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洋读后感十三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13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向海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洋读后感 篇1
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它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海洋知识,让我们对海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心中那蔚蓝神秘富饶的海洋有了更多的向往和憧憬。
这本书一共分为五部分:海国图志、海的居民、蓝色宝库、海洋灾害、保护家园。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保护家园”,这一章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地球只有一个,同样,海洋也只有一个。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啊,人类居住了二十一个世纪并深爱的地球只有一个,浩瀚广阔蕴丰富资源的海洋也只有一个,当有一天,我们失去动物、植物,整洁的环境,优质的空气,那,我们又该如何生存呢?灾难、污染接踵而来,到时,就不可能有我们人类的身影了啊。
所以,现在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保护我们的地球和海洋,不再让绿色的地球、蓝色的海洋发出深沉的叹息和伤心的哭泣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不排污放废,不泛滥抓捕,不乱砍乱伐,善待海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美丽的'地球和海洋需要我们每一个的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它们才会绽放最完美的一面,与我们相依相存。
《走向海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海洋的重要性,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是生命之源。我爱海洋!
海洋读后感 篇2
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我知道了海洋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伙伴!
从太空中,宇航员看到的是一个湛蓝色、晶莹剔透的球体,在地球上,海洋约占3.61亿平方千米,为地球表面积的70.8%。瞧!那些优美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有些都和海洋有关。比如:童话故事里的“美人鱼”,神话故事里的海神——“波塞冬”。海洋给予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在海上,人类发现了丰富的资源,大海慷慨地奉献了一切。我们怎能说大海不是人类的伙伴呢?
这本书还告诉我——海洋与人类之间历史悠久!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精卫填海”的故事吧?它寓意了深刻的向海洋进取的精神。到了秦朝,也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徐福出海”。传说,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渡东海求长生不老药,结果这一去就音信全无。郑和,他是明代的航海家,他曾七下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成功,他是明末清初军事家。在唐王被俘,父亲投降清军时,22岁的他举起了“杀父报国”的`义旗,郑成功还收复了台湾,从此,沦陷了30余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走向海洋》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又一个关于海洋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人类的进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洋这位人类的朋友,一定会带给人们更广阔的天地!
海洋读后感 篇3
文章主要说明生灵万物受惠于海洋。通过一些人类身上的海洋特征等证据来告诉人类,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我们都是它的孩子。
《海洋与人类》让我们明白了:海洋是人类的故乡,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海洋与人类息息相关。我们不能享受着现在的幸福而忘了最原始的我们就是在海洋里诞生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早已习惯了陆地上的欢乐生活而忘记了养育我们的海洋母亲。还记得20xx年1月1日,龙年伊始,北京盖起了中华世纪坛。坛的广场用960块黄色的花岗岩铺砌,象征着960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还有两缕流水代表长江,黄河。可是,光惦记960万平方千米了。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呢?人民海军用生命打拼出来的海洋疆域呢?对于海洋,蓝色国土人们早已麻木。有关方面曾经对北京,沈阳,大连等地1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几乎100%的学生都把960平方千米作为国土面积来回答,甚至有的高校竟然有98%大学生也不知道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蓝色的`宝藏。它养育我们却不求回报,它给予了我们却不求索取,这种无私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日本,小学生课本里这样写道:“我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海洋。”整个日本面积不到38万平方千米,但在孩子们心中,却有着4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海洋是陆地地10倍。连日本的孩子都懂得海洋,铭记海洋,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
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1998年“国际海洋年”。随后,世界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将“海洋,人类的共同遗产”作为“国际海洋”主题,将每年的7月1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
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蓝色的宝藏;海洋,未来的财富!
海洋读后感 篇4
我未曾见过海洋,但各种书籍无不赞叹它的美,是啊,海洋美。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走向海洋。
大家应该都知道海洋是地球上遍布最广,占地最大的,大约在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占地面积大约3.61亿平方千米,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你们看了是不是觉得很好奇呢?那今天我就来说说《走向海洋》这本书吧。
《走向海洋》这本书主要写了海洋的奥秘及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让人读了不得不由衷地发自内心感叹:海洋实在是太神奇了,并且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书中最令使我感兴趣的在世界上的著名的四大洋之中,这里面有许多驰名中外的大洋,有: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都是物产丰富的。
当我读到海洋与中华民族关系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淡无奇的海洋竟于中国史上战争及文物的流传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如:郑和下西洋,中日甲午战争及海上的`丝绸之路。
大多数人在生活当中一定以为海洋只是一个固定的称号,可他们哪里知道海洋的名称有着很大的意义,并且和他们是融为一体的,没有海洋,就没有他们的今天;没有海洋,更没有他们的未来。一句话,海洋是他们的母亲,一直在哺育着他们。所以我们的未来也在海洋的掌控之下,比如说:“跃进号”事件,“长征1号”下水事件。都需要海洋的帮助。不仅如此海洋更给我们的地球增添了蔚蓝的景色,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看,海洋一直在无微不至的哺育着我们,我们难道对这么重要的海洋无动于衷吗?
海洋读后感 篇5
海洋不仅有着无尽的宝藏,还孕育出了生命。宇宙空间里的星云团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了裂变,旋,形成了地球。雨水跟着下降,把大气中的无机物植入了原始的海洋里,无机物的胚胎在海洋母体中经过孕育和漫长的演变,最终诞生了原始的生命。原始生命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又渐渐演变出了原始的生物。人类便是这样通过这样繁琐的顺序逐渐演变成的……。可见,海洋与生命的关系是多么的紧密啊!
没读这本书之前,记得语文老师曾告诉过我们,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它包罗万象,与地平齐,连接着天地;科学老师说,海洋是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在它的体内蕴含着大量资源能源,是天然的宝藏,但它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利亦有弊;最近音乐老师教我们唱过一首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海洋是我们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这本书主要以海洋为主题来写的,具体分成了“海洋与人类”,“海洋与中华民族”,“海洋与未来”三大内容,在这本书中,让我们认识了四大洋与四大海,认识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的着名事件,如:郑和七下西洋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耻辱……他们对中国的海洋事业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海洋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索的东西,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探索出更多的海洋奥秘!长大了才能更好的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家园!
随着全世界的科技正在不断的发展着,我相信终有一天,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人太多,从而使地球挤爆的观点了,人们可建立一座海下城市,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海洋占地球的70%左右,所以说,只要拥有海下城市,就不用担心人太多的问题了!
《走向海洋》让我们对蓝色的海洋充满了惊讶与好奇,作者崔京生在书的最后,他展望未来,发现“百废待举,起步艰难”,他认为“海事兴”,便“万事兴,民族兴年6月16日“蛟龙”号入海冲击7000米深海,神九飞天与天宫对接,中国正在飞奔着追赶世界,让世界为中国骄傲,让我们与海洋同行!
海洋读后感 篇6
我无意中在书包里发现了一本名叫《走向海洋》的书。这本特别的书立即吸引了我:苍茫蔚蓝的海洋中,有两只海豚在快乐的嬉戏,溅起朵朵漂亮的水花;远处,一艘帆船扬帆起航;一只只海鸥邀翔在蓝天的怀抱中。我禁不住诱惑翻阅起来。
这本书分别用三个部分向我们讲述了海洋与人类的故事。第一部分写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蓝色的宝藏。蕴含着巨大的清洁能量、富饶的油气田;第二部分讲海洋与中华民族的丝丝联系。殷人东渡、徐福出海、海上的丝绸之路、禁海锁国,记录着悠久的海洋历史。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侵华战争,是中国海洋史上的重要海战。航母、潜艇、中小型水面战艇保卫着我们的祖国;第三部分则展望了海洋的未来。
最吸引我的部分是海洋是一个大药房。讲的`是19世纪德国宰相俾斯麦不到家60岁就面临死亡,犹太医师施文林格献上秘方,建议宰相每天吃沙丁鱼,两年后病愈,由于养成了吃沙丁鱼的习惯,一直活到83岁。原来因为沙丁鱼含有不饱和脂肪,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
1970年,日本医生利用海带治疗高血压,用60~70°的水浸泡海带,把水浓缩,病人口服4小时后,降到了21.5毫米水银柱。
海底珊瑚有明目、安神、镇惊的功效,而且是修复人骨的最佳原料。总之,海洋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灵丹妙药”。
人们无休止的向海洋索取着,导致了地球资源受到严重损失。只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不再千疮百孔,地球母亲才愿意奉献她的一切。让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团结起来,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争做环境保护者。(好句摘抄网 799918.CoM)
海洋读后感 篇7
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1、海洋与人类:主要写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并记载了各国寻找南、北极点的故事。
2、海洋与中华民族:讲述了中国由于不重视海防而惨败多国的事情,同时也列出了中国多个航海英雄。
3、海洋与未来:主要说了几个国家发展海防的成果。
读完后,我陷入沉思,为什么海洋自古与人类之间就息息相关呢?
海洋既是地球的象征,也是生命的摇篮,更是一座蓝色的宝库。
地球是一个淡蓝色的水球,而陆地只不过是浩瀚大洋中的一个个岛屿。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地球称做水球或者是海洋之球,似乎更为贴切些。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7亿平方千米,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仅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29。2%。
海洋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根据古生物学的研究,地球上的生物至少在30亿年前即已在海洋中诞生,从原核生物开始,发展到真核生物。直到4。4亿年前才有植物和动物向陆地移居,开始了陆上动植物的进化。在陆生动物的发展进化中,人类的出现是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事。追根溯源,大海也是人类祖先的家。至今,地球上的动物中,仍有80%的成员生活在海洋中。
海洋读后感 篇8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是我故乡……”每每听到这动人心弦的歌曲,我的心便会泛起一阵阵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的确,大海是我们的故乡,所有的生命都是起源于这片蔚蓝色的`海洋,可以说海洋是我们的母亲,而我们都是她的孩子,没有她也就没有我们海洋美不胜收,宛如一块通体透亮的蓝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海,水如平静,好像一位深沉的作家;浪花飞溅,像一条巨龙在海中翻腾;一望无际,好像永远也到不了尽头。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跳跃不定。海面上一片金光。数只白帆,在这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许多雪白的羽毛在冰面上荡漾。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那优美的舞姿能使人抛开烦恼,尽情地欣赏。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她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并且向人类不求回报地提供生存空间、高蛋白食品、淡水、食盐……可见海洋是一个蓝色宝藏。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有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就去近似疯狂地开采,我们想要开发海洋,首先要先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故乡,保护我们的母亲,只有这样,我们的母亲——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
海洋读后感 篇9
他希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却不得不体验复杂混沌的社会生活。就在他迷茫之际,一双手伸向他,给予他爱的温暖,带他来到海洋中的天堂,用水隔绝了人性的险恶与社会的纷扰,也用水承载父亲的爱,活在单纯的内心世界。
《海洋天堂》讲述了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大福,由于父亲患有肝癌将不久于人世,自杀未遂。而父亲在他最后的时间中教会儿子如何生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一刻,他跳入水中,并不似以往那么欢快的畅游,好像在寻找什么似的。忽然,他锁定了一个目标,向其游去,继而紧紧抱住了一只大海龟。海龟也并没有介意,带他继续游动,大福的脸上却装满了幸福,这样温馨的场面持续了好久,顿时给人以心灵的冲击!为什么呢?因为爸爸生前扮过海龟,不想如今这海龟竟真成了大福怀念父亲的唯一途径。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许会感到很荒谬,可这事发生在大福身上,则体现了父爱的伟大!是的,是这不辞辛苦,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和教导,使大福感受到爱的温暖;也是那任劳任怨,以孩子般“幼稚”的引导与教训,使大福得以生存在社会上:更是那温馨快乐,让人时而忍俊不禁时而又热泪盈眶的一幕幕,使大福得以在水中杜绝纷扰混沌的花花世界!在这海洋中的天堂,大福找回了父亲,活出了生活的精彩!
在海洋中的天堂,他畅游着,快乐而活泼:在海洋中的天堂,有父亲陪伴着,幸福而满足。海洋中的天堂,见证了永不泯灭的父子情,构造了美丽动人的内心世界,还记得当初父亲强笑着说:“他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但看看结尾,我可以高声为大福呐喊,他不仅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还在每个人的心中活出了精彩!这便是爱的伟大,朋友就用我们的关爱创造更多人生命的精彩吧!
海洋读后感 篇10
没有人可以否认爱的力量,但爱依旧挽救不了老王那因肝癌而即将逝去的生命,面对得了孤独症的大福,老王有两个选择:带他一起走,或者教会他如何生活。也许是大海不忍心看生命就此终结,所以大福依旧活着,而老王也就自然而然的开始教他应该如何生活。
从最简单的脱衣服,到做饭,再到坐车,拖地,老王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与此同时,老王也在为大福寻找新的家,被人泼了无数次冷水,吃了无数次闭门羹,他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一家肯收留大福的福利院,将大福送了过去。但大福不习惯没有父亲的日子,到了夜晚便开始哭闹,这使老王心中一紧。于是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他扮作乌和儿子一起游泳,并告诉他:自己永远在他身边。而后老王走了,但大福依旧在做饭时数数,汽车到站时说“我下”,将衣物归类,拖地时将脚印擦掉……种种镜头不禁使人潸然泪下;老王的辛苦并没有白费,大福可以自己生活。也许这些镜头并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有一个镜头我们一定经历过。
老王跟大福说了很多次:“狗不可以放在电视上。”经过老王的嘱咐,最后大福学会了。可是将大福送到福利院之后,老王在百般思念中,竟也情不自禁的将狗放在了电视上。
还看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智商只有6岁的男孩舟舟,他的妈妈得了乳腺癌,为了让舟舟明白:妈妈永远在你身边,注视着你,不要为妈妈的死伤心。她对舟舟说了一段话,其中一句是:“如果舟舟有好吃的东西要给妈妈,就埋到土里,妈妈就会吃到。”试问一下,哪位家长不曾告诉孩子要节约?但又有谁能说舟舟的妈妈浪费?这只是一种很单纯的`爱罢了。
这钟镜头生活中也有发生。小时候,喜欢画画,却并不往纸上画,画在了奶奶家的墙上,奶奶也多次说不要画。时间长了,我长大了,便不再画了,但奶奶却始终没有将画迹擦去,有时反而将一些重要的事记在墙上,防止自己忘记。
谁说狗不可以放在电视上?谁说好吃的东西不可以浪费?谁说墙上不可以写东西?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爱与思念,一些事情就不能按照冷冰冰的“正常逻辑”来思考,而应该怀着爱去衡量,所以有些事情就没有了对与错。
海洋读后感 篇11
面对他,在你认为天大的事都如过往云烟,那么微不足道。他的势力如此广大,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就把3.61亿平方千米通通纳入自己手中,正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海洋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人们称之为“蓝色的煤海”,它将转化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未来的海洋热能转化厂,将设置在海中,在沿海可由电缆供给城市用电。被誉为“未来的燃料”的重水,海水中的含量也比陆地水高得多。从重水中可以提取氢的同位素,科学家们正在用它来进行热核反应试验,如果获得成功,它将成为取之不尽的能源。
走向海洋从整个历史的、文化的、世界的.角度,诠释一个民族跟海洋的关系,条理清晰,鞭辟入里,底蕴深远。仿佛可以让人清楚看得到历史的车轮是如何向前沉重而缓慢的滚动的。如片中所说:历史没有假如。民族的兴衰亦有其必然性。片子前几部讲述古代中国与海洋的关系时,一个个故事让人无不自豪,从始皇东巡,徐福东渡,到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再到鼎盛时期明代近万吨级的巨船下南洋为最。海外蛮夷,见者无不称天朝,名副其实!然而到了近代,也许是古代的中国太过辉煌,完全忽视了蛮夷的进步,甚至自闭自大到了荒唐的地步,于是便有了一个个让中国人心酸的故事,从鸦,片战争,屈辱条约,到各撮尔小国变身列强分食啖肉,再到整个北洋舰队在慈禧生日的歌舞升平中全军覆没为最。邓世昌空有报国之心,然报国无门,国已不国,唯有自杀殉国。中国从来不缺爱国的志士仁人,只有不会治国的白痴统治者。当年天朝之强盛亦不曾占外国一寸土地,而蛮夷稍有进步便本性毕露。蛮夷终归是蛮夷。再后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孙中山如何追寻救国之路,中国人如何在GCD的带领下打倒了所有土豪,建立新中国。中国人从来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海洋读后感 篇12
你可知,有一个怎样富饶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
据有关医学专家预测,人类将在21世纪制服癌症。那么,人类靠的是何种灵丹妙药?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海洋将成为21世纪的药库。海洋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经过20世纪70年代“国际10年海洋勘探阶段”,人类进一步加深了对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储量的认识。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虽然海底热液矿藏还不能立即进行开采,但是,它却是一种具有潜在力的海底资源宝库。一旦能够进行工业性开采,那么,它将同海底石油、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砂矿一起,成为21世纪海底四大矿种之一。
多个小学生认为中国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千米,事实上是1260万平方千米,这多的360万平方千米就是我国海陆的面积。
一望无际的.海水覆盖了地球的表面,而不是土地。在地球上海洋最多,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这么大的海洋面积,海洋资源也肯定很丰富啦!所以说海洋是富饶的,它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有:海洋植物资源,海洋动物资源,海洋养殖生物资源和海洋微生物资源。海洋动物大约有20多万种,有庞大的鲸,有凶猛残酷的鲨鱼,也有温顺的海豚,还有各种各样的扇贝……海洋植物大约有2。5万多种,主要是藻类植物。绝大多数海洋植物都可供人类使用。
海洋,是蓝色的宝库,它给了我们丰富的海洋资源,它还带给了我们不计其数,数不胜数的财富。水是生命的源泉,它养育了我们人类,即一切生物。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当然它还是人类最大的淡水库,给人类提供淡水。让我们一起携手去创造一道绿色的屏障,去保护海洋,一起遨游在海洋的奇妙世界中吧!
海洋,一个很简单的词,但是海是海,洋是洋。“海洋”是由“海”和“洋”两部分组成。“海”是指海洋边缘的附属部分,面积通常比较小。海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中海,另一类是边缘海。地中海是介于大陆之间与深入大陆内部的海域;边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的海域。“洋”是指海洋的中心部分,洋不同于海,有着独自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海洋还是个大药房,海洋蕴藏着巨大的清洁能源。海底分布着富饶的油气田。海洋里藏着许多秘密,有许多的大战争也发生在海洋上,海洋提供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
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是共同的。当海洋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充分利用海里的资源,令这共拥有12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泱泱大国能在未来更加的繁荣富强。
海洋读后感 篇13
蔚蓝的海里有两只海豚在互相嬉戏追捉着,溅起洁白的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海鸥在海面上翻飞盘旋……这本书的封面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作者崔京生在书中详细地叙述了海洋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这本书总共分了三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和海洋的亲密关系。第一个部分讲述了人类从崇拜到探索、由了解到争夺,开启了人类文化的起源。第二部分详细的叙述了海洋与中华民族的丝丝联系。我国的海上防线也不容小视,一队队母舰、潜艇、小型水上舰艇,保卫着我们的祖国。第三部分展望了海洋的未来。海洋的未来是“碧蓝”的、是走向世界的、是让中国和全球接轨的,它还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作者认为“海事兴”,便“万事兴,民族兴”。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就把3.61亿平方千米通通纳入自己手中,正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中国就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还有36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一共是1260万平方千米。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
地球只有一个,同样,海洋也只有一个。海洋是地球的“眼睛”,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蓝色的宝库,海洋是鱼儿温暖的家,保护海洋就是等于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全世界的人一起保护海洋生物与陆地动物,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