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15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下一步,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运算律教案》需要您的关注。在上课之前,准备好课堂所需的教案和课件非常重要,每位老师都必须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教案是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所必需的工具。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您会收藏此页面!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习:(卡片)

30+303423

8016+2

12560285101204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订正并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3,计算:

32+54018100(32+30)

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观察刚才的两道题,能不能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式题呢?(教师边提问边用色笔在30和54018下面画上线。)

学生组题,老师板书:100(32+54018)

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合运算的例题1。

板书课题:混合运算例1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2.对照例1与复习题,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教师引导: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做完后同桌对照,并互相订正。

4.指名学生汇报

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

例1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5.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进一步明确: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会学习方法。)

6.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目,计算时可以把括号内的两步计算省略一步,直接写出括号内的计算结果即可。教师在100(32+30)外围画上虚框,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

7.反馈练习:第1页做一做。

同桌同学每人选一题,先用铅笔在第一步运算的算式下画横线,再与同桌互相说一下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第2题。(板演订正)

2.判断。

通过订正,强调:在计算时,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变式练习;

(通过变式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体会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1题,左右两组中任选一组,课堂内完成。

七、板书设计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篇2】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3、复习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我们上周一直在学习四则运算,主要讲了四则混合运算,不知道你们的掌握情况怎么样?现在我们就来做几道题。

课件显示:

(1) 24+56 - 40

(2) 8×7÷2

(3) 2+3+6×5

(4) 72÷9 - 1×3

(5) (9+11) ×5

做好评比!

(二)回顾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然后课件再次显示关于四则运算的概念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没有括号的

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

加减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减

有括号的:

先算括号里面的

文本框: 四 则 运 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车进行快速口算

课件显示:

(1)100+0= (2)0+56=

(3)0×78= (4)154-0=

(5)0÷23= (6)28-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29= (12)9×0=

(13)35-35=

(2)举例总结关于0的四则运算,在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件显示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100+0=100

0+56=56

28-28=0

49-49=0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数

课件显示:

0不能作除数

18÷9=? 2×9=18

36÷6=? 6×6=36

6÷0=? ?×0 =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

0÷0=? ?×0=0

0÷0 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4)巩固运用0不能作除数

考考你!判断对错

课件显示:

(1)128+0= 128 (2)0+45=45

(3)88+0= 0 (4)1×0=1

(5)0×97=0 (6)0÷56 =0

(7)16÷0 = 0 (8)60-0=60

(9)0÷76 =76 (10)10÷0=10

(四)巩固练习

1、 应用题的解答

课件显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题,照这样计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 口算题?

一个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2、判断并改错

课件显示:155-34+46

=155-80

=75

240÷40×3

=240÷120

=2

让学生先判断再自己改错,提醒注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五)做课堂练习,结课

做书《练习二》的第二题,以巩固。

五、作业设计

1、背会《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做《学习之友》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篇3】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材第4-5页练习一7-11题及12*-14*。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这种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一些比较复杂的三步式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出示复习题:

1.230-(64+123)

2.630与120的和,除以110与80的差,商是多少?

先让学生做第1题。提问:

这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小括号里面有哪些运算?要先算什么?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一个式题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面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

再做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做,核对时教师提问:

这道文字题最后求的是什么?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明确题目求的是什么,然后再确定哪部分是直接给出的,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列出算式后要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意。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8题。

先让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教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核对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2.做练习一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核对每一道题时教师可以提问:这道题最后求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列式的?如果式中有括号可以问为什么要加括号?

3.做练习一的第11题。

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

提前做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练习一的第12*-14*题。

三、作业

练习一的第7题和第10题。

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篇4】

复习内容: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运算定律--教材第148页第4-8题,练习三十四7-13题。

复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三步式题和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1.四则运算的意义。(第148页第4题)

(1)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出示第53-54页相关内容。(整数)

出示第111、112页相关内容。(小数)

(2)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59、67页相关内容。

2.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异同点。(第148页第5题)

(1)说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整数四则运算及其验算和小数的加减法。

(3)做练习三十四的第7-9题。

二、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第148页第6题)

1.加法的运算定律。

教师:加法有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让学生说,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的形式: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的运算定律。

教师:除了加法有运算定律外,还有什么运算有运算定律?有哪些运算定律?让学生先用语言表述,再说出用字母怎样表示,教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它们的表达式类似,只是运算的方法不同。

3.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出示:245+48+55=237+59+141+63=

教师不用提示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检查学生是否用了简便算法,尤其是第2小题,是怎样应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的。

教师:大家还记得加、减法有一些简便算法吗?那么,为什么有些同学没有用简便算法计算呢?教师要表扬自觉应用简便算法的同学,再让没有用简便算法的同学看着题目回忆一下,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能不能使这两道题的计算简便一些。再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第2小题的算法可以灵活一些,先应用交换律把63移到237的后面,再应用结合律进行计算;或者先计算59加141,再应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也是可以的。

4.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师出示:83425=847+853=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让先做完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不用说出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全班有多少学生没用简便算法计算。然后让没有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算得快的学生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如果还有一些学生说不清楚,教师要结合这两道小题进行讲解,使他们学会用简便算法。

三、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48页第7题)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师出示:64(720+650130)(265+30840)15

提问:第1小题应该先算什么?

然后让学生看着式题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计算时,要先看题里有没有小括号,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面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提问:第2小题小括号里面怎样算?。使学生掌握如果括号里有两级运算,也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然后让学生把上面两道小题做完,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些简便算法。

出示:1.78+8.56+9.22-3.56=

指定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让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了解有多少学生应用了简便算法。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道题有没有简便算法?教师表扬自觉应用简便算法的同学,并告诉学生:简便算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时应用的,现在学习小数加减法,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再提醒其他学生要善于观察,养成自觉应用运算定律的好习惯。

3.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关键是怎样使用小括号。

出示第148页第8题的第(1)题:

用78与82的和,去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

让学生列式计算,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检查学生有没有把算式错列成:

(78+82)(585-265)的,提醒学生要仔细审题。根据题意,应该是585与265的差作被除数,78与82的和作除数,这样就需要用到小括号。

让学生继续完成第8题的另外2个小题。教师注意巡视,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每一道题时,都要让学生先说一说,这道题最后求的是什么?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

做练习三十四的第10-13题。

1.第10题,提示学生要先观察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再填空。每做一题要把运算定律写在题的后面。

2.第11题,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第12题,抽出两道小题,让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做题时间及出错的情况,以便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篇5】

简便计算 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的一部重头戏 。 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简便计算的起点, 其中被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的加法、 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更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简便计算 的基础。

最近在 简便运算 的教学中, 通过学生的学习与练习,存在着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低级 错误, 计算的正确率低。难道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我想但凡教过四年级简便 计算的老师, 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很好地进行计算, 表面看上去好像融会贯通了简便计算的精髓。 可为什么课后在作业中却出现那么多 五花八门 、 运算定律张冠李戴 的错误呢?

通过透视学生的作业, 我按学生计算能力或题目本身的难易把错误现象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在作业里经常会出现下面的错误现象: 75+12525-25=200 0=0 或 321-126+74=321-200=121 又或者 80025 4=800100=8仔细研究作业本后发现,出现这种错误现象的大多数是计算能力欠缺的学生。 他们缺乏观察性容易受到来自习题本身的数字或运算方法等知识本身造成的干扰, 明明是不适合简便计算的内容,他们却不懂装懂滥竽充数。

(2)顾此失彼的情况也是十分严重,745-(145+325)总是忘了脱去括号便符号,学生每次讲解时思路也十分清晰,就是一做题就顾不上了。计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也经常出现这种错误。 当然, 除了习题本身比较难以外还与学生出现感知不准确、 算理不清晰、 应用不灵活等判断性错误有关; 计算思维混乱以致计算时顾此失彼 出现运算定律张冠李戴 的错误现象。(三) 结果分析 在对回收学生问卷的统计中, 得出以下几个现象: 分析: 1、 2 号题主要是调查学生的学习素质。

(3)做题时,学生容易受内、 外环境干扰, 没有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 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做完题后自觉检查的习惯。因为不专心, 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 丢三落四; 不检查, 会使本来会做的题出现错误; 久而久之养成了粗心 的坏习惯。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书:(1)150-42214(2)(240+120)(140-20)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做完以后,先让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分别回答: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能一步?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又有乘和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逐题指定学生计算。计算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如:5(150-90)20,先算150-90得60,5乘以60得300,再除以20得15。

二、新课

教学例1。

板书:100-(32+54018)。提问:

这道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小括号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先算54018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54018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带领学生逐步脱式计算。

教师说明:像这样带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接着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笔画上虚线框,并说明:以后计算熟练了,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可以省略。

三、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提问:

第1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第2题呢?

让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节日祝福网 WWW.ZR120.com)

把4道小题对比一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相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虽然这4道小题的数字、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加了小括号和不括号的位置不同。因此,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之前,也要先审题,根据运算顺序的规定决定怎样然后再计算。

四、作业

练习一的第1题。

课题二:混合运算(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3-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列综合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教具准备:把(10+12040)2、500(100-244)写在口算卡片上,把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写在纸条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口算卡片:(10+12040)2。指定一行学生按顺序回答:

这道题先算什么?得多少?(先算120除以40,得3。)

再算什么?得多少?(再算10加3,得13。)

最后算什么?得多少?(最后算13乘以2,得26。)

教师再出示口算卡片:500(100-244)。再指定一行学生按顺序回答,先算什么?得多少?再算什么?得多少?最后得多少?

2、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题目45与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提问: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被除数直接给出了吗?除数呢?

怎样求出被除数?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综合算式时,要先算的部分需要怎样?都教师边听学生的回答边板书:(45+39)6

二、新课

教学例2。教师把复习题中的6用写有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的纸条盖上,让全班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能直接算出来吗?教师板书:

被除数是什么?写在什么地方?教师在除号前面板书:45+39

除数是什么?写在什么地方?教师在除号后面板书:45-39

这样列式能表示出要先算什么吗?为什么?怎样才能表示要先算出被除数和除数呢?

这样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一起检查。最后教师着重说明:算式(45+39)(49-35)求出的是两个数的商,被除数是45与39的和,除数45与39的差,在45+39和45-39的外面都加了小括号表示要先算,所以这个算式是符合题意的。

让学生计算,教师在算式的下面板书。然后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例2。

教师指出:像这样要求我们列出综合算式计算的文字题,关键是先要弄清楚最后要示的是什么,然后明确哪部分是直接给出的,哪部分是先算的,列式时哪部分写在前面,哪部分写在后面。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2页做一做的题目。

2、做练习一的第3-5题。

四、作业。

练习一的第6、7题。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2.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新授:

某生活小区计划新建8栋楼房,每栋5个单元,每单元可住12户居民。这个小区可以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交流算法。

(1)125=60(户)(2)1258

608=480(户)=608

=480(户)

(3)85=40(个)(4)5812

1240=480(户)=4012

=480(户)

答:可以解决480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二、练一练:

书上47页的练一练。

第1题: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情况。

第2题:交流时,可以让分步解答的学生尝试列一列综合算式。

第3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作业:

课本47页第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