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北师大语文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5-01-06

2025北师大语文五年级教案(精华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1

修鞋姑娘首先,我说一下对教材的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作者服务,起初受到作者的猜疑,最后作者被深深感动的故事,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

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先写作者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接着写修鞋的经过,最后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寻找修鞋姑娘,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重点写了“修鞋”和“付钱”两部分内容。

根据我们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以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为指导,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的优秀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其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人物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活用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我把整个教学程序分为三环节,下面,我就这三大环节详细地说一说:

一、导入新课,预习探究。(一起合同网 WwW.hc179.Com)

1、导入新课。上课伊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修鞋”,让学生结合经验谈一谈对路边修鞋人的印象,引出课题“修鞋姑娘”。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话,再与本课的主人公修鞋姑娘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深入阅读文章的兴趣。

2、预习探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根据课文先写寻找修鞋姑娘,然后写修鞋的经过,告诉学生这种写法叫倒叙,并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这样把课文的学习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环节二、品读体验,合作交流。

老师以“这究境是个怎样的姑娘,值得我走遍长街寻找”一句过度到这一环节。按照前面分成的"修鞋“和”付钱“两部分来品读学习。

1、品读”修鞋部分。这一部分抓住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和作者对待姑娘态度变化两条线索来学习。这样设计是因为本文中对修鞋姑娘的描写是重点,要重点品读,而作者态度的变化也从侧面展示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心灵,抓住这两条主线,也就从要本上理解了姑娘的品质。

(1)、画出描写姑娘的语句并交流。老师引导品读重点词句,并感悟“真诚”。

北师大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2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鲸的进化过程。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资料。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

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鲸)板书课题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有关鲸的资料并说一说。

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而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笔下鲸的一篇文章,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有关鲸的那些知识,打开课本。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初读课文、生自由读全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概括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等方面知识?

外形特点:大、重、长

板书:

类属:哺乳动物不是鱼类

种类

生活习性

3、给同学们复习目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出示说明方法:{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二、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全班朗读第一自然段

想一想作者介绍鲸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大家说鲸大、重、长)师板书:并画出有关语句。

(2)学习说明鲸大的句子。

出示课件句子: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理解:的鲸有多重,的象(有5000公斤)鲸是大象的几倍?(32倍)点击答案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体会?(鲸是非常庞大的动物)

(女生读)

男生评

(3)学习说明鲸重的句子。

出示课件句子: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全班读句子。

找出表示具体数字。

小结:运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这种说明方法就是(点击答案)

这样写有什么体会?(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重。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请个别学生读

(4)学习说明鲸长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理解:我国曾经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这是真实的事例,作者用这个真实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什么呢?(鲸很长)这种说明方法就是举例子,作者在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同时,又运用了哪些数字?(四万公斤、十七米)(点击答案)

进一步理解:用鲸的一条舌头与十几头肥猪比较,一头肥猪有300斤十几就有5000斤左右,说明这头鲸的舌头很重,“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师画“ 。一个同学表演摸门,用人的高度跟鲸嘴高度比,这是纵向比“用四个人围着桌子的宽度跟鲸的嘴的宽度比,还显得宽敞。”这是横向比。它的嘴巴相当于我们的客厅。所以又运用作比较的方法。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把鲸重、长、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同桌互相读互相评,读出体会来。

师范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课件第二自然段内容

(2)学生质疑

(3)师生解决

理解“哺乳动物”(初生幼儿靠吃母体的乳汁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所以鲸属于哺乳动物)

板书:哺乳动物不是鱼类

我们生活还有哪些哺乳动物呢?

这些哺乳动物都是生活在陆地上,鲸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又能适应海洋生活呢?

演示课件:鲸的进化过程:陆地的鲸-浅海的鲸-海洋的鲸。是啊!鲸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你们看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它跟牛羊的祖先一样有角、有腿、有尾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它们的前肢后肢和尾巴变短了,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海洋的生活。那么鲸的进化过程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呢?(不是的)

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很远的古代、后来、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

理解:“很长很长的年代”可以理解为多少年(50年、200年1000年)鲸的进化到底多少年(点击5000万年)老师学生提供“鲸的进化”网站。5000万是多少世纪(50万个世纪)人类有5000年的历史,是人类1万倍。鲸的进化历尽了艰辛的环境折磨才有今天看到美丽的鲸。点击鲸“适者生存”(鲸适应了环境才能生存到现在)同学们每年非法捕杀鲸达1百多头鲸。目前鲸几乎到了面临灭绝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练习朗读,想读就站起来读。

老师范读.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有关鲸的一些知识,而且懂得说明事物的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去介绍一些事物呢?这事物可以是人、动、植物、建筑物,也可以创意地写。

北师大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样逐层深入地提示课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学习本文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

找一些有关中法友好往来的文章。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心愿”的意思是会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课文写谁的心愿?

(写一家普通的法国人和中国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

3、是个什么样的心愿?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自学新词。

四)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写我与一位法国小姑娘的对话,说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国迷。

第二段:(18--20)写小姑娘的爸爸两次去中国,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使全家人都爱上了中国。

第三段:(21--29)讲作者与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第四段:(30)写修一座友谊的长桥,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2、“这是人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这句话是怎么理解?

3、哪些词语表现法国小姑娘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纯真和朴素的?

4、“闪耀着欢乐的光”说明书了什么?

5、从小姑娘的回答说明书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国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现了什么?

8、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课堂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2、抄写生字、新词。

北师大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4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北师大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

2、了解卢茨朗格在奥运金牌面前的做法,感悟他无私帮助对手、追求公平竞争的精神。

3、能够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看法,并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

教学重点:

通过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看法,理解奥运精神,崇尚人物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检查读书。

1、2008年,在首都北京,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我们也增长了许多的奥运知识。今天的课文,就是发生在奥运赛场上的真实故事。齐读课题。

2、检查词语,重点理解:非同寻常、甚嚣尘上、谬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2、汇报;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不懂问题

估计问题可能有:卢茨朗格为什么要帮助对手欧文斯?“卢茨?朗格早已在心中把他的金牌熔掉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欧文斯只需跳7.15米就能通过预赛?为什么夺冠后第一个向欧文斯祝贺的是卢茨·朗格?……

三、精读重点部分,了解做法发表看法。

师:在金牌面前卢茨朗格为什么要帮助欧文斯呢?这是我们许多人心中的疑惑。我们先来看看卢茨·朗格当时是怎样帮助欧文斯的。

感悟卢茨、朗格帮助了欧文斯

1、学生容易直接说到第五自然段,相机出示

他走过来,拍了拍欧文斯的肩膀说:“你闭上眼睛都能跳进决赛。你只需跳7.15米就能通过预赛。既然这样,你就根本用不着踩上跳板再起跳。你为什么不在离跳板还有几厘米的地方做个记号,而在记号处就开始起跳?如果这样,你就无论如何也不会踩线了。”

估计学生能理解到“鼓励欧文斯——闭上眼睛都能跳进决赛”和“告诉欧文斯技巧——在离跳板几厘米的地方开始起跳”两个方面。

板书:闭上眼睛都能、做记号。

2、卢茨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这些话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补充出示

联系上下文思考:卢茨·朗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这些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自学后交流

(1)卢茨朗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①学生容易谈到:卢茨·朗格第一次就跳出8米的成绩,欧文斯两次试跳均犯规,第三次试跳再犯规他将被淘汰,冠军就非卢茨朗格莫属了。

谈到欧文斯的情况时,自由读,体会欧文斯着急的心情。引导:欧文斯是一位田径天才,为什么现在这样紧张?

谈到卢茨朗格的情况时,出示:只要欧文斯被淘汰,可以说在决赛中冠军就非卢茨·朗格莫属了。

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只要……就”可以感受卢茨朗格与金牌只有一步之遥)

②学生可能会忽视现场十几万观众对卢茨朗格的期待。如果学生谈不到,师引导:当时比赛现场是怎样的情况?

小结:面对可能带来无数荣誉与希望的金牌,面对十几万德国观众的期盼,卢茨朗格是这样说这样做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齐读第五自然段。

(2)卢茨朗格这些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容易谈到这些话使欧文斯恍然大悟,调整了心态,心情平静了,发挥了应有的水平,获得了冠军。

引导(谈到则省去):你们知道吗?这段话对欧文斯产生的影响还不止这些。出示欧文斯在比赛场上的`图片:这项冠军是欧文斯在奥运会上的第二枚金牌,此后他又获得了200米和4×100米接力两项冠军,创造了人类田径伟大的神话。

小结:卢茨朗格在自己离金牌只有一步之遥,而欧文斯可能无缘决赛的关键时刻帮助了欧文斯,我们不禁会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样想的呢?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看法

创设情境:孩子们,假如你是柏林奥运会赛场上的一名记者、一名普通观众,或者是一名运动员……亲眼目睹了卢茨朗格在比赛中的表现后,你有什么看法发表?或者有什么问题,请你向卢茨朗格提出来。

小组合作,展开讨论,然后全班交流【问题可能有:欧文斯是你的对手,你为什么要帮助他?我们都在企盼你夺冠,你忘记了国家荣誉吗?你为什么第一个向获得金牌的欧文斯表示祝贺(学生如果没有提到教师参与,适当补充资料)……理解的要点:公平竞争,真正金牌,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如果学生谈到“让金牌”、“友谊第一”则引导争辩,感悟奥运精神。】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卢茨朗格这种宽阔的胸怀,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更深深地感动了欧文斯。后来欧文斯在传记中深情地写道:(出示第7自然段)

齐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解决学生疑问。

引读第7和第5自然段。

2、1951年,欧文斯在柏林旧地重游,他又一次来到15年前曾给他带来希望和荣誉的巨型体育场,并向聚集在这里的数万名听众作了演讲。如果你是欧文斯,你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也可以写一写你对卢茨朗格做法的看法或是学完这篇课文的感想。

附板书设计:

鼓励

在金牌面前XX崇高

指点

北师大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6

用目光倾听知识与技能:

1、学会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倾听”,理解词意。

2、补充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二、自渎感知:

1、读全诗,说说读懂了什么?

2、指名分别读诗,说说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诗文,谈谈自己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找出相关的诗句回答、朗读。

三、交流评议:(说完就请人读出理解)

1、第一节:“用目光倾听”指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

2、第二节:“用目光倾听”指对人要真诚。

3、第三节:“用目光倾听”给人以温暖。(抓比喻句指导:“明亮灿烂”怎样理解?)

4、第四节:“用目光倾听”教会我怎样生活。

5、小结:再读全诗,联系生活,你们认为“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我究竟懂得了该怎样生活?(自渎、讨论)

6、指名回答,试着用上“真诚、倾听、千言万语”等词。(说完,就请他再读诗,加深理解)

四、总结升华:

1、学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2、现在,请你们在课题的“目光”前加一个词的话,你想加什么词?(“用——目光倾听”),在后面加一句话,你想怎样加?(用——目光倾听,————)

3、教师总结。

4、作业: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