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敦煌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25

最新敦煌观后感。

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写观后感时一定要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才具有感染力,中学范文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敦煌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只有变得更好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敦煌观后感(篇1)

樊锦诗在那种艰苦条件下,能守住自己的初心,担任起她的使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无怨无悔 ,这种“莫高”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

年轻干部首先就是勤奋学习。学无止境,在新时代下我们年轻干部要学会通过“学习强国”APP等新鲜的载体 ,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及先进的工作方法,学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给自己加油充电,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守住自己的初心,及时清理思想上的“污渍”。

年轻干部需要真干、实干,勇于担当。干部干部第一个字就是“干”,我们作为年轻干部需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因为问题困难、历史悠久,难以处理,自己刚接手,我们就畏手畏脚,不知所措。我们要敢于担当,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用真干、实干换取群众的信任。

年轻干部还需要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开拓进取。新时代带给我们年轻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需要年轻干部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及工作思路,提高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多用数据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真正做到方便群众,赢得群众的拥戴。

新时代下的年轻干部要时刻将“莫高”精神牢记心中,守住自己的初心、使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敦煌观后感(篇2)

近日,酒泉公路管理局里组织职工赴敦煌参观学**文博会场馆和公路建设成就。晚上无事,听人讲有个大型文艺演出《又见敦煌》很好,便几人相约,慕名前往。

演出在一个半埋地下、近似方形的场馆举行。我们近千号人先走进一个昏暗的大厅,左中右各有长长的高台,演员在上表演;其间是两条走廊,观众在下观赏。相距很近,显得很亲民,又界限清晰,不致互相影响。这种演出形式新颖别致,我是第一次体验,平添一股观赏兴致。这是该剧的一大特点,贯穿始终。当白雾升起,仿佛漫步仙境,似乎融进去了,能看到、听到、嗅到,却不能触到。

该剧另一大特点就是穿越。它把凿空西域的张骞、率众归唐的张议潮、给爱人写信的米薇、卖文物给斯坦因的王道士,逐次呈现在观众面前,如身临其境。看着他们的服饰、容貌、神态,感受他们的处境,领会他们的思想,张骞的忠、米薇的爱、王道士的苦,扑面而来,远比书中来的真实、深刻。

绚丽的灯光、悦耳的音乐、此升彼降的舞台、忽隐忽现的人物,让人时而震撼、时而伤感、时而同情。有人介绍这叫情景融入式实景剧,我不太懂,但大家皆说不虚此行,应是对该剧最好的褒奖。人在繁忙平淡的工作生活中,偶尔来一次艺术的熏陶、历史的启迪,应是很好的调节。特别是剧中介绍张议潮为向长安汇报丝路重新贯通时,派了十队人马,两年半后,仅一队抵达长安,其余皆牺牲、遗散在漫漫长路中。而前段时,有同事自驾游西安,来去路上仅用三四天。感慨古人艰辛之余,也为有高速公路和汽车而欣然,同时,还有一种身为公路人的自豪。我想,这应是国家举办敦煌文博会、管理局安排职工参观敦煌建设成就的初衷吧。

敦煌观后感(篇3)


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前不久我有幸亲临敦煌,亲眼目睹了这些精美的壁画,留下了深深的触动和感悟。


当我走进敦煌莫高窟,看到了那些几乎横跨整个壁画史的宏伟壮丽之作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这些画面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艺术的卓绝境界。壁画所描述的内容丰富多样,有佛教的神圣故事、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普通民众的生活场景等等。每一个画面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仿佛将人们带到了古代的时空之中,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敦煌壁画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塑造出立体感和层次感的人物形象。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他们的神态、表情、举止都被描绘得十分生动,仿佛随时都要跃然于壁画之上。不仅如此,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器物用具等细节也被描绘得十分精细,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这种真实感和生动感使得敦煌壁画独树一帜,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除了人物形象外,壁画中的背景也十分精彩。背景中的风景、建筑物都被描绘得极其细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庄严的寺庙和壮观的自然景观,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在欣赏这些壁画时,我仿佛忘记了现实的存在,仿佛置身于那个古代悠久的时代之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对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敦煌壁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通过壁画,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了解到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告诉我们,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物质的欲望是多么重要;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则传达给我们坚韧不拔和追求梦想的力量。这些故事和价值观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给我们当代人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激励。


敦煌壁画观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和震撼力。这些古老的画面,以其独特的艺术技法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它们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希望能够将这种观后感传递给更多的人们,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敦煌壁画的魅力和意义。让我们一起珍惜敦煌壁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卓越的艺术文化!

敦煌观后感(篇4)

施予涵

月牙泉、鸣沙山,美丽神秘的敦煌莫高窟,石窟壁画的艺术殿堂,你可知道有那么一个人执着一生坚持一件事,把56年的青春奉献给了保护敦煌文化,她就是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奶奶。

读完《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我内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这句话就是樊锦诗奶奶一生的真实写照:从1963年北大考古系毕业分配到敦煌工作后,本是南方女儿的她就扎根在荒漠的敦煌,全身心投入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几乎天天围着石窟壁画转,走遍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远离现代化生活、长年与家人分居两地,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把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遗产博物馆,探索“数字敦煌”工程,让中华千年文化瑰宝熠熠生辉!在2019年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樊锦诗奶奶守着“保护祖国文化瑰宝莫高窟”这份信念,即使有过退缩和放弃的念头,也是用惊人的信心和毅力坦然面对。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坚守一份信仰、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穷尽一生所学设计制造出中国自己的射电望远镜;“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治理一生提高杂交水稻亩产,让中国人吃饱饭,实现“禾下乘凉梦”……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有这样一代又一代信念坚定、执着使命的儿女,才能踏上复兴之路,实现伟大中国梦!

联想到自己正在准备的钢琴九级考试,虽然时间紧迫,困难重重,感觉是“不可能的任务”,也不止一次想到放弃,但是如果自己拥有樊锦诗奶奶1%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咬牙坚持,啃下每个技术难点,做好每个规定动作,每天多花1个小时再巩固提高一下,还是有成功希望的,轻易放弃实在太可惜,突然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对,从现在开始认真坚持做好一件事,加油!

敦煌观后感(篇5)

国粹,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中国固有的文化精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内涵而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武术和中国书法、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在进入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加强对国粹的保护,传承民族的优秀精神,如何才能让国粹生香,这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

保护国粹,首先国家应大力培养人们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离不开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信息化等形式和载体,国家需要重多提供这方面的渠道和平台,使传统文化与今人的生活方式有机融合,通过开设专门媒体频道、设立专题节目等,引导大众树立保护、传承国粹的观念。

保护国粹,需要让国粹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其根本是反映生活的影像和提炼,更是为生活服务的需要。任何脱离了生活的文化形式都要被历史所淘汰。所以我们需要让国粹进入大众的生活空间,缩短国粹文化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开展国粹进社区、进课堂、进企业等活动,让国粹文化真正在生活中传承。

保护国粹,还需要不断创新。回首我们的历史,各种文化的交织和碰撞,各种思潮的翻滚和迸发,留下来的终究是适合时代的,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去更好地认识、保护和传承国粹,使得国粹世代留香。

敦煌观后感(篇6)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表示肯定。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守护人。70多年来,他们扎根大漠,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心保护和修复莫高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努力探索推进文化旅游合理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莫高窟人为文博行业树立了标杆。甘肃省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振华说:“老先生们几十年如一日,把一切献给了莫高窟,没有对事业的诚挚追求是做不到这样的。几代人持续谋事,成效得到世界关注。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们基层文物工作者有信心、有决心把事业干好。”

兰州市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侯舜元说:“一代代莫高窟人甘坐冷板凳,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只问付出、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莫高窟人的先进事迹坚定了敦煌学研究新力量前进的决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魏睿骜说:“老一辈敦煌学者的责任担当令人感动。他们甘愿放弃国内外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来到贫瘠的土地挥洒汗水。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治学的坚韧,也看到了敦煌学人在文化复兴中肩负的责任。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以老一辈工作者为榜样,继续为敦煌学研究添砖加瓦。”

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就是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就是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作为基层农村工作者,不忘初心践使命,投身基层献青春,在星星之火的理论中释放光热是我们的共同初心。作为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我们都是在追梦路上赛跑的人,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没有终点,我们永不停息。

敦煌观后感(篇7)

【作者:王艺燃】

今天,我们二年级去浙江美术馆参观。

我们先坐大巴到美术馆。我在里面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画面上的人物栩栩如生,雕刻的佛像非常精致。我们仔细地看了看雕像和五颜六色的画。我发现有些雕像要么失去了颜睛和鼻子,要么失去了颜色。

老师告诉我这些雕像已经很久没有做了。我看见一个大佛躺在石板上。老师说是**,真佛坐在那里。

我想向雕刻家学习,因为他努力雕刻出如此精致的雕像。我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作者:孙誉恺】

今天上午,我们和老师坐公交车去参观浙江美术馆的敦煌展览。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里面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壁画,有的是佛像,有的是风景。

此外,还有仿古天井和几尊高大的佛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躺着的巨大佛像,他的表情非常生动,眼睛和嘴巴都闭着,神情像是在睡觉,而它的耳朵、身体和脚掌都特别的大。院子有大有小。四周和顶部都有壁画。有的有很多小佛像,有的只有一尊佛像,有的没有佛像的天井周围都是风景。

等到我们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外面飘起鹅毛大雪,我们撑着雨伞走到大巴车抱着快活的心情回学校了。

敦煌观后感(篇8)


《敦煌守护神》是一本让我难以忘怀的历史小说。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人物的命运和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文化艺术遗产。通过深入研究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化的历史,书中呈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小说从一个现代人被送回到唐朝的情节开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考古学家,陈非却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误打误撞成为了敦煌石窟的设计师之一。陈非借助一本神奇的画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穿越时空之旅,亲身体验了唐朝时期的敦煌。通过他的眼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个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陈非的世界与唐朝的敦煌产生了接触,他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唐朝的艺术精神相结合,为敦煌石窟设计了新的壁画。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陈非与名字忘记的士兵、家境贫寒的画家和醒目的美女之间的故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动人的历史画卷。陈非的设计承载了对敦煌石窟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意,他的作品成为了一座座守护神,守护着敦煌的文化。


小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陈非的眼睛,我了解了唐朝时期社会生活的细节,如宫廷的权谋斗争、士人的才华与追求、画家的创作之路等。我也对敦煌的壁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壁画不仅仅是一幅幅艺术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故事的载体。敦煌的艺术展示了唐朝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敦煌守护神》不仅展示了敦煌石窟的壁画艺术和唐朝社会的历史背景,更提醒我们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古代文化。小说中,陈非与画家们一起努力保护和修复几百年前的石窟壁画,在他们的努力下,敦煌的文化宝藏得以保留至今。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敦煌守护神》是一本融合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优秀作品。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对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博大精深,也教会了我们保护和珍惜历史遗产的重要性。读完后,我对敦煌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去感受这个古老文化的魅力。


总之,读完《敦煌守护神》后,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敦煌石窟的历史和文化,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从中汲取到了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力量和责任,相信这些知识和情感将在我今后的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优秀的小说,与我一样对敦煌的神奇与美妙产生共鸣。

敦煌观后感(篇9)

历史学二班刘亚男

学号:2011010772

历史因其逝去而神秘,因其神秘而迷人。

历史是一场盛大的祭奠,所有回不去的被埋葬的故事都等待被重新解读,敦煌隐居于岁月深处,成为这场祭奠里最令人痴迷的“往事”。

敦煌从来不是一座孤城。

这世上有很多前赴后继的事业,有很多值得付诸一生的研究,但是敦煌跨越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条件的限制,成为一个国际追逐的“迷”。我在以往的**故事里,从那些善于给历史着色的作者笔下见识了敦煌的魔力,但是在开始上崔老师的课之后,我真正了解了敦煌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深刻意义。

崔老师向我们推荐的荣新江先生所著的《敦煌学十八讲》是一本研究敦煌历史,解读敦煌文化的好书。在这本书里,荣先生不仅介绍敦煌的历史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敦煌藏经洞宝藏的发现和流散,各国敦煌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还分类概述各类敦煌文献及其对相关学科研究的贡献,更记述了敦煌学的研究方法和个人心得。

我个人认为,荣先生所记述的敦煌学研究方法,如敦煌写本真伪的鉴别以及他个人在这条研究之路上的心灵历程尤其吸引人。这些文字的价值不同于单纯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承载着一个学者对一段历史的真挚热爱。总有人愿意为敦煌痴迷。

我曾特意到图书馆找有关敦煌的书籍,在翻阅王冀青所著的《斯坦因与日本敦煌学》一书时,矢吹庆辉对于敦煌的狂热情感也让我惊讶。暂时抛开民族情感和文化归属问题,无论这些人出于何种原因,竟然以不齿的方式窥得我们的遗产,我们都不能否认,他们急切地渴盼着复原敦煌的历史容貌。这是对在漫长历史中失去的文化的极大尊重。

《敦煌学十八讲》为我打开一扇无比宽广的敦煌城门,我由此进入敦煌的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和科技史,我甚至在这里知道敦煌在语言文学上的贡献以及这座城复杂的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没有什么比这突如其来的发现更令人惊讶了。我几乎开始鄙弃从前提起敦煌只能想到漫天黄沙和飞天壁画的自己。

书籍不单纯为了记载和表达,更多的是让读者获取作者所拥有的信念。而《敦煌学十八讲》这本书于我则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敦煌学研究的认知。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们与这座城已经错过太久,虽然它在我们的国土里,在我们的历史中,在我们祖先的记忆里,但我们没有更早地将它挖掘出尘埃,我们没有珍视彩色的壁画和残缺的写本,我们没有及时留下岁月的印证和时光的迁徙。不要总是等到另一个民族来**或嘲讽地暗示我们,才能幡然醒悟。也许,没有那么多文化遗产等着我们醒来。

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加积极和谨慎。对于那些还尘土飞扬的人,不要放弃。对于那些流失海外的,早日寻回。

别让我们的文化断裂,从敦煌开始,给历史一个交代。

敦煌观后感(篇10)

敦煌莫高窟是这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之一,有幸和老同学一起去看过,虽然能看的洞窟有限,进入洞窟的时间也有限制,还是蛮震撼的。

那时,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有限,在入洞窟的匆忙之中,只能东一瞥,西一看,没有特定的目标,也未有详细的讲解,只能是走马观花似的有一个概念和模糊的了解。

如果先看了樊锦诗的这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进入莫高窟就会知道去看哪里,看什么,也能有更多的收获。

作为敦煌艺术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在这本自传体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中详细介绍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敦煌莫高窟的几任院长都是极其出类拔萃的,特别是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留法的艺术专家,能在沙漠中的莫高窟坚守并进行科学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第二任院长段文杰也是业务骨干和专家,在常书鸿院长打下的敦煌莫高窟研究基础上,继续开拓和发展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樊锦诗是继段文杰之后的院长,她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来到了敦煌莫高窟,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作为女同胞,有丈夫有孩子,都不在身边,还能坚持下去,确实令人佩服。后来她的`丈夫带着孩子也来到了敦煌,这才有了家的样子。

中国的女人特别强大,不仅擎起半边天,还有一种韧劲和奉献精神,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家庭,都能胜任且不服输,樊锦诗是优秀的代表。

读书,就是要读好书。想要了解莫高窟,最好读樊锦诗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的历史,艺术,莫高窟的独一无二的的艺术地位及很多细节都有介绍,看过难忘。

如果再有机会去敦煌莫高窟,就带着这本书去看。

敦煌观后感(篇11)

胡亦璇

有一个人,北大毕业却留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了一辈子;有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守护祖国文化瑰宝默默奉献;有一个人,把一生的时光都交付给重现古窟文明的昔日辉煌……

在一个纪录片中,我了解到这位莫高窟的守护人樊锦诗,心中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她宁可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却守在最艰苦的地方?为什么她为了自己的事业,甚至能忍受骨肉分离?为什么,她几经不舍和挣扎,最终选择了扎根西北这片土地?带着一个个问号,我翻开了樊锦诗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

慢慢的,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也许,能解释这一切的,唯有她对莫高窟的热爱与守护这份文化瑰宝的责任心。樊锦诗奶奶凭着对莫高窟文化的无比热爱,牢记母校老师的嘱托,用瘦小的肩膀承担起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的重任。60年来,她倡导和推动敦煌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她大胆着手建立“数字敦煌”,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让游客能“窟外看窟”;她主张进一步挖掘利用敦煌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让敦煌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用毅力演绎着“守一不移”的人生。

这个暑假,我去了敦煌莫高窟,站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望着石壁上栩栩如生的壁画,听着穿越千年历史的解说,我终于明白了,樊锦诗奶奶为什么用自己的一生守护这里。耳畔回荡着樊锦诗奶奶说的“聊以欣慰的是,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我为莫高窟尽力了!”眼前浮现出书的封面上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仿佛看到她从青春少女到一位母亲、一位耄耋老人,头发白了,容貌变了,唯独镜片后坚毅的目光没有变!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初心”,何为“坚守”!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并不乏这样饱经考验,坚守初心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怀揣让人类不再饿肚子、让世界不再有饥荒的梦,在试验田里研究了六十多年,屡次刷新世界杂交水稻亩产的历史纪录,用自己的一生为保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教师张桂梅怀揣“知识改变命运”的办学梦,用一双贴满膏药的手,拖着不堪重负的病体,坚持十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生命改变了一千多个孩子的命运。神舟十二号宇航员聂海胜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高强度训练,三次代表中国航天人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奥运赛场上女排主攻朱婷即使手腕负伤仍坚持上场,田径运动员巩立姣年过三十仍坚持高强度训练最终摘金……这样的“坚守者”还有很多很多!

从他们身上,我更加明白了像樊锦诗奶奶在书中所说的:“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成正果。”跟他们相比,我有什么理由在数学难题面前退缩?我有什么理由放弃特长培养日复一日的训练?我有什么理由在运动会失败后就一蹶不振?是的,有时,不是你要做的事情太难,而是你缺乏坚守的毅力和信念!“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在任何平凡的岗位,做任何平凡的事,只有做一个像樊锦诗奶奶那样的“坚守者”,才能创造美好的奇迹。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征文精选16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敦煌观后感(篇12)

今年暑假读过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如今抚卷深思,书中勾勒出的那一幅敦煌画卷依然深深地震撼着我。

樊锦诗的少年时代艰辛而坎坷,她在书中写道,自己和姐姐都是早产儿,因此多病多灾。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当时的医疗情况十分落后,一场大病差点要了她的命,此后她走路便不是特别利落。可就是这样一双孱弱的腿,樊锦诗用它从上海走到北京,又从北京走到西北,走到敦煌,走过了荒漠和戈壁,走过了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坎坷道路,并且一走就是57年。

没有去过大西北的人,是无法想象在风沙肆虐、荒凉寂寞的戈壁沙漠中,那破败不堪的石窟是如何存在的。可是就凭借着母校和老师们的嘱托,为了完成莫高窟石窟考古报告的使命,本着北大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也为她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志向,她把敦煌石窟的保护事业放在心里,竭尽全力,用毕生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虽然这中间也经历过因条件艰苦而晕倒,因青霉素过敏而差点丧命,也经历过父亲的死亡带来的伤痛,但最终这位“敦煌的女儿”还是坚持了下来,就像她说的: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这本自传中,不仅是樊锦诗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她一生中对于敦煌的见证,千年莫高窟,封存的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是她倾尽一生的时间寻求的谜底。樊锦诗的自述中我们更深刻,更细致的认识了这座人类的魁宝,了解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更明白敦煌莫高窟所承载的人文史和它的意义所在。

守护敦煌的意义是什么呢,樊锦诗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国家的发展靠得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国家才有希望。敦煌对我们而言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承载着千年的文明,而走到那里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樊锦诗做到了,用她的一生,奉献着她的一切。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真正的了解樊锦诗,了解莫高窟,了解敦煌的古往今来。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樊锦诗这样甘于奉献的考古人,默默守护着敦煌,用自己的大好年华,传承着不朽的中华文化,用最有力的文笔,在历史的长卷上书写无声的篇章。长江后浪推前浪,考古事业后继有人,考古人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也终会传承下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