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百数表课件

发表时间:2023-12-26

百数表课件。

新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时会用到的教案和课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细心地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是评估和总结教师工作的基础材料。那么,如何根据课件来编写教案呢?不用担心,你可以信任我们的我们!我们已经为你撰写了一篇题为“百数表课件”的文章,希望你对本文感到满意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

百数表课件 篇1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以及摆一摆、解决问题等。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四、学情分析

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因此,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学会十进制计数法,能认、读、写百以内的数,知道这写数的组成(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数的大小,能说出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注重的是将数的组成与数的计算建立起联系,让学生能结合现实情境,通过数的组成来进行口算。我个人认为本单元教学中要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十进制计数法;二是要重视数感的培养。

五、教材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100以内数的认识涉及的十进制、位值制概念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妥善解决好这一矛盾,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教材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找到,而且品种多样。在呈现方式上,教材采用了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图片、有表格、有实践活动、有游戏等。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为了使学生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教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如在数的组成、读书和写数的教学中,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具来弄清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考方法的获得。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六、单元教学建议

1、抓住基本概念,切实掌握数的意义。

如教学例4时教师可通过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来理解数位的意义:

(1)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24,并说一说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着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让学生明白:2个十在十位上用2个珠子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用4个珠子表示,引导学生理解个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一,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然后借助计数器正确地读写24。

2)可通过对比操作24和42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写完24后,可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拨珠表示42,在读写出来后,引导学生来对比24和42中的4和2各在什么位上?各表示什么意义?从而加深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例9还是比较数的大小,只是一种模糊的比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两个层次来把握教学。

(1)先只出示金鱼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教学时可以先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直接用红金鱼和花金鱼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再用花金鱼和黑金鱼比较谁多谁少,从而得出红金鱼最多,黑金鱼最少。引导学生说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引导学生说出48比10多得多,10比48少得多,15比10多一些,10比15少一些,从而达到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

3、用好直观化、结构化的学具。认识数离不开直观的学具。例如,例1中呈现的一堆“小棒”“第纳斯”木块等,直接用眼睛看不出是多少,但可以把这些学具“结构化”:10根一捆、10个一列,强调“十进制”,这样的直观“结构化”的学具就能使学生一眼看出小棒的数量,感受“十进制”。

4、切实组织好实践活动。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诸多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

七、分课时说教学重难点

“数数、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数出物体的数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是体会十进位值制。教学中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意义。“读数、写数”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会读写任意两位数,难点是由直观到抽象,读写两位数。教学中可以通过摆小棒、拨珠子等活动,沟通小棒与计数器的关系,使学生感受研究问题的方法。“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难点是能灵活运用百数图中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借助计数器、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百数表课件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部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内容,下面我着重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应用题部分是这一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也是这一部分的难点所在,因此,我们要通过复习和比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使学生弄清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从而为中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思想上都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态度上都很严谨认真,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但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应用题的分析、解答能力较差,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成绩虽然有所攀升,也不是太尽人意。

3.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心理特征,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在解答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2.沟通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建构使知识系统化。

能力目标: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依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在本小节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熟悉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解决简单

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练习,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 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形成技能。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举例说明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巩固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然而数学复习课就内容本身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在导入环节中, 我力争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事入手, 通过看广告片、观察矿泉水,引导学生从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1.欣赏:美丽的千岛湖和农夫山泉广告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这么美丽的风景区是哪里?(千岛湖)那里不仅风景优美,还有一个我国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

2.观察:

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瓶来自我国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浙江千岛湖的农夫山泉矿泉水,请你仔细观察这瓶矿泉水。

3.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数学信息

师:能说一说课前你们都了解了哪些关于农夫山泉的数学信息?

(二)整理与复习:

通过上面环节的教学,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本环节中,通过猜、测、量、算,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险,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补充缺漏,自行对知识进行内化,既巧妙地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又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1.在生活实际问题当中,探究、巩固数学知识。

师:老师喝去了一些矿泉水,还剩下这些(举起手中的瓶子),请你猜一猜,还剩下这瓶水的几分之几?

学生进行估算。

师: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猜对了吗?

学生交流测量方法。

方法一:测量。

学生操作后得出:满瓶矿泉水的高度是20厘米,剩下水的高度是4厘米,剩下的占这瓶水的了1/5(20%),喝去了这瓶水的4/5(80%)。

方法二:用量杯量。

教师示范操作,用量杯量后,看一下是多少毫升?

现在谁能计算出还剩下几(百)分之几?

那么喝下几(百)分之几?怎样计算?

一边交流,一边板书:

① ② ③

一瓶水550毫升 喝去440毫升 剩下110毫升

④ ⑤ ⑥

“1” 4/5(80%) 1/5(20%)

小结:求喝下几(百)分之几和剩下几(百)分之几…… 这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几年来教学新、旧两版教材的经验,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总结方法,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意在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效地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减少指令性成分,多些实际演练。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设计一道“开放性”练习,虽然只围绕着一瓶矿泉水带来的几个数学信息,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筛选、学会思考、学会整合,从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自己解答。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些应用题的结构,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沟通了各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过交流,让学生拓展性思维得到发展,能够灵活的转换数学知识,以便于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讨论、计算,得到了以下两组信息,现在老师要求大家从上述两组信息中各选择一条信息,再提出一个问题,组成一道我们已经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学生交流,教师调控。

如①+⑤喝去了多少毫升?还剩多少毫升?

①+③还剩多少毫升?喝去多少毫升?

②+⑤这瓶矿泉水多少毫升?……

四、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练习突破巩固“双基”、训练技能的局限,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算一算。

①工厂生产的矿泉水合格率是99.8%。如果有80瓶是不合格产品,那么这一天共生产了多少瓶矿泉水?

②矿泉水现在每瓶成本1.5元,比原来降低了25%,如果工厂按每天生产20000瓶计算,可以节约成本多少元?

③工厂降低成本后,为答谢广大顾客,决定开展“买四赠一”活动。如果矿泉水原来每瓶卖2元,那么优惠了百分之几?

在算一算的过程中,学生当了回质检员、成本核算员和销售员,他们俨然是在为公司解决生产和销售中的实际问题,小小的心灵多了些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

2.想一想。

学校组织大家去春游,如果我班同学每人各自买一瓶矿泉水,单价是2元。如果整箱买:小箱12瓶可打九折,大箱20瓶可打八折。请你们小组合作,设计购买方案。

创设开放性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并让学生选择相关信息,设计购买方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渗透了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不同层中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是既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为下一步进行探究的必要条件,既突出重点,又有助于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整理与复习

① ② ③

一瓶水550毫升 喝去440毫升 剩下110毫升

④ ⑤ ⑥

“1” 4/5(80%) 1/5(20%)

五、教学效果预测:

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重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始,我引导学生从农夫山泉广告和矿泉水瓶的标签中收集信息,为全课展开预设铺垫;课中,和学生一起,在估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并让学生合理选择获得的信息编成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梳理;课尾,再让学生利用提供的信息设计矿泉水的购买方案。全课信息展示丰富多彩.增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新鲜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我力争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利用正确的评价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除此以外,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助和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教学,相信课堂效果一定会很好!

百数表课件 篇3

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教学常给人一种脱离生活、枯燥无味的感觉。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本节课侧重以下尝试:

1、以情境促探索:

创造性使用教材,本课时将教材例题、练习设计相互渗透结合,实现“大变脸”。创设“超市”总情境,让例题教学、巩固练习融于大大小小不同情境中,以情境贯穿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在情境中自然而然产生计算的需求,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活动的组织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2、以多样促提高:

针对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思考性、综合性,努力尝试练习设计多样化。如在针对性练习部分设计“鞭炮游戏”,将近20道的口算练习融于游戏,在有趣、好玩的游戏中,学生自觉巩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口算方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多样化练习设计,让学生在新鲜、自由中自主吸收新知识,理解体会“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种算法,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口算技巧,实现其口算方法的“相对”优化。

3、以平静促回忆:

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坐正―闭眼―静心―思考―回忆”来回顾本节课学习收获及体会(师只做旁白复习提示),培养平和心态,实现课堂教学的动静有机结合。(本环节借鉴语文课的写字坐姿要点,做过实验,自以为很得意!)

本节课亦存在疑问和思考:

1、有生议论“超市”图片非平湖兴联兴超市(网上下载),有条件力争实地拍摄再进行处理;

2、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算出百位上的数与这个数的积,再在后面加上2个0,此做法是否可以理解为4×2=8,所以400×2=800;

3、对于开放题的“生成”资源处理不够及时、恰当,看来我的课堂“教学机智”待进一步加强;

4、要加强自身的数学语言的训练;

百数表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23~24页的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卡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引入

1、回忆:什么叫百分数?

2、下面各题中,哪一个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学校合唱队人数是腰鼓队人数的百分之几?

3、口头列式解答

(1)4千米是5千米的百分之几?

(2)5千米是4千米的百分之几?

学生回答后,师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简单回顾就知,勾起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回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便于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探究新问题。】

4、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观察你身边发生的事情呢?在生活中水结成冰,体积有什么变化?”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回答出问题“体积变大”。

师追问:“有谁知道为什么体积变大吗?”

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课外学习能大概说出原因,教师不做细说明。

多媒体课件出示:用45立方厘米的水,制作冰块,结成冰后,体积约是50立方厘米”。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百分数问题?

生1: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生2: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学生自己解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寻找数学题材导入新课,不但可提[迷你句子网 WwW.jzd365.com]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觉得数学问题是那么的鲜活,形成问题意识。】

二、相互合作、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问:“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课件完整出示题目。师:谁能解决

这个问题?(学生审题,独立思考。)

2、讨论分析

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下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

3、

汇报交流

(1)指派代表结合板书说说对“增加百分之几”的理解,教师适时的补充说明。

水的体积

45立方厘米增加?%

冰的体积

50立方厘米

“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比水增加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此题的等量关系式:

冰比水增加的体积÷水的体积 =增加的百分之几

(2)每组指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解题思路,到板前边叙述边书写,展示给同学们。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

方法A:(50-45)÷45 方法B:50÷45≈111%

=5÷45111%-100%=11% (或111%-1=11%)

≈11%

让学生说说这两种解法的思路,然后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方法A: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B: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比较两种算法,教师补充说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那种算法解题都可以。

4、质疑,深入探究。

“把这50立方厘米的冰,再化成45立方厘米的水,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百分之

几?是11%吗?”

学生可能会有疑惑,答案也不统一。

再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画图探讨,并且只列式不计算。

学生通过画图,分析出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是减少的体积与冰比,用减少的体积除以冰的体积就能求出问题。再与前面的算式比较得数一样吗?学生经过分析,发现除数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除了让学生理解“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还让学生明确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不是一个数,因为他们对比的量不同,也就是单位一不同。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习的内容向纵深方向发展。】

5、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师:刚才的学习内容,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知识:百分数的应用一,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答这类题目的?

主要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1)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2)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即100%,根据所求问题把两者用减法计算。

师:如果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设计意图:在学习内容即将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反思与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看书——讨论——演示——质疑——释疑”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解决问题,强化认知

1、选择

(1)实际产量比计划多15%,表示以( )为单位 “1 ”

A 实际产量 B 实际比计划多的产量

C 计划产量 D 计划比实际多的产量

(2)90千米比80千米多百分之?正确算式是( )

A (90-80)÷80 B 90 ÷80

C (90-80)÷90 D 80 ÷90

2、你认为对吗?

(1)如果牛比羊多25%,那么羊就比牛少25%。( )

(2)实际比计划节约百分之几表示:实际比计划节约的占计划的百分之几

3、我会解决问题

(1)我校去年一年级招新生300名,今年一年级招新生420名,今年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简要预测学校的发展前景)

(2)十一将至,美声家电城做促销活动,原价220元的电饭煲现在只售价160元,电饭煲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

教师结合现实生活叙述各题条件,同时课件出示。先找同学分别说出“增长了百分之

几”和“降低了百分之几”的意义,再让学生独立或小组解答,然后各个小组派代表讲解,最后集体反馈结果。

【设计意图: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进行情感教育。】

四、自我小结、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学生自我总结)

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1)先求一个数比另一

个数多(或少)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2)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即100%,根据所求问题把两者用减法计算。以后遇见类似的

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抓关键句、画线段图、找数量关系式等方式来寻求解答问题的办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重温本课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

五、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一)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水的体积 45

立方厘米 %

冰的体积

50立方厘米

增加百分之几:冰比水增加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方法A:(50-45)÷45 方法B:50÷45≈111%

=5÷45111%-100%=11% (或111%-1=11%)

≈11%

减少百分之几:水比冰减少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百数表课件 篇5

一、“以学为中心”的先学后教课堂,倡导从学生现实的学习状况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作为学习的起点,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建构、自我发现、自主提升的机会,真正实现依据学的进度来展开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进行了预习,内容有:1、你会口算下面各题吗?20×3200×3我是这样想的:比一比,这两题计算,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我的提醒:2、螃蟹每千克29元,买6千克螃蟹,200元够吗?你会怎样估算?写一写你的思考过程。我的提醒:

预习时主要借助几个核心问题作为编制的主线,设计贯穿整个预习活动的内容。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指出: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所以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独立思维的能力。每个导学问题都充分尊重不同儿童对问题的原创性思考的价值,旨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探索用多样化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异中求同,在变化中感悟不变的数学本质。在回顾反思中提供“我的提醒”栏目,可以是对学习过程不明白地方的质疑,也可以是受到别人方法启示后的反思总结或发现的一些新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真实问题进课堂,带着未知问题离开课堂,让学习贯穿整个学习历程之中。

二、聚焦差异资源,展学显本质按常规教学,一节课,学什么,似乎教材中都已经有了较为详尽的安排。然而,当学生充分展开思考、自主学习之后,他们的`学习进程未必就完全按照教材的框架来设定学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完全由教材、教师所一厢情愿的限定,而是结合他们各自的预习导学单中所思所想,要充分把学生的想法作为学习资源、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一)数据统计分析及教学对策在全班45人预习情况下,统计学生对口算、估算的预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口算正确率达100%。呈现以下三种典型算法:(1)利用乘法意义“几个几相加”进行口算有11人;(2)利用已有乘法口诀经验进行口算,2×3=6,所以20×3=60,200×3=600有28人;(3)根据0乘任何数得0的规律进行计算有4人;(4)借助竖式笔算有3人;统计分析及对策:学生对整十、整百口算方法都具备一定的学习经验,只是他们观察思考的视角不同。但不表示全体学生都对口算的算理有清晰而精准的认识,所以,基于这样的预习结果口算关键引导对算理的充分理解上,同时加深对算法的掌握。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中教师要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以上三种典型口算方法都是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展示,他们不拘囿于教材中固有的思维模式,更凸显儿童个性化的自我解读,教师如何将学生各自个性化方法“和谐共处”,且促进学生理解口算的本质算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展示不同的方法,并能让学生敞开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在交流、沟通、比较、辨别中,学生能自主对不同方法进行整合和再加工,甚至调整、修改、否定原有的模糊思路,真正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合自身理解的一种方法。在这样的选择、判断、再次厘定过程中,实则是学生学会自然而有效的一种思考方式,他们会逐渐形成整体认知,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各种思路。这样的教,真正立足儿童已有的“学”,为了“学”,丰富“学”。

2、估算中的典型和错误思路。错误思路:(1)先精确计算出结果,再对结果进行估算;(2)将29看作20进行估算,对估计结果不能正确分析,从而得到合适结论;(3)不理解估算意义;估算虽然已经先学,但从数据分析来看,学生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课堂中交流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就题论题上,而要深入剖析估算的意义、价值、作用、方法。此时,教师要充分基于预习单中估算出现的正例、反例作为学习资源的重要内容,同时渗透对估算学习方法的指导,即教师在教学生思考、研究的估算路径,也为学生提供课堂交流的主要线索。这种基于预习单中问题基础上的适时、适度地点拨、引导,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从本质上认识估算的意义、价值、方法、作用。这样的教真正服务学生先学中的问题、疑惑、困难,有效点拨他们思考中的疑点,不遮蔽、替代学生的学,充分暴露、展示、直面学中的问题,直至明晰、理解、洞察、领悟。

百数表课件 篇6

一、用口算来回顾百分数的知识。

二、激发兴趣,唤起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上课伊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所以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如何理财(合理利用自己的零用钱)为切入口展开。近来全世界的范围内发生了金融危机,使得很多人的财富减值。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财富不减值,或者是少减值,甚至升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能否有自己的方法使自己的财富保值?我相信,我的这段话一定能抓住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的传授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学习就失去了味道。同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的教材设置做了适当改动。

三、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出示例题(教科书P41页)咱们就以笑笑的300元为例,如果你有3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在这里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出示问题,就是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于是,本环节我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就是想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

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通常能提出三类问题

第一类:存一年有多少利息?

第二类:存三年有多少利息?

第三类:存五年有多少利息?

第四类:存活期一年有多少利息?

如果学生提问不全,则老师可参与提问。第一、第四类问题可让学生直接列式,这样既复习了旧知,也为下面难点的攻克做好了铺垫。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三类问题,同时引出课题: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遇到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帮助,同时也鼓励学生做完后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桌分享,如果不会也可向别人请教。这样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充分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我继续沿着抗震救灾这一主线设置情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1、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李老师把20xx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税率为20%。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

3、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三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

第一题的情境设计为希望工程捐款,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题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对本课例题的理解程度。第三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在合作中发展,体现数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加注重在数学课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使数学课堂凸现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孩子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