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中学计划 > 导航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

发表时间:2023-04-03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8篇。

你知道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作计划吗?当我们在职场中不断成长开始前行时,因此我们需要提前拟定好一份靠谱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我们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篇1】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三、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四、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五、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__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强少先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认真对照少先队员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新要求,联系我校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创建安全和谐校园和优良校风,提高德育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少先队队伍建设,强化浓厚的育人意识;

2、坚持活动育人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狠抓规范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的德育环境;

5、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创建家长满意的学校。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定期对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培训和交流,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进一步落实少先队根本任务,围绕少年儿童理想信念教育和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光荣感、归属感培养,抓好少先队学科建设、活动课程建设、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严格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

3、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4、继续开展养成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

5、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体工作

1、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德育工作的思想认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使每一位教师牢牢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德育就是质量,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素质,没有德育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的教育质量观,牢牢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教育价值观。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为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创造人文德育、生活德育和生态德育,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拓展德育工作途径。本学年特别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2、狠抓养成教育,精心组织主题教育月活动

(1)积极组织主题教育。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吸引力强的“主题月”教育活动

重点组织如下几项教育:一是“平安、健康”主题月教育;二是以感恩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三是法律法规教育;四是安全文明交通教育;五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2)切实开展养成教育。要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好升旗仪式,早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抓好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做到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坚持卫生责任区的包干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的观念。本学期少先队加大检查力度,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检查评比结果与班主任工作每月、学期的考核紧密结合。

(3)着力加强法纪教育。切实加强法纪教育,做到有计划、有音响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成效。要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时机,加强以宪法为核心内容的法制教育,继续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把法制教育与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结合起来,有效遏止在校学生违法行为的发生。

3、提高课程意识,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

(1)积极组织德育实践活动。要探索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力求做到在活动中育德,在生活中育人。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各种重大节庆日、重要事件和重要纪念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是实施德育课程和完成德育任务的主阵地、主渠道。一方面要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有意识地找准结合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另一方面要上好规定课程中的少先队活动课。

4、优化校园文化,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班级环境美化。班级环境要做到美化、净化、个性化、人文化、教育化,开展每学期两次的教室美化检查评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

(2)整治周边环境。要密切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安全、健康环境。

(3)抓好少先队工作。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各个板块合理安排,内容的选择、组织、采编都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5、注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将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同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要求教师对照师德要求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结合行风评议活动,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一是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努力促使班主任达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的育人境界。二是加强跟踪指导,每月不定期听一些班主任的晨会课、班队课,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大队部和班级要切实加强小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行为示范作用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

(4)加强“三位一体”合力建设。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推进家校联系,从而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学校要主动加强与派出所、街道、村委联系。注重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全过程、全方位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高效开展。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篇3】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本学期校本课程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三、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2、校本课程内容

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3、具体要求:

(1)任课教师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计划应详细列述学生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改措施、成果展现方式。附有教学配当,配当中应列出每周的具体学习内容,教师参照教学配当进行授课,教导处根据教学配当内容予以不定期检测。

(2)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自主提高,采用适合学会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参与热情科学合理应用激励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3)任课教师应注意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注重授后反思,及时调整和弥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任课教师注意选取恰当合理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期末以成果回报的方式进行验收评定,成绩纳入教师终结性评价体系。

4、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第三节课

四、评价方法: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积累的各种过程性资料以及成果展示,每学期分别评出优、良等级。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动进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等级。分别是优、良、合格。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篇4】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教材分析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共安排有十四个单元,本学期将完成前十个单元的教学。各单元话题灵活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情态动词,定语从句等。同时每个单元都增加了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分与语篇输入,提供了一篇具有跨文化内容的阅读文章及相关的练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太扎实,英语学习成绩普遍不高,这让领导和我们任课老师都很忧心。提高这届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在教学中,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太少。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七、八年级的单词都还不会,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九年级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同时做题时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部分得分率也不高。

(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有惰性。学生不善于做英语笔记,当堂会的内容,接下来会很快忘记,再则,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背诵英语课文的习惯,学过就忘。

(三)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那些偏科和成绩较落后的同学,总是觉得英语太难,索性就不学了,甚至课堂上就不听老师讲授。

(四)不用心。记得快,忘得也快。教师反复讲解的问题出现的原因,下次出现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所以然。

综上所述,我认为本学期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加大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管理,肯投入时间与精力,相信本学期学生的成绩会有很大的突破的。

四、教学目标

本册出现单词和固定短语很多,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单词、句型及语法,适当复习初一和初二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技能。 并提高本册英语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观意识,结合课外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优秀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做到持之以恒,培养同学们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

五、教学策略及措施

1、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因材实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力争让不同学生全面发展;

2、采用“任务型”活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与交流,让学生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严格要求学生抓好落实,强化所学,让每位学生皆有所获。

3、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利用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精心备课,明确每堂课的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利于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篇5】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尊崇天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以锤炼一支优秀的德育队伍、培养良好的学生品行、打造独具特色的德育品牌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从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入手,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

(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校园;

(三)提升思想素质,培养学生习惯;

(四)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

(五)发掘家长资源,共建育人格局。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

1、继续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大力树立班主任典型,表彰优秀班主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针对班级管理、学生教育中的典型问题开展交流,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加强班科协作,要求各班班主任与班级科任老师经常性地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班级其它学科的学习、纪律等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做好相应的管理。

3、加强常规检查,完善考评机制。引导、督促班主任在业务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健全班主任考评机制。积极为班主任、辅导员的发展搭建成长平台,组织参加区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竞赛,积极推荐优秀论文、课例、班队活动参加各级评选或展示。

4、加强少先队建设。做好少先队大队干部和值日生、礼仪队员等的梯队培养工作。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做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校园。

1、抓好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卫生教育。

通过发《告家长书》、开家长会、班级博客等形式明确学校安全管理要求(外来人员及家长不得进校,家长切实担起学生的校外监管义务,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通过规范放学路队管理,评选“路队标兵班”。

根据季节特点和学生年龄身心特点,利用健康课、班队会、集体活动、墙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疾病的传染途径,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护能力。

针对学生室外活动增多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室外活动安全的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活动安全提示语设计大赛。

2、各班严格执行学校的三条安全铁规,落实第一时间报告制和第一时间处置制。值日教师和行政带头在课间多巡逻和检查各班课间活动情况,大队部加强对值日生和红领巾劝导岗的工作指导,做好课间活动护导,使各班的课间活动既活泼又有序,努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3、在学校健全的门卫、值班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上,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加强学生在校非教学时段的管理。

(三)提升思想素质,培养学生习惯。

1、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继续开展达标争章活动,以活动积卡的形式来规范学生的常规,通过“红领巾劝导岗”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同时每月评选“环保护卫队”、“路队标兵班”、“大课间示范班”。

2、通过“今天我当升旗手”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学生中的榜样,可结合每月的主题活动、常规情况或者“环保护卫队”、“路队标兵班”的评选产生下月的升旗手,让学生体验一种荣誉感。

3、开展“美丽家庭”主题活动,包括我拍我的美丽家庭、我绘我的美丽家庭、我说我的美丽家庭、我写我的美丽等系列活动。

4、开展学生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比赛选拔并培养出学校仪式主持人,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全区中小学生演讲比赛。

(四)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1、进一步提升课间文化品牌。经过几年的研究,__小的课间文化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但学校课间还是存在年级班级之间差异较大,同一班级内学生差异较大的现象。我们将把今年的课间文化节可以以课间玩家定级赛的形式进行。由德育处事先与体育组、艺术组、教务处共同制定出小课间玩家级别标准,即针对不同项目、不同水平进行分级,通过班级训练、自主申报、统一测试、统一授牌、班级积分评比的方式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升活动质量(为考虑课间文化节活动时间,可分年级定项目或统一安排一至两个项目的方式)。

2、完善学校校级队建设(舞蹈、合唱、锣鼓、田径、篮球、书法、美术),加强过程管理及评价,学期末各校级队要通过不同形式汇报训练成效。

(五)发掘家长资源,共建育人格局。

1、加强家校沟通,构建家校互动格局。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访网上联系平台(校训通)等形式(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使德育深入家庭。通过学校网站、班级博客、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工作要求,以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2、继续开展__小家长讲坛,将四月、六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次班会定为家长讲坛日时间,各班可提前做好家长申报、安排、准备等工作(可结合学校课题实验或主题活动进行选题)。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篇6】

新学期开始了,我充满激情的开始投入新学期的教学教育工作,为把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我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篇7】

一、活动目的:

劳动实践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很有帮助。人的责任意识、他人意识、感恩意识、参与意识等都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来激发。劳动实践对拓展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合格公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部开展“校园20分钟劳动”的校园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卫生、劳动”教育作为本学期重点内容之一。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劳动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校园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 “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劳动”的校园氛围;达到“学生个人保洁——班级卫生保洁——年级包干区保洁”的良好卫生整洁状况,在改善学校卫生保洁状况的同时,提高全体师生的公民素养。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劳动时间:

每周四17:00分——17:20分(下二课后),除了学校统一每周四下午20分劳动时间以外,各班根据自己班级保洁情况自定当天劳动次数,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状况。

四、具体措施:

(一)各年级责任区由年级组长统一分配到班,本年级组教师全部分到班级跟班进行。

(二)班级教室卫生、门前走道、楼梯间、办公室及包干区打扫措施和要求:

1、打扫工具要求:参与班级卫生的同学使用学校提供的劳动工具,包干区的工具由各班班主任利用班费统一购买几件,工具每次使用后要妥善保管。

2、参与的人数:全班参与,班主任将全体学生分为几部分,劳动时间分别进行教室内、门前走廊及校园包干区的打扫。

3、打扫具体要求:

(1)门前走廊、楼梯:地面洁净,无污迹。

(2)教室内:

黑板——黑板、黑板槽擦拭干净,不留粉尘和水渍。

讲台——讲台上无污渍,电脑、键盘、鼠标保持洁净;内外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电脑柜里无杂物和残留早餐等。

多媒体台——须用干抹布擦拭,做到上面没有浮尘,台内干净整齐,无杂物。

教室地面——用干净的拖布擦拭地板,保持洁净;无杂物、纸屑,无污渍。

教室桌椅——摆放有序,成行成列,课桌内书本、用具摆放,无纸屑、食品等杂物。 教室的瓷砖墙壁——每周定人擦拭,无污渍。

卫生角——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垃圾桶里的垃圾不能有垃圾,一日三倒。

(3)教师办公室——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办公桌面干净整洁无杂物。地面干净教师私人用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杂物清理干净。

(三)学部各部门扎实有效推进 “校园20分钟劳动”实践活动:

1、学生处、大队部——针对“乱扔乱抛垃圾、不主动捡起垃圾”这些现状,设计更为细化有效的教育内容及措施,让全体学生增强保洁意识和劳动意识。增加卫生检查的时段,不仅每周四下午20分钟劳动时间关注它的卫生状态,更要加强在校各个时段的巡查,各年级师生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包干区全天候的保洁工作。

2、年级组长:发挥年级组长的组织、引领作用,各年级制定年级计划,细化落实措施,有效开展年级宣传及教育活动,发挥年级组长的监管作用,做到布置、检查、反馈、调整。

3、班主任——加强重视,提高认识, 认真利用班会、晨会等阵地进行宣传。

4、全体学生——杜绝乱丢垃圾的现象,养成主动捡起垃圾的习惯。

5、大队部——在教学楼一楼大厅设计、张贴醒目的包干区分布图,便于每位师生明确责任区的划分,从而起到提示作用,强化年级学生的集体意识。

6、全员参与——提高师生全员参与的意识,看见垃圾主动捡起,以及学科教师在室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应该提前给学生提出卫生保洁要求,重视学生的文明习惯培养。

五、卫生检查分工:

1、教室、办公室及楼层检查:学部各处室领导、值周老师、大队部自主管理岗成员。

2、包干区检查:学生处 大队部、值周老师

六、卫生责任区分工原则:

1、各年级教室、办公室、门前走廊及各年级上楼楼梯都由各年级负责。

2、学校公共区域包括饮水区、三楼小平台、大操场、中心广场、小操场、运动场、体育馆等多处公共区域,由1—6年级各班分别承担,由年级组长分配到各班,成为各班的爱心包干区,真正做到班班有分工,人人爱校园。

七、各年级责任区划分:

一年级:一年级教室前面广场及各班教室、走廊;

二年级:中心广场到食堂前,二年级二楼到一楼楼梯间;

三年级:学校前广场、大厅、南门停车位;三年级二楼到一楼楼梯间;

四年级:足球场及球场两侧的绿化带;四年级三楼到二楼楼梯间;

五年级:排球场至乒乓球场五年级四楼到三楼楼梯间;

六年级:图书馆顶楼、篮球场、体育馆二楼、仓库前路面,六年级三楼到二楼楼梯间;

注:数字代表年级 本方案从本周开始实施。

学校课程工作计划通用【篇8】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改革,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校长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应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如何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是校长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发展计划校长支持性环境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要在学校发展计划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宜于新课程改革的自主管理机制——校本管理机制。所谓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是学校组织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校本管理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的管理是否立足于学校的根本,从学校的本色出发,进行自我管理;二是学校是否有能力、有权力、有责任进行自我管理。学校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等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也对第二个问题提出了匹配性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学校能从学校的本源出发,从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学校的条件、问题和特色出发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学校的本源是什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学校的发展条件和问题在哪里?学校需要如何定位?学校需要配备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学生?诸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过程很好地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四)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

有意识有目的地培植民主、开放、参与、充分尊重人性的学校文化氛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一个适宜的“土壤”,在这样一个适宜的“土壤”里,新课程改革才能充分地、自由地、健康地“生长”。在一个禁锢、封闭、没有参与、只见物不见人的环境里实施新课程改革,会让人们感觉到突兀、别扭,会使新课程改革变形,甚至于窒息。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基本价值观是相一致的,因此,在学校发展计划实施和制定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和谐合作的管理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科学地评价教师;要使学校组织具有柔性、具有应变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和社区发展的需要。学校领导者应该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使学校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柔性系统,进行授权管理,使学校的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增加学校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要让学校只成为学习型组织才能有效地完成新课程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学校的领导方式应该向人性化领导、变革型领导、促进型领导和教学型领导转变;要倡导行动研究,使学校从实际出发,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要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的成长,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空间,都能够获得成功,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学校成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快乐校园。而这些也正是学校发展计划的宗旨和追求之一