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计划 > 导航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发表时间:2023-05-29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精选8篇)。

为了尽快的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我们需要好好地去写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使用范围很广的公文,做好工作计划对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供我们参考的工作计划模板是什么样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时期的历史发展,从外国殖民者的入侵到民族自救再到抗日战争爆发直至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历史知识,并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面对压迫勇于斗争、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资源分析教材基本结构

这学期主要是进行的是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它概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外国势力的入侵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近代化的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历史时期之间历史事件的联系。

2。分析重要历史人物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合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历史问题的解答也比较熟练,语言恰当、准确,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还是有些学生分析问题容易偏,成绩不是很理想,课堂上也不是很踊跃。因此,这学期将把教学重心放到这部分学生的身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成绩。

教学方法设计

1。采取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采取阶段测试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分析测试卷的重难点、题型变化、易错点等相关情况,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含对后1/3的帮扶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的历史课,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现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一般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由这些年的情况得知,科目多,特别是语数外占据时间较多,学生在课外基本没有花时间在历史科目上;识记量太大,要学好不太容易。况且如今的学生学习心里疲劳,相当多的学生厌学、不学,像历史这样的边缘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学习,很难保证大部分学生及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本册共6个单元,共25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历史这门学科,在学生的观念中处于“二流学科”的境遇,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更没时间顾暇及此,要想比较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需要在课堂上全心投入,惜时如金。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上都被调动起来,但学习方法还有所欠缺。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讲授第四册中国历史,初二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现代史,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初二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训练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重点工作:

1、继续抓好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二)、措施:

1、认真备课,潜心钻研教材教参,吃透《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案,经常听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经验。

2、上课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课后及时反思,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优点和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做到节节反思,周周反思,从反思中找到不足,促进自己成长。

4、加强学习业务,多读书,充实自己,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宽容对待学生,多与学生谈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二周至第三周

第二单元:第四周至第六周

第三单元:第七周至第十一周

期中复习考试: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

第五单元:第十五周至第十七周

第六单元:第十八周至第二十一周

期末复习考试:第二十二周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历史课堂教学凸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学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10000字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主动地参加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观摩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听课节数达16节,累计参加集体备课20节左右。

5、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如(1)历史人物访谈:在学生学了长征知识后,让他们去寻访老红军。

(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与经验。

(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给学生推荐一些抗战的影视片如《血战台儿庄》、《南京大屠杀》等。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完第二单元时,让学生对进行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6、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深化拓展历史的教育教学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二、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所写教案,在同组多次获得好评。

5、在期末学生作业评比中,本人因为布置的作业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照顾了大多数学生情况,在本组获得最佳。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人意。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与完善有针对性的备课,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历史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只有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才会取得优异的成果。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虚心求教,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5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五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及非智力因素分析:

八年级现有学生104人,2个教学班。2个班综合情况是130班、131班2班均有优秀生,并且他们的成绩比较高,如131班宋平、汤铭辉。130班的晏强等,但是后进层也很多,在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2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

3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

4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5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岳阳市平均水平

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

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早自习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5继续实行少讲多练当堂掌握的这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点讲解

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仪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高成绩。

另外,本学期对于历史学科将开展讲历史故事、讲历史评人物讲演、抗日救亡歌曲演唱会等活动,以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校园广播、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

三、教学时间安排:见附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1 第一课

2 第二、三课

3 第四、五课

4 单元复习测验

5 第六、七课

6 第八、九课

7 第十、十一课

8 第十二、十三课

9 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第十四、十五课

12 第十六、十七课

13 单元总结测验

14 第十八、十九课

15 第二十、二十一课

16 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17 单元复习测验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20 期末考试

四、教学总结及反思的要求:

及时写好教后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主要从学生角度、从发展角度、从个性角度思考问题,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6)班的历史课,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1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不是中考内容,让学生了解即可。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7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孔繁森先进的事迹,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

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解决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学生在改错环节中通过纠正错误结论,自发的感悟和体验自治政策的基础、前提与核心,从而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原因。

解决策略:通过对阿坝地区古代、近代各民族交往概况的归纳,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得出应该平等对待和团结各族人民,进而得出:唯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方能实现对各民族的充分尊重与真正平等。

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及五十六个民族图片。学生进入教室,观看视频或聆听歌曲。让学生从歌曲中感受民族团结的气氛,创造出学习本课的良好情境。引入“猜一猜”:

设计“民族知识小竞赛”组织学生自由抢答。看少量民族的图片,初步了解各个民族的基础情况。(对下面的教学活动产生好奇)。在自由抢答的这一环节中,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令学生心情放松,激发学习的兴趣。新课学习民族区域自治

提问:通过看图片,谁能在课本中快速找到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

讲述:自秦朝开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便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频繁迁徙、相互融合至今已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下面让咱们走进阿坝,来进一步了解新中国的民族关系吧。阅读材料并得出如下结论:汉族人口多,少数民族多,一些少数民族聚居而大部分民族杂居在一起。

阅读课文第一段并回答: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通过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训练其阅读的能力,同时紧密联系课本,让学生体会到课本所述的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新课学习投影展示: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内容。

提问:我国还建立了哪些级别的自治地方?大家齐声回答

投影展示: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教师点评并对建立自治地方的情况作简要补充,以突出其广泛性。

课堂活动:设计虚拟人物小明,让我们跟着他到少数民族地区走一走。

出示图片1,同时提出问题,教师总结指出:这样是为了体现我国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出示图片2:提出问题:教师总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相当于彝族的新年,也就是我们汉族的春节,所以会有三天的假期。

出示图片3:教师总结:这就是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小明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太好了,想怎样就怎样?同学们认同吗?对了,小明的这个想法可不对。通过跟小明的这趟旅行,同学们对民族区域制度有什么认识吗?

学生说出:“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并回答: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依地图回答五个自治区的建立情况。

学生就图片进行讨论,回答。

通过名称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明确该制度的名称、地位。

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初中地理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

通过对图片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对各类资料的使用能力。

在讨论和发言中引导学生自主得出当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到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通过辨析,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热情,并藉此深入理解这一政策。

新课学习出示图片: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多媒体展示: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一批国家重点项目。

学生观看图片依据讨论结果,你能从中得出我国政府实行的又一项民族政策吗?

点评后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可知:各民族共同发展为我国又一项基本国策。

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学生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得益于政府重视,给与政策保障和多方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采用分组学习,自选材料的方式,以学生为本,尊重其兴趣爱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合课本与视频资料,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课堂小结讲述:今天通过与大家的游历和资料整理,我们共同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大家是否也掌握了我国的民族政策?

活动:请大家欣赏下列少数民族的歌曲,看看反映了哪一民族的生活写照?学生自主发言,回忆本课所学知识,并从众多词汇中发现本课民族团结的主题,进而得出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学生可在本环节中自主回忆所学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本课主题。拓展做练习题练习巩固课后延伸提问:民族团结的事业需要大家来维护,你能举出更多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共同发展有贡献的人物吗?学生自主发言或课后查找。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

教学设计小结:

本课设计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在教学各环节设计的过程中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情感的培养,力争在教学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习在情境中步步延伸,最终实现三维目标。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8

一、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叙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内容安排注意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着力克服内容的“难、繁、偏、旧”,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有所提高,期末质检成绩优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新中国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以及新中国的曲折的外交历程。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细节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7、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