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团结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5-02-17

团结的故事(精华12篇)。

关于团结的精神,从古代就开始被人们所重视的了,关于团结的历史典故教会我们很多关于团结的道理!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团结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的阅读。

团结的故事 篇1

蚂蚁,是众所周知的"大力士",可以抬动比自己重十几倍的东西。可是,单独一只蚂蚁很难搬动一些到了嘴边的美食。不过,它们却能用"团结"和"顽强"来弥补这个不足。

我认识到这一点是前年的一个星期日,这天上午,我和弟弟去楼下玩,玩了一会,我玩累了,坐在那里休息,我突然发现一只小蚂蚁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我的脚边,我不由得蹲在地上仔细观察起来,只见它正围着一块小面包转呢!它开始尝试着搬走这块面包,可是没有成功——这块面包显然比这个"小不点"大了许多。于是,它爬走了。我想,它一定是放弃了。不一会儿,我又看见了那只小蚂蚁,可这回带了几个同伴,它们走走停停,可能正在寻找那块面包。不一会儿,它们就找到了,便立刻欢快地忙碌起来,我想:虽然我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可我知道,它们一定会用蚂蚁王国最高兴的语言来形容他们此时的心情。

我的兴趣越来越浓,便回家撕了一块更大的`面包放在蚂蚁们面前,这时,蚂蚁们倾巢出动,它们井然有序地排成一字长龙,来到面包跟前,它们立刻分成几个小组,把面包咬碎,再把咬碎的面包往洞穴里搬。

由于它们的洞穴在一条墙缝里,因此,尽管蚂蚁们使出了吃奶的劲,想抬着一块比它们大得多的面包,爬上光滑的墙壁,再进入窄小的墙缝,毕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出所料,在搬运面包时,有几只蚂蚁接连掉下了墙,还有几只

老蚂蚁,不知是年事已高,还是头眼昏花,与其它一组蚂蚁相撞,便一起摔下了墙。虽然撞得眼冒金星,但是,它们并没有临阵脱逃,清醒之后,就立刻继续与其它蚂蚁会合,搬运面包。

值得一提的是,在搬运途中,没有任何蚂蚁偷吃一口面包,他们都齐心协力把面包搬回巢后才与同伴们分享"战利品"、看到这个情景,我不禁感叹:小小的蚂蚁都能如此团结、顽强,那我们人类如果也像蚂蚁一样不畏艰险、团结一致,那还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克服的呢?

团结的故事 篇2

黑黝黝的身躯,只有米粒般大小,还有两根细长的触角。团结协作数它最棒!大家一定都猜到了吧,没错,这就是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蚂蚁,可能大家会说:“蚂蚁”虽然拥有生命,但却卑微渺小。今天我来告诉大家,它们其实拥有毫不逊色于人类的精神。

虽然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很平凡,但我对它们却有特殊的感情。

那是阴雨连绵的一天,我低着头郁闷地踢着小石子,刚被父母斥责后的我心情很不爽,正寻找着发泄对象。突然,我发现了一群黑黑的身影在迅速移动,我吓了一跳,随即定睛一看,原来只是一群蚂蚁,它们正敏捷地挪动着身躯,向栖身洞穴靠近呢!

忽然,我脑子里跳出了一个恶作剧的想法,等蚂蚁们进洞后,我眼疾手快地往里面灌了点水,然后用土填平,感觉很开心。但第二天我惊奇地发现,昨天填平的土坑早已打通,旁边还堆着一圈新沙土。我仍不罢手,又将窝填平了,还气急败坏地在上面踩了几脚,“哼,这下你们可出不来了”!可事实正好相反,一天后洞又打通了,我一次次再把洞填平,但小蚂蚁从不灰心,一次次洞打通,终于,我被蚂蚁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征服了,对它们刮目相看,我变得喜爱它们了!

此后,每天放学后,我都要经过那里,给“小家伙”们带点食物,生怕它们饿着了,将送给它们的“小礼物”悄悄放在洞穴旁,然后跑回树后静静观察。闻此动静,警觉的蚂蚁侍卫们立马爬出了洞穴,侦查情况,在四下扫视一番后,它们的目光渐渐转移到了饼干上,我不由得捏了一把汗。终于,在消除疑心后,蚂蚁侍卫们发出“号令”,成群结队的“小家伙们”从洞口蜂拥而上,有条不紊地顶起饼干,排成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长的队伍,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的嘴角在不经意间泛出了一丝丝微笑。我与“小家伙们”渐渐成了好朋友,在我开心时,会到那里闲逛,在我难过时,会到此来散心,有时小家伙们见到我来,就会出现在我脚边,仿佛是来向我问好呢!后来,我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渐渐很少去那里了。但在这庞大的动物世界里,小家伙凭着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精神顽强地生存着,我们人类不也正需要这样的品质吗?想到这儿,我不禁对这小小的生灵充满了敬意。大家快来瞧一瞧,那有一群团结友爱的小家伙。

团结的故事 篇3

战国时期,蔺相如是赵国的大臣,他很有学识和才干。当时秦国的秦昭王听说赵国的赵惠王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壁”就想弄到手,于是谎称以15城之地换取那块宝玉。

赵惠王明知秦昭王的话有假,可是又害怕强大的秦国而不敢违背秦王的意思,于是由蔺相如带着“和氏壁”去了秦国。

秦王得到“和氏壁”后,果然不再提给赵国15座城的事。蔺相如凭借智勇又把“和氏壁”带回了赵国(留下成语“完璧归赵”)。

又有一次秦王邀请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城西)赴宴,席上秦王叫赵王奏乐 ,赵王不得己做了一下,于是秦王叫史官记录下:某年某月赵王为秦王奏乐……这显然是对赵王也是对赵国的一种侮辱事件;蔺相如凭借他的机智当场也逼秦王击罄,并且也让随人记录下来免去了赵国的耻辱……赵王特别欣赏他的才能,回国后提拔蔺相如为相国。

廉颇是赵国的名将,任上卿,曾经多次带兵战胜齐国丶魏国,是赵国的大功臣。当他听说赵惠王拜一个无名的蔺相如为相国, 位居自己之上, 心中很不服气,表示要和他斗一斗。

这消息传到蔺相如耳朵中,他想:“秦国虽然强大,但是始终不敢攻打赵国,这是因为文的有我, 武的有廉颇,如果我们之间闹起矛盾,那就会影响国家的稳定, 所以要讲团结, 多让着他点为好。

一天蔺相如带着随从在街上走过,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过来了。蔺相如忙叫自己的人员先到小巷中去等一等,等到廉颇的车队过去后他才走出来。这时手下的`人很气不平的说:“您和廉将军都是国家的上卿,并且您丞相的地位在他之上,为什么我们要给他让路,我们怕他吗?……”

蔺相如后来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解释:秦王比廉颇威势大多了,我都不怕,怎能怕廉颇呢?不过我们应当以国家大事为重,平时多让着他一些,求得团结才对……

众人明白了相国的用心,都赞同他的意见,承认到底是相国看得远丶气量大,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这事后来又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反复进行了思考,承认蔺相如确实比自己的修养高,自己错了就要勇敢的承认错误,给他赔礼道歉。于是廉颇赤裸着上身,背上一捆荆条到相国府去请罪说:“我是老糊涂了,现在我来给您道歉,请您随便抽打我吧。”

蔺相如看到老将军这样坦直丶诚肯,赶紧把他扶起,解除了荆条,为他换上了衣服,十分诚恳的劝慰他: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我们赵国的前途才能更好……

从此以后,两个人更团结友好了。

团结的故事 篇4

汉宣帝时,有疏氏叔侄两人,广为受之叔,广官居太子少傅师位,受官居太子太傅师位。告老还乡时,汉宣帝为感谢他们恪尽职守赐以巨金,送归祖籍。

以常规,该置办财富,增添固业,颐养晚年,造福儿孙。而广、受二人出乎世俗,却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宴请三老四少,关心孤寡贫急。日集以月,月集以年,皇赐巨金,消似流水。儿子们看啦难免心焦,托乡老招呼:“如此花销,将来给孩子们能留下什么呢!”广、受二人讲:“为父岂不惜子,但疏家已经少有薄田,孩子们勤劳一点,刻苦持家,不会比别人过的差的'。再则,那么多金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越来越懒,锦衣玉食消磨斗志,恐怕没有什么好处,遗之千金,不如遗子一经,从长计议为好!”

儿子们得以此话,深深理解前辈的良苦用心。便更加遗训后代,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追求,对精神修养的重视,以求流芳百世。

团结的故事 篇5

魏文侯问扁鹊:“我听说你们家弟兄三人都学医,那么谁的医术最高?”

扁鹊说:“大哥医术最高,二哥其次,我最差。”

魏文侯惊讶地问:“那为什么只有你名动天下,他们两个一点名气都没有?”

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之高,可以防患于未然,一个人的病未起之时,他一望气色便知,然后用药将其调理好,所以天下人都以为他不会治病,他便一点名气都没有。我二哥的能耐,是能治病初起之时,防止别人酿成大病。病人刚开始感冒咳嗽时,他就用药将人治好了,所以我二哥的.名气仅止于乡里,被人认为是治小病的医生。我呢,就因为医术最差。所以一定要等到这个人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然后下虎狼之药,起死回生。这样,全世界便都以为我是神医。想想看,像我大哥这样治病,人的元气丝毫不伤,我二哥治病,这个人元气稍有破损就补回来了,像我这么治病呢,命是捞回来了,可元气大伤,您说,我们家谁医术最高明?”

团结的故事 篇6

夜空因繁星而梦幻动人,不仅一颗,而是一群。

初春,草渐渐换上了嫩绿的舞裙,仿佛已经准备好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一束清晨的光芒落下,留给我心头一阵温暖。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组最近总是不在状态,每日回荡在耳畔的是令人心烦的相互指责,冷嘲热讽。因为一名同学的失误致使全组如同古代的沙场,兵荒马乱吵得不可开交,在这里每个人多少都会被这种负面情绪影响,大概是寒流还未散尽,空气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冰冷,我还依稀记得那件事。

不知是哪天了,因为自己的随便一句玩笑,无意间伤到了他,此后我们再也没有像往常那样一起其乐融融,却因为我们的懒散,如同不求上进的蜗牛一样萎靡不振。往日的信心和决心也慢慢被时间冲淡,当我们幡然醒悟发现自己的处境时已经陷入泥潭,误入歧途了,整个组在不停的沦陷,堕落,仿佛漂泊在海洋中的'一叶扁舟。

我们并不甘愿每日坐在班级的最后,落下队伍。课上总是只能看到组长高举的双手,却因为我们不配合,导致错失良机,下课了,课间的篮球比赛成为了我们最期待、最期盼的事情,两支队似乎毫无悬殊,八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凭借经验获胜,但是结果出乎意料,正好反之。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瞬间我看到了那个微不足道的七年级班级,他们每个同学都在不停的助威,一个个深邃的眼神中凝聚着期待与信任,而队员们在彼此拥抱,隐约能够听见几句“加油”而在比赛过程中,他们十分默契的配合,仿佛比起比赛,这是属于他们的舞台,没有批评与嫌弃,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句加油,耳边萦绕的击掌声助威声呐喊声,仿佛一支针,刺入我心,刹那间心如南风过境,盛开十里,一切迷雾散,我在他们的背影中想起了一个叫做团结的精神,内心深处迎来一阵热烈的呼喊,全身布满温暖,一种力量,默默支撑着我,一瞬间,一幅幅画面,如同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放映,有在我们努力下取得成功的喜悦,有我们在拔河时一起努力的温暖,有我们曾经一起许下的诺言……

比赛结束了,教室静极,遥远的仿佛另一个陌生的星球,我笑着说了一句对不起,我们一起努力吧!瞬间教室恢复了往常的喧闹,我们回到了以前,阳光不偏不倚地筛下。

光影浮动,留给我阵阵余温。

团结的故事 篇7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团结的故事 篇8

一天,我在家里玩。忽然,一排蚂蚁从我旁边经过。我见了,就想起和朋友团结起来做的事。于是,我想测测他们会不会一直很团结。

刚开始,我先用手指把他们的“队员”分开,没想到,“队员”被分开后,很快又走在了一起。排好队,抬着米饭。向回家的方向前进。我看一计未成,就再生一计。我在地上放了一块糖,看看会不会有蚂蚁单独来吃。过了好久,才有一只蚂蚁来到了这里。它见了爬到上面看了看,头也不回得就走了。我见了,还以为它放弃了呢!谁知,过了一会,它带着一大群蚂蚁向风似的'跑了过来,少说也有几百只呢!它们见了这些食物,就一起把食物带回了家。这次却走得像蜗牛一样慢,可在这时,我却惊呆了。

这一次,我觉得蚂蚁真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团结的故事 篇9

晴空万里,阳光懒懒地洒在大地上,甚是惬意,在这惬意的下午,迎来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的——运动会!

运动场上,个个运动员摩拳擦掌,展示出一副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画面,我第一次参加,也做了个运动员,心里难免会有些紧张与忐忑。

运动会的比赛开始了,我的心好似有小鹿冲撞,手心出满了汗,腿也微微的颤抖着。随着发令员的声音响起"各就各位,预备,跑!"我的腿微微弯曲,听到发令枪声音,像箭一样就冲了出去,同学们对我的鼓励与呼喊,我屏住呼吸,拼尽全力,想为班级争光。不知何时,我的腿突然疼了起来,不行,我必须拿前三,这样才能入决赛为班级争光,不能对不起为我呐喊的老师和同学啊!想到这儿,我屏息凝神,祝最后的'冲刺机会进入了决赛,不知何时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儿,公布名单时我早已激动地泪流满面。

60米的比赛也即将开始。只见我班的丁源创同学早已舒活筋骨,准备迎战了。只听裁判员举起发令枪"各就各位,预备,跑!"随着枪声的响起,丁源创好似火箭升空的速度向前跑,可是,出了特殊情况——丁源创摔倒了!我不由担心了起来,她有没有摔疼,不会摔伤了吧?希望她没事。我看见她那白皙的膝盖上流下了鲜血,我不由心疼了起来,但她还是顽强的站起来,继续奔跑。虽然没有进入决赛,但我觉得她已经很棒了,可她,哭了,她因没进决赛感到拖累了我们,我走到她身边对她说"身体第一,比赛第二,没关系想奋斗过了就行,重在参与。"我很是佩服她,摔倒了还能再站起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就因为有这样的同学存在,我们一般这个大集体也变得越来越强盛,从而我们七一班拿到了第一!

运动会,是考验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运动会,是考验同学互帮互住的精神;运动会,是考验同学友爱互助的精神!

团结的故事 篇10

很久以前,突如其来的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那一小块陆地有许多的蚂蚁。那是它们的家园。它们对水很敏感的,因为它们天生就不识水性。天上要是下大雨,它们就能提前预知,而做好般家的准备。但是这一次它们并不知到会有大水的'来临,因为这是人祸。有人在这里挖了一条水沟,好灌溉自己的菜园。天灾可以预知,但人祸是躲不了!

蚂蚁们纷纷爬出蚁穴,一阵惊慌失措后蚂蚁们平静了下来,它们聚拢;聚拢,聚拢成了一个大大蚂蚁团。这时,水漫了上去,蚁团就漂在水面上,在微风的吹动下,蚁团滚动,在水面上滚动。没有一只蚂蚁松手,那蚁团好像向轻漂的很轻灵。终于它们抵达了陆地,它们分散开来,它们又一次重建家园。

假如有蚂蚁不想在最外边,想在里边安全,还会有那紧密的蚁团吗?只有一个词可以解释蚂蚁的这种壮举————那就是团结。

团结的故事 篇11

每当听到“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时,我总是感慨万千,特别是“骑单车和套圈接力赛”后体会更加深刻。

这周的活动课是骑单车和套圈接力赛,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套圈的规则和技巧。我们班的十六名参赛选手上场了,他们互相击掌,为对方加油,观众席上的同学齐声喊道:“701加油,你们是最棒的,我们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套圈的选手,骑车的选手已经到位。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

我们班第一个出场的单车手是邵锦,他比较紧张,控制不好车速,一下子冲过去,邵锦很是沮丧。接力的其他同学说:“邵锦,没事,还有我们。”闻老师赶紧跑过去给后面接力的杜一龙现场指导,让他骑得越慢越好,为套圈的同学争取更多的时间套圈。杜一龙的技术可真了不得,他慢慢的半踩着踏板,稳住车头,让自行车像蜗牛一样向前行驶。

“very good!”套圈的现场发出了一阵喝彩,我赶紧把目光投向套圈的场地,原来是樊辰宇套进了。接着出场的是“郭大侠”,手里拿着两个圈圈,手一抛,圈圈稳稳地套住雪糕筒!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一句:“郭大侠好样的`。”全班的同学都兴奋的为她加油。第二个,“郭大侠”又投中了。观众席上欢呼声四起。捡圈的两个同学一左一右,配合默契,迅速给套圈的选手递圈。他们是比赛场上最忙碌的人。而骑车的同学一点不受欢呼声的干扰,还是稳稳的,慢慢的骑着单车。最后一个同学骑车快到终点时,套圈的活动也就结束了。我们班套进23个圈圈,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消失不见了,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如同我们,在许多困难面前,一个人总是凸显着单薄,可我们团结起来,却能创造出奇迹。

团结的故事 篇12

寇恂是汉朝时期幽洲昌平人,他帮助刘秀打天下,屡立战功,是开国元勋之一。刘秀登基后封他为颖川刺史,他工作认真执法严明。

当时很多地方仍有战乱,个别将军对队伍管理不严,任士兵去抢掠百姓财物……贾复的队伍就有这种现象。

一次贾复的部下带了一些人到颖川来抢掠,还杀了人。寇恂让人把带头闹事的人抓获,经审问证据确凿,寇恂就下令把他在集市上执行死刑。

贾复知道了这事很不满意,认为是寇恂在故意出他的丑,表示以后一定要报复。寇恂听说这件事后,也觉得这事办得不够妥当。

一次贾复带兵路过,他对部下说:“我和他的官职一样,他这样对待我的'部下,明摆着是没把我看在眼里,我这次一定得给他点颜色看看……寇恂早就知道贾复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听说他要路过这里就对自己的下属说:“贾复这次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你们多预备些东西,招待得好些,我躲躲他。”

寇恂的部下谷旁很不服气的说:“您和他的官职一样大,何必怕他呢?他的部下被执行死刑,是因为触犯了法律,完全该杀……我带过兵,可以保护您的安全,要是他要动手,就由我收拾他!”

寇恂说:“这么做不好,我倒不是怕他,现在刚建国不久,如果事情闹大了,对各方面都不好。当年蔺相如正确处理廉颇一事,很值得我们学习,冤家宜解不宜结呀!

寇恂做了很好的准备,到很远的地方去迎接贾复,预备了酒席给他接风,表现的非常的诚恳热情……席上,寇恂向贾复表示了歉意,贾复也不好意思再发作。

后来皇帝刘秀知道了这件事,又做了双方工作,这个矛盾终于很好的化解了。

我们精彩推荐团结的故事专题,静候访问专题:团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