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读书笔记 > 导航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20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今日笔者特意为您准备了关于“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的精彩文章,作者的作品中有让我深有感触的情节。在读后感中,我们需分享对书籍深刻的感悟,怎样才能恰当地将读后感写下呢?希望您对本文感到满意!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1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老师的批评只会让这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感到不快乐,看到老师怕疏远,对考试感到紧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点成功。

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平时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记得我还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有一次在批改周记的时候,看到班上的“小调皮”在自己的周记里写:“尽管我读书读得很不好,字也写得不好看,可是我一定会认真地学习,争取考上好成绩。”我感慨不已,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他们都渴望被别人认可,我表扬了他。

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变着法子夸奖他,我发现他脸上的微笑越来越多,课堂上的发言也越来越积极。大家都说,他变了!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2

会读书还要会思考

暑假读了南京师大附中的吴非老师著的《不跪着教书》一书,受益匪浅。 全书共六辑,100篇,作者结合自己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谈论了很多话题,提倡读书,提倡思考,针对教师,针对学生,关于名校,关于校长……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随笔杂记。

《不跪着教书》一书,传达的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吴非老师有勇气、有魄力,具有一种世人皆惑我独醒,举世逐利我独清的傲骨,一串串掷地有声的思想,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跪着教书,做个有思想、会读书、有风格的教师”,我要以此自勉。

在《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中,吴老师指出:“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门外汉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即趴在地上。

教师丧失了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了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 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但不能丧失自己作为引导者、点拨者的地位,教师必须是一位有个人见地与独立思想的引导者,要让课堂成为思想碰撞与智慧生成的激情殿堂,让“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撼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课程改革需要有思想的教师,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走在教育的前沿,才能做到**远瞩,才能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教育不但需要理想,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思想。

在《不要跪着读书》中吴老师指出“读书也要站着读,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这就说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教师不仅自己读好书,还要教育学生读好书,要通过文学阅读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要尽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让学生有精力去读经典名著,从中吸取营养,要避免产生有文凭而没文化的学生。

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蒙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因此,培养下一代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像吴老师说的“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来做瞒和骗的掘墓人”。

吴老师在《只要肯读书》中提到做老师的“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的确,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阅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重要途径。有句话说的好:

“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学习,不喜欢读课外书。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是缺乏教师的榜样作用?)我们要努力做到忙好手中的事,读好经典书两不误,争取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

有了榜样,学生定会有兴趣阅读。只有热爱阅读,多读书,才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能改变知识的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一句话: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会有爱学习的学生。

捧起书,让书香滋润我们吧!学生需要爱读书的良师益友!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3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先**,后成才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这是吴老师就近些年教育现状的随笔感悟,字字真实,句句动人心扉,读来受益匪浅,略有感触。

一、做有思想的教师

未到正文,吴老师序文中一句话就成了全文的点睛之笔“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教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就如同跪着前行。

这本书强调学生和教师都要坚持阅读,善于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塑造和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知识,而且在教学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

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开阔自己的眼界,要时刻学习和思考,要有自己的教学见解和主张。学会教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首要任务。

二、一位合格的教师是一盏灯

合格的教师是一盏灯。他的光芒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长久闪耀。教师的确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我们不仅要抛弃教师的尊严,更要为人正直。对学生的正确态度是:

热爱,尊重,不迁就。我们不应要求学生理应如何去做,而是应该让他们懂得尊重、信任,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人等。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心中有爱,学做感恩善良的人。

让教育真正影响学生的人生。

三、 行之有效的教学风格

一切回归到本质,即是教学,教师是一个岗位,而在这个岗位的教师可有千万人,拥有一种突出鲜明的教学风格便极为重要。回溯到一开始,具有教学个性的教师往往体现出独立思考的意识,表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活,因为它可能会长期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吴认为,如果一个老师能通过课堂让学生喜欢我们的科目,他就是赢家。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当体现个人风格,譬如一篇文章,都会具有它自己的个性,或是大气磅礴,或是质朴纯真,亦或是温文尔雅,总会留给读者独特的印象,而教师所实行的教学风格如同在写一篇文章,其内涵特性所在,是凭自己的阅历和感触而抒写出来的。当然,教学风格的形成也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质量。

教学风格,不是一场作秀比赛,以我们目前的教学条件,把一篇文章玩出点花样,或是讲的有条有理已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想学生“吃透”课本仍需要教师努力创造一套有风格的教学体系。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应该懂得先**后成才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教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当一个人通过教育虽然知识渊博,但连人最基本的素质都缺乏时,那么他的整个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应该抓好教育每个环节,而且要掌握科学方法,首先促其“**”,则不愁其不“成才”。

2019.8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4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

”所以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我们首先应该是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找回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最后我想说:《不跪着教书》真是一本好书。在这里我只想感谢吴非先生,他给我带来了触动心灵的感觉。

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像这个世界上的人一样站着,我希望会有这样美好的生活。

愿吴非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能给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启迪,愿中国涌现出更多更多的“铁骨教师”,教育出的学生都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5

最近,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跪着,意为教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为趋炎附势,意为为名利而失去教师的责任,意为为了迎合上级而折腰,而随波逐流。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段话发人深省,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一、不能跪对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我们不仅要抛弃教师的尊严,还要挺起脊梁。对学生的正确态度是:爱、尊重、不放纵。

二、不跪对领导。教师首先要自尊、自信、自强,也要保持一颗淡泊宁静之心,无欲则刚,无求品自高。

三、不跪对社会。教师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一个平凡的人,不要整天忙与社会活动,不要在名利面前下跪,应该坚守自己的天涯海角。

四、不跪对家长。教师要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必要的交往中要平等、理解、信任、支持。避免庸俗化、功利化。

是的,我们应该做一个正直的教师,不断学习,使我们的思想深刻,追求高,深和智慧。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6

也就是说要想实现不跪着教书,最根本方法是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二)'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

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我觉得,教师不应该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都在奉献的,都在实现自身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冶炼,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其实,老师是老师,老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生命,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老师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油、盐、醋,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教师应该是一个直立的人,一个头朝天,一个脚朝天,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学生永远记住和学习他们。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绝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方式是认真读书,不断读书,一辈子读书,从书中获得教育智慧,让自己越来越直白地读书。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

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

吴非老师说,凡此种种,让人感慨不已。很多时候,他不忍心批评同龄人,知道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困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位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要他愿意读书,一切都很容易!'他说:

'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

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使我们的思想深邃,追求高、深、智。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三)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不跪着教书》,我很惊诧,亦很迷惑,不知其意,但同时也被它深深吸引了。我一拿到那本书,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捡起来看。'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两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挑灯拜读完一遍后,深深为吴非老师的教育理想所折服,也为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为他的困惑和矛盾所打动。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中国人民曾有几千年向封建政要下跪的历史。他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饱受苦难,自上而下表现出奴性。封建主义早已绝迹,但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精神毒害不能说是消失了。

还有人可能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为了不让我们的下一代继续以各种形式下跪,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吴非老师说,我们必须站起来教书,我们必须有铁骨!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本文是关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下这样一个真事故事的。在校园的花房里有一朵大玫瑰。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很惊讶。很多学生每天都来看。

今天早上,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里一个4岁的孩子在花房里摘玫瑰,手里拿着玫瑰,平静地走了出来。他想知道那女孩为什么采花。他弯下腰和蔼地问:“孩子,你为谁摘了这朵花?”?

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大玫瑰。奶奶不相信。我现在脱下来给她看。我一看到就寄回去。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都在颤抖。她挽着小女孩的胳膊,在花房里摘了两朵大玫瑰。她对孩子说:“这是给你的,你是个懂得爱的孩子;这是给你妈妈的,谢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假如是我,会怎么做呢?

我想我可能会对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首先会没收了她的花,更不会再去摘花给她,而是苦口婆心的对小女孩进行一番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不要损害公物。小女孩也一定会唯唯诺诺,并从此开始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慢慢根植积累着一条又一条的大道理,但可能会让她缺失了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了同情心和怜悯心。可能今后她知道别人有困难或生病等也会漠不关心了……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

'所以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我们首先应该是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找回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最后我想说:《不跪着教书》真是一本好书。在此我只想好好地感谢吴非老师,他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感悟。

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愿吴非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能给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启迪,愿中国涌现出更多更多的'铁骨教师',教育出的学生都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7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永不凋谢的玫瑰》,这篇文章讲的是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在校园的花房里有一朵大玫瑰。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很惊讶。很多学生每天都来看。今天早上,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里一个4岁的孩子在花房里摘玫瑰,手里拿着玫瑰,平静地走了出来。

他想知道那个女孩为什么采花。他弯下腰和蔼地问:“孩子,你为谁摘了这朵花?”?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像这个世界上的人一样站着,我希望会有这样美好的生活。

我也看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例子。有一所大学,一名女生从一栋楼跳下自杀。尸体躺在教学楼前。大楼里的老师仍像往常一样在上课。学生们笑得很正常,没人认为有什么不对。还是有个外国留学生看不下去了,给死者献了一朵花,这时候师生才开始对死者有动静。浙江有个高中生杀了他的母亲。监狱里有人问他,如果你能出去,你最想做什么?

他说,我最想好好读书。吴老师气愤地写道:“他杀了自己的妈妈,居然没有一点悔罪的意思,居然想不到人死不能复生,这还是人吗?

”这就是冷漠教育的典型作品。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嘉驹无故杀害4名学生。这类新闻有耸人听闻的效果,但更多人的冷漠同样可怕。人文教育缺失,必将会有报应。

吴老师的教育思想就是回到常识,他希望学生有感情,有爱,有怜悯,敬畏生命,知耻,知感恩图报,说真话……这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大目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8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一)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老是跪着教书,他的学生就得趴在地上。”

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来自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假期中,我有机会细细品读了这本书。读罢掩卷沉思,内心竟如灌铅样的沉重:

芸芸众师之中,真正做到不跪着教书者能有几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书本的奴隶,考试的奴隶。我们跪了几千年了。我们或多或少被奴役了。我们仍在以各种形式下跪。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看来只能先从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做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

首先,教师要多读书。“教师要想学会教书,首先要学会阅读和思考。"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了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

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其次,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人格独立了,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只有思考,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深刻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人格猥琐与浅薄。

再次,教师要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正如肖川先生所说:“没有一门课程能直截教会我们教育的智慧。"的确如此,尽管不少的文章和著述都涉及到"教育智慧"的话题,我们从中所能得到的也仅仅是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而已,更何况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否恰到好处的为我所用还要另当别论。

"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也就是说要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必须从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入手,别无他径。

也就是说要想实现不跪着教书,最根本方法是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二)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篇文章发人深省,引出一个话题:什么是老师,不跪着怎么做?

我觉得,教师不应该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都在奉献的,都在实现自身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冶炼,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老师应该是一个“站起来”的人,一个头朝天、脚朝天的人,一个能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绝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一辈子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从书中让自己越来越直。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

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老师一直在说话,好像不是别人一样,他们进进出出,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注意。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

吴非老师说,凡此种种,让人感慨不已。很多时候,他不忍心批评同龄人,知道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困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位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要他愿意读书,一切都是容易的!”他说:

"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待年轻一代教师”重视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

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使我们的思想深邃,追求高、深、智。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三)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不跪着教书》,我很惊诧,亦很迷惑,不知其意,但同时也被它深深吸引了。我一拿到那本书,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捡起来看。"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两个字深深地打动了我。

挑灯拜读完一遍后,深深为吴非老师的教育理想所折服,也为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为他的困惑和矛盾所打动。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中国人民曾有几千年向封建政要下跪的历史。他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饱受苦难,自上而下表现出奴性。封建主义早已灭亡,可它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毒害还不可能说消失就消失。

还有人可能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为了不使我们的下一代继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向吴非老师所说的,得要站直了教书,得要有铁骨!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这篇文章讲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

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假如是我,会怎么做呢?

我想我可能会对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首先会没收了她的花,更不会再去摘花给她,而是苦口婆心的对小女孩进行一番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不要损害公物。小女孩也一定会唯唯诺诺,并从此开始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慢慢根植积累着一条又一条的大道理,但可能会让她缺失了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了同情心和怜悯心。可能今后她知道别人有困难或生病等也会漠不关心了......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

"所以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我们首先应该是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找回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最后我想说:《不跪着教书》真是一本好书。在此我只想好好地感谢吴非老师,他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感悟。

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愿吴非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能给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启迪,愿中国涌现出更多更多的"铁骨教师",教育出的学生都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读《不跪着教书》有感吴非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四)

作为师范专业毕业学生,教师必然是我们毕业后的首选职业,作为教师,不同期其他职业的特点是什么,说起来特殊,又那么简单,说是艰辛,却又充满幸福。《不跪着教书》诫徒一文中开篇的指出我认为很好: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的照耀人一生的道路。

要时刻想到,你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你在追求一种幸福,不要简单的吧你的工作理解为谋生的手段。如果你想发财,不必误入教师队伍,你也不必眼红别人家发财,只要生活还有保障,就足够了。

教师这个职业,再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内,有了腐化,有了堕落,但是我依然坚信这是一个相对干净的领土,排除一些利用学生家长关系的坏教师,想着挣钱而误人子弟的坏教师,大多数的教师还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好,日后会大有作为的教师。不跪着教书,是一个教师最初的姿态,也应该是一个终生的姿态,对于自己的事业,只有做到了不跪着去完成,站直的,才会做得好,很难想象一名卑躬屈膝的教师能够教导处行事光明磊落的学生。学高为师,行正为范。

永远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唯一正身恒言。我的大专的同学很多人都已经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再平视多多少少的聊天中,他们有些人会抱怨赚钱太少,人及不怎熟悉的我就一笑而过,而关系较好的,我都会去厉色地去给他们讲: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应当把挣钱作为自己的目标,我选择教师的职业就是要去教好书,完成我在学生生涯没有完成的遗憾,不再让遗憾发生在我的学生中!

无论当今的国家是怎样的情况,我始终认为,想要挣钱的人,不要当教师,不要当官,一旦你抱着挣钱的想法进入了这两个领域,都会成为蛀虫!

我一直认为,由学校来完成学生的德育实在是越俎代庖。但是经过大学的几年的教育,我也真正理解到一名教师的德行对于一个学生的深远影响。中国古语就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成。在我的小学,初高中,大学将近16年的求学生涯中,真给给我留下引线带个教师也屈指可数,那些就是在学业和德业上都影响到我的教师。如果说学***个人长知识,那么让一个人成为人的却是德行。

先今的学生,特别是我毕业后要面对的初高中学生,已经和我当年的环境大不相同,他们是比我们80后确切说87----90之后的更加生活在现代化当中的一代人,他们并非是**和社会上所说的堕落的一代,并非是一直被攻击的非主流,只是没有人正确的引导他们,理解他们。他们的教师,很有可能还是当初教导我们的那一带教师,说一些不应当说的话,当初他们都不能够理解我们,现在要求他们去理解90后的青年,只是难上加难。先进的网络化使得全球救市一个小区,任何的新东西都在不断跟新,而教师的更新速度完全达不到时代的要求,我并非要求教师的新老交替,而是要求教师的从业人员是否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头脑,并非网络只会误导青年,并非网游,恋爱,社会都是中学的禁谈的话题。

从上古时代的中国都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现代人何以这么愚蠢的以为不说就不存在呢!

大家可以看看中国先进的网络上,教师的**数以万计,不可胜数,大多数并不是老师传上去的,因为很多教师不会,包括我也不是很懂。那么是谁干的呢,当然是学生。为什么?

因为他们喜欢他们的老师,认为他的课精彩!百家讲坛虽然从兴盛到衰败几经起伏,但是我们要看的是从中脱颖而出的教师,其中有很多人的教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先有易中天,后又袁腾非,都是历史,为什么我们中学教师讲得就没有学生愿意听,为他们就可以,因为他们提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自我的理解出发,而不是一味的规规矩矩的按照教学计划来讲。早年间听过一个老教师讲,做学问一定要规矩,而教学,完全是可以抛弃一些规矩的框架,让学生学会是最终的目的。

这种理解我认为就是不跪着教书。不向规矩的框架下跪,不向老套的方法下跪,站直了,才能**远瞩,最少也是平视现今的时代要求。有人质疑,百家讲坛式教学只是历史文学的居多,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今中学的要求,那么去看看新东方的英语教学,我相信再不久的时间内,理工科的不规矩的教学方式也会被广泛的讲出,被学生们所接纳。

这些教学方式规矩吗,不规矩!不规矩,但是学生喜欢,接受,能有效果,这就是成绩。

用郭德纲的话说:想规矩?看升旗去啊!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五)

因为教学的原因,我成了书店的常客。在书店中我无意发现了《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在看到这本书时我第一反映就是讲教师的悲哀。哪知当我借阅了此书时,我便喜欢上了它。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在轻松的文笔中,透着作者思想和智慧,给了我许多启发。里面有一篇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看了,觉得不错,对我很有启发。

这篇文章讲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假如是我,会怎么做呢?

站在教师的角度,我可能首先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让孩子明白不能破坏公物。然而这也破坏了孩子的童真和对孩子“爱”的教育。

王老师从一个小女孩与一朵玫瑰花的故事中读出了爱的教育,读出了现代教育中学生情感健全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我们教育的学生应该具备人的情感。学生应该具备人的情感,这个提法看似滑稽。学生是人,当然具有人的情感,教育中怎么还提“应该”二字?

可是,如果我们关注一下身边的学生们的表情,会发现麻木的、无所谓的等等令人无法与他们的年龄相等同的表情比比皆是。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我们首先要培养的是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同情弱小。在书中吴非老师谈到了“文化革命”前17前“非人化”的教育,对“贫农”爱,对“地主”恨,而且还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毫不留情。

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环境都在孩子心里播下了“冷酷”的种子,所以在“文化革命”时,老师们首先“自食其果”。

最后我想说:《不跪着教书》真是一本好书。在此我只想好好地感谢吴非老师,他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感悟。

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9

怎么叫有思想?想到了这么个小故事《不要考100分》,这几个字是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题词。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说:

“为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们要多做练习,要多学几个星期。当他们长大后,他们所获得的前十分之二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二十起到了坏的作用。”他说:

“不要为了这一二十分,摧残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浪费聪明才智,让人格、品德扭曲化,让他们沦为考试的机器。”这么看来,两位大家对教育有着明确的理想,这种思想植根于对工作的信念,**于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的观念;也因为他们对教育有着更广阔的视野。

怎么做个有思想的老师?我是个有思想的老师吗?什么叫不跪着教书,怎样才能不跪着教书?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这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才能有思想,不跪着教书。

“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不要让孩子们瞧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教师阅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

教师是天生的专业学习者和专业读者。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10

补上教师的那一课

——徜徉在文字的幸福中

12月16日,有市民发帖反映称,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两次被教师“**示众“体罚,一次长达六小时,另一次则是在操场上当着众师生的面。扬子晚报记者展开调查,发现帖子反映的事件属实,给有关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为此,武进区教育局做出决定,辞退涉案代课教师,安排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新华网——扬子晚报)

本报讯,面对一辆疾驰而来的小轿车,常州一位五十多岁的小学女教师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护住自己的学生,从“虎口”夺下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这是前天中午发生在金坛街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新浪网——扬子晚报)

相同的地点相同的职业却做了截然不同的事,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后果。令人担忧的是,如今“最美教师”这一个词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大众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体罚”。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件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大众纷纷质疑教师素质的优劣,对教师这个职业大为批判。可事实真是如此么?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甚至变得苛刻。

“隔行如隔山”,身在教师这一行,静下心来,也许会发现这些“体罚”甚至“自杀”事件最终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我都是为了学生好”。很多犯错的老师常常后悔自己不该冲动,但同时也在为自己辩护。是的,他的初衷是好的,他只是想让学生们好起来。这不是一种责任感的表现么?

可惜操之过急反而弄巧成拙。那么,是什么让老师们如此焦虑不安呢?我想,可能归结于三个字“幸福感”。

近年来“幸福感”这三个字普遍被人们谈起,但是教师的幸福感往往不被人关注或者被人刻意的忽略。天津市第45中学教师杨远芳对教师的幸福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问卷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幸福感并不高,并且按照学段逐次递减。

然而,造成教师幸福感差距的主要原因于学习成绩的优劣有关。也许,这也是导致教师“逼迫”孩子学习的一大诱因。

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一个播撒种子的职业,看着它们生根发芽开花却未必能够饱尝收获的喜悦,因为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去沉淀。因此,教师在育人上的幸福感收获具有滞后性,很多教师将目光放在了“成绩”上。

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因为成绩而“好心”做了坏事。

其实,在刚跨入教师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也打过退堂鼓。在最初进入胥中的时候,校长就让我接受初二(7)班,什么都还不懂的我就这样懵懵懂懂,莽莽撞撞的踏上了教书育人之路,其中的不适应和艰辛极大的打击了我的自信也动摇了我做老师的坚定信念。甚至我曾用“两个月的实习瓦解了我20年的梦想”。

我曾经想过放弃,但当我收到学生们送的第一份生日礼物时,它第一次出现在学生们的作文中,一些学生因为我的鼓励而愿意努力学习,我心中的冰突然融化,夹杂着蜂蜜般的甜蜜。慢慢地,我意识到了当老师的快乐,我很高幸我没有放弃,因为只有当我沉浸在孩子们身上,发现孩子们的美丽,我才能看到老师的荣耀。

关于教师的幸福感,高万祥老师在《教师必读的九堂专业课》这本书中,将它放在了最后一堂课来讲,可见其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他将教是缺乏幸福感归因于两个原因:一是缺乏职业认同感。

他认为,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认同是教师幸福生活的基础。也就是说,尊重自己的教师职业,是善待自己生活、找到工作热情、过上幸福生活的最好方式。二是对于自由的疑惑。

老师整天在学校,他也被困在讲台周围。是不是太不自由了?这个问题相信困惑着大多数的老师,高万祥老师则从哲学的角度解决了这个疑问,被困的只是肉体的“我”,精神的“我”仍然是自由的,心是自由而快乐的。简而言之,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充实自己的职业。

那如何来充实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呢?最根源的还是“心”,摆正心态,拿出自己的热情。爱默生就说过:

从历史开始,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因为热情而成功的。这种热情就是在生活中对待人和事,在精神层面上,是一种生命活力和事业精神。所以像教师这样教育评价周期长的职业必须拥有热情,上述一些不恰当行为的出现追根溯源就是“热情”缺失。

或者说是“热情”的流失。要保持好的“热情”,拥有“幸福感”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在这样笼统的一个“热情”词语上,有些教师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似乎心里好就此都告诉自己要保有“热情”,却最终都不得保有“热情”的要领。“热情”的细化就在于学会欣赏。

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烦恼,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困惑都带着童年的纯真与乐趣,去发现学生的不同面,鼓励孩子的进步,宽容孩子的错误,想一想能够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看着他们从青葱变得棱角分明,这是只有家长才有的特权,而老师竟也有这样的一份殊荣。我时常都会拿出初一到初二我们班级各大活动的集体照来对比,不禁感叹时光的魔力,很多孩子变化的不仅是身高、脸庞还有性格,这让我时常感动流泪,能够陪着他们一起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孩子和好孩子。在看到叶少青迟到的同时我也要看到不爱学习的他还能每天坚持到校的不易,在看到吴夏翰多管闲事的同时我也要看到他那颗想为班级做事的火热的心。在看到张佳颖不思进取的同时我也要看到他趴在地上热真为班级打扫的身影。

是啊,孩子都是本性善良的,只是因为环境而变得不同,真是因为“坏”的存在,才需要老师的教导,老师才有存在的必要不是么?

然而,教师有许多复杂的事情要做。他们怎么能欣赏孩子们的天真和美丽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选择写日记或教育故事,这也是游走在幸福话语中的意义。读有教育意义的书是幸福的,写有教育故事的文章更是幸福的。我用文字记录了每一个感动我的时刻。我第一次被写进成啸的作文里。我第一次收到了何怡等人的礼物。在七子山军训的返程列车上,张佳颖的眼睛无语。

都让我感动同时让我反思。在这些记忆中,我享受着别人未知的快乐和痛苦,这也是教师职业的天赋。所以,写日记吧,那些喜怒哀乐在岁月的沉淀下只会剩下甜蜜,浸润着教师的“幸福感”。

高万祥先生的这些教训让我感受到了智者的智慧和老人的冷漠。也许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缺的不止这个班,从今天开始,从这个班补习,走向优秀教师的行列!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篇11

阅读着,思考着

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是吴老师平时对于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思考与感悟,文字感情或扼腕长叹,或抑郁愤慨,或无情讥刺,或期待美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两辑,《永不凋谢的玫瑰》让我看到了一个有深爱的吴非老师,《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让我看到了一个智慧的吴非老师。我认为作者不仅在解释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而且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人。

边读边思考着,洞悉当今教育现状,我也感受到了种种困惑和矛盾,理想主义状态和现实生活常常发生碰壁。读完后我不禁沉思,教师是什么?如何做一个教师?

如何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但有一点很清楚:我需要学习。我需要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在学习中独立思考。

吴非老师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总之,“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在书中《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一文中提到:

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家,才能有一颗饱满的心,才能永远充满活力,才能被成为知识分子。其实,作为任何一种身份,都是同样需要思考的。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

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如何才能不跪着教书?在读完整本书之前,这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有些文字我也会看的义愤填膺,这股愤尽发泄后呢,我该怎么做?

考试前,我会告诉考生,他的近亲已经去世,但如果他面临高考,他必须三思而后行。那个首长有趣的辩论“不会游泳会不会去救人?”结果问到最后自己悄然离开,教学中有这样的影子: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虚有的东西硬说存在,最后得益的又会是谁?现在有些小孩从小就是一嘴的官腔,社会风气从青少年一代开始扼杀,作为老师对班级“培养优秀小干部”又该如何拿捏?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教师接受学生的礼物,教师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教师要求学生家长处理事务,做一名没有任何权利和金钱的真正的教师有多困难?

读书过程中,看到了太多现实强大的习惯势力,人心的沉沦,真的佩服吴非老师的勇气和魄力,一种世人皆惑我独醒,举世逐利我独清的傲骨,一串串铮铮然掷地有声的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思想,真正不跪着教书,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还是吴老师的那一句: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读书,思考,实践,再读书,再思考,再实践,让自己的知识有厚度,思想有深度,自己便越来越能“直”起来教书。

《不跪着教书》是一本好书,这本书中的文字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感悟,吴非老师不是一般的教育实践着,而是崇高的教育思想者,他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能给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启迪,值得细细拜读。“不跪着教书”我还未能做到,但以此为目标,以读书为己任,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铁骨教师” ,站直腰板教学生,让教育出的学生都能成为 “ 站直了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