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发表时间:2025-01-01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系列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沙漠中的绿洲》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文的第二、三段,一是耳闻,二是目睹,间接描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是理解的重点。此外,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魅力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配合进行写对话练习。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视野有限,对于阿联酋这个国家不是很了解,对于那种冲破难关,在沙漠中艰难建造绿洲的决心与斗志很难有深切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情景,配合朗读让学生体会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教学难点:

体会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会直接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利用课文插图导入

1.出示沙漠图,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相机板书白茫茫沙漠)

那里(引读)出示“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加红“不毛之地”,提问:什么叫做不毛之地?

2.出示绿洲图,同学们,这又是什么?

出示: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学生齐读)(理解星罗棋布)

这个图给你什么感觉?(很美)美在哪里呢?

(出示第二小节)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谁能读出它的美,指名朗读相机点评。)(相机板书绿树鲜花绿洲)

3.冲突:你能想象,这么美的景色是出自白茫茫的沙漠之中吗?这样的奇迹是怎么创造的?

第二板块:重点理解体会绿洲的来之不易

1.快速浏览课文,你从哪些段落中找到了答案?指名交流。(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教学第三小节

(1)这段文字其实就写了一句话,你看出来是哪一句了吗?指名说。(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培育一棵树,他们需要付出那些代价呢?(指名说)

(2)出示文字: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哦,原来在这个原来是沙漠的不毛之地培植一棵树需要话费这么大的代价啊!

他们需要引读并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句子比较:买来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

第一句三个买来,是否重复、啰嗦。哪句更好?(重复出现“买来”能让我们体会到,在阿联酋要种植花草树木代价很大,感觉什么都是买来的;)

第二句:“挖去”“填上”“埋下”加红,这三个词用得很准确,谁能读好它,说说你的感受?

第三句:“纵横交错”理解(你见到什么东西是纵横交错的?)

(3)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在沙漠中培植树木要花这么大的代价,难怪当地人说(引读)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呢,

可是这话要是跟你们的爸爸妈妈说,他们未必会相信,你能根据老师给的提示语,让爸爸妈妈也相信这是真的吗?

出示填空练习复述。

他们从国外买来_______,买来_______,买来___________。他们又把________挖去,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土中埋下_______________。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三买来,三动词加红,复述后指名读,读出代价之大)

阿拉伯朋友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培植花草树木?引读“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第三板块:阿联酋人民如何呵护绿洲

1.在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如此美丽的绿洲,除了国家的大力培植花草树木,你还能找到其他原因吗?指名说(还有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是的,课文的4-6自然段就为了描述了作者亲眼所见的“精心侍弄”的一幕。

2.学生自读课文4-6段,从四五六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对花草树木的呵护,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般疼爱有加……)(指名说)

出示“不,不!”园林工人暑期一个手指连连摇着,又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眨眼功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练习朗读,读出这样的感受。(左右两大组比赛)

第二组比赛前,老师给点小提示:可以做动作,注意“高兴地笑了”,霎时这一句要读出刹那间的突然以及洗尽灰尘的舒适,三个“更”要注意强调,层层递进。

齐读。

是啊,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引读最后一段

第四板块:学习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

1.学到这里,课文为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营造绿洲的壮举,从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在课文第三段,已经很详细地描述了,为什么作者还要花大量笔墨来写四五六小节呢?

2.我们来看,第三小节的开头是这样写的“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这段话的信息内容是从何而来的——耳闻(板书);第四、五六小节的内容呢?出示:那天清晨,我们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正巧碰见……

目睹(板书)耳闻是一种间接描写,那么目睹就是一种——直接描写,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把这两种描写结合在一起写就会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更有吸引力、说服力。

让我们小试牛刀一下吧

出示小练笔:常听别人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身临其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版块:(作业)机动时间——交流阿联酋人民的其他壮举,最高的塔,室内滑雪场……

板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

白茫茫沙漠

绿树鲜花绿洲

耳闻+目睹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 热爱人类家园。

教学重点:

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对比质疑,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我的脑海中不仅禁浮现出了这样的两幅画面:

3、对比质疑,加深感受:

A、感受沙漠的恶劣

(出示图片)这是——?来描述一下沙漠吧!

沙漠的表面完全被沙子所覆盖,由于干旱缺水,所以寸草不生。而且沙漠中风沙大,风力强,漫天飞舞的沙尘暴,能吞没农田、村庄,淹没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沙漠被人们称为“死亡之地”。

阿联酋就是一个地处沙漠的国家,那儿原先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来描述:

(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笼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①谁来读一读?

②读着这段话,哪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板书:不毛之地)

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里为什么是块不毛之地?

能联系课文内容用“因为 ,所以 。”的句式来说说吗?

③这样的自然环境真的是太——(板书:恶劣)

④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感受一下恶劣的环境!(齐读)

B、感受绿洲的美丽

过渡:仿佛是神话中的魔法,不毛之地中奇迹般地出现了星罗棋布的绿洲,片片绿洲就像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这茫茫沙漠之中。让我们一起走进绿洲把!(出示图片)

①这里的风光真是秀丽宜人啊!看着迷人的画面,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四字词语?

②老师这里也有一组描写绿洲景色的成语(绿树成阴、鲜花遍地、郁郁葱葱、青翠欲滴、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生机勃勃、清澈见底)

读一读词语。

大家能用上几个,描述一下美丽的绿洲吗?

(生先写一写,再来交流)

听着大家的描述,老师觉得这里实在太迷人了,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间天堂”吗?(板书:人间天堂)

4、如果给你选择,你希望自己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沙漠,还是这鸟语花香的绿洲?

是啊!有绿色,才会有生命,人类才能生存!

5、从不毛之地到片片绿洲,创造这个神话的是谁?对!就是勤劳、智慧的阿联酋人民!让我们打开书本,细细地朗读,静静地品味。

二、自主学习,深入主题。

1、默读课文的2—7自然段,思考:阿联酋人民创造绿洲的哪些做法令你感动?用括号标出,再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自读自学,教师巡视。

3、集体交流:

重点一: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你有一双慧眼,看到了阿联酋人民正默默地保护着这样一片得来不易的绿洲!(板书:保护)

重点二: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阿联酋人民创造绿洲是如此艰辛啊!你关注到了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呢?

a、工作的艰辛(挖去、填上、埋下)你注意到这三个动词了,很会读书!就请你把阿联酋人民工作的艰辛读出来吧!

b、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词,(点击“纵横交错”)什么是纵横交错?这里纵横交错的是什么?从纵横交错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这让你看到了工程的(浩大)你也来读读句子,把感受读进去!

c、不惜一切代价(三个“买来”)

从这三个买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为了让沙漠中的阿联酋长出青翠的树木、娇艳的花朵,他们可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啊!

过渡:理解课文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读读前文,还有哪句话也让你感受到阿联酋人民为了种植花草树木不惜一切代价的?

重点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听了阿拉伯朋友的话,你有什么想法?

同学们,我们现在就来算一笔帐,在我们农村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至少需要十万元。照这样计算,如果一个公园有5000棵树,平均每棵10万元,那一共就是:10万×5000=(学生回答:5亿!)

可是,除了树,还有花、草,要花的钱还远远不止这5亿!还要更多更多。

就请你读出你的震撼来!

我们大家都感到震撼!一起读!(齐读)

4、小结:为了建设绿洲(板书:建设),阿联酋人民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这太令人钦佩了!就请你带着心中的敬佩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吧!

5、同学们,阿联酋人民为了建造心中的那片绿洲,不惜花费一切代价,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这是因为他们懂得(出示句子: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6、还有哪些做法也让你感动的呢?自己再读一读第四到七小节,画一画感受最深的句子。

重点四: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生齐读)

(1)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

(2)侍弄什么意思?

(3)这句话让你有什么感受?

下面已经有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给你们提供水分了,为什么园林工人还给你们浇水啊?

过渡:为了创建美好的生活环境,阿联酋的人民付出了许多心血,正是因为每一位阿联酋人民都懂得去改造环境,保护环境,才在这片广阔无垠的沙漠中建造出了这星罗棋布的绿洲。我们的耳畔似乎又回荡起了阿拉伯朋友的那句话。

(出示句子: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齐读

三、研究探讨,拓展延伸。

1、生活在沙漠中的阿联酋人民懂得去改造环境,保护环境,他们创造了美,也创造了奇迹。联想到我们自己,同学们请看这份资料!(课件显示资料)

据资料显示,由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盐碱化、沙化、水土流失在吞噬着大量耕地。目前,我国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约有1亿亩,约有1/3的耕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有50万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同学们,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继续肆意破坏,人类将别无去处!请拿起手中的笔,把心里的感受写出来,提醒那些破坏环境者,好吗?

3、同学试写片段,师巡视辅导。

4、交流。

5、总结:同学们写得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沙漠中的绿洲》,不仅了解了阿联酋人民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的伟大壮举,而且也走进了课文的深处,引发了大家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为心中的那一片绿洲而呼吁!

(课件出示:

1、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

2、用写信的方式,来提醒砍伐者、破坏者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通过为花草浇水、制作树牌和提示语牌,或制作展板等实践活动,促使大家形成保护绿地、爱护树木的习惯。

大家课后可以有选择性地去完成,好吗?

板书设计:

18、沙漠中的绿洲

保护

不毛之地(恶劣) 人间天堂(美丽)

建设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理解相关内容

1、围绕课题,检查自读情况,理解部分内容。

(1)课题中的沙漠指哪儿?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读有关句子)

沙漠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描述。(无边无际、全是沙子、缺乏水分、环境恶劣……)看看书中是怎么描述的?(读有关内容,并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指导朗读。(读出环境的恶劣)

(2)课题中的绿洲指什么?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读有关句子)

(3)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师描述,将学生引入情景。)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们不禁感到——(生回答:奇怪、疑惑、惊叹……)

过渡:是呀,在这样一片白茫茫的沙漠中怎么会有绿洲的呢?

二、感悟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壮举

1、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指名读相关课文)

引导学生用几个重点词概括这部分内容。(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

2、谁能看着黑板上的四个词不看书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么做的。

(可以先请四名同学合作叙述,再指名单独说)

3、透过这四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1)这是一个壮举,阿联酋人民了不起!

(2)阿联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

(3)付出代价是巨大的。

(4)改造环境、克服困难的决心。

师述:老师从中体会到四个字:人定胜天。只要心中有着美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你觉得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绿洲,都付出了哪些巨大的代价?(人力、物力、财力)阿拉伯朋友是怎么说的?

4、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这部分内容。

过渡:看看课文接下来又写了什么?

三、感悟阿联酋人民怎样侍弄花草

1、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

2、文中有一句话最能概括这部分内容。指名回答并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齐读。什么叫“侍弄”?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人们为什么这样爱护花草树木?

四、联系实际,抒发感想

1、每一篇课文学完,我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想,许多话要说。这篇课文学到这儿,你又有哪些话要说?(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你还想对谁说)

2、老师也有话要说:(小黑板出示)生活在沙漠的人们,他们竭尽全力的想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生活在绿洲的人们,他们竭尽全力的想把绿洲改造成沙漠。为什么偏偏要等到悲剧发生的那一天,我们才从梦中惊醒——我 们的绿色家园呢?

教后反思:

引导学生阅读时,学生被“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这里的第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这些话感动,因为他们读到这些语言,想到现状,会发现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教学时我反复引导学生读课文,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想这些话的意思,他们慨叹阿联酋的伟大,明白良好的生存环境是需要花代价的!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到的是建设,读不到一点破坏,建设是要花时间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但破坏只需要一刹那。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觉遵守的规则,他们把花草树木当作人来看待,当人来培育。美是怎么来的?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白。所以,我认为,在探讨这个沙漠变绿洲的过程中,其实也美育之过程。人怎么创造美?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具体,那就是要花大代价,要真心地去保护,最后才能永恒地享受。从学生一次次精彩的发言中感受到这堂课给予学生的这种美的训练,效果是非常好的。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三、六自然段。(重点)

2、指导看图,描述迪拜风光。

3、理解新词,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沙漠环境,说出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绿洲的。(重点)

4、知道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绿洲的,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绿色植物。

二、教学过程:

(一)了解绿洲、沙漠,引发疑问: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引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沙漠中的绿洲指的是哪个国家?

3、阿联酋到处——(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音乐

(二)出示多幅图(配乐):这里的环境如何?(板书:良好、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1、出示课文的题头图。

2、站在迪拜接头,你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说。

(1)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说:街道、草坪、高楼、公园

(2)指名连起来按方位顺序说。

3、如此良好的环境,如此美丽的绿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建设出来的?(板书:恶劣)

(1)理解词意。

(2)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些词语或句子来说明?

(3)交流:引导学生用文中词语说话:这里的水______,这里的土_____,这里几乎是块______。(可出示图片,理解咸而板结和不毛之地)(板书:咸而板结、不毛之地)

(4)出示句子,(原来……不毛之地)指导朗读。

4、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和空气。这里的土、水不适宜种植。那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星罗棋布的绿洲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辛勤培植。

1、还是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写阿联酋人民行动的句子。

2、交流:生读句子,出示文字。

(1)找找,这段文字中表示人们动作的词语。

(2)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理解并说话:这里的水________,他们__________。这里的土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这里几乎是块____________,他们_________。

4、你有什么感受? (克服艰苦困难的决心很大)

5、练习朗读,齐读。

阿联酋人们花费了人力、物力来培植花草,(板书:辛勤培植)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引读开头一句。(可适当添加花费代价的资料)

(四)学习四—六自然段,体会精心侍弄。

1、过渡:花草在辛勤培植之后,还需要精心侍弄。(板书精心侍弄)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四—六自然段,想想:阿联酋人民在干什么?

2、交流:浇水

(1)“地下不是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

(2)情景:你们是花草树木,一天下来,身上落上了许多的灰尘,加上风沙,现在你最想干什么?我就是园林工人,“扑——扑”(教师作浇水的动作)。雨雾从空中洒下来,你们的身上淋的干干净净。

(3)采访这朵小花,你感到怎样?所以你开得——?(小树,小草)

3、出示“霎时……”指导读出高兴的心情。

4、园林工人为什么也笑了呀?(体会他的自豪)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珍惜、爱护。

1、绿洲的'形成,离不开阿联酋人民的辛勤培植,离不开园林工人的精心侍弄,更与每一个人分不开。

2、读读第二自然段,概括:珍惜、爱护

3、齐读有关句子。

(六)总结。

1、阿联酋人民为什么会如此珍惜爱护花草树木?(来之不易,环境的重要)

2、出示: 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说话: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用“有了……才……”说话。(提示:看到、闻到、听到、呼吸到、心情……)

(2)齐读: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3、(音乐)阿联酋人们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才能辛勤培育、精心侍弄、珍惜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才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绿色奇迹。

4、每次学完课文,我们总有许多感受,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呢?(可以是对阿联酋人们,可以是对自己)

5、让我们永远记住阿拉伯朋友说的这句话,(再读)。让我们与绿树、鲜花和小草为伴,生活更美好。

(七)板书:

19、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良好)

咸而板结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阳 鲜花遍地

辛勤培植

精心侍弄

珍惜爱护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2、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说说“沙漠”、“绿洲”

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WWW.wj62.com 泡泡演讲稿)

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 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

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4、交流说说“绿洲” 教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良好的生存环境 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好。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教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

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精读4、5、6自然段。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交流句子,指导读好句子。

(四)总结课文。

1、教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所以,后来,2000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

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三、教学结束: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