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些“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文档处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学术和职业需求,在写这些文章之前,我们可以找一些范文进行参考。通过借鉴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可以快速找到写作的方向。优秀的范文会突出哪些重点?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1
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b,c及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为斜边.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质数和合数应用
1、质数与密码学:所谓的公钥就是将想要传递的信息在编码时加入质数,编码之后传送给收信人,任何人收到此信息后,若没有此收信人所拥有的密钥,则解密的过程中(实为寻找素数的过程),将会因为找质数的过程(分解质因数)过久,使即使取得信息也会无意义。
2、质数与变速箱:在汽车变速箱齿轮的设计上,相邻的两个大小齿轮齿数设计成质数,以增加两齿轮内两个相同的齿相遇啮合次数的最小公倍数,可增强耐用度减少故障。
数学的方法技巧整理
预习的方法
上课之前一定要抽时间进行预习,有时预习比做作业更重要,因为通过预习我们可以初步掌握课程的大致内容,听课就能够把握好重点,针对性比较强,还会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效率就会比较高,上课听明白了,完成作业也会更好更快,最终会形成良性循环。
听懂课的习惯
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不断练习
不断练习是指多做数学练习题。希望学好数学,多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做练习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熟练和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二,引导同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以及独立思考独立做题的水平;第三,融会贯通。通过做题将所学的所有知识点结合起来,加深同学对数学体系化的理解。
及时小结,温故知新
一要进行复习小结,及时再现当天或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二要积累资料进行整理。可将平时作业、小测验中技巧性强的、易错的题目及时收集成册——错题本,便于复习时参考。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2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中的b为0时,ykx(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如下图)
4.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一次函数ykxb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3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4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
一、 已学须用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
对称轴,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中线、高线在画图时实际上只是一条线段,即是一条线段既是顶角的平分线,又是底边上的中线,还是底边上的高,不能混淆.
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有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还有可能和三角形的边重合。
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2、 提示:(1)定理题设中的两个角必须是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不能出现在两个三角形中;(2)结论中的两条边应是这两个内角的“对边”,这种对应关系不能混淆;(3)此定理的作用在于证明一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 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并且在每条边上都有“三线合一”.因此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而等腰三角形(非等边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3、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拓展: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容易知道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相等.
知识点4、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除“三线合一”外,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之间也存在着特殊的性质,如:
(1)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 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
2、 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 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4、 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 。
二、现学现用: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勾股数: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有:{3k,4k,5k},{5k,12k,13k},{8k,15k,17k},{7k,24k,25k},{9k,40k,41k},其中k为正正整数)
知识点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c满足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5种方法):
SAS、ASA、AAS).
直角边定理)。
知识点4、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1、 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精选阅读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6篇)
写作范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一件事情?范文往往可以解决我们写作时的燃眉之急。范文中的写作框架可以让读者更容易地获得信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的文章,感谢您阅读我们的内容希望有助于您的学习和生活!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1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1、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2、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3、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2
1、病毒的发展史:19世纪末,伊万诺夫斯基发现病毒。
2、大小:比细菌还要小,比细胞还小,只能用纳米表示。
3、观察工具:电子显微镜。
4、生活方式:必须生寄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不能独立的生活。
5、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6、病毒种类:
(1)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体内)。
(2)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体内)。
(3)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
7、病毒的繁殖:自我复制,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8、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9、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使人患病。
有利:等医药方面,生物防治等。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3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条DNA。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4
1.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2.所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己视觉。
3.眼球结构: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瞳孔(光线的通道)、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脉络膜(色素细胞)、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视神经、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4.胶卷:成像=视网膜,暗室:脉络膜,镜头:折射光线,调整焦距=晶状体,光圈:光线的通道=瞳孔
5.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6.如果说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7.近视眼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8.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居第二位。
9.耳的结构:外耳(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内耳(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前庭,耳蜗),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
10.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至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11.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叫做噪声。
12.挖耳朵,避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避免引起中耳炎。
13.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如此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4.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15.概括地说,脑和脊髓是社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16.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17.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18.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皮肤、肌肉等处。脑和脊髓还有通向内脏器的神经。
19.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20.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1.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复杂的网络就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
22.五部分:接受信息(受刺激器官)传输信息(感觉神经)处理信息(脊髓)传输反应(运动神经)接受反应(肌肉)23.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25.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6.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7.在完成这个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元,还会将冲动传到大脑。
28.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9.简单反射:生来就有;复杂的反射: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通过大脑皮层特定的神经中枢。
30.睾丸、卵巢等都是内分泌腺。它们与唾液腺、汗腺不同,这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31.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32.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乖)
33.缺少甲状腺素会患呆小症。缺少胰岛素,会患糖尿病。生长激素不正常会患侏儒症或者巨人症
34.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35.王应睐于1965年制成结晶牛胰岛素。他被被称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36.目前已经有动物150万种。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37.鱼能够在水中生活,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38.鱼的体形呈流线形,可减少水中阻力。
39.胸鳍:前后运动,腹鳍:上下运动,背鳍:上下、左右运动,尾鳍:左右,运动方向,前进的运动。
40.胸鳍、腹鳍、背鳍能保持身体平衡。
41.模拟实验。模拟实验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2.鱼的体表常常被有鳞片(有侧线,可判断水流方向的缓急),用腮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3.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海葵、海蜇、珊瑚虫)
44.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乌贼、章鱼、河蚌、蛾螺、扇贝)
45.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水蚤、是、蟹)
46.树上:爬,草原,森林:跳跃、奔跑,沼泽,花丛:飞行,极地:爬行
47.际生环境:复杂多样(发达的神经系统)、比较干燥,湿度低(防止水分散失结构)、温差大(保温结构)、缺少浮力(发达运动器官)、气态氧(用肺呼吸)
48.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一头体节构成的,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
49.蚯蚓的呼吸要靠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50.身体分节可使蚯蚓的身体运动灵活。
51.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52.具有胎生的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53.哺乳类和鸟类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这们都是恒温动物。
54.免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55.虎狼等肉食性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
56.哺乳动物的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鸭嘴兽),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
57.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鸟类的祖先是(始祖鸟)
58.鸟类具有适合飞行的特征:体形呈流线型(减少风阻)、体表前肢变成翼,有羽毛、胸肌特别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骨骼轻而坚固,有利于减轻体重(空心、薄)、有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吸气和呼气都进行气体交换)、消化能力强,为飞行提供足够能量、大肠短,粪便随时排出,有利于减轻体重、心脏搏动能力强,为飞行提供足够氧分、体温高而恒定(气囊可帮助散热)
59.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60.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书籍的种类超过100万种。
61.昆虫的身体玢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
62.昆虫的特征:翅和翼的运动依靠翼的收缩和舒张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向前的动力、翅和翼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翅和翼都具有轻薄大的特点、足翅肌肉发达。
63.翅对昆虫的觅食、求偶、繁衍、避敌、寻找栖息地有重要意义。
64.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是、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保护胸部,防止水分);足和角角分节。
65.两栖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66.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67.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6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骨密质,骨疏质)、肌肉(肌腹(肌肉中部),肌腱(肌肉两端))和关节组成的。
69.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窜、关节软骨
70.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71.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活动的。
7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3.动物生来就有,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4.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75.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76.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77.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78.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性外激素。性外激素是挥发性物质,并且具有特殊的气味。雄虫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同种雌虫性外激素的气味后,就会飞过来同雌虫结合。
79.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0.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8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8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8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84.人们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选,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种物质。
85.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86.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87.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以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88.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89.培养细菌或真菌:培养基(营养物质、水、适宜的温度)、灭菌处理、接种、同一个环境培养(温度、湿度)
90.红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91.细菌是单细胞体,没有成型的细胞核。(DNA,细胞膜、细胞壁、荚膜、细胞质、鞭毛)
92.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3.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94.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95.细菌分布广泛的特点:芽孢,抵抗恶劣环境、分裂生殖,速度快、个体微小,极易被媒介携带。
96.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97.青霉和曲霉的菌本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它们都是多细胞的生物,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98.真菌中除了多细胞的蘑菇和霉菌外,还有单细胞的种类,如酵母菌。
99.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或出芽来繁殖后代。
100.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101.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分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102.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103.你自己的肠道中也有大量的细菌,其中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你的身体有一定益处。
104.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制作食品、食物保存、防治疾病、环境保护
105.含有大量的酶,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粮:曲霉;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乳酸菌;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制作酸奶,泡菜:乳酸菌;制醋:醋酸菌;酿酒:洒曲;做馒头或面包可以用干酵母。
106.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有些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107.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
108.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109.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
110.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111.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法中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11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13.我国是生物中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苔鲜、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14.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115.保护生物的本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必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16.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污染,人类破坏,生物入侵
117.金丝猴、白鳍豚(2500万年前,目前存200~300头)、朱(目前达200多只)、扬子鄂(1亿年以上,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珙桐(又称中国鸽子树,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18.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5
1、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
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如人的ABO血型可以看作是一种性状,其中A型、B型、AB型和O型互为相对性状。控制生物性状的因子,称为基因。
3、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的片段)。即:细胞核>染色体>基因。
4、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5、生物体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体细胞中的体是成对存在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携带基因通过生殖过程从亲代传到下一代。
6、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通常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通常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显性时,后代表现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而另一个是隐性时,后代表现显性性状;只有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基因时,后代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7、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其余22对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叫做常染色体。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Y。其中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要小的多。
8、父母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因此正常情况下男女比例应接近1:1。
9、我们每个人的染色体上都有可能携带一些致病基因,当这些致病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人体上表现出来时,人体就会患某种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等。如果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后代的发病情况往往与性别有关,如色盲、血友病等。
10、通过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措施,能够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近亲结婚能使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婚前检查是防止遗传病蔓延、控制遗传病的第一关。遗传咨询时预防家庭内严重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最有效措施。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6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比较法是最重要的方法。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过程: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例:
关于生态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此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闪电 。
(2)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3)他做出的假设是原 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
(4)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实验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生成了原先不存在的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5)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出有机小分子。
(6)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 甲烷,氨,氢,水蒸气等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
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一般会需要写一份或者几份总结报告。写总结可以推动我们的工作向前不断前进。每次写一次总结,我们的思想就越前进:每多做一份事,就可以在这件事上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那么我们写一篇总结需要考虑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1】
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How is your school life going? 你的学校生活怎么样? 2.I am a little busy this term.这学期我有点忙。3.start school 上学
4.What subjects do you have ? 你有什么科目? 5.some others 一些其他的
6.have a big sports meet 举办大型的运动会 7.twice a year 一年两次 8.take part in...参加……
9.last term上个学期this term 这个学期 10.the long jump跳远;the high jump 跳高 11.win first place 得第一名
12.be good at +名词/代词/动名词(doing)擅长做某事 13.all by oneself(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独自/单独/靠某人自己
14.want to be +职业 想成为…… 15.in the future 在将来
16.at the sports meet 在运动会上 17.in Grade Seven 在七年级
18.make many different things 做许多不同的东西 19.make...from...用……制作……
in groups 以小组形式活动(工作)21.draw and paint 画画 22.play the guitar 弹吉他
23.on one’s(my/your/her/his)own 独自/单独/靠某人自己 24.follow these steps 按照这些步骤 25.a piece of hard paper 一张硬纸板 26.cut out...裁剪;剪下 27.use...to do...使用……做…… in a small village 住在一个小村庄 doing sth./love to do sth.喜欢做某事
30.give up...(名词/代词/动名词)放弃某事(做某事)31.make a difference有所作为;有重大影响 32.make a good life 创造好的生活 33.give me hope 给了我希望
34.want sb.to do sth.想要某人做某事 35.drop out of school 辍学
36.help us in every possible way 尽一切可能帮助我们 37.in one’s life 在某人的一生中 38.get a good education 受到好的教育 39.help out 帮忙
40.every weekend 每个周末
41.a 12-year-old boy 一个12岁的男孩
42.on the first day of...在……的第一天 43.in a big fire 在一场大火中 44.Don’t be afraid 别害怕 45.be with sb.和某人在一起 e up with...想起;提出…… 47.say to sb.跟某人说
48.It’s +形容词+(for sb.)to do sth.做某事(对某人来说)……
49.the next day 第二天(用于过去时态)50.help others 帮助别人 51.help each other 互相帮助 52.raise money 筹钱 53.give away 赠送;捐赠 54.be excited 激动
55.be ready for...为……做好准备 56.I hope so.我希望如此。57.hope to do sth.希望做某事 58.win first prize 赢得一等奖 59.Don’t worry.别担心
60.do a great job 干得好,做得好
61.be interested in+(名词/代词/动名词)对……感兴趣 62.make a video 录制视频 63.have...for...有……给…… 64.the history of...……的历史
65.different kinds of...不同种类的…… all kinds of...各种各样的
66.teach sb.to do sth.教某人做某事
67.write an email to sb.给某人写一个电子邮件;write to sb.给某人写信;write back to sb.给某人回信 68.How are you doing ?= How are you? 你好吗?69.I’m doing well.= I’m fine.我很好。70.be friendly/nice to...对……友好 71.move from...to...从……移动到…… 72.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2】
Unit3 Our Hobbies
Topic 1 What is your hobby?
1.What beautiful stamps!哇,多么漂亮的邮票!
what 引导的感叹句
(1).What +a(an)+形容词+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主语十
谓语!
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
她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女孩呀!
(2).What+形容词+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主语+谓语!:
例: What important jobs they have done!
他们做了多么重要的工作呀!
(3).What+形容词+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如:
How sweet water it is!多甜的水呀!
how 引导的感叹句:
(1).How 十形容词或副词+主语+谓语!如:
How interesting the dog is!多么有趣的狗呀!
(2).How+形容词+a/an+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主语+谓语!如:
How useful a subject they are learning!
他们正在学的科目多么有用呀!
(3).How+主语+谓语!如:
How time flies!时间过得真快呀!
技巧总结:从后往前划出主语、谓语,然后看前部的中心词,名词用 what,形容词、副词用 how。
2.We can learn a lot about people and history from stamps.通过 这些邮票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人文历史的知识。
a lot “许多、大量”,用在动词后,同 very much。如: eg:
She had told me a lot about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另外,a lot of 和 lots of 的意思也是“许多、大量”,要用在名词前,在肯定句中常代替much,many。Eg:There are a lot of / lots of history books in the room.屋里有许多历史书。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 lots of snow on top of the house.房上仍有许多雪。
a lot of 和 lots of 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可以与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连用。与不可数名词连用时,动词用单数,与可数名词连用时,动词用复数。见上述例句。
+ doing 表示“喜欢、爱好”,也可以用 like+ doing 表示。表示喜欢做某事的用法有:enjoy/be fond of/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如: 1)I love listening to the music.我爱好听音乐。
5.I am interested in playing sports.(Page 54)我对运动感兴趣。
be interested in(doing)sth.“对„感兴趣”如:
I?am interested in reading books.我对读书特别感兴趣。
Jack is interested in football.杰克对足球很感兴趣。
6.What do you often do in your spare time?
在你的业余时间里面你都做些什么啊?
in one’s spare time “在业余时间”“在闲暇之际”,也可用 in one’s free time 替换。如: eg:I shall do it in my spare time.我会在我的业余时间做这件事。
In my free time I often go to the movies.在闲暇之际,我常去看电影。
?7.I often go fishing.我经常去钓鱼。
go + doing 表示“去做某事”
go +v-ing 结构很常用,多用于体育活动和业余娱乐活动。如: 1)Let’s go fishing next Sunday.下星期天我们去钓鱼吧。
2)Are you going hiking this weekend?这个周末你打算去远足吗?
另外还有:go hunting 去打猎 go shooting 去射击go swimming 去游泳
go bathing 去沐浴go shopping 去购物go climbing 去爬山
8.And I do a lot of reading.我通常都是阅读一些书籍。
在英语中有不少由“do + doing”的结构,表示“干某事”。如:
散步?do some walking ?? ?do a lot of walking 读书?do some?reading
do a lot of reading 洗衣服?do some?washing
do a lot of washing 买东西?do some shopping
do a lot of shopping 清扫?do some cleaning
do a lot of cleaning
9.Why not go out and do some outdoor activities?
为什么不走出去做一些户外运动呢?用 why not do sth
用来征求对方的意见或表达建议。使用这种句子必须要有上下文
why not =why don’t you 如:
Why not run a little faster?=Why don’t you run a little faster?为什么不跑快一点呢?
11.And I wasn’t interested in sports at all.我对运动一点兴趣都没有。
not...at all “一点也不„„”;“全然不”。如:
1)I didn’t mind it at all.我一点也不在意。
2)—Thank you for helping me.谢谢你帮助我。—Not at all.没关系。
12.I used to know little about paintings.我过去不太懂绘画。
little 和 few 都含有否定的意思。表示“不多”;“很少”。little 相当于 not much, few 相当于 not many。little 与不可数名词连用, few 与可数名词复数连用。如:
I have little time.我的时间很少。
Few people would agree with him.没有多少人同意他。
而 a little 和 a few 含有肯定的意思,表示“一些”;“几个”(虽然少,但有一些)。如:
There’s a little water in the glass.杯子里还有点儿水。
I still have a few friends in Beijing.我在北京还有几个朋友。
13.I enjoy listening to rock music.(Page 56)我喜欢听摇滚音乐。
enjoy 意为“喜欢,欣赏”,含有“乐于、享受„„之乐趣”之意,其后可以跟名词、代 词或动名词作宾语。enjoy oneself 表示“玩得愉快”之意。
The Greens enjoy living in China.格林一家喜欢在中国居住。
Did you enjoy yourself in the zoo?你在动物园玩得愉快吗?
Many foreigners enjoy Chinese food.很多外国人喜欢中国菜。
prefer 意为“宁愿、更喜欢”,用于两者之间的选择,其后可跟名词、代词、动名词或不 定式。prefer...to...表示“宁愿„,不愿„”,“喜欢„而不喜欢„”,其中 to 为介词,后可跟 名词或动名词。如:
Which do you prefer, tea or coffee?
你比较喜欢喝茶,还是喝咖啡?
I prefer walking to cycling.我喜欢步行胜过骑单车。
My brother likes maths, but I prefer English.我哥哥喜欢数学,而我更喜欢英语。
14.Did you use to go swimming during summer vacations? 在暑假里,你过去经常去游泳么?
during “在„的期间、在„的时候”。如:
eg
The sun gives us light during the daytime.太阳在白天给我们阳光。
He called to see me during my absence.当我不在的时候他来访过我。
15.I used to do that in the pond in front of my house.我过去常在我家门前的池塘 里游泳。
in front of “在„„的前面”;指在物体外部的前面。而 in the front of “„„的前部”; 指在物体内部的前面,即前部。注意它们的区别。试比较:
eg:
There is a tall tree in front of my house.我家房前有一棵大树。
The driver is sitting in the front of the car.司机坐在汽车的前面。
16.When they are free, people usually do what they like.当人们空闲的时候,他们总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free “有空、空闲”,be free 可以替换为 have time。如:
eg:
Are you free this evening? = Do you have time this evening? 你今天晚上有空吗?
If I am free, I am going to visit the museum.= If I have time, I am going to visit the museum.如果有时间,我打算去参观博物馆。
17.such as
比如„ 例如
Eg|: They also paint pictures or collect things such as coins, dolls or stamps.他们也绘画或者 收集一些东西,例如:硬币、娃娃或邮票。
eg: We study several subjects, such as Chinese, maths, English and physics.我们学习很多的科目,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
18.When people become old, hobbies can keep them healthy.When people are sick, hobbies can help them get well sooner.当人们变老的时候,爱好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健康。当人们身体虚弱的时候,爱好还可以帮助他们很快地康复。
本句中 become, keep, be, 与 get 都是系动词。系动词的基本用法是其后加形容词做表语。
三.语法学习
used to do sth.这一结构表示过去的习惯(过去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暗含的意思是现在已不 复存在),只有一种形式,即过去式,用于所有人称。used to 的否定形式为:used not to do 或 didn’t use to do。疑问句为 Used you to...? 或
Did you use to...?如:
eg: He used not to like Peking opera, but now he’s very fond of it.他过去不喜欢京剧,但现 在非常喜欢。
现在大多数人在口语中或不太正式的书面语中对否定句和疑问句常使用与 do 连用的形式。例如:
1)I didn’t use to like skating, but now I like it very much.我过去不喜欢滑冰,但现在很喜欢。
2)Did you use to go there?你以往常去哪儿?
3)There used to be a theatre here, didn’t there?以前这里有一座剧院,是不是?
另外,注意 be used to doing sth.与 used to do sth.的区别:
be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适应于„„”如:
eg: He is used to working hard.他习惯于努力地工作。
eg: He used to bring me roses when he came to see me.过去他来看我时,常带玫瑰花。
be used to do sth.“某物被用来做某事”。如:
eg: Computers can be used to do a lot of work now.如今电脑可用来做许多事.3.He doesn’t mind whether they’re good or not.他并不介意它们是否是好的。
此句为以whether 引导的宾语从句。whether...or not“不论是否„”。如:
eg: You have to get up early everyday whether it rains or not.你必须天天早点起床,不论是否下雨。
if 与whether 的区别。
whether 后可紧接 or not,而 if 一般不能。
eg: Let me know whether or not you can come.你能来还是不能来,请告诉我一声。
whether 引导的宾语从句可移到主句前,if 则不能。如:
eg: Whether this is true or not, I can not say.这件事是否真实,我说不上。
不定式前用whether,不用 if。如:
I haven’t decided whether to go to the cinema or to stay at home.介词后可用 whether,不用 if。如:
I haven’t settle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ll go back home.我是否回家还没有定。
短语:dance to伴着什么跳舞 walk a pet dog遛狗
must 表肯定推测,can’t表否定推测例如:He must be in the classroom.He can’t be in the classroom.Learn…from..从…..学习到…It is easy to get started.开始很容易。provide sb.with vide sth.for sb.为谁提供什么
Topic2 What sweet music!
1.What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 can you play? 你会弹什么种类的乐器?
kind 是“种类,类型”的意思。如:
a kind of 一种,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what kind of 什么类型的。如: eg: Dumpling is a kind of Chinese food.饺子是一种中国食品。
eg: There are all kinds of books in Beijing Library.北京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图书。
eg: What kind of room would you like, a double room or a single room? 2.They are very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它们在年轻人当中很流行。
among 介词“在„„当中”,“在„„中间”,用于三者或三者以上;而 between 也是介词 “在„„当中”,“在„„中间”之意,则只能用于两者之间。如:
eg: Tom runs fastest among the boys in his class.eg: Mary is sitting between the twins.玛丽坐在双胞胎的中间。? 8.Guo Lanying, Song Zuying and Tenger are famous for their folk songs.be famous for“以„„而著名”, “因„而出名”。如:
eg: Gui Lin is famous for the stone forests.桂林以石林而著名。
be famous as „
作为„出名
Eg: YaoMing is famous as a basketball player.9.In the fall of 1976, a14-year-old high school student, Larry Mullen, looked for some musicians.look for “寻找”,强调“寻找”的过程,而 find“找到”,则是强调“找到”的结果。如:
I looked for it everywhere, but I can’t find it anywhere.? 10.They continue making music.他们继续创作音乐。
continue + to do sth./ doing sth./ n.“继续做某事”。如:
eg:After having a rest ,he continued to read/writing/ a story 继续阅读/写作/一个故事
11.An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still enjoy their music very much.all over the world 全世界
12.His father asked a music teacher to teach him to play the piano.ask sb.to do sth.“让某人做某事”。如:
eg: I often ask my uncle to help me with my maths.我常请我叔叔帮我学数学。
还有一些其他类似的用法。如:
tell sb.to do sth.?告诉某人做某事
want sb.to do sth.想让某人做某事
teach sb.to do sth.教某人做某事
play the piano?“弹奏钢琴”。
在英语中,在表示弹奏、演奏乐器时,所有的乐器前面都要加定冠词 the,如:
play the guitar?/piano?/violin/drums
英语中表达玩球类项目时,我们通常在球类项目的名词前不加定冠词。如:
play football踢足球
play basketball打篮球
play bridge cards 打桥牌 play chess 下棋
13.He says violin music is his favorite and it makes him happy.make +sb+adj.结构。如:
The news made us very exciting.这个消息使我们很激动。14.so that “以便,为的是”引导目的状语从Tom got up early so that he could get there early.so…that…一道结果状语从句He learned so quickly that his father was very happy.So和such的区别:such 是形容词,修饰名词,such a funny story.So是副词,修饰形容词和副词,He writes so well.You are so beautiful.all kinds of各种各样的 teach sb.to do sth.教某人做某事
ask sb.to do sth.要求某人做某事
短语:at the concert在音乐会上 lend sb.sth.=len sth.to sb.把某物借给某人lend借出borro借入
each每一个,谓语用单数。each+可数名词单数Each ticket is .each of 后跟可数名词复数,Each of the tickets is .at the age of 3,在3岁时
take lessons=have lessons 上课
give sb.a lesson给某人上课
start to do sth./start doing sth.开始做某事 an amazing child一个惊人的小孩
a born musician一个天生的音乐家
Topic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1.I called you but nobody answered the phone.answer the phone “接电话”
answer “回答,答复”。如:
eg: Have you answered his letter? 你回了他的信吗?.Yeah, I think so.是,我也这样认为。
I think so.的否定形式一般为 I don’t think so.例如:
—Do you think classical music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你认为古典音乐在中国很流行吗?
—No, I don’t think so.不,我认为不很流行。
3.And I also like the young man with light hair.我也喜欢那个留着浅色头发的年轻人。
with “有”。如:
a girl with blue eyes 碧眼女郎
4.I agree with you.我同意你的意见。
agree with sb.同意某人的看法。如:
I don’t agree with her.我不同意她的意见。agree that从句
agree on/about sth.关于某事取得一致意见,达成共识。5.There’s nothing serious.没什么严重的事。nothing serious “没事”。
注意此结构的用法。用来修饰代词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somebody, anybody, nobody等的形容词,要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如句中 serious 要放在 nothing 的后面。如:
eg: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你还要点儿什么吗?
eg: I’ll tell you something important.我要告诉你一件重要的事。
6.Well, Miss Wang was angry with me.王老师生我的气了。
注意 be angry后所跟的介词: be angry with + sb.生某人的气
be angry at + sb.对某人的言行气愤 be angry about + sth.对某事生气
如:
eg: He was angry with her for what she did.他对她所做的感到生气
eg: He was angry at being kept waiting.他因旁人使他久等而生气。
eg: He was angry about so much traffic in the street.他对街上那么多的车辆而气恼。? 7.In the early 1800s, Sunday was the “holy(神圣的)day”.In the 1800s =in the1800’s表示 19 世纪,同样的,1900s 则表示 20 世纪。
8.spend 度过;花费(时间、金钱)。结构有:spend...on sth., spend...(in)doing sth.如:
eg: He spent 5 yuan on the post card.他买这张明信片花了5 元钱。
They spent three days looking for the lost sheep on the st 的主语是物
eg:The dictionary cost me $10.pay for 为„..付款
eg:I paid $10 for the dictionary.take 的结构为 It takes sb to do sth。
Eg:It take me a hour to finish my homework.9.复习过去进行时.肯定句结构:was/were +doing+其他
一般疑问句:Was/Were +主语+doing+其他?Yes, 主语+was/were.No, 主语+wasn’t/weren’t 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短语:call sb.to do sth.给某人打电话做…
in a low voice低声地
fall down落下
be afraid to do 害怕做某事
be afraid of doing sth.担心做某
hold sb.in one’s arm把某人拥入怀中
solve problems解决问题
Unit 4 Our World
Topic1 What’s the strongest animal on the farm?
ver 覆盖 cover…with用…覆盖
eg:He covered the pan with a piece of paper.2.Thousands of 成千上万的 hundreds of 成百上千
hundred / thousand 复数+ of Eg: We plant thousands of trees every year.3.feed on 以 …为主食
eg: Horse feed on grass.We live on rice.(讲人时用
live on)
4.复习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书124页)
短语:as we know= it is well known that众所周知
be important to sb.对某人来说很重要be important for sb.to do sth.对某人来说做某事很重要。share sth.with sb.与某人分享某物
on the surface在表面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在某事中起重要作用 die out 灭绝 protect sth.from sth.保护…免受..伤害
in danger处在危险当中
Topic 2
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the earthquake? 1.take the place of 取代,代替= instead of
eg:Robort can take the place of humans to do most of work in the future.= Robort can do most of work instead of humans in the future.2.mistake for
把…弄错
eg:People often mistake some man-made objects for UFOs.3.be late for 迟到
eg:Hurry up ,or 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4.wake up 叫醒
eg:Please wake me up at 6:00 tomorrow.5.A terrible earthquake struck Qinghai!一场严重的地震袭击了青海。原型strike 打击撞击的意思,过去式struck 短语:fall down 倒塌,落下
hear of= hear about听说
anything else其他的事情remember to do sth.记得去做某事
remember doing sth.记得做过的事
try to do sth.师徒做某事
with the help of 在…的帮助下
Topic3 The Interner makes the world smaller.(宾语补足语书128页)1.order 命令 order sb.to do sth.命令某人做某事 eg:The cruel emperor ordered his men to fight for him.2.be made up of „ 由„组成
eg: The Great Wall is made up of thousands of huge stones.3.from then on 从那时起
from now on 从现在起
4.join together 连接在一起
Eg:Joining the short ropes together,you’ll get a longer one.5.face to face面对面 back to back 背靠背 hand in hand 手拉手
短语:find 偶然发现
find out 经过探寻,调查后发现 come into being形成look like看起来像 be sure of+名词,be sure to do sth.be sure that.从句 be not sure +if/whether从句 Some day 有朝一日,用于将来时 for the better向着好的情况转变
change into 把…变成,翻译成…
look up 查字典
be different from与…不同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3】
剖析:一般而言,物质以三种不同状态存在着,即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状态下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征。
固态: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例如:铁块、木头、玻璃等。 液态: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有流动性。例如:水、酒精等。 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有流动性。例如:氢气、氧气等。
三态物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特点,就是由于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一样,如图1-1-1甲所示。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就像我们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如图1-1-1乙所示。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且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分子极度散乱。就好比我们在操场上四处奔跑,如图1-1-1丙所示。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易压缩,具有流动性。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表现出来的宏观性质上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状态下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造成的。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理论主要包括:物质是由被称为“分子”的微小粒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分子间有一定的空隙。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运动情况影响分子的排列。
利用类比的方法,将生活中熟悉的事实跟抽象的、看不见的事物进行类比,并通过合理想象,有助于大家理解较抽象的事实。
将分子跟活泼好动的同学相类比,并能结合固体分子和气体分子的特点将它们想象为课堂上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和操场上嬉闹的学生。
1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剖析:(1)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做到以下两点:①观察它的量程——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如果估计待测的温度超出它能测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就要换用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读不出温度值。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准确读出温度值。
(2)在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今后同学们要经常使用仪器测量物理量,因而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使用测量仪器时的习惯:①观察:仪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零刻度线在什么位置,是否磨损等等。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③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弄清楚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际测量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小明想到在生活中有病的时候,妈妈总要给他量一量体温;天气变化时,爸爸也总要看一看今天几度了,温度计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怎么会知道温度的高低呢?
探究:所需器材:空汽水瓶一个、软木塞一个、细玻璃管一根、热水锅、酒精灯。
(1)把汽水瓶灌满水;
(2)把软木塞中间穿个孔,穿入细玻璃管;
(3)把软木塞盖在汽水瓶上,在盖紧时,水会由玻璃管溢出,这时可以倒掉一些水,使水位保持在比瓶口低2 cm即可;
(4)锅内加1/4容积的冷水,锅底放1个铁丝网垫,把做好的瓶子放入锅中;
(5)慢慢加热,边加热,边观察细玻璃管中的水位高度,几分钟后,水位下降,继续加热,水位逐渐上升。
评析:水位开始时下降,主要是因为玻璃瓶先受热膨胀造成的,之后瓶中的水也变热,开始膨胀,细管中的水位逐渐上升。如果把细玻璃管刻上标度,不也就是一个温度计了吗?所不同的是,量体温的温度计里面装的是水银,量室温的温度计里面装的是加了颜色的酒精,它们的玻璃管都是抽成真空的密封管。
生活中每一个现象,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新东西的发明创造好像都是在不经意中,实质上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因此,我们要有探索研究精神,凡事均要问个为什么,能够力所能及地去试一试,处处留心皆学问。
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物体的热胀冷缩。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物质均具有这种热胀冷缩的性质。本问题探究能够很好地说明物体受热后会膨胀,水位逐渐上升,温度降低时,水位逐渐下降。如果把玻璃管的口径做得更细一点,这种现象观察起来效果更明显。如果在细玻璃管上刻上标度,就可以做成一个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了。
例1 (广东汕头课改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图1-2-4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容器底了;B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容器侧壁了;D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只有C符合要求,所以应选C。
A.0.3 ℃
B.3.0 ℃
C.17 ℃
D. -17 ℃
解析: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 ℃,温度计内水银液面在温度计的0℃的刻线以上,从0刻线开始向上3个小格,因而示数为3.0 ℃。
1.知道物质固态和液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会画熔化、凝固图像。
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剖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的熔化图像如图1-3-1所示。结合实验中观察到的状态和温度变化,可以看到,在加热过程中,图像中AB段表示固态冰温度逐渐升高;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冰越来越少,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是温度不变;CD段表示冰全部熔化为水之后,水的温度继续上升。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
度,其熔化图像如图1-3-2所示,在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中,固体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到C点全部成为液态,整个过程温度不断上升,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物理学中经常采用数学图像方法,把物理现象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如用温度—时间图像表示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图像时要明确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像中每一点分别表示物体的一个状态;图像中的每一段各表示物质的一个状态变化过程。
2.小明听说过这种现象:冬天下雪后,在马路上撒盐,雪很快就化了;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根据这些现象,小明猜想:冰(晶体)里含有其他杂质会降低它的熔点,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探究:实验器材:两支相同的试管、一盆冰水混合物(0 ℃)、碎冰块、温度计。
实验步骤:(1)将同样多的碎冰块分别装入两试管,将两试管放在0 ℃的冰水混合物中;
(2)在其中一支试管的碎冰中加食盐并搅拌,待熔化时,用温度计测其温度。
实验现象结论:纯净的冰块在冰水混合物中不熔化,加盐后的冰迅速熔化,熔化时温度低于0 ℃。
结论:冰(晶体)里含有其他杂质,会降低它的熔点。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合理的推理,提出对某些问题的猜想,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对象分别用纯净的冰块和含有杂质的冰(冰块中加食盐),同时还要控制它们的其他因素,比如:冰块的质量,粉碎程度,以及加热条件等相同。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熔化情况,就可以得出结论。
例1 如图1-3-3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图1-3-3是晶体物质海波的熔化图像,形象直观地表示出了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图像可以看出:在加热过程中,图像中AB段表示固态海波温度逐渐升高;BC段表示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海波全部熔化为液态后,温度继续上升,这是CD段所表示的。
解析:萘的熔点是80.5 ℃,凝固点也是80.5 ℃,萘的温度在80.5 ℃以下时,呈固态;在80.5 ℃以上时,呈液态;若其温度恰好为80.5 ℃,萘可以全部为固态,也可以全部为液态,还可以是固态和液态共存。处于固态、液态共存的萘,如果不和外部发生热传递,混合物中的固体萘不熔化,液体萘不凝固,固体和液体的数量都是保持不变的;如果从外界吸热,固体萘熔化,使固体数量减少,液体数量增加,直至全部变为液体;如果向外界放热,液体萘凝固,使液体数量减少,固体数量增加,直到全部变为固体。萘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1.液化的方法有哪些?
剖析:(1)降低温度,气体液化。我们知道,温度降低,大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降水。这是大自然中的液化现象,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例如,掀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上滴下,这些水是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锅盖凝结成的;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水雾滴;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凝结成的。实验表明,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2)压缩体积,气体液化。从实验课本图1-22可以看出,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注射器内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现在许多地方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也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成为液态,贮存在打火机里的。但是,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降低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设法使它液化。例如氮气必须在低于-147 ℃时才能用压缩的办法液化。这就促使物理学家研究获得低温的技术。
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习汽化的两种方式,有利于加深对蒸发和沸腾的认识和了解。 蒸发和沸腾的主要不同:液体在蒸发时温度降低,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小明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呢?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探究:本实验的关键是保证其他因素相同,液体种类不同的情况下,看液体蒸发快慢是否相同。
步骤:①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气温、风速相同)。
②观察两烧杯中水和酒精蒸发快慢的情况。
结论:如果杯中液体蒸发快慢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无关;如果杯中液体蒸发快慢不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
点。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⑸成虚像时: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
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8、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滑下的目的是: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而惯性定律是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
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三、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四、四种力 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
力作用。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2、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4、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5、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1、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m)。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
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2、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
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4】
【重点短语】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be busy with 忙于某事
vacation度假
out 算出,制定,完成
the center of 在……中央
’t wait to do sth 迫不及待做某事
can’t help doing sth 情不自禁做某事
and a half hours
= one hour and a half一个半小时
surprised at 对某事感到惊奇
be surprised to do 惊奇于做某事
all directions四面八方
parking lot 一个停车场
push one’s way out从人群中挤出来
last =in the end =finally最后,终于
famous for 因为……而著名
be famous as 作为……而著名
fun (in) doing 从做某事中获得乐趣
goodness 谢天谢地
soon as 一……就……
full of… 满的,充满的
a plan 制定一个计划
in 位于……内(指某一范围之内)
lie on 与……紧挨着(接壤,不管辖)
lie to 隔……相望(不接壤,不管辖)
lost 迷路
out 拿出
on 踩,踏
meters long/wide/high十米长/宽/高
【词形转换】
北,北方
northern 北方的,北部的
意味着
meaning 意义,含义
meaningful 重要的,重大的,意味深长的
[C]人群
拥挤
crowded 拥挤的
经历
经历[C];经验[U]
experienced 有经验的
【重点句型】
you like to come to China for your vacation?
你愿意来中国度假吗?
can’t wait to see
我迫不及待想看它了。
far is it from here to Tian’anmen Square?
--It’s about one and a half hours by
--从这儿到天安门广场多远?
--乘自行车大约一个半小时。
soon as the three boys saw each other, they all jumped around
这三个孩子一见面,就开心的跳起来了。
would be very
那一定很有趣。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5】
复习重点
会使用频率副词及短语;能描述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会描述基本饮食结构。
语言目标
● What do you usually doon weekends? I sometimes go to the beach.
● How often do you eatvegetables? Every day
● Most students dohomework every day.
重点词汇
●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 hardly , ever, never.
● how often, once, twice , three times a week , every day.
应掌握的.词组
1. go to the movies去看电影
2.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照顾
3. surf the internet上网
4. healthy lifestyle健康的生活方式
5. go skate boarding去滑板
6. keep healthy=stay healthy保持健康
7. exercise=take(much)exercise=do sports锻炼
8. eating habits饮食习惯
9. take more exercise做更多的运动
10. the same as与什么相同
11. be different from不同
12. once a month一月一次
13. twice a week一周两次
14. make a difference to对什么有影响
15. how often多久一次
16. although = though虽然
17. most of the students=moststudents
18. shop=go shopping=do some shopping购物
19. as for至于
20. activity survey活动调查
21. do homework做家庭作业
22. do housework做家务事
23. eat less meat吃更少的肉
24. junk food垃圾食物
25. be good for对什么有益
26. be bad for对什么有害
27. want to do sth想做某事
28. want sb to do sth想某人做某事
29. try to do sth尽量做某事
30. come home from school放学回家
31. of course = certainly = sure当然
32. get good grades取得好成绩
33. someadvice
34. hardly=not nearly / almost not几乎不
35. keep/be in good health保持健康
36.be stressed out紧张的,有压力的
37. take a vacation去度假
48.get back回来
应掌握的句子
1. How oftendo you exercise?你(你们)多久锻炼一次身体?
How often +助动词do(does或did)+主语+ do sth.?疑问词howoften是问频率(多久一次),(在这里助动词do(does或did)是起帮助构成疑问的作用)与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连用,回答一般是用表示频率的副词,如:once,twice, three times…, sometimes, often, quite, often, never, every day, once aweek , twice a month , three times a month , three or four times a month等。
翻译:“你们多久到工厂去一次?”“每星期两次。”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factory?” “Twice a week. ”
“他们多长时间举办一次舞会?”“通常每两周举办一次。”
“How often do they have a dancing party?” “Usually, onceevery other week.”
“他多久去购一次物?”“一个月一次。”
“How often does he go shopping?” “He goes shopping once amonth.”
2. “What do you usuallydo on weekends?” “ I usually play soccer.”
“周末你通常做什么?”“我通常踢足球。”
第一个do为助动词,在这起帮助构成疑问的作用;而第二个do则是实义动词。
翻译: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often go tothe movies.
What does she usually do on weekends? She sometimesgo hiking.
3. “What’s your favoriteprogram?” “It’s Animal World.”
=What program do youlike best?
“你最喜欢什么节目?”“动物世界。”
4. As for homework ,most students do homework every day .
as for...意思是“至于;关于”,常用于句首作状语,其后跟名词、代词或动词的-ing形式(即动名词)。如:Asfor him,I never want to see him here.至于他,我永远不希望在这里见到。
As for the story,youd better not believe it.关于那故事,你最好不要相信。
翻译:至于我自己,我现在不想去。 (Asfor myself, I don’t want to go now. )
至于那个人,我什么都不知道。(Asfor the man, I know nothing about him.)
5. Mom wants me to getup at 6:00 and play ping-pong with her .
want to do sth.意思是“想要做某事”;
want sb. to do sth.意思是“想要某人做某事”。如: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movies with me?你想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吗?
The teacher doesnt wantus to eat hamburgers.老师不想让我们吃汉堡包。
6. She says it’s good formy health.
be good for...表示“对……有益(有好处)”;其反义为:bebad for...。(这里for是介词,后跟名词、代词或动名词)
如:Its good for us to domore reading.多读书对我们有好处。
Reading in bed is badfor your eyes.在床上读书对你的眼睛有害。
7. How many hours do yousleep every night?
8. I exercise every day, usually when I come home from school .
9. My eating habits arepretty good .这里pretty相当于very 。
10. I try to eat a lotof vegetables , usually ten to eleven times a week .
try to do sth.表示“尽力做某事”,不包含是否成功的意思而trydoing sth.表示“(用某一办法)试着去做某事”。
如: You’d better trydoing the experiment in another way.
你最好试试用另一种方法做这个试验。
11. My healthy lifestylehelps me get good grades.
help sb.(to) do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12. Good food andexercise help me to study better.
这里better是well的比较级,而不是good的比较级
13. Is her lifestyle thesame as yours or different?
=Is her lifestyle thesame as your lifestyle or is her lifestyle different from yours? be the same as… / be different from …
14. What sports do youplay ?
15. A lot of vegetableshelp you to keep in good health .
keep in good health =keep healthy = stay healthy
16. You must try to eatless meat .
try to do sth.表示“尽力做某事”,不包含是否成功的意思,less是little的比较级
17. That soundsinteresting.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6】
1.我的主人my master 2.照顾你的电子狗 look after your e-dog
3.….的第一天 this is the first day (to do)
5.认识一些新同学 know some of the new students
6.介绍你自己 introduce yourself to sb
7.introduce 动词,introduce sb to sb 向某人介绍某人 名词是introduction
8.greetings 名词 意为问候。动词是greet ,及物动词。greet sb 问候某人 greet each other 相互问候 。名词,动名词形式都是greeting
9. I’m 12 years old=I’m a 12-year –old girl.
12.be good at=be clever at=do well in
13.play football ,play the piano. play +球类;play the+乐器
14.help sb do sth ; help sb with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15.like doing sth=love doing sth=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like to do sth= love to do sth
sometime 某时 somebody某人 something某事 someplace某地(不定代词)
17.go home 回家此处的home是副词,所以不能加 to
Go to school 去学校。
21.many times 几次 many time a day 一天几次
22.write about 写关于…的 talk about …谈论关于…的
23. My favourite sport is football.=I like football best.
What about you ?=How about you ?
系动词:be动词am ,is are;感官动词:look,smell,taste,feel, touch listen, sound
25.in his free time =when he is free =in his spare time
Learn做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结果,即学到了或学会了什么。
27.make him happy 使某人开心。Make 使役动词
Interesting令人感兴趣的,修饰物 an interesting book
Interested 有趣的 形容人。Sb is interested in sth.某人对某事感兴趣
Have fun doing sth 高兴做某事= have good time doing sth
31.which of the subjects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哪一个科目=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The teacher is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老师在教室的前面
The blackboard i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黑板在教室的前面。(黑板在墙上,属于教室的一部分)
35.who’s that man in a white shirt?
who’s that man in white?
A lot of =lots of 许多 ,大量的 既可以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
It takes sb +时间 to do sth 某人花费时间做某事
39.get up 起床 from …to…从。。。到。。。
Borrow动词 借(入) borrow… from …从。。。借。。。
I borrowed a book from the library
I lend 100yuan to my friend.
40.it’s time for sth=it’s time to do sth
做…的时候到了,该做…
41.be late for sth =be late to do sth 做某事迟到
be nice to sb =be kind to sb 对某人友好
chat with sb 和某人聊天 learn a lot about 了解很多关于。。。
Once a month 一月一次 go on picnics 野营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7】
Unit 1 Playing Sports Topic 1 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Section A 1.be going to +动词原形表示“打算准备做某事”。如:He is going to write an email tonight.他打算今晚写封电子邮件。一
2.be going to与will的区别,在表示将来发生的事情时,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1)be going to 用于主观判断,及说话人主观上计划或安排将要去做的事情
will则多用于客观的情况,即客观上将要发生的事情。例如: I’m not going to ask her.我不打算去问她。It will be rainy tomorrow.明天会下雨。
2)be going to 表示近期、眼下就要发生的事情,will 表示的将来时间则较远一些。例如: He’s going to do it right away.他马上就去做。
Will she arrive on time next time? 下次她会按时到吗?
3)可表示说话人按照他的意图将要发生或进行的动作时,各有侧重:
若表示没有经过事先计划或考虑,而是在说话的当时临时想到的意图或临时作出的决定时,则要用will。若表示经过事先考虑好的意图时,要用be going to。例如: I’ll answer the telephone.我去接电话。(事先没经过考虑)I’m going to meet him at the railway station.我去火车站接他。(已经过考虑)
4)在有条件从句的主句中一般不用 be going to, 而多用will,因为此时多少带有些意愿。例如:
I won’t go if he doesn’t come.他不来,我就不去。
5)在正式的通知(如新闻媒体公布的官方消息,气象预报等)中用will结构。例如:
Ji’an will be cloudy with the temperature from eighteen to twenty-eight.吉安阴,气温十八到二十八摄氏度。6)表示有迹象表明要发生某事,只用be going to,不用will。例如:
Look at the clouds, it’s going to be another storm.瞧瞧这些云,暴风雨又要来了。3.see…do …意为“看见…做…”(看见全过程)see…doing…意为“看见…正在做…“(强调事件,动作正在进行)类似的用法还有:watch,hear,find 4.against意为“对着,反对“
have a basketball game against …有一场对…的篮球比赛 Everyone is against him。每个人都反对他 5.prefer 意为“更喜欢“
1)prefer+名词
更喜欢某人或某物
2)prefer A to B
相比较B来说更喜欢A
A B是某人或某物
3)prefer doing sth
更喜欢做某事,宁愿做某事
4)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
想比较做B 来说更喜欢做A
5)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相比较做B 来说更喜欢做A
注意:想比较做后面那件事来说更喜欢做前面那件事
和第四句的意思一样
主要是需要注意两个动词的形式前后保持一致 6.I hope our team will win。我希望我们队会赢。7.cheer sb on 为… 加油 8.have to 不得不,必须
9.both … and….两者都
all 三者及其以上
10.which sport do you prefer,swimming or rowing? = 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tter, …?
I prefer swimming.= I like swimming better.11.Do you row much?= Do you often row? 你经常划船吗? 12.join+人或组织
加入某人或者某个组织,成为其中一员
Join in + 活动,此时可以跟 take part in 互换,表示“参加某项活动“
Section B 1.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你最喜欢哪项运动? 2.I like…best.= My favorite + n is…我最喜欢的是….3.play for… 为 …效力,for表示目的,类似的短语还有 fight for 为…而战,look for,work for 4.in a team(英式英语)
on a team(美式英语)意为“在某队“ 5.That’s my dream。那是我的梦想。
6.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1)grow up 长大成人
2)此句中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主句用一般将来时态。7.dream job 梦想的工作
What’s your dream job?你的梦想工作是什么? 8.in future: from now on 从今往后,今后
in the future在将来
Section C 1.tick 打钩
2.check your answers 核对你的答案
3.go cycling 去骑自行车,go 与表示活动,消遣等方面的动词ing形式连用,表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暂时从事的运动,消遣或活动,这时的GO 有“去“的意思。go shopping 去 购物
go dancing 去 跳舞
go kite-flying 去 放风筝
go skating
滑冰
4.on Sunday 在星期天(表示某一个星期天)on Sundays 在星期天(表示在每一个星期天)5.spend,pay,take,cost 的运用与区别
spend的主语必须是人,常用于以下结构:
(1)spend time /money on sth.在„„上花费时间(金钱)。
例:I spent two hours on this maths problem.这道数学题花了我两个小时。(2)spend time / money(in)doing sth.花费时间(金钱)做某事。
例:They spent two years(in)building this bridge.造这座桥花了他们两年时间。
(3)spend money for sth.花钱买„„。例:His money was spent for books.他的钱用来买书了。
cost的主语是物或某种活动,还可以表示“值”,常见用法如下:
(1)sts(sb.)+金钱,某物花了(某人)多少钱。
例:A new computer costs a lot of money.买一台新电脑要花一大笔钱。
(2)(doing)sts(sb.)+时间,某物(做某事)花了(某人)多少时间。
例:Remembering these new words cost him a lot of time.他花了大量时间才记住了这些单词。
注意:cost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都是cost,并且不能用于被动句。
take后面常跟双宾语,常见用法有以下几种:
(1)It takes sb.+时间+to do sth.做某事花了某人多少时间。
例:It took them three years to build this road.他们用了三年时间修完了这条路。(2)doing sth.takes sb.+时间,做某事花了某人多少时间。
例:Repairing this car took him the whole afternoon.他花了一下午修车。
pay的基本用法是:
(1)pay(sb.)money for sth.付钱(给某人)买„„。
例:I have to pay them 20 pounds for this room each month.我每个月要付20英磅的房租。(2)pay for sth.付„„的钱。例:I have to pay for the book lost.我不得不赔丢失的书款。(3)pay for sb.替某人付钱。例:Don’t worry!I'll pay for you.别担心,我会给你付钱的。(4)pay sb.付钱给某人。例: They pay us every month.他们每月给我们报酬。(5)pay money back 还钱。
例:May I borrow 12 yuan from you? I'll pay it back next week.你能借给我12块钱吗?下周还你。(6)pay off one's money还清钱
6.be good at 擅长于 = do well in(后加动词ing)
Be good for 对…有好处 Be good with …与…相处得好
Be good to….对…友好 7.there will be与there is going to be的区别
两个都是 there be的将来时。there is going to be 目的性强点。一般有 is going to的,都是表示有计划过、安排过、有迹象要发生的将来时,口语中较常用。
there will be较随意,没什么计划的。类似一种将存在的状态吧。8.a school sports meet 学校运动会 9.有关sure 的短语以及用法
feel sure= be sure确信
make sure 弄明白,查明白
make sure of 尽力做到,将...弄明白,保证 sure about对....确信的sure of确信...的 sure of oneself 有自信心
(1)be sure of sth / doing sth确信
Can I be sure of a profit if I invest?我要是投资, 肯定能获利吗?(2)be sure to do 肯定,一定会
He is sure to go there if he is free tomorrow.如果他明天有空,他一定会去那里的.(3)be sure that(that可以省略)+ 从句
确信
When you start the engine, be sure that the car is in neutral.你在发动引擎时,一定要让汽车处于空档。
注意:sb be sure that + 从句 是正确的,没有It be sure that + 从句,用的时候要当心 He is sure that his students will pass the exam.他确信他的学生会通过考试的.10.take part in 参加
11.the high jump 跳高
the long jump 跳远
12.each time 每一次
each+ 时间,表示“每一…“ 13.(1)makekeep+sb|sth + adj.意为“使某人|某物保持…“
Swimming helps to keep her heart and lungs healthy.游泳有助于她的心肺健康。(2)make sb|sth + do sth 意为“使某人|某物做某事“ Don’t make him cry.别把他弄哭了。14.leave A for B 离开(A地)去(B地)
This businessman left Beijing for Shanghai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这个商人前天离开北京去了上海。
一般情况下,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可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有go,come,leave,arrive,fly,start等。I am coming to see you this afternoon。15.all over the world = all around the world 全世界 16.keep fit 是保持身材(多指锻炼的)好。
keep healthy 是指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17.help oneself 自用;自取所需
with the help of 在„的帮助下
help someone with something 帮某人干某事
help with 帮忙某人做„
help each other 互相帮助
need help 需要帮助
can't help 禁不住,忍不住;不得不
ask for help 寻求帮助;求助;请求帮助
with one's help 在某人的帮助下
help out 帮助„摆脱困难
help sb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Section D 1.play with …和…一起玩/运动
play for …为….效力
play against…与….对战 2.arrive at+较小的地点名词,如school,park,zoo.arrive in+较大的地点名词,如Beijing ,ShangHai 3.national team 国家队 4.V-ed 与V-ing 动词ing往往表示事物本身的特点,可译为“使人„„的”,“令人„„的”,主语为物。动词ed往往表示主语的心理活动, 主语为人,表示“某人对….感到….“
interest--interesting/interested
disappoint--disappointing/disappointed
excite---exciting/excited This movie is so exciting.这部电影真让人兴奋、激动。
She's so excited about the upcoming holiday.对于即将来到的假日,她兴奋不已。5.the day after tomorrow 明天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
6.for a long time 一段时间
stay for a long time 停留一段时间 7.It is too bad that+从句
…..真是太糟糕了,可惜的是…
8.It is a pity that+从句
很遗憾….It is a pity that it is not you。可惜不是你。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8】
八年级物理教案全册: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习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平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施教策略: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FLASH模拟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FLASH制作动态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3、用多媒体制作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具体应用: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2、创设问题的情境;3、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4、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学生控制策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实际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与自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习,使学生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教学设计策略:本课的设计采用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各种学习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教与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信息到使用信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如学生实验,课件展示等),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密度计等实验不仅仅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且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学会研究,初步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
1、准备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400ml烧杯,200 ml烧杯,50 ml烧杯,盐,水,酒精,鸡蛋,量筒,铅笔,铅丝
3、制作POWERPOINT,利用shockwave flash object插件插入flash.exe。
引入:你知道俄罗斯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开POWERPOINTRT,学生浏览有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开头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情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而且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没有一个明显的正确答案或固定的答案,学生也许不可能一开始便获得对提出问题的全面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也许很幼稚,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想法中合理的一面,进而进一步提出问题)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实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过程)
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减小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下沉。
(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教师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自主探索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过程三:探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下沉、上浮或悬浮,即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
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
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上浮。
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下沉。
分析讨论得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探究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在这里,教师需精心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景,教师的功夫,主要花在设疑,导疑上,最后的释疑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多媒体演示:解释下沉、上浮和悬浮所表示的运动过程.(由学生填入物体所受浮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出问题:产生漂浮和悬浮的条件都是F浮=G,它们有区别吗?(教学设计理念: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考虑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及教学的要求,选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问题的理性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对概念、规律的正确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情况(“三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二过程”:上浮、下沉)有比较深的认识。)人类利用浮力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初可能从抓住漂浮的树木免于灭顶之灾得到启示,而抱住或骑在 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密度小于水的木材受到的浮力。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物体浮沉的例子吗?(由学生举例,教师利用演示文稿插入一个FLASH:大屏幕上展示万吨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潜水艇在水中潜行;飞艇在空中遨游等动画,色彩鲜艳,声象并茂,同时刺激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时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工作的?)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观察自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你有什么发现?结论: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敢于“放”。学生习惯了老师在台上讲,在台上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课,被动看实验的惯常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应有所创新,把自己的三尺讲台向学生开放,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与探索未知,学生自已制作一个密度计来探究密度计的刻度特点及原理的效果,事实证明不知比教师在讲台上再次强调效果好上多少倍)介绍潜水艇: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2、演示:潜水艇小实验,简介装置,进行演示,使模型上浮和下沉。多媒体演示,重点观察潜水艇的水舱及水舱中水的多少对潜水艇浮沉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结论: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教学设计理念: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调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地进行学习,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其体内充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它为什么能够升空?(这部分教学设计中,笔者把教材中原来由教师讲授的部分内容必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问题或纲要阅读课文,找出重点、钻研难点,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设计实验加以解决,笔者在上这节课时,用家用垃圾袋、酒精棉球做了模拟热气球升空实验,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兴趣高涨)在沉船下部用结实的钢带将其托住,在钢带的两端固定浮筒,现在浮筒中注满水,使筒沉到船附近与钢带结合,然后排出筒中水,水的浮力就把筒和船一起推向水面。(2)课外小调查:就我国在长江中打捞中山舰的故事写出一个综合报告,并就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和“泰坦尼克号”沉船打捞问题写出建议,要求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台的科学频道和时事频收集信息,从科学书刊、科学杂志了解浮力的知识,沉船打捞技术,过去的打捞案例等。(设计理念:课外的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本章教材围绕“机械能”的概念展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而把“功”的概念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要认真分析其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注:这里强调使用机械所做的功都不小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与后面的机械效率对应,指的是使用机械会做额外功。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1)理解功率的公式。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能用公式P=Wt 解答相关的问题。2、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3、什么叫电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有什么区别?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1、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能量的概念。(2) 理解动能的初步概念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 知道势能的初步概念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1)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 通过“想想议议”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1、重点: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势能的初步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怎样才算做了功”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成效、功的两要素。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进而通过演示实验,猜想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可分三步:①将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钢球的动能越大。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网球,具有不同的动能。②上面的实验表明钢球从较高处滚下时具有的动能大。那么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通过观察实验来得到结论。将质量相同的两个钢球,同时从斜槽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实验表明从高处滚下的钢球速度大。从而得到结论: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③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演示实验之后,总结实验结果: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2)势能: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变形变而具有的能量。阐明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被举高的重物,也能够做功。例如: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如:举起同样高度的铅球和乒乓球,铅球落下时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势能大。铅球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引导学生讨论树上结的苹果是否有重力势能?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的含义。能够做功只是说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做了功。树上结的苹果虽然没有做功,但只要它从树上掉下来就能做功,所以我们说它具有重力势能。(3)机械能:让学生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势能)继而让学生分析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通过分析得知滚动的钢球既有动能,又有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和就是它的总机械能。(4)能量的单位: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因此,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1) 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2)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1) 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2) 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图14.5-1,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想想做做”用铁锁做单摆。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综述实验,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演示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实验可分两步做。首先手持着木球将弹簧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内运动。让学生分析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步实验,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下,让学生观察木球碰击弹簧片的过程。然后,分析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较直观,例如:物体从高处落下、瀑布流水等这些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有些事例比较复杂,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条曲线(抛物线)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呢?(板画足球轨迹,依图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足球离地面的高度的变化,这是判断足球重力势能变化的依据。很明显,在上升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接着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点时不再上升,说明它向上不能再运动。所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下降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1.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人造地球卫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围绕人造卫星,同学们还有许多的谜没有揭开。例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下来?在人造卫星内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只讨论卫星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它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离地面最近,重力势能最小。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2.关于人造卫星的知识,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难以使学生揭开谜底,往往由此而损伤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如有可能,也可通俗地介绍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行。讲法上可用想象推理的方法。参看图1,水平地抛出一个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它会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物体速度越快,它飞行的距离越远。人抛物体,抛出的距离不过几十米,但汽枪子弹能飞行几百米,步枪子弹能飞行几千米,而炮弹能飞行几十公里。我们可以设想,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它就能永远不落回地面,围绕地球旋转。这个速度大约是8公里/秒。如果速度再大些,物体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就由圆形变为椭圆形。人造卫星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发射的。(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2) 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二、什么是杠杆?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猜想做铺垫。如课本第65页。a、为什么在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如果不用钩码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杠杆的分类,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分类方法;(2)通过分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 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理解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复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所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2、当l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如:钓鱼杆,缝纫机踏板,理发剪刀等。3、当l1=l2,F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即不省力也不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如:天平等。分类是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学生可以列举以前所学过的分类方法,如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等。在学习了杠杆的分类后,请学生尽量列举每种杠杆的实物。分析生活中的实物,大家共同讨论这属于什么杠杆,它们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缺点?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然后归纳:1、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比较费距离。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本环节应当以开放性教学为主,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杠杆,大家共同讨论其结构,用途,以及是不是可以进行改进?1、如图,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头,这根木棒的特点有:①木棒不易 ;②能在力F的作用下围绕着 旋转。我们就可以把这根木棒叫 。2、在上题中,我们从O点作一条MN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就是力F的 。MN这条直线就是力F的 。A点,都能使图所示的杠杆平衡,那么最小的力是 。5、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省力杠杆,例如 ;二是 ,例如 ;三是等臂杠杆,例如 。(把“钓鱼杆,跷跷板,瓶起子”填在“如”字后的横线上)6、如图,图中轻质木棒A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C点吊一重物,B点用绳子拉着,杠杆的支点是 点。请在图中标出动力F1,阻力F2,并画出它们的力臂L1、L2。如果木棒静止,,则等式:F1L1= 成立。7、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实际做做,然后回答:8、用剪纸的剪刀剪一叠较厚的纸,是用剪刀的尖端容易剪断还是用剪刀的中部容易剪断,试试看,并和同学交流一下,讨论是什么原因?利用的物理知识是什么?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你一定注意了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吧!这样做对你填写书中表格中的哪几项数据有利,为什么?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我们使用的杠杆两端有两个螺母,它们的作用是 。如果不要这两个螺母,请你设计一种装置,使它具有与螺母相同的作用,画出设计草图,加上必要的文字叙述。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红发现用2 个钩码可以平衡3个钩码。如图,小红想,杠杆平衡,肯定不能光看动力和阻力,可能还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于是她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老师看后,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可小红据理力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老师为了让小红相信,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A点上,则…….小红明白了。①你能说说教老师是怎么做的吗?②小红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得出的“平衡条件”等式两边各改了一字,就变成了正确的结论,想一想她是怎么改的?12、能否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一名同学的重?(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学好本节应注重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体会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在探究活动之前,最好先画出简单机械的草图,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会有什么结果,然后再用实验验证。如果有出入要去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请老师参与。例如,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时,先画草图、再分析:一根绳子,通过定滑轮转了一弯,估计不能省力,但明显能改变力的方向,然后实际做做看。做后我们发现实际情况与分析有出入,想想是什么原因?(是实验误差还是分析有问题)找出原因就是提高了自己。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这个时候学生应该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在学生实验完成后,选取不同的类型放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数据表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力。动滑轮在省力的同时,却费了一倍的距离。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用杠杆的知识分析一下,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另外: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滑轮本身有重力,和绳子有摩擦,结果可能不太一样,教师应交待清楚。并提出在动滑轮中:F=G物+G动2动滑轮可以省力,却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却不能省力。有什么办法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吗?引入滑轮组。1、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滑轮组。再让学生用测力计测量一下,归纳其特点:2、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即在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请学生举例说明:盘山公路,我们骑自行车时上坡比较困难时就骑S形等。1、升旗的时候,我们看到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旗子就升上去了,这是因为旗杆顶端有一个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改变 。2、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5N时,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是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 。3、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和见到的情景,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6、如图是没有组装的滑轮组,如果用它来提升重物,请你用笔画线代表绳子画出两种组装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不同的特点。7、如图是工人师傅运重物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其中利用的物理知识有 ,其目的在于 。8、如图中的滑轮是 滑轮,如果重物重为100N(滑轮重不计),则拉力F= N,分析一下,这样使用滑轮的好处在哪里?9 、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合理的辘轳,直到现在,也还有些地方在使用它,去查找资料,看它是什么样的结构,有什么用?是属于哪一种简单机械?10、如书上的图,观察这幅漫画,并回答:①这幅科学漫画有什么科学道理?②如果你是图中的瘦子,为了防止图中出现的尴尬场面,你会如何改进装置?(画图说明)11、小红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发现,所有的简单机械“省力、必然费距离”,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如果想省一半的力,是否就要费一倍距离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她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进行探究。②应该记录的数据除砝码和滑轮的总重外,还应有哪些?(画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③探究结论,有可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吗?12、在研究斜面特点的探究活动中,小红找来一块木板做了一个斜面,测得斜面高为10cm,长为30cm.此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木块重2N,小红想,要把木块直接提到10cm高的斜面上,需要用力为2N,如果沿斜面拉上去,根据前面议论过的“力”与“距离”的关系,这个拉力大约是直接提上去所用力的1/3。通过实验:小红发现这两个力相差不大,根本不是1/3的关系。①帮小红画出这个实验的草图。②帮小红评估一下,实验结果与分析不一致,是实验误差还是分析错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最好能提出改进实验的合理化建议。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9】
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普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重点短语归纳
1. foot---feet 脚 tooth---teeth 牙齿
2. have a cold 感冒
3. have a stomachache 胃疼
4. have a sore back背疼
5. have a sore throat喉咙疼
6. have a fever发烧
7. lie down and (have a)rest 躺下休息 have a rest 休息
8. hot tea with honey 加蜜的热茶
9. see a dentist 看牙医 see a doctor 看医生
10.drink lots of water多喝水
11.lots of ,a lot of, a lot
a lot of=lots of,可以修饰可数名词复数和不可数名词,一般用在肯定句中。:
There are lots of ( a lot of) books in our library.
There is a lot of water on the ground
a lot,是一个副词词组,跟动词连用;表示十分,很等意思; Thanks a lot.
12. have a toothache牙疼
13. That’s a good idea好主意
14. go to bed 去睡觉 go to bed early 早上床睡觉
15. feel well感到好 feel ill 感到不舒服
I don’t feel well= I’m not feeling well
我感觉不舒服.
16. start doing/ to do sth开始做某事
TO DO 是一件事情完成了,开始做另外一件事情
DOING是原来的那件事情做到一半,现在又开始做了,是同一件事情。
17. two days ago两天前
18. get some rest 多休息, 休息一会儿
19. I think so我认为是这样
20. be thirsty口渴
21. be hungry 饥饿
22. be stressed out紧张
23. listen to music听音乐
24. healthy lifestyle健康的生活方式
25.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s传统中医
26. 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
I have a toothache. I need to see a dentist. 我牙痛, 我需要去看牙医.
We need to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我们需要保持教室的`干净.
27. a balance of yin and yang阴阳平衡
28. for example例如
29. too much yin太多的阴, 阴气太盛
too much + 不可数名词 太多的…
much too +形/副 实在太… 极其,非常
too many + 可数名词复数 太多的…
30.be good for sth./ doing sth. 对什么有益 ,对什么有好处
be bad for sth./ doing sth. 对什么有害
be good to 对…好
be good at =do well in 在……方面好,擅长
be good(bad) for、be good at的相关用法
1.be good for 对......有益
Doing morning exercises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做早操对你们的建康有益。
2.be good at 擅长于......
Li Ping is good at basketball. 李平擅长于篮球。
= Li Ping is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李平擅长于打篮球。
be good at = do well in 如:
I'm good at math. = I do well in math. 我擅长于数学。
3.be good to 对......好
Parents are always good to their children.父母亲总是对他们的孩子好。
31.get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绩
32.angry 用法 be angry with sb生某人的气
I was angry with him for keeping me waiting. 我对他很生气,因为他让我等了好久。
be angry at/ about sth 就某事生气
33.Chinese medicine 中药
34.be popular in + some place 在某地很流行
Chinese medicine is now popular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现在中药在许多西方国家受欢迎。
35.in western countries在西方国家
36.It’s easy to do sth做某事是容易的。 It’s important to do sth . 做某事很重要。
37.balanced diet平衡饮食
38.get tired 感到疲倦 be/get tired
39.go out at night在晚上出去
When you are tired, you shouldn’t go out at night. 疲倦时,晚上你不该外出
40.stay healthy 保持健康 =keep healthy=keep in good health
41.at the moment此时,此刻= now
I’m not feeling very well at the moment
42.enjoy sth. =like sth. (名词)喜欢某物,
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like dong sth
enjoy oneself (myself, yourself,herself, himself, themselves, ourselves, itself
反身代词) 玩得高兴,过得愉快=have a good time = have a wonderful time =have fun
43. conversation practice会话练习
44. host family 寄宿家庭
45. have a lot of headaches经常疼痛
I’m tired and I have a lot of headaches. 我很疲劳,而且经常头痛。
46. a few + 可数名词复数 少许…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形/副 一点…
47.He shouldn’t eat anything
=He should eat nothing. 他不应当吃任何东西.
48.give sb some advice给某人建议give advice 提出建议
advice 是不可数名词
a piece of advice 一则建议 take one’s advice 采纳或听从某人的建议
He gave me some good advice.
他向我提了一些很好的意见。
49.sleep 8 hours a night每晚睡眠八小时
50.take medicine 吃药 服药
I have to take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for my cold.因为感冒,我不得不一天吃三次药。
2024年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篇10】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词组:
1.在九月上旬/下旬16.递某物给某人
2.感恩节
3.离家在外
4.吹灭
5.和…同一尺寸17.在…上面/顶部18.祝你长寿!19.因……而非常感谢20.时尚的,时髦的6.试穿21.制一张家谱图
7.团聚/聚会
8热情拥抱22.看一场足球赛23.庆祝你的生日
9.把…寄给…24.国庆节
10.非常合身25.晚饭吃…
11.关掉26.为…做准备
12.一家服装店27.一件浅蓝色的夹克
13.Jim和李磊的父亲28.一封感谢信
14.用不同的方式,方法29.Jim和Kate的父亲
15.为…制作…30.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二、重点句型和句子:
1.I wonder(为什么李明又迟到了).2.--I`m thirsty.我也一样).3.Her coat is(与…有相同的颜色)her mother’s.4我有两把尺子,一把长,一把短。.5.Can you work it out(用不同的方法)?
6.To learn English well is hard.(同义句在为李明制作生日贺卡).8.Two birds are sitting(在房顶上).9.The shirt(合我的身)last year.10.Who will you想起)when we talk about basketball?
三、完成句子:
1.我们想给李明买一件生日礼物。
We ____ _____buy a present for ______ _____ ______.
2.看到礼物时,我非常激动。I was ____ _____when I _______the present.
3.——你朋友有多高?——和Brian一样高。
— ________ is your friend?—He's ______ _______ _____Brian. 4.我认为无论如何李明不会喜欢那件夹克衫。
I ______think Li Ming _______ ______ that jacket _______.5.李明喜欢这颜色,但不喜欢这款式。
Li Ming likes _______ ______,but he _______like the _______. 6.孩子们总是邀请朋友来参加生日聚会。
Children often ______their friends ______birthday ______. 7.我生日那天,妈妈总带我去公园。
______ my birthday,my mother often ______me ______ the park.8.孩子们总是收到衣服、书本和其他的礼物。
______always ______ clothes,books and _____ ______.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汇总
处理文档是我们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的技能之一,网上的范文可以用说是写作上的好“参谋”。范文如何让我们避免低级错误?为了让您满意我们精心设计了这篇“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请您欣赏,以下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进一步考虑!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1)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有些超市保安怀疑顾客偷东西而将其带至办公室搜身,这种做法合法么?
答:这种做法是违法行为,因为这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应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权是公民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3.为什么要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呢?
答: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4.法律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给予特殊的保护?
答: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呵护,离不开法律的特殊保护。
5.法律禁止使用童工,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答:法律禁止使用童工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未成年人素质的提升,为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作贡献。
6.我国法律如何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答: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非法使用童工是严重摧残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殃及民族兴旺大业的违法行为,法律严惩这种行为。
7.我们应如何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答:我们要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在患病的时候要及时医治,以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要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8.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你应该怎么做呢?
答:我们应该请求国家保护,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侵害者受到法律制裁。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9.辨析:关注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个人的权利,轻生或自残与他人,社会无关。
答:人人都要关注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但认为轻生或自残与他人、社会无关是不正确的。因为:
(1)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2)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精神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起老人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10.假如我们为了为民除害或大义灭亲将品质极其恶劣的人打伤甚至打死,是否违法呢?
答:违法。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是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
11.关于校园暴力的问题。
(1)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滥等。
(2)校园暴力有什么危害呢?
答: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更严重的是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使施害者受到法律的严惩。
(3)如何远离校园暴力呢?
答:①国家应加强法制建设,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大对暴力文化的监管、整治力度,使未成年人远离暴力文化的侵蚀。
②学校应积极开法制教育课,引导学生冷静,合理的解决同学间的矛盾。
③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远离暴力文化,以合理方式解决矛盾、冲突。
④未成年人自身应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懂得每个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同时也负有不侵害他人生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要培养关爱的情感和宽容的态度,要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12.关于校园安全问题。
(1)你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或危害学生的现象?
答:校外小商贩泛滥,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令人担忧,学校的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校外勒索、校园暴力;等等。
(2)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答:①国家加强法制建设,为校园安全提供条件和保障。②社会确保学校各类设施的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③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④每个学生应不断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并勇于同危害校园的行为作斗争。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1、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
答:(1)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2)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非法禁闭、非法拘禁。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4)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内容?
答:人格尊严权是指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的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
答: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4、保护名誉权的作用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答:(1)作用:享有良好的名誉不仅可以获得社会更多的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2)侵害名誉权的行为:①侮辱: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
②诽谤: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
5、违法犯罪分子的人格尊严不受法律保护,这种观点对么?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不对。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尊重。这种权利不受人的能力、信用等方面的影响,无论公民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什么差异,其人格尊严都是相同的,即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格尊严的权利。违法犯罪分子虽因违法而受到法律制裁,但他们依然有人格尊严,他们的人格尊严也受法律平等的保护。
6、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
答:(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如广告、杂志封面、挂历)。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7、例题:辨析,凡事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必须取得肖像者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答:(1)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它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它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所以,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即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否则就构成侵权。
(3)如果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也非出于恶意使用公民的肖像,虽然未经本人同意,但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如新闻报道中的摄影、参加社会活动的照片,一般不构成侵权。
8、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
答:(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地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9、什么是姓名权?
答: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13、辨析:我国公民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自主依法变更自己的姓名。
答:(1)这种观点不正确。
(2)我国公民中只有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4、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1)干涉他人使用姓名权。
(2)盗用他人姓名,即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即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冲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15、隐私的含义?
答: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
16.为什么要保护我们的隐私呢?
答:(1).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2).是内心世界安宁的需要(3).生活中侵犯隐私的事件时有发生。
17、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18、隐私权的内容
答:(1)私人生活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保密权
19、辨析:为搜查犯罪嫌疑人,公安派处所可以随意对公民住宅进行全面搜查。
答:(1)观点错误。
(2)我国法律赋予公民隐私权,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私人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任何人不得擅自进行全民搜查。公安派出所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要依法行事。
20、从道德角度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
答:(1)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21、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答: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22、我们如何来保护隐私权呢?
答:(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其中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
(2)我们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23、未经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信件,领导检查下级的信件,上述行为是否合法呢?
答:不合法。我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家长、老师、领导拆看他人信件,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
24、假如老师或家长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的信件,是否侵权呢?
答:不构成侵权。由于未满10周岁的子女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以代为拆看,这是合法的,但是,老师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无论学生是否年满10周岁,拆看学生信件都是不合法的,侵害了学生的隐私权。
25.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答:(1)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①我们树立隐私意识
②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2)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
①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其中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
②我们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2)
知识助我成长
1、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2、受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生活奠基。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什么是受教育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什么是义务教育?
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这里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的特征:
(1)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2)具有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3)具有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3)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8、公民应该这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页)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在课本上划记,共6条)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4)
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p58--60)
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作用:对个人(P59),对社会(P60)
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相关链接)
“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6、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这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7、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
分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8、什么叫财产所有权?(p70)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
9、我国的国家审判机关通过哪些手段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p72--73)
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过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0、公民可以请求法院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第一段)
11、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6)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作为遗产的三个必备的条件:
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2、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p76--77)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
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合集(5篇)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总少不了要写总结。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每次写总结,我们的大脑都会形成回路,有些东西豁然明朗了: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上,我们唯有尽心、努力,才可以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动笔写一篇总结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合集(5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篇1)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教学任务比较较繁重,时间很仓促,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经过不断努力最后还是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现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抓课堂教学这块学习阵地,积极探索有效教学
能严格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考试大纲》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八上书本一共编排了六个单元,重点是散文单元、说明文单元、文言文单元教学,难点是散文教学。在课堂上我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例如教学散文时我就自己下载播放配乐朗读或相关音乐,通过这样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来带动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探讨学习。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读结合,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教材。布置好作业,作业尽量做到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分析。紧抓后进生的学习督促跟踪
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全批全改,这样才能对学生知识落实情况有更好掌握,随时调整教学。对于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评督促,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对于每个班的后进生,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谈理想、谈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坚持听课、评课,注意学习其他教师的好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与组内老师积极讨论学习兄弟学校课程改革好的经验,并试着拿一些适合学生教学方法来用。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工作中仍然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不够有激情等,但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篇2)
1、词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2、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2)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3)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4)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5)“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还有“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3、语素
(1)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2)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如“话、习、确、民”;
(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如“者、第、阿”。
4,语法知识点
语法=词法+句法;语法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时空隧道。
阅读古文的三大障碍:眼花缭乱的词类活用;体系庞杂的文言虚词;纷繁变幻的文言句式。但是,理解了汉语语法,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所以,学语法不是为了懂语法,而是为了读懂文言文。
理解汉语的词类,能见词判性;会分析古今句子的结构,一眼识别古文中的倒装句。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篇3)
油光可鉴:
〖解释〗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示例〗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的蓬蓬的,~。
抑扬顿挫: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绝(疾):
〖解释〗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示例〗不象他对于墨家那样的真心的~。
粗制滥造:
〖解释〗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藏污纳垢:
〖解释〗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示例〗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的黑窝。
郁郁寡欢:
〖解释〗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示例〗在她给余永泽和王晓燕的信中充满了悲天悯人和~的情绪。
鹤立鸡群:
〖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示例〗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一般。
正襟危坐:
〖解释〗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示例〗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和我对话起来。
诚惶诚恐:
〖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示例〗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无可置疑:
〖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黯然失色:
〖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示例〗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
恰如其分:
〖解释〗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示例〗老师举的这个例子恰如其分,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油然而生:
〖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簇:
〖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示例〗上下人等打扮的~。
美不胜收:
〖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示例〗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
繁花似锦:
〖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风云突变:
〖解释〗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不可名状:
〖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落英缤纷:
〖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示例〗四次来游,满天满谷的~;树上剩得青叶与绿叶,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
期期艾艾:
〖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示例〗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了。
拖泥带水:
〖解释〗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示例〗这篇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
海誓山盟:
〖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与“信誓旦旦”不同。
〖示例〗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
长吁短叹:
〖解释〗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
千山万壑:
〖解释〗壑:山沟。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盛气凌人:
〖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不自量力:
〖解释〗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相形见绌:
〖解释〗形:对照;绌chù: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沧海桑田:
〖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鼠目寸光:
〖解释〗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示例〗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相辅相成:
〖解释〗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示例〗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空一切:
〖解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莫衷一是:
〖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示例〗人们议论纷纷,~。
胸有成竹: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示例〗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不容置疑:
〖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示例〗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
一视同仁:
〖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示例〗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
任劳任怨:
〖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引经据典:
〖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示例〗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了。
悠游自在:
〖解释〗形容悠闲而舒适。同“悠游自得”。
当行出色:
〖解释〗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肃然起敬:
〖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随机应变:
〖解释〗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示例〗总而言之,我们做官,总要~,能屈能伸,才不会吃亏。
油嘴滑舌:
〖解释〗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示例〗这个人~的,很使人烦。
一马当先:
〖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示例〗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继续猛冲猛攻。
顾名思义:
〖解释〗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示例〗桂花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
逢场作戏:
〖解释〗逢:遇到;场:演戏的场地。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
天衣无缝:
〖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褒义词。
〖示例〗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
在劫难逃:
〖解释〗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贬义词。
束手无策:
〖解释〗像捆住了双手,没有一点办法。
〖示例〗船工们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解释〗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货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动于衷:
〖解释〗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示例〗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呢?
变化多端:
〖解释〗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示例〗旧朋友是~,几乎是不剩一个了。
日薄西山: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
〖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锐不可当:
〖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示例〗那是~,无坚不摧的。
转弯抹角:
〖解释〗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示例〗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
张皇失措:
〖解释〗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示例〗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的。
荡然无存:
〖解释〗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微不足道:
〖解释〗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
〖解释〗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示例〗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之下喧扬起来?
长途跋涉:
〖解释〗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穷愁潦倒:
〖解释〗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鸡零狗碎:
〖解释〗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
〖示例〗那~的事,恕不细说,但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迹,放过未免可惜。
低眉顺眼:
〖解释〗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惟妙惟肖:
〖解释〗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示例〗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解释〗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示例〗定个收入指标,实事求是,~。
销声匿迹:
〖解释〗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用于人或事物。
周而复始:
〖解释〗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草长莺飞:
〖解释〗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篇4)
一、对试题的总体认识:
本次考试的语文卷,从形式上看,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四大块,;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
二、对各板块的分析
第一板块:积累和运用
1、选择题,基础性试题中标点符号和句意理解十分较多
2、默写题(6分)。学生默写整体较好,但个别学生得分较低……
第二板块: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
本题的错误主要是学生记忆不准确,此题原本很简单,但大部分学生丢分,文言文的教学还应以让学生理解为主
第二板块:现代文阅读
1、第一篇文章是《罗布泊,小时的仙湖》节选
说明文语段是本学期的重点,学生对说明文的知识虽一清二楚,但因为缺少“实战演习”,练习的少,所以不能将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理解句子含义,抓细节,学生回答得很好。但个别学生不理解,错误百出。内容理解和谈感想完成不理想。
2、第二篇文章:记叙文阅读
整体感知能力欠缺,回答问题细节注意不够。
第四板块:作文(1)端午那天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题目不难写,但许多学生对端午了解很少,写得非常空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没有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作文没有创新意识。
三、教学经验: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讲,基础的。巩固是很重要的,只有基础打好才能提高,所以这个学期抓课文字词,文言文阅读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成绩稳步上升,信心大大提高。
四、建议与策略: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基础失分仍然较多,说明学生未认真、系统地去掌握。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重视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阅读能力,要立足于课堂。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的能力。
3、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拓展课堂、拓宽眼界、拓深思维。培养学生紧扣文本、筛选信息、理解内容的能力。
4、作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要在立意、基本的谋篇布局和文从字顺上下功夫,而从这次考试的作文来看,在立意和谋篇布局方面也有较大的问题。在各种文体训练中,重点还是写好规范的记叙文,要学会基本的描写方法和叙述方法,要能鲜明而准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为自己的立论寻找强有力的论据等。今后的作文训练,我们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篇5)
一、抓好常规;分工到位。
学期伊始,我们组便正确处理了教学与自学、课堂与训练、教学活动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安排得以井然有序的正常进行。
1、本学期教学整体安排:提前一周备课。
2、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备课制度和备课体系。周一下午1、2节课为备课组集中活动时间。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备人,承担一整个单元的主备任务,有时,我们也会就某一个课题做专题探讨,备课时其他老师讨论补充修改完善。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市级教研活动,为新课改的实施广泛积累经验。
3、我们继续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讨,延续了听课、议课的制度,积极承担校级甚至市级以上的公开课。
二、精研教材,抓住重点,资源共享,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首先我们确定了新课改语文学习的重点:
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阅读与表达的核心地位。语文能力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阅读与写作。在阅读中我们强调教给方法。
2、其次我们强调了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积累,厚积才能薄发。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素材,作文才有不断地有源头活水。
3、再次,我们继续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组织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三、克服困难,挺身而上;团结互助,轻松和谐
我们备课组所有成员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我们的集体备课,有对教情严肃认真的探讨,有对学情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对教学进度的把握,有对考试成绩的反思。
我们备课组,更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和谐的、让人感到愉悦的工作氛围;而良好的氛围又保证了我们工作的高效率与高质量。我们都很辛苦,也曾有过不顺心的时候,可只要在备课组的集体中,我们都会充满了热情与力量。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热情与力量步入新的阶段吧。对于未来的工作,我们打算延续上面的好的、有效的做法,同时也探索一些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的方法,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1500字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总少不了要写总结。总结和心得体会相似,但是比较客观一点。每多写一次总结,我们的进步就越显著:一个人的价值就是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价值。那么一篇优秀的总结怎么样动笔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1500字”,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1】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列举宪法的内容、条款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国家机关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或者列举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实例。
(发展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
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7.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8.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9.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0.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12.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3.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宪法的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法治的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1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1)宪法人民的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的法律地位、法律和法律效力。(以下是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答案?)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6.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7.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8.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19.如何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2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就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何要进行宪法宣誓活动)?
(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②认同宪法。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③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④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2】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①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②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
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
④ 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4、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⑴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5、家为我们提供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的关爱: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6、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7、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8、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对家的理解):
(1)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家是什么?)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9、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理应受到孝敬: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②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子女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
10、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什么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11、怎样孝敬父母?
① 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②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③ 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孝敬。
12、为什么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13、成长烦恼产生的原因(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①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
②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的矛盾。
14、产生代沟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差异)
15、如何对待父母的严要求?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3】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1、人身权利
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的人格权。
2、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3、 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生民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民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不容他人侵犯。
4、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5、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义?
主要从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未成人的受教育汉,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杜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等。
6、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等。
7、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4】
1、做人是做事的基础,要做好事,必须先学会做人。学会做人,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2、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社会力量,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明辨是非,彰善瘅恶,仍是现代社会的共同取向。
3、在当代中国,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推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它主要通过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出来。
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5、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道德的含义:道德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和社会屿论,确定是非善恶的界限,引导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7、在复杂有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明辨是非善恶,做正直的人。
8、在复杂有社会生活中,怎样做正直的人?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要善于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错误的事情。敢于对他人做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如果做了错事要敢于承担责任)。
9、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分清是非善恶是人生修养中的重要内容。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5】
一、同学朋友
1.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重要性P31第一段
2.受欢迎人的品质P31第二段
3.交友的益处有哪些?(或朋友的重要性)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朋友可以共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促进情感发展;朋友可以促进性格形成;
朋友可以开阔视野。
4.交友的原则(怎样建立,保持,增进友谊?)
(1)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2)欣赏他人,赞赏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我们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3)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4)我们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二、男生女生
1.与异性交往的意义(或男女生交往的意义)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2.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或异性交往原则)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3.如何把握情感,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⑵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大成人。
⑶在异性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4、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P41正文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篇6】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
(1)由宪法规定。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行使这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来
](1)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除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公民基本权利:①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②文化教育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③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权利的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
5.教育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
(1)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2)保障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6.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②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④必须合法行使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要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7.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8.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基本义务有: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依法纳税。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9.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坚持二者的统一?
(1)二者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2)坚持二者统一做法: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④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而且自觉履行义务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爱国表现。
10.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要求或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如履行受教育义务、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保护野生动物、遵守交通规则、依法服兵役、爱护公共财产等。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11.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
(1)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