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记十二篇。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阅读周记十二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阅读周记(篇1)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碰到过许多难题,而我们从阅读中就能解决。
一次,我在家里做作业,突然,从院子里传来一声尖叫。我急忙跑到院子里,发现妈妈在浇花的时候被蜜蜂蛰了一下,于是,我把妈妈带到卫生间里,用肥皂水在妈妈被蛰的地方抹了抹。抹完我就问:“妈妈,是不是好点了?”妈妈高兴地说:“的确好点了,你是从哪学到的?”我骄傲地说:“是我从书上学到的。”妈妈说:“你真厉害,今天中午我做你最喜欢吃的菜,奖励你!”我的心里乐开了花,高兴地到屋子里写字了。
还有一次,爸爸回到家里时带了一盆含羞草。因为当时我不知道它只要一被碰,便会害羞地收缩起来枝叶。我刚碰到它,就被吓了一跳,我以为我把含羞草弄死了,就跑到爸爸面前把我的担忧说了出来。爸爸说:“你不碰它,过一会儿它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我听了爸爸的话,跑到含羞草那观察了一会儿,发现爸爸说的果然是真的——含羞草慢慢地展开了枝叶。我思考了一下,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于是我回到房间查找了资料,才得知原因。我兴奋地跑到爸爸身边,把我刚才从资料上查找的有关含羞草的知识一字不差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直夸我,我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通过这两件事,我明白了生活是离不开阅读的,阅读能让我们解决生活中许多疑惑,阅读也能让我从中收获许多快乐。我希望大家也多多阅读,让我们一起从中收获知识和乐趣。
阅读周记(篇2)
阅读,是一条小船,载着我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阅读,是一对宽大的翅膀,带着我翱翔在真理的天空;阅读,是一盏路灯,为我扫除路上所有障碍。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阅读是我快乐的源泉,每当作业多时,做得疲倦了,我便会拿出一本书来阅读。看得快乐,看得陶醉,看得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似的,和伙伴在冒险、玩游戏……每当看完书,我就快乐起来,就不再那么疲倦了,人也变得轻快了许多。
阅读不仅让我感到了快乐,同时还让我穿越了时空。每当我想去国外看巴黎铁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风景时,我便会拿出书来看;看看
阅读周记(篇3)
书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如果没有它,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不能自由地飞翔。所以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能让生活更加美好,更加有趣!当你出去玩的时候看到鸟儿在枝头唱歌,在天空中飞翔。你不会没文化地说:“哇塞!好大的鸟啊!”你会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当你看到瀑布的时候,你不会说:“天哪!好大的水呀!”你会说:“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多读书、读好书,能让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诗情画意。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享受生活的艺术。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出一个世界。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不仅能陶冶情操、学习知识,还能从中吸取到人生的真理。读书还很有用,如果你想去某个地方玩,又不知道好不好玩,就可以读一本关于那个地方的书。
比如今年暑假,妈妈要带我去西藏,去之前就先买了一本有关于西藏的书。也正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我们对西藏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知道了怎样预防高反。去之前,妈妈就让我按照书上所写的每天早晚都喝一粒红景天,出发前15天,还用红景天加西洋参熬成水一起喝。一路我们经历了两次飞行和一次火车,终于到达了拉萨。走出火车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空,白云就像棉花糖一样伸手就可以拿到,空气非常好,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高反,没有别人所说的头痛欲裂的感觉。当我在酒店里痛痛快快、高高兴兴地洗了一个热水澡,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蓝天和雪山时,心里想:要是在出发之前我们没有看这本书,没有提前做好预防,恐怕我和妈妈已经深受高反的折磨了。果然没有白读的书,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读书还可以帮助社交。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想一枝独秀,那也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什么书呢?文言文、古诗等……只要你读透了,记住了,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你就可以发挥出来。就像在西藏的大草原上,你可以吟诗一首: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这个时候,那你极有可能迎来别人欣赏的目光!
知识是生命的源泉,是心灵的窗户,是沟通的桥梁,知识足以改变命运,甚至可以主宰世界!而知识要从读书中获得,所以爱读书,读好书,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让我们爱上阅读,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展翅高飞,冲向蓝天,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深圳前海小学六年级:房子铭
阅读周记(篇4)
我的阅读趣事-周记200字
我在读书时的趣事多了去了,可以说是一件事就是一粒大米,就有上万粒大米,一件事如果是一件衣服,我就有上万件衣服。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小说的时候,我找的是古典小说,我找出来的是与数学有关的小说,可俄把我急坏了,当时我可真想把电脑给摔了,急的
我跟热锅上的的蚂蚁没什么两样,把我急得大叫。这时,我表哥来了,让我把要找的书名告诉他,他三下五除二就找到了,说:林林,你怎么
这么笨啊,连找本书都不会,还自称电脑高手呢,还不如我,你可真笨啊,林林。
这一次哥哥告诉我怎么找以后,我以后就不会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
阅读周记(篇5)
我喜欢的阅读社团
我们学校社团很多,有运动类篮球、乒乓球、跳绳等社团,有艺术类书法、美术、舞蹈等社团,还有拓展类阅读、英语、科学等社团,我喜欢阅读,自然毫不犹豫地参加了阅读社团,随着星期五的到来(社团活动集中在周五下午第二节课),阅读社团那神秘面纱也渐渐揭开。
上午,潘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中午上网查找一篇文章《桃花源记》,了解原文、译意和作者等情况。我心想,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是打算让我们写阅读周记呢,还是与下午的社团活动有关呢,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呢?中午上网一查才发现,这篇文章竟然写得那么美,虽然是文言文,但读起来朗朗上口,里面好几个词都出现在我们第一单元读读背背中,特别有意思的是作者陶渊明的别号五柳先生,竟然源于他家门口有五棵柳树。
伴随着下午第一节课的结束,我们好奇又期盼的阅读社团活动终于朝我们款款走来。等参加其它社团活动的同学离开班级,教室里剩下的20多名同学都是参加阅读社团的,潘老师让我们统一坐到第一二大组的位置,刚开始我们都有些疑惑不解,干吗非要挤坐在一起呢?可当我们坐到位置之后,就看见四三班一些同学走进教室,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这次活动是我们两个班级合在一起进行,由我们班主任潘老师统一组织。
老师打开班班通,找出了《桃花源记》,我这才明白她上午布置作业的用意。潘老师首先给大家提了一个为什么要讲《桃花源记》的问题,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她抽点了一名同学,因为这篇文章很有名,而且第一单元读读背背有文章中的词。潘老师笑着肯定了他的回答,接着抽四三班一名同学领读了一遍原文,然后开始讲课,作者陶渊明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文章的背景和内容,她讲得抑扬顿挫,我们听得如醉如痴,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讲完之后,老师开始领着大家声情并茂地读起了文章。
时间过得很快,在美妙动听的读书声中,这次阅读社团活动结束了,但我们依旧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之中,因为我们喜欢这样的社团活动,既增长知识,又开阔眼界,真是不亦乐乎!
阅读周记(篇6)
“阅读”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何为阅读?想必大多数人会说:“阅读不就是读书吗?”关于这个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可见,“阅读”不仅是读书,更是领悟。
因此,同样一本书,大人可能看得津津有味,小孩子却觉得枯燥无比,即“明明字都认识,凑成了句子却看不懂”,其中的缘由便是阅历不同。例如,书中的人情世故或重点人物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品质,大人们能理解,有些孩子却理解不了。所以,孩子们不能一开始就读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书籍,而是要从内容简单的书读起,例如绘本故事、科普书等。阅读需要循序渐进。
有时,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或方法来辅助阅读。例如,当读到《海底两万里》的尼摩艇长讲述鹦鹉螺号的构造时,我们应该画个简易的图来帮助理解。看《飘》时,我们要了解美国当时的时代背景。
不总结也不思考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看完一本书后,我们要整理一下书中的内容。如《百作文年孤独》的人物关系较复杂,我们可以画人物关系表来理清思路,然后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作者会如何构思这本书,会取什么样的书名,如果我们的想法与原作者不同,就将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的比较一下,这时,收获很大。
阅读可以使人更加谦虚。真正的智者不显山露水,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智慧的气息。虽然他们从不标榜自己学识渊博,但人们对他们尊敬有加。他们比常人更加谦逊有礼,身上会散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书卷气。所以说,一个人的素养不能只看他的毕业文凭,还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动中看出来。越博学的人,越觉得自己无知;越无知的人,越会夜郎自大,然后更加无知。
阅读要讲究方式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质量,如果自己有良好的阅读方法,可以与同学、朋友交流,博采众长。
“阅读”一词含义丰富,其中的乐趣需要我们花费一生时间去体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让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好。
阅读周记(篇7)
我读过的许多中外名着使我铭记在心:《小气财神》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大度宽容;《鲁滨逊漂流记》让我学会了在野外生存的技巧和要拥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汤姆・索亚历险记》让我懂得了要勇敢、坚强和有冒险精神;《林家铺子》让我感受到了旧社会的罪恶和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西游记》让我看到了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坚强不屈,在打妖魔鬼怪时的英勇智慧,在保护唐僧时的坚定意志……
读书成就梦想。古代文学家司马迁正是因为翻阅了成千上万本书,受了很大的折磨,才实现了用《史记》记录历史的梦想;政治家毛泽东正是因为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才实现了建立新中国的梦想;当代文学家莫言正是因为经常徜徉在浩瀚的书海里,才实现了获得中国人从没有获得过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梦想。
读书成就梦想。这句话如果细细品味,会觉得这句话非常富有深意。《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意思大概是:在年少时不学习、不读书,等老了以后能干什么?读书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小时候不好好读书,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不会干成大事,甚至一事无成。也许现在我们都不明白,但是在将来,我们总有一天会懂得:读书成就人才,读书成就信念,读书成就梦想。
阅读周记(篇8)
千百年来,多少人迷恋阅读,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而我成长的道路上,阅读给予了我很多知识。在我的心里,阅读是春天的阳光,照耀大地。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小时候,最希望的到书,他是渔民的孩子,没有什么好书读,白天,他跟父亲打鱼,晚上,就躲在棚上看书。一天,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打鱼,忽然,一阵大风,大海上掀起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危急,这时,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拿起被吹落的帆棚,把帐篷扎结实了,渔船恢复了平静,事后,父亲笑眯眯地对他说:“孩子,我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大衣好吗?”罗蒙诺索夫摇摇头:“我就要一本书!"他爸爸点点头,算是同意了。长大后,罗蒙诺索夫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我非常喜欢读书,上小学前,我已经简单的读一些书了,低年级是,我识字已经非常多了。便迷上了小说,妈妈就帮我买几本《福尔摩斯探案集》让我解闷,我每天都看这几本,即使都读完也会再看几遍,当我已经读的滚瓜烂熟了,我便让妈妈再买几本。就这样,我变没完没了地读起书来。
今天,我已经是四年级学生了,每周体育课我都会拿来读书,我都会选一本喜欢的,认真读,全神贯注滴去读。
“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同学们,读书吧!把书当成乐趣,自觉的看书。让阅读伴你成长!
阅读周记(篇9)
在见证奇迹的28天里,我养成了许多很好的习惯,其中最好的习惯,就是经常阅读。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是怎么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的。
在这28天里,妈妈给我买了许多书,有《上下五千年》、《必背古诗八十首》、《三国志》等。刚开始我并不想看,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不强求我看,但是她看。慢慢的,受到妈妈的影响,我也开始看了。我先看了一本《三国演义》,它精彩的故事吸引了我,然后我又去看《上下五千年》、《树上的外婆》。
就这样,我看书上了瘾,也从不爱看书变成了超爱看书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家里看书。这时,我的朋友过来找我玩。
我说:“你在那儿等我一会儿,我看完书咱们就出去玩。”他问:“还有多少页才能看完?”我说:“不多,不多,就剩50页了。”“啊!还有这么多!”朋友惊叫到。因为我在看书,他只好一边玩我的玩具,一边等我。终于,他忍无可忍了,问道:“你看完了吗?”我说:“还没呢。”他正要抢我的书,突然被书里精彩的内容吸引住了,于是,我们在书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我要谢谢这28天,让我养成了许多好习惯。
阅读周记(篇10)
WWW.F215.Com
中国语言魅力无穷,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用发现的眼睛去看生活,语文便会为你开启一扇心灵之窗,让智慧之光照亮您的眼睛。
在漫无边际的语文海洋中,有那样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书。书是最好的老师,动听的故事中蕴含了无尽的智慧哲理。于是,书便成为了我最忠诚的伙伴,带我领略人生。
当我刚学会识字,我的阅读生涯便开始了,我从翻开那知识粮仓的一刻起,便像只身沼泽一般,被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那时,我便明白,书将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学好语文的核心所在。
光阴似箭,转眼几个春秋过去,我已会品书,掌握故事所蕴含的哲理。透彻人生的经典故事,有成功的感悟,也有失败的苦涩;有对大爱的理解,也有对仇恨的宽容……阅读,使我能深入地思考人生的点点滴滴,使我学会更加理智地处事,更加智慧地生活,这难道不是我学习语文的一个重大跨越吗?
阅读,不仅可以为读者带来心的震撼,同时,也会像母亲那样拯救每一个堕落的人。
学习语文的路是艰难的,这一点我不能否认,但我坚信,我们只有不怕失败,并且善于从失败中学习,越挫越勇,才能在当今社会中立足于不败之地。阅读,使我在迷茫时柳暗花明,在郁闷时豁然开朗,在失落时重拾信心,这难道不是语文的真谛所在吗?
为自己而阅读,为生命而阅读,为语文而阅读。知识藏在阅读中,我从阅读中学到语文。
阅读周记(篇11)
从古至今,文学泛起的点点波浪就哺育着许多勤奋好学的人,人们不因为贫困而放弃读书,不因为科技不发达而忘记对知识的渴求。读《水浒传》,我仿佛结识了一位位豪爽无畏的绿林好汉;读《唐诗三百首》,我仿佛看见无数挥毫舞墨的诗人;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仿佛也随着人物经历了风风雨雨;读《城南旧事》,我被那朴实、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好书永远陪伴着爱学习的人,不仅使人终身受益,更鞭策和激发着人们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一个人如果读完书就忘得精光,没有透过文字理解更深层的意思,没有思考这本书的意义,那简直就是白废。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和“思”同样重要。身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给国家的繁荣添上更光辉的一笔,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讲大道理着实太空洞,不易理解,不如讲一个故事来得贴切。19xx,12岁的周恩来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从书中懂得了很多道理。一天,老师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一个同学说:“为明理而读书。”另一个同学说:“为家庭而读书。”还有的同学说:“为赚钱读书。”周恩来则铿锵有力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才12岁就已懂得这道理,更何况我们?惭愧之余,我不免心生感慨:知识给人的力量是何等伟大!它无私地为人们奉献着知识的甘霖,哺育着亿万或贫穷、或富有的人,为他们点亮了前进的路,照亮了梦想。
没有读过好书的人是贫穷的,没有身怀梦想的人是既贫穷又平庸的。
阅读周记(篇12)
我十分爱阅读,对我来说,书就是精神粮食,“可一日不食米,不可一日不读书”。
我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游遍世界,但是我有秘密武器---书。书可以带我去天涯海角。我可以一眨眼去到非洲和狮子嬉戏;下一秒又可以轻轻落在沙滩上,感受浪花拍打着海岸;一转眼,又飞到了清香四溢的荷花池畔……
我可能没有太多金钱去尝尽天下美食,书却可以让我感同身受。在书中,我可以到新疆摘下一串葡萄放到嘴里品尝它的甘甜,一转眼又跳到市集上拿起一枚酸酸甜甜的小西红柿,还可以和主人公一起一屁股坐到西餐厅的椅子上叉起一块牛排,感受肉汁在嘴里漫开……
别看我还小,以为我没有那么多阅历,每看一本书,我仿佛经历了别人的喜怒哀乐,在书中,我也经历了伟人们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好像可以直接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进行对话,我通过了解别人的人生来丰富我的世界……
看书常常让我忘记了时间,下课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书包里带的《纸牌的秘密》,着急的想知道丑角牌在丑角宴上到底会怎么对待弗洛德,看着看着,我完全沉浸在书中,我都弄不清我自己是不是也是生活在别人创造的世界里面了,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面的人走光了,我都不知道,体育班长走过来问我,是不是体育课请假了,我才突然意识到大家都上体育课去了,赶紧冲出教室……
我喜欢看书,书可以开阔眼界,世界就在书本里,我可以把世界捧在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