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秋天课件(合集八篇)。
美丽的秋天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秋天在幼儿的眼中是多彩的、生动的:蓝蓝的天空、蝴蝶般飞舞的树叶、盛开的菊花、硕果累累的果园和丰收的田野。散文诗《美丽的秋天》意境优美,从花园、果园、田野的角度,运用大量的色彩描写、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展现了秋天独有的美丽。散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语,生动简洁,朗朗上口,很适合幼儿朗诵。活动中,直观地向幼儿展示秋季美景,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表现,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欣赏优美、生动的语句。学习词汇:格外、千姿百态、黄澄澄。
2.能根据诗歌内容自编动作;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进一步萌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4幅图片,红色、黄色树叶,优美舒缓的音乐,“幼儿学习材料”
——《秋天多美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讨论对秋天的`初印象和感受,对秋天天气、树木、典型花卉、丰收的作物等方面的变化和景象进行交流。
提问:你从哪里发现秋天到了?
2、请幼儿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
(1)引导幼儿分别观察4幅图片,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景。
(2)教师配乐朗诵诗歌,使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优美。提问:诗歌的名字是什么?诗歌里说了秋天的哪些美景?
3、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朗诵诗歌。
(1)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利用图片和实物树叶学习词语:格外、飘落。练习朗诵诗歌第1段。
提问:秋天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2)出示图2,引导幼儿观察花园里菊花的各种形态;学习词语:千姿百态。练习朗诵诗歌第2段。
提问:秋天的花园里有什么样的美景?有什么样的菊花?
(3)出示图3,弓丨导幼儿认识和了解拟人、比喻的手法;通过观察图片学习词语:黄澄澄。练习朗诵诗歌第3段。
提问:秋天的果园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说苹果笑红了脸?树上的柿子像什么?
(4)出示图4,弓丨导幼儿观察田野丰收的景象,练习朗诵诗歌第4段。提问: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景象?农民的心情是怎样的?
4、请幼儿完整朗诵诗歌,自编动作大胆表现诗歌的优美。
(1)幼儿看图完整朗诵诗歌,重点掌握诗歌词句的准确。
(2)为幼儿配上舒缓的音乐,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诗歌。
提问:诗歌里用了哪些优美的词句描述秋天的多彩景象?你喜欢诗歌的哪一句?你想怎样表现诗歌里秋天的美景?
【活动延伸】
请幼儿自主阅读《秋天多美好》第2—3页。
美丽的秋天
秋天多么美丽!蓝天格外高,白云格外白。树上的叶子变红了,变黄了,秋风吹过,叶子从枝头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秋天的花园分外好看:菊花向着太阳开放,金黄、艳红、玉白、淡紫……千姿百态,发出阵阵的清香。
秋天的果园分外好看:圆圆的苹果笑红了脸,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秋天的田野分外好看:稻田一片金黄,棉田一片雪白,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啊!秋天多么美丽!
美丽的秋天课件 篇2
秋天来了,一片银杏树变得金灿灿的,正午的阳光,从树梢上倾泻下来,染得每一片叶子都像镀上了金子。
如果你问我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我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我会告诉你我最喜欢秋季,因为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丰收的季节。
秋天来到了山林,天湛蓝湛蓝的,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像一朵朵棉花。大雁展翅而飞,在天上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山上的树木五彩缤纷,火红的是枫树,它红得像一个大太阳,金黄的是银杏树,金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翠绿的是雪松,树上的落叶落在山上的小路上,把小路披上了一条五彩缤纷的地毯,,给边上的大树穿上一件五彩缤纷的大衣。河滩上的仙鹤有的在喝水,有的在把河水当镜子照见自己美丽的身影,还有的在水里嬉戏.......河滩边的野花有红色的、蓝色的、还有黄色的,河滩上就像一条彩虹。
同学们来到山林秋游。他们在翠绿的草地上披上了塑料布,把书包放下,拿出食物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们把自己的食物和同学分享着吃,有的时候说说笑笑好开心啊!他们在草地上捉虫子,用木棍碰到草丛上就会有很多很多蝗虫成群结队地飞出来。一些人开始捉起来,还有一些人也跟着混水摸鱼地捉起蝗虫来。这一次同学们得到了很大很大的收获。
秋天来到了果园。树上的是什么东西?好像一个个小红点,啊,原来是火龙果,它像一个红得耀眼的大炮。树上的'那个棕色的是猕猴桃,一排排好像是一群英勇的战士。树上的柚子就像一个个黄黄的胖娃娃,它们把树枝都给压下去了。树上的石榴高挂在枝头,成熟了的石榴裂开了的时候会发出“吧”的声音。果园里有好多果实呀!
果园的果农来到了果园,他把全家人都给带了过来,准备一起摘果子,他们把整个果园里成熟的果子都给摘了下来,果子已经堆得像一座大山一样多了。果农们的脸上笑容满面。一些小朋友到果园里参观,他们看见一棵大树,树上长着一些红色的小果子,小朋友们用手指了指大树说:“那是什么呀?”“是山楂。”老师说。小朋友摘了很多,他们边走边吃,可开心了!
秋天还来到了田野、公园、学校........秋天来到了每一个人的身边。
不久,秋天即将离去,冬天即将到来。秋天,既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欢乐和忙碌的季节,你说呢?
美丽的秋天课件 篇3
啊!炎热的夏爷爷离去了,美丽而又凉爽的秋姑娘踏着轻轻地脚步向我们走来。
秋姑娘吹落了树叶,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美丽的蝴蝶悄然离去,而又有一大群“蝴蝶”代替了美丽的蝴蝶,那就是落叶,成片的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如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也有如小船荡荡飘飘地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地上的树叶慢慢、慢慢地变成了一层层“大地毯”。孩子们在地上跑来跑去,不时地发出沙沙的声音,哦!原来落叶被孩子们踏碎了,孩子们手里捧着一大把碎落叶,猛地撒向天空,如天女散花,雪花飞舞。天空被秋姑娘涂上了一层蓝色染料,使得天空变得湛蓝,蓝里透白,偶尔有几片白云给蓝天点上了一点霞丝,秋姑娘又在空气中撒下了一点“空气净化水”使得空气变得更蓝更纯正。
秋姑娘把大树的叶子带走了,大概是想等冬婆婆来了以后作为纪念吧!小草开始变黄,它们要钻入地下,去感受土地公公的安慰,不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儿到春姑娘到来之际,小草又会探出头来。动物们也应该冬眠了,乌龟、兔子、松鼠......许多小动物都钻进温暖的洞里,而小燕子就要搬居去南方了,大雁也排着“人”字形整齐的飞走了。
秋天,虽然动物们走了,但农作物丰收了。瞧!遍地呈现出硕果累累的秋收景象。大田里,庄家成熟了,谷穗染黄,黄的象金;高粱泛红,红的'似火;棉花吐絮,白的如雪。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列成方阵,布满田野。农民喜气洋洋地忙着收割,一阵阵歌声传遍千里,一阵阵笑声都掉了各自脸上的汗珠。这秋色秋情多么让人耳目一新呀!
秋天的第一个清晨,如此晴朗,使你相信夏季毕竟过去了,凉气直逼我们的脸庞。天上明净如云,太阳照得明亮,但我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温暖。鸟儿的歌声和千万只昆虫的鸣声充满在空中。花园里的绿化带里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在经过一个晚上的洗礼之后,还带着一点点露珠,这些露珠比河水还要纯洁,比天空还要湛蓝,在浓雾中闪耀,再加上花儿的映衬,像是铺满了灿烂的珠宝花床。
中秋节前后是聊城最美的秋色,那天不算冷,有点毛毛细雨从天上飘下来,如秋雨萧萧,打在脸上凉凉的,美丽的月儿像一个大大的月饼,高高地挂在天空。
啊!我爱美丽的秋天。
美丽的秋天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15个生字,其中7个生字要求会认,8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火红的高粱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以及人们的喜悦之情。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且富有童趣。课文的重点是通过想象课文描绘的几种景物的形象,理解有关词语,体会秋景的美丽。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反复体味。
三、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上课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朗读训练上。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是自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句话。再读课文、欣赏秋天,自己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想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同时,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男女生读、填空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
①教学开始,创设氛围
②演示课文内容及相应景色
2、录音(音乐),学生画画时,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灵感。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生答)。
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欣赏秋天美丽的图画吗?
2、课件演示:学生欣赏秋天的景色
3、师:看谁看得最认真,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生答)
4、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小朋友们想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分组读课文及几个词语)
3、师:小朋友把课文读得真准,为了表扬你们,老师带你们做个游戏。
(出示布景:一棵树,树叶飘零)
师:这可是一棵秋天的大树,每一片飘落的叶子多像金黄的蝴蝶,你们喜欢这些树叶吗?不过呀,要捉到些美丽的“黄蝴蝶”可不容易,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每只黄蝴蝶身上都有一个本课的生字,谁把生字读准了,这个黄蝴蝶就会飞到你的手心上来。4、学生捉黄蝴蝶,认字并组词
5、过渡: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劳动,都有了收获,你们想有更大的收获吗?学习了课文,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精读课文,欣赏秋天
1、我们再来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读,然后读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你那组哪个小朋友读不好的,大家帮帮他。
2、学习练读
3、检查、欣赏、指导朗读
(学生读一句,课件出示相应句子和画面)
①课件演示:出示第一句话及山野画面。理解“山野”的意思。
(提示:你喜欢不喜欢秋天?用喜悦、兴奋的语气和同学传一传这个消息)
②课件演示:出示第二句话及梨树、苹果、稻海、高梁画面
(提示:这些果子可爱吗?表演动作、指读、范读、齐读、分组读)
③课件演示:出示第三句话
(提示:这是个什么句子?读会读?)
④课件演示:出示第四句话和大雁飞行的画面。
(提示:看,快些往天上看,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赞美、自豪的语气),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4、师生配合读。小朋友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看课件上的图和文,师生配合读)
5、你喜欢这幅美丽的图画吗?为什么?
(引导从颜色美,动态美的角度说出喜欢的原因。)
然后带着喜悦的心情读读第一句话
6、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背出来。(字隐去,学生背诵)
四、写字指导
让学生说说该怎么写,针对实际情况老师再行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回家把课文背给父母听
2、仔细观察,看看秋天里有些什么?现在你们就把它画下来吧?可以画秋天的田野、小河、校园等。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检查背课文
二、扩展课文,歌颂秋天
1、读背儿歌《秋天到》
2、昨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去仔细观察,看看秋天里有些什么?现在你们把画拿出来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些,你觉得自己画得怎样。也可以评别人的。
3、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三、品尝秋天的果实
1、说说你所熟悉的水果
2、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也将得到甜美的果实。让我们品尝一下劳动的果实吧!
(学生品尝水果),这些果实甜不甜?用劳动换来的果实是最甜的。
四、说说秋天给你的印象
1、词语来表达
2、欣赏关于秋天的儿歌散文等,挑自己喜欢的自由诵读,再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美丽的秋天课件 篇5
十月三日那天,我和老爸老妈去大庆连环湖泡温泉。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茫茫的草原,我想起敕勒歌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妙诗句,真的像写的这里一样美啊!
这里的温泉真好玩,一个个的小池子修在小山上,一条条的小路连在一起。小道两边、池子的旁边都是枫树。枫树的叶子红了,它告诉我们美丽的秋天就在我们的身边。一阵风吹来,感觉脸上凉凉的、爽爽的,枫叶在风中哗哗地唱歌,几片调皮的枫叶儿在风中翻着跟斗……
在小山下,有一个漂亮的水上乐园。弯弯的小桥,清清的水流,没有一个小朋友在那里玩耍。我想,在暖暖的.夏天,这里一定是我们的天堂。远处,连环湖的湖水在秋天的阳光下闪着金光,在风中起着波浪,就像有一群群的大白鱼,在那里玩耍……
我们在温泉池子里,看着蓝蓝的天,温泉的水汽在阳光下形成了小小彩虹,太美妙啦,太快乐啦,太开心啦,我要在这里美美地玩个够……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清滨小学三年级:刘睿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诸暨市马剑镇,这里风景可美呢!
近处有一条小溪,小溪整天缓缓地唱着歌跑向远方,还有几只顽皮的鸭子在有用,瞧!它们两只鸭掌在水底划过来,划过去,好像两只灵活的船桨。水底还沉着许多乌黑发亮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骏马,有的像狐狸,它们正好像在玩耍呢!河上还有几座小桥,它们横跨在河面上。水里还有好多小鱼,它们有的在吹泡泡,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找食物,还有的在嬉戏。路旁的杨柳在微风中梳起了长长的辫子,燕子们从南方飞回来,和柳树玩起了捉迷藏!青蛙也披上了大衣在歌唱,似乎在人们打招呼呢!有些孩子还摘下留置,编起了好看的帽子。
稍远处是五彩缤纷的田野了!看有才长得正旺呢,一片一片地就像金色的海洋。小麦绿油油的一片,它们迎着微风,跳了华尔兹,相信今年一定有好收成。田野边绽放着一朵朵野花,吸引着无数蜜蜂和蝴蝶,有些调皮的娃娃捉起了蝴蝶呢!
远处就是绿树成阴,连绵起伏的山峰。松树一棵棵高大,还有几只活蹦乱跳的松树,有的在找食物,有的在玩耍,还有的在睡觉。喜鹊在枝头歌唱,似乎在给我报喜呢!还一片片竹林笔直笔直的,真像哨兵一样守卫着这座山。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脑袋,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农民们也纷纷上山采茶。
多美的家乡啊!我爱我的家乡!
江西抚州宜黄县宜黄二中初一:李文超
美丽的秋天课件 篇6
目标:
1、重点是让幼儿理解秋天的美丽景色,而体会对劳动人民鍀赞扬。
2、通过对表示颜色的学习丰富幼儿的表现能力
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教室组织幼儿根据各自的有关季节的认识,谈谈秋天的特征以及丰收的'景象。并请幼儿用词语形容秋天的美丽。
2、师范朗诵,幼儿欣赏。
师富有感情的地朗诵散文,幼儿一边欣赏一边看图。之后,师向幼儿讲解散文的内容,帮助幼儿熟悉作品,并对个别词句加以解释。
3、幼儿朗诵散文
师采用多种形式教幼儿朗诵作品。
中秋赏月
目标: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风属喜欢,并了解中秋节的别名。知道中秋节晚上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2、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准备:1、月饼、各种水果。
2、有关月亮变化挂图一张。
3、儿歌《天空真好玩》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引出主题。
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特制食品,它的形状像什么?中秋节是哪一天。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于是在秋高气爽的农历八月,做了月饼互相赠送,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一家人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团圆节。讲述完让幼儿说说中秋节有哪些别名。
3、师生团团圆圆过中秋节。
师生一道品尝月饼与水果;学习儿歌《天空真好玩》并请幼儿表演。
美丽的秋天课件 篇7
设计理念:
《秋天的图画》是本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表现自然景物为主。“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描绘出的山水画,它表现大自然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通过看图和诵读课文,让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喜悦。教学本课,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秋天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大雁“排成‘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迷人的秋天姗姗而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又是美丽的季节。老师带你们走进秋天去看看吧!(播放彩图:美丽的秋天)你们看到了什么?
2、课文对秋天的描写更加精彩,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先认真观看课文插图。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为了渲染秋天的“美丽迷人”,课始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把丰收的热闹景象与人们喜悦的心情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秋天的图画”有了鲜明的视觉印象,为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4、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播放课件,生字为红色),感受秋天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生字,了解秋天山野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高粱举起的火把……大雁排成“人”字形,好像在赞美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迷人的彩图,为后面学习生字,精读课文,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巧记生字
1、用课件出示课文全部生字(带拼音):图、梨、笼、颊、浪、粱、燃、勤(劳)。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巧记生字真有趣。
(1)猜谜识字:花园四角方,冬字站中间,神笔来画画,秋天一幅画(图);青竹竿,十多节,头上顶着红结结(高粱)。
(2)偏旁归类识字:a、笼:竹字头,龙下身,两字合,红灯笼;b、浪:洒水泼水三点水,石头激起浪花花,稻海掀起金波浪;c、燃:火苗点起会燃烧,燃烧火焰冲云霄。d、颊:左边夹,右边页,苹果露出红脸颊。
3、有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他们找出来。
4、再次出现生字(无拼音),读一读,看谁都认识。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意图:通过读生字、猜谜识字、归类识字等形式,巧妙地熟记8个生字,为后面精读课文扫清障碍。)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相关问题。
(1)仔细看图,思考:秋天山川田野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的?(“山野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用“金黄”、“红红”、“金色”和“火把”分别写了梨、苹果、稻子和高粱的颜色,这四句话既有观察:粮食、水果的`样子,又有想象: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从而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山野的美丽。)
2、指导学生朗朗上口地读“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1)哪一句是问句,是怎样回答的?
(2)从回答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到了哪些景物?
(蓝天;大雁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
(3)大雁排成“人”字去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去南方?
(4)哪一句是作者通过观察、想象做出的描绘?
(“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3、学生分别戴梨、苹果、稻子、高粱、大雁头饰,边表演边读(或背诵)课文,感悟秋天的美丽。(学生评议谁表演得好)
4、看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再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或背诵)课文。朗读要表达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5、课堂小练笔(课件出示)。
①山野就是_____的图画。梨树挂起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的波浪,高粱举起_____的火把。
②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_____作出了回答,它们_____一个大大的_____字,好像在说——_____的人们画出_____的图画。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看插图、观看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小表演、小练笔,一方面欣赏语言美,另一方面感受秋天美丽迷人,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带给人们的丰收喜悦。)
五、延伸课堂,实践体验
1、通过“我会读,我会画,我会做”,把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秋天的美,用笔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2、观察秋天,制作秋天的礼物:采集野果,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写一段话来描写秋天的景物。
4、把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采集的野果,写的习作、日记、诗歌,在班级举办“我爱秋天”的展览。
美丽的秋天课件 篇8
教学内容:
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眼中有物,心中有情的朗读课文。喜爱秋天。
教学准备:
挂图、生词卡片、小黑板、学生准备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挂图激趣导入:
师: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你都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看到了梨树、稻子、高粱……我知道现在已经是秋天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秋天的图画》师板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师: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课文,你们想不想去读一读呢?那么,本册教材与前两册不同,不再全篇课文注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应该怎么办呢?
生:1、小苹果身上的都是本课出现的生字,你就可以借助生字宝宝头上的拼音来认识它。
2、也可以问问同伴或老师。
2、生初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
3、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试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灯笼、梨树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高粱、燃烧
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勤劳
4、师:生字宝宝和别的生字组成了新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点燃劳动烧着海浪水波
三、感悟秋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认识了生字宝宝,真了不起,就连高粱、苹果、梨树、稻海都在为你们高兴呢!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讯息,大家猜猜,他们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秋天来啦!
师:对,好朋友都热情的邀请我们去看看美丽的秋天呢!那么,我们就快点出发吧!
生读课文中的这四句话
1、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梨树结的是梨,为什么说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生:苹果树上结的是苹果,为什么说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生:为什么不说稻子而是说稻海?
生:稻子怎们能翻起波浪呢?
生:举起东西是人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生生释疑,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你们想不想品尝香甜的梨和苹果呢?(美读课文)
3、谁来读一读?
4、评价:自评、互评、生评
5、师适时范读
6、生评价教师
7、师:为什么你觉得老师能够把课文读出感情呢?
8、生答
9、师:对,同学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只要能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把课文读出味道。
10、再读,有感情
四、扩展:画一画
欣赏了这么优美的秋景,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呀?你还知道秋天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呢?
五、展示:评一评
六、作业: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收集能够代表秋天特点的事物,或制作一些艺术品,为语文原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