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

发表时间:2025-05-26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 篇1

一、中外古代的改革

1、商鞅变法:前356年(秦孝公),商鞅在秦国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2、孝文帝改革:439年,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进行模仿隋唐进行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4、查理马特改革: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了采邑改革,西欧逐渐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俄 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和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

1、共同点: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在社会危机的前提下推行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涉及民生内容的调整。

2、不同点:背景不同(日本:幕府面临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俄 国:面临农奴制危机;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美国: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匈牙利改革:

照搬苏联模式,有一定成效,但未摆脱苏联模式束缚。

2、赫鲁晓夫改革:

政策失误,改革措施不切实际。

3、戈尔巴乔夫改革:

加剧了苏联的社会危机

4、中国的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5、对改革的认识:

答:改革要结合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要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6、中国、苏联和美国经济体制创新的比较

(1)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影响)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苏联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影响)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3)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影响)资本主义得到巩固和发展

以上改革的共同点:

都面临经济危机;都是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都依靠计划和市场的作用化解危机;都是在坚持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体制创新;都是根据本国,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等。

7、中外历最重大大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功的决定因素

(2)能够立足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展生产力,满足广大人民利益。

(3)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魅力,具有勇于探索、坚强不屈、与时俱进等优秀品质。

(4)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能够顺应民意,解放思想,善于吸取、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不同制度的优越性。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 篇2

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3.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2.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4.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 篇3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出现:

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人类的进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黄色人种——亚洲;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氏族社会: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

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文章来源://www.f215.com/fanwenziliao/21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