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观后感(经典8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京剧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京剧的观后感 篇1
刚去看完白蛇,首先说下,在下文笔不是太好,只是代表本人的小小的感想。
也许是听多了阿峰的粤语,一开始听阿峰配的国语的时候有些不太习惯,不过听了一会习惯后,我觉得这里面仙儿的国语很好听,比阿峰的粤语听着还舒服。
开场时的特技画面很精彩,仙儿落水那一场景太唯美了,法海两师徒前面在扬洲捉蝙蝠精前的那段对话很搞笑,搞得我们全场大笑。仙儿为了救白蛇而去爬雷封塔,夺仙草的时候,我觉得很感人。水漫金山寺的场景很洪伟,很浩大,看起来很精心动魄,可是当仙儿忘记白蛇的时候,我又有点怨仙儿,你怎么可以忘记自己的娘子呢?(心里极度纠结中,自我唾弃一下)。当白蛇被关后,为了见仙儿最后一面,甘愿受罚,两人见最后一面的时候,白蛇说的那一段对白,配合着主题曲一起的时候,我被感动了,情不自禁的落下眼泪,边哭边看完这段过程,心里不禁想为什么一定要拆散这对呢?直到结束都还在不停的抹眼泪,确实值得大家去看。
好像透露太多剧情了,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你们要进去看那场景才会深有体会。
看完后,觉得阿峰的国语配音很不错,这版仙儿确实比以前的版本男子气一些。仙儿和白蛇的爱情拍得很唯美,特效很精彩。值得大家去看。我是新人,是最近看了教授喜欢上阿峰的,演唱会也看了,阿峰的声音很好听。我现在怎么一会发得了,一会发不了贴,哎,郁闷。引用峰临炫雨(7楼)可以告诉我我想问一下白蛇结局是真没有在一起吗多谢LZ分享、让我们一起支持白蛇和阿峯。对,大家一定要一起多多支持白蛇和我们的阿峰。明天一定去看看。还在担心峰版的许仙会跑龙套呢。30号去!我觉得仙儿的戏份还是蛮多的。不太算打酱油。电影时长多久呢?普通话还是有点硬。像是念台词的感觉。
后面肯定要再看一下粤语版的大概1小时40分钟左右。我也没太去看结束时间。我觉得国语配音挺好的,冲着峰哥去的,演得不错值得一看其实如果你听惯了阿峰的粤语,可能开始会有点不习惯。不过听久了就会发现阿峰的国语也很好听。叔的国语听的我苏死了。我只能说我很激动。
京剧的观后感 篇2
今天,我和在电脑上一起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的代表作————贵妃醉酒。
梅兰芳大师他男扮女装饰演的的贵妃杨玉环,从演唱、眼神到走路都像极了女人。
爸爸这时给我介绍说:在以前,唱京剧是没有女人参与的,因为戏中角色的需要,所有女角的戏都要由男生来演,为了演好戏,通常都要下很大的苦功才能演好。听了这话,我对梅兰芳大师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近段时间,李玉刚上春晚争议很大。李玉刚的男扮女装不同于梅兰芳的反串,梅兰芳男扮女装的旦角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据说京剧界的“男旦”也正逐渐被淘汰。而李玉刚的反串不是戏曲,只是歌曲,或称之为戏歌,他的成名只是观众出于好奇。试想,不看他这个人,只听他演唱的《新贵妃醉酒》,李玉刚还会引人围观吗?所以很多人认为,李玉刚上春晚,会给人在性别和性格意识上产生误导。
纵观整场这39个节目,可以说,春晚在整体结构和节目形式上几乎依旧,依然是在大演播厅里,台上的演员,台下是观众;仍旧是歌舞、小品相声、魔术杂技、戏曲等的大杂陈。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舞台更炫了,节目形式比较活了,老面孔少了,相声小品少了,广告据说没有了。而最大的变化就是本山大叔缺阵了。
京剧《贵妃醉酒》是一出典型的中国古典歌舞剧,也是梅派经典剧目。
故事发生在唐玄宗时代。唐明皇(玄宗)与贵妃扬玉环相约在百花亭设宴,饮酒赏花。到了这天,贵妃在百花亭候驾多时,未见驾临,太监来禀,皇帝已转至西宫。贵妃闻知此讯,心中极为不悦,万端愁绪无以排遣,只得一人独自饮酒,赏花解闷。宫娥太监轮流进酒,不觉喝得大醉,醉后更觉烦闷,命高力士到西宫请唐明皇来此共饮。经高、裴二人婉言相劝,才满怀怨恨,独自回宫。
该剧唱、念、做、舞俱佳,情味婉约,表演含蓄,尤其梅兰芳的表演历经磨砺,臻于化境。剧中对醉态之下悠绵的宫怨的表现深具古典美韵味,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尤其卧鱼闻花、衔杯醉饮等舞蹈范式具有迷人的魅力。京剧《贵妃醉酒》渊源长久,经历代戏曲表演艺术家改良修订,到梅兰芳时期定型,该剧以旦角应工的歌舞表演体式、典雅雍容的审美韵味、所秉承的艺术精神,以及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传统戏曲的代表。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京剧的观后感 篇3
刚看了电影《白蛇传说》。怪感人的,特景不错。台词搞笑。剧情也很另类。法海也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看了会觉得,同样的故事,不同的感触,拍出了新鲜感!真情所致,法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能忍和尚却是本剧的一大亮点,很可爱·很逗趣,幽默。搞笑。那个能忍,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对白很有意思~~!哎船上的对白真是笑死我了。
一段很完美的对话,那就是法海对白蛇说:爱他就不要让他流泪!感觉这事儿吧,还是不能太执着,白蛇就是因为太执着才把她和许仙之间的希望给逼到绝忘了。如果是真爱,不要让对方为你流太多泪,爱,伤不起!
特技真的不错。最后一段戏特技真的很好!如法海是如来神掌,白蛇·青蛇的万剑,特技太精彩了。场面巨大。水漫金山一场堪比美国灾难大片。有的一拼。哈哈!
法海是个好人,许仙是好人,能忍是好妖,
最后素素将要被雷峰塔压住的'时候和许仙最后诀别时的情景真的很催泪!我承认最后我没HOLD住哭!
唉!看的我,想哭,哭的我也是稀里哗啦的,这个厅里的人有几个都哭出来了,说实话我也是很感动!这个片子可以逗得你记不得笑了好多次,也可以让你忘记你到底哭了好多回!全半段搞笑,后半段感人!看了白蛇传说,让我更加坚定的相信爱情是至死不渝的。但是现实又是残酷的!纠结啊!爱慕,嫉妒,恨!写得挺入情生活在幻想中的孩纸,你伤不起啊难道你伤的起小男孩就是感情丰富啊,呵呵,象我好象笑倒蛮好笑,哭么好象没哭。[发帖际遇]:世界有爱今天去健身房锻炼,花了5点威望.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是一个塔里一个塔外!
京剧的观后感 篇4
4月17日星期四,我们来到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观看了大型原创现代少儿京剧《少年中国梦》,剧中一个个动人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受益匪浅。
看了这部剧,我们知道了在淞沪抗战时期,顽皮贫穷的报童“小东北”,遇到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使他不仅有机会在陶行知创办的“山海工学团”里读书识字,还被“爱满天下”的情怀所感染,成长为一个勇敢正直的少年。这部剧让我们了解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了解了在淞沪抗战时期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
这部剧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陶行知先生教“中”字变“日”字,“中”字躺倒变成断手断脚的“日”时,很可怕,鼓励我们要争气。
是啊,回忆以前战争时期,小孩都不认识字,只能在街上卖报纸,而且他们的日子也过得很苦,不像我们现在,每位同学都能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我们的印象中,京剧都是蓝脸的窦尔墩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可这部剧就截然不同,它栩栩如生地演绎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在演绎的过程中,也会加入一些京剧的元素,显得相得益彰。
当我们在台下,看到京剧演员帅气地翻着一个又一个的跟头时,心里是由衷地羡慕,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演员平时也肯定训练得很辛苦,真是了不起!
这次观看的这部京剧,真是改变了原来在我们心中京剧的概念,突破了传统,我们都非常喜欢这部京剧!
京剧的观后感 篇5
5.31我们来到了中华大剧院,在那里我们观赏到了三部京剧。分别是《天女散花》《卖水》《闹龙宫》。这三部京剧可谓各有各的特点。
《天女散花》这部戏开始放了很多的云雾,让我们如同在天上一般。接着一位仙女出场,看她的穿着行当应为青衣,穿着十分漂亮。然后,她开始唱起来,唱戏人的声音十分尖,有着一副好嗓子,让我们台下的人不由得惊讶,连声喝彩起来。接着,仙女做出了漂亮的动作,神态也是活灵活现,再加上表演者的好嗓子,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如同深入其境,被这出戏剧深深地吸引着。最后,这出戏快完了,表演者以一个舞蹈动作谢幕。场下连连鼓掌,都被这部戏深深地吸引着。
正当我还沉浸在上一部戏中,下一部戏《卖水》又开始了。一位小丫鬟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她的行当是花旦,虽然她的穿着不算特别华丽,样子却显得很机灵。她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起因:原来一位小姐的丈夫被人诬陷,小姐因见不到丈夫十分忧愁,小丫鬟小姐的丈夫在卖水,希望小姐能和卖水人见面。这是,小姐出场了,她的行当是青衣。丫鬟希望为小姐解愁,又想让小姐见到卖水人,于是就让小姐去出门散步。却看到卖水人还没有来,只好为小姐报花名。她开始唱了起来,表演的活灵活现,唱的也是十分动听。让观众与戏似乎融为了一体。最后有以一个情节谢幕。又引来观众一声声喝彩。(wWw.qx54.com 群学网)
下一部戏可谓精彩,是《闹龙宫》,孙悟空上场,正和牛魔王结拜兄弟。需要一件兵器,便去东海龙宫去借,前几件兵器都不趁手,拿走了东海的定海神针。龙王舍不得,两边开始了争斗。其中武打场面十分精彩,演员表演了各个武打动作,杂技手法,翻跟头等动作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个精彩的京剧动作,让我们目不暇接,还有那武打动作真让人惊心动魄。让我们大饱眼福。
看完这三部剧,我想对大家说,京剧可是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优美,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安稳感觉;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京剧在发展,在创新,在与时俱进,并没有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在不断进步,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融入在一起,才能安坐戏剧舞台“国粹”的王座安然不动!所以我们应该支持京剧,支持我国的国粹,用心去欣赏京剧,用心去感受京剧别有的韵味
京剧的观后感 篇6
作为一名青年观众,有幸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白蛇传》。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剧场里欣赏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深受震撼颇有感触,因此不禁想一畅胸怀,谈谈自己的观剧感想和一点体会。
一、此场演出亮点纷呈
1、演员在戏台上的表演十分投入,声情并茂入戏很深,感染力很强,给观众很强烈的带入感,让在场的观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具体表现在演出中有些对白是演员的临场发挥,根据剧情的需要自然而然的说出,虽然和字幕有些出入但是这种临场发挥的效果让人十分满意。
2、演出中演员的肢体语言十分到位,一些场景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体现的惟妙惟肖,很是生动形象,让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具体表现在许仙与白素贞小青在西湖首次相遇遇到大雨一起乘船的桥段,虽然没有船这个道具但是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很好的表现了上船、乘船、下船时的情景,演的十分到位,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除此之外在许仙逃出金山寺与白素贞小青相见的桥段中,肢体语言表现的也十分到位,许仙的悔不当初、白素贞对许仙的又怨又恨又不舍、小青对许仙的愤怒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尤其当许仙给白素贞下跪白素贞扶他起来的桥段,两人相对互相抽泣的情景表现的更是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3、戏中对白设计贴近大众,很“接地气”,不会让人觉得太文绉绉而拒人千里,虽然演的是古装戏但是没有距离感,让观众容易欣赏。并且尤为难得的是对于尺度的把握又没有过于现代,毕竟这是古装戏要符合当时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分寸拿捏确实是恰到好处。
4、演出服装设计精美华丽,每一章演员出场的服装都有所不同,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赋予美的'享受。同时演出道具设计精美巧妙,配合服装相得益彰。并且在武戏的章节对道具的使用也很恰到好处,当然这也是和演员的演出功底密不可分,例如在白素贞在金山寺与神将对打的武戏中,两人手握红缨枪攻守互换的桥段,两人手中长枪相互击打的声音铿锵有力,这种兵器相互击打的声音真实且富有临场感,让观众觉得演员们是在真刀真枪的对打而不是单纯的演戏做做样子,这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心潮澎湃。
二、几点个人拙见
1、舞台布景略显陈旧,和演员服装道具相比有些差距,如能加以改善则显得更加协调统一。
2、提字器在演出的过程中有些情况下字幕跟不上演员的戏词和对白,等字幕出现时演员已经在唱下一句戏词,让观众有些跟不上演员演唱的节奏。
3、在观众视角舞台右侧负责现场奏乐的区域,戏台大幕收起时偶尔会碰到舞台右侧的演奏人员,需要演奏人员手动协助收起大幕,是否会影响演奏人员的演奏。
4、在武戏的一些细节中,在白素贞盗仙草的桥段,白素贞与鹿童交手时,鹿童不敌白素贞,手中兵器被白素贞击落,此时白素贞用脚两次才把兵器勾起还给鹿童,不禁让观众莞尔。
《白蛇传》的演出精彩纷呈,观众的掌声、叫好声贯穿整场演出,这是对演员们精彩表演最充分的肯定,体现了观众对这次《白蛇传》复排重现首场演出的高度认可。演出结束后我遇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家长带着小女儿正要往外走,在下楼梯的时候小女孩的爸爸问他女儿:“这场《白蛇传》好不好看呀?”小女孩大声的回答道“好看!”爸爸又问:“以后想不想再来看京剧呀?”“嗯,想!”听到这儿我会心的笑了,同时也倍感欣慰,这场演出不仅仅是精彩的表演,更是一种影响和传承。演出中青年演员把从老一辈京剧艺术家身上学到的技艺与精髓通过戏台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从他们的身上仿佛可以看到老一辈京剧艺术家当年的风采,在继承经典的同时让传统京剧艺术的精髓在他们身上又焕发出新的光芒。与此同时,他们的精彩演出也深深的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个青年人和祖国的下一代,在他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京剧的种子,待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京剧文化又将枝繁叶茂代代相传。这场精彩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国粹京剧的魅力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京剧的魅力正是在这种影响和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在此对付佳、张兵等演员精彩的演出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白蛇传》。同时表达对杜近芳、叶少兰这两位艺术指导老师的感谢,感谢你们为京剧《白蛇传》复排重现做出的不懈努力,在此向两位京剧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京剧的观后感 篇7
《沙家浜》这部现代京剧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带,留下18个伤病员,和当地群众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结下了鱼水之情的故事。当时日寇疯狂扫荡根据地,反动武装忠义救国军的头子胡传魁、刁德一秉承日寇大佐黑田旨意,千方百计企图搜捕新四军伤病员。但沙家浜的抗日军民团结一心,群众巧妙地掩护了救助了伤病员。之后,郭建光率领痊愈归队的战士们,配合大部队的行动,组成突击排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日寇黑田和汉奸胡传魁、刁德一。沙家浜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我认为全剧有两个主线,也是矛盾突出和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地方,一个是被困在苇荡中的18个伤病员如何和外界通消息及脱险。具有代表性的唱段是阿庆嫂唱的“要沉着,莫慌张,风声鹤唳,引诱敌人来打枪”和“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还有郭建光唱的“阿庆嫂她怎么不来探望”。等到第二个主线出现时,也就是如何和汉奸作斗争,如何解放沙家浜,刚开始只用了刁德一的一句台词“伤病员安全转移!”一荒而带过前面的情节,马上转入后面的主要矛盾:审问沙奶奶。代表性唱段是“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和后面的郭键光的“飞兵奇袭沙家浜”。
《沙家浜》的唱词,千锤百炼,字斟句酌,曲尽人情,提高了京剧唱词的文学品位,也体现了本色美的艺术魅力。在第四场《智斗》中阿庆嫂与刁德一之间经典的对话。
刁德一: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妙语联珠,亦庄亦谐;不卑不亢,不阴不阳。一个是旁敲侧击,一个是沉着应对;一个是稀里糊涂,一个是察言观色。阿庆嫂与刁德一那一句句合辙押韵的台词显露着刁德一的阴险与阿庆嫂的机智,句句滴水不漏,让人心弦紧扣,再配上激越的西皮唱腔,真正显示出京剧的醉人魅力!你看那阿庆嫂在春来茶社提壶续水,面不改色,镇静自如,敬佩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起。看来在危难来临的关键时刻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是顺利脱险的关键。
阿庆嫂这个形象精明干练、态度稳重,演员身姿优美、音色嘹亮、字正腔圆,表演得惟妙惟肖,是一个很成功的人物形象。汪曾祺先生凭着丰富的阅历、练达的观察,将剧中人物的思想状态刻划得入木三分,丝丝入微。常常通过简明易懂的语句,画龙点睛,出色地勾画出剧中人物之间微妙的内在情绪与复杂的思想感情。这种带有泥土味的“大众文化”的本色唱词,生动自然,形象鲜明,观众听了,完全能心领神会,感到无限的亲切。这是京剧《沙家浜》的成功之处,也充分展示了朴实无华的本色美唱词的艺术魅力!
京剧的观后感 篇8
春节的时候去长安大戏院观看了迟小秋的《锁麟囊》,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用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来形容实在不足为过。
在电视上,手机上看过听过无数遍《锁麟囊》,对这个故事十分熟悉,对迟小秋的唱腔也非常喜欢,但是从没有现场看过,所以决定去看一次。
大年初二的晚上,寒风刺骨,可是长安大戏院里缺流动着一股热情,7点30开演,可人们5点多就陆陆续续的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三一群两一伙的说笑着,谈论着,当你走过,都在说着今晚的演出,好多人都在戏院进门处的显示屏前照相留念,显示屏上正滚动播放着近期的京剧演出安排。接着戏院工作人员给人们发放今天的演员表。
7点整,剧场门开放,我随着人流进去,舞台上挂着深红色的帷幕。舞台下方是四排茶座,供尊贵客人享用,其实这也是保留早年听戏的传统。然后是大概13排的阶梯座椅,座椅上当是半圈的二楼。
我的旁边坐着一位男士,自然的就聊了两句,吴原来他是河北保定农村的。他是专程来北京看这出戏的。他说他要坐车到几十里的高阳县城,然后坐车到保定市,再坐车到北京南站,又从北京南站坐车到达长安大戏院。并且还要订上当天的旅馆,明天再原路返回。你想想这要耗费多少周折,多少钱。我感叹于京剧的魅力之大!我的前排是老少三代,广东人,来北京旅游,想感受一下京剧的魅力。我说:你们这次来看的是最高规格,绝对不虚此行。
7点30准时开演,我悄悄环视一下剧场,已经座无虚席。当大幕拉开,锣鼓一敲,人们都安静下来。先是熟悉的购买结婚用品,当迟小秋在幕后念白:啊,梅香,鞋样要……,人们情不自禁的鼓掌叫好,而当迟小秋袅袅娜娜的在梅香搀扶下走到舞台上时,人们更是激动的叫好!春秋亭一折唱的婉转,有力,张驰有度,与琴师沈源配合的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人们不断由衷的鼓掌叫好。在演到洪水过后薛香菱看到胡婆的时候,迟小秋将被这巨大变故打的一时没转过神来,和意识到现实境况的痛苦于凄凉,以及看到胡婆亲人的不舍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看的我眼含热泪。为卢家公子找球的时候水袖舞的酣畅淋漓,引起观众的热烈叫好。跟卢夫人讲述当年春秋亭避雨三次坐座位时的惶恐和最后又不失大家闺秀的大体表现的细腻充分和到位。
我是微笑着看完的,到精彩的地方有时候拿着手机还要赶紧腾开手鼓掌的`。感觉这样美好的艺术不鼓掌实在是一种亵渎!另外其他演员也都表现出色。尤其是两个丑角丫鬟,时不时的来个插科打诨。当薛香菱唱到要把锁麟囊给另一乘花轿时,梅香说:您瞧人家这境界,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呀!当薛香菱让薛良去问卢家老爷子时,梅香对薛良说:你跟他说吧,你们俩都是唱老生的,有共同语言。惹得观众都笑了。演出结束谢幕的时候,当迟小秋笑容可掬走上舞台的时候,人们都站起来,大声含着:好!好!迟小秋说:感谢全国各地的戏迷朋友们来观看演出,今天是大年初二,我也非常的卖力气。说到这儿的时候,观众们又热烈叫好!接着迟小秋唱了一段苏三起解。人们才带着满腔的满足走出剧场。
在我去卫生间的时候,一位等着的老太太还拿着手机看录的视频。我笑着说:再回顾回顾呀?老太太笑了,我说:你说多好听!现在的年轻人就不爱听!好几个人都点头表示同意。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而程派《锁麟囊》更是其中一朵常开不败的娇艳之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多处运用对比:薛香菱发大水前后境遇和心态的对比,卢夫人发大水前后贫富的对比,两个傧相嫌贫爱富的类比,春秋亭薛香菱与卢姑娘贫富对比,洪水后两人贫富与地位的巨大差异的对比,还有洪水前后仆人对薛香菱的敬重,和洪水后卢家丫鬟碧玉的轻视揶揄形成对比。如此的严谨,紧凑蕴含着除了教育人行善积德好人有好报这一点外,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比如贫富不会长久不变,为富不能不仁,人生会有无常等等。更不必说戏词洗练生动,唱腔的婉转动听了。
总之,这次演出给了我满满的艺术享受,让我过足了戏瘾!使我由衷的赞叹:为迟小秋点赞!为程派点赞!为国粹京剧点赞!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