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4-01-07

2024经典诵读心得体会(汇集13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经典诵读心得体会(汇集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1)

最近,校园里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叫做“国学经典诵读”,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国学经典包括很多,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复杂的还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等。

其实,在我五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全套书和碟子。妈妈说,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希望我背诵一些。当时我不懂,就摇头晃脑地跟着背诵。有一次,幼儿园搞儿童人气小明星选拔,我因为会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而被评为了人气小明星,照片还在光荣榜上放了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回想起来真有趣!

现在,我们学校也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在诵读时,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只有极少数人心不在焉。我们一定要认真诵读国学经典,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而且对于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多年了,一些人就迷失了祖国的优良传统。现在,国家在小学阶段就安排我们学习国学经典,就是为了让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我们的骨髓,永远不会忘记。这样,在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在接受外界文化的同时,不会忘了我们的“根”。

让我们大家都来诵读国学经典吧!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2)

为了传承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提高我市小学语文老师古诗文诵读与教学水平。20xx年11月1日,由xx市教育局主办的庆阳市吟诵教学培训会在市政府礼堂举行。前来参会的领导、老师分别来自全市七县一区。本次培训班很荣幸邀请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吟诵名家、“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

开班仪式上,庆阳市教育局卢化栋局长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他首先代表庆阳市教育局对陈琴老师及本次活动表示感谢,谈及此次活动的意义,卢局长指出此次吟诵培训旨在亲近经典,传承中国文化,让老师们通过培训能够探讨吟诵教学的'形式,带着思考和理解把吟诵渗透进教学过程,分享吟诵的成果,加深规范化教学模式。

上午陈琴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由此我看到这位勇于开拓教师的足迹,她的每一步都是艰辛的,同时又是坚实的;每一个脚印都是清晰的,同时又是浸润着心血的;每一次转折是痛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十余年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的探索。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前基本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陈琴老师的学生的惊人的识字量、背诵量,是如何突破的。原来是靠仅仅的每天早读的二十分钟和晚上的作业要求的诵读二十分钟而做到的。当然,这也少不了陈琴老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措施,做到课程的内容理性化,做到遵循文化传承的规则,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则。在过程中,还不求人人并进,允许点面参差。

陈琴老师的课上的是中国古代的、经典的诗词格律。她所实践的,就是把课本简单教,留出大量时间来吟诵古诗词,当然,这与陈老师深厚的沉淀与修养是分不开的。

陈琴老师在教授吟诵课程前,她先告诉孩子以前的中国人是怎样读书的,给孩子们展示她自己班的孩子吟诵的视频,告诉孩子们吟诵的规则,然后带着孩子吟诵,孩子们徜徉在吟诵之中乐而不疲,下课时间到了,可孩子们深深眷念着课堂,围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去,场景令人动容。

下午陈琴老师继续为大家打开一扇视觉的开阔天空,她作了“以中国人的方式读书——经典素读教学法例谈”讲座,陈琴老师解释道:“素读“其实是一种读书方法,就是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的朗读,直到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为止,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第一次听到这种读书方法,开始的时候我还抱着怀疑的态度,难道可以这样教学生读书吗?这与“不求甚解”有何区别?但是随着陈琴老师讲座的深入,我不禁被她的文化底蕴折服了,任何难记字多的诗词歌赋给她一个调,立马变成抑扬顿挫让人容易记住的歌曲了。

不仅如此,在她的讲座中还有一段二十分钟左右的视频,播放的是她所教的一年级孩子的一场读书汇报课,这些孩子跟我见过的一年级孩子一样活泼好动,但是在汇报课上陈琴老师没有讲过一句话,活动的程序全部由学生主持,可在这节课上孩子们情绪高涨,从头到尾都是在吟诵经典,孩子们有的拍手吟诵,有的摇头晃脑,更有甚者手舞足蹈,孩子们尽情享受经典带来的读书之乐,乐在其中。对照我们的教育,我一直在思考:老师想尽各种方法引导孩子读书,背书,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有些孩子不愿意读书呢?听了陈琴的素读法,我有了很大的启发,是的,现在我们惟恐孩子在家里不自觉看书,于是时常要求孩子要按照要求读书,比如读什么书、怎么读、读多长时间等,有时也要求孩子们带着任务去读,比如说说收获、感想、学到了什么知识等,有时是为了考试而读,过渡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反而会让孩子厌烦读书,久而久之丧失读书的兴趣。

两个多小时里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她的观点“今天的读书法是蜻蜓点水式,雁过无痕,翻过千万卷却没有读懂一本书,“腹有诗书少年强!”而‘素读’能让学生腹有诗书,能把阅读的种子留在身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她的博学多才、对于经典的信手拈来、幽默睿智也让我们自叹弗如,她的吟诵调更是赢得倾慕。

聆听了陈琴老师的素读报告会,我为之深深震撼。我觉得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报告会,它集说、唱、演、讲于一体,融古、今文化于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令人惊叹叫绝。惊叹于她深厚的文化底蕴,惊叹于她美妙的歌声,惊叹于她独特的教学方法,惊叹于她每一堂课的精湛,惊叹于她坚韧不拔的毅力。

陈琴老师虽不是歌唱家,却胜似歌唱家。她满腹经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样样能唱。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高超的唱功,都凝聚了她辛勤的汗水,也正因为如此,才彰显了她的无穷魅力。陈琴老师这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学习。

陈琴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显示了她大胆的创新精神。她每学期八周时间结束课程,有时一节课讲授好几篇课文,课前给学生提出重要问题,供学生预习,预习中解决这些重点问题,教师上课时重点解决学生难点、疑点,就非常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前结束课程,就有了大量的时间去课外阅读,积累。其实,陈琴老师看似不布置作业,实则把作业放在了课前,给了学生深思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便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陈琴老师是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另外,陈琴老师用吟诵的形式教学生学习诗词、弟子规、三字经等增强了背诵的韵律,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的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小就受到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古文化的熏陶,从小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如果我们都像陈琴老师那样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何愁我们的教育不发展,何愁我们的学生前途不无量。

短短一天的培训内容深深地刻在老师们的心里,融在血液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经典文化是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是中华民族的根,我们要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中华的民族智慧、民族美德、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我们以及孩子们的心中。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3)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小弟、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本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一学期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方案》。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科学安排,营造氛围。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1、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2、在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3、各校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每周一节诵读课,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3、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各校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

4、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

四、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1、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早操后进行“清晨经典诵读5分钟”,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午间“经典诗文欣赏一刻钟”,陶冶学生心智。

2、早读前5分钟和下午上课前5分钟上,全校师生同诵经典,感受经典诗文的独特神韵。

3、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的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学校每周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总之,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

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校严格遵照上级部门的规定,在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切实做到了全员参与,全心投入。现将近两年来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围绕一个核心!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的,我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切实发挥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下的经典诗词文章特有的艺术感染能力、思想启迪效果,在建设书香校园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感,让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成为弘扬文化、承续传统的过程,更成为学生素质成长的过程。

二、发挥两大功效!

1、让读书成为习惯!

2、用经典唤醒灵魂!

三、集合三方力量!

为了使家长、学生认识到经典诵读的意义,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我校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诵读经典的好处,同时,我校还积极创设诗意盎然的环境,如在校园的墙壁、专栏、楼梯上张贴名言警句,经典诗文等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冶的基础上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性情,开拓着学生的视野。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规划,安排师生全员读书活动,指导活动开展,督促检查各项活动落实情况,评核活动成果。

2、社会的支持!

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还与各级部门领导的关心以及社会群体的支持密不可分。我校切实做到与当地乡党委政府密切联系,在学校遇到场地、设施、资金、技术等方面难题时,都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克服,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同时也在适当的时间邀请相关人员参与到我校的活动当中,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3、家长的配合!

在每学期开学的家长见面会上,我校切实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并在经典诵读活动要求中对家长也做了一些时间、次数、质量等方面硬性要求,在为了孩子成长的共同利益下,家长们都能欣然接受,并也较好的落到实处,为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个监督反馈的作用。

四、形式四个结合!

1、经典诵读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我们首先要在语文课堂上加强经典诵读工作的尝试练习,尤其侧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上。此外还可以加强与音乐课的联系,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唱古诗,并在课前、集会时吟唱,让师生感受音乐美,并在歌唱中进一步识记诗词。并把这种吟唱用到集会、课间、路队,取代以前单纯的唱歌形式。

2、经典诵读活动要与课余时间相结合!

经典诵读形式为每天三个时段,分别为晨诵,即早操前10分钟,各年级晨诵要以编写的诵读教材为主,达到背诵的要求。午读,即中午上课前20分钟,师生共读整本书,1—2年级跟读,3—6年级默读;晚读,即晚饭后30分钟,亲子共读,要求家长陪孩子读、帮助孩子读、指导孩子读书。

3、经典诵读活动要与竞赛活动相结合!

(1)利用升旗仪式进行班级诵读,红领巾广播站开展诵读展示。各中队以主题班队会、宣传阵地、学习专栏、书画、手抄小报、读书笔记为平台,以每月的纪念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诵经典、讲经典、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活动。

(2)每月同级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成果,展示读书笔记、手抄小报、书画作品,教导处、大队部进行评价考核,促进全校读书活动持续发展。

(3)学经典,画经典。学校定期举行“学经典诗文,展书画才华”活动。“诗如画,画如诗”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将书法和绘画与诗词进行整合,让师生对经典诵读歌唱后再写一写,画一画。通过书画表现诗词意境,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既陶冶情操,促进师生的全发展,又能加强学生对书画的理解。

(4)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活动展演。学校通过活动课,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的内容,通过情景再现、小品、快板等形式,将识古诗文、音乐、表演等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学习接受艺术和中华文华的熏陶。

(5)举行“诵读中华经典,感悟做人道理”等主题征文比赛、“亲子诵读比赛”、“经典故事演讲”等活动。

4、经典诵读活动要与兴趣小组相结合!

我校在兴趣小组工作开展“对话古诗改古诗”活动。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结合评时的作文教学,将诗文中的故事扩写、续写出来。让古诗文的情节更具体生动,这样即练习了写作,也识记、感知了古诗文。

五、收获五种幸福!

1、学校德育内涵丰富之幸福。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学生道德品质提高之幸福。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之幸福。通过大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教师文化底蕴提高之幸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5、书香文化校园建设之幸福。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我校师生的文化品味,促使了我校和谐建设进程的加快。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引领他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4)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自古以来,那些文学经典代代相传,在书写和朗诵中滋润着无数的灵魂,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从一个惧怕语文课、作文能力烂得一塌糊涂的后进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也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个年级根据同学的不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利用早读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学习诵读。老师为我们找来《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从中节选通俗易懂的内容教我们诵读。一开始同学们对这个活动还蛮有兴趣,能够认真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都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开始整齐划一的琅琅读书声变得稀稀沥沥、松松散散,诵读时我们的思想开始游离于经典之外了。

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特地组织大家召开了一个特别的班会,主题就叫“我爱经典诵读”。在班会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我们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并为我们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优秀**,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古代的学者用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只有认真阅读,仔细领会才会品味出它的意蕴,读到妙处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我们只是死记硬背,即使我们背得很好,却不明白它的意思,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经典诵读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只有用心去读,认真揣摩,才会领会经典中的精髓。

从那开始,琅琅的诵读声又开始响彻教室,而这次我们不仅限于无意义地机械记忆,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智囊团”,通过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专门负责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大家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们还成立了“新芽”文学小组,经常开展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经典诵读的感受写出来,共同分享。从此经典诵读不再是枯燥的功课,而是我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我们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我们在操场的树荫下共同分享那一本本**并茂的《诗词赏析》,我们在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里自由交流与**经典诵读的精妙,我们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展示舞台上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水平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我自从成为“新芽”文学小组的组长后,每天负责收集同学们的上报稿件,组织同学开展作文比赛和作文评析,我们还把好的作品打印成电子稿上传到博客里和全国各地的同学进行交流,并试着向各种刊物投稿。

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荣誉参加全国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征文评选,我的作品《美丽的语言,神奇的文字》荣获二等奖,参加全市国防征文比赛,我的征文《心中那一抹生命之绿》荣获一等奖,在学校组织的国防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班里很多同学的作文也都陆续在各种报刊发表。经典诵读活动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学识,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熏陶,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现在我是班上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是家里每个人都称赞的好孩子。所有这些都来自经典阅读。

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少年时光如此丰盈,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我爱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5)

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传统节日。端午节为我们课题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外阅读实践机会,为引导学生过好端午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一、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了迎端午节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通过开展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丰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一)、五、六年级开展了“屈原诗歌颂”、“我心中的屈原”活动。通过自制创意手抄报积累端午节风俗习惯。并在班级分享交流学生的作品。

(二)、三、四年级开展了“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活动。

各中队利用班会、阅读课等时间,在班上举办故事会。同学们精心制作、准备小巧手工作品

(三)、一、二年级开展了“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这些孩子年龄虽小,但积极参与活动,并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6)

这次有幸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培训学习,听了华农的教授上了一节精彩国学经典诵读课,使我受益匪浅,读一本好书,能改造一个人的一生。一本写有古人智慧的书,有古人精神的书,我读完之后,感受颇深。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让人学习的古人的精神的书!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因为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所以它不仅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更能让我们深刻的读懂文章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们所喜欢的愉快阅读吗?

在这本书中,有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给我学习的方法;有曾子的“每日三醒吾身”教育我做人要多次反省自己;这本书蕴含了太多太多,一篇篇文章,一首首古诗向我描绘出一幅幅古老的图画,这本书中有很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阅读时,我还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这些对我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

在读诵中,强化记忆力,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为他们补充大量有益的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东西。最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汲取千年文化中的营养,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体会、反刍,用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的生活,带他们找到幸福生活的真谛!

总之,我要与孩子们一道走近国学经典,和孩子们一起体会和感悟!用经典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一同快乐收获与成长。

最近,校园里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叫做“国学经典诵读”,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国学经典包括很多,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复杂的还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等。

其实,在我五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全套书和碟子。妈妈说,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希望我背诵一些。当时我不懂,就摇头晃脑地跟着背诵。有一次,幼儿园搞儿童人气小明星选拔,我因为会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而被评为了人气小明星,照片还在光荣榜上放了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回想起来真有趣!

现在,我们学校也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在诵读时,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只有极少数人心不在焉。我们一定要认真诵读国学经典,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而且对于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多年了,一些人就迷失了祖国的优良传统。现在,国家在小学阶段就安排我们学习国学经典,就是为了让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我们的骨髓,永远不会忘记。这样,在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在接受外界文化的同时,不会忘了我们的“根”。

让我们大家都来诵读国学经典吧!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7)

诵读诗歌经典在我校已形成规模,初见成效。本学年,我们继续依托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书法》,开展晨诵活动。如意校区四到六年级学生,每周五早自修由语文老师带领孩子们诵读诗歌经典;永丰校区一到三年级学生,每周五第四节为全校统一的经典诵读课。从《敕勒歌》到《菩萨蛮》,从《子夜秋歌》到《春江花月夜》,从五言绝句到七言律诗,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 积少成多,让全体学生在吟诵国学经典中,深刻体会中国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f215.COm

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还做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在坚持一个学期的晨诵后,每个学期末我们结合书香班级的评选,均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汇报活动,在活动中再次演绎了经典诗歌的魅力。

每学期,一年级到六年级,学校均下发了国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中庸》、《千字文·大学》、《论语》;本学期,学校还下发了《中华经典诵读》课外读本。老师们充分利用早操后晨间教育的时间,借助地方教材,带领孩子们读好《三字经》、《弟子规》,引导孩子们从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在每节课前诵读这些国学经典,诵读经典已成为实小校园一串悦耳的旋律。

中华经典宝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经典的诗歌,国学,还有许许多多的经典文化,我们每个年级利用每周一个午休的时间,开展班级经典阅读,让孩子们在班级中,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经典故事的阅读,推开阅读的大门。

二、三年级推出的“经典文化图书展”模式,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每周三中午,班级图书管理员将老师推荐的中外经典故事摆放于二三大组的课桌上,教室便成了临时的“图书展览馆”。小朋友进入“图书展览馆”借阅,可以先自由翻阅,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找一个位置阅读,最后在闭馆前还可以将喜欢的图书借阅回家。

中高年级语文老师积极开展的“经典文学导读”活动也深受学生的喜爱,精选优秀的读物,引导孩子阅读,以成功的典型引路,让孩子们心有所动,兴从中来,叩开经典文化的大门。

书,对孩子而言,是认识外在世界的重要渠道,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也期望孩子把这种愉快的经验,延伸到未来的成长阶段,亲子共享阅读的乐趣,是引发爱书极为重要的种子。我们倡导孩子们在放学后进行大量阅读,积极提倡亲子阅读,并做好阅读记录,班级每周或每月评选“阅读之星”,学期末,学校还将评选校级“阅读之星”|“书香之家”。

每天阅读活动开展,带动着孩子们积极投身阅读,也引领着一批批家长投身阅读的行列,营造了阅读的良好大环境。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8)

让我们开启中华文化诵读与感悟之旅,让我们四海一家,共同努力,勤奋学习,让我们道德立身,自立利他,壮志凌云,让我们带着道德的使命、光辉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天地正气,浩然长存,道德立身,薪火无尽!

---有感于善业文化座谈会

【大学、原典诵读】

《诗》云:“于戏(wūhū)!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lè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tài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云中吟、善言录】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cháng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礼记、中庸第三十一》

【古诗诵读】

《诗经?周南?螽(zhōng)斯》

螽(zhōng)斯羽,诜诜(shēn)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zhōng)斯羽,薨薨(hōng)兮。

宜尔子孙。绳绳shéng兮。

螽(zhōng)斯羽,揖揖(jí)兮。

宜尔子孙,蛰蛰(zhé)兮。

【诵读感悟】

人的一生是一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的修行,经历“元亨利贞”磨砺,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丰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优越的客观环境,五彩缤纷的信息,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而言,都要经历五音、五色、五味、难得之货、以及各种游戏的诱惑,如何让辨别和选择是一种睿智。

人的一生是不断成长,不断正心、修身的过程,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一生,当我们出现不足的时候,更需要以道法自然核心不断的完善,让自己逐渐的回归自己的本性,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身边那些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不足的人,坚持诚意、正心,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这是人类延续不可言的常道;才能体现出人在自然中高级动物的优势,也是人类不被人工智能取替的关键所在,这是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大文化,大智慧,也是我们当代人学习践行传承和发扬的重点,也是运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新文化理论的核心基础。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9)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得到升华。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从一个惧怕语文课、作文能力烂得一塌糊涂的后进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也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个年级根据同学的不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利用早读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学习诵读。老师为我们找来《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从中节选通俗易懂的内容教我们诵读。一开始同学们对这个活动还蛮有兴趣,能够认真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都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开始整齐划一的琅琅读书声变得稀稀沥沥、松松散散,诵读时我们的思想开始游离于经典之外了。

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特地组织大家召开了一个特别的班会,主题就叫“我爱经典诵读”。在班会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我们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并为我们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优秀视频,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古代的学者用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只有认真阅读,仔细领会才会品味出它的意蕴,读到妙处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理解其中含义,又有什么意义?”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经典诵读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只有用心去读,认真揣摩,才会领会经典中的精髓。

从那开始,琅琅的诵读声又开始响彻教室,而这次我们不仅限于无意义地机械记忆,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智囊团”,通过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专门负责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大家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们还成立了“新芽”文学小组,经常开展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经典诵读的感受写出来,共同分享。从此经典诵读不再是枯燥的功课,而是我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我们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我们在操场的树荫下共同分享那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诗词赏析》,我们在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里自由交流与探讨经典诵读的精妙,我们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展示舞台上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水平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我自从成为“新芽”文学小组的组长后,每天负责收集同学们的上报稿件,组织同学开展作文比赛和作文评析,我们还把好的作品打印成电子稿上传到博客里和全国各地的同学进行交流,并试着向各种刊物投稿。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荣誉:参加全国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征文评选,我的作品《美丽的语言,神奇的文字》荣获二等奖,参加全市国防征文比赛,我的征文《心中那一抹生命之绿》荣获一等奖,在学校组织的国防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班里很多同学的作文也都陆续在各种报刊发表。经典诵读活动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学识,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熏陶,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现在我在班里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人人称赞的好孩子,这一切都来自于经典诵读。

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少年时光如此丰盈,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我爱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1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说实话,我只知道以前有这样一句话,我没有深入了解它的意思。但现在我们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可以理解,不能淡泊名利,不能清清心声,不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是现崇高的目标。

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感受最深、受益最深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已经知道很久了,但是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的研究。当我们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是轻轻松松说出来,说到做,可就困难多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谓“淡泊”、“宁静”之极。然而,其心忧国家,有澄清天下之志,并为此做了长期的不懈努力,让雄才大略的刘备生出“犹鱼之有水”之感;他帮助刘备联合孙权与曹操抗争,成就帝业;辅刘禅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一生对“致远”的执着。

很久很久以前,很在意这些。做了,就想得到人家的认可。是什么东西来表明人家的认可呢?

应该是各种各样的荣誉吧。没有这样那样的荣誉证书,你怎么能证明自己做得很好?年轻人这样想应该可以理解。

随着岁月的流失,慢慢看不起这些五颜六色的证书,但当时看不起这些多少有些不情愿。后来,有朋友先借我一本《学会宽容》给我,后来又借一本《学会放弃》,当然还真想不通,对什么都能宽容吗?什么都放弃了,还有自己吗?

想不通归想不通,但还是看完了。学习了,当然就有进步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恐怕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如果你明白了,你就会平静下来。

现在是彻底想清楚了,人活着是多么不容易,为什么要因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而烦恼呢?以前听到有不如自己的人当了什么什么先进,心里还有些不舒服,那应该是深藏在骨子里的“傲”在做祟吧?现在,我完成可以笑对一切了,嘿嘿!

应该说是可以笑傲江湖了。什么名字,什么利润,都是外在的东西,可以算是土。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能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放宽心态,笑对人生,这样会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更加自在。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11)

赏读诗文品味经典

——“经典诵读”活动心得

五(3)班黄怡盈

这个活动,受到了我校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全校上下引起不小的轰动,校园里掀起了诵读古诗词的热潮。早读课、课前一分钟、午后闲暇、自习课上、甚至课间的谈话中……随时可以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诵读声,到处洋溢着诗词悠远的韵味。

当我翻开《经典诵读》这本小册子时,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一句句动人心弦的古文,一条条发人深省的论语,一则则寄意深刻的寓言……或让人顿悟、或让我心醉。这些诗文,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委婉忧伤,有的极富深意……凡此种种,都让人回味无穷,越读越觉得饶有兴味。

这次的“经典诵读”我们高年级学生以诵读唐诗、宋词、论语、寓言小古文和**规的内容为主。当我吟诵唐诗时,我仿佛看到了美丽而宁静的森林风光;读宋词时,诗人似乎在感叹内心的淡淡忧伤;在赏析《论语》精选语录时,仿佛听到一位长者在对我们循循善诱;在诵读《**规》时,仿佛看到一群知书识礼的孩童在成长。

就拿里面的一个古文寓言《螳臂当车》来说吧,故事生动地讲了一只螳螂想用手臂来挡住一辆车子的经过,却自己被车子压死了,以此告诉我们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的道理。这“当臂的螳螂”却并不是出色的勇士,而是个自不量力的可笑人物。后来,“螳臂当车”演变为一句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被运用和受到启发。

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从这个寓言中受益。记得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打羽毛球的时候,一开始,我自信满满,总以为打羽毛是很容易学会的事,所以,我牛皮吹得可大了,说自己可以打得很好,可以让他们俩都惨败。可是到比赛的时候,爸爸一个扣球,妈妈一个高球,我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菜,打球的技巧有那么多,我还没掌握好,所以我一个都没接住,脸都丢光了,还被他们开玩笑取笑了呢,说我是“螳臂当车” ,不自量力啊。

那时候,我真的觉得我是故事里可笑的螳螂。我非常惭愧。我也因此对这个教训记忆犹新,对这个成语的深意,刻骨铭心了。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12)

本周二在我县城关中学举行了沂南县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本人荣兴成为评委,目睹了学生的风彩,更进一步的清楚了学生蕴藏的潜力。学生标准的诵读,优美的舞姿,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令我非常感动和深受鼓舞。活动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潜力和信心会在活动中不断得以展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能力是通过有力的平台和恰到好处的机会得锻炼和提升,我们孙祖中学也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想这应归功于我们的课改。

成绩的取得为什么要归功于我校的课改呢?参加这次比赛的学生正是我所教的学生,在课改前,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我是一清二楚的,在我校大力推行课改的有利时机下,学生的台上台下风貌有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展示环节,学生有了在同学面前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的语言、学生的动作、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勇气、学生的自信、学生的心理、学生的特长、学生的个性等等,在广大的同学和老师面前得到前所未有的认可,体现了学生那渴望已久的表现,学生的信心足了,学生的思维习惯逐步形成了,原来在班中默默无闻的学生现在也蠢蠢欲动,想努力的去表现自己,学生整体水平在稳步上升。在台下我看到学生那种自信,那种坦然,那种富足,我想我们胜利了,真的!

我在这次活动中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在班级中多多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激励。成立:班级学生主体的课改推进小组(主要由学习组长牵头负责学习提升工作);学生书法绘画小组(负责每位老师设计的6个任务项和班级文化建设及黑板报工作);主持演讲小组(负责班级的学生活动比赛、学生主持、学习小组内的演讲能力提升)音体特长组(负责班级誓言,班歌、体育赛事的组织工作)纪律卫生管理小组(负责班级管理、提出好的班级管理建议)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小组(对各学习小组进行全面考核)在老师和小组大力协助下班级工作会越来越步入稳步的提升层次。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篇13)

s:经典诵读总算比赛完了,结果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当成绩公布后,我的心就像一副时起时伏的曲线图,有许多细节忙于操作,却也有个别细节留下遗憾。不过总算达到自己预计的结果,因为努力了,所以应该为自己加油!总归一句话:应该学会享受过程的快乐,因为快乐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合作的默契!

c:今天比赛,让我十分紧张,心里直跳,我一直心想;一定要来个第一!上台的时候,我们个个精神抖擞,而我的脚一直在发抖,生怕读不好,没做好。直到下台,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放了下来,加强锻炼。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朗读不再口中,而在感情与表情.

l:生活绚丽,正是因为拼搏而使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为梦拼搏,为目标前进!这次诵读不管成绩如何,总之,我们付出努力了。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不是重要的,失败不要遗憾,主要是训练中你获得的感受,过程虽艰苦,但我们努力奋斗过,在我们成长道路上撒满点滴。

l:一年一度的经典诵读来了,我怀着紧张的心情走上了台。在台上我全力诵读,把最真诚的微笑献给观众。而我此时的心情激动和紧张,因为我们一直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着!

l:比赛时,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来到了比赛场地,扣人心悬的时刻到了,我们小心翼翼的踏上站台,我走到台阶上的那一刻时仿佛在走遥远的路一般。比赛开始了,这时我屏住呼吸,肌肉绷紧,身上汗毛发直,头发缩成一圈,因为那实在是太紧张了,所以当我第一个走上站台时,严重地偏台了!

赛后立即公布了成绩,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重在参与嘛!又努力就会有收获,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努力,我们永远是第一的。

y:比赛完后感到如释重负,心情非常的放松。因为在没比赛之前,我总感觉有个重担压着我。在比赛时,我的嘴都不敢合,因为我从我到尾都保持微笑,我知道,返回出来比赛是代表着学校,因此我更珍惜这次的比赛。

赛后立即就公布了成绩,虽然成绩不是大家所想的,但我每次比赛都坚信这一句话;比赛时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努力过,至少坚持过,每次比赛都把它当成是一次锻炼;成功不要飘然,失败更要淡然。

每次比赛都为自己记录着人生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