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20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锦。

经过栏目小编的反思和调整我们最终完成了最新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优秀的教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谢谢你的关注希望你能喜欢我的作品!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1.知识目标: ①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进一步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 ①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

②在命题的变式中,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拓展命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发现一一猜想——证明”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在回忆上节课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在等腰三角形中自主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观察其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并尝试给出证明。

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给予适度的引导,如可以渐次提出问题:

你可能得到哪些相等的线段?

你如何验证你的猜测?

你能证明你的猜测吗?试作图,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还可以有哪些证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同伴的交流,学生一般都能在直观猜测、测量验证的基础上探究出: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相等;

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相等.

并对这些命题给予多样的证明。

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学生得到了下面的证明方法: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

∴∠ABC=∠ACB(等边对等角).

11∵∠1=∠ABC,∠2= ∠ABC,

∴∠1=∠2.

在△BDC和△CEB中,

∠ACB=∠ABC,BC=CB,∠1=∠2.

∴△BDC≌△CEB(ASA).

∴∠ABC=∠ACB.

又∵∠3=∠4.

在△ABC和△ACE中,

∠3=∠4,AB=AC,∠A=∠A.

∴△ABD≌△ACE(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提请学生思考,除了角平分线、中线、高等特殊的线段外,还可以有哪些线段相等?并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研究课本“议一议”:

在课本图1—4的等腰三角形ABC中,

11(1)∠ABC∠ACB呢?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34

1111(2)如果,AE= AB,那么BD=CE吗?如果AD=,AE= AB呢?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揭示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

提请学生在上面等要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基础上,思考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证明:在Δ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

同理:∠C=∠A,∴∠A=∠B=∠C(等量代换).

又∵∠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60°.

5、 随堂练习如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本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探索、发现并证明了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并由特殊结论归纳出一般结论。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多媒体展示:内角三兄弟之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来了……”“为什么?”老二很纳闷。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三角形的内角和

活动一:见教材P11“探究”。

展示点评:从探究的操作中,你能发现证明的思路吗?图中的直线L与△ABC的边BC有什么关系?你能想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吗?证明命题的步骤是什么?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小组讨论:有没有不同的证明方法?

反思小结:证明是由题设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正确的过程。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活动二:见教材P12例1

展示点评:题中所求的角是哪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吗?你能想出几种解法?

小组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解题时,如何灵活应用?

反思小结:当三角形中已知两角的读数时,可直接用内角和定理求第三个内角;当三角形中未直接给出两内角的'度数时,可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是什么?

3.数学思想是转化、数形结合。

《三角形综合应用》精讲精练

1. 现有3 cm,4 cm,7 cm,9 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两螺丝之间的距离最大值是( )

A.5 B.6 C.7 D.10

3.下列五种说法: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③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④钝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必大于90°;⑤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填序号).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同步测试

4.(1)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CD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图②,在Rt△ABC中,∠C=90°,D,E分别在AC,AB上,且∠ADE=∠B,判断△ADE的形状。为什么?

(3)如图③,在Rt△ABC和Rt△DBE中,∠C=90°,∠E=90°,AB⊥BD,点C,B,E在同一直线上,∠A与∠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 = am+n(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 = amn (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 = anbn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 = am?n(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 = (n是正整数);

《一米范文·》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 = 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 ===,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 = am?n (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 = a3?5 = a?2,于是得到a?2 =(a≠0)。

二、总结:一般地,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 = am+n(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20304050(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六、课后练习: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1、一次函数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

2、一次函数 ,x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y轴交点坐标_________;图像经过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思考:

下面3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对解这3个方程进行解释吗?

, ,

1、 解这3个方程相当于在一次函数 的函数值分别为3,0,-1时,求

2、 画出 的图像,从图像上可以看出 上纵坐标分别取3,0,-1的点,

巩固与拓展:

例1、若直线y=kx+6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24,求常数k的值是多少?

例2、某天,小明来到体育馆看球赛,进场时发现门票还在家里,此时离比赛开始还有25分钟,于是立即步行回家取票同时他父亲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以他3倍的速度给他送票,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小明立即坐父亲的自行车赶回体育馆,途中线段AB,OA分别表示父子俩送票、取票过程中离体育馆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图像解答下列问题(假设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保持不变):

(1)求点B的坐标和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2)小明能否在比赛开始前返回体育馆?

4、有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可心和黄瑶分别说出了它的两个特征.

你知道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吗?

5、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如图所示,请判断不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6)

1、 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的其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2、 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 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在探索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创设“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并给它们分类。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1、 在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以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6=3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

2、 找7的倍数:

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

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

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试一试: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判断练习。

四、练一练:

第2题: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特征说明理由。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

五、数学游戏:

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是2 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试一试: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 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 (2)30、54 (3)30、45 (4)30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

1×12、2×6、3×4。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

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问题牵引】

1、分解因式:

(1)-9x2+4y2;(2)(x+3y)2-(x-3y)2;

(3)x2-0.01y2.

【知识迁移】

2、计算下列各式:

(1)(m-4n)2;(2)(m+4n)2;

(3)(a+b)2;(4)(a-b)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两道题,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3、分解因式:

(1)m2-8mn+16n2(2)m2+8mn+16n2;

(3)a2+2ab+b2;(4)a2-2ab+b2.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解:

(1)m2-8mn+16n2=(m-4n)2;

(2)m2+8mn+16n2=(m+4n)2;

(3)a2+2ab+b2=(a+b)2;

(4)a2-2ab+b2=(a-b)2.

【归纳公式】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a2b+12ab2-9b3;

(2)8a-4a2-4;

(3)(x+y)2-14(x+y)+49;(4)+n4.

【例2】如果x2+axy+16y2是完全平方,求a的值。

【思路点拨】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解此题时应分两种情况,即两数和的平方或者两数差的平方,由此相应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a3.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70练习第1、2题。

【探研时空】

1、已知x+y=7,xy=10,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y2;(2)(x-y)2

2、已知x+=-3,求x4+的值。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于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因此把整式乘法公式反过来写,就得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公式,主要的有以下三个:

a2-b2=(a+b)(a-b);

a2±ab+b2=(a±b)2.

在运用公式因式分解时,要注意:

(1)每个公式的形式与特点,通过对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的总体分析来确定,是否可以用公式分解以及用哪个公式分解,通常是,当多项式是二项式时,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当多项式是三项时,应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2)在有些情况下,多项式不一定能直接用公式,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变形、代换后,再使用公式法分解;(3)当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时,应该首先考虑提公因式,然后再运用公式分解。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xxx页引例的意图。

(1)、主要目的是用来引入极差概念的。

(2)、可以说明极差在统计学家族的角色——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量。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

五、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第xxx页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极差

4、一组数据X 、X …X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七、课后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9)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P7例2.填空:

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3) = (4) =

2.约分: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

八、答案:

六、1.(1)2x (2) 4b (3) bn+n (4)x+y

(2) =,=

(3) = =

(4) = =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0)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1.举实例说明对称的重要性和生活充满着对称。

2. 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

3.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探索它的秘密吧!

1.观察: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

强调: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

练习:从学生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

2.观察: 如图12.1.2,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如果一个图形沿一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4.动手操作: 取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将纸对折,并用小刀在纸的中央随意

刻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你得到两个成轴对称的图案了吗?

归纳小结:由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小结得出:.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有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轴对称的特点,区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1)

2013——2014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2013新修订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设计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号数学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尺子量和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二、能力点:

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1、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尺子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3、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作用,体会测量方法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展开讨论,想办法,在小组交流。2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各种不同的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手

测量课桌的长度。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测量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有同学用手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同样的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选用同一种物品

(如:课本、尺子、三角板等)再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量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活动延伸。

(1)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度,用铁钉测量课本的长度。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的结果。课本宽度是5个回形针的长;课本长度是5个铁钉的长度。学生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2)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长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

二、积累运用。

1.今天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2.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课后作业】:

完成《》第一页练习。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

二、例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厘米和刻度尺,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联系生活实际,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探究测量物体的方法。

3、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实物作为标准来测量音乐课本的长。

同样长的长度测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量得同一物品的长度不一样。

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怎样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在日常生活之中,为了准确、方便而由

统一地测量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厘米。

(1)认识刻度尺。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它什么都有什么。(数字、小格、大格和“厘米”、刻度线)在刻度尺上找到“0”,“0”在什么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0在最左端,0表示没有或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2)认识1厘米。

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3)我们已经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请同学们找找,我们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2.用厘米量。

(1)每人发一张纸条,请同学们估计大约有多长,用刻度尺量一量。

(2)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教师巡视指导。

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完成练习一第一题。集体评价订正。

2.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一的第二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一起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和总结。

【课后作业】

完成《》第二页练习。

第三课时认识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

4、例5;第4页例四“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米和米尺,建立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米。

2、联系生活实际,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探究测量物体的方法。

3、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复习检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请小朋友们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检查。

2.导入新课。

师:有没有一种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认识米

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

1.认识米尺,知道1名=100厘米。

(1)教师测量黑板的长度,学生观察。注意测量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示范,一边测量一边做标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米尺,和你的学生尺比一比,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可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点拨小结:

相同点:尺上都有刻度线,都有数字1、2、3······

教师提示:用你们的学生尺量一量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说明米尺的1厘米和学生尺上的1厘米是一样长的。

不同点:米尺上有很多数字,一直数到100.有的米尺在刻度上没有学生尺上的短线。小结:从“0”刻度到100刻度就是100厘米,也是1米。

板书:1米=100厘米

2.用米尺量。

(1)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宽,黑板的长、高,学生的身高。

(2)汇报测量结果。

三、巩固小结。

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第3页练习。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例

6、例7例8;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才,能用刻度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线段的特征,体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

3、培养观察、想象、操作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特征。

(1)老师准备了一根绳子,提问:看绳子现在是弯曲的,怎么把它变直?

学生观察汇报。

(2)看看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引导得出:a.直的。B.有两个点。

教师补充:线段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3)出示拉直绳子———————————————

(4)出示╲╱ 和 ___,提问:这些是线段吗?它们的长短是一样吗? 学生观察汇报。老师总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有长有短。

2.拿身边的物体,找一找线段和端点。

3.连线段、数线段。

老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小组讨论汇报。

4.量线段的长。

二、巩固练习。

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让我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第4页

编者说明:

1.因是新教材,还来不及编写完成,以后会及时有新备的课时奉上,敬请关注和谅解。

2.百度搜索时请搜索“2013——2014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2013新修订版

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