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发表时间:2024-01-26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3篇。

教育的成败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优秀的教案针对性强,在学习目标制定上体现层次性,什么样的优秀教案值得我们学习呢?谈到“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值得一读,在这里提供这些信息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

在落实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当避免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应该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既发挥了以老师的主导,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现在的学生都是00后,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也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强很多,因此,作为“引路者”的老师们不能小看他们的这些能力,而且还要帮助他们把这些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难点我们适当讲解即可,更多的问题可以交给他们去自学探究或是分组讨论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学生会的我们尽量不讲,学生不会的我们尽量少讲。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有利于他们对地理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答问题能力的养成。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2】

教学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的教要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不能是教师主宰课堂,老师讲,学生被动听,那样,学生对学习是没有兴趣可言的,学习的效果也是低效能的。在教学中,我自觉的贯彻了我校的“自主学习,分层达标”的课题精神,让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看图,圈点勾画,找出书中的疑难,然后才是教师的讲授,体现“先学后教”,让学生更有准备、有针对性的去听课。

在讲课中做到语言精练,问题设计巧妙,大胆让学生展示,不怕课堂出错误,出了错误老师让其他学生纠正或适时的引导,正好是课堂教学的生成点,将错误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讲书中的框题重新设计,增加了“巴西的概况”及“巴西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将书中“热带经济作物王国”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整合为“巴西的经济”来讲授,及时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比如森林的重要作用,金砖五国的知识,这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恰当联系以往知识,如讲“热带经济作物王国”的时候,问学生过去我们学的哪些地区是热带经济作物的王国,一些学生想到了“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地理认识,讲“巴西人口、城市分布规律”的时候,让学生联系前面讲的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这样处理,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

整洁课我感觉比较紧凑,学生活动较为充分,学生展示较好,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3】

本周工作主要是迎接督导检查工作,老师们都在忙着备课、上课、处理作业等。办公室人员都忙着整理档案、上课、备课,的确是感到了紧张感。可是面对如此多的档案和紧张的上课。老师们的确要调节好自己。看到他们都忙到深夜,忘我的工作者,让我感到了老师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学校的工作老师们都确确实实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学校工作的确是繁琐的工作,只有肯干、愿干、努力地干。然后再让学生肯学、愿学、努力地学。这样杨坡中学的成绩很快就会蒸蒸日上,不久将会走上全县的前列。

目前的现状,老师们大多数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无论课上课下,每位老师都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白天除了上好课外,课下却都趴在电脑桌前批改作业、查阅资料。每位老师都改变了以前的懒散的状态,把自己踏踏实实的奉献到了教育事业上了。可谓称的上是“蜡烛”、是“春蚕”、是“园丁”这些荣誉称号。可谓杨坡中学的老师的思想觉悟的确提高了一个档次。老师们的干劲也提高了很大一个台阶。老师们的自觉性也是不言而喻。老师们的怨言也就自惭形秽。老师们的牢骚也就销声匿迹。总之,老师们的素质高了,老师们的水平高了,老师们的言论高了,老师们的形象高大了.....。

相关阅读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5篇


编辑依据您的要求已经为您准备一篇“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文章,感激您抽空阅读此篇文章。老师以其优良的品德,教育着每一位孩子,作为教师编写教案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教案写好了,就能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

一、地理复习时存在的问题

1、复习课事无巨细,练习题也多为陈题,无新意,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复习效率不高。

2、教法单一、手段陈旧、容量小。

3、局限于教材和预设练习、拓展不够。

4、地图语言使用太少。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复习时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故考试时则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1、碰到一些新题学生束手无策。回答是五花八门。

2、容量大,学生只觉有做题时间,无更正检查时间。一方面学生基础弱,学习时没有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未受这方面的锻炼。

3、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并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对一些专题方面的问题掌握不牢固,缺乏练习。

三、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4.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学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时。

这节课的内容知识性极强,重点内容很多,同时又是难点。而且这节课是重点之中的重点,这部分知识接受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地理的学习,涉及到了很多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理事物,由于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难点较难突破,针对教材特点,依据新课改精神实质,将本节课确定为教师联系实际举例、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类比分析、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启发分析说明等综合法研讨课,设计意图之一就是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重在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勇于创新,勤于动脑、动手,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素养。

设计意图之二就是针对这部分知识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讲,难度的确大了点,在准备教具时就选择了一些容易理解的身边实物(手电筒和地球仪),对刚具有基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初一学生,极需加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应该提供时间、空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设计意图之三就是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很多,难点又需要突破,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多给予直观模型或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所以采取综合法进行试。

5.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题为《世界气候类型》,内容为初中地理的难点之一,我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主要因素。

2、能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

3、学会判读“气候直方图”。

4、从丰富多彩的气候和景观类型中感受美好地球家园。

5、在分析各气候的成因中,促进学生形成观察、比较、思考、质疑的科学研究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

2、直方图的判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从大气环流入手,分析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就基本掌握了“气候直方图”判读方法。

本节课内容丰富,全球的气候类型必须面面俱到,为了吸引学生,我不断变化方法,有的精讲,有的简讲,有的让学生讲,并且利用照片、视频资料展示常见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景观,使学生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获得最感性的认识,最终不仅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地理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本节的课内容涉及人与地球环境,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在本节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整节课渗透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理念。

在提及当今全球变暖的问题时,联系前一天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起学生关注社会,提高主人翁的意识。

整节课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圆满地完成了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2)

在前段时间的地理教学中,我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不习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 有什么规律 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第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已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三,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使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景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对策:引导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3)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4)

在一个月的地理教学中,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在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反思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对运用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5)

本周工作主要是迎接督导检查工作,老师们都在忙着备课、上课、处理作业等。办公室人员都忙着整理档案、上课、备课,的确是感到了紧张感。可是面对如此多的档案和紧张的上课。老师们的确要调节好自己。看到他们都忙到深夜,忘我的工作者,让我感到了老师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学校的工作老师们都确确实实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学校工作的确是繁琐的工作,只有肯干、愿干、努力地干。然后再让学生肯学、愿学、努力地学。这样杨坡中学的成绩很快就会蒸蒸日上,不久将会走上全县的前列。

目前的现状,老师们大多数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无论课上课下,每位老师都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白天除了上好课外,课下却都趴在电脑桌前批改作业、查阅资料。每位老师都改变了以前的懒散的状态,把自己踏踏实实的奉献到了教育事业上了。可谓称的上是“蜡烛”、是“春蚕”、是“园丁”这些荣誉称号。可谓杨坡中学的老师的思想觉悟的确提高了一个档次。老师们的干劲也提高了很大一个台阶。老师们的自觉性也是不言而喻。老师们的怨言也就自惭形秽。老师们的牢骚也就销声匿迹。总之,老师们的素质高了,老师们的水平高了,老师们的言论高了,老师们的形象高大了.....。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教师的教案准备是教师的工作之一。教案中要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教案如何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容易吸收?下面,中学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

本节课的课题为《世界气候类型》,内容为初中地理的难点之一,我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主要因素。

2、能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

3、学会判读“气候直方图”。

4、从丰富多彩的气候和景观类型中感受美好地球家园。

5、在分析各气候的成因中,促进学生形成观察、比较、思考、质疑的科学研究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2、直方图的判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从大气环流入手,分析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就基本掌握了“气候直方图”判读方法。

本节课内容丰富,全球的气候类型必须面面俱到,为了吸引学生,我不断变化方法,有的精讲,有的简讲,有的让学生讲,并且利用照片、视频资料展示常见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景观,使学生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获得最感性的认识,最终不仅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地理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本节的课内容涉及人与地球环境,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在本节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整节课渗透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理念。

在提及当今全球变暖的问题时,联系前一天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起学生关注社会,提高主人翁的意识。

整节课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圆满地完成了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2】

一、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本节课的情感教育隐含在活动中,默化在细节里。从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到为降低难度将问题分级分类;从活动前的温馨提示到活动中锦囊妙计;从丰富多彩的资料选取到激励有加的特色评价等等许多环节的设计,都饱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殷殷期望,而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

二、切实可行的活动设计

教师始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想方设法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例如,在“探究发现”活动中,教师自制教具,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感知科学论证的方法。又如,在“慧眼识图”时,教师利用自制的“信息条”给学生以方法提示。最后,在“地理测试”中,教师主要根据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将传统的“知识反馈题”设计成“地质学家的潜质测试”,看似简单的形式转变,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好的礼物。

点评

本节课从一个小小的岛屿开启了孩子探索、发现之旅,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岛,让孩子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难道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岛吗?”引发孩子好奇的导入,实验的探究让孩子们明确了海陆变迁的原因,虚拟实地的考察,如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喜玛拉雅地区的发现、海底古河流三角洲的发现给学生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一个有力的支撑,让学生在问题中、在情景中去发现、去分析、去综合。在讲述大陆漂移时,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发现;利用自制教具拼图,让孩子得出哪两块最有可能是一块大陆,你是怎样判断的,层层递进,而后再引入到“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那些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从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得出大陆漂移说的全部内容,由此再导入板块学说,让学生慧眼读图,让学生在图中进行大胆发现,让学生一一的判断、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了板块学说的内容,将难点的知识化解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课堂中创新性的设问时时再现,如“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你有地质学家的潜质吗?”教学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好奇,学生听起来感知意犹未尽。

纵观本节课,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体会到地理课给他们带来别样的快乐。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3】

今天讲课的章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与大洋。在刚结束难度偏高的第一章后,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轻松地学习,在乐趣中学到知识。首先我以加加林的故事导入本节课,引出“人类真的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吗?”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接着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海洋面积是否真的比陆地面积大。得出答案后接着回答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分布,得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结论。由结论再提出疑问“既然海洋面积如此大,为什么古人给地球起名为地球而不是水球”(PS:本环节节节相扣,前后联系紧密),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挥答案。提出疑问: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简单介绍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增进同学们的见闻,同时也增加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PS:在介绍历史时,欠缺生动,提不起同学们的兴趣)观察地图,得出海陆分布。在讲七大洲之前,先给同学们讲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之间的区别,并举他们熟悉的例子——雷州半岛。接着引出全球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简要介绍七大洲命名的来源。读图思考:1.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2.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3.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4.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5.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 6.各大洲的面积大小关系如何? (PS:口诀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完成教材31页活动3,了解七大洲的轮廓特征。 (PS:本环节同学们难以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并板图) 观察地图册第5页,找出大洲分界线 在讲七大洋之前先讲解海峡、海、洋之间的区别 引出四大洋极其分布和面积大小关系 (PS: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在七大洲的轮廓图上标出四大洋的位置 最后介绍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增进趣味性。 (PS:在讲解贸易的通道——马六甲海峡时,缺乏都地图的指引) 存在问题:教师声音过小,师生间缺乏互动。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4】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学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时。

这节课的内容知识性极强,重点内容很多,同时又是难点。而且这节课是重点之中的重点,这部分知识接受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地理的学习,涉及到了很多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理事物,由于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难点较难突破,针对教材特点,依据新课改精神实质,将本节课确定为教师联系实际举例、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类比分析、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启发分析说明等综合法研讨课,设计意图之一就是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重在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勇于创新,勤于动脑、动手,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素养。

设计意图之二就是针对这部分知识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讲,难度的确大了点,在准备教具时就选择了一些容易理解的身边实物(手电筒和地球仪),对刚具有基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初一学生,极需加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应该提供时间、空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设计意图之三就是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很多,难点又需要突破,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多给予直观模型或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所以采取综合法进行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5】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来看,本节课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从生活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我们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途径,再从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天气预报展开,特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播放录制好的学生所熟悉的央视预报节目,利用其中的卫星云图、城市预报图进行教学,通过模拟央视主持人,让学生学会读图并布置学生课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记录的习惯。在天气符号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书上图片符号的自己来识别,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主体设计和主要步骤是以学生竞赛的形式,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为主体,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目标切实的落实于每一步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思维课堂的新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地理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小组竞赛的课堂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且对以后教学中的小组教学方式起到示范作用。

这节课除了上课课件外,还自制了彩色图片与卡片、自己录制的音像,这些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突破教学难点。让我感受到教师要以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用鼓励性话适时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仔细思考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真正有效的调动、激发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

在本课中,原本有很多地方可以让学生主动发挥,开动脑筋的地方,却被老师一手包办,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例如: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老师完全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归纳原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深入讨论的机会,都由自己讲解了,所以显得老师讲解的过多,学生表现的机会过少现象。另外被要求提问的同学大多集中在少部分学生,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关注不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使得本节课中师生互动明显不充分。

二、教学语言不够规范

教学语言应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不能随心所欲讲解。在一些细微地方注意不够,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强的学科,所以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细微之处,把好语言规范这道关卡。

通过反思让我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将努力的方向:

一、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和肯定

对于那些积极表现和出现错误的学生都给予肯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让他们充满自信心,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表现,达到师生之间的的平等地位。给学生更多施展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师生共鸣,避免“满堂灌”的现象。

二、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

一个自身能力不足的老师是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今后要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充分运用团体合作学习的机会;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细心发现身边的事例,并合理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相信可以给学生更直观,贴切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观察,思考能力。

总之,在课堂中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应用到平时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今后我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缺陷,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6】

这节课上完之后,一直觉得不是非常的理想,反思了很久,总结出三点:1.准备不够充分2.教材吃的不透。3.课外知识扩充的不够,没有新鲜感和时代感。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没想过要表现的特别出色。其实现在未来,每一次充分的准备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要好好珍惜才是。内容安排真的很少,很没技术含量。虽然来听课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没有说我什么,但是我还是很惭愧。已上三点算是对这堂很不尽人意的课的浅薄反思,希望自己能以史为鉴,尽快提高,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

在自主学习的部分,学生虽然很认真的看书,但由于是初一新生,对教材的把握不准,耽误的时间长,而且不容易发现重点问题,即使小组合作后有了改观,但还需全班各组共同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重点突破的板块,主要是学会从图中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通过反复读图、识图,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比较准确,但由于这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到大屏幕前指图说出时仍容易犯错误,还需要不断巩固。对于拓展延伸板块,内容很好,又一定的难度,而且能够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也能够激起学生探讨的激情,但由于前面重点突破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这部分内容时间上有些仓促,下节课应适当调整。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7】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绪论,有相当重要的启蒙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探索世界的求知欲。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都是以现实的事例作为分析思考的对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能够通过古今中外的事例学习到地理的概念,形成地理的头脑,对今后的地理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对现实问题的思索理解。

在本章的教学设计方面,我针对学生对于地理的混沌认识状态,决定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精神,以教师的引导为方向,学生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活动讨论,提出质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在教师引导下自行得出结论。

在具体实施方面,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讨论活动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要分析总结完教材事例之后,让学生回到自己生活的环境,用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来进行讨论,进而展开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的学习方式和对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产生体验和感受。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安排就是围绕本土的问题讨论较多,力争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情开始,投入到以后的地理学习中去。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围绕我们身边地理事物和我们亲身体验过的地理现象展开的讨论题,我认为这些活动比较好。本节课我认为还有可以学习的方面就是师生互动较好,老师始终在和大家“谈”地理、“聊”地理,没有严肃的说教,我想这样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感觉更亲切。

欠缺的一些方面:课件制作时我本想穿插一些视频资料给学生看,没有找到合适的视频。我认为国际长跑比赛中东非选手领先可以用视频播放一个比赛片段更好。以后我会补充上去。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8】

“地球与地球仪”是初中地理课程的开头篇章,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认识、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等知识点。其中经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阶段最难学的知识点之一。按教学大纲规定可用2~3课时的教学时间来完成,需要准备的教学用具是地球仪和相关的教学挂图。

开学这两周来,我一直都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由于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才刚刚接触地理这门课程,我不想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到地理难学,所以尽量放慢教学进度(安排了3课时),但3节课下来,除了第一课时时间略有充裕外,第二、三课时的教学时间都非常紧张。

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尽量让地理课程贴近生活,把地理课程生活化、趣味化,如教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让学生看了地球的卫星照片时,为了提起课堂气氛我说“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地球母亲的照片,她美吗?”有学生回答“她是靓妹”,还有学生说“她是一个孕妇”(都不是诚心的回答,蛮有起哄和捣乱课堂的火药味——学生太调皮了,想给老师下马威),我不知哪来的灵感(太突然了),顺口答道“对,地球确实是一个怀孕的靓妹,她孕育着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星球。她肚子涨得圆圆的,看上去像皮球”(点明了地球的形状),接着我又问:“大家说,如果要给这位靓妹孕妇穿一条裤子的话,要给她找多长的皮带?”学生异口同声说出了地球的赤道周长(可能被我的应变能力折服了吧),一堂本来要乱成一锅粥的课,竟然一气呵成了。

教学中存在的遗憾也不少,浪费了3节课的口舌,结果还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好经纬度的划分和表示(N、S、E、W常常分不清),还有东西半球和东西经的划分界线学生也还容易混淆,特别是“0°—20°W”和“160°E-180°”经度范围内的半球位置还有更多的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也一直是我近20年来地理教学生涯的一块心病,有时也在想,教材编写者能不能不把这么繁难的知识点安排在地理课程的开头篇章,但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为起点,学生又怎样学习地理课程呢?希望有办法的同行们给指点津迷吧!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9】

对于初一年纪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一些比较基础的入门知识。这节课所讲的课题是《板块的运动》。从复习以前的知识做引导,来一起同学们的思考,从而引出今天所要讲的课题。

这次讲课主要用到的事多媒体,把丰富多彩的地理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并展开了小组讨论,在积极的讨论中得出问题的答案。并将本节课重点给学生们做出一个整体的总结。讲完课后的几分钟,又带领学生做了一些练习题,有简单到复杂。最后布置作业。整节课自我感觉还可以,但是还是会有许多不足之处。

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课堂进行了评课。提出来一些需要改正的问题。我的知道老师李老师指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年纪组长张芳老师提出,板书有点少,应该把课题写上并且还应该把本节课的重点以板书的形式列出等。其他老师还提出了:一,讲课太细,对与初一的孩子来说讲的太多了。二,老师建议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去黑板上画出六大板块的轮廓和大致位置。三,是以我讲为主,应该响应新课堂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四,课件不应太多,而要很清晰。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很有用。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去更正。改掉缺点,发扬优点。在平时上课中就要体现新课堂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玩中学到东西。

这次公开课,给我很多帮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作为一名老师,我一定会虚心学习,学习老师们的一些教学方法,在这半年的实习中我会不断成长,为学生的未来而奋斗。我坚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0】

学生碰到的第一个难点是某个地点经纬度的判读,在教学中从经纬度的划分入手:0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0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如果给定的图中有00经线和00纬线,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若图中没有出现00经线和00纬线,则要推断00经线和00纬线会出现在这个点的什么方位,那么这个点就位于00经线和00纬线的相反方位,以此得出该点到底位于东经西经还是南纬北纬。

判读某地所处的东西半球位置是学生遇到的又一个难点,教学中我仍然是从定义着手,让学生明确200W以东至1600E以西为东半球,此范围以外为西半球。不论给定什么地点,先在它的附近划出200W和1600E这两条经线,再观察这个点是否在200W以东至1600E以西的范围内,若在,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反之,则位于西半球。

此外的一个难点是南北极附近经度的判读,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00经线上选取一点,如果给定的图中极点是南极,则向南极的方向为南,其相反方向为北,再以此点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即可判读出东经和西经。学生在遇到南北极为中心的图时,往往会出现方向的混乱,原因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对于以极点为中心的整图不适用,但对于除极点外的各点依然适用,只不过此时的“上下”一定要和“北南”相一致,必要时可把作业本或试卷旋转一定的角度。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1】

本节课知识点多而细,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为以后学习提供基础,所以上好这一节课至关重要。经纬网在地球表面并不存在,是人们在地球仪上人为划定的,所以需要学生要有空间感,再加上教材中以图为主,给学生预习也增加难度。

根据以上情况,我采取了学生自学和小组交流为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分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本完不成学案,对于抽象的事物仅凭阅读教材是不能够完成的。于是我安排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一个地球仪,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大约15分钟),教师深入到组内进行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我的提问和指导感觉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本节课的基础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以往的教师教学老师在前面使尽全身解数的讲解,达到的效果也不过如此,现在通过自主学习和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再加上教师有针对的点拨,学生同样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是地球仪仍不够直观,各组的地球仪有的是经纬网地球仪,有的是政区地球仪,这样学生自学起来程度不一样,教师在点拨时也有一定难度;个别学生仍然对抽象的事物不能理解,希望在下面的几节课中再进行渗透。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2】

本周是开学第六周了,地理课刚刚上完一章,刚开始由于教材不熟练,课本掌握的深度不够,上起课来总觉得前后衔接不起来,总觉得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不深刻,学习的兴趣很高,但是总觉得练习没有时间去检查,去巩固,这样只好让小组长代劳,让组内去吧问题解决好,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再去解决。

上课时,以练习为主,把学生引导知识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一点我尽量去做,可是有时感到有些知识很是抽象,学生根本无法合作完成,只好自己讲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时面对反应慢三拍的学生,老师让他做的题目他总是不以为然,有时发现就是学到了那一页他都跟不上,面对全部学生,面对每一个问题,面对有限的时间,在课堂上有时感到力不从心,想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由自主的学习引发到自发的去学习,自觉地去学习,这确实也是一个境界。虽说教无定法、学无定则。面对知识的殿堂,不论什么法,只要学生的成绩有提高,这就是好的方法。只要老师们都认可的方法这就是好方法。

总之,要想提高成绩就要下功夫,从教学方法上要做好,从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要做好,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上做好。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系列(4篇)


中学范文网精心整理了名为《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的文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教学满天下,在上课之前把教案准备好是每个老师必须做的。教案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工具之一。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您收藏!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

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历史上日本曾经做过对不起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因此这节课除了要完成教学目标以外,还要渗透德育和情感教育。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象征——富士山、传统服装——和服。使学生对日本初步感知。

2、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分析明确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火山的国家,此处介绍日本先进的防震能力。也要向学生说明在汶川地震中日本也给予帮助,展开搜救。要让学生知道历史已经过去,中日两国人民应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并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在野外,家庭,商场,剧场等场景对学生进行防震训练。让学生选择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做,如果选错了就会有石块掉下来,画面生动有趣,学生兴趣盎然。

3、依托教材中对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都知道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投降。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深恶痛绝,但宽容和博大是我们中华民族千载不变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永远活在历史中,要想使我国经济发展赶上发达国家步伐,就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向其学习先进经验,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5、日本既是经济强国,又是资源小国。它掠夺世界海洋资源、把污染企业建在发展中国家,进口我国的一次性筷子等也值得我们深思。要让学生知道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全球环境,从而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2)

在一个月的地理教学中,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在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反思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对运用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3)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一、反思是否具备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确定,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二、反思是否强化了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如七年级上册就有132幅,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教者,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4)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学习分析区域地理的思路,根据所掌握的分析方法去分析东南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其中重点是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组成,了解本区气候湿热的特点,会分析气候和地形等对农作物及物产种类和分布的影响,和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课堂上通过活动设计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还运用大量的图表和资料,以针对性的问题推动,引导学生探究、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本节课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整体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缺乏主线的贯穿,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更加细致分析,更透彻在宏观把握上再下功夫。

2、应该结合重难点及时小结,使知识点更系统化。

3、在世界政区图中找不到东南亚的具体范围,导致在分析气候时无法判断气候的分布区域。

4、教学时间分配不当,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过长,导致课堂结构前紧后松,部分教学任务完成粗糙。

5、注意要组织和关注学生,及时了解学情。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读图和分析问题,不能大包大揽,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学习素质和能力。

6、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发问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改进自己的不足,保留和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11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11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1

“地球与地球仪”是初中地理课程的开头篇章,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认识、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等知识点。其中经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阶段最难学的知识点之一。按教学大纲规定可用2~3课时的教学时间来完成,需要准备的教学用具是地球仪和相关的教学挂图。

开学这两周来,我一直都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由于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才刚刚接触地理这门课程,我不想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到地理难学,所以尽量放慢教学进度(安排了3课时),但3节课下来,除了第一课时时间略有充裕外,第二、三课时的教学时间都非常紧张。

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尽量让地理课程贴近生活,把地理课程生活化、趣味化,如教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让学生看了地球的卫星照片时,为了提起课堂气氛我说“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地球母亲的照片,她美吗?”有学生回答“她是靓妹”,还有学生说“她是一个孕妇”(都不是诚心的回答,蛮有起哄和捣乱课堂的火药味——学生太调皮了,想给老师下马威),我不知哪来的灵感(太突然了),顺口答道“对,地球确实是一个怀孕的.靓妹,她孕育着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星球。她肚子涨得圆圆的,看上去像皮球”(点明了地球的形状),接着我又问:“大家说,如果要给这位靓妹孕妇穿一条裤子的话,要给她找多长的皮带?”学生异口同声说出了地球的赤道周长(可能被我的应变能力折服了吧),一堂本来要乱成一锅粥的课,竟然一气呵成了。

教学中存在的遗憾也不少,浪费了3节课的口舌,结果还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好经纬度的划分和表示(N、S、E、W常常分不清),还有东西半球和东西经的划分界线学生也还容易混淆,特别是“0°—20°W”和“160°E-180°”经度范围内的半球位置还有更多的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也一直是我近20年来乩斫萄牡囊豢樾牟。惺币苍谙耄滩谋嘈凑吣懿荒懿话颜饷捶蹦训闹兜惆才旁诘乩砜纬痰目菲拢挥姓庑┗≈段鸬悖衷跹暗乩砜纬棠兀肯M邪旆ǖ耐忻歉傅憬蛎园桑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2

本周是开学第六周了,地理课刚刚上完一章,刚开始由于教材不熟练,课本掌握的深度不够,上起课来总觉得前后衔接不起来,总觉得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不深刻,学习的兴趣很高,但是总觉得练习没有时间去检查,去巩固,这样只好让小组长代劳,让组内去吧问题解决好,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再去解决。

上课时,以练习为主,把学生引导知识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一点我尽量去做,可是有时感到有些知识很是抽象,学生根本无法合作完成,只好自己讲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时面对反应慢三拍的学生,老师让他做的题目他总是不以为然,有时发现就是学到了那一页他都跟不上,面对全部学生,面对每一个问题,面对有限的时间,在课堂上有时感到力不从心,想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由自主的学习引发到自发的去学习,自觉地去学习,这确实也是一个境界。虽说教无定法、学无定则。面对知识的殿堂,不论什么法,只要学生的成绩有提高,这就是好的方法。只要老师们都认可的方法这就是好方法。

总之,要想提高成绩就要下功夫,从教学方法上要做好,从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要做好,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上做好。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3

一、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本节课的情感教育隐含在活动中,默化在细节里。从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到为降低难度将问题分级分类;从活动前的温馨提示到活动中锦囊妙计;从丰富多彩的资料选取到激励有加的特色评价等等许多环节的设计,都饱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殷殷期望,而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

二、切实可行的活动设计

教师始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想方设法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例如,在“探究发现”活动中,教师自制教具,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感知科学论证的方法。又如,在“慧眼识图”时,教师利用自制的“信息条”给学生以方法提示。最后,在“地理测试”中,教师主要根据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将传统的“知识反馈题”设计成“地质学家的潜质测试”,看似简单的形式转变,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好的礼物。

点评

本节课从一个小小的岛屿开启了孩子探索、发现之旅,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岛,让孩子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难道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岛吗?”引发孩子好奇的导入,实验的探究让孩子们明确了海陆变迁的原因,虚拟实地的考察,如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喜玛拉雅地区的发现、海底古河流三角洲的发现给学生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一个有力的支撑,让学生在问题中、在情景中去发现、去分析、去综合。在讲述大陆漂移时,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发现;利用自制教具拼图,让孩子得出哪两块最有可能是一块大陆,你是怎样判断的,层层递进,而后再引入到“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那些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从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得出大陆漂移说的全部内容,由此再导入板块学说,让学生慧眼读图,让学生在图中进行大胆发现,让学生一一的判断、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了板块学说的内容,将难点的知识化解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课堂中创新性的设问时时再现,如“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你有地质学家的潜质吗?”教学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好奇,学生听起来感知意犹未尽。

纵观本节课,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体会到地理课给他们带来别样的快乐。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4

本节课知识点多而细,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为以后学习提供基础,所以上好这一节课至关重要。经纬网在地球表面并不存在,是人们在地球仪上人为划定的,所以需要学生要有空间感,再加上教材中以图为主,给学生预习也增加难度。

根据以上情况,我采取了学生自学和小组交流为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分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本完不成学案,对于抽象的事物仅凭阅读教材是不能够完成的。于是我安排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一个地球仪,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大约15分钟),教师深入到组内进行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我的提问和指导感觉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本节课的基础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以往的教师教学老师在前面使尽全身解数的讲解,达到的效果也不过如此,现在通过自主学习和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再加上教师有针对的点拨,学生同样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是地球仪仍不够直观,各组的地球仪有的是经纬网地球仪,有的是政区地球仪,这样学生自学起来程度不一样,教师在点拨时也有一定难度;个别学生仍然对抽象的事物不能理解,希望在下面的几节课中再进行渗透。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5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来看,本节课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从生活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我们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途径,再从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天气预报展开,特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播放录制好的学生所熟悉的央视预报节目,利用其中的卫星云图、城市预报图进行教学,通过模拟央视主持人,让学生学会读图并布置学生课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记录的习惯。在天气符号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书上图片符号的自己来识别,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主体设计和主要步骤是以学生竞赛的形式,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为主体,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目标切实的落实于每一步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思维课堂的新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地理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小组竞赛的课堂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且对以后教学中的小组教学方式起到示范作用。

这节课除了上课课件外,还自制了彩色图片与卡片、自己录制的音像,这些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突破教学难点。让我感受到教师要以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用鼓励性话适时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仔细思考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真正有效的调动、激发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

在本课中,原本有很多地方可以让学生主动发挥,开动脑筋的地方,却被老师一手包办,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例如: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老师完全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归纳原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深入讨论的机会,都由自己讲解了,所以显得老师讲解的过多,学生表现的机会过少现象。另外被要求提问的同学大多集中在少部分学生,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关注不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使得本节课中师生互动明显不充分。

二、教学语言不够规范

教学语言应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不能随心所欲讲解。在一些细微地方注意不够,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强的学科,所以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细微之处,把好语言规范这道关卡。

通过反思让我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将努力的方向:

一、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和肯定

对于那些积极表现和出现错误的学生都给予肯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让他们充满自信心,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表现,达到师生之间的的平等地位。给学生更多施展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师生共鸣,避免“满堂灌”的现象。

二、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

一个自身能力不足的老师是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今后要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充分运用团体合作学习的机会;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细心发现身边的事例,并合理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相信可以给学生更直观,贴切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观察,思考能力。

总之,在课堂中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应用到平时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今后我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缺陷,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6

学生碰到的第一个难点是某个地点经纬度的判读,在教学中从经纬度的划分入手:0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0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如果给定的图中有00经线和00纬线,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若图中没有出现00经线和00纬线,则要推断00经线和00纬线会出现在这个点的什么方位,那么这个点就位于00经线和00纬线的相反方位,以此得出该点到底位于东经西经还是南纬北纬。

判读某地所处的东西半球位置是学生遇到的又一个难点,教学中我仍然是从定义着手,让学生明确200W以东至1600E以西为东半球,此范围以外为西半球。不论给定什么地点,先在它的附近划出200W和1600E这两条经线,再观察这个点是否在200W以东至1600E以西的范围内,若在,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反之,则位于西半球。

此外的一个难点是南北极附近经度的判读,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00经线上选取一点,如果给定的图中极点是南极,则向南极的方向为南,其相反方向为北,再以此点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即可判读出东经和西经。学生在遇到南北极为中心的图时,往往会出现方向的混乱,原因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对于以极点为中心的整图不适用,但对于除极点外的各点依然适用,只不过此时的“上下”一定要和“北南”相一致,必要时可把作业本或试卷旋转一定的角度。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7

本节课从一个小小的岛屿开启了孩子探索、发现之旅,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岛,让孩子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难道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岛吗?”引发孩子好奇的导入,实验的探究让孩子们明确了海陆变迁的原因,虚拟实地的考察,如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喜玛拉雅地区的发现、海底古河流三角洲的发现给学生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一个有力的支撑,让学生在问题中、在情景中去发现、去分析、去综合。在讲述大陆漂移时,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发现;利用自制教具拼图,让孩子得出哪两块最有可能是一块大陆,你是怎样判断的,层层递进,而后再引入到“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那些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从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得出大陆漂移说的全部内容,由此再导入板块学说,让学生慧眼读图,让学生在图中进行大胆发现,让学生一一的判断、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了板块学说的内容,将难点的知识化解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课堂中创新性的设问时时再现,如“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你有地质学家的潜质吗?”教学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好奇,学生听起来感知意犹未尽。

纵观本节课,教师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体会到地理课给他们带来别样的快乐。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8

本周在讲授经线和经度时,学生碰到了第一个难点是某个地点经纬度的判读,在教学中从经纬度的划分入手: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如果给定的图中有0度经线和0度纬线,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若图中没有出现0度经线和0度纬线,则要推断0度经线和0度纬线会出现在这个点的什么方位,那么这个点就位于0度经线和0度纬线的相反方位,以此得出该点到底位于东经西经还是南纬北纬。

判读某地所处的东西半球位置是学生遇到的又一个难点,教学中我仍然是从定义着手,让学生明确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此范围以外为西半球。不论给定什么地点,先在它的附近划出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再观察这个点是否在20W以东至160E以西的范围内,若在,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反之,则位于西半球。

此外的一个难点是南北极附近经度的判读,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0度经线上选取一点,如果给定的图中极点是南极,则向南极的方向为南,其相反方向为北,再以此点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即可判读出东经和西经。学生在遇到南北极为中心的图时,往往会出现方向的混乱,原因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对于以极点为中心的整图不适用,但对于除极点外的各点依然适用,只不过此时的“上下”一定要和“北南”相一致,必要时可把作业本或试卷旋转一定的角度。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9

【教学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二)巴以双方及安理会会员国代表讨论,然后代表发言。(教师应提示各方代表:要从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讨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得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应表明以军撤不撤军,如何撤军?巴方要求以方应怎样做,提请大会裁决。)

学生:巴方代表发言,主题是阐述请联合国干预以方并对其实施制裁的理由(列举以方的行为,如对巴方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毁坏等损失情况。)

学生:以方代表发言,阐述打击巴方的原因。

学生:其他国家代表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如学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教师应加以引导以体现合作的精神,估计多数代表发言的观点可能是:以方应立即撤军,以土地换和平……)

(三)“安南”从代表们的发言中选择合理的解决措施,就此提请大会审议通过并宣布照此安理会决议执行。

教师:小结,同时建议举行第二个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大会。同学们组织的联合国安理会开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召开这节课的第二个会议,讨论审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会前大家先看教材图5。9,让学生从中获得国际社会需要合作的一些启示,然后提示学生。1)中国的代表:围绕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好处,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国际社会的承诺这几方面思考讨论,如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一种承诺。2)其他国家的代表: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同世界很多国家先后经历长达二十来年的艰苦谈判历程:中国入世后对世界各国有什么好外这两方面去讨论思考自己的观点,以便大会对中国入世问题进行表决。讲座两分钟后教师建议第二个活动开始。

学生:“总干事”主持会议

(一)“总干事”宣布会议开始,并请中方代表首先发言。

学生:中方代表根据老师的提示作陈述性发言。(中方其他代表可补充发言)

(二)“总干事”发言阐述其本人对中方过去工作的看法(看法应是积极的、有利和),并提议世贸组织成员国举手表决。

学生:世贸组织各成员国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基于两个因素获得这个结论:大家是中国人,学生的童心会偏向自己的国家:教师前面的引导)(师生共同鼓掌欢庆)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完成后面的板书提纲。这节课的两个会议大家组织得很好,很成功。那么大家在这两个会议获得了些什么体会呢?同学们思考一下再发言。灵活处理学生答案,学生可能的回答——国际合作非常重要(板书)。中国入世说明中国需要同国际社会合作,国际社会也需要同中国合作。中国需要合作,世界各国都需要合作。课后请大家完成教材P94A、B图,并思考现在国际合作中存在着什么现象。再问:这两个会议体现了在哪些方面需要国际合作?学生思考回答——在政治、经济方面(板书)。那么,同学们根据平常的体会,国际间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合作,请举例。学生思考回答——中国人穿西装、吃西餐是服装、饮食文化合作交流的结果,航海家麦哲伦使用的指南针是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的结果(板书)。大家再想一想:本节课的两会议都体现了联合国这一重大国际组织的作用,对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对,只有安理会会议表明了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板书:联合国的作用)。除了联合国这个组织,大家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板书:其他国际组织)?知道——非统组织、欧盟……

结束语:这节课,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合作!

板书设计

国际合作

1、很重要:

2、主要领域:政治、经济、文化……

3、联合国的作用:

4、其他国际组织:

教学反思:

由于内容简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很好掌握,教学效果良好。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10

对于初一年纪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一些比较基础的入门知识。这节课所讲的课题是《板块的运动》。从复习以前的知识做引导,来一起同学们的思考,从而引出今天所要讲的课题。

这次讲课主要用到的事多媒体,把丰富多彩的地理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并展开了小组讨论,在积极的讨论中得出问题的答案。并将本节课重点给学生们做出一个整体的总结。讲完课后的几分钟,又带领学生做了一些练习题,有简单到复杂。最后布置作业。整节课自我感觉还可以,但是还是会有许多不足之处。

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课堂进行了评课。提出来一些需要改正的问题。我的知道老师李老师指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年纪组长张芳老师提出,板书有点少,应该把课题写上并且还应该把本节课的重点以板书的形式列出等。其他老师还提出了:一,讲课太细,对与初一的孩子来说讲的太多了。二,老师建议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去黑板上画出六大板块的轮廓和大致位置。三,是以我讲为主,应该响应新课堂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四,课件不应太多,而要很清晰。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很有用。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去更正。改掉缺点,发扬优点。在平时上课中就要体现新课堂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玩中学到东西。

这次公开课,给我很多帮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作为一名老师,我一定会虚心学习,学习老师们的一些教学方法,在这半年的实习中我会不断成长,为学生的未来而奋斗。我坚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篇11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学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时。

这节课的内容知识性极强,重点内容很多,同时又是难点。而且这节课是重点之中的重点,这部分知识接受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地理的学习,涉及到了很多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理事物,由于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难点较难突破,针对教材特点,依据新课改精神实质,将本节课确定为教师联系实际举例、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类比分析、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启发分析说明等综合法研讨课,设计意图之一就是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重在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勇于创新,勤于动脑、动手,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素养。

设计意图之二就是针对这部分知识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讲,难度的确大了点,在准备教具时就选择了一些容易理解的身边实物(手电筒和地球仪),对刚具有基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初一学生,极需加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应该提供时间、空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设计意图之三就是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很多,难点又需要突破,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多给予直观模型或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所以采取综合法进行试。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9篇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有关“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的相关知识,可以参考一下或许能给你带来启示。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相信很多教师对教案并不陌生。 教案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

一、反思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的科学性

本次课从教材内容的安排来看,包括地理位置,人口及人口与资源的关系问题,气候与水旱灾害三个方面。地理位置的确定不仅仅是知道了印度在哪里就行,还要学会“定位”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人口及人口与资源的关系问题涉及到读图、表两种不同信息载体的步骤和方法的基本技能的培养,有一定难度,大约需要十几分钟左右。就这两部分内容应该作为一节课内容来处理。最后的气候与水旱灾害问题是重点和难点,至少需要图示法和比较法两种重要的地理思维方式的应用,对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基本技能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至少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因此说,本次课内容偏多,教学时间过紧,教学目标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反思教学难点的突破方式的合理性

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在这个板块中,采取了分组讨论法,图表比较法,讲练结合法,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然后做归纳总结。在这几种方法的'应用中,学生都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路线和方案一步步去实施,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意识难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图表比较”环节的思考题应该具有开放性。比如:比较印度一月、七月风向图,你认为有哪些异同?让学生充分思考,然后讨论交流探究的成果,最后确定比较的内容和角度,这样既突出了教学过程,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这种过程、方法、情感的交融,落实了知识,培养了技能,丰富了情感,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反思作业设计的最优化

根据教学内容代表的三个方面,我设计了三个简答题,分别代表三个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事实上,学生做作业就是比较呆板地把教师整理的文字搬到作业本上,纯知识再现,能力目标难以实现。简答题型是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检测形式,首先是通过对文字、图表等信息的获取,再通过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描述或阐释问题。因此说,本次课练习设计的题型单一,检测效果不够理想。应该以单项选择题作为主要形式。一方面,该题型比较灵活,任何知识点都能凭借它合理地调整考查的角度和难易程度,也能够灵活地考查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知识点,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也因为是各种题型中较简单的考查形式,学生会快捷地找到成就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轻松学习,快乐地理”是我在地理教学中不变的宗旨。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总结,我觉得教与学的相长,需要教师思考的方面太多太多,需要老师完善的方面也太多太多,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不断地通过与同行的探讨和交流,积极地去寻求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2)

七年级下册是进行区域地理学习,以区域为主线进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设计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反思整节课,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

本节课重视学生读图记图能力的培养,从图中得到有关亚洲的位置、范围、面积。而且能够从地形图上掌握亚洲的重要地形区,由教师引导、分析出亚洲的地势特点以及对河流分布的影响,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尊重学生

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如有关亚洲的世界之最,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材料和自己掌握的知识说出来。采用竞赛方式,看谁知道的多,说的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学会表述和倾听,在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

三、创造和谐氛围,适当运用鼓励性评价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和系列活动,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表现机会并给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一、在分组引入竞赛机制操作中,应引导本组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不能只顾本组一两名主动性强的同学参加,使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

二、在组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时,感觉到有点易放难收。给了学生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学生的发散思维极强,气氛也很热烈,不能很适时地做出总结、点拨。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3)

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在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特征时,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等方面入手,例如:我引导学生从亚洲的纬度位置(0度—北纬80度)结合以前学习的五带知识。学生很快知道亚洲是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大洲,这一结论是分析亚洲复杂气候的基础.学生真正地发现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会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很自然地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会由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推测当地的气候特点,由地形特征认识当地河流的流向。从而形成知识体系,综合分析能力不断提高。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得出结论,效果明显。例如分析亚洲河流的流向时,我首先让学生读图,从图中找出亚洲主要河流,在图中描出,并说出河流注入的海洋,并进行归类,归纳出亚洲河流的流向是从中间向四周流。学生自然就得出了“亚洲河流发源于中部,成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结论,效果比较好。

在教学亚洲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时,教材安排学生学习的一个具体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本人在设计时特别注重对影响气候的因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便于今后学生在接触其他地区气候特征时能独立分析。由于设计意图明确,所以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也能接受。在分析亚洲气候时,对亚洲气候类型图及相关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正确分析、把握是很关键的。由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颜色的种类及不同颜色面积的大小,从而得到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及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图并强调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由孟买和雅库茨克的温度的明显差异引导学生结合上已掌握的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纬度因素)学生分析出这个因素后,立即追问,哈尔滨和乌兰巴托纬度相当,为什么降水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观察图并分析得到结论(海陆因素)这样学生从分析图到得到结论的过程,真正体验到了图对地理问题分析解决的重要性,并逐步地学会了读图。

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不配合老师完成交给的任务。

(2)还不能正确掌握读图的方法。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4)

一、主要亮点:

1、 以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饥饿的苏丹》导入,一步步地提出问题,这幅照片反应了非洲怎样的状态?非洲为什么贫困?非洲的贫困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有何关系?导入震撼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2、课件制作精美,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立。

3、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将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给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互动面板与学生积极互动,并点名学生的表现,使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

5、知识点讲解细致,在基础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特别是上课时对于一些学生以前掌握不佳的自然地理知识点多次讲解,使学生逐渐掌握。

二、改进意见:

1、每节知识点过多,特别是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导致经常超课时或者拖堂。知识点虽然都是考点,但在课堂上面面俱到不可能,所以需要有取舍的去讲。

2.部分学生上课不积极,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学习态度的掌控不易。针对这部分学生以鼓励,连线提问,科学打电话问原因来监督。

3、因为没有板书,导致PPT上字过多,学生要记的笔记也较多。应该精简课件上的文字,只需体现主要知识点的框架和总结性的内容。

4、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是一个重要考点,但是很多学生对于高一的气压带风带掌握的不好,导致在讲解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讲这个知识点前应该先用图片结合动画的形式复习一下气压带风带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5、互动面板有时会遮住课件,影响学生的观看。今后应调整好互动面板与课件的位置。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5)

本节课的内容选择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本章共有两节内容分别是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和第二节自然环境。根据课标要求,要求学生会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掌握亚洲气候的特点;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利用亚洲气候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通过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归纳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亚洲的气候特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的特点。

本节采用了复习导入:复习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这样的导入注重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地理思维的培养。还可以列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关于位置的描述采用口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识记:“海陆半球经纬度,先把位置来描述”;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自然情况包括哪些方面又用了概括联想记忆法,“气壮山河”——气代表气候;壮代表土壤;山代表地形;河代表河流,等从这几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等。这样的方法不仅好记易于理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应该启发学生可以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在思维导图中重难点强调,线上学生连线互动反馈哪一部分,在复习中存在困惑。

知识点梳理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亚洲按地理方位分区,指导学生采用简图的方法指导学生识记亚洲六大分区。这一部分通过线上教学反馈,还应着重落实回归教材,带领学生落实基础,圈画教材,同时应加强小测,尤其是线上教学阶段,学生的自觉性较差。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6)

一、成功之处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较为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整堂课结构比较清楚,分成三大结构:位置——地形——气候,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条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过板书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大量运用各种地图,通过先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出相关信息,然后老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及时纠正学生,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提示相应读图方法,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4、在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运用两幅图对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体会印度雨季和旱季;运用视频和摘抄新闻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直观感受印度水旱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的引出印度水旱灾害频发主要是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很清晰的区别印度雨、旱季的形成原因和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二、不足之处

1、在运用“印度的地形”图分析印度的地形特点时,没有通过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运用颜*分析地形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多媒体上展示三大地形区时,用圈勾出的形式不够准确。

2、在介绍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时,就只让学生读课本了解,过于单调,没能很好的与我国进行联系和对比。

三、反思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7)

标题: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教学反思

引言:

地理教育在初中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其中,地理亚洲教学在七年级下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全球视野。以下是对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教学的详细反思。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

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是设计和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在开始地理亚洲教学之前,我进行了开学测试,以了解学生对亚洲地理的了解程度。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发现学生对亚洲的国家、地理特点和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我根据他们的测试结果和学习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我组织了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图书馆和地理景点等地,亲身体验亚洲的文化和自然风光。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对亚洲的认识。

其次,我注重使用多媒体教具和ICT技术,为学生呈现丰富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使他们通过视听感受亚洲的多样性和风情。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同时,课堂上我还组织小组活动、讨论和展示等互动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

三、开展任务驱动式学习

任务驱动式学习是一种授课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任务中去,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地理亚洲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亚洲各国人口分布的时候,我让学生组成小组,通过调查和研究,制作人口密度分布地图,并对各国的人口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深入了解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锻炼了他们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结语:

通过对七年级下册地理亚洲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了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会了根据学生的教育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任务驱动式学习则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地理教育。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8)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一个有关地理学的视频,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个视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地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地理学对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地理学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地理学对于我们生活很重要?举一些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例子。通过这个课堂讨论,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观察到的现象。这种互动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思考了地理学的意义和实际运用,并增强了他们对地理学的兴趣。

随后,我组织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共同合作完成。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学中的概念,并设计一个海报来介绍这个概念。我提供了一些海报制作的指导要点,并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互相合作,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他们用色彩、图片和文字将地理概念生动地展示出来。这个小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地理学中的概念。

最后,我进行了一次全班总结。我请几个学生上来展示他们设计的海报,并让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这次总结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地理学的概念,并且从其他同学的展示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他们愿意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地理学的学习也更加主动。同时,我也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多媒体教学的运用,通过视听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小组活动的方式也可以在教学中经常运用,鼓励学生们的合作与创造力。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并且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与进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9)

昨天,我在我们综合组就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学法指导上了一节研讨课,通过我们组成员的评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节课的一些想法谈一谈:

一、成功之处:

1、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性比较好,回答问题积极,每位同学都想急着回答问题,能给他们组加分。充分体现了小组评价的制度,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都的兴趣和信心。

2、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地图,直观且一目了然,能够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中,尤其表现在后面对知识巩固的环节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课外知识在课堂中补充很好,如:日本的河流、日本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还有日本的国徽等内容。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能够借助日本樱花开谢的推进过程和时间早晚来帮助学生理解日本南北气候的差异。

二、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本节课拓展方面做得不够好,应该用日本的樱花、富士山或者其它方面的知识加以拓展,达到情感教育。

2、个别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应该采取更好的方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3、课堂中可适当穿插一两句日语,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我没有去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增强自己的业务,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集锦


教师愿意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老师常被要求在上课之前编写好教案,教案的严谨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帮助!那么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于是,栏目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篇1】

通过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工作,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和人文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并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所以说学习地理是很重要的,学生们都从思想上重视了地理这门学科。

通过地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民族素质。地理教学贯彻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就使他们具备所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我们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或者只是依据地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的去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地理教学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收集一些地理材料和图片,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地理教学启迪了学生的智能,也促进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实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通过地理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以外,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以上是这一学期来,我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侧重点及目的,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篇2】

经过一个学年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我发现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一个学年即将过去,重新回顾这一学年,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及自己制作简单的教具,在教学中体现地理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怎样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及思考:

一、发挥地理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生,尤其是乡镇学校的学生,我校学生主要以农村学生为主。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纪律为先,才是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良好的纪律,就不会有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他们认识充分到自己的缺点和良好纪律的重要性,积极改正不良的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因此,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从地理这门学科来看,地理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可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所以,教师在上课时有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我们可以在上课时给学生讲一个地理趣味故事,那么学生必定会更加努力认真的听你讲课。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兴趣带动学生学习,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二、加强学生学习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新课标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变换,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地理学科在初中科目中算是较难学习的科目,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问题,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观察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我们生活中的地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让学生认为你是一个“事事通”的老师。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观察法,启发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2、对比记忆法:在我们地理学习中,有很多的知识可以对比记忆。例如学生反映的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很难学,因为教材中的内容很简单,而考纲要求我们掌握实际中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其所对应的景观,那么这就难倒学生了。对于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以前没有或者很少接触气候,这是我们就要教学生运用对比记忆的方法,把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对比记忆,把亚热带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对比,找出相关的规律,那么这一节的内容也就没有想象中难学了。

因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和地位。

三、运用身边的“生活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例如,昼夜长短的变化、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的发生、水陆受热散热的差异等相关的知识都与我们生活联

系非常的大,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从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那么学生久很容易接受“昼夜长短变化、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等知识点的教学。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

四、自身不足之处

在一个学期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我喜忧参半,有得有失,喜的是我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及运用自身的知识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完了,忧的是我的身上也暴漏出很多的缺点:

(1)没有做到真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有待提高。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引导不够,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所有学生。

(2)师生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对于问题的设计也应该进一步斟酌,提高提问技巧。

总之,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才能不断地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篇3】

[优点]

1.通过对比我国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差异导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增加感性认识并逐步理解欧洲为何畜牧业发达。

2.采用讨论、指读等形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多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结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板书设计尽量做到精简且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

1.ppt设置上,字体可再放大点或根据颜色的搭配以突出显示。

2.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对比中应提问再细化,并注重引导从沿海向内陆海洋性在减弱,大陆性在增强。

3.谈这堂课的收获环节,可结合板书突出重点,再次提升课题。

[改进]

1.多学习计算机,结合地理学科特色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如ppt、excel,提高自己的电脑水平。

2.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提问的方式方法,以及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等等都需要不断地研究。

3.地理教学中板书、版画、版图很重要,坚持每周练习。

4.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坚持听“师说”、“壹周立波秀”,不仅练口才也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不断培养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非常感谢进修学校的李继红校长和吴江教研组的姬惠光老师给我的点评,我会不断努力的!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篇4】

本节内容容量大,在备课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资料和数据,这使得对俄罗斯的很多方面都有了很详细的了解。本节课上完后,有以下几个收获。

一、知识点之间的过度比较容易处理,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如从位置的学习到地形、气候、资源之间的联系以及到俄罗斯的经济以及经济向亚洲迁移,这样学生在听课时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过渡,很容易接受。

二、在引入新的.知识点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及前面所学到的俄罗斯知识去学习,从而有了一定的思考量。

如在介绍完它的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接着让学生思考“那么俄罗斯的工业是不是也多分布在亚洲部分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俄罗斯的工业分布”。

三、板书设计一目了然。

这一点尤其是在资源与工业分布上,当学生得出“资源多分布在亚洲,而工业多分布在欧洲”时,这样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很快就想到“分布不一致”,于是“怎么办”这个问题就自然的出现在学生大脑中了。

四、不能小看学生的思维。

在备课时,思考“俄罗斯为什么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却很落后呢”这个问题时,上课时学生讨论后的结论却很丰富,如“气候寒冷,很多农作物很难生长,缺少原料”“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工业”等等答案,所以上课前的备课一定要多思考,多查阅资料。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篇5】

(1)成功之处:

以诱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围绕课标要求,着重讲解世界六种工作语言以及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将每一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区域单独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大宗教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更直观形象描述三大宗教的建筑特色,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学好汉语和英语,说明了英语的重要性,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2)不足之处:

课堂气氛不很活跃,在课堂管理上还有一定欠缺,怎样调动学生自主发言的能力还需加强;师生互动太少,普通话还不过熟练,有待加强;小组评价也做得不够,这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加强。

(3)努力方向:

新课程的改革倡导现在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甚至“我会学”,那么作为老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向想学知识的方面发展。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互动中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愿意学什么,能学什么等,这样以便今后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教学。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篇6】

本周是开学第3周,教学工作一切正常,一年之计在于春,老师们、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和学习当中。同时学校领导也针对上学期的得失,对本学期也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没有经验的地理老师,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上新课之前,就要把同步、课本、以及填充图册上的内容都要认真的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积极搞好集体备课,有不懂得问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做到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把握好教材。

同时要求学生上课之前提前预习,有不懂得问题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把不会的问题记下来课上认真听,和老师共同解决。上课一同步和课本为主,课上解决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下及时补充完整。然后课下再把填充图册及时完成。小组长带领着一起统一好答案。这样学生的习惯养成了,兴趣提高了,同时成绩也提高了。

总之,老师、同学齐心协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我相信成绩会一步比一步好起来的,这一次成绩虽然全县提高了几个名次,但是成绩还不理想,比比同学科的成绩,成绩还远远不够。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更严厉的要求学生,把每一个问题都要踏踏实实的做好,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好。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篇7】

一、地理复习时存在的问题

1、复习课事无巨细,练习题也多为陈题,无新意,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复习效率不高。

2、教法单一、手段陈旧、容量小。

3、局限于教材和预设练习、拓展不够。

4、地图语言使用太少。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复习时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故考试时则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1、碰到一些新题学生束手无策。回答是五花八门。

2、容量大,学生只觉有做题时间,无更正检查时间。一方面学生基础弱,学习时没有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未受这方面的锻炼。

3、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并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对一些专题方面的问题掌握不牢固,缺乏练习。

三、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篇8】

今天上的是初一级的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整堂课课堂纪律很好,基本没有捣蛋的同学,这节课的最大问题是老师本人。这节课的难度中上,在缺乏教学工具的情况下,更难让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各板块的运动。所以给教师下了难题。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沧海桑田”的传说引入本节课,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是否存在海陆变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图2。10、2。11、2。12,探讨海陆变迁的现象,及海陆变迁的原因。

接着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介绍魏格纳的故事,及通过图2。16、2。17共同探讨大陆漂移的证据,得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理论。

(对于本知识点的引出,缺乏自然,在学生读图的过程中缺乏很好的引导)

通过提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出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理论分为三个方面:1、六大板块;2、各大板块的运动;3、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动活跃。

总体上,本节课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改进的要点:增加幽默感,提高课堂气氛;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升;提高对知识的全面把握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系列


凡事做好准备的人会更容易成功。对教师而言,要编写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把控课堂节奏,如何写一篇比较标准的教案呢?由此,中学范文网为你收集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1】

今天讲课的章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与大洋。在刚结束难度偏高的第一章后,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轻松地学习,在乐趣中学到知识。首先我以加加林的故事导入本节课,引出“人类真的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吗?”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接着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海洋面积是否真的比陆地面积大。得出答案后接着回答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分布,得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结论。由结论再提出疑问“既然海洋面积如此大,为什么古人给地球起名为地球而不是水球”(PS:本环节节节相扣,前后联系紧密),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挥答案。提出疑问: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简单介绍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增进同学们的见闻,同时也增加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PS:在介绍历史时,欠缺生动,提不起同学们的兴趣)观察地图,得出海陆分布。在讲七大洲之前,先给同学们讲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之间的区别,并举他们熟悉的例子——雷州半岛。接着引出全球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简要介绍七大洲命名的来源。读图思考:1.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2.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3.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4.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5.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 6.各大洲的面积大小关系如何? (PS:口诀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完成教材31页活动3,了解七大洲的轮廓特征。 (PS:本环节同学们难以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并板图) 观察地图册第5页,找出大洲分界线 在讲七大洋之前先讲解海峡、海、洋之间的区别 引出四大洋极其分布和面积大小关系 (PS: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在七大洲的轮廓图上标出四大洋的位置 最后介绍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增进趣味性。 (PS:在讲解贸易的通道——马六甲海峡时,缺乏都地图的指引) 存在问题:教师声音过小,师生间缺乏互动。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2】

本节课的课题为《世界气候类型》,内容为初中地理的难点之一,我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主要因素。

2、能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

3、学会判读“气候直方图”。

4、从丰富多彩的气候和景观类型中感受美好地球家园。

5、在分析各气候的成因中,促进学生形成观察、比较、思考、质疑的科学研究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2、直方图的判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从大气环流入手,分析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就基本掌握了“气候直方图”判读方法。

本节课内容丰富,全球的气候类型必须面面俱到,为了吸引学生,我不断变化方法,有的精讲,有的简讲,有的让学生讲,并且利用照片、视频资料展示常见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景观,使学生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获得最感性的认识,最终不仅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地理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本节的课内容涉及人与地球环境,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在本节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整节课渗透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理念。

在提及当今全球变暖的问题时,联系前一天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起学生关注社会,提高主人翁的意识。

整节课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圆满地完成了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3】

这节课上完之后,一直觉得不是非常的理想,反思了很久,总结出三点:1.准备不够充分2.教材吃的不透。3.课外知识扩充的不够,没有新鲜感和时代感。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没想过要表现的特别出色。其实现在未来,每一次充分的准备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要好好珍惜才是。内容安排真的很少,很没技术含量。虽然来听课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没有说我什么,但是我还是很惭愧。已上三点算是对这堂很不尽人意的课的浅薄反思,希望自己能以史为鉴,尽快提高,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

在自主学习的部分,学生虽然很认真的看书,但由于是初一新生,对教材的把握不准,耽误的时间长,而且不容易发现重点问题,即使小组合作后有了改观,但还需全班各组共同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重点突破的板块,主要是学会从图中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通过反复读图、识图,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比较准确,但由于这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到大屏幕前指图说出时仍容易犯错误,还需要不断巩固。对于拓展延伸板块,内容很好,又一定的难度,而且能够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也能够激起学生探讨的激情,但由于前面重点突破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这部分内容时间上有些仓促,下节课应适当调整。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4】

对于初一年纪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一些比较基础的入门知识。这节课所讲的课题是《板块的运动》。从复习以前的知识做引导,来一起同学们的思考,从而引出今天所要讲的课题。

这次讲课主要用到的事多媒体,把丰富多彩的地理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并展开了小组讨论,在积极的讨论中得出问题的答案。并将本节课重点给学生们做出一个整体的总结。讲完课后的几分钟,又带领学生做了一些练习题,有简单到复杂。最后布置作业。整节课自我感觉还可以,但是还是会有许多不足之处。

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课堂进行了评课。提出来一些需要改正的问题。我的知道老师李老师指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年纪组长张芳老师提出,板书有点少,应该把课题写上并且还应该把本节课的重点以板书的形式列出等。其他老师还提出了:一,讲课太细,对与初一的孩子来说讲的太多了。二,老师建议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去黑板上画出六大板块的轮廓和大致位置。三,是以我讲为主,应该响应新课堂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四,课件不应太多,而要很清晰。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很有用。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去更正。改掉缺点,发扬优点。在平时上课中就要体现新课堂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玩中学到东西。

这次公开课,给我很多帮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作为一名老师,我一定会虚心学习,学习老师们的一些教学方法,在这半年的实习中我会不断成长,为学生的未来而奋斗。我坚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5】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来看,本节课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从生活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我们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途径,再从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天气预报展开,特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播放录制好的学生所熟悉的央视预报节目,利用其中的卫星云图、城市预报图进行教学,通过模拟央视主持人,让学生学会读图并布置学生课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记录的习惯。在天气符号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书上图片符号的自己来识别,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主体设计和主要步骤是以学生竞赛的形式,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为主体,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目标切实的落实于每一步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思维课堂的新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地理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小组竞赛的课堂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且对以后教学中的小组教学方式起到示范作用。

这节课除了上课课件外,还自制了彩色图片与卡片、自己录制的音像,这些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突破教学难点。让我感受到教师要以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用鼓励性话适时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仔细思考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真正有效的调动、激发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

在本课中,原本有很多地方可以让学生主动发挥,开动脑筋的地方,却被老师一手包办,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例如: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老师完全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归纳原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深入讨论的机会,都由自己讲解了,所以显得老师讲解的过多,学生表现的机会过少现象。另外被要求提问的同学大多集中在少部分学生,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关注不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使得本节课中师生互动明显不充分。

二、教学语言不够规范

教学语言应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不能随心所欲讲解。在一些细微地方注意不够,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强的学科,所以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细微之处,把好语言规范这道关卡。

通过反思让我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将努力的方向:

一、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和肯定

对于那些积极表现和出现错误的学生都给予肯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让他们充满自信心,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表现,达到师生之间的的平等地位。给学生更多施展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师生共鸣,避免“满堂灌”的现象。

二、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

一个自身能力不足的老师是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今后要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充分运用团体合作学习的机会;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细心发现身边的事例,并合理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相信可以给学生更直观,贴切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观察,思考能力。

总之,在课堂中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应用到平时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今后我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缺陷,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6】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绪论,有相当重要的启蒙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探索世界的求知欲。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都是以现实的事例作为分析思考的对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能够通过古今中外的事例学习到地理的概念,形成地理的头脑,对今后的地理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对现实问题的思索理解。

在本章的教学设计方面,我针对学生对于地理的混沌认识状态,决定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精神,以教师的引导为方向,学生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活动讨论,提出质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在教师引导下自行得出结论。

在具体实施方面,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讨论活动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要分析总结完教材事例之后,让学生回到自己生活的环境,用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来进行讨论,进而展开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的学习方式和对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产生体验和感受。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安排就是围绕本土的问题讨论较多,力争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情开始,投入到以后的地理学习中去。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围绕我们身边地理事物和我们亲身体验过的地理现象展开的讨论题,我认为这些活动比较好。本节课我认为还有可以学习的方面就是师生互动较好,老师始终在和大家“谈”地理、“聊”地理,没有严肃的说教,我想这样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感觉更亲切。

欠缺的一些方面:课件制作时我本想穿插一些视频资料给学生看,没有找到合适的视频。我认为国际长跑比赛中东非选手领先可以用视频播放一个比赛片段更好。以后我会补充上去。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7】

一、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本节课的情感教育隐含在活动中,默化在细节里。从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到为降低难度将问题分级分类;从活动前的温馨提示到活动中锦囊妙计;从丰富多彩的资料选取到激励有加的特色评价等等许多环节的设计,都饱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殷殷期望,而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

二、切实可行的活动设计

教师始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想方设法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例如,在“探究发现”活动中,教师自制教具,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感知科学论证的方法。又如,在“慧眼识图”时,教师利用自制的“信息条”给学生以方法提示。最后,在“地理测试”中,教师主要根据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将传统的“知识反馈题”设计成“地质学家的潜质测试”,看似简单的形式转变,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好的礼物。

点评

本节课从一个小小的岛屿开启了孩子探索、发现之旅,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岛,让孩子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难道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岛吗?”引发孩子好奇的导入,实验的探究让孩子们明确了海陆变迁的原因,虚拟实地的考察,如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喜玛拉雅地区的发现、海底古河流三角洲的发现给学生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一个有力的支撑,让学生在问题中、在情景中去发现、去分析、去综合。在讲述大陆漂移时,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发现;利用自制教具拼图,让孩子得出哪两块最有可能是一块大陆,你是怎样判断的,层层递进,而后再引入到“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那些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从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得出大陆漂移说的全部内容,由此再导入板块学说,让学生慧眼读图,让学生在图中进行大胆发现,让学生一一的判断、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了板块学说的内容,将难点的知识化解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课堂中创新性的设问时时再现,如“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你有地质学家的潜质吗?”教学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好奇,学生听起来感知意犹未尽。

纵观本节课,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体会到地理课给他们带来别样的快乐。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8】

本节课知识点多而细,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为以后学习提供基础,所以上好这一节课至关重要。经纬网在地球表面并不存在,是人们在地球仪上人为划定的,所以需要学生要有空间感,再加上教材中以图为主,给学生预习也增加难度。

根据以上情况,我采取了学生自学和小组交流为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分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本完不成学案,对于抽象的事物仅凭阅读教材是不能够完成的。于是我安排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一个地球仪,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大约15分钟),教师深入到组内进行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我的提问和指导感觉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本节课的基础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以往的教师教学老师在前面使尽全身解数的讲解,达到的效果也不过如此,现在通过自主学习和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再加上教师有针对的点拨,学生同样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是地球仪仍不够直观,各组的地球仪有的是经纬网地球仪,有的是政区地球仪,这样学生自学起来程度不一样,教师在点拨时也有一定难度;个别学生仍然对抽象的事物不能理解,希望在下面的几节课中再进行渗透。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9】

本周是开学第六周了,地理课刚刚上完一章,刚开始由于教材不熟练,课本掌握的深度不够,上起课来总觉得前后衔接不起来,总觉得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不深刻,学习的兴趣很高,但是总觉得练习没有时间去检查,去巩固,这样只好让小组长代劳,让组内去吧问题解决好,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再去解决。

上课时,以练习为主,把学生引导知识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一点我尽量去做,可是有时感到有些知识很是抽象,学生根本无法合作完成,只好自己讲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时面对反应慢三拍的学生,老师让他做的题目他总是不以为然,有时发现就是学到了那一页他都跟不上,面对全部学生,面对每一个问题,面对有限的时间,在课堂上有时感到力不从心,想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由自主的学习引发到自发的去学习,自觉地去学习,这确实也是一个境界。虽说教无定法、学无定则。面对知识的殿堂,不论什么法,只要学生的成绩有提高,这就是好的方法。只要老师们都认可的方法这就是好方法。

总之,要想提高成绩就要下功夫,从教学方法上要做好,从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要做好,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上做好。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篇10】

今天讲课的章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与大洋。在刚结束难度偏高的第一章后,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轻松地学习,在乐趣中学到知识。

首先我以加加林的故事导入本节课,引出“人类真的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吗?”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接着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海洋面积是否真的比陆地面积大。得出答案后接着回答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分布,得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结论。由结论再提出疑问“既然海洋面积如此大,为什么古人给地球起名为地球而不是水球”(PS:本环节节节相扣,前后联系紧密),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挥答案。

提出疑问: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

简单介绍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增进同学们的见闻,同时也增加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观察地图,得出海陆分布。

在讲七大洲之前,先给同学们讲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之间的区别,并举他们熟悉的例子——雷州半岛。接着引出全球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简要介绍七大洲命名的来源。

读图思考:

1、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2、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3、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4、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5、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

6、各大洲的面积大小关系如何?

完成教材31页活动3,了解七大洲的轮廓特征。

观察地图册第5页,找出大洲分界线

在讲七大洋之前先讲解海峡、海、洋之间的区别

引出四大洋极其分布和面积大小关系

在七大洲的轮廓图上标出四大洋的位置

最后介绍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增进趣味性。

存在问题:教师声音过小,师生间缺乏互动。

【热】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合集6篇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在每次上课前我们都要准备教案的,我们要做好一切准备。教案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根据您的要求,中学范文网编辑为您搜索整理了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1)

一、主要亮点:

1、 以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饥饿的苏丹》导入,一步步地提出问题,这幅照片反应了非洲怎样的状态?非洲为什么贫困?非洲的贫困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有何关系?导入震撼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2、课件制作精美,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立。

3、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将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给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互动面板与学生积极互动,并点名学生的表现,使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

5、知识点讲解细致,在基础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特别是上课时对于一些学生以前掌握不佳的自然地理知识点多次讲解,使学生逐渐掌握。

二、改进意见:

1、每节知识点过多,特别是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导致经常超课时或者拖堂。知识点虽然都是考点,但在课堂上面面俱到不可能,所以需要有取舍的去讲。

2.部分学生上课不积极,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学习态度的掌控不易。针对这部分学生以鼓励,连线提问,科学打电话问原因来监督。

3、因为没有板书,导致PPT上字过多,学生要记的笔记也较多。应该精简课件上的文字,只需体现主要知识点的框架和总结性的内容。

4、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是一个重要考点,但是很多学生对于高一的气压带风带掌握的不好,导致在讲解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讲这个知识点前应该先用图片结合动画的形式复习一下气压带风带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5、互动面板有时会遮住课件,影响学生的观看。今后应调整好互动面板与课件的位置。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2)

一、课前准备:两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自然条件特殊,对学生而言遥远而陌生,感觉神秘而好奇。因此,在课前请学生查找相关内容(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及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等),为本节课作铺垫。课堂上主要采用读图分析和探究性讨论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过程中的片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地图判断(根据极点和纬度变化,主要是南北极圈判断)所示图是属于南极地区图还是北极地区图。两级地区的纬度位置、范围、周围海洋和陆地等内容在书上已叙述,学生都能顺利掌握。

南北极地区判断方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它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还要结合曾经学过的地球和地图知识来认识,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综合地体现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内容。

(1)通过识别经纬线和经纬度得出结论:北冰洋和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该知识点已在七年级上册中学过,在此欲巩固)。

(2)结合曾学过的知识及通过地球仪直观演示,标出南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南极上空是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北极上空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3)根据南北极上空地球自转方向,明确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向西,然后,判断某一点的东西南北。这样,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来学习如何判断方向,就容易掌握了。

(4)了解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极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从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冰雪对阳光的反射作用等方面分析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成因)。

(5)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的地理位置、相对方位及东西半球的位置等内容的学习,也需要学生通过读图来完成。特别是几个科考站的相对位置,在东西半球的位置等,需要较强的读图能力(极地地区方向的判别和根据经纬度确定东西半球的位置)才能正确判断。

三、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从课题研究的目的出发,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地球知识和地图知识系统地通过南北极图来加以综合,并结合特殊的南北极地图重新认识经度和纬度,以及如何判断极点地区的地图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在地图上识别地理事物及其方位的能力。

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些地方设计的还不够细致,如在方向的判断上,在地图上还存在一个距离远近的问题,要让学生注意一定要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点来判断。总的来说,整堂课有些“赶”,学生讨论还是在老师设置的框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读图能力弱的学生在判断极地地区方向上还存一定的困难,还有待提高。

五、改进的方向:

(1)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利用地球仪、地理教学挂图等教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大量图片和动画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掌握极地的基本知识及读图的技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3)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传统的地理教学偏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在教学中着眼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一:解放学生认知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认识、获取地理知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顶,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顶的事实来加深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创新思维。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疱,不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创造。不怕出错,不怕重复,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过程中增知长智。

三:解放学生的嘴,培养表达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得到能说会道的锻炼,并能和老师、同学经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独立提出问题。

四: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手,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调查、小发明等活动,让学生得到劳动成果的乐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细致的作风。

五:解放学生的眼睛,塑造美的情操。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让学生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开辟智能活动空间,增大手脑活动频率。从中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感受。

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习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因此结合教材资源,如“野外迷路怎么办?”“地图定位与估算距离”等,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4)

一、反思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的科学性

本次课从教材内容的安排来看,包括地理位置,人口及人口与资源的关系问题,气候与水旱灾害三个方面。地理位置的确定不仅仅是知道了印度在哪里就行,还要学会“定位”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人口及人口与资源的关系问题涉及到读图、表两种不同信息载体的步骤和方法的基本技能的培养,有一定难度,大约需要十几分钟左右。就这两部分内容应该作为一节课内容来处理。最后的气候与水旱灾害问题是重点和难点,至少需要图示法和比较法两种重要的地理思维方式的应用,对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基本技能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至少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因此说,本次课内容偏多,教学时间过紧,教学目标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反思教学难点的突破方式的合理性

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在这个板块中,采取了分组讨论法,图表比较法,讲练结合法,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然后做归纳总结。在这几种方法的'应用中,学生都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路线和方案一步步去实施,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意识难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图表比较”环节的思考题应该具有开放性。比如:比较印度一月、七月风向图,你认为有哪些异同?让学生充分思考,然后讨论交流探究的成果,最后确定比较的内容和角度,这样既突出了教学过程,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这种过程、方法、情感的交融,落实了知识,培养了技能,丰富了情感,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反思作业设计的最优化

根据教学内容代表的三个方面,我设计了三个简答题,分别代表三个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事实上,学生做作业就是比较呆板地把教师整理的文字搬到作业本上,纯知识再现,能力目标难以实现。简答题型是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检测形式,首先是通过对文字、图表等信息的获取,再通过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描述或阐释问题。因此说,本次课练习设计的题型单一,检测效果不够理想。应该以单项选择题作为主要形式。一方面,该题型比较灵活,任何知识点都能凭借它合理地调整考查的角度和难易程度,也能够灵活地考查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知识点,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也因为是各种题型中较简单的考查形式,学生会快捷地找到成就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轻松学习,快乐地理”是我在地理教学中不变的宗旨。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总结,我觉得教与学的相长,需要教师思考的方面太多太多,需要老师完善的方面也太多太多,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不断地通过与同行的探讨和交流,积极地去寻求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5)

通过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工作,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和人文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并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所以说学习地理是很重要的,学生们都从思想上重视了地理这门学科。

通过地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民族素质。地理教学贯彻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就使他们具备所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我们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或者只是依据地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的去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地理教学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收集一些地理材料和图片,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地理教学启迪了学生的智能,也促进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实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通过地理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以外,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以上是这一学期来,我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侧重点及目的,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范文(篇6)

一、教学效果

(一)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然后,教师的及时点评;再者,教师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基本知识点。

(二)教材的分析、处理和学生的学情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理得恰到好处。

(三)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各环节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心得

1、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宜过大、过泛,要符合当地学生实际,要切施可行,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实现.2、教师在备课时务必做到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要能根据教材体系和学生实际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教材处理。

3、对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挂图展示、解读,甚至用口述加板书这种简单的教学手段,这种简单的`方式是不利于现代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地理知识技能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应着重以学生的读图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操作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理解和掌握,利于学生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联的理解,利于学生对地理奥秘的探究和发现,能给予学生很强的成就感,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印象,活跃了课堂气氛,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不足

1、由于是一堂公开课教学,教师担心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出现知识点和教学环节的纰漏,甚至怕时间安排不合理,所以课堂上有时还过于照案操程,缺乏一定的灵活度。

2、教学设计的模式化比较明显,创新的环节不多。

3、教师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还持怀疑态度,因此,每个知识点都由教师点评,不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综合、概括能力的培养。

4、本课的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比较耗时复杂,对于平时的日常教学参考价值不是很大。

四、教改意见

1、本人还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养成良好的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逐步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假如重新设计这堂课,除了保持以上提到的优点外,要在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方面下功夫。

3、假如重新设计这堂课,除了保持以上提到的优点外,要在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方面下功夫。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举世敬师,憾道有离。优质的教案可以延续很多年不过时。教案是老师授课最实用的工具,那么,一份好的教案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中学范文网特别为你收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1

星期三,我在长安实验中学初一15班中上了一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公开课。这是我在长安实验中学的第一节也是最后一节课,心中的紧张感早已伴随我两个星期。对学生的未知,让我紧张;不同的小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新奇;还有身在录播室,那潜伏的摄像头,让我顿感压力山大。所幸,一上讲台,我就摇身一变为教师,在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中,愉快度过课堂的40分钟。

初一的学生们真的有很强的好奇心。在看到课本没有的内容“霰”时,小眼睛都闪着光芒,专注着研究图中在生活里不曾见过的白色颗粒。在谈到“生活中你与降水的‘爱恨情仇’”时,许多学生都深有体会,踊跃发言。甲说“我对降水是爱,因为生活中吃的粮食需要雨水的滋润”;乙说“我对降水是恨,因为有一次出门,天突然下冰雹,砸到我了”;丙说“我喜欢降水,因为如果昨天雨下得够大的话,我就不用上课,可以在宿舍睡觉”……答案五花八门,出乎意料。这些都是学生们真真切切的生活经验,他们在回忆中已深深体会到“降水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也能关注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有许多想法,很聪明。比如课堂拓展“下雪了,怎么测量降水量”“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当地降水量”时,学生们都结合书本与生活实践,提出很实用的方法,如“测量降雪量需测融雪后的雪水”,“用生活中的塑料瓶制作简易雨量器”等。这一些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接受。人对于自己找到的答案,会有自然的成就感,学生也是这样。尝过这种成就感,学生们自觉喜欢上发现的过程。老师也可以卸下“独挑课堂大梁”的重任,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可以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愉快的一节课很快就过去,我满足地回味学生们的积极表现,也静静地回忆自己的表现。台下学生,台上教师,这就是说的我吧。只是这个教师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尝试者,与学生一样,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充满好奇心;又与学生不同,有许多顾虑,许多不成熟。比如,课堂语言组织能力终归不太严谨,关于课堂“留白”把握得较欠缺。课堂中,我一般会按照先前教学设计进行,一旦学生思维超出这一设计,我就有点失措。此时,我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用许多废话,把学生兜回原来设计轨道上;或者一个问题,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我会设计许多小问题,引导学生,有时绕远就有点跑题了。这一节课上,我感觉语言还不到“一语中的”;关注到的学生也不够广,课堂中自主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少,只是参与的范围不够广;课前准备进行小组之间的计分竞赛,最终并没实现;时间把握不好,导致拖堂……

就如肖老师所言:没有完美的课堂。每一节课堂都是一场尝试,有满有缺。满让我感激,缺使我进步。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2

我校走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革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促使教学过程转变为一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尽情展现自我风采的形式。在体验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运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实施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重新审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好课堂设计

现今的初中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倘使课堂上教师不提供给他们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往往会造成其心不在焉甚或是惟恐天下不乱的混乱局面。这样势必造成学生丧失激情,对学习提不起丝毫兴趣。怎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做好课堂设计。因此,课前准备我除了熟悉地理教材,把握地理教材重点、难点知识外,还根据平时课堂中学生群体的各种表现,仔细琢磨学生群体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等实际情况,再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一堂课。让学生能以“热闹”的课堂活动方式“有序”地进行学习。例如八年级上期“关于中国主要地形”这一章节的课程设计,我在这一课时的导学案中板出中国地形区的空白地图,并在不同地形区相应的位置中标上序号,让各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中国地形,并以填空方式来认知中国的地形。这样,不但让所有学生在自主的交流中运用中国地形图来认知中国主要的地形区,而且解决了多数学生因认知能力水平不高,不能独立完成地理学习任务的大难题,进而整体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走出了最关健的一步。

二、实施课堂教学, 展现学生风采

我校“三四·一”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自觉做到全面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和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充分利用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各班级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且从每个学习小组中选一个成绩优良且责任心强的学生,担当小老师角色,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如: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国地理“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这些地理知识点时,我让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完成以下任务:

1、做好课前准备。围绕问题搜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和中国水文图及相关材料。这一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独立思考的基础,进而学生才能围绕明确的问题、内容、方向和范围对难题或意见不统一的地方进行讨论。

2、小组成员交换意见和分配任务。小组学生就要解决的地理问题相互讨论探究,促使问题的见解达成一致,并且由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高低分配难易不同的任务。如:说说我国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种植这种粮食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每个小组的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此问题的依据和答案后,小组长就会把第一问的回答分配给认知能力中等偏下的学生,第二问的回答分配给认知能力中等的学生,第三问的回答分配给认知能力中上的学生。这样,各小组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就会将学习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整个过程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平等交流。

3、展现学生风采。各小组的学生结合课本和收集到的信息材料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如对上面题目的回答,第一问: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是大米;第二问:学生会结合课本提供的材料和读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图回答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第三问:学生会结合课本提供的材料和读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和中国水文图回答我国南方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轻松获取相关知识,并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促使学生自主自觉学习。而这时作为教师,我的角色是维持课堂纪律,1 让学生在“热闹”的课堂活动中“有序”地进行学习;再次,就学生的不足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指正。由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主体角色的转换,不但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信心越来越强,而且使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地评价学生,肯定学生进步

俗话说:孩子是在表扬中进步的。当今的学生,他们在自己的人际交往和现代媒体传播中,多数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观点,做任何事情都是从于自己有利于出发的。因此,小组间我采用合作学习、点评打分争先创优的方式方法进行,能够及时合理地评价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否定学生的不足。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赶、帮、超”学习氛围,使我们的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因此,在教育中表扬与批评并举,方能使学生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总之,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3

一、地理复习时存在的问题

1、复习课事无巨细,练习题也多为陈题,无新意,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复习效率不高。

2、教法单一、手段陈旧、容量小。

3、局限于教材和预设练习、拓展不够。

4、地图语言使用太少。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复习时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故考试时则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1、碰到一些新题学生束手无策。回答是五花八门。

2、容量大,学生只觉有做题时间,无更正检查时间。一方面学生基础弱,学习时没有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未受这方面的锻炼。

3、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并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对一些专题方面的问题掌握不牢固,缺乏练习。

三、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4

3月6日,我和杨秀君老师来到了卧龙北校参加了九年级地理复习教学研讨会。会议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观摩两节课,第二阶段,听取了典型发言。最后徐以山主任作出强调。

第一阶段,由卧龙学校的刘西玲老师和杨秀君老师上了两节汇报课,刘老师讲的'是专题复习课

第二阶段,由蒲王中学的崔老师传授了他们学校的优秀复习经验,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1、时间划分。

2、集体备课

3、规律性的总结

4、历届中考题四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说得很实际,很有经验,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然后又听取了两位老师的书面报告。最后各学校的老师针对两节课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想法。

最后,徐一山主任做出了五点强调。

1、学案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学案的设计要把自己的思考融进去。

2、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误区,找不到切入点。

3互助,是让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学习,相互管理。

4、研究地理知识度人类的生活的关系。

5、注重地图的使用,读图、析图,以及地图的结合,多种地图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与辨识。更能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空间认象。充分联系实际更能让学生理解知识,贴近实际。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5

今天我们2班学生学习了《日本》这一节的内容。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的象征——富士山、传统服饰——和服等,使学生对日本有初步的感知。然后,依托教材学习对日本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己看图、分析图找到主要特征,并让学生总结分析地理特征的思路和方法。尤其重点分析了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特征,人文特征重点分析了日本的经济特征,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工业的发展条件评价。有指出日本工业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同时分析了日本的地质特征及防震。

这节课的教学总的来说还是圆满的,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在读图析图方面还有待指导,学生还是不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的语言也要再凝练、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好的结合学生的学情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完善我的教学,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4、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教学反思

首先,让学生看“世界地图”认识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北到哪里,南到哪里,东到北令海峡,西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西南到苏伊士运河,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印象是亚洲————大,

再让学生认识图6.1图“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它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再指出它是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我们国家就在亚洲,学生再观察6.4图就一目了然了,就知道我国就在东亚,然后再指出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再让学生在图上按方位指出一个国家来。

最后,让学生找到青藏高原,再找伊朗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山地,再进一步找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西伯利亚高原,再进一步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湄公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等,使学生由读图到认识地势这样一个转变,这样学生就知道了亚洲地势由整个中部向四周逐渐降低了。这样学生就知道河流自然呈放射状向四周海洋流去了。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6

本次期中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题型分二大部分,选择题占40%,综合题占60%(包括填空、连线、读图分析等)。考下来七(1)、(2)二个班均分非常接近,七(1)均分为77.6分,七(2)均分为77.5分;七(1)90分以上同学有8人,60分以下同学有3人,七(2)90分以上的同学有9人,60分以下有5人;最高分为97分,最低分为35分,分数悬殊很大。下面就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简单分析如下: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同学粗心、马虎、不踏实,常犯一些低级性错误,如把“太平洋”写成“大平洋”、把日本首都“东京”写成“东井”等。

2、审题不清或不理解题目要求的含义。如26题第一小问,A山脉 ,B城市 ,C海洋 ,结果有同学把ABC全填成山脉。

3、做选择题浪费的时间太多。我问了一些同学,他们说,等选择题做完,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以至后面的综合题没时间做。

4、不会读图。试卷上的图和书上的图内容完全一样,就是图幅大小不一样,结果有些同学就不会对照书上相应的图填写正确的答案

5、上课不专心。有些内容虽然书上没有,但课堂上讲过好几次。如“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内陆国、内陆湖”的含义等。

今后教学的目标:

1、继续加强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是每章节的重点、难点,一定要精讲多练,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要求同学们能脱口而出,牢牢记住。

2、要指导学生会用所学地理知识来观察、分析、解决一些地

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有一个“地理的头脑”。

3、继续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粗心、

马虎的毛病,使他们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作业能一丝不苟、独立完成。

4、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工具书,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说图、辨图、描图、填图、画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对一些读图比较困难的同学,更要耐心地个别辅导。

5、培养学生的考试答题技巧。对选择题,把那些一眼就能知道答案的题目先做,其他题目暂时不做,空在那里。然后做读图分析题,因为这类题目只要在书上找到相关的图,大部分都能做出来,分值也比较大。等综合题做完了再做空着的选择题,如果实在没时间了,随便写个答案也有25%的几率做对。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7

本节内容容量大,在备课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资料和数据,这使得对俄罗斯的很多方面都有了很详细的了解。本节课上完后,有以下几个收获。

一、知识点之间的过度比较容易处理,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如从位置的学习到地形、气候、资源之间的联系以及到俄罗斯的经济以及经济向亚洲迁移,这样学生在听课时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过渡,很容易接受。

二、在引入新的.知识点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及前面所学到的俄罗斯知识去学习,从而有了一定的思考量。

如在介绍完它的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接着让学生思考“那么俄罗斯的工业是不是也多分布在亚洲部分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俄罗斯的工业分布”。

三、板书设计一目了然。

这一点尤其是在资源与工业分布上,当学生得出“资源多分布在亚洲,而工业多分布在欧洲”时,这样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很快就想到“分布不一致”,于是“怎么办”这个问题就自然的出现在学生大脑中了。

四、不能小看学生的思维。

在备课时,思考“俄罗斯为什么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却很落后呢”这个问题时,上课时学生讨论后的结论却很丰富,如“气候寒冷,很多农作物很难生长,缺少原料”“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工业”等等答案,所以上课前的备课一定要多思考,多查阅资料。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8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9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它的意思是学生拿着地球仪通过观察去发现经纬线的特点,去发现并归纳经纬度的划分方法,经纬网定位的方法。但是就是这地球仪上的两种线,甚至学生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搞清楚。

到现在还有学生问我“为什么纬度的数字要写在图的右侧(或左侧)从上到下竖着排......?”那如果让你数一数人行横道的斑马线有几条,你要把每一根斑马线的序号写在什么位置?(只能是左侧或右侧)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在方格状经纬网上,给经纬度标上字母是一个难点,记住找到纬度(或经度)度数变大的方向,“上北下南”比较好记,“左西右东”比较难记。正好可以和后面东西半球判断相联系。通过比较经度大小的方法,西经和20度比较,东经和160度比较,在东半球就举右手,在西半球就举左手,教学中的反馈一目了然。几次下来,学生潜移默化的就记住了“左西右东”,而且当作一种课堂游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寓教于乐,都在积极动脑,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中来,学习效果当然更好。

地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平面→曲面→凸面→封闭体→球体→正球体→不规则的球体的认识过程,犹如学生在认识几何问题中由平面到立体的整体构建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增。

课堂中由于利用书本和纸笔直接进行活动,既方便、又实用,而且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活动中参与积极,发言踊跃。

关于科学方法的教学也基本得到了落实,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同一个对象,并且也渗透了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技术的更新。

天气与气候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教学,发现本教学设计能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又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很多同学理解的比较模糊,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的表格内容应该更详细,例如增加天气与气候在时间长度,特点,要素上的区别,这样学生也许更容易理解和区分。本节教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天气,也为了后面更好的学习气候,因此将气候的概念,特点做了提前讲解。

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对于学生来说,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我觉得学生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更快更有效。在授课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口观念。

总体来说,世界人口与人种内容较简单,但要注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改进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习的吸收情况。

(2)是否能联系实际,来讨论现阶段人口分布,从中得出导致人口问题的原因。

(3)课下让学生调查周围人口情况,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反思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教材从“地方”到“地圆”到“地球”,从“古代传说——张衡的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学生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第二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因为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思考让学生怎么能牢固掌握这个经纬网这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地球仪的经纬网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的基础,是为今后读图铺好良好的条件。教师必须把好这一质量关。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潜伏的危机。教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遗憾、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提高。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认为教案要越详细越好,甚至连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 如果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远不可能是我们的学生。遇到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去解决。

课后的反思也许不一定能弥补过去的一堂课的遗憾,但能让你下一次从容自信地走进课堂。

地图【教学反思】

1.课堂上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这主要得益于课堂内容结合学生以前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有关;

2.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和地理有关的一些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10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的目标,通过读图,学生能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特征,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经过课前学生搜集资料,以及课堂中的的共同讨论、探讨、共享,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与存在的问题,培养了有目的查找资料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这次教学,我感觉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既调动了积极性,又掌握了知识。

但是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指导他们在地图上获取资料,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与气候类型,并让他们展开讨论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随时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对高材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其高级思维能力,能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现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体现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