易使孩子产生羡慕同伴生活条件的心态。若孩子的物质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嫉妒的与憎恨,甚至出现偷窃或其它违法乱纪行为。很多少年犯出自父母离异家庭,其原因即在于此。因此,离异后,作为孩子的父亲、母亲,应加位履行家长之责,尽量关心自己孩子的生活,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一般健全家庭的孩子相差不要太大。即使稍差些,也应该向孩子讲明道理,以消除其自卑心理和不良行为。

4、还应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业

家庭破裂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使孩子从忧郁、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可使其孤独、内向的的性格在活动中和到矫正,促进其性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5、尽可能加强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告诉老师家里发生的事情,让老师能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关心,爱扶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使他们感到处处有亲人,到处有温暖,以补偿所失去的爱。.

四、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家长,其主观愿望一般都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那么,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

中学生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小孩”。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因此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2、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3、避免“过度教育”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4、长的榜样作用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家长,其子女会有学习兴趣。其实,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5、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孩子进行了中学阶段,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他们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教导员”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责骂不休的家庭里,只会滋长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何谈专心致志地学习?

五、怎样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有亮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关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供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家长学校教案2500字精选


任何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育事业做好准备。一般来说教案的水平也体现了老师教学的水平,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查漏补缺,您也在搜索值得借鉴的教案模板吧!经过搜索整理,我们为你呈现“家长学校教案”,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家长学校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氛围,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人的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

二、什么是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组成的人、物、精神等方面给予人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印象。家庭氛围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显性的、隐性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在一定环境与氛围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对于身心均未成熟的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1、环境氛围:

这里指家庭周围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举“孟母三迁”的例子:

2、情感氛围:

指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气氛,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的组成、结构,家庭人员的意识、作风、气氛和情调都是隐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商”。

3、父母人格氛围:

这里指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气质能力对孩子的影响。

举“岳母刺字”的例子:

4、文化氛围:

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

三、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2、爱慕虚荣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

5、家长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子成龙的方法。

6、家庭结构破损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和创伤。

四、怎样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尊重、理解、信任孩子:

(四)营造言传身教的氛围:

面对几代人宠爱的独生子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家长应努力做到的。教育部门一再重申,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有其深层原因的。现实中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自杀案件不能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家长要教育孩子接受批评,正确面对挫折,于失败面前百折不挠。要帮孩子分析挫折,与他一起笑对挫折,战胜挫折,还可有意识地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让孩子提前在逆境中锻炼挫折容忍力,使他们在逆境中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炼。可以让孩子隔几天过点“苦日子”,吃几餐粗粮咸菜,对孩子买玩具、制新衣等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要求他们进行某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在比赛中有意识安排与强手交锋,利用寒暑假送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

五、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

六、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家长学校教案【篇2】

架起沟通的桥梁正确教育孩子

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

教学内容:

一、家长应当如何与孩子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说以下几点: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二、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说“不”

当孩子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与其迁就,毋宁说“不行”对他(她)更具有影响力。如今周末无人看管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家长外出,本想把他们放到爷爷奶奶老人家当中,孩子们稍不满意时,他们便让步说:“那好,你就自己呆在家里吧!”孩子最初似乎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久而久之,便会有被遗弃的感觉。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冷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行”,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父母表现出的坚定绝不容商量,甚至叫着说:“我恨你!”但孩子正是在反抗的同时,也意识到父母的尊严和权威。孩子需要有一个对立面,才能分出美与丑。如果让他们漫无目标地挥动小拳头,他们会因没有信息的反馈而永远也分不清是与非。

如今让家长们说出“不行”两字,又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其难处在于父母过于宠爱自己的宝贝或根本没有时间。而教育专家则坚决主张家长说“不行”,必要时“还要适当惩罚”孩子。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回归旧传统,对孩子实施随意斥责、打骂的专制式管理。现代社会的“不行”,应该是大人与小孩子之间所达成的共识,是他们心与心的交融。对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忌对孩子施以讹诈。

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是一向当真的。否则,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二)让孩子做某件事时,要讲明道理,是为了孩子好,而不是说些“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

孩子如果仅仅知道要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的蠢事。

(三)绝对不能对孩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你不听我的话,好,我也就不满足你的要求!”家长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并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

(四)父母一方说“不行”,即使有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孩子容易养成在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五)说“不行”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让他(她)明白“不行”的道理。

(六)可以与孩子“谈判”,但家长必须掌握主动权,而且要当机立断,不能无休止地讨价还价。比如在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上。

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惩罚……《如何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七)要在融洽的气氛中,从积极的角度给孩子立规矩。挤时间与孩子一起用餐,相互说些有趣的故事,便多了一次寓教于乐的机会。

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许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们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体,使大家有更多有意思的话题,使沟通更轻松、有趣……《谈亲子沟通有趣的策略》

(八)令行禁止。说“不”后,家长对孩子的妥协,意味着食言,失去了威信不说,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习气。言而无信,是人生之大忌。

一次“不行”或适当的惩罚最初可能会引发一场暴风骤雨,但处理得当,雨过天晴之后,孩子与你的关系和感情将无疑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华,这也正是说“不行”的意义所在。

家长学校教案【篇3】

授课题目: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目的: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而发生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群体。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方面是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道德情操、理想志趣。

意义: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家教方法

一、怎样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 区”。

1、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学习吗?殊不知,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家庭生活困难的时候怎样教育孩子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攀比风。不少人爱比吃、比穿、比派头。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这股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学校,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报、比学习用具,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使之真正顺应我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这句古话呢?

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理解孩子的心情

中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成熟,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被动性;外界的评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家长若一看见孩子情绪低落就呵斥、责骂、不仅不利于调整孩子的低落情绪,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待搞清楚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2、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

家长可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及支出状况,一起进行家庭收支记帐、核算等待。这样,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不要让孩子仅仅在满足了吃、穿、用时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和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心情。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就易形成积极的情绪,增强自信心,相反,一味地让孩子自我封闭,容易使他们精神状态不佳,再加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孩子极易形成消极的心态。

4、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

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让他们了解那些曾被家庭生活困难所困扰,后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发挥所长,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自卑心理也就会不驱而散。

5、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因为生活条件差而争吵,甚至离异;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

三、父母离异后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离异后,常会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变差,孩子失去应得的爱,心灵遭受创伤,产生诸如自卑、内向、敏感、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曾说过:“家庭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病态的肥沃土壤。”为此,离异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履行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关怀和引导。

1、要和孩子真诚地讲述家里发生的事情

在夫妻双方的婚姻挫折问题上,忽视孩子是不明智的。什么也不告诉孩子,会增大孩子窥视大人隐私的欲望,或对大人产生种种怀疑的心理。而告诉孩子太多,又会使他处于为父母忧虑的状态。较好的方式是,自然而又恰当地表述你们当前关系的变化。你可以这么说,“我和你爸爸之间有些矛盾,不过我们正在着手解决。”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真诚地对孩子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永远是你的妈妈和爸爸,我们会永远爱你的。”

2、离婚后父母双言应继续关心孩子

离了婚的父母虽然已经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的父母、妈妈,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些离婚后,的父母觉得孩子成了累赘,是“拖油瓶”,不抚养孩子。勉强抚养孩子的一方往往也不真心爱护孩子,甚至经常拿孩子出气,随意训斥、打骂、这既违反了我国《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我们知道,家庭在孩子心目中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家庭的破裂,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不幸,如果离婚的父母双方再不关心爱护孩子,不仅会加剧孩子对爱的失落感,而且表碍于他们对人生道路的正确理解,或自暴自弃,或郁郁寡欢。如此,何谈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要满足孩子生活上所必需的物质要求

离异家庭,因为经济条件 下降,容易使孩子产生羡慕同伴生活条件的心态。若孩子的物质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嫉妒的与憎恨,甚至出现偷窃或其它违法乱纪行为。很多少年犯出自父母离异家庭,其原因即在于此。因此,离异后,作为孩子的父亲、母亲,应加位履行家长之责,尽量关心自己孩子的生活,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一般健全家庭的孩子相差不要太大。即使稍差些,也应该向孩子讲明道理,以消除其自卑心理和不良行为。

4、还应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业

家庭破裂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使孩子从忧郁、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可使其孤独、内向的的性格在活动中和到矫正,促进其性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5、尽可能加强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告诉老师家里发生的事情,让老师能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关心,爱扶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使他们感到处处有亲人,到处有温暖,以补偿所失去的爱。.

四、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家长,其主观愿望一般都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那么,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

中学生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小孩”。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因此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2、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3、避免“过度教育”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4、长的榜样作用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家长,其子女会有学习兴趣。其实,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5、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孩子进行了中学阶段,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他们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教导员”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责骂不休的家庭里,只会滋长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何谈专心致志地学习?

五、怎样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有亮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关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供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家长学校教案【篇4】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教学时间: 20xx年1月3日 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课:家校 合 作

教学过程:

一、家校合作 共同教育孩子 :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能否配合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得好,家庭教育就能使学校教育得到延伸,得到强化,反之则可能会削弱学校教育。很多家长将孩子的一切教育都交给学校,首先我们老师很感谢他们对学校如此的信任,但是同时我也想提醒这些家长,第一,学校教育的时间仅仅9小时,在这9小时内学生需要接受新的文化知识;第二,学校不可能实现“教师学生“一对一”的学习生活方式,所以教师不可能从学生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切活动一一关注;第三,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儿童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 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占所有教育的首位。但是仅仅靠家庭教育也是不够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三项教育各有其职,缺一不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与哪一方面的教育,而应该三者互相沟通,特别是学校教育,家长需要与教师多交流,这样不仅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也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共同教育学生。德才兼备的孩子需要我们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培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养造就优秀的孩子吧!

二、家长的教育意识:

父母良好的教育意识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行为和品德的形成。教育意识包括5个尊重意识、信任意识、锻炼意识、适应意识和发展意识。

1、尊重意识。孩子一出生,就成为独立的个体,无论年龄大小,他首先是一个人。家长应该培养他的独立性,设法帮助他成功。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推着童车走路,父母不要阻止他,要微笑地看着他给予鼓励,让他走得更快、更远、更稳。认可孩子想独立行动的意识并给予鼓励,这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2、信任意识。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真没用”之类的话。即使孩子遭受了失败,走了弯路,也要理解、信任孩子。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叹气,而是要拍拍孩子的肩膀,给他信心。

3、锻炼意识。把握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迁就,不姑息,不过分保护。当3岁的孩子摔倒时,你可以不去扶他,要他自己站起来。10岁的孩子要和伙伴一起行动时,你不必阻止,但要耐心教他使之既受到锻炼,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之法和应急措施。

4、适应意识。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克服困难,注意不要埋怨环境,也不要挑剔他人,要从自己做起。孩子嫌地方太小,你可以教会他利用空间。当孩子和伙伴相处不合群时,要教育他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方面不能“呵护”,要孩子学会适应他人和环境。

5、发展意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设计,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使孩子有广阔发展天地和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要发现孩子的长处,挖掘其潜力。不能让自己的好恶影响了孩子。总之,父母良好的教育意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有助于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l、重视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用自己正确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表帅。

2、树立良好家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美满的家庭,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3、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家庭教育的经验,提高教育水平。

4、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等教育活动。

四、建立学习型家庭

1、建学习型家庭就是要求每一位家长都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新观念、新技术,学习新理论、新经验,营造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求知识求发展的家庭学习氛围。读懂孩子这本书,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教育方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就是意味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学前儿童到高龄者,形成继续学习的教育过程,家庭成员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父母行为、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互相合作,不断学习,调整自身潜在能力,建立尊重知识,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实现家庭成员"再社会化"的过程,实现两代人一起成长的目标。

2、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意识

建立学习型家庭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般家长认 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是指物质建设的现代化,诸如购买家庭影院、冰箱、空调、电脑、高档家具等,并且随着时尚不断更新它们的大小、品牌及自动化程度。首先,这些的确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突出标志,它们使家庭成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休闲娱乐和教育学习活动,它们为建立学习型家庭提供了最根本的时间保障和物质保障。

同时,真正的家庭现代化不仅仅指家庭物质建设,还应合理地安排消费结构。现代家庭已不满足于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而是越来越重视家庭的智力与文化消费投资:或不惜重金参加培训和进修,或购买书籍报刊、家用电脑学习软件,进一步为建立学习型家庭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然而现代化物质的添购并不意味着现代人观念的获得,而做个现代化的父母才是建立学习型家庭所需的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所在。

家长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和子女的学习状况、学习需要,适当地选择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和子女共同制定学习发展计划,安排一定量的时间用于学习。比如看电视能使人见多识广,但看电视时间过长则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电视里的知识多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在这一方面不能代替读书;互联网使不同国家、不同地位和不同阶层的人平等地共享人类信息资源,使人足不出户晓天下之事,但是网上也有垃圾",对人危害很大。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家长要不断地学习新思维、新观念,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3、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学习气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仍然固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天下无不对的父母"等陈旧观念,在子女学习上表现为不尊重子女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强加于孩子,只允许自己说教,不许子女发表意见。

学习型家庭反对权威,崇尚真理,家庭成员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子女犯了错,要自我检讨,家长在子女面前也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为了顾面子而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甚至不懂装懂。学习型家庭注重与子女平等交谈,互相商讨,不武断,不强迫,充分尊重子女的人格尊重。棍棒教育"。

民主的学习型家庭亲子关系和谐融洽,子女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权利,因而他们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思维更易于创造性,学习成绩自然更会提高。

只有在民主的家庭学习气氛下,家长才能虚怀若谷,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这种家长不但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能发现孩子在其成长历程中给予自己的启迪和教育,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在成长中曾经失去的许多优良品质。这样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成才,家长自己也随之日臻完美。

家长学校教案【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在“三理”教育的宣传和实施中,引导家长们明白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2、帮助家长学会怎样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从认识上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义重大。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有资料显示,在家庭生活中62%的家长包揽了许多本应该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事情,59%的学生不愿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更有73%的学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家庭责任感。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观,必然将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无论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还是从整个人类的未来着眼,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势在必行,时不可待!

一、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而父母则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就需要所有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不断增强家校联合的力度。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意义所在,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还要以家庭为阵地开展了多种体验活动,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结合学校培养学生孝心规则,还应大力开展了“当好小家,管好大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父母一日工作生活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一个小“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或者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生活自理。从而更尊敬长辈,尊重父母,培养了“我爱我家”的家庭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认识上加以引导

学生的家庭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感,是因为他们对家庭责任感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应承担什么家庭义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经常想一想、说一说“父母辛劳的一天”,体会父母的艰辛,想一想:我应为家里做些什么?已经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发学生的家庭责任行为。

三、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情感上加以激发

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毅力的源泉。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对命令式的方式会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这点启发我要让学生对家庭负责任看成是一件“我要做的事”、“我愿做的事”。为此,我校组织学生开展“厨艺大比拼”、“拼盘大赛”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他们的做事能力,然后引导学生由活动本身的兴趣迁移到对家人、家事关心的“乐趣”,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爱家情感,引发了学生的家庭责任行为。

四、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行为上加以巩固

行为教育的原理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构建主要通过实践行为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践,需要从行为上加以不断地巩固。

1.要从平时做起。从平时做起,就是要从家中最经常的事做起。如我校开展的“小鬼当家”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记家庭日记帐,了解家中一天的收入和支出,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家中的每一件事,做家庭的小主人。有一位学生在他的体验日记中写道:“当奶奶看到我用‘当家’一月好不容易节约下来的100元为她买来生日蛋糕时,喜得热泪盈眶。而我也深深地感到家的温暖……”这一切都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做家长的辛苦和尽职的快乐。

2.要在困难时表现。每个家庭难免会遇到困难,发生一些令人忧愁的事。这正是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绝好时机。我们通过家长会要求家长敞开心扉,向学生讲一讲家长的苦恼、家事的烦琐、工作的困惑,使学生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然后组织讨论:家里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教育学生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主动为家庭承担责任。

家长学校教案【篇6】

一直以来,我校十分重视家长学校教育工作,除了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家长学校活动,还积极运用上家长学校这块小阵地密切家校联系,为广大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如下:

一、重视是关键

1、支持惠山区校在我校安家落户。学校一听说区教育局要成立惠山区上家长学校,有意向在我校借用一场所作为区校的办公场所,我校二话没说,快速腾出一个教室作为惠山区校的专用办公室。

2、为办好上家长学校,让校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校把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目标,成立了上家长学校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重视使我校的校工作很快步入了正常有序的轨道。

二、宣传发动多层次

为了使广大家长、班主任老师以及任课教师迅速了解校开通的意义及工作方法,我们开始了多层次的宣传发动工作。首先,我们在教师大会上作了校信通的专题学习,让每一位老师都了解这种新颖、快捷的家校联系方法。其次,我们加大力度,做好家长层面的宣传工作。我们发放告家长书,人手一份,向每一位家长宣传校信通使用方便、沟通及时、收费便宜等特点,并征求家长意见。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期初家长会,继续向家长作细致的宣传,针对家长的疑惑,我们都给予热情耐心的解答。

三、组织培训多渠道

在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如何使老师们尽快掌握使用校信通的方法和技巧成了当务之急,我们迅速开展各类培训工作。首先,我们聘请利用教师大集中时间进行全员培训。然后,专门对班主任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主要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从学生姓名、家长手机号码的输入、修改到信息的编写、发送、回复等。对于年龄教大的班主任,我们不厌其烦地给予亲自指导,同时还请同办公室的青年教师帮助这些老教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措施落实有保障

1、把校信通使用情况与班级工作月考核挂钩,与星级级部月考核挂钩,与期末优秀班集体评比挂钩。

过去,我们学校采用家校联系卡的方式与家长书面交流,现在有了校信通后,我们鼓励老师积极使用校信通,要求班主任老师每月至少发送生均8条,任课教师每月2条。我们把此项要求分别纳入班级工作月考核、星级级部月考核,以保证家校联系的密切性。

2、积极抓好校管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常深入教师办公室了解使用情况,并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校负责人反馈联系,及时解决,以求最快速度保证家校联系的畅通。为了保证48个班级校信通的正常使用,我总是做到:平时常到办公室走一走,做到心中有数;月中上看一看,做到反馈督促催一催;月底通报说一说,做到表扬提醒相结合,激发教师使用的积极性。

3、加强切磋与交流。

我们常利用班主任例会请被评为“互动之星”的教师介绍自己使用校信通的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互动的有效方法。并利用班主任期中工作交流会,请各位班主任老师围绕“校信通的使用展开沙龙研讨,分享彼此好的经验与做法,探讨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方法,以便提高使用效率。

五、效果显着体会多

1、校信通有效提高了家长的家教认识。

我校利用校信通这个平台,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提高他们对子女的责任感,端正了学生家长的一些错误观念,如“易子不教”、“不打不成钢”,树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家教。

2、校信通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更便捷。

为使家长能及时方便地了解到孩子在校学习及生活情况,我校教师在每次重大活动之前都及时用信息的手段通知到每个家长的手中,使家长对我校的工作有明确的了解,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今年7月1日,学校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学校暑期青少年活动暂停,情况紧急,涉及面广人多,在左右为难之时,我想到了校信通这个渠道,于是棘手问题迎刃而解,消息很快通知到了家长。

3、校信通使家校联系更及时更多样。

“家校联系次数多了;家校联系及时、方便;家校联系面广……”在谈到校信通的作用时,老师们如数家珍,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的张宝生老师,在交流时言辞恳切地谈到,“校信通是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暮色四合,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和家务,我开始端坐于电脑桌前,开始与家长、孩子的对话:问题解答、节日问候、心理沟通……无数个我早已构想好的话题涌现到了我的眼前,我的手指轻快地跳跃着,面孔绯红,抑制不住激情四溢。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我、家长和孩子们,在桥上一起快乐地交谈、唱歌……”可以说,校信通,构筑了家校联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现在,老师们,都十分乐意来做这项工作,很多老师都超额完成学校提出的要求。而家长们在谈到校信通时也颇为高兴,普遍反映这种联系方式快捷又方便。从整个学校工作而言,校信通也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如7年9月,台风侵袭无锡,学校接到上级通知要发送紧急通知,告知家长第二天放假不要送孩子上学,我们充分利用校信通的群发功能,解决了及时、全面通知到位的困难。诸如此类,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特殊情况,校信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可以说,校信通,搭建了一座信息畅通传输之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在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学校现代化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校将继续坚持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教育之路,依托上家长学校,密切家校联系,促进相互沟通,携手合作,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家长学校教案【篇7】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迫切性,强化家长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观念,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进而不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迫切性。

难点是切实行之有效地强化家长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观念,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活动对象:全班学生及学生家长。

活动准备:小黑板、课件等。

活动时间: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背景

本学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班级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班中涌现出了一批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为班级卫生默默奉献的同学;拾金不昧的同学。他们为班级赢得了赞誉。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许多学生无论是在家中与长辈相处,还是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交往,或多或少地以自我为中心,考虑自己感受较多,顾虑他人想法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家长们在家以孩子为生活的中心,注重物质满足,缺乏思想教育。如何正确改变学生的这种不良倾向呢?我觉得不妨可以通过用学会感恩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事做起,在生活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二、活动导入

“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盼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心中的梦想,学校则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可以说,学校、教师、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每个孩子学有所成,能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学会感恩,将通过家长和学生们的一些活动,来增强同学们对感恩内涵的感知,进一步提示各位家长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会回报,懂得感恩。

三、活动步骤

1、学生诗朗诵《母亲》

母亲,母亲像冬天的太阳一样,在我遇到挫折时,他会鼓励我、安慰我,温暖我的心。母亲,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她会指引我、照亮我,走向光明,母亲,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孤独、无助时,她会陪伴我、支持我,给我充满信心。母亲,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不辞辛劳,无怨无悔,所以,我要说,妈妈感谢您!我爱您!

(为活动渲染一种气氛,营造氛围)

2、游戏: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

让每个学生在腹部绑上一个特制沙袋,沙袋就象征着肚子里的宝宝,然后走下楼梯,拿书再走上楼梯、过独木桥,最后再把书放在书架上坐回原位,从而让学生们通过游戏感悟母亲们十月怀胎的艰辛与痛苦。

(通过活动让孩子设身处地得体会妈妈怀孕的艰辛,进而帮助其树立一种敬意和回报之心)

3、话题讨论:有游戏延伸:为什么要感谢父母?

(通过讨论既让孩子们明白了做父母的不容易,又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回报父母的不足)

4、舞蹈:《烛光里的妈妈》

5、录像(家长拍摄)

(1)学生在家任性的照片、录像

(2)拍摄照片的家长和学生上台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3)台下家长与台上家长交流互动

6、录像(学校拍摄)

(1)第一组:同学间互相争吵、打架的照片、录像;第二组: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主动帮助老师做事的照片、录像。

(2)请照片与录像中的同学上台来说说当时的情景,并说说自己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通过活生生的生活场景,让同学们切身地感受到学习、生活中的不足,为下面的讨论提供有力的证据)

7、判断题

(1)父母工作一天累了,回家后我主动端茶倒水、揉肩捶背。

(2)父母的生日不用记,只要记住自己的就行。

(3)父母生病了,我应该关心、照顾他们。

(4)扫地、洗碗、擦桌子都是大人做的事,我们不用做。

(5)作为学生,在校应该听老师的话。

(通过判断题的形式在思想上再次进行强化)

8、出示《游子吟》

(1)女生齐读

(2)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母亲的恩情》1、2、3自然段就是诗句的意思,指名一人有感情地朗读。

(3)听了刚才的朗读,各位同学有什么想说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家长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背诵《游子吟》,交流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9、讲故事

(1)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讲一个父母亲关心疼爱自己的小故事。(6人)

(2)家长上台讲孩子关心自己的小故事。(3人)

(3)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家长互动交流)

(激发学生思想深处的感恩意识,进一步提高他们不断进行感恩的实践付出)

10、游戏:猜一猜

(1)分别请出两大组,一组为学生,另一组为再组学生的家长。

(2)游戏过程:第一次,父亲或母亲喜欢吃什么、玩什么、爱看什么书、爱看什么电视、生日是几号?孩子和家长各自写题板,后交流。

孩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爱看什么书、爱看什么电视、生日是几号?孩子和家长各自写题板,后交流。

(3)小结:各位家长和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创设条件,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为家长和孩子今后更多活动的开展创设条件)

11、写感恩卡

(1)卡片课前进行裁剪、装饰。在卡上写上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2)学生亲手将这张卡送到父母亲手上,并给他们一个深深的拥抱。(播放音乐)

(把孩子的感恩认识从思想提升到行动,使本次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12、大合唱《感恩的心》

四、活动总结

学会感恩,就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亲身感受父母的艰辛、父母的爱,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人的心中充满爱心,使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意义。同样,我也希望家长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每天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学习,这样孩子和您的生活也将会变得有意义。

家长学校教案【篇8】

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深刻领会责任心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

3、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共同来探讨-------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家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长辈对孩子关心倍致、疼爱有加,可是孩子吃东西时就忘了他们;长辈生病了,孩子却只顾自己玩耍,不去关心他们,有的甚至还吵着要求大人陪他玩。孩子报喜不报犹,在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先说别人的原因。

在学校,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品,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了;打扫卫生,扫把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塞得连书包都放不下等。甚至连语文、数学书也常有人忘带。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学生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学生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

可见,当前小学生表现出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责任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学会负责”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我们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孩子责任心缺乏原因分析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责任心,可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龄自动出现。责任感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下才能慢慢觉得的。造成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

我们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解释迟到的原因是自己睡过了头,不愿孩子;学生完不成作业,有家长就打电话或者让学生带纸条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写作业要让妈妈给念题目,上学时书包也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如果小学生想帮家长干点什么,家长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就行了。父母对回报有错误的想法,

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渐渐地孩子认为什么事都有与他们无关,唯有学习、读书才是正经事,只要书读得好,成绩好什么事都好说,否则------。因此,他们变得“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再关心别人,不懂得爱别人,不再“多管闲事”,以至于长大后,孩子们变得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周边的人为他们付出的再多,在他们的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说实在话,家长替小学生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小学生就越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父母是孩子终身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缺乏责任心,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孩子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引导。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大都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事业的基础,也是许多高尚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基础。良好的责任心不是一时一刻的事,不是成人后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养成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让孩子具备强烈的责任心。

2、让小学生明白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我们知道: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会让人感到可信任;一个对生活、对事业负责的人,才会不断地进取;一个对民族、对国家负责的人,才会去献身、去贡献。所以,一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一)对自己负责

1、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自觉认真完成作业,并主动复习功课和预习新课,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健康是学习、成长、生活的基础,要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作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包括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做好早操和眼保健操,不做危险的事。

3、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

做一个诚实、活泼、合群、谦虚、正直、宽厚、勇敢、自强、自信、自律、不任性、有同情心的人;不怕困难,主动参与有一定难度的磨砺;能恰当地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遇事不过分紧张,能自我调适情绪;具有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

4、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学会自理、自立,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琐事无须他人督促,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5、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过去的时间就不在属于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把时间尽可能用在对知识的求索上,不要虚度光阴。

(二)对他人负责

1、礼貌待人,宽容大度,知恩图报,说话文明,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诚实不说谎话,做事有始有终,不斤斤计较,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3、懂得为他人着想,有同情心,乐善好施,不歧视弱是群体,能伸出热忱的手帮助他人,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三)对学校负责

1、知道自己是学校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形象,以学校为容,为学校争光。

2、尊敬老师,尊敬老师的劳动,勇于承担学校、老师教给的各项任务,并负责到底,做好老师的小助手,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3、在学校穿校服,举止文明,把学校、班级当作自己的家,积极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四)对家庭负责

1、知道父母的生日,孝敬长辈,关心父母,热爱家庭每一个成员,主动和父母沟通,多听父母对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不辜负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在家做父母的好孩子。

2、作为家庭的成员要分担家庭的各种苦与甜,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了解长辈的辛苦、劳累,有一颗感恩的心,主动帮忙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的培养。

(五)对社会负责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争做“五好”小公民。

2、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人,有一颗热爱、关心社会的心。 3、树立少先队员良好的社会形象,懂得“没有国家,哪有大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这个道理。

3、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途径

(1)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给孩子理智的爱。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手或许很笨,他的动作或许很不麻利,他做事情时或许会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他就不是孩子了。家长在让孩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决不能因为孩子床铺叠的不整齐、收拾书桌不够利落、袜子没有洗干净、清扫地面丢三拉四而越俎代庖,要知道,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孩子做事的过程,是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心里体验,只有这样的心里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和转移过来,继续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他今后还应该怎样做就更好,既使他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利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人的一生是与人的责任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幼儿时期起,在家里按父母要求去做,进幼儿园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小学生上学学习,回家帮助家长做家务就是培养一个人责任心的开始。它的训练起点,首先是在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承担起了一种社会责任。学习是社会、国家与民族赋予他的一种历史责任,而承担起这一责任,就要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从小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责任心的含义也就更加深刻。

思考题: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家长学校教案(精选7篇)


中学范文网主题阅读推荐:“家长学校教案”。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都会面临讲公开课,那准备一份教案就非常关键。教案可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想知道编写教案的技巧有哪些吗?中学范文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家长学校教案,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家长学校教案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教学时间: 20xx年1月3日 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课:家校 合 作

教学过程:

一、家校合作 共同教育孩子 :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能否配合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得好,家庭教育就能使学校教育得到延伸,得到强化,反之则可能会削弱学校教育。很多家长将孩子的一切教育都交给学校,首先我们老师很感谢他们对学校如此的信任,但是同时我也想提醒这些家长,第一,学校教育的时间仅仅9小时,在这9小时内学生需要接受新的文化知识;第二,学校不可能实现“教师学生“一对一”的学习生活方式,所以教师不可能从学生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切活动一一关注;第三,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儿童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 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占所有教育的首位。但是仅仅靠家庭教育也是不够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三项教育各有其职,缺一不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与哪一方面的教育,而应该三者互相沟通,特别是学校教育,家长需要与教师多交流,这样不仅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也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共同教育学生。德才兼备的孩子需要我们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培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养造就优秀的孩子吧!

二、家长的教育意识:

父母良好的教育意识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行为和品德的形成。教育意识包括5个尊重意识、信任意识、锻炼意识、适应意识和发展意识。

1、尊重意识。孩子一出生,就成为独立的个体,无论年龄大小,他首先是一个人。家长应该培养他的独立性,设法帮助他成功。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推着童车走路,父母不要阻止他,要微笑地看着他给予鼓励,让他走得更快、更远、更稳。认可孩子想独立行动的意识并给予鼓励,这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2、信任意识。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真没用”之类的话。即使孩子遭受了失败,走了弯路,也要理解、信任孩子。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叹气,而是要拍拍孩子的肩膀,给他信心。

3、锻炼意识。把握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迁就,不姑息,不过分保护。当3岁的孩子摔倒时,你可以不去扶他,要他自己站起来。10岁的孩子要和伙伴一起行动时,你不必阻止,但要耐心教他使之既受到锻炼,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之法和应急措施。

4、适应意识。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克服困难,注意不要埋怨环境,也不要挑剔他人,要从自己做起。孩子嫌地方太小,你可以教会他利用空间。当孩子和伙伴相处不合群时,要教育他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方面不能“呵护”,要孩子学会适应他人和环境。

5、发展意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设计,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使孩子有广阔发展天地和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要发现孩子的长处,挖掘其潜力。不能让自己的好恶影响了孩子。总之,父母良好的教育意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有助于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l、重视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用自己正确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表帅。

2、树立良好家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美满的家庭,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3、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家庭教育的经验,提高教育水平。

4、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等教育活动。

四、建立学习型家庭

1、建学习型家庭就是要求每一位家长都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新观念、新技术,学习新理论、新经验,营造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求知识求发展的家庭学习氛围。读懂孩子这本书,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教育方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就是意味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学前儿童到高龄者,形成继续学习的教育过程,家庭成员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父母行为、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互相合作,不断学习,调整自身潜在能力,建立尊重知识,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实现家庭成员"再社会化"的过程,实现两代人一起成长的目标。

2、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意识

建立学习型家庭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般家长认 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是指物质建设的现代化,诸如购买家庭影院、冰箱、空调、电脑、高档家具等,并且随着时尚不断更新它们的大小、品牌及自动化程度。首先,这些的确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突出标志,它们使家庭成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休闲娱乐和教育学习活动,它们为建立学习型家庭提供了最根本的时间保障和物质保障。

同时,真正的家庭现代化不仅仅指家庭物质建设,还应合理地安排消费结构。现代家庭已不满足于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而是越来越重视家庭的智力与文化消费投资:或不惜重金参加培训和进修,或购买书籍报刊、家用电脑学习软件,进一步为建立学习型家庭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然而现代化物质的添购并不意味着现代人观念的获得,而做个现代化的父母才是建立学习型家庭所需的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所在。

家长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和子女的学习状况、学习需要,适当地选择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和子女共同制定学习发展计划,安排一定量的时间用于学习。比如看电视能使人见多识广,但看电视时间过长则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电视里的知识多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在这一方面不能代替读书;互联网使不同国家、不同地位和不同阶层的人平等地共享人类信息资源,使人足不出户晓天下之事,但是网上也有垃圾",对人危害很大。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家长要不断地学习新思维、新观念,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3、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学习气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仍然固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天下无不对的父母"等陈旧观念,在子女学习上表现为不尊重子女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强加于孩子,只允许自己说教,不许子女发表意见。

学习型家庭反对权威,崇尚真理,家庭成员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子女犯了错,要自我检讨,家长在子女面前也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为了顾面子而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甚至不懂装懂。学习型家庭注重与子女平等交谈,互相商讨,不武断,不强迫,充分尊重子女的人格尊重。棍棒教育"。

民主的学习型家庭亲子关系和谐融洽,子女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权利,因而他们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思维更易于创造性,学习成绩自然更会提高。

只有在民主的家庭学习气氛下,家长才能虚怀若谷,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这种家长不但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能发现孩子在其成长历程中给予自己的启迪和教育,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在成长中曾经失去的许多优良品质。这样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成才,家长自己也随之日臻完美。

家长学校教案 篇2

教学目的要求:

1、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帮助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3、 建议家长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时间:20xx年11月8日 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又迎来了一个和家长沟通的日子,和你们交流沟通使我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你们是我工作的后备军,是我工作的支持者,虽然只接触了短短两个月,可我深深感到家长们的责任心很重,这期间搞了几次活动,家长们对待孩子门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今天我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2、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重视文明礼仪教育,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化妆,不配戴成人的道饰。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号“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

二、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

孩子智力开发早、社会影响复杂的 情况下,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以下两点:将来的生存带来很多忧患。因为。这样的人,经受的困难和挫折的 磨练较少,心理娇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将来生活中一遇挫折,心 理上便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要舍得让孩子承受挫折,以提高其挫折的承受能力,他 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困难。

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人生的道路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遇到坎坷,遭受挫折。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当今孩子而言,可能会在学习、爱好的选择、自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遭受挫折。如: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没能上理想的学校;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在自尊方面,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经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委屈,没有被评上“三好生”,没有被选上班干部;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等。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入挫折不能自拔,就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丧失自信心,焦虑、自卑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孩子寻求适宜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主动了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

在学习上,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同时还应帮助受到挫折的孩子正视困难,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消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学习策略方法,争取下次考好。

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 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 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3、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你可以对你的行为负责,但你无权对你孩子的一生负责,尽管他是你生的养的,但他最终属于社会。

四、小结:

今天的课是针对目前家长们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展开来的,我作为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角色深深的体会到家长们的不易与困惑,我力求通过这个家长学校的渠道和你们沟通交流,和你们共同进步,让我们携手把我们的孩子交好。

家长学校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引导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2、认识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3、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习惯的教育对孩子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下午好!

时间在不留意间飞逝而去,孩子入小学将近一个月了,可他们刚开学时懵懵懂懂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能不能顺利地实现这一转折,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我们怎样开好头,帮助孩子很快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呢?下面和大家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家长要重点抓小孩的什么?(课件出示授课主题:好习惯 好人生 迈好小学第一步)

可能有不少家长认为:小孩进入小学,主要是来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的。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感到这个观点起码是比较片面的,是不可取的。不错,小孩进入小学是要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了,我们的家长进行学习辅导也是必要的,但这绝对不是小学教育的全部,也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儿童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包括学习的基础,还包括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如果说得简洁点,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这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任务,也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因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二)教孩子学会做人

(课件出示: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的内容很多,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就是要学会对人有礼貌,学会尊重人,学会关心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再具体一点,就是要对长辈、老师、同学有礼貌,学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和同学(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会体贴、关心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关心父母的身体和情绪状态、学会询问和安慰父母......),学会关心老师,学会帮助同学,学会同情弱者,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一起游戏、活动),不争吵,不闹别扭。这些都是做人的基础,打好了这些基础,将对小孩一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事实证明,凡是会尊重人、关心人,会与人相处和交往的人,都有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比较高的生活质量,都有比较高的事业成就。而不会尊重人、关心人,不会与人交往和相处的人,往往在家庭和单位里,都人际关系紧张,到处碰壁,生活质量很差,事业也常常受到紧张的人际关系的干扰,心情压抑,即使事业有成也少有幸福感。这些都说明,从小进行做人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西方教育家有一项研究:教育家对几千个智力超常的孩子进行了长达30多年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智力超常、成绩超群的孩子,走上社会以后,取得的成就并不一样,有些人没有什么建树,成绩平平,甚至工作和生活都很糟糕,有些人成就突出,工作和生活都很优秀,且都有幸福感。经过研究,前一类的人在人格上都有些缺陷,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较差,情感素养较低;但后一类的人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好,情感素养高。

(三)教孩子学会生活

(课件出示:学会生活)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我们对小朋友的基本要求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不用意志努力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使人终身受用。一年级小朋友要培养的生活习惯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晚8点,早6点),早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卫生的习惯,勤剪指甲的习惯,物有定所的习惯,等等。一年级小朋友要培养哪些生活技能?自己穿衣脱衣的技能,自己穿鞋系带的技能,自己刷牙洗脸洗脚的技能,自己盛饭的技能,等等,凡是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以上这些,从现在起就要重视培养。而这些方面,根据我们的了解,小朋友们存在的问题是很大的,一些小朋友至今不会自己穿衣脱衣,不会系鞋带,不会刷牙洗脸,不会盛饭,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全由我们的家长包了,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四)教孩子学会学习

(课件出示:学会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家长重点要抓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1、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来自哪里?来自外在的鼓励,来自知识本身的吸引力,来自学习的成功体验。比如说,我们的家长可以抽出一些空闲时间有目的地给自己的孩子讲注音读物上的故事,如果家里现在还没有注音读物的,可以给孩子讲一下开学发的《新人文》上的故事。你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学好了汉语拼音,你就自己会读这些有趣的故事了;也可以考考自己的孩子,有哪些拼音孩子已经会拼了;也可以夸夸孩子:你真了不起,看,故事里的好多字你看了拼音都会读了。再过一段时间,你会看着书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这样,孩子学拼音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会在心里暗暗较劲:我一定要好好学拼音。

2、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件出示)

(1)良好的读写习惯(课件出示小标题):孩子在家里做作业时,一定要时刻提醒他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因为我发现:有一部分小朋友握笔姿势不正确,而且写字时头很低,我经常提醒,刚说过就好一会儿,一会儿功夫又不对了。所以这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说到书写,可能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写对,默100分,书写潦草一点没事。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其实,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孩子越是书写工整,表明他做作业越是专心,正确率也越高;反之,书写潦草的,其实他作业时既马虎又粗心,作业正确率越低,这种情况越到中高年级越来越明显。所以,对孩子的书写,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2)良好的阅读习惯(课件出示小标题):家长要帮助孩子选书买书,指导阅读。在孩子拼音还没学完的这段时间里,大家可以每天督促孩子进行20--30分钟的拼读,到过了10月1日,拼音全部学完了,每天督促孩子进行1小时左右的课外阅读,内容当然是适合儿童看的拼音读物。这样做,一方面增长孩子的见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拼读水平。家长们,拼音学习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学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拼音学不好,就影响后面的识字,不会拼,就不认识字,不认识字,读起文章来就疙疙瘩瘩,没有语感,就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到了中高年级,拼音学的好,读书水平高的学生,一篇很长的分析短文,几分钟就看完了,且由于读得熟练,他的理解能力也强,做起阅读问题来得心应手;而拼音学得不好的,别的同学题目都做完了,他一篇短文还没读完,而且正是由于他读起来不连贯,所以读了后句忘了前句,他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差,且考试时常常来不及做。拼音学不好,对于今后的作文影响就更不用说了。拼音学不好,句子就读不通顺,理解就差,对于今后学习数学应用题也有很大影响。还有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小孩子读书时要做到声音响亮,有声有色,千万不要让孩子默读,因为孩子还小,大声读对语感训练有好处。说到阅读,我还想跟家长们说:在一二年级,孩子的语文成绩都差不多,都可以考90几分,语文差别在哪里?就在平时阅读。喜欢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他们的语文到了三四年级和其他孩子一下就可以拉出十几分二十几分,每次语文测试,不管是容易还是难,这些同学都能考90几分,他们的语文在阅读分析短文和作文上明显遥遥领先。而不喜欢看书的孩子,容易点的试卷可能考个80来分,难一点就一下掉到70几、60几,甚至不及格。所以,在低年级一定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所以,现在每天回家的读拼音,背《日有所诵》以及一个星期一课的《国学经典》一定要保质保量地督促孩子完成。一定要签好名,签好日期,不要怕麻烦。

(3)关注孩子兴趣,发挥孩子特长(课件出示小标题)

根据我们以往的了解调查,在做人、生活和学习方面,我们的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习。不少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有些孩子,在家没有礼貌,任性放肆,不会尊重人、关心人,对别人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友好相处;有些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另外,在学习上,重视知识的多,关注兴趣和习惯的少(说到兴趣,不由得让我想到我的同事朱老师的女儿和我的女儿。朱老师的女儿今年上大二,我的女儿上高二,饭后空闲时我们也常常聊到自己的孩子,朱老师总说:我真后悔女儿小时候没有陪她去少年宫学学画画,书法,乐器等,她上初中,高中,大学,每次回家提到学校里的事,总会很羡慕地说我们班谁谁在联欢会上歌唱得真好听,谁谁舞跳得真好看,谁谁二胡,小提琴拉得真好,谁谁黑板报等等画得真好,谁谁的书法真好......等等,听了女儿的话,我真后悔小学里没有让她学点什么,小时候我女儿画画也挺好的。她女儿考上大学后,她暑假里让女儿跟老师学画画。我女儿不止一次跟我说:妈妈,从小到大,我喜欢画画,幸亏你支持我。我女儿上一年级时,有一次,我随便画了一幅画给她看,她很有兴趣,就缠着我要学画,从那以后,我每个星期送她到无锡少年宫学儿童画,后来上四年级,又去学了国画,后来上了初中,学习紧张了,但她一有空就画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我看她这么喜欢,就找到对面省锡中的美术老师,每个星期日一吃完饭就去学校画室跟他画画......中考,化学没考好,只考了80几分,省锡中差了5分,她说:妈妈,我不要你花钱让我上省锡中,我喜欢画画,你让我上无锡太高吧,后来,就去上太高。可是,我女儿也曾经半开玩笑半抱怨过我:妈妈,我同学说我的手指很修长,是弹钢琴的手,你怎么不让我学弹琴,我们班谁谁会弹钢琴,谁谁会弹吉他,谁谁会拉二胡。我真羡慕他们。我说我那时叫你学的,不止一次,是你不肯。我女儿说:妈妈,我是孩子,当然不懂,你要拉着我去看,去听,我就会学了。还有,我画画不错,但我没有学书法,我很遗憾。上了大学,我一定要去学书法,学一门乐器。我想:孩子在小学学习相对比较轻松,这六年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好时光,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在课外学些什么,比如下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学书法,学一门乐器,学画画等等,不是说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家,而是让孩子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4)思考问题的习惯(课件出示小标题)孩子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不要一碰到问题就喊救兵,家长要启发引导孩子去思考,而不是很直接的把答案给孩子。

(5)整理文具的习惯(课件出示小标题)教育孩子做完作业后要整理好文具,如削好铅笔,准备好第二天的书本,整理好书包等。

(五)总结课题

好,闲话少说,回归正题。现在家长关心分数的多,注重能力的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少。导致孩子的求知欲下降,习惯不好,能力偏差。我们要改变以上现象,把打好孩子做人的基础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来抓,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作为家庭教育经常性工作来抓,把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作为家庭学习辅导的重点来抓。教孩子学会做人比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孩子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终身受用的素质。

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教育,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您的呵护,只有学校和家庭和谐配合,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为了我们共同的孩子,让我们合作愉快!并借此机会祝愿各位家长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家长学校教案 篇4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们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们,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们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们明确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 … 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们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 “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们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们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们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们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勇敢的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们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们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们,甚至于向家长们。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切忌有事闷在心中。本班有个孩子,年龄最小,性格十分内向。父母经商,高龄得子,十分惯养这孩子。父母不敢说他的不是,一旦说他不是,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闹,或者当的一声把门关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知道此事以后,专门找他谈心,开导他,经过开导,他明白;这样下去不但对自己身心健康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要主动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求得别人的宽恕、原谅、理解、帮助。渐渐的孩子懂事了,学会与父母交谈了,父母一见到我就是一席感激的话。事实证明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热爱丢脸,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家长学校教案 篇5

家长学校教案: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孩子在六年级孩子的变化,认识六年级阶段学习的特点。

2、掌握六年级学习高效的方法。

3、解决六年级家长教育的困惑。

教学重点:掌握小学六年级学习高效的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讲解,家长与老师互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和长期以来对学校、对我们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是我们一起研讨怎样提高六年级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现状分析

各位都知道,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很多,例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遗传素质、后天身体状况、教师与家长教育水平高低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校园小环境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原有知识基础好差以及智力、能力强弱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想学(目的态度);二是会学(学习方法)。可以说,所有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都是想学的。但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是那几个老师所教,使用统一课本,入学时基础差不多,过了一段时间,成绩就会出现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小学六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就是典型的例证。

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学生开始时个个想学好,但是有的会学,有的不会学。会学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越想学知识越增加,智力越发展,能力越提高,成绩越拔尖,形成良性循环。

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暂时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了。那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差,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厌恶、害怕甚至拒绝学习。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

分析这两种学生的发展过程,前者走的是:想学——会学——更想学的路线,后者走的是:想学——不会学——不想学的路线。两条路线起点相同,分歧点就在学习方法上。

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确实至关重要。首先来看我对孩子平时学习方法做的调查结果:(多媒体播放)

课前准备

长期坚持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做。占学生数15%

有计划,但不能按计划去做。占学生数75%

没有计划占学生数10%

课中听课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地接受知识。占学生数40%

认真听课,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占学生数50%

听课不认真,经常开小差。占学生数10%

课后复习

坚持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占学生数50%

有时能复习,有时有抄作业情况。占学生数20%

不复习,不愿意做作业,是老师逼迫做。占学生数10%

考试

有考试方法与技巧。占学生数40%

知道方法,但不能在考试中使用。占学生数43%

没有方法。占学生数17%

那么我们的孩子的学习是属于以上哪个比例中的一员呢?现场向二位家长提问:(没有方法的学生家长)

过渡:像这样没有方法的学习,我们的孩子就是有再好的智力也学不好的。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呢?

三、指导学习

(一)教会孩子学会写学习计划。

中国有句俗语: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这句本是对老百姓过日子说,我认为孩子学习不会做计划,学习也“富”不起来。

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小龙在学习上很刻苦,可成绩一直上不来,原来他做事没有计划,做事就像狗熊掰苞米一样,捡了这个,丢了那个。考试前,他有时忙起来,恨不得把整本书都看完,可越看越糊涂,考试起来,还是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很出力地学还是学不好,渐渐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笨,也不相信自己的成绩能赶上别人,结果就因为学习方法的问题,耽误了他的前途,并且这种自卑感伴随他一生。

再看一个相反的案例:

小程同学的成绩非常好,而且看上去学得一点也不吃力,他是班上最喜欢搞笑的一个,也最活跃,上课发言都不会少了他,别的同学看他学得这样轻松,都向他请教,他拿出一张计划表说:我全是靠它了。他的计划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他每天都用荧光笔标出大大的“休息”和“玩”,他说能痛快的玩,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的计划中他不仅写学习的时间,还写学习要达到的效果,最多的是“理解”,“运用”,“掌握”的字样,他回家后每天不是先忙作业,而是先看看今天上课做的笔记,看明白了,再做作业,而且很轻松完成了。做完了作业后,他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把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拼在一张图上,并与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他的计划表中还留出半个小时的补漏洞时间,把每天的错题都抄在一个错题本上,再来做一遍。

看了上面两个案例我们会有什么启发呢?我们是不是发现学习与做工程一样都要有计划,这种习惯如果养成,那对孩子以后的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呢?

第一,学习计划应该由孩子自己来订。

孩子自己定的学习计划,可以让孩子觉得这不是家长强迫自己在学,这是自己对父母许下的承诺,一定要努力完成,不能让父母失望的。

第二、学习计划要重视效果。不要只有时间安排,而没有效果。

很多的计划总是重视学习时间,不重视学习效果,容易导致有数量没有质量,计划不能成为孩子搪塞家长的一纸空文。

第三、计划要注意劳逸结合。

作为家长,在孩子放松的时候可以陪他共同娱乐,给孩子带来新的动力。

第四、完成计划要给予奖励。

如果孩子能完成计划,家长可以适当的给予奖励,奖励的内容尽量由孩子自己提出来,可以给孩子买学习用具,周末陪孩子一起出去玩等。让孩子品尝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第五、学习计划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家长要求孩子强调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画知识结构是好办法,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对着知识结构谈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第六、学习计划是为了帮孩子增强自信,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想办法鼓励孩子,不能让计划成为孩子的负担。要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处理难点。

(二)指导孩子进行课前预习。

中国《礼记中庸》有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语“笨鸟先飞”都是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准备,学习也一样。

(多媒体播放)材料:湖北宜都市中考状元余金桥,他说:“我的经验其实很简单:注重课前预习,抓好课堂效益,注重课后巩固。很多同学都轻视课前预习,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多此一举,而我以为,课前预习是主动学习,它不仅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而且使我在听课时更有针对性,对难点、疑点处会格外留心。因为我知道无论多么优秀的学生,总有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但在听难点、疑点处时丝毫不能含糊。隔三岔五,我总会抽空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作一下梳理,因为记忆与遗忘有个规律,要抢在记忆模糊之前巩固,这样,记忆就会事半功倍。我从来不等到老师催逼或考试时才去抱‘佛脚’。”

很多好学生的学习心得是: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预习能使自己对课本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训练自己的理解能力。由于事先作了预习,等老师上课的时候,自己能够很快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但仍要认真听讲,了解哪些是重点内容、常考知识点,及时做好标记,这对备考非常有利。

看来预习的好处很大,我们怎样指导孩子学会预习呢?

问两位家长:你的孩子在家有预习的习惯吗?他是怎样做的呢?

1、知道预习的要求:要求孩子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准备。

2、尽可能让孩子自己解决学习上的难点,疑点。

有的家长,生怕学习上的疑难难住了孩子,只要孩子一提出,而自己又能帮忙,马上会为其代劳。这样一来,孩子原来经过思考,费点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依靠家长来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孩子不愿意动脑,这对孩子预习与自学很不利的,我们做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尽量自己去解决学习中的疑难。

3、坚持对孩子的预习作定时检查。

最好是每当孩子做完了作业后,提醒孩子作课前预习,并且对孩子的预习进行检查,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了解,知道他现在学哪个知识点,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明天上课可能会学什么内容,让督促与检查能有的放矢,这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三)指导孩子精心听课。

孩子有了预习,就有想法在听课中知道老师怎样讲课了,而老师的讲课比孩子预习程度要深,面也要广,如果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用心听,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孩子学起来应该是很轻松的。

而有的孩子还是不能认真听讲,其原因概括来讲有这几点:

一是孩子学习基础差,根本听不懂;

二是自制力差,容易受外部,内部因素的干扰而走神;

三是缺乏学习兴趣。

四是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

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有上述情况,那我们做家长应怎样指导呢?

第一、教育孩子做好课前准备。

有的孩子上课前一直在跟同桌讲话,课桌上什么都没有,即使是老师来了,站在讲台上,他还在跟别的同学讲话,当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了,他还在找书,唉,这样的上课,怎么能学习好呢?

第二、教育孩子课间活动要适当。

我们班有的同学很活跃,下课后,如果没有老师在教室,疯疯打打,全身是汗,搞得上课时好长时间不知老师在讲什么?还有的同学下课不出门,一直在做习题,搞得上课还在做题,大脑没有及时休息,这样也会影响听课的效率。

第三、教育孩子要寄希望于课堂,而不是寄希望于“课下”。

现在我们有的孩子就已经对“课下”学习产生依赖。记得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反正星期六星期日妈妈帮我补课,所以我上课没有听懂没关系。

所以我们要纠正孩子这种不正确的想法与做法。

第四、教育孩子课中听课要集中思想,紧跟老师思路,不能钻“牛角尖”

我们班有个成绩好的学生,上课最喜欢跟老师争论,跟同学争论,提出一些新问题,新想法,这种感于思考本是个优点,可是在课堂上提出来,甚至还纠缠下去,这样做肯定不好,因为这样既影响了老师讲课,也影响了自己听课,如果有想法最好是课下再提出来,这样就最好了。

第五、教育孩子课中听课要做好简明的笔记。

中国古代的《论语》就是学生做的笔记,特别是语文英语,做笔记是很有必要的。

第六、帮助孩子改变对老师的看法。

喜欢学习,与喜欢老师是不可分割的,喜欢学习的孩子,因为知识是从老师那儿得来的,自然就喜欢老师,可是每个老师的性情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同,要想喜欢每个老师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要想学生成绩平衡发展,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喜欢老师。有时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他会认为是老师跟自己过不去,会跟家长说:我很讨厌某某老师,这时我们做家长一定要做好耐心的说服工作,尽可能树立老师的好形象。

(四)教导孩子做好课后复习。

古人有句话:温故而知新,追新而不固旧者,记而不深,学而不牢。

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还能记住33%,两天后就只有28%了,所有的人学习的知识都是先快后慢。

从这儿可以看出复习对学习真的很重要,而我们有的孩子回家后却不想复习。我们做家长要做好这方面的监督工作,当然也要注意方法。

指导孩子复习方法:

1、放电影回顾课堂,忘记的对照笔记。

2、看教材,边看边思考,深思难点疑点。

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看教科书,丝毫马虎不得,要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因为这时已不是初次看书,而是在预习、听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以全面过目,重点思考。对前面环节中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必再花很多的时间,要在那些回忆不起来、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的地方多花些时间,直到彻底弄懂记住为止。

(五)指导孩子成功考试。

看个故事:上海的一个家庭,儿子小时候成绩全是第一,他父母为之骄傲,看不起任何人,认为他儿子永远是考第一。但“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脚”,有一次,考砸了,成绩全班第五名,儿子回到家时边走边流泪,感到这个世界快要破灭了,希望回到家父母能安慰一下。哪知儿子回到家,老师的电话就打来了,于是家里就搞个底朝天。儿子的心碎了,心想反正考不好,就破罐破摔。成绩一下子掉到第五十几名了。父母看到骂不行,就打了,可后来成绩是越越坏了。

最终父亲发现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老用打骂不是办法,要换个思路,于是等儿子考完试后就问儿子:今天考了第几?儿子说:那还要说,肯定后几名了。父亲又说“儿子,我跟你说句实在话,爸爸发现倒数第一名太好了。”儿子愣住了,爸爸接着说:赛场上第一虽是最荣耀的,但是他也是最紧张了,因为后面追他的人最多,跑到中间的人后面还有一半的人在追他,而最后一个,没有压力,没有对手,你只要努力一把,肯定能上去。这下儿子看到父亲的态度发生的变化,学习也更有信心了,消除了恐惧感。经过一段努力后,儿子又找到原来的学习感觉。

在这个材料里,我们可以发现儿子的变化是在父母的变化中产生的。考试的成绩与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认为家长指导孩子考试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让孩子找到自信。让他能轻松应试。

除了让孩子自信,还要掌握基本的考试技巧。

1、按照顺序,先易后难。

按照题号的顺序审题,会一道做一道,一时不会做的跳过去,继续往下做,直到把会做的题目做完,然后按照这个方法,把第一遍没有做成的题目再来做一次,如果能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完就是最大的成功。有能力攻克难题,再来做难题。

2、审题要稳,书写要快。

每次考试时,我们都发现有学生在考试中没有发现要做的题,看漏了题。这是审题不稳造成的。

另外我班有个学生语文成绩很不错,可是碰到题量大,语文分数就大减,原来是书写的速度太慢,碰到难一点的作文,就早早收场,自己考完了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考好,因为书写的速度太慢,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看题,做出来的答案也是不准确的。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要慎重提醒;有的学生做题很快,书写很潦草,别的同学要二个小时,他最多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最后分数出来还没有及格,这样的学生犯的是做事太毛糙的毛病。

3、想不起来,先放一放。

4、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很多学生是等到考试结束后,才想到自己哪一题做错,而在考场中就是检查不出来,造成考试失利,这是很可惜的事,而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检查的方法,检查要先用很短时间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的,错误率低的,把握大的题目,而有的学生是先检查分数多的题目,而刚好这个题目又是难题,那样其它的题目就没有时间检查了。

5、坚决不作弊。

考试是真实检验平时的学习,作弊只会让孩子很快养成懒惰的坏习惯,而且还会对孩子健康人格的成长造成影响。

四、小结:

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我跟大家讲解了孩子学会学习的五个重要步骤,即:

第一,教会孩子学会写学习计划;

第二、指导孩子进行课前准备;

第三、指导孩子精心听课;

第四、教导孩子做好课后复习;

第五、指导孩子成功考试。

这五个步骤,也是环环相扣的,我们不能忽视对任何一个环节的指导,当孩子已经对这五个环节形成了学习的习惯,他们的学习真的会让我们放心的。

中国陶行知曾说:“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小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拔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我们要正确合理的教导孩子才能解除孩子的痛苦,增进孩子的幸福。

当然方法都是他人总结出来的,我们只要找到了适合孩子的方法那就是好方法,愿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明天,多多学习,多多努力,也但愿我今天这堂课能给大家带来收获。谢谢!

家长学校教案 篇6

教学时间:

xxx

教学地点:

会议室

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家长

主讲人:

马俊

教学内容:

让孩子插上文明习惯的翅膀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了解什么是文明礼貌。

2、引导家长了解让孩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是做人的需要。

3、知道培养孩子文明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家长明确讲文明懂礼貌的相关内容。学习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学习。同时让我感受各位家长对孩子的重视。

请家长谈谈自己的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

二、揭示课题

师:听了各位家长的发言,我觉得大家把孩子的成人放在了成才的前面,当然如果能够两者兼而有之应该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者。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让孩子成人的需要即《让孩子插上文明习惯的翅膀》

三、明理,(家长看《家长必读》教材23——37)

(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礼貌”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我们通常理解为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

“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敬。

文明礼貌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行为准则,比如: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

(二)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培养孩子做人的需要

师: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1、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必修课。

原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指出家庭教育“重在教子做人”。 这里有个小故事,在诺贝尔学者集会中,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老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请您谈谈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老学者是这样回答的“在我的童年时光,我学到了最主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

情要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就是这些。”其他学者纷纷赞同。

高山起于垒土,伟大出自平凡,任何伟大的天才,都要从学做人起步。如果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是人类智慧的参天大树,那么,从幼年开始培养良好的品质与习惯,便是这参天大树得以生长的沃土。

由此可见讲文明懂礼貌是学会做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是实现家庭和睦幸福的必要条件。

师: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非常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通俗一点就是家长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见到孩子对祖辈、父辈尊敬爱戴,心里总是乐滋滋的,长幼之间也变得特别的亲密。而相反的,孩子说话粗言恶语,顶撞老人,心里就会觉得烦恼,毕竟现在都只一个孩子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但是不少的家长,烦恼也可能是限于那么一会儿,训斥或者打骂一番就算了事,转身就视为“小事”,有的甚至对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公共秩序也不闻不问,结果只会使孩子变本加厉更加粗野、蛮横。所以这种教训反面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不仅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家庭和睦幸福的需要。我想这点家里有老人的家长应该体会更深刻。

3、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也是让孩子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

有一位旅行社的导游小姐总结出影响形象的丑陋表现:贪小便宜、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喊叫、为好友抢占座位等等。如果不文明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将影响整个中国的形象。

(三)文明礼貌教育包含的主要内容

1、语言文明。与人交谈尽量说普通话,使用文明语言不说粗脏话。

2、生活文明。仪表美,卫生习惯好,饮食习惯好。

3、行为文明。言行举止。

4、交往文明。待人对事。

5、社会文明。遵守公共秩序。

(四)家庭中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策略

1、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影响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

2、讲故事法

3演唱儿歌法。

4、综合实践法。

四、经验交流

五、总结

师:文明礼貌对于提高孩子的素质、启迪他们的心智、塑造成功的人生都有着极大的帮助。真诚的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一点启发,让您的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现代人,让我们共同帮助他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快乐,最后让我们哟还能给一段教育格言与家长共勉:

播种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人生!

家长学校教案 篇7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学习安全知识。

2、使家长学会怎样对孩子安全常识进行指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家中虽安全,也会出危险。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成长。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父母总是不让孩子做这做那,生怕孩子摔着、碰着、烫着、电着。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不能总是守护在身边,十来岁的孩子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总相自己做一做,试一试,为此常与大人发生口角,有的甚至背着大人做。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差,毛手毛脚,容易发生事故,更给家长增加了几分担心。看来,随着孩子的增长,对孩子仅仅看护是不够的,还应教会孩子自理、自护。

1、平时注意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教给孩子怎样防火、防电、防碰、防划伤、防受骗等。

2、对十来岁的孩子,应适当让他们做一些带危险性的事情,如灌暧瓶、端热锅、切菜、削果皮、做饭等,孩子在学做这些事的时候,家长要给以示范和指导,提出注意事项。

3、使孩子了解家中各种设施、电器使用方法和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不适宜孩子使用启动的东西,要给他讲明危险性,提出要求。

4、如果临时带回危险品,如农药、化学试剂、电动工具等,要及时叮嘱孩子,不要乱动。

二、户外活动,安全第一 。

1、孩子出去玩时要注意给孩子备好便于运动的软底鞋,不要只为漂亮而让孩子穿皮革。并教育孩子不要单独行动,要听指挥,结伴而行。

2、下列场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叮嘱孩子别去玩耍。这些地方包括:高压塔下;铁路、公路旁;变压器下;水深的河、潭、坑边;工厂的生产区和仓库;建筑工地;废弃无人居住的房屋;防空洞、地窑;水井、粪坑、沼气池附近;屋顶、树梢、墙头。

3、教孩子认识家庭住址。在孩子开始懂事明理时,家长就要有意识地教孩子认识自己的家庭住址,熟悉周围的社区环境。告诉孩子父母所在的单位名称和电话号码,以防孩子走失。

4、为了保证孩子户外活动的安全,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过马路,怎样识别红绿信号灯。告诫孩子横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5、教孩子掌握躲避坏人伤害的方法。告诉孩子不要轻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除了家长和医生,不要让外人接触自己的身体。遇到存心不良的人纠缠要设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大声呼救。不要让陌生人尾随自己回家。

6、当孩子处于危险之中时家长要冷静,不要惊慌。有的家长遇到紧急情况,自己先惊慌失措甚至吓昏,结果丧失了抢救孩子的良机。 要掌握一些急救的生活常识,如止血、消毒、人工呼吸等常用方法。

三、发生火灾如何脱险 向孩子进行防火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消防意识,这是每一位家长应尽的责任。此外,我国民法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对他人造成的损失,其监护人要给予赔偿。因孩子引起的火灾,家庭将蒙受经济损失。为此家长们平时应做到:

1、经常向孩子讲述火灾的危害,教育孩子不玩火,正确掌握炉火,正确掌握炉火、电器的使用方法。小孩子外出无人监护时,要嘱咐孩子防火事项,并注意孩子身上不能带火种。

2、妥善放置火柴、打火机及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经常摸摸孩子的口袋,看是否装有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3、大人外出时,切莫把孩子锁在屋里,因为当孩子不甘寂寞时往往有可能做一些游戏,引出危险。如果玩火,后果不堪设想。孩子在玩用蜡烛照明灯笼,家长要在一旁照看。

4、带领孩子进入影剧院、餐厅、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应首先了解若遇意外时,脱险路线和安全门的位置,并要向孩子说明。这样,万一发生危急,大人孩子都可望从容脱离危险。

5、家中各个房间可供脱险的路线,平时要提醒儿童多加留意。居住在二层楼以上的家庭,有条件的应配备绳索、软梯等脱险器材。

四、交通安全 。

1、经常提醒孩子要注意交通安全,要听众学校、老师的安排、指挥,遵守纪律。还要教给他们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家长更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当孩子在马路对面时,一定不要招呼他,最好的办法是您自己走过去。

3、孩子坐在汽车前排时,应为孩子系好安全带。

4、领孩子在没有人行道的马路上行走时,家长应走在靠车行道一侧。

5、外出乘车和船,注意不乘超载和三无车船。切忌酒后驾车。

五、遇到坏人保护自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与子女是最亲近的,家长对未成年子女负有重要的监护责任,维护子女安全是本分,是当然的职责。为保证子女的安全,家长应注意做到:

1、充分了解子女的性格、爱好、熟知子女的上下学时间和路途。要按时接送。

2、熟记子女经常涉足的游戏、读书、购物地点,尽可能了解子女经常联络的人及电话号码。

3、善于与子女沟通、交流。对子女在校情况、交友情况以及每日心情等要有所了解。

4、帮助子女养成外出办事、游玩告知家长去向、时间的习惯。不轻易允许孩子在外留宿。

5、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子女在校表现。

6、教育子女不要与陌生人接触和交谈,不接受陌生人送的礼物。

7、一些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孩单纯幼稚、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不要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或将家中钥匙交给他们。

8、不向外人泄露家中的作息习惯、经济状况等。

9、家中安上防盗门、“猫眼”和设置有金属链的暗锁都是防止盗窃犯强行闯入的一种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