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礼记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11

最新礼记读后感十三篇。

作者写的这本小说真是让我们获益良多。现在正是把我们阅读时的感悟记录下来的时候,中学范文网编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关于“礼记读后感”的文章。如果您需要再次浏览这个网页,请立即收藏起来!

礼记读后感【篇1】

礼记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一)

仪式最初是第一位圣王采用自然法则来规范人类生活的结果。我们人类是自然财产。只有我们适应了这些法律,我们才能继续生存下去。礼具体到现实中来,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养。

在读了这本《礼记》之后,我所理解到的礼就是时常怀着谦恭的精神,这样的精神能指导我们外在的行为,让我们一天一天的趋向善良,远离罪恶。礼所包含的仁义道德和常怀感恩之心,怀抱这样的精神,能让我们处事的事理行为顺畅起来,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得到增进,我们会觉得温暖,也会给公司和社会带来人情的温暖。

动作越小,就越能看出我们是否受到了礼教的影响和引导。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让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时刻处于备战状态,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仪容姿态,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兢兢业业,对待顾客要时刻面带微笑,不能松散的面无表情,更加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精神抖擞的工作状态,神采奕奕,作为员工要从干好本职工作开始,身体力行的营造企业知耻文化。所谓无耻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在工作中坚决杜绝思想作风上的思猪不怕开水,带头做好本职工作。保持良好优雅的工作态度,学习,礼貌的做事态度。

而在生活中,在父母面前就是养成端庄恭敬的习惯。我们这样年龄的青年已经应该要尽心尽意的去孝敬我们的长辈了。尊老敬贤,顾名思义,我们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贤能的人。

孟子曰:尊老爱德,俊杰在任,有庆。可见,古代传统礼仪对和谐社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老人们阅历深,见文广,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加上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座位,帮助他们创造各种便利条件。我们要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促进家庭的和谐温暖。

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每个家庭的温暖能促进我们的社会团结,怀着这样的习惯,到了社会上我们自然就会懂得端正姿态,尊重长官,尊重长者。

像这样需要我们自己注意的细节实在太多太多了,说不尽也道不完。但只要我们保持这样一种尊重和勤奋的态度,我们自然能够应付各种情况。读完这本书,至少对我来说,它提醒我多思考,避免不尊重。

虽然这些都是细节,但足以促使我在每件事上都加上一颗礼貌的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这些礼仪,小到足以达到个人事业的必要条件,大到是我们民族礼仪的表现。

《礼记》这本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生活体验的累,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我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把这些优良传统带进我的生活,努力做到彬彬有礼、义正词严。

礼记读后感(二)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也告诉了我很多关于生活的事情。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

他博学多才,有很强的记忆力,仍然谦虚,为人们做过很多好事,而且仍然不懈怠。 只有这样,他才能被称为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是:克服自己的错误,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问别人。这样,如果一个人有缺点和错误,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是:喜欢学习的人接近聪明。知道羞耻的人离勇敢不远。我的理解是:只有喜欢学习,才懂得羞耻;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读后感【篇2】

第一次认识《礼记》来源于初中老师所教的对“四书五经”的认识,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这里的《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四书五经”是古人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必考科目,因而那个时候对于《礼记》的认识无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迂腐的社会礼仪制度罢了。

今天,真正读《礼记》方才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体来说,《礼记》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上至国君诸侯,下至庶民百姓的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典章制度、仪式和各种繁文缛节。

但是,何为“礼”?“礼”究竟是什么呢?

“礼”是华夏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几千年来,礼制一直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礼”。在古代中国,从家庭到家族、国家,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大到国家典制,小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礼制对人们的影响俨然已经内化为了一种习惯。

陈明远和金岷彬在《陶器时代:“礼”的起源和发展》中认为:“礼”最初表现为:(1)尊重死者的随葬品,(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际关系出现的等级观念。而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古人对于礼的理解:

“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汉)许慎《说文解字》

“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

——章太炎《检论礼隆杀论》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上》

根据以上文献,我认为“礼”的原始意义可以解释为(1)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是一种祭祀祖先的需要,诸如《礼记祭义》中记载的“致齐(祭祀)于内,散齐于外”;(2)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必须要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诸如《礼记曲礼下》中记载的“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3)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而形成的规范,诸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临财毋苟得,临难无苟免”以及“长者问,不辞而对,非礼也”等。

具体而言,我认为古代的“礼”主要指的就是一套完整严密的等级制度,小到见面、穿着、丧葬等日常生活,大到政治、法律等,它包含着古人对于“神权”的敬畏,以及对于皇权的服从。即便是对人们日常交往中、对人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一些言论,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的尊严。

时代发展到今天,“礼”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和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五四运动使得传统的“礼”文化中落后、糟粕的一面大多被剔除。今天的“礼”指的主要是符合社会道德、审美、有序的行为规范,其基本的原则是真诚、简易、克己和适度。

礼记读后感【篇3】

《礼记大学》读后感

《礼记大学》是中国古代经典儒家著作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由五卷组成,以学习为主题,阐述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完人的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的人生走向提供了新的启示。

《礼记大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书中指出,学习不仅是个体能力的培养,更是人格修养的根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真理,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礼记大学》还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首先要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和修养。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此外,书中还提到,一个人要有清廉谦恭的涵养,宽容待人,勤奋努力,追求真理。对于家庭来说,一个人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对于国家来说,一个人要有公德心和爱党爱国的情怀,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在读《礼记大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儒家思想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权力,忽视了自身修养和责任。而《礼记大学》的理念正可以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为之作出积极的贡献。只有全面发展自己,才能为家庭的和谐做出贡献;只有为家庭的和谐付出努力,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只有为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个人的努力和奉献,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礼记大学》对儒家教育方法也进行了阐述。书中强调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人,通过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人在身体、智力、道德、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它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自我调适和修养,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礼记大学》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深远的影响力,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进一步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同时也对儒家的教育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运用儒家思想的智慧,将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就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多的进步和成功。

礼记读后感【篇4】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都给我们不同的感悟。‘四书五经’是古人必读的书。‘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还有许多的书,都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现在这些书也在影响着我们。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应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知道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知道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读后感【篇5】

《礼记礼运大同》是一本由张君房所撰写的书,它深刻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根源,探讨了人的本性和行为,同时也批判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文化观念。这本书既有现实提醒,又有文化探讨,具有很高的价值。

《礼记礼运大同》这本书内容丰富,其中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书中讲到了很多道理,例如道德、礼仪、政治、法律等方面。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归结起来就是"大同",也就是天下大同的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有一种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协调有序的社会关系、清晰明确的法律规范等等。这些方面涉及了许多具体问题,例如如何实现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使家庭和睦、如何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等等。这些问题虽然看似微小,但是它们的改善,却是实现大同社会的重要一环。

这本书对政治制度的探讨也十分深入。书中认为,政治制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类的本性和行为,以及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这本书也批判了中国特色的皇权主义制度,认为它深深地阻碍了中国的进步。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需要从解放思想、顺应人民的意愿、尊重人权等方面出发,构建一个社会公正、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这本书对于开展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此外,《礼记礼运大同》这本书也从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批判性思考。其中著名的一篇文章就是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书中认为,儒家思想的形成,是中国文化的必然结果。然而,中国文化也正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干预而卡住了进步的道路。儒家思想简单粗暴的道德观、仁爱感情过于牵强附会的见解、等级制度的强化,这些思想都拒绝了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并以此为名,不断打压人民自主的思想。这些深刻的论述,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问题,我们也需要深度思考。

最后,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言,这本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但这个时代是一个平等之时代,也是一个个体之时代。保守与进步、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这些对立的事物需要最终落在一个平衡点上。继承传统文化,同时不断拓展个人的进步与成长,是一个好的方向。这本书的探讨,让我们深深反思我们的文化根源,拓宽我们对于社会进步的理解与认识,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精神力量。

礼记读后感【篇6】

《诗经》很有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但到后来,《诗经》变成了贵族的音乐书。秦始皇时期曾经焚毁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人人都熟悉《诗经》,因为《诗经》很有名,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非常有名。

我从小到大也背过一些经典的诗,我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背诵,一直到我幼儿园、小学,目前我已经可以背诵100多首了。我不光把他们背下来了,而且还熟练地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有一次我旅游,结交了一个朋友,我们离别时我给他写了一首诗作为纪念,这首诗是仿照李煜的《相见欢》来写的。诗文是这样的:

《送别》

一声别,朋友走了。

无耐朝来孤独晚来悲。

不知联系,又不知姓名。

只望下次能再见。

这也充分体现了“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以后,我一定要多读诗、多背诗,多作诗,继续把经典传承下去。

礼记读后感【篇7】

《射义》一文洋洋洒洒共有一千余字,从儒家的视角详尽地介绍了古代射礼的诸项仪节。整体阅读下来,我感觉“礼教”二字一直萦绕在脑边。确实,射箭作为古代中国的六艺之一,所谓“礼乐射、御书数”,正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规定、宣传下,走向修养内心品性,培养优良品德的方向。

这一篇《射义》,也是以“文射”这一个指导思想来贯穿全文的。

但是转念一想,礼记诞生于战国到秦汉这一段时间,这篇射义主要讲的也是周朝的射礼礼仪。这本是一个尚武的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火纷争,群雄逐鹿,枕戈待旦。此时,武力已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工具,武士精神受到各阶的尊重。

这个时候的射术本应该是以技术层面为主要考虑因素,是力量的象征,早前周天子也曾用“田猎”的形式来威慑诸侯,但到后来却变成了礼乐教化等各种仪式中,偏向道德礼仪的一场表演。这是如何发生转变的呢?在本文中,我阅读并总结了以下原因。

首先常识上来讲,不乏生产力的提高,狩猎本源于原始时代,在这一时期,狩猎是最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狩猎为人类带来兽皮、兽肉,同时满足了衣和食两大基本生存条件,在此期间,射从工具与技术上也逐渐提高。而在后来《诗经》所反应的商周时期,农业已经取代了狩猎成为了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射术在作战方面与美学上被赋予了更大的含义。一方面狩猎被称为集体“武功”,已有训练兵力之意;另一方面有身份的人外出围猎成为盛事,射技高超的人往往因为射姿优美被人称赞。

这两个方面也为以后的射箭奠定了基础,逐渐形成了礼仪的形式。狩猎更加仪式化,弓箭手被赋予了良好的精神寄托,这归功于仪式。

然后是周朝时期礼制的宗法特点。我们从《射义》原文“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

”中可以看出,射技的好坏关系到了诸侯的荣辱。同时文章开头的“君臣之义”、“长幼之序”等等也可以看出,射礼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礼是统治者为护宗法制度、稳定统治的工具。从本质上讲,它反应了上层建筑和统治者的一识。

“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因为射礼是用来维护秩序的,所以射术已经不贵在技艺多么高超,而在乎的是一种义,一种规矩。

再就是周礼的“礼乐教化”特点。姜广辉先生曾经说过:“射礼所具有的道德内涵甚于它的技艺性,从而受到行礼者的重视。

”统治者发现,周礼不同于以前对神魔鬼怪的崇拜迷信,更多是对于个人内心行为的约束,道德品质的改善。在周朝的射礼当中,还要配以**,不同级别的人用的**不同,起到的教化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意在训诫诸侯士大夫尽到自己应该尽到的义务,遵循一定的法度,这也与宗法特点联系了起来。同时“此可以观德行矣” 、“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我们看出,在这样一个**加射礼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可以窥见君子的德行如何,因为在练习射礼的时候,也是君子内心道德品质自我约束、自我修炼的时候。

最后,儒家文化提倡箭术与道德的结合,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不是一个单独的**,它与前两个原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首先从射术本身来看,射术在练习的时候不强调合作或者是面对面的竞争,更注重的是个人内在技术、心境的提升。

这也就符合了儒家“内圣”的这一个说法。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希望通过恢复礼乐制度来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射礼”作为一种合适的外在形式被儒家所相中,他们把西周时期射礼中注重的礼乐仪式感发展到道义层面,将其与德行、与修身联系在一起。

比如“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孔子认为射箭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志向。从射箭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冷静,挺直身子,紧紧地握着弓箭,这样才能击中靶心。

但是每个人对靶心的定义是不同的。 父亲的靶心是一个好父亲,国王的靶心是一个好国王。每个人要射的“鹄”不一样,要实现的理想抱负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就能够在射箭之时,寻找到自己人生上的道德目标,从而不断进取。再比如“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这个例子,孔子说,没有德行的人是不能参加射礼的,将道德作为了一把衡量众人的尺子,体现他重德尚贤的思想。

又比如孔子说“射者,仁之道也。”,孔子认为“射不主皮”,也就是说射箭的时候不在乎你是否射中,更在乎的是修养的体现。如果你输了,你不应该责怪胜利者,而应该反思自己的原因。

这也成为一种道德引导的方式,一种从内部治理社会的方式。

尚武的时代,射术仍然一直存在着其军事上、力量上的意义,只是因为宗法制度的影响、儒家思想的继承、生产力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因素,它作为道德实践的作用也更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射义》一文让我们看到了射礼作为一种产生于政治经济背景下,融合审美观、仪式感、道德修养、生产活动等多方面的现象所绽放的特殊的古代文化的光芒。

礼记读后感【篇8】

2013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读《礼记.学记》有感

龙口一中a区

当我还不是教师,但正在努力变成教师的路上奋斗时,我最先接触到的有关教育的书籍就是《学记》。当时,只是对照着翻译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但不能真切的体会到其中的内涵。现在成了一位真正的老师,接触到了学生,再看《学记》,才真正领悟到原来这短短的一千二百字与教育的密切关系。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专着。本文总结了我国2000多年来的教育经验,对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师生关系等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下面就《学记》中阐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谈谈我的理解:

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新课程理念明确了教与学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和导是为了学生自主地学,自主的学的过程中必有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探索的精神,这是对教师教的回报和挑战,同时促使教师要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丰富知识,积蓄能量,提高水平,教导学生。

因此,教师应把教与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追求。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学习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体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优势。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教出自己崇拜的学生,自己首先要成为知识的巨人,要不断学习,同时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在向老师学习提高,从无知到知识,从浅薄到深奥,就象鱼有水,鸟有翅膀一样,学得越多,游的越深,学得越多,飞的越高。总有一天,我会潜到水底,直冲云霄。我学会了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我的老师。这是学习的量。

在新课程改革下,充分利用与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启发的平台,是教师的双赢之举。教是手段、学是目的。

填鸭式的课堂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也不符合“教”“学”原则。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式教学的目的。这也是《学记》中体现的另一个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原则。?

二、启发诱导原则

《学记》继承和发扬了《论语》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 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和声而弗领,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思,和而以思”是一个很好的比喻。”这里所说的“喻”, 即晓喻,是启发诱导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对学生来说,是引导,不是拉动;是鼓励,不是压制;是激励,不是灌输。

引导而不牵拉, 师生关系就融洽; 鼓励而不压抑, 学***快; 启发而不灌输, 学生就会思考。如果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老师可以说善于启发和归纳。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罕譬而喻”、“言近旨远”。即不能把知识全盘托给学生,要做到虽然说的话感觉起来很平实,但是其意蕴深远。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点到为止,这也是启发的精髓之所在。

现在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的自主与合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为了应考,很多时候我们依然选择了“填鸭式”的模式,这就使我们忽视了学生学***趣和动机。《学记》中也提出了启发诱导原则的心理基础是“志”。

“士先志”、“辨志”、“游其志”、“继其志”、“强力而不反”, 都是强调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 培养学生学***极性和自觉性。

三、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主张“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依照我们现在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幼者”绝对不是指小孩子,指的是初学者。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教材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应遵循旧知识,以旧带新,循序渐进。

一次偶然机会,我在网上看了庐山文化教育中心的黄能武先生对《学记》的讲解,他里边有这样一段话:“因为我们初学时很多的问题,随着学***入,其实会自自然然得以解决。当我们不能掌握圣贤大纲的时候,我们提出的问题不是根本性的问题,都是枝节末梢的问题,对我们的学习没有很大帮助。

”这也给了我一定的启发,在我讲课时,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当时会给予回答,但不会太深,因为我知道,我告诉他们,他们可能也不会懂,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解释完了之后我会说:“你们以后会懂的。”作为一位生物老师,我也想为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说一句赞美的话:

在学***生物三本必修时,我之前看到有的学校会按照一二三的顺序讲授,而我们的老师选择在高一时带领学生学***一和必修三,对于难理解的必修二放到高二再学习,因为这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较高一又会有所提升,接受起来也会相应的轻松一些。这就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是《学记》中所提出的“不凌节而施”,教学就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四、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修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就是“藏息相辅”原则,就是正课学***外练***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学记》认为课内是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时教必有正业”;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退息必有居学”。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

因为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主课的手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主课的兴趣,加深对主课的理解。所以《学记》指出“不兴其艺,不能乐?”如果不提倡课外的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

因此,善于学的人,学***候,就努力学习;休息的时侯,就尽兴地搞课外活动。这样使学生能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我们学校就深知其中的益处,所以学校创办了各种社团,比如舞蹈社团、播音主持社团、陶艺社团等,还有多个学***,有生化试验小组,英语学***等,我认为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社团和学***,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对他们的学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里边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我所提到的四个教学原则,这只是我深有感触的。此外,《学记》还主张“相观而善之谓摩”,即学友间要互相交往,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和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谋而合。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书,净化我们的心灵,用书本中的知识充实我们自己。

同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作为一名当代教师,我们肩负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时代赋予我们更重的责任,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同事虚心学习,永不满足,努力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做一名领导认可、同事认可、家长认可、学生认可的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好老师。

礼记读后感【篇9】

土木1504 王楚婷

《礼记·曲礼》是《礼记》的第一篇。曲,是委曲的意思,“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曲礼》上篇开篇即写:

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

文章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就不要做不恭敬的事,举止要端庄严肃若有所思,言辞要安静和气从容不迫,这样才能安抚人民成为榜样。傲慢不可

成长,欲望不能放纵,野心不能自满,享乐主义不能达到极致。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尊重,要敬畏并爱戴。对于你爱的人,你需要了解他的缺点。对于你讨厌的人,你需要看到他的优点。

能积聚财富,但又能分派济贫;能适应平安稳定,又能适应变化不定。遇到财物不要随便获得,遇到危难不应苟且逃避。争执不要求胜,分派不要求多。

不懂的事不要下断语,已明白的事不要自夸知道。坐,要坐得端正;站,要站得恭敬。礼用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判断事情是否混淆相似,分辨物类的大同小异,明确礼制运用正确与否。

不要讨人喜欢,不要说你做不到的事。于礼要行为不越轨,不侵犯侮慢别人,不随便与人装作亲热。注重自我修养,践行诺言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追求言行一致是礼仪的本质。

我只听说礼是要人主动取法的,没听说主动登门传授的;只听说主动来学的,没听说登门教授的。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制约束就得不到发扬;教化训导扶正民俗,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纠正曲直明辨是非,少了礼制就不会分清。所以有德的人要貌恭、心敬、克制、自持、退让,才能明晓礼的大义。

对于现实的我们来说,礼,讲求放下自己的位置而尊敬别人。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曲礼》上说:

君子不要做不恭敬的事,举止要端庄严肃,言辞要安静和气,这样才能使人民安宁。这篇简洁的开场白蕴含着一种博大精深的修养。朱子说:

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

“毋不敬”是内在的修养,敬畏天地万物和客观规律,恭敬对待父母长辈君王,更要恭敬对待自己。始终保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心,恭敬地待人处世,则为政者能使天下太平、万物安宁,而为民者,则安居乐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俨若思,安定辞”是外在修持,通过严正严肃的自我管理来修炼自身的举止和言辞。保持行为自尊自重,神态雍容祥和,言辞从容不迫又具有说服力。这是长期一致的自我要求的最终外在表现,也是一种宝贵的生活标准和道德修养。

在生活中,一个沉着冷静的人,一句坚定冷静的话,总能自然而然地调整周围的环境,在逆境中稳定人心,给人以坚强的力量和信心。那些临危不乱,面对伤害仍能宽厚以对的人,总是散发着融融暖意,让人如沐春风。

要实现上述内外道德修养,就要从遵守礼仪和规矩做起。礼,是用来判定人际亲疏关系、解决事情混淆误会、区别事情物类的同异、辨明是非的准则。依“礼”而言,不可随便地取悦于人,不可说做不到的话;做事不得超过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地与人套近乎。

注重修养并实践诺言,才是善意的行为;追求言行一致,才是“礼”的本质。

不管是学***的管理,还是感情关系的维护,抑或人情世故的来往,“礼”是基础,是为人处事的原则,也是人格修养的起点。“礼”所包含的谦恭精神和中和之美,能指导我们的外在行为,让我们趋向善良、谦和,也能帮助我们时常观照内心、挣脱固有的习气,从而获得从容不迫的情怀;“礼”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的相处有了正向的能量交换,形成令社会健康发展的滋养系统,国家和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现代社会,循规蹈矩的人常常被看作呆滞刻板和因循守旧,那些忽视了规章制度而能谋取利益的人常常被称赞为灵活聪明。事实上,前者的“呆萌”,正是得益于“礼”的蒙养,其内心的平和喜悦所带来的幸福感会是更为长久的。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遵循“礼”的约束。所谓礼节,是用来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和技巧。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礼貌待人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素养。但现阶段,我们的礼仪修养不容乐观:

校园内各种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经常出现。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行为方式,做一个有道德的大学生。

礼记读后感【篇10】

初读《礼记•大学》只觉得晦涩难懂,丝毫没有坚持下去的欲望。但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只得压下内心的躁动,继续下去。渐渐地,读之愈深愈被其中古朴深厚的思想所吸引,整个人都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文章开篇便点明大学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此大学并非现如今意义上的大学,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第一句写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学》这本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刚要与准绳。由此可见,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是多么的渊博深刻以致能够迷倒理学集大成者。

在如今越来越快速发展的年代,什么都是“快”的,“快餐阅读”“快生活”,“快社会”……很多人都难以沉下心来享受一下读书之美。刚开始阅读此文章时,我也十分不耐烦,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切都必须按顺序来。就像文章中说的“物有始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们追求完成某一样东西,都要按照相应的步骤来,不可囫囵吞枣,一蹴而就。就像包括我在内的多数人一样,只享受粗浅,表面的阅读,追求心中的刺激与娱乐,一目十行,而忘记了阅读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在这个信息繁杂的网络年代,各种文章,鸡汤无处不在,内容与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当你去问他你到底读了什么东西,他一定会摇一摇头,表示好像都忘记了。因为他们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没有明白阅读的规律,结果只是匆匆过客,一无所获。

《礼记•大学》这本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经典传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深严的等级制度,庶人都把君主当做神一样的看待。儒家学说也强调等级,但是在早期之时没有像之后的封建社会那样对君主有着某种盲目的崇拜,这时候的儒家思想也有平等的意识。《大学》中写到“自天子以至庶人,于是皆以修身为本”君主与老百姓一样,也要修身养性,注意自身的素质建设。这就从一定意义上要求君主注重约束自己,为天下百姓做表率,然后达到一种造福社会的目的。这样一种思想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意义重大,对当今社会也有极大的意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今多少人的追求,多少人为之努力奋斗不已。修身养性,端正内心,孜孜不倦,不懈追求。是无数平常人伟人实践的方法。在现代这个各种文化混杂的社会,压力繁重,更应该要学会排泄心中的浊气,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走进知识的海洋,我们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阅读完此书之后,我更加明白了中国传统的思想中的美德与自律,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修养内心的气量,成为一个有大肚量的人,才能够更上一层楼,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礼记读后感【篇11】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我国古代比较早和比较系统的教育专论。它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古代教育的作用、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有很深刻的启发意义。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礼记学记读后感

课堂练习,试卷中“名篇名句”题涉及到《礼记·学记》的一个句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同学没有写上。再联系以前试卷中出现过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句子,我感到是时候集中学习《学记》了,于是我整理有关资料,为同学们印发了《学记》全篇,并把它作为课文来研读。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除了完成词句理解外,有意展开思考有关教育的问题,产生了不少感想,我们分几个部分来谈。

今天我们先看开篇两段: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两段谈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其中“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关键句,它站在治理国家、管理和教化百姓的高度来谈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实在是了不起的思想。

于是我们不禁需要反思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

第一,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我们仅仅把教育当成培养人才的途径,当作为经济服务的手段,而忽视了教育和受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第二,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中学教育已经彻底沦为“应试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升学和就业,教育的过程就只剩下了做题和考试。

我们过于强调教育的功利性,重视教育的短线作用,而对于教育“培养健全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等则大大淡化甚至排斥掉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礼记学记读后感

今天我们来看《学记》中的一段话: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段话谈的是正业与居学的关系,即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教学按时令进行,在学校学习正式课业,而回家或放假时也有家庭作业。难能可贵的是,《学记》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都看得很重要,而且两者密切相关。课外学习可以培养兴趣,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也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巩固和强化。

比如,在课外自行练习“操缦”(弹奏杂乐),课堂上就能很好地学习弹琴;在课外学习“博依”(比喻修辞),课堂上就能很很顺利地学习《诗经》;在课外学习“杂服”(洒扫应对之事),在课堂上就能很好地学习礼仪。总而言之,课外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杂艺,既可发展自己的潜能,又可激发学习正业的兴趣,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学习。

对于这种教学思想,一般论家称之为“藏息相辅”原则。在学校,在课堂上,就要专心研修主业;在家里,在课堂外,就要按自己的兴趣自由学习。

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是一种很大气、很前沿的教育思想。反思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反思现在有些学校的“监狱式生活”,反思现在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数理化”的现状,我们深深地感到羞赧和不安。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学校在抓好日常教学的同时,已经开展了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我们已有各种社团30多个。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的展开,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而且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喜欢学校,热爱生活,乐于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成绩.

礼记读后感

礼记的礼运篇,回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人,天地之心,五行之端”。这跟莎士比亚的“人类,宇宙之主宰,万物之灵长”类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这当然就是主观唯心主义,人只是宇宙中的一种渺小的生物而已,却自认为宇宙,天地,为自己而存在?

细细思索,我们能够感受到,人是否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这信则有,不信则无。因为这无从证伪。而人是否只是宇宙中的一种渺小生物,这也无从证伪。这是个你选择信什么的问题。唯物主义本身,号称客观。但实则并不客观,因为这个“客观”的一切,都是由人来主观地观察的。人不能自证自己是渺小的普通生物,还是天地之心。若从功利的角度说,人们当然相信自己就是“天地之心”,宇宙为我们而存在。

何谓客观?打个比方——大街上,你看到了这个人,他也看到了。大家都达成了共识——这是在大街上,核对各种信息无误。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的存在是客观的。说到底,这是主观意识的叠加。一种“交叉论证”。然而问题就在这个交叉论证——我们是一个总机的不同分机呢?分机同步确保信息一致。我们就只是一个总机的不同角度的眼睛——在观察总机自身。那么这个交叉论证就没有意义了。客观的概念,完全可以自我塑造。假定如此,那么人者,天地之心,就可以理解了。是我们,创造了天与地的概念,或者宇宙这个概念。它只是我们的“共同意识”,是意识塑造出来的。当然这就得推导出——总机是什么,也就是人类赖以存在的那个“绝对精神”了,就是人类本身。人类创造了宇宙这个概念,来印证自己的存在。

这种思辨很有意思,拿上帝说套现代科学观念。一切唯物的观察,最终推导出来的是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上帝第一推动。然而,上帝本身是人造出来的概念。归根到底还是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这个认识要比上帝说要正确得多。

礼记读后感

《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 “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透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

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在这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一些认识,诸如礼的起源和礼的作用,古代人对冠礼、聘礼、祭礼等礼仪规范的解释。能够说,《礼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教文化的成熟。这部书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中的礼仪礼节仍有很好的启示和教育研究好处。当然《礼记》中的部分文字也内含全力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及顽固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对待。

总之,《礼记》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国学经典,就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

礼记学记读后感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呻,朗读。占,音(chān),同“觇”,注视。毕,竹简,这里指书。“呻其占毕”意为“盯着课文大声朗诵”。讯,告知,告诫。“多其讯言”意为“一味地灌输”。

及,急迫。数,音(shuò),多次。“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意为“一味赶进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悖,违背教学原则。佛,音(fú),佛戾,违背,违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是说教师在施教中违背教学规律,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实际。

隐,痛恶。疾,怨恨。“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意思是,由于教师教学不当,使学生痛恶自己的学业,并怨恨自己的老师。

刑,成功。

这一段列述教学上的种种失误,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警示。

失误一,教学形式单一,死记硬背,满堂灌,使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缺少独立思考,不能融会贯通。

失误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研究学生的学情,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失误三,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不能从学习中体验收获和快乐,使学生产生厌学、厌师情绪。

《学记》很早就注意到教学中的弊端,并明确提出警示,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甚至根深蒂固。

2008年12月我们在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实地参观了杜郎口中学,并根据我校实际,实行了“新课堂”。新课堂的宗旨是: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评价者;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大进步。如今,新课堂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新课堂已开出灿烂的花朵,并结出丰硕的成果。

礼记读后感【篇12】

《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的选集。西汉戴圣对秦, 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 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原文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身体,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共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苏呷ィ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篇是讲儒家的理想大同世界,也讲小康的情况。开头孔子参加祭祀以后,走到宫阙上参观,叹息鲁国祭礼的不完备。他的弟子言偃问他为甚么,孔子说:

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属于大家的。那时候的官吏是:选拔贤良,委任有才能的人出来作事。个人修养是:讲求信义,和睦相处。对于社会,不只是爱自己的父母儿子,也爱别人的父母儿子。社会是:老年人有养老的地方,壮年人有工作,幼年人有生长的地方,其它残废有病的人都有疗养的设备。工作:男的有职业,女的有家庭。生产货物,不必为己;尽力怍事,不必为己。这样一来,没有阴谋,没有强盗,小偷、乱徒、贼党,连大门都不必关。这就是大同世界。

后来大道不实行了,天下变成了私有的。大家只爱自己的父母、儿子。货物、力量只是为自己。天子和诸侯把爵位传给自己的子弟。建筑内外城和护城河,作为防备。以礼义来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把功劳当作自己的。以礼来断是非,赏罚人民。这是小康政治。

把二者联系起来,并加以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人类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中的一个变化过程。说不上来,这中间哪一方对错,只是觉得当今的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同层度的“问题”如能在这篇千载不衰的佳作中获得一丝启发,便足矣!

礼记读后感【篇13】

/**内容:《礼记.学记》偶读有感,尝试自己理解之。

创建时间:2017-12-15

创建人:su

注:本书内容**在网上,标点符号有自己的判断和修改。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wèn),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惑:】谁或者什么人?“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众”指什么人,“民”有指什么人,“君子”又指的谁或者什么人?

【网译:】多思考原则问题,求贤纳士,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近贤德的君子,关爱贫贱出身的寒士(关爱弱势群体),虽能感动群众,但还不足以教化人民。

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创建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感:】教学(教与学)的终极目标:“化民成俗”,即感化或教化人民说话做事具备(形成)良好的习惯。

告诉学***者教学者意识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之人应该是指包括你我等任何想要做或已经做这些事人。“众”和“民”应该指全民或大多数人。“君子”指圣贤之人或想要向圣贤看齐的人。

注意“学”不单指学***教与学,对应下文“学(xiào)学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惑: 】“不知道”中“道”什么意思?“建国君民”,中“君民”什么意思?

玉质虽美,但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精品。人有天赋,但不经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

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没有不把设立学校使人人都能入学受教,当作首要任务。“尚书”中的“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

【感: 】此段举例说明教学的重要性。“道”小指上问的“俗”,大指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君民”在此“君”是动词,统治人民。

有好食无好食,不知其目的;有道无学问,不知其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xiào,敩,教也)学半。”其此之谓乎?

【网译:】即使有鲜美的菜肴摆在那里,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因此,只有深入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只有教育别人,才能发现自己的知识迷茫。

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互发生作用,教育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学***果。”就是这个意思。

【感: 】概述教与学的功用和关系。功用指学:知不足,然后自反;教:知困,然后能自强;关系:教学相长。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ǐ)子时术(述)之。

”其此之谓乎。

【惑: 】“九年...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矣化民易俗...此大学之道也" ,难道说古时九年大成就是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化民成俗”吗?

【网译:】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中设有“庠”,一个遂中设有“序”,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新生入学,每隔一年参加一次考试。

入学一年之后,考**的句读,辨别**的主旨;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喜欢与同学朋友**学问;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广学博览,亲敬师长;第七年考查学生在学术上的见解,及选择朋友的眼光,这时候叫做“小成”。第九年考查学生知识是否渊博通达,是否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疑惑,而且不违背师训,这叫做“大成”。这时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

这是大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古书《礼记》说:蚂蚁时时学***,然后能成大垤(大的蚁封)。

就是这个意思。

[感受]描述古代教学的环境建设,或教学方法,以及不同教学时期对学生的要求。教学环境:

“塾”,“庠”,“序”,“学” 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教学要求:“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论学取友” 这是小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这是大成。

同时引出大学之道:“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描写大学之道有承上启下作用。

注意大学之道中的“化民易俗”和终极目标的“化民成俗”,“易俗”应该主要指改掉坏习惯(重在改掉),“成俗”的重点应该是形成新的好习惯(从无到有的过程)。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孙(逊)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网译:】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着礼服,具备祭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要求学生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叙述君臣和睦的)三篇诗,一开始就用努力为官事上的道理劝勉学生。

接着要求学生按鼓声打开书箱取出学***,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惩戒的木条,警醒鞭策学生,以整肃学生的行为举止。(学生春季入学)。暑假实施前,**不考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学习)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但不要轻易说话,等到合适的时机给予指导,使他们能够主动认真思考。

初学者要注意听力,不要插题,因为学习顺序逐渐,不能逾越。这七点,是教学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书《记》说:

“大凡学***、领导人民,就先学***事情;要做一个读书人,就先教他立定远大的抱负。”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皮弁:穿上正式场合穿着的礼服。

菜:祭祀所用的菜。《宵雅》肄三:

《宵雅》,指《诗经》中的《小雅》。肄,完成学***。三,《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小雅》中的诗。

官:做官的礼数。鼓箧:

以击鼓的方式把学生召集起来。箧,书箱。孙:

同“逊”,恭恭敬敬。夏、楚:夏,与“甲”同音。

夏、楚,都是体罚学生用的木条。收其威也:收,适当地克制。

威,行为举止。禘:祭祀活动。

存其心: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思考。躐(liè):

超越。大伦:天下之礼,大道理。

官先事,士先志:官,当官。事,处理事务。

士,做士人。志:胸中有远大的抱负。

【感: 】描述古之教学的方法,重点描述在“如何教”。这里的“大学”指上文中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其此之谓乎。

【网译:】大学施教是讲究方法的,是顺着时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宋人断句改为: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句读略有不同。)学***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趣。

所以君子在学***,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这样,虽然我离开了同学和老师,但我不会背叛我的道德。《尚书·兑命篇》说:

恭敬谦逊,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这个意思。

【感: 】描述古之教学的方法,重点描述在“如何学”。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网译:】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

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憎恶师长;以学***为苦,而不明白学***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感: 】描述当时教学的存在的问题。本文“今之教者”与“古之教者”形成对比。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网译:】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

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感: 】描述了教之兴盛或成功的原则 “豫”,“时”,“孙”,“摩”。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网译:】错误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来禁止,因为错误的观念已经坚不可拔,教育亦难以胜任。适当的学***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

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按照进度学习,只是使头脑混乱毫无条理而已。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喜欢结交不正当的朋友,违背老师的教训,***不良的习惯,荒废自己的学业。

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感: 】教的六条禁忌。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网译:】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

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