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小学教学教案详案范文

发表时间:2024-10-22

小学教学教案详案范文(必备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学教案详案范文 篇1

1、认识10个新单词,能写13个新单词;能写“亮丽的颜色、衣着、吸引力”等词;积累新的词汇。

2、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

3、理解窗外安静句子的意思,注意新鲜句子。

4、根据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讨论校园中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

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

教学的困难

体验描述窗外宁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在上课之前,学生们被要求收集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和习俗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个节

1、对话和数据共享介绍

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装和习俗。请看屏幕(显示课件:各民族图片),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民族介绍给你。

(学生选择自己要介绍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介绍民族服饰和风俗的特点。(老师在课文中介绍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

2、五十六个民族,像五十六个花朵,在祖国的土地上盛开。在中国西南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民族。他们一起生活和工作。他们非常高兴。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学校的名字吗?——绿色大树下的小学。是的,今天老师会带你去这个小学看看。(黑板文字标题:绿树下的小学)

2、首先阅读课文,自学单词

1、老师的阅读模式。听清楚语音后,请仔细听并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应自主阅读课文,根据自学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播放课件《自学小技巧》)

自学小贴士:

(1)标记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新单词。

(3)阅读课文。(重复你不能流畅阅读的地方几次。)

3、团体合作与交流。

在小组中,他们互相检查对方的读写能力,交流读写方法,独立练习写作,并与老师进行交流。

4、整个班级应该互相交流,老师应该给予指导。

再次重读课文,理清上下文

1、请逐段阅读课文,并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义。

2、学习反馈:(展示课件)

首先写课文(在去学校的路上,去学校);然后写(课上和课后);最后写(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承运巩固练习

开放“基础训练——小学绿树下”,让我们一起通过考试吧!

诉类总结

在这个班,学生们就像在那棵大绿树下的小学生一样认真。我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生词,并且整理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绿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乐趣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部分B

一、新课程的引进和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够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感受一下大绿树下的小学的独特魅力。

二世。汇报与交流,深入探索

老师: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让我们与你分享我们的发现。

(为了“美、团结、快乐、和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相机指导阅读。)

(I)欣赏小学大绿树下的美景

1、默读课文,在绿树下画出小学美丽的句子。

2、学生交换报告,教师展示重点句子,点击相机。

(1)“早晨,从山坡上,从平坝,从插满鲜花的小路上,来了……”(给我看看课件: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小学在绿树下,环境很美,非常漂亮。)

(2)“鲜艳的衣服使学校变得多姿多彩。”重点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丰富多彩”的含义。

小学教学教案详案范文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

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等)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 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 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应用建议: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小学教学教案详案范文 篇3

课前交流:

引导背诵赞美春天的诗词,感受春天的美好及诗词的魅力。

导入:

1、 揭示课题:板书 白鹭

2、 引导学生背诵关于白鹭的诗(要求学生把诗的韵味诵读出来)

3、 在你的心目中,感觉什么是诗呢?指名说说。

引导学生体会诗是精炼的,是美好的,是我们的国粹。要学会边读边想象(诗中要有画)

4、 导入:白鹭明明是水鸟,而大文豪郭沫若却说它是…..(引:诗)是……(引:精巧的诗),是……(引韵味无穷的诗)白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自读感悟:

1、自由朗读1----5自然段,想一想白鹭是什么样子的?

2、指名读描写白鹭样子的句子.

指导:怎样读才能让我看的清清楚楚呢?

再读,指名读(教师强调颜色和身段)

3、 出示幻灯:(白鹭)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对照图画来读。读出白鹭的美。

指名学生朗读。

4、 白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引导学生理解“适宜、身段、精巧等)

整体又给你留下什么感受呢?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它呢?

5、 引导读书:是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指名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评议。

6、 6---8 自然段是写什么的?自由朗读。

7、 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如果给画面起名字的话,你想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读是思考

8、 合作交流。

9、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1) 悠悠钓鱼者:引导学生说,加什么语言才能使图画更没呢?

朗读思考,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引导:蓝天、碧草、清水等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齐读再次体会。

(2) 悠悠嘹望者:帮助学生理解: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读)你认为它是在嘹望吗?(引导学生讨论,甚至是争论)

引导:白鹭的一种嗜好就能引起我们许多幻想,所以作者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 悠悠飞行者:齐读:你看到了什么?

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勃的一句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样改能用在白鹭的飞行上呢?

10、 出示图画:(几幅活动的图)这么美的白鹭,这么优美的文章,又能引起我许多幻想,我爱上了

齐读最后一段体会。

11、 读全文,读出你的感受来。

四、课堂延伸:

1、有什么感受和发现想对大文豪说几句呢?

引导学生畅谈:

可以这样:(1)用文中描写白鹭的语言来夸夸同学或其衣服什么的。

(2)深化写作 的背景:2天写出了3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等

(3)学会迁移应运:大文豪抄袭别人的文章:模仿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小学教学教案详案范文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P 92-93例4、例5,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认识圆周率,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解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计算和交流、归纳等活动过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积累推导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发展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积累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探索计算公式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课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课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C=d ,C=d)

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d或C=2r)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

⑴ 学生独立计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f215.COm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交流:为什么求是车轮的周长?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教学教案详案范文 篇5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制定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课外只是把自己知道得有趣的机器人情况给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内容,介绍了那你中机器人导游,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难点:

1、说说自己的感受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会12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及新词。

一、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熟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字音。

注意:触摸 诙谐 穿着 疲惫

1、大家齐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读文中圈出的词语。

2、出示词语朗读:

机器人 需要 遇到 简单 冲你微笑 求救

布局 历届 指挥 与 甚至 概况

3、记住字形、扩词

哪些字较难?哪儿容易写错?

注:器 遇 概

4、口头组词:

器 需 求 句 届 甚 冲

哭 须 永 局 宙 其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搜集有趣的机器人资料。

反思:生字学生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记忆,个别学生在记忆生字时不认真,尤其是个别难记字的笔画,出错现象严重。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这篇课文属于科普类。通过介绍在中国科技馆和哈尔滨冰雪节“工作”的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反映了我国机器人科学研究领域的成果。课文重点描写了机器人导游的“有趣”,而不去涉及机器人的原理,增加了的可读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

目标:

1、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2、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机器人导游,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把自己知道的有趣的机器人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交流。

一、读词语。

二、导入课文。

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机器人导游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达出来。

板书:别有一番情趣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机器人别有一番情趣的呢?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机器人导游?

板书:机器人导游“灵灵”

冰雪天使“莹莹”

冰雪精灵“童童”

冰雪王子“哈力”

2、再轻声读课文,思考你喜欢这些机器人导游吗?为什么?

3、向同桌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导游,有语气地读出你的感受,并说说理由。

2、全班交流:

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导游,有语气地读出你的感受,并说说理由。

3自然段:朗读这段话:

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如果你当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如果你触摸它的头部,它就会诙谐地说:“哦,好痒。”看到你穿着漂亮,它甚至会温柔地说:“我喜欢你漂亮的衣服。”

你觉得机器人怎么样?(快乐)

从哪儿看出它快乐?(困)

有语气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说说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来描写的?(先概括,再具体分写。)

4自然段在读中感受莹莹的热情、童童的多才多艺、哈力是音乐家。

3、读读全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对3、4自然段的总结。)

四、读全文,在交换读的方式中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课外扩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机器人?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板书:

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机器人导游“灵灵” 快乐

冰雪天使“莹莹” 热情

别有一番情趣 冰雪精灵“童童” 多才多艺 有趣

冰雪王子“哈力” 音乐家

作业:

1、写字组词。

2、抄写词语。

3、形近字组词:

器 需 求 句 届 甚 冲chōnɡ

哭 须 永 局 宙 其 chnɡ

4、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机器人导游?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机器人的特点说出来,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把机器人的特点概括出来。

小学教学教案详案范文 篇6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

(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