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范文资料 > 导航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发表时间:2025-02-19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经典九篇)。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做一名教师,首先要知道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让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快乐,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这样,教育就成功了。教育的终极就是要让幸福伴随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教育不是让人走向上流社会,而是获取智慧和心灵自立的力量。

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面对的永远都是活泼的生命,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份神秘,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和汇聚;没有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总有一种力量使自己前行,不是感叹蜡炬成灰的悲壮,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没有一种职业,耕耘的是荒芜的心灵,收获的是心灵的希望!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一种态度,幸福感不是来自生活经历本身,而是来自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境遇都给了我们一个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的机会,正是我们选择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在事情结束后,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和不幸福的程度。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教师除了较为洁净的心境,也是俗人,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也要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曾有历经心力交瘁的迷茫和失意,但有一个声音总是提醒着自己:你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勇敢地选择了艰辛。

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教师呢?

一、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

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有医学专家称心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过了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二、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己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三、善待同仁──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教师间公共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合作与竞争两种。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使之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情商高的.反映。合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

带着幸福感做教师,正如揣着理想上路,不仅在做的过程中使幸福变成目的,而且必然会带来一个副产品,使教育教学变得精彩。先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知”教育、“好”教育,当然不会厌烦、不会疲倦,不仅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心情愉悦!我想,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有健康的平常心,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幸福!幸福应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做一名小学老师的幸福”。

有人说做老师是最苦的,也是最傻的。也有人说当老师千万别当小学老师,每天披一身粉笔灰,陪一群小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孩子王。所以,你也许会问,教师的幸福从何谈起?做一名小学教师更是谈何幸福?幸福在哪里呢?但是,今天我站在这里,我要坚定地说:平凡之中见幸福,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也有他的幸福所在。

记得去年刚来的时候,因为教的是二年级,面对一群整天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我常常感到不知所措。记得第一次学校领导和我的师父x老师来听课时,我有点儿紧张,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听课的老师们在帮我指出问题和不足之处时,也给了我充分的肯定,使我倍受鼓舞。同时,包括班主任x老师和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也一直在教给我一些管理班级学生和提高教学的方法及经验,让我在过去的一年教学中,获得了很大的成长,所以我一直在在想,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名新手,经验不足,却得到领导的关心,同事的热心,这让我感到这份工作是幸福的。

大家都知道,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有被学生气急的时候,也有被成堆的琐事困扰的时候,但是当我面对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我的烦恼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每一天,当我迈着从容的脚步踏进校园时,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跑过来,亲切地喊道:“老师好!”此时,我的心里洋溢着快乐和幸福。

记得去年冬季运动会的.时候,我不小心扭伤了脖子,一天课后我去医院做理疗,班上的孩子们知道后,都纷纷写了一些祝我早日康复的小纸条。当我看着那一张张小纸条的时候,我的心里感觉沉甸甸的,因为那是一个个学生对老师表达最崇高的情意。那一整天,我都被一种浓浓的幸福感包裹着。

我本是一个极平凡的人,因为做了一名老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义。所以,不管今后漫长的教学到了上荆棘丛生还是布满沼泽,我都会一如既往,决不退缩,因为这份事业让我感到做老师有无限的光荣和兴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演讲的主题是:做一名让学生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的教师!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李镇西老师一生的信念,也是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想,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前提是自身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一名幸福的教师!试想如果自己不幸福,那人生会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对学生又是怎样的一种辜负?因此,我要去寻找我的职业幸福。

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说,“有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很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对于这个故事,人们总是和远大目标和职业理想联系起来。其实,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解读,这三个工人对待“砌墙”这一份简单的工作所持的心态是各自不同的,第一个人“没好气”;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第三个人是“笑容很灿烂很开心”。神态,暴露了各自的心态,心态决定了命运!

那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假如我们把教师的工作比作一锅煮沸的开水,你可以像鸡蛋一样,放进去就变得硬邦邦的,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你也可以像胡萝卜,一切都顺应外在,但迷失自己了;你还可以像茶叶,每一片干的叶片都舒展开了,而那一锅水也变成了很清香的茶水,既不被这个职业给煮硬了,也不完全煮软了,而是要跟世界共生,正如庄子所言,“外化而内不化”。

众所周知,教师这份工作的特点是“忙”、“盲”、“茫”、“繁”、“烦”、“凡”,它充满着琐碎和重复,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谈话、家长约谈……。几年下来,就有了职业的倦怠感。我们也能感觉到不同人对于教师这份工作,是有着不同心态的,有的人显得不那么幸福;有些人则乐呵呵的,更有人,充满着一种天然的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喜爱,具有人们常说的那种阳光般的心态。其实,我认为教师职业的琐碎并不是琐碎,一位网友说得很好,琐碎中包含着修炼和创造。大多数人被琐碎控制,少部分人控制琐碎,关键问题是,你是否有意识地穿越琐碎,修炼自身。有鉴于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素养和水平,提供给孩子们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长此以往,许多年后,可能我们不会都成名成家,但是,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一定有人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谢谢!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幸福的小学教师。

有人说:“做老师是最苦的,也是最傻的”。也有人说:“当老师,千万别当小学老师,披一身粉笔灰,陪一群毛孩子,简直就是孩子王”。你也许会问,做一名小学教师幸福在哪里?但是,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坚定地说:教师生涯最幸福。

记得刚上班,让我次教二年级,面对一群整天叽叽喳喳的孩子,我真的不知所措。班级管理常常顾此失彼。

还记得讲第一堂公开课时,我有点紧张,教学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却给了我很高的评价,使我倍受鼓舞。我当时想:作为教师队伍里的一员新兵,经验不足,却得到了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这让我感到在工作中是幸福的!

大家知道,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有被学生气急的时候,也有被成堆的琐事困扰的时候。但是,当我面对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我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清晨,当我迎着第一缕阳光,迈着从容的脚步踏进校园时,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跑过来,亲切地喊你“老师好!”,此时我的心里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啊!

记得今春开学,一个课间,一名学生刚走出教室又跑了回来。她神秘地从小兜里掏出两个核桃,激动地说:“老师,这是送给您的',很好吃!”我接下两个核桃,感觉沉甸甸的。因为那是一个学生对老师表达的最崇高的情意!那一整天,我都被一种幸福感包围着。

在被学生感动的同时,我同样也被身边的老师感动着:每当我看到他们护送学生放学时的担心,每当我看到他们带发生意外的孩子去看病时的焦急,每当我看到第二天他们看见学生平安进课堂时的笑容。我学会了,更懂得了肩上的责任。所以我要说,能和这些优秀的老师一起工作,我很荣幸。

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学生们远远地面带微笑叫我一声老师,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年幼无知的学子导航,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帮他们点燃理想之灯。而他们也在影响着我,他们丰富着我的生活,他们美丽着我的人生,他们让我更深的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

我本是一个极平常的人,因为做了一名老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义。看看我的身边,同龄教师们把青春札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一头黄牛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许许多多人的事迹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毫无怨言地辛勤耕耘着“半亩方塘”,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所以,不管今后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我从心底里觉得做老师有无限的光荣和幸福。因为这份事业总有一种精神让我豪情万丈,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泪流满面!老师们,让我们伴随青春的脚步,共同沐浴那一缕春晖,共同追随世博的神韵,共同谱写更绚烂更美好的明天!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5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幸福的幼儿教师》。

说到“教师”我们会联想到很多词?很多人会想到“园丁”“蜡烛”“奉献”,但随着近几年欺负儿童事件的频发,家长对教师的不信任,教师已经被推到了舆论的封口浪尖,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我们才刚刚踏进工作岗位,但是我身边的同学中就有在抱怨的,她说:做老师真累,做班主任更累,真想辞了这份工作。罗伯特。欧言文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身为一名教师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面对质疑面对各方给我们的压力时,我们怎么获得幸福呢?

记得小班开学刚进来的时候我们两个老师就是一大群孩子的“保姆”,给他们喂饭,提裤子,帮尿湿的孩子换裤子,教他们排队、做操,有时他们大便了还要帮忙擦屁股、冲厕所……忙得很陀螺似的,日常工作琐碎又劳累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甚至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听到这样的论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可言,不就是带着一群孩子吃吃、玩玩么。事实上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她所具备的技能必须是全方位的,除了要具备教师基本功之外,还要有美术、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才能。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一直在努力提升着自己的多方面素质,在素质提升中体验幸福。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海滩上,一个穷人躺在那里舒适地晒着太阳,一个富人匆匆走过,穷人问:“你在忙什么?”富人回答:“我在忙事业!”穷人说:“你还忙什么?你已经这么有钱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富人从金钱的积累和事业的成功中感受幸福,而穷人则为悠闲的生活而感觉到幸福。幸福的关键全在于个人的舒畅心境。身为幼儿教师的我,幸福就在于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个细节。

我们班的轩轩一直要“做骨头”睡觉起来几乎每天都要喊衣服、裤子穿的不舒服呀,你不帮她穿到舒服为止她就在那哭、叫。但在面对她喜欢吃的小蘑菇时她就向我拍马屁了,说:“龚老师,多给我点小蘑菇,XX知道龚老师最喜欢我了,啊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又比如说憨憨的昊昊唱:夜半三更哟,红军来。想到他们的天真活泼,我又觉得做一名幼儿教师挺好的。虽然照顾这群小家伙我会累,会每天回家后向家人抱怨今天谁谁谁不乖了,谁谁又捣蛋了。但是想起小家伙们可爱的一面我就会把所以的烦恼抛开了,原来幸福时刻陪伴在我左右!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不时地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交谈,顺手帮他们拉拉衣角系系鞋带。平和的微笑,自然的举动,却让家长感动于我工作的细心和对孩子的关爱。就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幸福地生活吧,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福是一杯浓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两情相许,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实现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学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学;幸福之于科学家就是科研成果之问世;幸福之于农民就是多打粮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经济在快速增长,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

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能够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我想:做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

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教师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乐相并列,而称之谓“三乐”,明显含有对教育劳动的精神审美意蕴。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达到‘孔颜乐处’的境界。”

(一)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

幸福不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即时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为人意义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愉悦。幸福能力需要培养另外一个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态的存在。

日本社会学家千右保曾经在一些国家作对比调查,问题为:如果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享乐而无须工作,那么你是去享乐还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说“根据大约二十年以前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人回答靠玩过日子。美国的比率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来,‘玩派’骤然增多”。“根据1983年世界青年意识调查对11个国家提问的结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为19.8%,美国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时间增加了7.1个百分点”。至于中国,千右保写道:“令人难以掩饰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玩派着着实实接近半数,占49.8%,创世界最高记录”。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难体会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创造幸福的能力却不仅取决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还要求创造或实现幸福的其他条件,幸福能力就是主体实现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观条件。

首先,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实际上是教师应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教师的知识不仅是“心理学化”了的学科知识,而且必须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识。没有对学生及其学习机制的切实了解,没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体支撑,不能将学术语言生活化,一个教师即便能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也是一个枯燥乏味、没有成效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学生听其课味同嚼蜡,躲其课不以为害,评其课嗤之以鼻”。失败的教师当然是不能收获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劳动的实践能力。韩进之教授认为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林崇德教授概括为“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包括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安排,对这一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以及对教育过程的调节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还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主体际性的交流活动。教育过程中充满变数。因此教育不仅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授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没有包括自我监控能力在内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师就不会收获教育的成功,更不会体验教育幸福。

最后,教师还应当具有审美的素养。幸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对主体自由的审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种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获教育幸福,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创造性的教育能力,还应当具有对教育活动过程以及教、学双方的审美能力。这一审美能力既是乐教、乐学的中介环节,也是激发进一步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自觉掌握教育的审美评价尺度,学会以审美的心态看教育、看学生、看自己。审美是发现幸福、创造幸福的重要法宝。这一点,正是作者本人近年来不断呼吁建立教育活动第三标准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与幸福无关的能力去获得,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辩证法。教师的幸福实现与否取决于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个真正大写和全面发展的人。

其实一个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获得几种能力就行,教师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树叶用哗啦啦的欢唱炫耀着它的幸福;花朵用袭人的芳香播撒着它的幸福;雪花用轻盈的舞姿编织着它的幸福。作为教师,你能体味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吗?

我们没有燕子把幸福搭建在蓝天上的自由;没有硕果把它的幸福悬挂在枝头的招摇,但我们的幸福却有如轻风徐来的凉爽和舒适,有如雨落心头的恬静和温馨,有如夕阳西下的祥和和绚丽。人们习惯把教师比作绿叶,把教育事业比作绿叶的事业。是啊!正因为有了绿叶的奉献,大自然才捧出了一个个硕果累累的金秋,也正因为有无数献身教育事业的人们,人类社会才走向文明,走向昌盛。从原始洪荒到轩辕皇帝,从茹毛饮血到唐尧舜禹,人们怎样摆脱了蒙昧和野蛮,华夏怎样踏上了文明的阶梯?延绵五千年的精髓,不正是靠着我们无数代教师的相袭与传递吗?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就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对于一个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为了让人民满意,我们每天迎着晨曦,踏着月色,去栽培绿叶的追求,浇开蓓蕾的希冀;我们年复一年的在这片面土地上耕耘、播种,使贫瘠变成肥沃,使荒芜变成茂盛……然而,我们却是幸福的:当走进圣洁的课堂,听着那时时回荡在耳边的朗朗书声,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当课间和孩子们玩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当走在校园里,耳边飘过一声声清晰而又亲切的问候:“老师好”,“老师好!”仿佛天籁之音,轻柔地敲击抚摩着我的鼓膜,我的感动,就在刹那间倾城;……那时,我的心啊,我的心就会因这幸福而激动不已!

做教师是幸福的。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品格传授给学生,应该说胜过世界上一切馈赠。虽然我做教师的时间不长,但这其中有付出的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有被“调皮”学生气急的时候,有被“学习困难”的学生烦恼的时候,也有被人不理解和为各种压力而徘徊的时候,那份沮丧与懊悔曾使我打不起精神。可是,每当看到一个个欢蹦乱跳的身影,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队列,听到那一声声喜气洋洋的`祝福,那时,我的心会被幸福充盈!

教室里,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充满了渴望与期待,充满了快乐与亲近。多少个不会说不会写不会算的孩子,因为教师的工作而变得聪明变得灵巧。看到他们言行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时,我的心啊,我的心就在这一双双眼神中融化。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我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我的学生。望着一张张童稚的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于是,每天,我早早来到教室,看着同学们陆续走进去,耳边随之飘来一声声问候,有时候我来不及回应,他们会再叫一遍,我被这份亲密感动着;为了提高纠错效果,我把批作业的空间移到了教室,这时候,总有几个学生静静地站在桌前,一个把老师改好的作业发下去,一个又帮老师把即将要改的本子轻轻打开,我被这份默契感动着;患感冒的时候,我的嗓子因为疼痛而有些沙哑,为了不给学生耽误课,我坚持走上讲台,每当看到学生的友情提示“注意身体,保护嗓子!”自己内心就特别欣慰,特别快乐;在你想改作业又发现手上没红笔时,你只是轻轻问最前排的A同学“有红笔吗”,顷刻间递上来的红笔却不计其数,他们还会为老师最终没用他的笔而失望叹气……我被这份真情感动着,而这份深沉的爱正是源于学生们那种感人的力量。看着学生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由衷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去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吧!它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能量!于是,那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将不再是我们唯一的形象;那一盏清灯、伏案深夜,也不再是我们单调的写照!我们应该长久地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我们应当骄傲地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

前人已为我们刻下了一个崇高的标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今天,我们当以全新的形象汇聚成一幕崭新的特写:

我不是绿叶,我是树,散播绿荫的同时也茁壮地成长!

我不是渡船,我是河,灌溉田地的同时也滋润着自己!

我不是铺路石,我是路,虽被千压万踏也能延伸出广博!

让我们崇高的奉献,让我们幸福的生活!

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

谢谢大家!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8

福是一杯浓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两情相许,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实现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学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学;幸福之于科学家就是科研成果之问世;幸福之于农民就是多打粮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经济在快速增长,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

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能够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我想:做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

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教师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乐相并列,而称之谓“三乐”,明显含有对教育劳动的精神审美意蕴。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达到‘孔颜乐处’的境界。”

(一)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

幸福不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即时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为人意义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愉悦。幸福能力需要培养另外一个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态的存在。

日本社会学家千右保曾经在一些国家作对比调查,问题为:如果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享乐而无须工作,那么你是去享乐还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说“根据大约二十年以前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人回答靠玩过日子。美国的比率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来,‘玩派’骤然增多”。“根据1983年世界青年意识调查对11个国家提问的结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为19.8%,美国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时间增加了7.1个百分点”。至于中国,千右保写道:“令人难以掩饰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玩派着着实实接近半数,占49.8%,创世界最高记录”。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难体会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创造幸福的能力却不仅取决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还要求创造或实现幸福的其他条件,幸福能力就是主体实现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观条件。

首先,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实际上是教师应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教师的知识不仅是“心理学化”了的学科知识,而且必须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识。没有对学生及其学习机制的切实了解,没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体支撑,不能将学术语言生活化,一个教师即便能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也是一个枯燥乏味、没有成效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学生听其课味同嚼蜡,躲其课不以为害,评其课嗤之以鼻”。失败的教师当然是不能收获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劳动的实践能力。韩进之教授认为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林崇德教授概括为“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包括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安排,对这一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以及对教育过程的调节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还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主体际性的交流活动。教育过程中充满变数。因此教育不仅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授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没有包括自我监控能力在内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师就不会收获教育的成功,更不会体验教育幸福。

最后,教师还应当具有审美的素养。幸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对主体自由的审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种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获教育幸福,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创造性的教育能力,还应当具有对教育活动过程以及教、学双方的审美能力。这一审美能力既是乐教、乐学的中介环节,也是激发进一步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自觉掌握教育的审美评价尺度,学会以审美的心态看教育、看学生、看自己。审美是发现幸福、创造幸福的重要法宝。这一点,正是作者本人近年来不断呼吁建立教育活动第三标准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与幸福无关的能力去获得,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辩证法。教师的幸福实现与否取决于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个真正大写和全面发展的人。

其实一个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获得几种能力就行,教师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个幸福的教师》。

幸福是时下人们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之一,作为教师的我们,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在哪里呢?

30年前“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30年后的今天,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随着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教师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都大大提高,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然而,根据人民网教育频道今年9月份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生活和工作幸福的教师不到两成,近六成教师认为还过得去,近三成教师认为自己不是很幸福。

每天的黑板板书,让我们的喉咙提早衰老;每天高高的作业本,让我们的眼睛布满血丝;每天繁重的课务,让我们回家后没精神去搭理自己的孩子。想想何时能买得起房子,想想年迈的父母,想想孩子又要上学了,让我们倍感压力。

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在疲惫的身躯和不堪的重负中迷失了……

失落撩人回忆。

回忆起十八岁时满怀热情加入教师的队伍;回忆起同是新人的我和一年级新生害羞的第一堂课;回忆起繁重的教学工作慢慢挤走热情,倦怠渐渐升起……时间走到20xx年,疲惫的我走进课堂就仿佛走进一个黑暗的世界,看不见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只感受到让我心烦意乱的嘈杂,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继续当老师。记得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多年下来积累的胃病发作了,我按着自己的胃趴在讲台上缓解疼痛。这时,耳边传来一句“老师,给你吃,甜的!”我抬头看见学生黄群把一大块冻米糖放在讲台上,随即跑开了。后来同事曹老师跟我说,是黄群主动从她那儿要来的。没想到他自己没吃,却送给了我。我鼻子突然酸了,一阵触动。要知道黄群是一个智力障碍的孩子,家里母亲过世父亲也是智障,平时也没个人照顾他,有时候早饭他到学校的水槽里捡别人扔掉的馒头包子吃。而我,也并不喜欢他,还因为不守纪律不讲卫生批评他,甚至厌恶他。但是这时,我心里只剩下惭愧,作为一个教师,我竟忘记了“师心明如镜,岂能容纤尘?”黄群和他的冻米糖就像黑暗世界里的一点灯光,让我开始挣脱职业怠倦的黑暗包围。

回忆里,我想起了我的同事们。在这个集体里,青年教师如同朝阳一般把活力和热情带进学校;中年教师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三尺讲台;老教师们如老黄牛一般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大家虽然辛苦且清贫,却没有一个人放弃,依然坚守着讲台,坚守着课堂这个精神家园。每个老师都是一盏灯光,驱走我们自己的黑暗,照亮孩子们的前程。

每个孩子都是一盏灯,每个教师也是一盏灯,校园里没有黑暗。我体会着孩子们的真诚,感受着同事们的勤奋努力,也挣脱了职业倦怠的束缚。

当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当课后学生们围着我讨论问题;当走在路上学生们热情地喊一声“陈老师”;当毕业多年的学生送来一个个诚挚的问候。感觉自己不仅仅是有这么多可爱的学生,更收获了纯真的友谊。想想,我还是幸福的!

当看到我们可亲可敬的同行们,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精神追求,把教育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前仆后继,乐于奉献。这十二年来,同事们带给我了太多太多的感动与不可思议,而这份感动与不可思议我想只有用师魂才能诠释。可以与如此高风尚道德的人为伍,想想,我还是幸福的!

突然间,我感受到了幸福原来就在这里!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幸福绽放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追求,感受坚持胜利的快乐;教师的幸福是一种职业荣誉,感受授业解惑的快乐;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理想实现,感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最后与大家共享一篇寓言故事:

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啊?”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可是无论它怎么努力还是咬不到。小猪十分懊恼:“妈妈,为什么我总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

同行们!让我们一起做那只追求幸福的小猪吧!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乐于付出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只有不断进取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殿堂,只有怀着教育理想才能真正体验到教育的幸福!

想了解更多【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网的资讯,请访问:一名幸福的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