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教案(实用六篇)。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1
这节课在我的最初设想中,学生们课堂上应该是非常踊跃,课堂气氛应该是非常活跃的,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会深受感染,从而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感人肺腑的大爱故事在学生们的心中似乎没有激起太大的涟漪,感天动地的父爱、母爱故事也没有引起学生们太大的共鸣。学生的反应似乎很平淡。当我问道“你们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时,班上只有一部分学生举手,而当我问及“谁会在父母生日和新年时给父母送上礼物”时,全班只有几位学生举起了手。
这堂课上完之后,我想了很多。应该说,此堂课之所以不够成功,一是自己课前对学生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不够了解,总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懂得上网,但上课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上网查找资料,也找不到相关的文章,从而影响了讲故事这个环节,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今后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情,也就是所谓的备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是出在学生们的情感方面,现在的学生感情太淡漠了。他们只是自私的享受着父母的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父母;只是纯粹的被爱,不懂得爱人。因此,再优秀的文学作品,再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无法打动他们,他们已经对许多美的情感、美的`事物无动于衷了。而一旦无法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的话,这些作品的教育意义也大打折扣了,语文的育人功能也无从谈起。而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过于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过于注重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即过分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的感情淡漠甚至麻木,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教育专家这样说:“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即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外婆的澎湖湾》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是一首曲调优美的抒情歌曲。歌曲为 4 拍 .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进一步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用具:电子琴、电子白板、打击器(碰铃、沙锤)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
1、 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个美丽的地方,他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6页,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师板书:外婆的澎湖湾
师:同学们美丽的澎湖湾给作者留下儿时美好的的回忆,
2、生自主学习。
白板显示:1、以你已有得的学习经验, 你从这首歌里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可以从拍号、强弱、速度、节奏、旋律、音乐标记等来分析)
2、 作者叶佳修简介
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我们八十年代爱唱的(乡间的小路 )(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湾)等等歌唱伴奏是叶佳修弹吉他演唱的。
师: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是叶佳修专为台湾歌手潘安邦而作的歌曲。这首歌背后藏著许多潘安邦与外婆的祖孙故事,他用真情唱自己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外婆的澎湖湾》,听听它是如何描述潘安邦美好的童年生活的?
三、学习歌曲
1、 初听范唱。1)、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2)、听完之后眼前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我们会产生哪些联想呢?
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4遍)(每个问题一次次抛出)
1)歌曲的意向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教师范唱)
2) 划分乐段,有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吗?
3)每段的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 (小声跟唱,注意口型)
4)有什么特殊的节奏?用笔标出来。
3、视唱歌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视唱歌谱。
4、 小声跟琴唱。
5、师生一起视唱曲谱。让学生理解切分音节奏作用于歌曲,使演唱更加完美。
师:切分音作用于歌曲中会给歌曲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声音如何表现?(短音弹唱,用顿音的唱法更能表现轻松亲切的情绪)第二部分出现的切分音呢?(动感、思乡之情)
6、生跟琴视唱。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北京天使合唱团表演的合唱曲《外婆的澎湖湾》
7、欣赏合唱《外婆的澎湖湾》
8、填词。(学生分小组唱)
(根据开始抛出的问题讨论、辨别、表现)
9、师示范,生听辨。
四、表现歌曲(分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师:歌曲的高潮在哪一段?我们可以用小乐器来丰富B段的情感。选一选哪些小乐器合适?(对比乐器音色及效果,定出伴奏节奏)
1、配伴奏。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想一想、编一编、试一试、辩一辩、 改一改,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创编节奏型。
(要注意不能破坏歌曲的美感,而要进一步完善它的美感。)
2、生小组讨论。
3、分组用演唱的方式汇报讨论的方案 。其余小组评价。
4、、小结。
师:把你大脑中的晚风轻拂澎湖湾的情景画成图片,拿起打击乐用最美的声音表现这首台湾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
四、拓展
说起下面我们来聆听两首校园民谣的歌曲,一首是先前提到的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另一首是罗大佑的《童年》再次感受其清新流畅、旋律动听、易于哼唱的特点。
欣赏: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和罗大佑的《童年》
小结、校园民谣有什么风格特点?
速度中速,歌词都以叙述回忆为主。
这节课即将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今天的音乐体验你参与了多少?
思考:今天的音乐课你参与了多少?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学的?
请写在你的卡纸上。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3
音乐新课程要求教师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方面课程目标设置,其目的无疑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基于对新课标人文精神的理解、思考,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新理念、新目标的应用,学生的反应、课堂效应等等。我认为:既然音乐是非语性的,那么,对音乐的理解教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必然是五彩缤纷的。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整个过程中,努力做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中的`音调、节奏和词曲的结合都具有通俗音乐的特点,赋予歌曲浓厚的时代气息,是中国原创流行音乐史上崭新的一页。歌曲在旋律和歌词上都没有特别大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带有通俗音乐的旋律,体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学生对于通俗音乐比较容易接受,因为旋律易于演唱,在听过几遍后就熟悉了曲调。歌词的含义很明显,所以两者结合,学生乐于学习,也乐于表演,教学效果明显。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4
一、 教学内容:
欣赏、学唱《外婆的澎湖湾》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学习《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四首歌曲,使学生深刻感受要怀着干恩的心对待生活、对待亲人、朋友、以及陌生人,让学生充分明白社会是个大家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能学会《外婆的澎湖湾》,并动情演绎《外婆的澎湖湾》 。
三、教学难点:
1、教师用自己的语言以情感人,以达到让学生明白用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人的目的。
2、《外婆的澎湖湾》歌唱、动情演绎。
四、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进教室(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一)、师生问好!
(啦啦歌) 1 5 1 5 ︱ 1 5 3 5 1 —︱ 3 3 3 22 2 ︱ 2 1 2 3 2 —︱老 师 老 师 老师您 好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1 5 1 5 ︱ 1 5 3 5 1— ︱ 3 3 3 2 2 2 ︱2 1 2 3 1— ‖ 同 学 同 学 同学们 好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二)、新课教授:
导入:在上课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管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生答。除了姥姥我们还称呼什么?对外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我梦见外婆了,外婆没有变,一如往日的温暖亲切,慈爱的看着我。在老家的厨房煮好饭,默默地等着我,感觉还是跟以前一样,一样的温情,一样的依赖,一样的笑脸,一样的容颜,(哦,不,应该说是更加的年轻了,梦见外婆真好。)同时,我也想起那首歌唱外婆的歌,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想听吗?板书《外婆的澎湖湾》。
提问:
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外婆吗?和外婆的感情好吗?
1、欣赏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1)聆听歌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当你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感受?
(2)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外婆吗?和外婆的感情好吗?
2、再次聆听歌曲,看看歌曲分为几个乐句?
3、分析歌曲
作者:叶佳修
速度:中速
拍号:4/4拍子
4、重点节奏
5、重点句型
6、学唱歌曲
哪位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外婆的澎湖湾》?
她读得真棒,让我们带着对外婆的感激之情一起来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1) 随琴唱乐谱 (师弹一句,生唱一句)
(2) 随琴完整演唱乐谱
(3) 加入歌词演唱
(4) 有感情演唱
(5) 随伴奏有感情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3、歌曲学完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首歌曲是表现了谁和谁之间的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4、是的,这首歌曲非常好的表现了我和外婆之间隔代亲的这种深深的依恋。其实,歌曲的创作和 写文章一样,都是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有一年3.15晚会上,晚会最开始的那首歌名叫——《天亮了》,这是歌手韩红自己创作并演唱的。动人的歌声背后,隐藏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并用这个故事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歌。大家想不想听啊!
播放《天亮了》
请同学们说一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是的,我第一次听这首歌并不很痛,然而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呢,我每听一次就会不由得哭一次,听了这首歌我就觉得人世间再苦再难比起小子灏来都不算什么了。现在,潘子灏生活在韩红的关爱之中,但是,留在他心灵的创伤却并没有愈合。让我们为他祈祷,祝福他天天开心,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每一天。上节课,我让大家查一下另一首歌曲《感恩的心》的创作背景,谁起来说一下?
同学说创作背景:(自己收集的资料)
5、请欣赏感人肺腑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的享受着每个人的关爱,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关爱、师生的关爱以及像子灏这样得到的陌生人的关爱,让我们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我们再欣赏一遍,请会这首歌的同学一起轻声唱并一起做手语。
6、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我们的家人、朋友和他人。 “孩子们,我们都是幸运儿,就是有或多或少的一点不如意,比起潘子灏来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学会感受幸福,感受爱,更要学会爱他人,帮助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请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六、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和学习了《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以及《让世界充满爱》,我们明白了要用感恩的心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请同学们爱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好了,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放《让世界充满爱》送学生出教室。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5
今天,尝试着讲了一节口语交际课《让世界充满爱》,以前没有系统的讲解过,所以对这堂课没有信心,一堂课下来,收获很多。
这堂课主要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和他人沟通交流,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总的来说,这次的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投向了班级里的同学,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涤,也得到了升华,改变了以前的鄙夷与傲慢,代之以慈善和关心。尤其是看到一些失学儿童的图片和文字时,可以很深切的感受到孩子内心的震撼,对比自己的人生,他们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富足与快乐,并从内心里珍惜自己的幸福。
这项活动在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关心和同情心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反思如下:
第一,作为讲课者的我,没有把课堂真正放开让学生去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的不是很明显,教师参与的活动占据了很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活动中应注意这个问题,改变现在的这种局面。
第二,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能够比较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作为我而言,并没有完全融入这节课中,即没有完全放开自己,不会借助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让学生引起共鸣,我的课堂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改变比较死板的教学风格,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第三,从课堂有效性教学方面,针对某些问题的设置还需慎重,哪些问题的提出值得讨论,哪些不值得,考虑的缺乏全面,课后,高老师说的很对,针对问题“在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对你的关爱吗?他是怎样帮助你的?你有怎样的感受呢?”,其实没有讨论的必要性,在设置这个环节上,其实我也是考虑了很久,因为班级里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拘束,再加上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个环节来缓解一下紧张的教学气氛,但从课堂的有效性角度确实没有讨论的必要。
第四,从我自身而言,除了刚才所提到的感情不充沛,拘束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讲课时语速较快,没有抑扬顿挫感,听完苏艳彦的课以后,感触尤深,它能让每个字都落在孩子们的心上,激起他们内心的涟漪,和他们产生共鸣,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并改正。
值得欣慰的是,这节课中孩子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计,尤其是在仿写句子时,孩子们能够一气呵成,可能和平时的阅读、练习有关,期待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表现,也希望通过这节课,孩子能够落实到实践中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不再木然的面对周围的世界!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6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什么是爱?爱是什么?我想这是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而今天在这里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世界充满爱》。
爱,是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起点,生命永恒的主题。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人们都歌颂着爱,渴望着爱。古人说:“仁者,爱人”;现代人说:“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生命的旅程,因为有了爱的陪伴而美丽。
爱,有很多种形式:暖人心房,细致如微的亲人之爱,同甘共苦、有难同当的朋友之间;相濡以沫、致死不渝的恋人之爱,大众的宽广博爱,从政者的勤政爱民,工作的人们爱岗敬业……,每一种都给世界带来福音。
在我们身边,爱常常存在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父母的一句叮咛,同学的一个问候,都是爱的体现;朋友的一点帮助,老师的一些指引,都是爱的光华。在生命的轮回中,每一个爱的细节都让我们感动,每一次爱的行动都会让我们温暖。我们渴望漫游在温暖的真爱海洋中,无尽徜徉。
爱,是温暖金灿的阳光,普照大地的每个角落;爱,是清澈甘甜的雨水,滋润地球的一切生林;爱是天空,是博大而纯净;爱是大海,浩瀚而开阔;爱,是人性的至高点;是情感的交流,是灵魂的触碰。没有爱的生命是脆弱的,因为它缺少了生命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