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中国读后感(优选八篇)。
您要的信息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徒步中国读后感”,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这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新的认知,你知道如何在读后感写作当中更好的概括作品内容吗?为了方便以后的查阅请你收藏本文!
徒步中国读后感 篇1
在家人的祝福和别人嘲弄的目光下,雷殿生终于踏上了征程,走在茫茫雪域高原上,没有人的戈壁和沙漠。他曾前往祖国最南端、最北端和最东端的西方国家,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徒步中,那一次次磨掉的脚趾头,那一双双破损的鞋子,那一条条足以吞噬他的河流;为了抵御狼,每一件烧焦的衣服都足以见证他的艰辛和勇敢;那一次次滑下山坡差点摔死的瞬间,一次次生病或者缺水晕倒的时刻,一次次让强盗跟踪,拦截险些丧生的刹那,同样见证着他的非同一般的坚强的毅力!
但是他将每一次苦难都视为灵魂的财富,擦干了眼泪并继续前进,他从未停止过坚定的脚步!
雷殿生这样走了十年,我想这十年我做了什么?怎样工作?怎样生活?
真的如倪萍所说“看看人家雷殿生的活法,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了”。是啊,我觉得自己活得太平庸,活得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目标,庸庸碌碌,再想想自己干的工作,是否把它当做是自己毕生追求的理想?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包含着人类崇高的精神,他是有信仰的人,他必定有着独特的人格、有着对人生意义的诠释,他的成功别人难以复制。
临行前,皖峰方丈对雷殿生说“走路也是一种修行”,当一个人把生活与个人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你不得不说他就是一个圣徒,内心必然存在对心中殿堂的虔诚。所以他刚走的那么坚定,那么冷静,那么百折不挠!
由此我想到,信仰和修行这个词,凡是有成就的人,心中必定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为自己心中的信仰去修行,笃行!走路也是一种修行,那么工作何尝不是另一种修行呢,如果我们把工作和生活也当成雷殿生徒步一样,当成是一种修行,当成一种心中的信仰,那么我们无须讲那么多大道理,就会默默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更好,雷锋,焦裕禄,任长霞他们都是有信仰的,就是一心一意,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他们心中有自己的信仰,他们把平凡的工作也当成一种修行,所以才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能够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并且把它当做毕生的事业,而不是为了做给领导看,做给群众看。
十年的霹雳行走经历也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冷暖。当他遇到困难,素不相识的人对他的帮助、亲人般的关怀让我感动不已,而某个邮政所以及其他个别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他却冷若冰霜,置之不理,甚至将他逐出门外,让我感到非常的气愤,不过回过头来,想想我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尤其是一个像雷殿生那样蓬头垢面,长发腰围的游客?
我会怀疑,我不会允许陌生人在家过夜,但他遇到的好人都是穷人,我感到惭愧;再想想我工作了近30年了,有没有在工作中对待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甚至处罚对象给予亲人般的温暖和帮助呢?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不断地谴责我的过去,为什么我不能从现在开始呢?何谓信仰?
何谓执着?我必须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雷殿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重新走在新的旅途上,我相信有信仰的人,就有坚定的信念,就有强大的内心,他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在通往理想的路上,我们必须超我的方式看待人间的冷暖,将生命中的幸与不幸转变为心灵的财富,这才是崇高和有意义的人生。人生是一段旅程,每个人都在路上。如果生活要有意义,我们必须练习。
黄小京2014/6/15
徒步中国读后感 篇2
震惊与钦佩
--------读十年徒步中国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十年徒步中国,读完此书,我对作者感到了无比的钦佩,。书中讲了雷殿生,也就是本书的作者花了十年的时间准备,十年的时间徒步走完了整个大中国她有着人的血肉却有着铁铸的意他想过退缩,却依然但依然坚持了下来。
读《十年徒步中国》,感受着作者经历的那些生与死的考验,跟着作者一起感受着人间最平凡而沉重的真情,我无数次潸然落泪。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而作者却选择了用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来完成一个别人都不认可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而面对别人的质疑,能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坚持下去的人又有多少呢!雷殿生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就是因为他有恒心,有坚强的意志,有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智慧才能徒步走整个中国。
但是如果他没有恒心,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会怎样呢?他可能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也可能怕苦怕累,完成不了这项壮举。
看完这本书使我想起了自己,我总是没有恒心,做什么事做到一半就不想做了,于是我只会一点点,就能我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做事懒散,随便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不做了,我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什么家务都不想干。
看了这本书,我感到无比的钦佩和震惊,让我们向作者学习这种坚强的品质。
徒步中国读后感 篇3
连着好多个晚上,每天跟着他的足迹一点点地迈向远方,终于在不久前的某个夜晚把小流氓的《徒步中国》一书完整地看完了,而这时,我自己的旅程也将开始了!
瑞克是德国的交换生,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他有亚洲人羡慕的身高和健壮的身材,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中国年轻女性。26岁时,他决定送自己一份礼物,从北京远足到德国。
而这份礼物不仅是送给自己的,也是送给他的女友,一个在德国留学的成都女孩:小象。
这本书的主线是记录他一路步行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人接触和交流,成为他们的朋友。但最吸引人的是他和女友小象的分离和结合,以及东西方情感、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
书中不乏描述了二人在德克旅行途中二三次飞来飞去的浪漫美丽约会以及二人不同价值观的争执与冲突,以至于当德克还没走出中国的时候,小象无法忍受孤寂另有所爱提出分手,德克飞赴德国欲挽留与小象的爱情,结局是在德国的一家咖啡馆里,满怀希望的德克却令人失望地被小象无情拒绝!一段本可以非常浪漫的为爱之旅却丢失在了距离和价值观差异的面前。热爱这段旅程的80后的克,从北京到新疆只有4646公里!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另一对情侣,美籍华人谷岳和德国女友伊卡之间的跨国爱情,同行是为了旅行与爱情,只是男女主人公的国籍互换了一下,行走的依然是男性,同样是从北京到德国,女友伊卡在德国等着,谷岳一直在路上,谷岳依靠陌生人的帮助,共搭车88次,经过1万6千多公里、13个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直到柏林与伊卡拥抱在一起,多么不容易的一段为爱之旅,一份特殊的情侣礼物。看到最后,我也感动得流泪了。
这就是旅游卫视**过的纪录片《搭车去柏林》。这部记录片的开场白是:有些事情你现在没有做,将来也永远不会做。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生活方式有很多选择,完全取决于你!
徒步中国读后感 篇4
《十年徒步中国》我是一口气看完的,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内容有多精彩,文字有多丰富,语言有多华丽,仅仅是因为,雷殿生的精神感染了我。
雷殿生,用十年的时间准备,再用十年的时间执行,完成了个人徒步中国之旅,行走81000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打破了徒步行走世界记录。
雷殿生为什么能够成功?
我认为有几点:
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雷殿生的梦想仅仅缘于对大自然的向往,仅仅是“通过行万里路来丰富我的人生旅程”。他的梦想看似普通,却又不普通。因为他不是口头上说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凭空臆想的,更不是闲暇时的幻想。他是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的梦想。他的梦想不同于常人,是因为他不仅想到了,而且还做到了。
从萌生徒步中国的梦想开始,雷殿生便着手准备他的这一行程。从经费的积攒、到身体的锻炼、到知识的积累、到路线的确定,再到后来取得各级政府部门的证明以及为了顺利完成徒步计划而进行的阑尾炎的切除等等,他的`计划详细而周全。而正是这样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使得他在后来的徒步过程中能够有足够强健的体魄在8万多公里的途中抵抗病痛、抵御风沙、抗争饥寒;有足够丰富的知识来应对巨蟒的袭击、野狼群的围攻、沙漠过夜等各种生死考验。可以说,如果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他的十年徒步中国的梦想,可能像多数人的梦想一样,仅仅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出发第一天双脚就磨出很多水泡、在黄河壶口瀑布滑落差点跌入水流湍急的50米深谷、语言不通差点死在老人刀下……每一天的徒步,都有无数的困难等着他,可这些从来没有让他退怯,相反,正是这些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次又一次地磨练了他的意志,使他的灵魂得到升华。十年风雨行,雷殿生先后走掉了19个脚趾甲,穿烂了52双鞋, 遭遇19次抢劫;他探密神农架,生吞蛇肉充饥;罗霄山路遇巨蟒,惊险逃生;夜宿西藏阿里无人区,孤身战群狼;茫茫戈壁,靠喝血和尿求生……一路艰辛,他却从未停顿,执着坚毅,实现了用步履铸人生的伟大壮举!
回想自己匆匆走过的__年,也曾经有过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些梦想,很多却成了梦。是因为这些梦想不切实际?不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是因为梦想不够坚定,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勤于想,而怠于行。
目标——行动——坚持,成就了雷殿生梦想的实现。
世事难,难的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有了想法不去行动,或者行动了遇到小小困难就“知难而退”。我们真应该学学雷殿生,特别是他那股持之以恒、不惧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
徒步中国读后感 篇5
我不知道雷殿生是否有宗教信仰,但他绝对是个虔诚的信徒。
我也从没有进过贫瘠的山区,不知道那里的孩子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在简陋的草屋内,没有笔和纸,当雷殿生分给他们一些笔,又将新买的笔记本撕开分给他们时,孩子们多么的开心,当你想一想那些过着不愁吃穿还不满足的孩子时,想一想在学校里整天无所事事的学生时,确实感觉山区里孩子的愿望卑微的让人心酸。
当雷殿生看到一个藏族男孩脸部受伤流脓后,由于附近没有医院,孩子的伤口只能等待自然痊愈时,他亲手给孩子包扎了伤口,还留下了后续所需药物。确实,付出就是一种收获,当你将关怀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时,你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当然,雷殿生徒步中国十年的历程饱含辛酸,多次遇到了生命和生存危机。但我认为他是幸福的,我感觉他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
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包含着人类崇高的精神、有着信仰、有着独特的人格、有着对人生意义的诠释。皖峰方丈对雷殿生说“走路也是一种修行”当一个人把生活与个人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你不得不说他就是一个圣徒,内心必然存在对心中殿堂的虔诚。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脑海中闪动着这样一个画面,雷殿生背着旅行包,行走在路上。而在我脑海中还一直闪动的一句话“信仰和生命的别样风采”。我看到一种独特而完整的人格,这一路包含着个人的辛酸,可他在通往心中殿堂的朝圣路上总能以超我的方式看待人间的冷暖,将生命中的幸与不幸转变为心灵的财富,这绝对是充满了崇高和有意义的生活。
真的如倪萍所说“看看人家雷殿生的活法,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了”。是啊,任何一个将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动的人都是幸福的。我也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能多抽出时间旅游,感受一下自然美景和文化,然后将感想写下来。我知道在旅游之前最好多了解一些你所要旅游地点的文化,这样你会更多的将自己和这里融合在一起,你就可以与这里进行一种沉默的交流。当然,任何一个在自己心中的殿堂行走的人都是幸福的。
徒步中国读后感 篇6
十年艰辛,百味杂陈。这样一句话很好地表达了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同时也涵盖了雷殿生十年徒步的艰辛历程。
原本的他,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梦想给了前进的动力。当生活的安逸不能让他感受到人生的价值所在时,他勇敢地选择了去闯去拼。
十年的旅途可以用他所说的话来概括:我所到的陆地最南端在海南省的天涯海角,那是2000年3月25日;最西端是新疆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的国界线,时间是2002年9月14日,在那里我领略了中国境内最后一缕阳光的落下;最北端是在中俄边界的漠河县北极村,气温低到零下五十多度,于2005年的1月14日到达;最东端是乌苏镇,此时此刻,我正站在这里,见证中国第一缕阳光的升起
一幅幅美丽的景象从我们眼前掠过,但我们又何曾知道那美丽之后包含的汗水啊!他曾一天徒步走了86公里,时长为18小时。说实话,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旅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让我震撼,让我折服!
他选择的这条路,遍布荆棘。在这十年的旅途中,他数次险些丧命。
蛇口脱险、智斗狼群、芦苇荡遇险,甚至是差点付出截肢的代价。作为旁观者的我,深深地敬佩着他的坚持。这一次次的遇险从未磨灭他继续前行的决心,他坚定地敞开自己的步伐向前迈进,披荆斩棘,坚定前行。
随着他一路的步伐,我也领略了这个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冷。
在这一路上,有的人素不相识、萍水相逢却真心相待。路上对他嘘寒问暖,给他提供帮助的人多不胜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温暖了雷的心,也温暖了我们的心,更是温暖了这个世界。
但是,也有的人以冷眼旁观、恶言相对。看完雷在河北西地乡的遭遇,我与他一样,心头燃起怒火。当他想到对方的店里买一瓶矿泉水时,不料无故地被对方羞辱,甚至聚众伤人。在这些年里,他其实也没少受到侮辱与嘲讽,他很明白自己选择的是一条不寻常的路,而在他眼中,正是这一切的挫折和磨难给予了他前进的动力,刺激着他勇往直前。
当我结束十年徒步时,虽然孑然一身,但内心却是充实的,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敢问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我们到底为那逐渐流逝的时间做了些什么。看完《十年徒步中国》,我理解了梦想与信念的重要性。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要握住时光的摆针,正如雷一样,不因眼前的美景而稍作停留,而是坚定梦想,不懈地前行。
一个人,一件事往往能改变一个人。雷殿生遇上了这样的人与事,他顿悟了自己人生意义何在,于是他创造的属于他自己的奇迹。而他也感染了我和我们,让我们坚定了梦想,让我们有了实现梦想的无限的动力!
徒步中国读后感 篇7
最近,我读了《十年徒步中国》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书的内容既惊险又刺激。我看着书,就像看了一部历险记,又像看了一部风光大片,还像看了一部漫长的纪录片。
这是一本传记,写了作者雷殿生三在1987年,因为受到徐霞客事迹的影响,萌生了要成为一名徒步旅行家的梦想。经过他十多年的准备,他成功地用十年徒步走遍了中国,去了壶口瀑布、柴达木戈壁、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我对他的经历感到既惊叹又敬佩。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雷殿生在西藏阿里无人区夜战狼群的经历。2002年7月12日,雷殿生行进在一个荒凉的丘陵地带,到了傍晚,他找了一处背靠山崖的开阔地之起了帐篷。到了深夜,雷殿生发现狼群来了,大约有二十匹,他把帐篷拉开一条小缝,然后把点燃的鞭炮扔了出去,但鞭炮声一停,狼群又围过来了。读到此处,我想: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呢?没什么办法。他死定了!没想到,雷殿生灵机一动,想到狼群怕火,于是把自己的衣服都脱掉,把衣服点燃后扔出去,再拼命地喷杀虫剂。我还以为雷殿生肯定保不住小命呢!幸亏他十分冷静地想到了办法,顺利脱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和奇美。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机会我也想像作者一样去全中国游历一番,亲身体会其中的惊险和乐趣。同时,我也明白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地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知难而进,而且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徒步中国读后感 篇8
机关党支部杨嘉麟
学校党委给党员同志发了一本名叫《十年徒步中国》的书籍,让我们阅读学习,并在学习之余谈谈个人的读后感,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十年徒步中国》作者雷殿生准备了十年,徒步行走了十年,完成了个人徒步中国之旅,行走81,000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打破了徒步行走世界记录,在目前国内户外探险和徒步圈中享有盛誉。雷殿生——
十年风雨,他留下了19个脚趾甲,穿了52双鞋,遭遇了19起抢劫案;
十年风雨,他探索神农架,吃蛇肉充饥;
十年风雨,何罗霄山路遇蟒蛇,惊险逃逸;
十年风雨,他夜**无人烟之地,独斗狼群;
十年风雨,他浩瀚的戈壁,靠喝血和尿生存下来,正是他的坚持和坚持,造就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不管是神山、圣湖,还是亚里无人区;不管那是最伟大的山,还是最澎湃的水,都不能让一个人的心灵得到真正解放,也难以令人拥有坚毅的性格和人道的操守。因为真正让人成长的不是任何地方,而是旅行的过程。雷殿生在徒步的经历是无可比拟的:
和大自然的搏斗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狂风、雪弹、严寒、 沙漠、鼠疫、野兽(不管是四只脚还是两只脚的、没有脚的),还有那要命的高原反应,非得凭着充沛的体力、意志、理性、自知和运气,才能克服过去。但雷殿生不仅是战胜自然,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欣赏和热爱自然。
当我读到第153页第六篇第三节中“高原上的‘暖’与‘寒’”时,雷殿生“看到一所小学校,学生们正在上课。校舍是干基土坯房。房子到处漏水。只有少数日志支持它。教室在风雪中摇摇欲坠几支笔只能让几个孩子共用。我撕开一本新书,给每个孩子几张纸。
……孩子们兴奋得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把我围起来……”,眼睛不觉得湿润了,我从没有进过贫瘠的山区,不知道那里的孩子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在简陋的草屋内,没有笔和纸,当雷殿生分给他们一些笔,又将新买的笔记本撕开分给他们时,孩子们多么的开心,想一想那些过着不愁吃穿还不满足的某些孩子时,想一想在学校里整天无所事事的某些学生时,确实感觉山区里孩子的愿望卑微的让人心酸、那里连“简陋”都提不上的办学条件让人心寒;特别是想一想在大城市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有着优美的教育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那些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某些学生,真应该让他去实地体验生活那里的生存环境和学习环境……
读完《十年徒步中国》,脑海中浮现着这样一个画面,雷殿生背着旅行包,行走在路上(如右侧插图)……而在我脑海中还一直闪动的一句话“信仰和生命的别样风采”。我看到一种独特而完整的人格,这一路包含着个人的辛酸,可他在通往心中殿堂的朝圣路上总能以超我的方式看待人间的冷暖,将生命中的幸与不幸转变为心灵的财富,这绝对是充满了崇高和有意义的生活。雷殿生在中国行走了十年,其中蕴含着崇高的精神、信仰、独特的人格和对生命意义的诠释。
真的如倪萍所说“看看人家雷殿生的活法,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了”。是啊, 一路走来、十年艰辛、百味杂陈、千言万语,雷殿生经历过多少苦难与艰辛,可他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只有“坚持”,正是这种理想、这种毅力、这种力量支撑着他一路走来,走出辉煌的人生。而我,我们,也要学习他的精神,跟随他的脚步,走出我们自己的梦想!
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读《十年徒步中国》中最触动心灵的十句话:
1.十年艰辛,百味杂陈。--ⅲ
2.当我结束十年徒步时,虽然孑然一身,但内心却是充实的,我想我已经找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些经历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美丽、最宝贵的财富。--ⅲ
三。不是挣脱,而是放手;不是远离,而是回归自然!--p7
4.“知识就是力量”,我逐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上汲取着营养。--p10
5个。一个不怕死的人,还有什么不能放下?--p87
6.生命因行走而充实--afterp104
7.回想起几次拦车时给过我水的司机,他们的面孔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不管是不是真的,他这些温暖的话语就足够了。--p142
8.“看到一所小学校,学生们正在上课。校舍是干基土坯房。房子到处漏水。只有少数日志支持它。教室在风雪中摇摇欲坠几支笔只能让几个孩子共用。
我撕开一本新书,给每个孩子几张纸。……孩子们兴奋得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把我围起来”--p153
9.泪水在刹那间夺眶而出。这泪水,是我蕴藏了十年的泪水。我终于完成了心中神圣的超越,对自己有了完整的解释。--p299
10。。。。我没有让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的人失望,这也许是一种安慰。--p299
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