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抗战家书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24

抗战家书读后感(范文五篇)。

这篇文章详细解释了“抗战家书读后感”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作品是作者写的,读过以后内心震撼。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去感受,学会去记录,怎样为作品构思一份优秀的读后感呢?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和喜欢同时也期待您能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抗战家书读后感【篇1】

抗战家书读后感

篇一:《读抗战家书》有感《读抗战家书》有感有一种爱,超越陪伴——《读抗战家书》有感刘娟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最无私的爱。

只有当了母亲,我们才能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我爱孩子,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对孩子的教育、衣食住行总是尽量亲力亲为,工作之余尽量陪伴她。

我固执的认为,陪伴就是最好的爱。

然而,在战争年代,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忙于自己的时业,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也不能亲自教育孩子成功。

他们的事业就是拯救我们的民族于危难之际,他们把热血、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国家,他们甚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还把自己全部的希冀寄托在儿女身上,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肩负起民族存亡的重任,替他们完成未竟的事业,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抗战家书》中,我读到民族英雄赵一曼在生命的尽头留下的一封家书,这封绝笔信只有短短一百多个字,却字字流露着对儿子的思念与愧疚,满溢着自己以身殉国的坚定意志和对儿子的热切希冀。

她遗憾却不后悔,勇往直前毫无畏惧。

信中这样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妈妈不需要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她用实践来教育你。

你长大后,我希望你不要忘记你母亲为祖国而死!“这封充满爱和希望的最后一封信,将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延续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对子女的爱不会比今天的我们少一丝一毫。

同样的深情,显现在烈士左权的家书中。

这位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对刚出生才几个月就离别的女儿,从一个深沉刚毅的军事指挥员一变而为慈父,字里行间凝结着对女儿北北冷暖关爱的骨肉亲情。

他在1942年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很担心你和北北。你入学后,希望能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去太北看看。孩子们很需要照顾。

... 我想太北长得更高,知道得更多。她在托儿所的情况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

在闲暇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上,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

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短短几句话,却无不透漏着一位父亲对孩子无限的爱和思念。

然后此后的不久,就在同年,37岁的左权将军壮烈牺牲,未能等到抗战胜利与妻女团聚的那天,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小北北。

试问一句,谁不愿享尽天伦之乐?但从1937年到1945年,在八年抗战期间,有多少人被残酷剥夺了生命,有多少幸福的家庭被严重分离。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烈士以生命为代价驱逐日本侵略者,用忠诚的鲜血染红了新中国五星红旗。

看看这一封封的家书,到处倾诉着战士们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母的责任与感情,凝聚着他们对家人的愧疚与深爱,更挥洒着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但他们毅然踏上了最漫长的旅程,踏上了无法回头的道路。

他们的牺牲给我们在战场上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给我们的父母、孩子、兄弟姐妹带来了和平与安宁!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那场战争中最坚固的长城,保卫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和脚下的热土。

让家人再也不用担心有一天谁会提着刺刀冲进家门,抢走财物,肆意的中华大地上杀戮……穿越过历史的硝烟,穿越过时代的隔阂,翻看着这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却足以令我动容。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需要铭记这段历史,要在血与泪的惨痛经历中发愤图强,永远记住一个国家'如果落后,就要挨打',甚至是妻离子散的灭顶之灾;铭记这段历史,更是为了铭记在那场残酷战争中牺牲的无数生命,无数伟大的父亲、母亲们!合上书本,看着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听听他们快乐的笑声。作为一个母亲,我愿意保护自己的幸福,即使有一天,我需要付出我的生命!我也了解到,爱不是一个简单的陪伴,而是你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影响。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母亲,给孩子更多的正面能量引导,远比一个人好。

就像英雄的父亲和母亲一样,他们把不朽的精神留给了所有的孩子们一辈子。

金水区检察院刘娟篇二:《抗战家书》读后感《抗战家书》读后感连日致书,谅已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到,是为至盼。

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难(指蔡的勤务兵编者注)于此次过汉,乘机潜逃。

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

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

慕兰(指长女)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

老八(指幼子浙生)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这是抗战将领蔡炳炎在1937年抗战时所写家书,里面所述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激励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不惜抛家弃子,投笔从戎上前线,献出宝贵的生命,迎来中华民族的解放。

抗日英雄也是血肉之躯,也是爹娘生养长大,成家后还有妻儿的牵挂,蔡炳炎在他的家书中,字里行间也透露了他浓浓的儿女情长。

难道他们不知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因为他们知道敌人就在眼前。如果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么他的国家就无法得到保护。他的家还是他自己的吗?大家就会成为亡国奴。

近日,在看《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蔡炳炎他们作为当时参与淞沪会战的将领之一,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中国决不能再让日军为所欲为地蹂躏下去,假如没有**可以抵挡日军的攻势,他们的身体就是拒敌的唯一长城。

所以上自最高统帅,下至非正规军的武装力量,全都义无反顾的投入战线决战,表现出中国是要把这半世纪所遭受到日本欺凌的屈辱与愤怒,全都化为与日军决一死战的行动,当时驻守的将士也表现出了中国作战的士气和信心。

七十多年前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消散去了,但是,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一个国家民族要屹立在世界之林,唯有自强自立,风发图强,居安思危,才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像一位艺术家所说艺术没有国界,艺术家是有自己的国家的。

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伟大梦想的时候。我们应该牢记英雄精神,继承他们的遗产。

大家把当前的工作做好,为实现我们和英雄们共同的强国梦而奋斗。

重读抗战家书,永远传承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篇三: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征文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征文《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征文家书,是一种永远值得铭记的精神财富。

当第一次看**电视台的《重读抗战家书》系列报道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震撼。

家书是对家庭、父母、妻儿的深情,是对家庭和国家的忠诚,是对日军侵华罪行的悲愤。

抗日英雄留给家人和中国人民的家书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在此与大家分享左权将军的家书,与大家一同走进烽火连天家国情的铮铮岁月。

左权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烽火连天不休,家书珍抵万金。

报道中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深情的念着一封父亲左权将军在牺牲前三天写的家书:'志兰: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则较前艰苦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

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的事情更多了。

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

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见,念,念,念,念。

'1942年5月25日,也就是写完这封信的第三天,左权将军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日军的扫荡时,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那一年,他的女儿小太北,只有两岁。

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在她42岁时,母亲将保存的11封家书寄给了她。

在读到父亲的家书之后,左太北踏上了追寻父亲足迹的旅途,并将父亲的家书集结成册。

左太北说:'我就觉得我其实很幸福,我有这么好的一个父亲。

我想传递的就是学***的这种精神,就是心里想着国家、想着民族。

大家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

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和富强。

'抗战的烽火岁月中,他写给亲人的一封封家信,记载了日军的罪行,也记录了一名军人在亡国关头的悲愤。

女儿左太北说,父亲在家书上写了很多,包括他在前线的所见所闻。

包括日本用刀扎死孩子,烧杀抢掠。

他在给母亲的信上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

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

左权将军的家书,还记载了八路军面临的困境,但将士为国抗争之心,却未曾有分毫的动摇。

1937年12月3日,左权在山西洪洞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但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

'重读这些家书,在我们大家的心中,写信的左权似乎不再是个将军,而是一个普通的父亲,铁骨铮铮的男儿也有柔情的时刻,他在信中述说对妻子的思念,对女儿的惦念。

但妻女事小,国家事大。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左权将军选择了义无反顾、选择了血洒战场。

他留给女儿的这十一封家书,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留给女儿的珍贵回忆,也是抗战英烈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

我也不由得想起我的小时候,经常会听爷爷奶奶说起当时日本鬼子侵略时,曾经所经历的艰难的岁月,每天夜晚只能点个小小的蜡烛,一听防空警报响起就四处逃避,经常为吃穿忧愁,遇到家里断粮,面对七八个孩子挨饿的痛苦,怎样通过日本人的关卡,如何将粮食从关卡外带进来,怎样乔装孕妇将粮食藏在肚子上……奶奶也会经常说以前是吃不饱穿不暖,也节约惯了,现在我们多幸福,什么都有,要珍惜,不要去浪费。

每每想起小时候爷爷奶奶和我讲的这些,现在想来都是一次真真实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正是先辈们的正义和无畏,捍卫了国才有今天我们温暖的家。

重读沉甸甸的抗战家书,一封封家书中视死如归感天动地的悲壮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凌然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们取之不尽的精神之'钙',读家书也让我回忆了祖辈,使我的心灵得到洗涤和震撼教育。

让我们知道现在的和平盛世,现在的丰衣足食都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繁荣。

曾经多少人渴望的和平自由,必须由我们一代代去维护、开拓和创新,不去虚度每一个光阴,做最好的自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抗战家书读后感【篇2】

中华书局出版的《重读抗战家书》,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思想的极好形式,值得每一个年轻人拜读,更值得每一个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的人拜读。

在敌寇的铁蹄面前,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之下,多少热血中华儿女抛妻弃子,义无反顾地走向前线,把一腔热血洒在了祖国的土地上。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英雄的伟绩。如今的我们,离枪林炮火太远太远,但重读英雄们的一封封家书,会感受到离英雄满腔的爱国热血很近很近。谁没有父母子女,谁没有身边挚爱。能够为了一个民族的解放而舍小家为大家,铸成的是中华巍巍千年不绝的国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1936年8月2日,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留下的最后一封也是唯一一封家书。我们也可能说,赵一曼不仅仅是为了国家而牺牲的,更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和她孩子一样的孩子而牺牲的,她给了后代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

一封封抗战家书犹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曾经有一群人,为了我们的生活以忘我忘家的精神,抛头颅洒热血。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何敢忘去英雄们不屈的英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牢记先烈们的遗志,从抗战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抗战家书读后感【篇3】

抗战家书正气然,英雄著笔志参天。声声报国情怀载,字字为民日月牵。可挟雷霆鸣大地,能扬雨雪润心田。春风念得中华事,告慰灵魂续巨篇。——题记

从四月一日开始,**电视台新闻便播出了系列报道“重读抗战家书”。在这些报道里,我看到了许多……英雄!有“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戴安澜将军;有“誓志为人不为”的赵一曼女士;有“愿拼热血为吾华”的左权将军;还有“尽忠报国,取义成仁”的张自忠先生……

这些家书的作者有普通士兵,有抗战名将,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想:保家卫国,赶走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和献血铸造起我们民族的骨气,国家的昂扬;他们从小家中走出,融入国之大家,他们在家书中,表达他们对家的思念,对孩子的期盼,对国家的情怀,他们是我们中华民优秀精神传统的最好践行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更加精彩灿烂。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封家书,让我们看到那些报效祖国、散落在亲人身边、告别家乡、冲进战场的人们毫不犹豫!他们,不顾饿着的肚子、漫长的征途,不畏严寒和霜露、敌人的枪炮,步伐坚定,双目炯炯,肩上担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搭建成抵御敌人的城墙,把一腔热血、青春无悔熔铸成鲜艳的五星红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沙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让后人清楚地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和苦难,感受到先烈们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我听过一句话: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爱国先烈们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勇敢刚烈,面对亲情是柔情似水的镜头,让我们永远缅怀,值得我们学***仰。

做人要饮水思源,没有先烈们的舍生忘死,哪有现在繁荣富强的国家。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我们又哪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感恩,也要珍惜,更要拼搏!我们感谢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立更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最后,像伟大的先烈们致敬!

抗战家书读后感【篇4】

近日重读了《抗战家书》,当我翻阅着在那个烽烟四起、浴血奋战的年代,左权、彭雪枫等人写给亲人的书信,我被他们的英雄气概、舍己为国的情怀深深的打动着。他们在民族存亡时舍小家为大家勇于献出生命的豪迈,才换来我们今日的和平,他们在世代中华儿女们的心中必将永垂不朽。

赵一曼在一首诗里抒发了自己为抗日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决心:“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她在被俘之后,不惧日军的酷刑,誓死捍卫对党的忠心。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马鞭抽打,用钢***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投降招供,她宁死不屈。日军问她为什么要抗日,她严词痛斥道:

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赵一曼说的很对,在那个抗战时期,中**民除了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打倒日寇,就再无别的出路。

如果只为自己着想,怕折磨,贪图享乐,甘愿做汉奸,中国就会失去希望,沦为亡国奴。

赵一曼得知自己将被处死后,在火车上写了一封信。她的书信简短,不过百余字,却字字体现了对自己孩子的恋恋不舍和愧疚之情,表达了对祖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爱党爱国。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物质生活条件日新月异。善良的人们对现今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走势忧心忡忡:我们将要留给我们的子女和后代一个怎样的环境?

我们应当在全社会掀起向抗战英雄学***流,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加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担当意识,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抗战英雄用鲜血换来的。

抗战家书读后感【篇5】

试问一句,谁不愿享尽天伦之乐?可是自1937年到1945年,八年抗战期间,多少鲜活的生命被残忍地剥夺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被狠狠的拆散了。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烈士以生命为代价驱逐日本侵略者,用忠诚的鲜血染红了新中国五星红旗。

看看这一封封的家书,到处倾诉着战士们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母的责任与感情,凝聚着他们对家人的愧疚与深爱,更挥洒着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但他们毅然踏上了最漫长的旅程,踏上了无法回头的道路。他们的牺牲给我们在战场上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给我们的父母、孩子、兄弟姐妹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那场战争中最坚固的长城,保卫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和脚下的热土。让家人不再担心有一天谁会拿着刺刀冲进房子,在中国土地上肆意盗窃财物杀人

穿越历史的硝烟,穿越时代的隔阂,看着这封信,足以让我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需要铭记这段历史,要在血与泪的惨痛经历中发愤图强,永远记住一个国家'如果落后,就要挨打',甚至是妻离子散的灭顶之灾;要记住这段历史,就是要记住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牺牲的无数生命,无数伟大的父亲和母亲!

合上书本,看着孩子们在公园嬉戏的身影,听着他们欢快的笑声,作为母亲,我也愿意守护他们的幸福,即使有一天,需要献出生命!

我也懂得了,爱不是简单的陪伴,而是你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影响,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母亲,多给孩子正能量的指引,远远胜过单独的陪伴。就像英雄的父亲和母亲一样,他们把不朽的精神留给了所有的孩子们一辈子。

金水区检察院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