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个人总结 > 导航

推荐总结: 关于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回顾怎么写

发表时间:2022-10-03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中,在一些情况下会需要我们写总结报告。写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不仅在思想上还在行为上!每写一次总结,就是在不断进步与学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那么我们书写总结时怎么样才能出彩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推荐总结: 关于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回顾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f215.cOM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4.硫:淡黄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扩展阅读

[精选总结]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回顾最新


当学习或者工作结束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到总结报告。在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写总结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都会形成新的知识:一个人刚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可能不会,但一直不会就是态度问题了。那么我们在写总结时需要注意哪些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精选总结]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回顾最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合价口诀化合价一:

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

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

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

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二: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化合价口诀三: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化合价口诀四: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

[总结借鉴] 高中化学知识点回顾其一


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一般会需要写一份或者几份总结报告。写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每写一次总结,就仿佛在告诉我们:幸福是争取来的,生活与工作上的成就也是。那么我们写一篇总结需要考虑什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总结借鉴] 高中化学知识点回顾其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乙醇

1、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H官能团-OH

医疗消毒酒精是75%

2、氧化性

①可燃性

CH3CH2OH+3O22 CO2+3H2O

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断1、3键

2CH3CHO+O22CH3COOH

3、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用途:燃料、溶剂、原料,75%(体积分数)的酒精是消毒剂

二、乙酸

1、结构

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

2、酸性;CH3COOHCH3COO-+H+酸性:CH3COOH>H2CO3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3、脂化反应

醇和酸起作用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脂化反应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

(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总结:

三、酯油脂

结构:RCOOR′水果、花卉芳香气味乙酸乙脂脂

油:植物油(液态)

油脂

脂:动物脂肪(固态)

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甘油

应用:(1)食用(2)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等

总结借鉴: 初一语文的知识点回顾上册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中,在一些情况下会需要我们写总结报告。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每写一次总结,我们就可以想的越多: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上,我们唯有尽心、努力,才可以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总结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总结借鉴: 初一语文的知识点回顾上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题目常见的一些术语(问题):

1、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2、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3、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4、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5、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6、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7、注: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句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总结示范: 初三数学知识点回顾(篇三)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中,在一些情况下会需要我们写总结报告。写总结可以推动我们的工作向前不断前进。每写一次总结,我们就可以想的越多:人是可以无限创造价值的存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被认真对待。那么你知道怎么书写优秀的总结报告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总结示范: 初三数学知识点回顾(篇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章 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 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 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 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 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实用总结: 关于初二物理知识点回顾(篇一)


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一般会需要写一份或者几份总结报告。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我们写下的总结,在另一方面提醒着我们:有时候,为他人创造价值,也是在为自己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动笔写一篇总结报告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总结: 关于初二物理知识点回顾(篇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5、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

2022总结推荐初中物理知识点回顾(篇七)


在我们的工作中,有时候会需要我们写总结。写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每多写一次总结,我们的进步就越显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那么撰写总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022总结推荐初中物理知识点回顾(篇七)》,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电荷

(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实质: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

实质:将金属导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二、电路

(1)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4)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

(6)电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用电器四大部分组成。

(7)串联: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 若想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电器,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8)并联: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

特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损坏,其他支路不受影响。

三、电流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来描述,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简称电流,用I表示。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五、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3)滑动变阻器

①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

②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压、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②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俗称正进负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否则会烧坏电流表)可用试触的方法确定量程。

④因为电流表内阻太小(相当于导线),所以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⑤确认使用的电流表的量程。

⑥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值。

四、电压

(1)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2)电压表

电压表,测电压,电路符号圈中V。测谁电压跟谁并(联),“+”进“-”出勿接反。

[总结参考] 高三数学知识点回顾框架范本


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一般会需要写一份或者几份总结报告。总结写多了,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我们写下的总结,在另一方面提醒着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那么关于总结报告我们怎么撰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总结参考] 高三数学知识点回顾框架范本”,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等式的性质:

①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

(1)abb

(2)ab,bcac(传递性)

(3)aba+cb+c(c∈R)

(4)c0时,abacbc

c0时,abac

运算性质有:

(1)ab,cda+cb+d。

(2)ab0,cd0acbd。

(3)ab0anbn(n∈N,n1)。

(4)ab0(n∈N,n1)。

应注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和“”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一般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出发施行一系列的推出变换。解不等式就是施行一系列的等价变换。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不等式性质。

②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

(1)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能否成立。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断实数值的大小。

(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知识点

任一A,B,记做AB

AB,BA ,A=B

AB={|A|,且|B|}

AB={|A|,或|B|}

Card(AB)=card(A)+card(B)-card(AB)

(1)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

(2)A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1.集合元素具有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①列举法;②描述法;③韦恩图;④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①A∩(B∪C)=(A∩B)∪(A∩C)

②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n元集合的字集数:2n

真子集数:2n-1;

非空真子集数:2n-2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能给出,描述性说明:某些制定的且不同的对象集合在一起就称为一个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

集合是一个确定的整体,因此对集合也可以这样描述: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组成的一个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

元素a属于集合A,记做a∈A;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做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_是某一具体对象,则_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例如A={0,1,3,4},可知0∈A,6?A。

(2)互异性:“集合张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无关,如集合{a,b,c}与集合{c,b,a}是同一个集合。

4、集合的分类

集合科根据他含有的元素个数的多少分为两类: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如“方程3_+1=0”的解组成的集合”,由“2,4,6,8,组成的集合”,它们的元素个数是可数的,因此两个集合是有限集。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如“到平面上两个定点的距离相等于所有点”“所有的三角形”,组成上述集合的元素不可数的,因此他们是无限集。

特别的,我们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错F,如{|R|+1=0}。

5、特定的集合的表示

为了书写方便,我们规定常见的数集用特定的字母表示,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数集表示方法,请牢记。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做N。

(2)非负整数集内排出0的集合,也称正整数集,记做N_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为整数集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为有理数集,记做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为实数集,记做R。

推荐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回顾之五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有可能会需要写总结报告。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为客观的发现自我。每次写下的总结,会在我们心中形成声音: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可以被打垮,就像工作一样,应当全力以赴。那么如何着手动笔撰写总结报告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推荐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回顾之五”,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轴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 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x0

点P(x,y)在第二象限:x0

点P(x,y)在第三象限:x0

点P(x,y)在第四象限:x0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y=0 ,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x=0 ,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 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 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 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根号x*x+y*y

三、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的规律:

坐标(x,y)的变化

图形的变化

x a或y a

被横向或纵向拉长(压缩)为原来的a倍

x a,y a

放大(缩小)为原来的a倍

x (-1)或y (-1)

关于y轴或x轴对称

x (-1),y (-1)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x +a或y+ a

沿x轴或y轴平移a个单位

x +a,y+ a

沿x轴平移a个单位,再沿y轴平移a个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